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多篇)

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多篇)

地名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四級上冊 篇一

《地名》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

一、直接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地名裏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個地名遊藝會。

二、第一關:猜城市名稱,編地名謎語。

1、猜城市名稱:

出示題目:金銀銅鐵______,傾盆大雨______,四季溫暖______,風平浪靜______,雙喜臨門______,誇誇其談______,拆信封______,不冷不熱的地方______,銀河渡口______

2、你說我猜:

師:同學們真聰明!接下來我們改變一下游戲規則,一個同學來出題,其他同學來猜,看看誰出的題目把全班都考倒了,好不好?

(如:飛流直下三千尺______,天無三日晴______,水邊人家______,兩個胖子睡一頭______,戈壁灘______,一路平安______,圓規畫圓______。)

三、第二關:找一找詩裏的地名。

1、填地名;補充詩句:

①、白日依山盡,______入海流。

②、窗含______千秋雪,門泊______萬里船。

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______無故人。

④、不識______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找地名並作簡單介紹;把詩句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些簡單的題目都難不倒你們,那咱們就來點難的,敢不敢接受挑戰呢?(出示題目:找出詩句中的地名並作簡單介紹,並把詩句補充完整)

⑤、勝日尋方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_____。

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______。

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__。

⑧、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______。

四、第三關:搶答,說地名:

師:恭喜你們,前面兩關已經順利過關了!第三關是搶答環節,看看誰坐的最好,反應又快!

1、說出三個與“水”有關的泉州地名:安海、泉州、安溪、東海、……(師追問答題的學生:從哪裏看出與水有關?)

2、說出帶“安”字的三個泉州地名:南安、惠安、安溪、萬安橋、安海……

3、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4、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語命名的城市:

5、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五、第四關:填成語,組地名。

師:連闖三關,同學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來的環節會越來越難,你們有信心闖過關嗎?(出示題目:填成語,組地名)

1、至高無___ ___枯石爛 _______________;人定勝___ ___落石出 _______________;

2、語重心___ ___暖話開_______________;金石爲___ ___官許願_______________;

3、難能可___ ___春白雪_______________;人才濟___ ___徵北戰_______________;

4、一技之___ ___風化雨_______________;聲東擊___ ___居樂業_______________;

5、說東道___ ___死不屈_______________;一步登___ ___津有味_______________;

6、執法如___ ___山再起_______________;同舟共___ ___腔北調_______________。

六、第五關:給地名歸類。

師:看來同學們平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這麼多成語都能夠脫口而出,真是太棒了!關係你們又順利闖過一關!接下來老師也要考考你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了,準備好了嗎?

1、地名串串香:

出示題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的地名,想想可以怎樣把地名分成一串一串的,一串至少三個:北峯、石獅、聚寶街、打錫巷、花巷、馬甲、鯉城、東海、南安、青陽、金谷、赤水、東街、(小示:按照方位、動物、顏色等)

(以方位爲首的有:北峯、東街、東海、南安; 以動物

爲首的:石獅、馬甲、鯉城。

因經濟場所得名:聚寶街、打錫巷、花巷; 以顏色爲首的有:青陽、金谷、赤水。)

2、師: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資料,而且泉州的地名還不止這幾個,你能繼續寫幾個嗎?

地名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四級上冊 篇二

《地名》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明白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產物,也是人們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遊藝活動等活動,透過地名,瞭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1、課前師生充分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

2、通過了解地名的來歷及變化,懂得地名蘊含的文化,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地名的變化與歷史、社會制度的變化與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這些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距離,讓他們瞭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掌握更多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提升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家鄉地圖。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帶了幾個謎語來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出示謎面:兩個胖子合着睡();兩個節日一起慶祝();東、西、北都不通()猜一個城市名。

生:猜謎語。

師:這就是地名的有趣性!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地名這一生活知識。(板書)

二、觀察課本P63的地圖。

師:在祖國的各地有許多有趣別緻的地名,它們有的折射出當地的風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記載了歲月更迭的變化,有的對應着祖國的錦繡山河……許多地名都蘊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家鄉的地圖。

1、找出丁丁的家、第一國小的位置。

2、爲丁丁上學設計一條路線圖,寫出要經過的地方:①:家—哈爾濱大街—自由西路—自由東路—銀川大街;②:家—哈爾濱大街—中山西路—中山東路—銀川大街。

從他上學路上經過的地名你們發現了什麼?(以城市名稱、人名命名)

3、用你的“火眼金睛”再找找圖中的地名,說說你發現了什麼?(以方位、族姓等方式命名)

4、師簡介地名的命名類型。(根據自然景觀:方位、距離、地理、形態、特徵、物產和其他特徵命名;根據人文歷史:居民、族姓、史蹟、事件、人物傳說命名以及其它多種形式的命名)

三、觀察家鄉的地圖。

(一)、師:地名記錄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歷程,有着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泉州既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其星羅棋佈的大街小巷存有包羅萬象、別致有趣的地名,讓我們來看一看家鄉的地圖。

1、找找圖中你熟悉的地名;

2、小組討論:你發現圖中的地名有什麼特點?你瞭解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內涵嗎?

3、彙報、交流;

(二)、師:泉州古老而又濃厚的文化韻味,充滿着多麼迷人的魅力。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段快板,請同學們仔細聽,邊聽邊找出其中的地名。

1、聽快板;

2、交流快板中提到的有關大泉州的地名;(生介紹,師補充)

3、生跟讀快板。

四、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2、師:地名不僅別致有趣,而且蘊涵着豐富的人文歷史知

識。只要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觀察,就能學到許多有趣的知識。

第二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

一、直接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地名裏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個地名遊藝會。

二、第一關:猜城市名稱,編地名謎語。

1、猜城市名稱:

出示題目:金銀銅鐵______,傾盆大雨______,四季溫暖______,風平浪靜______,雙喜臨門______,誇誇其談______,拆信封______,不冷不熱的地方______,銀河渡口______

2、你說我猜:

師:同學們真聰明!接下來我們改變一下游戲規則,一個同學來出題,其他同學來猜,看看誰出的題目把全班都考倒了,好不好?

(如:飛流直下三千尺______,天無三日晴______,水邊人家______,兩個胖子睡一頭______,戈壁灘______,一路平安______,圓規畫圓______。)

三、第二關:找一找詩裏的地名。

1、填地名;補充詩句:

①、白日依山盡,______入海流。

②、窗含______千秋雪,門泊______萬里船。

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______無故人。

④、不識______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找地名並作簡單介紹;把詩句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些簡單的題目都難不倒你們,那咱們就來點難的,敢不敢接受挑戰呢?(出示題目:找出詩句中的地名並作簡單介紹,並把詩句補充完整)

⑤、勝日尋方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_____。

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______。

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__。

⑧、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______。

四、第三關:搶答,說地名:

師:恭喜你們,前面兩關已經順利過關了!第三關是搶答環節,看看誰坐的最好,反應又快!

1、說出三個與“水”有關的泉州地名:安海、泉州、安溪、東海、……(師追問答題的學生:從哪裏看出與水有關?)

2、說出帶“安”字的三個泉州地名:南安、惠安、安溪、萬安橋、安海……

3、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4、說出三個用少數民族語命名的城市:

5、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五、第四關:填成語,組地名。

師:連闖三關,同學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接下來的環節會越

來越難,你們有信心闖過關嗎?(出示題目:填成語,組地名)

1、至高無___ ___枯石爛 _______________;人定勝___ ___落石出 _______________;

2、語重心___ ___暖話開_______________;金石爲___ ___官許願_______________;

3、難能可___ ___春白雪_______________;人才濟___ ___徵北戰_______________;

4、一技之___ ___風化雨_______________;聲東擊___ ___居樂業_______________;

5、說東道___ ___死不屈_______________;一步登___ ___津有味_______________;

6、執法如___ ___山再起_______________;同舟共___ ___腔北調_______________。

六、第五關:給地名歸類。

師:看來同學們平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這麼多成語都能夠脫口而出,真是太棒了!關係你們又順利闖過一關!接下來老師也要考考你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了,準備好了嗎?

1、地名串串香:

出示題目: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的地名,想想可以怎樣把地名分成一串一串的,一串至少三個:北峯、石獅、聚寶街、打錫巷、花巷、馬甲、鯉城、東海、南安、青陽、金谷、赤水、東街、(小示:按照方位、動物、顏色等)

(以方位爲首的有:北峯、東街、東海、南安; 以動物爲首的:石獅、馬甲、鯉城。

因經濟場所得名:聚寶街、打錫巷、花巷; 以顏色爲首的有:青陽、金谷、赤水。)

2、師: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資料,而且泉州的地名還不止這幾個,你能繼續寫幾個嗎?

七、第六關:砸雞蛋,猜地名。

師:知道幸運52砸金蛋的遊戲嗎?老師這有幾個蛋,挑選你喜歡的雞蛋(金蛋和銀蛋)將會出現謎語,猜城市名。誰願意先來呢?請說出你要砸什麼蛋?

A、金蛋: 下面哪個名稱是泉州的別名:刺桐、鯉城、溫陵(三個都是)教師適當解釋:

泉州古時候叫溫陵,在一些古建築物上,常常看到有溫陵的名稱。市北通清源山舊路亭上的匾額寫有“溫陵山門”,城隍廟的臨街正門門楣上有“溫陵古地”,市東街蔡巷有“溫陵書院”,等等。名副其實的“溫陵” 是泉州的別稱。其實,它的出現比泉州還早,甚至在她還未建城之前,這片土地早就叫溫陵了。溫陵,不言而喻,是指這裏的地形地貌和氣候而言的,即氣候溫和,地屬丘陵。朱熹很稱讚這地方是“山陵獨溫”,據說“溫陵”名稱就是從這時開始。

刺桐是泉州的別名,泉州港稱爲刺桐港,泉州城稱爲刺桐城,這個名稱既來自於環城遍植的刺桐,同時又來自於泉州的對外交

通。刺桐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由於古時泉州海外交通關係而移植來我國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一帶。

泉州別名鯉城,這是盡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鯉城,是因爲她的城郭形似鯉魚,這也是很清楚的。但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對一些人來講,就未必瞭然。

B、銀蛋:連一連:請把地名和特產連接。

鞋業 德化

陶瓷 安溪

石雕 晉江

鐵觀音 惠安

七、小結。

1、師:今天的遊藝會,大家表現都很出色!能說說你有什麼收穫嗎?

2、師:這就是地名的別致有趣,它使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拓寬了視野。關於地名的學問同學們課後還可以繼續積累,相互交流、探討。

北師大版四級數學方程教學設計 篇三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

方程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88-90頁“方程” 二。教材分析

方程表示的是現實世界中的等量關係,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數量關係,列出方程。三。學情分析

方程相對學生來言,比較抽象,也較爲難理解。所以教學中要多創設情境和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實物來幫主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瞭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找數量的相等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知識的能力。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關係,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係。

突破方法:藉助教具天平來理解方程的概念。

2.難點: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係。

突破方法: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六。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解演示。

學法:觀察、比較、分析。七。教學準備

天平

八。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玩過蹺蹺板嗎?誰能描述玩蹺蹺板的情形? 請學生自由回答。

總結:玩蹺蹺板的時候,如果兩邊的重量不一樣,重的一邊就會把輕的一邊翹起來;當兩邊的重量相等時,蹺蹺板就平衡了。根據這種現象,科學家設計出了天平。今天老師也帶來了簡易天平,我們用它來做個小實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熟悉的遊戲引入,既讓學生深刻體會了“平衡”,又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1.教材第88頁情境圖

(1)同學們,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指名說明情況:天平的左邊有一顆櫻桃和5克的砝碼,右邊有10克砝碼,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說明了什麼呢?

天平兩邊的質量相等。

(3)如果用x表示櫻桃的質量,你能根據天平平衡寫出一個等式嗎?每位同學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指名學士彙報。

X+5=10 同學們思考一下,X+5表示什麼意思?10表示什麼意思?“=”表示什麼意思?

2.教材第88頁月餅圖

(1)你能從圖中看到什麼?

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380克。

(2)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獨立思考,指名彙報。

每塊月餅的質量×4=380(3)如果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4y=380(4)思考:4y表示什麼意思? 3.教材第88頁水瓶圖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指名彙報。

2000毫升的水,剛好倒滿2個熱水瓶和1個杯子,杯子能裝200毫升的水。

(2)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2個熱水瓶的容積+200毫升=2000毫升

(3)如果每個熱水瓶能裝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等式嗎?獨立試着寫一寫,小組內討論彙報結果。2z+200=2000(4)思考:2z表示什麼意思?

4.觀察剛纔我們列的幾個等式,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小組內交流。

總結:像x+5=10,4y=380這些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方程一定是等式,那麼等式一定是方程嗎? 引導學生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分析數量關係,尋找等量關係的過程,理解方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反饋應用

教材第81頁“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說一說列式的理由。

【設計意圖】:多角度強化對方程的認識。知道列方程是要找數量的相等關係。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內容?同學們知道什麼叫方程?怎麼樣列方程了嗎? 九。方程

X+5=10 4y=380

2z+200=20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十。教後反思

圖式結合,可以讓學生能掌握看圖並用方程表示的方法,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北師大版四級數學上冊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好資料

歡迎下載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乘法分配律》教學

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8~P49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單一的乘法運算,還涉及到加法的運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本節課不僅使學生學會什麼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機密地聯繫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乘法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2、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這些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他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2、增加學生之間的瞭解、同時體會到小夥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和求知慾,着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出示:

125×8= 25×9×4= 18×25×4=

125×16= 75+25= 89×100=

教師請個別學生口算並說出部分題的口算依據及應用的定律。

學習好資料

歡迎下載

2、再出示:119×56+119×44= 師;這一題,誰能口算出來?老師可以口算出來,你們相信嗎?是不是老師又應用到數學的什麼定律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1、出示課本插圖

師:你們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觀察這幅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看到兩個工人叔叔在貼瓷磚。

生:我發現一個叔叔貼這面牆壁,另一個叔叔貼另一面牆壁。

生:老師,我發現兩個叔叔貼的瓷磚一起數的話,一行有10塊,一共有9列。

師:你真細心。大家能根據獲得的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教師出示問題: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 2、估計

師:誰能估計工人叔叔大約貼了多少塊瓷磚?

學生試着估計。3、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的估計是否正確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瓷磚究竟有多少塊。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6×9+4×9(板書)=54+36 =90(塊)

師:這邊的6×9和4×9分別是算什麼?

生:分別算出正面和側面貼的塊數。

師:哦,然後兩面的塊數再相加,就是貼的總塊數。你們明白嗎?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我是這樣列的,(6+4)×9(板書)

= 10×9 =90(塊)

師:你能說說爲什麼這樣列式嗎?

生:兩面牆共有9列,一行有6+4塊,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塊,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塊瓷磚。

師:你真行,找到了這種方法。現在同學們看一下這兩種方法,你發現了什麼?

學習好資料

歡迎下載

生:計算方法不一樣,結果卻是一樣的。

師:所以這兩個式子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數學符號連接起來?

生:等於號。

教師板書。4、觀察算式的特點

師:觀察等號兩邊的式子,它們有什麼特點呢?

生:等號左邊的算式是兩個加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號右邊的算式是這兩個加數分別與一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生:等號左邊算式中的兩個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不同因數;等號左邊算式中的一個因數,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相同的因數。

師:是這樣嗎?你們能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5、舉例驗證

讓學生根據算式特徵,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如:(40+4)×25和40×25+4×25 63×64+63×36和63×(64+36)

討論交流:w w Sj.c N 小。學教學設。計。網

(1)交流學生的舉例是否符合要求:

(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

(3)還有什麼發現?(簡便計算)

師: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的積等於每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加起來,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師: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能寫出你的發現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教師板書:(a+b)×c=a×c+b×c並帶讀。7、揭示課題。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課文第49頁的“試一試”。請同桌討論探究下面這些題目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1、(80+4)×25(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簡便。

(3)鼓勵學生獨自計算。

學習好資料

歡迎下載2、34×72+34×28(1)呈現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

(3)簡便計算過程,並得出結果。3、讓生觀察:36×3 =30×3+6×3 =90+18 =108 師:你能說說這樣計算的道理嗎?

生獨自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四、總結。

師: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條很重要的運算定律。應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計算簡便,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記住它。

北師大版四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篇五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數一數》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認識更大的數 教學內容:數一數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十萬。

笑笑和淘氣數小正方體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指導學生看圖,數一數下面共有多少個小方塊,並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2.一個大方塊有一千個小方塊,十個大方塊有一萬個小方塊。3.在此基礎上,引出一百個大方塊有多少個小方塊的概念。然後按照一萬、二萬、三萬、……的順序,讓學生數一數。

4.在數的過程中,用計數器上的珠子“撥一撥”,以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5.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6.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7.說一說:你知道十萬有多大嗎?

(1)十萬名學生大約組成2000個班級。

(2)十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有3層樓高。

(3)十萬步大約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萬天大約是274年。

二、認識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

1.10個十萬是多少萬?10個百萬是多少萬?

2.在學生認識“億”的計數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各種命名中,教師然後才引出“億”的計數單位。

3.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並把每一次認識的新的計數單位都與計數器對應起來。這樣,既可以理解各計數單位仧間的關係,又能較直觀地認識計數單位的大小。

三、練習活動

1.說一說,撥一撥。

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滿十進一”的方法。

2.第2、3、4、5題是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數的時候首先需要學生審題,明白數數的要?;其次學生在數到“滿十進一”時,教師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麼時候進位,什麼時候是按順序數。

3.第6題讓學生自己填寫,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題是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直觀的圖像結構作支撐。所以,在開展本題的活動時,可以運用計數器的直觀性特點,從計數器上前後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來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四、實踐作業

1.閱讀你知道嗎?小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個生活中的大數,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3.在計數器上撥數、讀數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十億

個 億

計數單位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認識更大的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認識更大的數

教學目標:更多免費資源下載 課件|視頻|試卷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的體會較大數字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實際操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億位的數,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十10個10000是多少,10個100000是多少,10個1000000是多少

一億等於十個一千萬 一千萬等於十個一百萬 一百萬等於十個十萬

二、親身實踐,鞏固新知

1.指明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5萬,7個一千萬,教師強調認準計數單位

2.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後一百萬一百萬的數,數到四千二百萬。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3.一千萬一千萬的數 數到一億。

4.從九十五萬起一萬一萬的數數到一百一十萬;從八百六十萬一萬一萬數數到一千萬;從四千萬起,一萬一萬數數到一億

藉助計數器直接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在抽象程度上使學生了解大數,明白“滿十進一”原則

5.十萬裏有()個一萬

一百萬裏有()個十萬

一千萬有()一百萬

一億裏有()個一千萬

有關這個題,使學生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6.在計數器上撥出2345678,再說一說這個數是由幾個百萬,幾個十萬,幾個萬,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三、總結

不管數有多大,都要記住每相鄰兩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還要記住億內數的數位順序

四、學生互相評價

《人口普查》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口普查(一)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並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會正確讀多位數,並能比較大小 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多位數。教學難點: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彙報自己收集的較大的數據,教師板書 2.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 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 香港約有七十八萬人 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 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 全國人口約爲1295330000人

(讓學生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學生共同討論“億以內數”的讀法)提問:你能讀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數嗎? 小組討論:1.討論億以上數的讀法 2.出示數位順序表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億

百億

十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一千三百八十萬;六百七十八萬; 四十四萬;一千零一萬

觀察億以內數位順序表有什麼特點 3.讓學生讀表格裏的數

4.教師任意出幾個數,讓學生用分級線的方法來讀

2320000

445584122

16584412136 提問:你們發現這樣讀數有什麼好處呢 三、比較數的大小

1.比較表格內數的大小 2.你是怎樣比較的四、鞏固新知。聯繫實際 出示掛圖,(1)說說這些國家個各有多少人

(2)將這些國家人口數據按大小排列順序

板書設計: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億 百億 十億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二)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並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2.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3.會正確讀、寫多位數。

教學重點: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教學難點:會正確讀、寫多位數。教學過程:

一、讀、寫更大的數。

1.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2.讓學生對收集的數據根據大小進行分類,然後與學生共同討論“億以內的數”的讀法,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自己歸納讀數的方法;接着與學生討論“億以上的數”的讀法。學生在進行讀數時,必須與數位順序表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性。同樣,在寫數方面,也可以分兩步進行,先寫“億以內的數”,再寫“億以上的數”。

3.如果學生收集的數據中沒有特殊的多位數,如“級的中間零”、“級的末尾零”等,教師可以作一些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些特殊數據的讀寫方法,然後再加以指導。

4.總結討論。

與同學交流你是怎樣讀數和寫數的。

二、完成試一試,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

第7頁“試一試”第1題,教師在組織學生“說一說”時,可以先讓學生收集一些當地的有關人口數據,在此基礎上,引出一些比較大的數據,以便於學生能體驗到大數據的實際意義。同樣,也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數據,如當地的工農業生產的產值、城區面積等,通過一些具體的、可以感受的數據,瞭解較大數據的意義。

第2題,組織一組組可以對比的數據,說說它們的實際意義是寫數的基礎。在學生寫數時,安排一些學生身邊可以感受的具體參照物進行比較,對學生理解較大數的意義是有很大的幫助。

三、實踐練習。

學生完成練一練的題目。

第3題,本題的練習首先安排學生進行讀數練習,接着讓學生觀察所讀的數與哪一個數是對應的,然後用線連接起來。練習本題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從較複雜的背景中會善於觀察,懂得會用排除的方法尋找對應的數。如果班級學生的基礎較好,數據安排的干擾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學生認真地觀察,並讓他們說一說尋找對應數的方法。板書設計: 大數的讀、寫

億級

萬級

個級

千 百 十 億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個

億 億 億

萬 萬 萬 2 6 5 8 3 0 0 0 0

讀作: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國土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國土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2.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爲單位表示大數。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教學時師可以出示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據爲什麼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據單位的改寫是爲了數據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並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將上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3)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4)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據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據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現改寫的方法。

二、實踐練習。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等。接着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後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據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板書設計:

大數的改寫

爲了讀數、寫數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 寫成以“萬”或“億”爲單位的數。

9600000 = 960 萬

10000000000 = 100 億

《近似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近似數 教學目標:

1.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2.探索“四捨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數據。

1.交流收集的數據,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的特點。

2.出示“填一填,說一說。”中的一組數據,重點討論取不同的精確值後數據的變化情況,從中讓學生髮現到“四捨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學生髮現有困難,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其他的數據,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觀察,直至他們發現“四捨五入”的方法爲止。然後,引出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四捨五入”的概念。

二、鞏固與應用

做試一試第1題:彙報時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試一試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據情況取不同精確程度的近似數。在本題中,可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個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再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討論。在討論時重點讓學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三、作業

練一練1、2、4

板書設計:

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2001年我國造林面積統計是224318570公頃。

精確到千公頃

萬公頃

億公頃:約2億公頃。

《練習一》教學設計

練習一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並能比較數的大小。2.能用萬、億爲單位表示大數。

3.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寫多位數,並能比較數的大小。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的讀、寫的練習

練習一第1題:先回顧計數單位的順序,再根據書中的數據說說它們是幾位數,最高位在什麼位上,並進行讀、寫。二、多位數的改寫

練習一第2題:先複習多位數的不同數位上數字的不同意義。再進行數的改寫。

三、讀寫遊戲。

同桌間進行的遊戲:第1步 一個同學讀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讀的數寫數,經過幾次讀數,兩人可交換角色;第2步一個同學寫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寫的數讀數,然後交換角色進行。在同桌練習的基礎上,可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比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四、多位數比大小

做第4題:完成後說說比較的方法。(一)組數遊戲:

請每個同學準備一些數字卡片;然後請學生代表提出組數的要求,根據要求每個同學都擺一擺;接着,選擇一部分學生所擺的數,供全班觀察討論。(二)有關近似數的練習

討論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書設計:

練習一

萬級

個級 千 百 十 億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個

億 億 億

萬 萬 萬 3 計數單位 2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萬 0 0

北師大版四級上冊數學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篇六

希望能幫助到您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本教材第七冊《相交與垂直》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理解相交與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線等內容,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的知識要點,掌握作垂線的基本技能。

2、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領悟相交與垂直的內涵,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抽象概念。讓學生感知、實踐作垂線的方法。

3、通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知數學的趣味性,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建立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讓學生掌握作垂線的技能。

一、導入

老師拍攝了一些漂亮的照片,大家想看嗎?這些直線都有一個特點,它們都(相交)。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相交的線,相交的兩條直線會組成角,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與相交有關。

二、新授

1、兩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大家想動手玩玩嗎?(要求)同桌合作擺小棒,擺好後把兩根小棒相交得出的角在中畫出來。然後匯

希望能幫助到您

2觀察一下這些直線,相交後線與線之間形成了(角)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你有什麼方法證明自己擺的角是直角嗎?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書的角去比……)。(課件示範用三角尺直角去量)

這三組直線都相交成什麼角?(板書:成直角)它是由幾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板書:兩條直線相交)

3.揭示概念

像這樣,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關鍵是看什麼?(相交成直角)

4.質疑:對於互相垂直你們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的嗎?“互相”是什麼意思?

師舉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說這根小棒垂直?(不能)必須有另一根小棒與它垂直

我們以圖①爲例,爲了區別它們,在直線上取一點。我們不能說線段OA是垂直的。

應該是OA垂直於OB,還可以說OB也垂直於OA。記作:OA⊥OB

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都有一個交點,叫做垂足。

兩條直線相互垂直時,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4、進一步認識概念

(1)讓學生舉出見過的物品中哪兩條邊是互相垂直的。

學生獨立思考後交流。

希望能幫助到您

(2)判斷並指出下列圖形哪幾個圖的哪兩條直線是相互垂直的?爲什麼?

學生判斷,並說出理由。

(3)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一折,使兩條摺痕相互垂直。

學生試折,再彙報。(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折。)

3、變換形式,強化概念

(1)說一說正方體的哪幾條邊是相互垂直的。

(2)我說你擺:課本21面練一練第1題。

(3)看一看:課本21面練一練第2題。

三、應用畫垂線。

1、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

(先畫一條直線,再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和直線對齊重合,沿着另一條直角邊畫另一條直線。)

2、過直線上一點作垂線。

·

將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平移三角尺使已知點A與三角尺的另一條邊也重合,沿三角尺的另一條邊(過A點)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與已知直線垂直。

3、過直線外一點作垂線。

·

方法同2,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

4、實踐感知: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

希望能幫助到您

四、解決問題

讓學生應用所學的內容,解決上課引入的問題,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小明到公路邊的最短路線。篇2

教學目標:

1.藉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直。

3.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畫垂線,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擺小棒活動。

請大家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

2.思考。

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怎樣?相交。

3.板書。

希望能幫助到您

平行和相交。

二、學習新知。

1.擺一擺,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

觀察,這麼多相交的圖形中,你有什麼發現?

小結: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比較垂直與相交。

同桌討論:垂直與相交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擺出垂直的圖形。

並說一說你是怎麼判斷它們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長方形的紙,讓學生思考,通過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線嗎?

讓學生嘗試折一折,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動要求:拿出一張正方形折一折,使兩條摺痕互相垂直,折完後,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把每組折線畫出來,便於區分。

展示學生的作品,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驗證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線,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嗎?

5.我說你擺。

完成書本第22頁第1題。

希望能幫助到您

生活中的應用: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6.學習畫垂線。

提問:你能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嗎?

學習自己嘗試畫垂直線。

展示彙報交流:爲什麼這樣畫?說說這樣畫的原因?

小結:用直尺畫一條直線,標出一點,畫過這一點的垂線。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着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教師邊說邊演示。

同桌操作:直線外一點畫互相垂直的線。反饋交流。

三、鞏固練習。

書本上第23頁小實驗。

提問:去河邊,怎麼走最近呢?

小組合作討論。

全班彙報交流。

師提問:從O點到直線AB有多少種可能。

比較:在這麼多線段中,你發現了什麼?你認爲哪一條是最近的?爲什麼?

四、小結

直線外一點向這條直線引出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板書設計:

相交與垂直

希望能幫助到您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着

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篇3

[教學內容] 相交與垂直(第17-19頁)

[教學目標]

1、藉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3、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用三角尺畫垂線。

2、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棒、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量一量

兩條直線相交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在學習時,先讓學生用小棒或鉛筆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從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觀察、討論這些相交的圖形線與線之間形成什麼角,從而引出其中的一個特殊角——直角。學生在確認兩條線之間的直角關係時,要讓學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來驗證。

希望能幫助到您

二、折一折

讓學生用手中的紙折出量條相互垂直的摺痕。可充分讓學生自己來折一折,學生在摺紙後,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用自己驗證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兩條摺痕的關係,從而確定這兩條摺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說一說

1、說一說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段。

2、說一說正方體的哪幾條邊是互相垂直的。

四、練一練

1、我說你擺。

同桌互相練習:一個同學先放一個小棒在桌上,讓另一個同學,按要求擺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兩條線之間的垂直關係。問:如何確定門框相鄰的兩條邊是否垂直,讓學生自己來探索測量的方法。

安排讓學生用三角尺量一量,來判斷是否垂直,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畫一畫

1、明確所畫的線與哪一條垂直。

2、明確所畫垂線是否有要求:一種是僅與某條直線垂直;另一種不僅要垂直,還要通過某個點。

六、小試驗

希望能幫助到您

讓學生應用垂直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

明確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

北師大版四級數學上冊數一數教學設計 篇七

數一數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 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認識“ 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大數

創設生活中的銀行工作人員數錢的情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出示1張100元人民幣,讓學生說出面值。如果有10張、100張百元人民幣是多少元?

銀行工作人員數錢時把100張百元人民幣紮成一疊,是多少元?

二、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

1、認識“十萬”

一萬一萬地數,數到9疊人民幣是多少元,在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邊數邊撥計數器,以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當學生數到9萬時,問:再加1萬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再交流,引出“十萬”這個計數單位。

2、認識“百萬”,“千萬”,“億”

通過一些數數推理認識“百萬”,“千萬”,“億”。

一輛轎車賣10萬元,那麼2輛、3輛、……10輛多少元?同樣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百萬是多少?

在學生認識“億”這個計數單位時,可讓學生充分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各種命名中,老師引出“億”這個計數單位。

3、認識計數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三、鞏固與應用

1、練一練第1、2題:

第1題通過撥一撥、說一說的對應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的新的計數單位。

第2題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認識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關係,鞏固對大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十進制數的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

2、練一練第3、4題:

這兩題首先要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數到“滿十進一”時,老師可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麼時候進位。如果學生有困難,可藉助使用計數器試一試。

四、作業:

練一練5、6題。收集5-10個生活中常見的大數。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