靈感範文站

數學操作活動小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數學操作活動小結

數學操作活動小結(精選多篇)

操作是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與教師提供的定向指導,通過動手操作學具探究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結論、理解數學知識的一種活動。按照現代教學論的觀點,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結論,還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課堂教學中知識的發生過程,與人類認識過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學具的特點及其操作活動的特點,決定了使用學具的教學過程既不是重複人類的認識過程,又不同於直接向學生傳授概念、公式和法則的傳統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學具的操作活動,爲學生積極探究、主動獲取知識提供了機會;爲學生感知具體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來源創造了條件。

皮亞傑曾經指出:傳統教學的缺點,就在於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可以說,加強動手操作是現代的數學教學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的重要區別之一。從很多國家國小數學教學引導學生去通過操作學具(如奎遜耐彩色棒、釘子板等)學習數學的實踐來看,加強動手操作是國小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趨勢之一。

按照現代教學論的觀點,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結論,還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課堂教學中知識的發生過程,與人類認識過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學具的特點及其操作活動的特點,決定了使用學具的教學過程既不是重複人類的認識過程,又不同於直接向學生傳授概念、公式和法則的傳統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學具的操作活動,爲學生積極探究、主動獲取知識提供了機會;爲學生感知具體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來源創造了條件。

一。把握好學生動手操作的時機

學具操作是一種定向的心智活動,其方向決定於教學目標,其過程和結果要有利於揭示概念的本質特徵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所以,在學生動手操作前安排一個定向指導環節,一般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如皮亞傑),兒童的認知結構類似於一個倒置的圓錐形的螺璇圖,它表明認識的螺璇是開放性的,其開口越來越大,意味着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認識建構過程,也就是由一個平衡狀態,逐步地向另一個更高的平衡狀態發展。毫無疑問,這個認識螺璇中佈滿很多的結點,這些結點就是認知的生長點,它起着承上啓下的、構築兒童知識大廈的基礎作用。如果當這些結點正在生長時,就讓學生實施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操作問題的設計、編制與探究要求的擬定、提出,既要有挑戰性,能夠喚起學生操作熱情和探究慾望;又要有適切性,能使多數學生經過努力有所獲,亦即我們常說的“跳一跳,夠得着”。爲此,相應的策略,一是在學生原有學習基礎的最近發展區內設置問題,提出要求,使新的學習課題與原有知識的固着點之間保持適度的潛在距離。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因人而異地提出操作問題及其要求。有時,還可將問題分解,形成有若干臺階的“問題羣”,使問題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能力相匹配。

例如,讓學生用兩張全等的梯形紙片作尋求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途徑的操作,所提問題可以保持一定的認知差距:怎樣轉化成面積公式已知的圖形?也可以點明轉化方向:怎樣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以縮短認知差距。對於梯形面積公式的得出,可以只提一箇中心問題:怎樣由已知的面積公式得出梯形面積公式?也可以分解成問題羣: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下底有什麼關係?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麼關係?等等。此外,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還可以提出尋找多種轉化、推導方式的要求。

二.操作時的有關策略

這裏涉及到在學具操作活動前的定向指導。首先是要有明確的指導語,使學生知道“做什麼”和“怎樣做”。其次是根據需要配以教具演示與必要的啓發、講解,展現操作的程序及其內在邏輯性。有時,還可採取分步定向指導,逐漸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實效。當然,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指導解決。在上例中,如果教師能適時的介入學生的活動,可能反饋時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了。

學生的年級越低,教師更要加強指導。國小生的知覺選擇性尚在發展,有意注意難以持久。在低年級聽課中,常有不少學生在擺弄學具時常被學具的形狀、色彩等外部特徵所吸引,不能在操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當觀察的重點爲操作的過程而非操作的結果時,常常並沒有對稍縱即逝的過程給予足夠的注意。鑑此,在操作過程中和操作結束後,都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指導的內容,一是觀察的重點,主要觀察什麼;二是觀察的方法、順序,怎樣觀察。對於操作過程中的指導,要引導學生將觀察與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離開學具後,纔有可能在頭腦中留下準確、完整的表象,進而達到促進分析綜合,幫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提高操作後成果的利用率。

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教師的講解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動手的機會多了;課堂不再是教師個人的舞臺,學生成爲了主角。而操作活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課堂裏生機勃勃起來。這些操作活動,有多少是內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們知道,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們藉助語言把獲得的感覺、知覺、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斷,進行推理;通過語言表達來調節、整理自己的思維活動,使之逐步完善。因此,爲了促進操作和思維,必須充分地讓學生描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同時,教師爲了瞭解學生的思維活動情況,也需要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我們可以把點名發言、小組交流和同桌兩人對講等不同方式結合起來,使學生都有口頭表達的機會。通過傾聽學生的表達,發現學生操作、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與存在問題,給予肯定或糾正。同時,注意組織學生認真聽取同學的敘述,參與評價其操作、思維過程正確、合理與否。在這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鼓勵、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髮言,促進和推動他們積極思維,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內容有很多,教者要設計好方案,把握好時機,儘量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第二篇: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操作活動

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操作活動

——以國小數學“有趣的七巧板”教學爲例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單純的勞動,不能算做,只能算蠻幹,單純的想,只是空想;只

有將操作和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思維之目的。”動手操作是國小數學課堂中常見的學習方式。動手操作能很好地解決數學學科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矛盾,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啓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有趣的七巧板”課例研究,發現影響操作活動實效性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操作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活動;動手操作;實效性;課例研討;七巧板

一、問題的提出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思維從動作開始,切斷了與活動之間的聯繫,思維就不能發展。”[1]《新課程標準》指出 “ 讓學生在做中學 ”。隨着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動手操作成爲了數學課堂上常見的學習方式。動手操作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思考,解決數學問題,但如果一味追求動手操作,爲操作而操作,使之流於形式,既浪費了課堂學習時間,又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那麼,教學中如何讓操作活動更有效、更有意義呢?

我們教研組決定圍繞“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操作活動”展開研究。採用“兩備、兩講、兩反思”的研討方式進行。承擔本次研討課執教任務的是有六年教齡的a老師。

a老師選取了操作性極強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課。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對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遊戲“七巧板”的認識、拼擺,並利用已知圖形創造出更美好的圖形。在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操作的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圖形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課例研討實踐

(一)初定方案,首輪試講

a老師經過認真鑽研教材後,拿出了一個初步的教學設計。我們年級的幾位數學老師針對她的設計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修改後,形成了第一個教學方案。教學流程如下:

1.電腦出示七巧板的課件,讓學生認識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基本的圖形組成;

2.欣賞用七巧板拼成的一些漂亮圖案,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

3.學生嘗試用七巧板拼圖,看誰拼得快、拼得好;

4.小組合作拼圖,展示評價學生的主題作品。

老師們都覺得七巧板就像孩子們的玩具一樣,哪有孩子不喜歡玩具的呢?認爲這節課不管怎麼樣上,孩子們都會很感興趣,這節課肯定會上得很成功的。沒想到,第一次上課時,出現的情形與我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還沒到自己拼的環節,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的七巧板開始擺弄起來。拼圖時,拼得快的學生,在那兒不停地哇哇叫,拼得慢的學生也在那兒東張西望的。展示評價時,很多學生沒有參與,不管不顧地繼續低着頭拼自己的。整個課堂顯得很散、很亂,差點 1

到了失控的地步。

(二)研討反思,調整方案

1.研討反思

針對第一次試講中出現的現象,我們年級的全體數學老師進行了集體的研討和反思,探究影響本課操作活動實效性的原因,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忽視了新課引入的趣味性。

一開課,讓學生認識七巧板,還要讓學生回答“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七巧板中三角形有幾個?長方形有幾個?”等系列“一問一答”式的問題,雖然也能讓學生較好地認識七巧板,爲後面的拼圖作準備,但缺少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只有六、七歲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激發學習興趣尤其重要,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誘導學生更深入地去探究,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2)忽視了操作過程中內在的“思維操作”活動。

課中,a老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們大膽想象,也拼出了很多很有創意的圖案。但本課安排的操作活動沒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性的原則。因此出現了聰明的孩子拼了一副又一幅的圖案,反應慢的孩子一幅都沒拼湊好。孩子們是爲了拼圖而拼圖,操作活動沒有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發展和提升。

(3)對學生的拼圖作品,反饋展示不夠及時,評價不夠到位。

當時,爲了展示學生的拼圖,我們爲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硬卡紙,學生在卡紙上拼好圖後,就可以將自己的拼圖連同卡紙一起端到實物投影機上去展示。沒想到的是,經常出現學生還沒有走到展示臺前面來,拼的圖就已經散架了。等他好不容易重新拼好,其他小朋友早已失去新鮮感,失去耐性了。另外,評價的方式比較單一,只有 “拼得好不好?”“拼得像不像?”“拼得真漂亮!”等簡單的評價語言,忽略了生與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和提升數學思維層面的評價。

(4)小組合作操作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細緻。

在小組合作拼圖時,有些小朋友很“小氣”,非常擔心自己的七巧板與別人的搞混淆,就是不肯合作。有的小組成員雖然是湊在一塊拼圖,但實際上還是各自在自己的卡紙上拼自己的,拼出的圖沒有主題意義。看來,我們平時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方法的培養還不夠到位,學生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合作習慣,是難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的。

2.調整方案

在香洲區數學學科帶頭人粟曉玲副校長的具體指導下,我們聯合了低年級數學教研組的全體老師,再次進行了研討,反覆斟酌,最後確定了第二個教學方案。教學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創設“超級變變變”的情境,欣賞美麗拼圖,引入七巧板——→介紹七巧板的來歷——→研究七巧板的構成)

(2)靈活操作,巧拼圖形。(用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正方形——→用兩塊拼其它平面圖形——→用三塊拼認識的圖形——→用四塊、五塊、六塊拼認識的圖形)

(3)合理想象,大膽創造。(用一幅七巧板模仿拼簡單有趣的圖案——→嘗試創造拼圖)

(4)小組合作,創新提高。(欣賞用幾副七巧板拼成的主題作品——→學生合作,嘗試拼出有

趣的故事作品)

(6)總結評比,拓展延伸。(學生作品賞析、評比——→介紹外國的七巧板)

(三)再次試講,反思提高

在第二輪研討課上,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老師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都非常高,在自主探索和討論交流中,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提升。反思本輪課堂教學,操作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a老師將第一次上課中安排在後面的美麗圖案的欣賞(由七巧板拼成的金魚、檯燈、小狗、手槍等 ),創設成一個“超級變變變”的情境,作爲新課的引入。這樣,變化中的美麗圖案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七巧板的神奇,同時也激起孩子們強烈的要認識七巧板和用七巧板拼圖的慾望。

第二,深入研究七巧板的構成,爲操作活動做必要準備。

“七巧板真神奇,用它能拼出許多有趣的圖案。誰能說說這個有趣的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七巧板的七個圖形之間有很多奧祕呢。拿出你的七巧板,看一看,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祕密?”揭示新課後,a老師引導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七巧板,深入瞭解七巧板。在交流中,孩子們不僅知道了七巧板是由哪七個基本圖形組成的,還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發現了七巧板中更多的祕密。如:七巧板的七個圖形中,三角形最多,一共有五個;兩個大三角形一樣大,兩個小三角形也一樣大;兩個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箇中號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短邊與中號三角形的長邊是一樣長等等。我們驚喜的看到孩子們不僅發現了圖形大小的關係,還發現了圖形之間邊與邊的關係。這些發現,爲後面的操作活動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第三,操作活動循序漸進,讓操作思維內化提升。

操作活動的開始,老師讓學生選七巧板中的兩塊拼出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等簡單的平面圖形。接着,逐步提高難度,用三塊、四塊、五塊、六塊來拼。“比一比,看誰拼得快!”“誰當小老師上臺來擺給大家看看?”“還有不同的拼法嗎?”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有失敗的苦惱,也有成功的喜悅,不經意間,他們的數學思維也得到了不斷的開發和提升。

第四,恰當使用多媒體設備,使操作評價及時有效。

學生拼圖作品的展示與評價是本課的關鍵,及時的反饋和有效的評價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的方法中,常常是動作快的學生“吃不飽”,動作慢的“吃不好”。a老師把數碼攝像機帶進了課堂,即時拍下學生拼得比較好的作品,再把數碼相機連接到實物投影機的av接口上,學生的作品就能馬上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在展示圖片時,全班學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銀幕。當小朋友看到自己拼好的圖畫出現在大屏幕上時,那種自豪和興奮之情更是溢於言表。此時再進行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評價,顯得從容而有效。同學們操作的積極性更高了,想象力更豐富了,合作拼出的圖畫更復雜了,也更有主題意義了。

第五,將課內操作活動適當延伸,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孩子們拼出的一幅幅充滿稚氣與童真的圖畫,如“a老師和她的小寶寶”、“美麗的山村”、“趕鴨子的小孩”、“城堡”、“乘飛機的人”、“海底世界”、“澆樹”等等,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讓在場所有的老師非常感動。a老師靈機一動,告訴孩子們,要把他們的優秀作品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後面的展示欄裏,辦一期“七巧板”數學專刊。並鼓勵學生課後上網拼圖,查找有關七巧板的其它知識。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去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將課堂操作活動進行適當延伸與拓展,更好地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

三、我們的體會

動手操作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潛能的“橋樑”,是學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環節,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實際操作的層面,要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構起相應的數學對象或數學概念的心理表徵,強調“操作活動的內化”, 通過操作使學生對新知識“再發現”, 通過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用操作活動去深化學生的數學思考,真正發揮它內在的數學價值。

在這節課中,我們的老師努力地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新的學習環境,並向他們提供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爲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從而更有助於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和動手操作,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創新能力。

回顧本次的校本教研過程,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伴隨着反思而進行的連續性的行爲跟進,使老師們充分體驗到了教學理念變化的過程。教師觀念的改變和行爲的改進,標誌着教師教學水平的逐步提高。參考文獻

[1] 張 秀數學活動因操作而精彩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4年02期

第三篇:談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操作活動的調控

數學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對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加上低年級學生又有好動、好奇的特點,往往出現學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興趣轉移、手腦脫節等現象。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操作活動中,教師必須進行恰當的引導與調控。一、操作時間的調控——突出重點

現代教學認爲:一堂課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後的5—20分鐘

。在這段時間裏,學生的學習處於最佳活動狀態,對外來的信息接受快、記憶深刻、思維活躍。爲了確保新授知識能在最佳時間被揭示出來,使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暢通無阻,以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低年級數學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徵,對引導學生學具操作的時間安排,必須進行科學調控,使教學重點在最佳時間內突出。

例如教學第三冊“乘法的初步認識”例1“擺一擺,算一算”,可先要求學生2朵2朵地擺黃花,擺3對,然後讓學生用加法來算一算:一共擺了幾朵花?(2+2+2=6)接着根據算式再來說一說:這裏的相同加數是什麼?相同加數的個數是幾?在讓學生頭腦中對新知初步形成一個直觀印象後,教師逐一揭示:什麼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讀寫,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分別表述爲:(指上面加法算式)“這裏3個2相加得6”;“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板書:×),讀作‘乘以’”;“用乘法計算時,把相同加數寫在乘號的前面,相同加數的個數寫在乘號的後面(板書:2×3),讀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個2相加”。緊接着,要讓學生再次感知,要求學生3個3個地擺方塊,擺4組;4個4個地擺圓片,擺5組。每次擺好後,讓學生分別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從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來。爲了進一步鞏固和驗證乘法的含義,練習中要讓學生根據算式再來擺一擺……這樣的教學安排,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避免了課上操作時間過長而導致主次不分、操作時間過短而流於形式的不良傾向,使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徹,記憶牢固。

二、操作難度的調控——分散難點

讓學生動手操作,是一項較有難度的思維活動。因爲學生的正確操作是藉助思維的緊張活動而進行的。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對操作難度的調控,以達到化難爲易、化繁爲簡的目的。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以下兩種方法對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調控:一是教師先作操作演示,明確操作過程和動態變化,讓學生從中發現操作中應注意什麼問題,有什麼技巧;二是讓幾名不同層次的學生直接參與操作,教師審時度勢地針對學生在操作中所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指導,加以調控。

例如教學第三冊“除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種分法:教學一開始,教師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個蘿蔔平均分給4只小兔的故事來揭示課題,教師邊講故事邊在幻燈上進行操作演示:先把8個蘿蔔一個一個地分給4只小兔,第一次沒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蘿蔔再一個一個地分給這4只小兔,分完後揭示“平均分”這個概念。接着教學“例1”時,讓學生跟着教師一起分桃;學生進行模仿操作後,在“例2”的教學中,再指名幾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教師要針對學生操作中的典型錯例進行集體糾正……通過這樣的操作調控,可以分散教學中“平均分”這一教學難點,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操作過程的調控——明確程序

爲使課堂教學中學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學生盲目操作和漫無邊際的思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操作過程進行全面有效的調控,使學生思維有目標、操作有方向,準確全面地認識和掌握新知。爲此,教師在學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麼東西;(2)怎樣進行操作;(3)操作的具體數量是多少。

例如:教學第二冊“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用三角形與圓片比多少。操作時,先要求學生第一行擺三角形,擺10個,每個三角形之間空開一點;待學生擺完後,再提出第二個要求:第二行擺圓片,從左往右擺6個,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圓片要一個一個地對齊……經過這樣的要求控制,學生操作有序,過程清晰,明確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時出現五花八門擺放的現象。操作圖形的整齊美觀,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爲學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係。

四、操作效果的調控——實現轉化

所謂操作效果,即指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實際操作,使其積聚的感性知識有效地抽象轉化爲理性知識。學具的操作,僅僅是把學習數學知識應用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爲動手操作的過程,但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過這一外部程序“內化”爲學生的智力活動形式,從而準確抽象出理性的結論,避免概括前的思維斷層。因此,操作後一定要幫助學生對操作結果認真總結,準確歸納,完成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實現具體動作思維逐步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飛躍。

例如教學第三冊“有餘數的除法

”,在教“例1”時,可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先把6個梨平均分成3份,分完後把相應的橫式和豎式寫出來;然後再讓學生把7個梨平均分成3堆,當學生髮現不能分光時教師揭示課題,並講述橫式、豎式的書寫與讀法;在此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操作練習: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還剩幾根?操作完,把豎式書寫完整;通過以上的操作,在學生取得一定的感性

認識後,教師緊接着應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比較前面題裏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學生馬上會根據前面的操作及書寫的算式進行觀察、比較、抽象,最後概括出“計算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的結論,且對爲什麼餘數比除數小的原因也會很容易地瞭解。

第四篇:國小數學聽課活動小結

優質課評選活動總結

數學三組

本組共有5位老師參加了評選活動,這五位老師態度認真,準備充分,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教學藝術和風格。現將聽課情況總結如下:

可喜之處:

1、教學內容充滿生活味。

新課標提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在聽課中發現,好多教師都極力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現實問題數學化。如;張凱和朱鳳婷老師的“農田中的數學”。

2、教學過程體現活動化,突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知識教學中,要注意展示知識發生的過程,將靜態的知識結構變爲動態的探索對象,讓學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價,在認知活動中探索未知,體驗情感,從而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有效地實現“知識訓練智力的價值”。如:劉延鵬老師和孔祥寧老師的課都是在小組探索的形勢下獲得新知。

3、教學過程體現開放性。

開放性的教學對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潛能,切實有效地調動學生和積極性,對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並獲得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如:張東曉老師的“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教材吃不透,對重難點把握不準。

2、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激勵語多爲標語式,隨意性過大。 課堂上,“你真棒”“你真行”“同學們說得很好”等等成爲教師課堂上的口頭禪。

幾點建議:

1、青年教師應從鑽研教材做起。

對國小階段所有教材的精通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要把枯燥的數學課上成學生樂學的有趣課,就要求我們的教師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

2、青年教師要加強學習,積累經驗,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新課程標準》爲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舞臺,也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進行反思和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學習和創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藝術和風格。

榮新鳳

第五篇:數學教研組公開課活動小結

紅巖國小數學教研組公開課活動小結

爲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整體提升教師素質,根據我校的統一安排,我們數學組校內公開課於9月25日拉開帷幕,現將活動情況小結如下:

本次活動共6人蔘加,教研組組織評課。整個活動安排的有條不紊。活動中各位(轉載需註明來源:)教師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並及時組織講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進行評課,對每一堂課的優點和缺點進行了點評,無論講課人還是聽課人從中都有很大收穫,現對教師授課情況總結如下。

課堂上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切實抓好了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結合起來了。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但是教材文本的把握、鑽研不夠,時間控制得不好,由於緊張還是出現了些小毛病。

教研組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潘老師的課進行了綜合評價:

(一)教學基本功與技能: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精神飽滿有激情。語言簡潔、流暢、準確、生

動,富於啓發性。

2、板書字體工整,書寫規範,設計合理、簡要,有邏輯性。課件設計相

當,有助教學實施、學生學習,操作熟練。

3、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駕馭教材能力強。

、課堂教學組織有序,能靈活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變與調控

能力強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能從知識、能力思維品質、思想教育等

方面體現。知識目標有量化要求,並體現學科特點。

2、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準確,並能抓住關鍵,以簡取繁。

(三)教學過程方法:

1、教學思路清晰,但時間的安排不夠合理,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樂於探究,思維活躍,會質疑、交流、合作,主動獲取知識。

3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

本次活動達到預期要求,各位教師都有所收穫,爲以後的教研工作開了個好頭。

數學教研組

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