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8個生字。

2、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受到啓示,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蒐集黃河資料,激發學生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黃河的變化,變化原因及治理黃河的辦法。

2、懂得黃河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教訓,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分享資料,導入新課。

1、課前,老師佈置大家蒐集了有關黃河的資料,誰來分享一下。

2、同學們蒐集了這麼多資料,老師也蒐集了一些黃河的圖片。【課件】看,在中國地圖上這條像“幾”一樣的河流就是黃河。黃河是多麼的蜿蜒曲折,氣勢磅礴。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黃河,看看它是怎樣變化的。

3、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提示對我們學習課文很有幫助。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閱讀提示,想一想它向我們提出了哪幾個問題,

1、指名彙報。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變化 原因 治理 啓示

四、自讀自悟

接下來,請孩子們帶着閱讀提示裏提出的這四個問題【課件】,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拿出筆來在書上畫一畫,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寫寫自己的體會。開始吧!(小組交流)

五、反饋交流

(一)、感悟黃河的變化過程

1、哪些自然段寫黃河的變化過程,黃河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是怎樣的?

2、讀了這段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3、孩子們看,這就是昔日的黃河【課件】嚮往嗎?誰來試着讀讀這段話?難怪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搖籃)作者把黃河比喻成搖籃,可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我們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樣在黃河這個溫馨、舒適的搖籃裏逐漸壯大起來的。

4、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5、可是,後來黃河變了,它變得怎樣了?

6、你覺得此時的黃河像什麼?他的表現令人大吃一驚。

7、“黃河在近2000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的人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

孩子們,從這些數字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8、【課件】你們看,黃河發大水了,洪水沖毀了人們的房屋,使得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想象一下,此時此刻的人們會怎樣訴說心中的苦楚?像這樣人們不停地訴說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9、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災難不僅令我們震驚更令我們心痛。此時的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板書:憂患)。

10、你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黃河變了?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懸河。”【課件】

師:你讀懂了什麼?

師:對,唐代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

(二)、瞭解黃河變化的原因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怎能不讓我們心痛。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黃河變成這樣,是爲什麼?誰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幾方面?

1、學生彙報(這兩個原因我們可以歸納爲什麼?)(板書:自然原因 社會原因)

2、對這兩個原因,你怎麼看?誰是主要原因?【課件】

3、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就像課文裏說的(最後一句)。你的心情如何?

(三)、暢談體會

【課件】黃河,曾經是搖籃,如今是憂患。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孩子們,你們意識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們也都意識到了,保護黃河迫在眉睫,需要我們行動起來。(板書:保護環境)

(四)、知黃河的治理方案

1、請大家看看課本41頁的資料袋,還有課文的第七自然段都是寫治理黃河的辦法。要想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什麼?(板書:管住泥沙)

2、小結。

六、拓展延伸

1、小練筆:我們生活的周圍環境也存在着不少問題,比如我們的學校、小區、木蘭溪等。請你選擇一處,寫寫它存在的環境問題,並提兩三點建議。

2、小結:這節課,我們讀懂了《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也懂得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作業:

1、繼續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爲治理黃河出出主意。

2、蒐集描寫黃河的詩句,讀讀背背。

板書設計: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變化 搖籃 憂患

原因 自然 社會

治理 管住泥沙

啓示 保護環境

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篇二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黃河素稱中華民族的搖籃。在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條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可以與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麼,有的同學不禁要問:曾經被譽爲“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怎麼會變成“中華民族的憂患”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一起研讀《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二、整體感知課文:

1、看課文,聽錄音。

要求:聽後,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2、學生聽後,思考討論作答。

二、自主、合作學習課文。 學習提示:

1、學習時,要基本完成下列問題:

①利用資源庫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詞語。

②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③黃河變化的兩個原因是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係怎樣?

④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什麼?

⑤黃河的變化給我們怎樣的教訓?

2、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請把它記錄下來。

三、彙報學習效果:

1、通過自主合作學習,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哪些解決不了的困難?

四、歸類梳理問題:

1、老師把學生的問題歸類梳理,然後鏈接到網頁教案上,再次激發學生合作解決。

2、學生自主發表對問題的見解;老師及時肯定、鼓勵、引導、糾正。

五、作業: 思考題:由黃河的變化所想到的。

第二課時

一、展示相關資料: 展示通過因特網、圖書、音像等渠道,查閱有關黃河變化的資料。

二、課文延伸:

1、回顧課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課文瀏覽一遍。

2、讀寫結合:學習課文後,有什麼體會,在留言板上發表自己的想法。由“黃河的變化” 所想到的。看誰的創新思維新奇,文筆流暢,打字速度快。

參考題目:

(1)黃河的吶喊

(2)50年後的黃河

(3)我爲黃河獻良策

3、作品展現。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一課我們已經學完了。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了黃河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因,懂得了保護自然環境、保護綠色植被的重要意義。從課外,我們也瞭解到許許多多與黃河相關的知識。

四、作業:

把自己的作品精心雕琢,給它找個歸宿。

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黃河的過去和現在,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及其內在的聯繫,從中受到啓示,培養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認識8個生字,理解“搖籃”“生息繁衍”“憂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詞語的意思。

3、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的重點

瞭解黃河的變化過程。

教學的難點

理解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已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焦點問題了,因爲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從1999年開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就發起了“保護母親河”的'行動,(板書母親河)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河是指那條河嗎?

生:母親河指黃河(師板書:黃河)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的確指的是黃河(繼續板書是怎樣變化的)看過黃河嗎?(沒有)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看看黃河,看看它是怎樣變化的(手指課題,並齊讀課題)

二、學生讀課題質疑,出示課件。

1、黃河發生了什麼變化?

2、黃河爲什麼發生了變化?

3、怎樣治理黃河?

三、初讀文章,感知內容。

1、帶着問題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感知文章內容,圍繞黃河都寫了什麼。

四、細讀課文,品味精華

1、抓變化:解決問題一,黃河原來是什麼樣的?現在呢?

板書:原來————搖籃

現在————禍河

感受以前黃河之美。

(1) 理解搖籃:本義指孕育嬰兒的用具,文中指發源地。

(2) 爲什麼把黃河稱爲中華民族的搖籃,讀書找答案。

(氣候溫和,森林茂密)

(3)出示課件,介紹母親河。

(4) 想象當時人們的生活。(學生自由表達)

感受現在的黃河。

(1) 現在黃河變了,由原來的搖籃變成了禍河,她都惹下哪些禍患?(學生表達)

(2) 什麼是決口?什麼是改道?你體會到了什麼?作者用什麼方法說明的?

(3) 此時人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展開想象)

2、解決問題二

黃河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泥沙量大 )

(1)文章哪些地方說明黃河含沙量大?

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長江的68倍。每年黃河從上游帶入河中的泥沙約16億噸,其中12億噸被搬運到了大海,還有4億噸就沉積在下游的河道中。

(2)作者用什麼方法說明黃河含沙量大的?(列數字)

(3)泥沙多造成了什麼後果?

河牀上升,使黃河成了懸河。(出示課件,解釋懸河,進一步感受黃河爲什麼會成爲禍河)

黃河的含沙量爲什麼會這麼?

(學生找相關句子,老師總結:自然原因、人爲原因)

(4)展示圖片,感受黃河的變化。

3、解決問題三

怎樣治理黃河?(研讀最後一段,看科學家的治理方案)

總結方案:

1、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3、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4、你還有哪些治理黃河的建議,學生自由表達。

五、拓展

1、學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能隨心所欲地破壞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我們可以爲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3、爲保護母親河設計宣傳標語。

六、全課總結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黃河又會變成中華民族的搖籃。

出示課件,帶着憧憬讀:黃河清了,大地綠了,我們的地球又充滿生機了。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黃河的過去和現在,知道黃河變化的原因及其內在的聯繫,從中受到啓示,培養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3、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的重點:瞭解黃河的變化過程

教學的難點:理解造成黃河變化的原因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河”)生齊讀。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類。中華民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條大河。(板書:“黃河”)請同學們充分有感情的朗讀這個詞。

2、老師聽出一種特殊的感情,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北麓發源,向東流過一座黃土高原以後,就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泥河。同學們請看(播放鏈接1)這就是黃河。(出示幻燈片2)面對滔滔千里,滾滾東去的黃河,你們想知道些什麼呢?

3、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篇寫黃河的課文,(板書並齊讀課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你想強調哪一個詞?(生答:變化、怎樣)同學們再試着讀一遍。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答,師板書:前、後、原因)

二、速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播放課文朗讀),讀完後能用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的方法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2、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什麼?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課文。

生答: 原來——搖籃

後來——憂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讀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默讀閱讀提示和課文,看一看還有哪些問題你不能解決?(學生默讀)

師:誰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原來的黃河是什麼樣的?)

(預設: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師:你的問題提得很好,也很有價值,能夠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來提問,還有問題嗎?

(預設:引起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師:你也很會學習,能抓住課文的重、難點進行提問,還有嗎?

(預設:怎樣才能治理黃河?)

師: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知道保護環境,希望你能爲治理黃河提出一點合理化的建議。

師:(出示幻燈片3)下面我們就以課文中這四方面的內容爲主題,採用小組合作研究的方式來學習研究。大家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角度確定研究的主題。

(1)黃河原來是什麼樣的?

(2)後來黃河變成什麼樣了?

(3)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4)怎樣才能治理好黃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幾自然段寫了變化前的黃河的樣子?【板書:前】

a:(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話,你的感受是什麼?說說你在文字的背後看到了什麼?(看到了溫暖適宜的氣候,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看到了人們在這裏安居樂業、看到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b:生:學習了這部分知識後我覺得課文中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發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來的黃河就象一位美麗溫柔的母親,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師:說的真好那就讓我們懷着對母親的愛,深情的讀這一段。齊讀。

師:課文通過與淮河流域作比較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樣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巧妙的寫出了黃河變化前的自然狀況,你們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黃河嗎?(想)(播放幻燈片4—10)一邊看一邊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麼樣的?

(氣候溫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師:美嗎?(美)(出示幻燈片11)原來的黃河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板書:搖籃)

2、師:原來的黃河是這樣的美,我們的祖先才選擇在這裏生息繁衍,所以我們才稱它爲母親河,那麼黃河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段,想想黃河發生了那些變化?

(預設:“黃河在近2000年……苦難”) 【板書:後】

a:課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黃河氾濫的具體數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數字是常見的說明方法,這不僅僅是一些數字,從這些數字中我彷彿看到了(黃河兩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掙扎,看到了他們家破人亡,聽到了孩子的哭號)

b:這些數字的背後分明是黃河氾濫地區人民的血淚。

3、師: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麼驚人的數字,黃河每次決口改道都會給兩岸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深重的災難,在這裏,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這種列數字的方法讓我們具體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黃河帶給人們的災難,這些可怕的數字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出示幻燈片12)再來讀這段話 “黃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難。”

師:不到兩千年就氾濫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兩年就是一次災難。人們還沒有從第一年的災難中恢復過來,又面臨新的災難,人們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親河成了禍河,搖籃成了憂患。(板書:禍河)

4、師:你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黃河變壞了?

(預設:“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燈片13)

師:找得很準確,在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16億噸、12億噸、4億噸,具體而形象地說明了泥沙大,作者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列數字)

師:對,唐代劉禹錫也曾用“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詩句來說明黃河含沙量大。請男同學一起把這個句子讀一遍。

5、師:黃河還發生了哪些變化?

(預設:問題就出在這4億噸……懸河。)

師:也就是說黃河變成了懸河,那麼,什麼是懸河呢?(出示幻燈片14)解釋:河牀高於地面,遠遠看去就像懸在地上一樣,故稱懸河。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怎能不讓我們心痛。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黃河變成這樣,這是爲什麼?

6、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六自然段,找出黃河變化的原因。

(生讀出課文中兩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燈片15女生齊讀、16男生齊讀)(板書:自然 社會)。

師:有人認爲黃河的變化變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說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你怎麼看這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a:生:我認爲是人類的破壞造成的,人們“無限制”的開墾,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自然氣候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造自然環境,使它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是人禍是不能饒恕的。

b:這種人爲的破壞太嚴重了,4億噸泥沙,一輛大卡車裝4噸。要一億輛這樣的卡車,這些數據觸目驚心。

師:人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c:因爲窮。(指名讀第六段最後兩句)

師:你覺得這些人是些什麼樣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這些人爲的破壞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再加上天災造成的水土流失,現在的黃河滿目創傷已經無力哺育她的兒女。

師:最後這一句用什麼語氣讀,(傷心、憤怒)誰再讀讀。指名讀(2、3名)

7、師:許多曾經輝煌燦爛的大河文明,由於人爲的破壞而今已經衰敗,曾經高高屹立的巴比倫城已經蕩然無存,我們決不能讓黃河也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

8、生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師: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們爲治理黃河設計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書:治理方案出示幻燈片17)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這麼多方法,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數管齊下”其中都圍繞着治黃的關鍵“管住泥沙”。治理黃河的希望和夢想終將實現(出示幻燈片18)。

師: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

六:總結:

一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讓我們看到了黃河的過去和現在,我們的情感也隨之跌宕起伏,有歡樂、有憂傷、有自豪、有憤怒,也有自責和反思,更有希望與夢想。讓我們再靜靜的看看壯麗的黃河,讓我們和母親河一起跳動。(播放鏈接3)

七、板書設計;

搖籃 禍河

(前) (後)

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黃河流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很多年以來,黃河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難。我們這篇課文記述的就是黃河變化的情況。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相信同學們都會感到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畫出有難度的字、詞、句,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1、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讀音容易出現錯誤,這樣的字應反覆強調。

“域”字應讀“yù”,不能讀“huò”;

“衍”字應讀“yǎn”,不能讀“yán”;

“構”字應讀“gòu”,不能讀“gǒu”;

“蝕”字應讀“shí”,不能讀“sh9”;

“耕”字應讀“gēng”,不能讀“gēn”;

“頻”字應讀“pín”,不能讀“píng”;

“擇”字應讀“zé”,不能讀“zhái”。

還有一些字形相近,在書寫過程中很容易誤寫。因此,這樣的字應該放在一起,按音、形、義區別組詞。

禍(禍害) 擇(選擇) 衍(繁衍)

鍋(鍋蓋) 譯(譯文) 銜(銜接)

沃(沃土) 噸(千噸) 迭(更迭)

躍(跳躍) 頓(頓時) 跌(跌倒)

蝕(腐蝕) 構(結構) 域(地域)

濁(渾濁) 鉤(魚鉤) 或(或者)

2、解釋詞語,爲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搖籃:指發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養育後代。

憂患:困苦患難。

流域:一個水系的幹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

河道: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牀: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蓋在某一個地區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許多植物的總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沖走或被風颳走。

關鍵: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懸河:河牀高於地平面,遠遠看去好像懸掛在空中,故稱懸河。

(三)理清結構,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苦難。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講黃河爲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第三段(第4~6自然段)這是課文的重點段,主要講黃河變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的是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

(四)結合思考題,學習課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但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指導。

課後思考題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課文的內容。因此學生通過自學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也就理解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完成了學習任務。

課文一開始講:“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什麼?

(“搖籃”指發源地。)

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黃河真的使中華民族幸福安寧嗎?沒有,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記住黃河近兩千年間的表現。

齊讀課文,激發學生了解黃河的積極性。

過去的“搖籃”是什麼樣的呢?

(自然條件很好,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書:搖籃 氣候溫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們的祖先就選擇了這裏生息繁衍。“可是,後來黃河變了”。請同學仔細讀書,認真地想一想:黃河爲什麼變了,從兩個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說一說這些原因之間的關係。

(黃河無數次地給兩岸百姓造成苦難,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板書:憂患

(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黃土高原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幾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堵塞河道。因此,黃河中的泥沙越積越多,以至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原因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係。)

板書:氣候轉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科學家爲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決黃河給人民帶來的“憂患”,科學家爲治理黃河設計了什麼方案呢?請同學繼續自學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後說一說。

(因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積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暢,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壩決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把泥沙管住。科學家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一,黃土高原應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二,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儘快恢復;三,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才能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板書:牧林爲主 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 修築水利

(五)組織學生討論,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黃河變化的教訓及自己學習了這篇課文受到的啓發。

學生可以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可以從黃河的變化談人類應接受什麼教訓。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們對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認識。

(黃河的變化給人類的教訓是: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綠色的植被,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總結全文。

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黃河流域,因爲這裏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爲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長、水土流失,使黃河多次決堤,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憂患。科學家爲此設計了牧林爲主、保護資源、規劃用地、修築水利的治理黃河的計劃,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爲現實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黃河流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很多年以來,黃河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難。我們這篇課文記述的就是黃河變化的情況。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相信同學們都會感到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畫出有難度的字、詞、句,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1.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讀音容易出現錯誤,這樣的字應反覆強調。

“域”字應讀“yù”,不能讀“huò”;

“衍”字應讀“yǎn”,不能讀“yán”;

“構”字應讀“gòu”,不能讀“gǒu”;

“蝕”字應讀“shí”,不能讀“sh9”;

“耕”字應讀“gēng”,不能讀“gēn”;

“頻”字應讀“pín”,不能讀“píng”;

“擇”字應讀“zé”,不能讀“zhái”。

還有一些字形相近,在書寫過程中很容易誤寫。因此,這樣的字應該放在一起,按音、形、義區別組詞。

禍(禍害) 擇(選擇) 衍(繁衍)

鍋(鍋蓋) 譯(譯文) 銜(銜接)

沃(沃土) 噸(千噸) 迭(更迭)

躍(跳躍) 頓(頓時) 跌(跌倒)

蝕(腐蝕) 構(結構) 域(地域)

濁(渾濁) 鉤(魚鉤) 或(或者)

2.解釋詞語,爲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搖籃:指發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養育後代。

憂患:困苦患難。

流域:一個水系的幹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

河道: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牀: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蓋在某一個地區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許多植物的總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沖走或被風颳走。

關鍵: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懸河:河牀高於地平面,遠遠看去好像懸掛在空中,故稱懸河。

(三)理清結構,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苦難。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講黃河爲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第三段(第4~6自然段)這是課文的重點段,主要講黃河變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的是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

(四)結合思考題,學習課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但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指導。

課後思考題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課文的內容。因此學生通過自學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也就理解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完成了學習任務。

課文一開始講:“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什麼?

(“搖籃”指發源地。)

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黃河真的使中華民族幸福安寧嗎?沒有,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記住黃河近兩千年間的表現。

齊讀課文,激發學生了解黃河的積極性。

過去的“搖籃”是什麼樣的呢?

(自然條件很好,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書:搖籃 氣候溫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們的祖先就選擇了這裏生息繁衍。“可是,後來黃河變了”。請同學仔細讀書,認真地想一想:黃河爲什麼變了,從兩個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說一說這些原因之間的關係。

(黃河無數次地給兩岸百姓造成苦難,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板書:憂患

(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黃土高原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幾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堵塞河道。因此,黃河中的泥沙越積越多,以至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原因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係。)

板書:氣候轉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科學家爲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決黃河給人民帶來的“憂患”,科學家爲治理黃河設計了什麼方案呢?請同學繼續自學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後說一說。

(因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積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暢,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壩決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把泥沙管住。科學家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一,黃土高原應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二,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儘快恢復;三,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才能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板書:牧林爲主 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 修築水利

(五)組織學生討論,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黃河變化的教訓及自己學習了這篇課文受到的啓發。

學生可以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可以從黃河的變化談人類應接受什麼教訓。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們對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認識。

(黃河的變化給人類的教訓是: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綠色的植被,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總結全文。

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黃河流域,因爲這裏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爲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長、水土流失,使黃河多次決堤,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憂患。科學家爲此設計了牧林爲主、保護資源、規劃用地、修築水利的治理黃河的計劃,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爲現實。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七

一、教學目的:

1、瞭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爲一些難懂的詞語。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麼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

出示黃河流域示意圖。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預習”部分。

1、黃河是我國第幾條大河?

2、我們的祖先什麼時候就生活在黃河流域?

3、後來黃河有沒有變?變成什麼樣子?

二、提示課題。

1、板書課題。板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解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四、學習分段,根據段意。

第一段:講近2000年,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第二段:講數千年前,黃河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講由於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黃河改道。

第四段:講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方案,使黃河逐漸變好。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人們把黃河比作什麼?

(中華民族的搖籃)

2、可是,近20000年來,黃河的表現爲什麼叫人大吃一驚?

3、課文是怎樣說明這個問題的?

4、小結:這一段先從正面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着從反面來說明黃河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課堂作業。

1、抄寫新詞。

2、預習課後作業第1、2題。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第二段。

1、這一段講了什麼?

(講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3、爲什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課文是怎麼樣描寫的?

二、講讀第三段。

1、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憂患是什麼意思?

2、黃河造成災難的原因是什麼?

(含沙量大,泥沙沉積,河牀升高,成爲懸河,容易決口,形成水災。)

3、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麼?

4、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小結:這一段講黃河變壞的原因:大自然本身變化造成的;人類破壞造成的。

5、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三、講讀第四段。

1、讀最後一段。

2、面對日趨嚴重的問題,科學家們想出了哪些辦法?

(關鍵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

3、科學家設計了什麼樣的方案?

(1)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3)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4、這些方案有什麼好處?

(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本站·》

四、總結全文。

1、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麼樣的教訓?

2、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決口

變化:含沙量大< >大水災

改道

大自然變化造成

原因<

人爲造成

治理

牧、林爲主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修築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