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數學基礎的示範教學設計 篇一

摘要:核心素養是近兩年來被引進到教學領域中的一個新詞彙。所謂的核心素養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時不再遵循傳統的教學觀念,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是開始逐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國小數學教學是國小生學習的基礎科目,也是重點科目,計算貫穿在數學教學的始終,對於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將從核心素養的基礎出發,闡述國小數學計算教學的設計方法,旨在提高國小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國小數學;計算教學;設計

數學是一門能夠鍛鍊學生能力的學科,計算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知識離不開計算的相關應用。國小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數學計算教學可以說是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核心素養是從整體出發,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觀,它有助於學生的學習。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具體談一談在教學中該如何運用核心素養進行國小數學計算教學設計。

一、國小數學計算教學應凸顯核心素養價值

(1)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數學核心素養明確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在這項課程標準中就當前的數學教學提出了10個核心素養,其中運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項素養。當前,隨着新課改的不斷髮展深入,人們的教育觀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他們開始更多地將目光放在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方向上,尋求孩子的全面發展。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並不是單純地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它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重在鍛鍊學生的思維,這種思想觀點與當前新課改的教育政策不謀而合,是當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2)核心素養應體現在課堂學習中

國小數學教學,主要在於課堂學習,國小生大部分較爲貪玩,在課堂外,許多學生並未樹立繼續學習的意識。因此,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對於教師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課堂效率的高低決定了教師知識傳輸的多寡。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將核心素養的理念貫穿其中,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讓其變成一句口號,虛有其表,這樣核心素養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爲學生的學習服務。

(3)國小數學計算教學應以核心素養爲目標指引

計算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密不可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將其他數學知識都學好了,但是唯獨計算沒有學好,那麼學生學習的其他知識,只能是無本之木,毫無用處。數學核心所反映的是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這兩點是數學的精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掌握好了這兩點,那麼不管遇到了什麼類型的計算題目,對於學生來說都不成爲題。因此,數學計算教學應以核心素養爲目標指引,通過核心素養將計算教學的思想和本質挖掘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國小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素養目標設計

國小數學學習的知識與生活的聯繫十分的緊密,許多計算知識都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學生在生活中遇見的困難,提升學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滲透核心素養理念,講解數學知識的時候也並不是盲目的、毫無根據的。計算教學的設計需要有目標、有針對性,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例如,在講解《混合運算》這一節之前,教師運用核心素養講解計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時候,就要學會有目標的教學,根據班上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教師的教學目標也要因人而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比如說,有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只要能夠掌握簡單的計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讓他們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國小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素養過程設計

萬里長城的修建並非一日之功,同樣的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和運用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個較爲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一點一滴的滲透。在教學時,教師運用核心素養必須設計好相應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識的慾望。比如說,在“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口算、筆算方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自主探究“筆算兩、三位數的加減”計算方法,在探究數學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較快地掌握新的知識,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一些教學情景,在生活中學生常常會遇見物品分配不均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處理,這樣將生活中的情景運用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使數學計算的知識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也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

四、國小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素養評價設計

傳統的數學計算教學評價往往是以書面評價爲主,以分數論英雄,學生的學習成績好,計算沒有失誤,那麼數學計算教學就是有效果的,反之,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計算存在諸多問題,計算教學就是失敗的。這種教學評價雖然有可取之處,但是在評價時,過於簡單,而且它過於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容易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機器,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注重的是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與傳統的計算教學方式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重理解、重思考。基於這樣的原因,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的不同,運用核心素養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而不是僅憑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有的學生筆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強,教師就可以在平時多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筆算,提升他的綜合能力。總之,核心素養雖然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數學核心素養反映的是數學本質與思想,教師在教學時如果運用好了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到了數學計算的本質,不僅有利於提高國小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種教學理念培養出來的人才,纔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學習6——10各數,知道“幾”和“第幾”。

教學目標:

會讀寫6—10各數。使學生能夠清楚“幾”和“第幾”的不同指向。認識“第幾”時搞清是從哪個方向起。使學生初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靈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第幾個的含義。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掛圖田字格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6-10的認識,會讀、寫這5個數字。教學幾、第幾,“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某事物排列的順序號

教學目標:

會讀寫6—10各數。使學生能夠清楚“幾”和“第幾”的不同指向。認識“第幾”時搞清是從哪個方向起。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幾、第幾個的含義。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學了很多數,你們願意學嗎/我們今天再來繼續學習,我看誰的表現最好。

二、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

1、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看看圖中有什麼人?他們都在幹什麼?

(老鷹捉小雞遊戲、賽跑、觀看的小朋友)

2、跑步的有多少人?樹、吊環、向日葵、足球各多少?

跑步的有6人,樹有7棵,吊環有8個,花有9朵,足球有10個。(師板書各數)

三、學習“幾”和“第幾”

1、認識“幾”。

(1)“圖上當小雞的一共有幾個人?”(先讓學生自己數一數,再請一位同學上臺前來數一數,其他人看他數的是否正確)

(2)你能 數數跑步的有幾個人嗎?在一邊看的小朋友有幾個?

(3)練習:數數我的手中有幾枝粉筆?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有幾扇門?有幾扇門?

2、認識“第幾”。

(1)在這幅圖中,扎辮子的小女孩排在第幾?

“看看在這副圖中誰排在第2,誰排在第5?你怎麼知道的?”(請一名學生上臺前來數一數,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引導:“同學們剛纔都是從右向左數的,那麼,有沒有其他數法?”(全班討論。通過學生的討論,總結出數第幾時要注意方向性,教師強調:按常理,排隊應該從前向後數,在圖中就是從右向左)

(3)從這幅圖中你還能說出什麼?

3、小結:我們在數數時,要把所有物品合起來,數第幾時,要先確定從哪個方向起,然後再數。

4、跑步的那個小朋友身上的“6”表示什麼意思?

小組討論交流

表示6號,誰還能說說我們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的數?使學生明白有的數只是表示事物。

5、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誰排在最後?戴髮卡的同學在第幾?)

6、知道其他同學排第幾嗎?(互相說說圖中的每個人排第幾)

7、點撥:前面我們學習的1、2、3、4、5表示物體的個數,那麼第幾又表示什麼呢?(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數的順序)

所以:1、2、3、——10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

四、指導學生寫6——10各數

學生觀察6像什麼?

教師板演:

6佔左半格,由一筆寫成,半圓要寫圓滑

學生書空,描紅練習。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7——10各數。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的“寫數字”

五、拓展:同學們請仔細看看圖,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沒關係“問題口袋”等着我們呢?

六、鞏固練習。

1、出示自主練習第4題。學生先觀察,然後比一比誰塗的最快最好。(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說說你在小組裏座第幾個,自己站隊排第幾個。

七、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所學過得數數數,並學會了6——10各數的寫法,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要靈活運用。

作業設計:

你掌握了嗎?那我們一起數一數家裏的東西吧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具準備:每個小組四樣獎品:糖、小星星、橡皮、鉛筆各100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與學生自然和諧的交談了解學生學習本節課內容的認知基礎,掌握學生口頭唱數的情況,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感知到口頭數數容易,但要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可不太容易,指導學生數數時要注意手口一致。)

教師與學生交談:

1、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誰能從0數到20?(請一名學生數。)誰能接着往後數?(預計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數到100,但數到100後學生可能數得不整齊了,部分學生開始出錯了。)

大家能數那麼多數,真了不起啊!

2、那麼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學來上課嗎?到底有多少位同學呢?請你們自己數一數,好嗎?(學生自己數一數。)誰能說說你數的結果是多少位同學?

3、誰願意領着大家一起數?(請一名學生邊點邊數,這位學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數。)

今天來上課的人數比我們以前學過的20多一些。

4、剛纔大家數數的時候數得那麼好,可是數人數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看來要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係,只要大家像剛纔那位小朋友一樣,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相信你們一定能數對!

國小數學的教學設計 篇四

通過相關理論、國小數學教學大綱及國小二年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分析,以及真實的課堂現狀,本研究藉助遊戲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整合藝術技術等探究其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在研究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採用哪種比較合適的方法。本研究根據烏美娜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1所示)設計本次基於遊戲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2所示),根據以下兩個國小數學案例的模型設計進行研究。

一、遊戲化教學設計的學習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概念,筆者在進行設計遊戲化教學以及製作遊戲化課件之前,首先進行具體的學習需要分析,瞭解學生的需要與遊戲化具體的結合點,以便制訂符合學生的合理策略。我們常說的需求分析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者的分析,然後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一)數學拓展課程分析

在進行學習內容分析之前,先對筆者所教授的數學拓展課有一定了解:筆者所教授的班級爲數學拓展班,主要強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開發大腦,訓練思維。這門課程是開設在信息學下的一門課程,是作爲信息學的一個基礎課程,主要是拓寬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從課程內容來看

數學拓展課是一個比學校基本課程內容稍難的課程,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枯燥難懂,而且學生上課時是連續2課時,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會更加註意力分散、倦怠沒有興趣。,吉出的話份所出

本文中筆者藉助遊戲化教學主要是想利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與豐富有趣的遊戲化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整體全面地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鍛鍊和培養,以此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從而讓學生輕鬆的學習和成長。與新課改裏面課程教學大綱《綜合與實踐》類似,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中強調多鼓勵多動手、多實踐,並不是單方面的考慮測試成績,而是多方面地評價學生的發展。

2、從課程互動來看

由於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主要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授、學生做題的形式來授課,本班級中人數接近30人,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全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活躍的學生參與進來,而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因此,筆者在遊戲化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個遊戲化平臺的做題活動,給子學生及時的反饋,包括鼓勵和相關評價以及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做題情況,平臺的後臺還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具體的情況,教師可以參照這個與學生再次進行互動,這樣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併兼顧大部分學生。

3、從評價角度來看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評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淡化原有的甄別和選拔,關注學生、教師、學校課程發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豐富評價與考試方法,如成長記錄袋、情境測驗、行爲觀察等,並且注重學生的評價從多方進行,如教師、同學、家長以及社區等多渠道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因此,只有關注發展的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在過重地在意總結性評價,多關注學生的過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完整的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筆者所在學校的班級之前主要採用平時的考勤以及學生的期末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考覈,然後給成績好的學生髮送獎品給子獎勵,後來筆者改進這種獎勵和考覈辦法,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回答問題正確又積極以及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完成得較好的同學都予以表揚和獎勵,並把最終考覈的獎品分發在平時課堂中進行獎勵。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並非所有的教學都適合採用遊戲化教學,教師應該詳盡地分析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本研究是基於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滬教版國小二年級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在已有的兩個單元“方程與代數““圖形與幾何”上進行材料的選取,拓展性的學習以及研究與實踐,其中“方程與代數”專題內容較多,比較枯燥;“圖形與幾何”需要更多的空間想象,這兩個專題適合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創設生活故事情境,以及遊戲化教學來增加其競爭和挑戰性。對其兩者的內容分析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教材中的方程與代數是知道和與其中的加數,求另一個兩個加數,筆者就是在此基礎上設計數字拆分這節課,以加強學生的數感,並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第二,幾何圖形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是息息相關的,在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是教師要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生活空間中去,重視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與空間的問題。在進行這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在教材中通過自主的探索逐步認識了幾何圖形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筆者也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等學習活動,以此真正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覺和圖形的設計與推理能力。

國小數學優秀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比較,掌握什麼是平移以及圖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進行平移。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數學活動,增強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圖形的平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積累成功的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圖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進行平移。

【難點】

能對圖形平移過程中的距離進行準確判斷。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老師做關窗、拉黑板的動作。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現象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移現象。

追問:你還能說出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平移的現象?學生答:升旗,纜車,火車在筆直的鐵軌上開等。

2、生成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題1圖。

先讓學生說出虛線部分和實線部分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提出問題:下面的小船圖和金魚圖分別是怎樣運動的?它們的運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教師動畫演示小船圖和金魚圖運動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感受平移,並強調平移的方向。

提問:小船圖和金魚圖都進行了平移,它們是朝哪個方向平移的呢?學生觀察得出:小船圖和金魚圖都是向右平移。

(3)認識平移的距離。

提問:小船圖和金魚圖都是向右平移,它們的運動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學生髮現:小船圖平移的距離比金魚圖遠一些,並數一數。(引導:數一數,小船圖向右平移了幾格?)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進行糾錯。之後組織全班交流。師質疑:有位同學數出兩艘小船之間的距離是4格,他認爲平移的距離就是4格,你覺得對嗎?引導學生得出:4格只是兩艘小船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離。追問:剛纔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了怎樣數平移了幾格的方法,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數的?

引導學生進行彙報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數法,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評價和判斷,必要時讓學生上臺演示自己數的方法。

數法預設: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條線段,這條線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圖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頭的一個點,這個點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圖就向右平移9格。

(4)數一數:金魚圖向右平移了幾格?再與同學交流。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教師巡視。

(5)小結確定平移的距離的方法。

先讓學生說說,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我們在確定圖形平移的。距離時,可以先找出參照點,看它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這個圖形就向那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3、應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

(1)學生獨立畫圖。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輔導。

(2)組織彙報。

學生一邊用投影展示畫出的圖形,一邊彙報是怎麼畫的。

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小結畫法:一種方法是先確定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找出每個頂點平移後的對應點,再將這四個對應點依次連接起來;另一種方法是找每條邊平移後的對應邊。

4、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作業: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平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