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歷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歷史》教學設計 篇一

課程標準

知道孔子,瞭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與教育方面的影響和貢獻、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爲主)的思想特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歷史的觀點理解政治、經濟、文化三者辯論關係的能力;利用表演、質疑、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語言表述歷史的能力;在對傳統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聯繫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春秋戰國時期經濟、政治歷史與本課思想史的聯繫,初步形成歷史的整體觀。通過閱讀教材編制表格,增強閱讀能力,學習製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樹立良好的學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瞭解,認同優秀傳統文化,確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形成敢於獨立思考、敢於表達思想、尊重別人意見的個人素質和勇於創造性探索的勇氣和精神。

學情分析

1.知識掌握狀況:

學生在國小《社會》課中已學過有關孔子辦學的內容,對孔子已有初步的瞭解。語文課剛剛講完《論語十則》,對孔子思想內涵的瞭解又有了進一步加深。歷史課又學習了“大變革的時代”一課,對春秋戰國時代背景(特徵)已有相當的認識。

2.學生心理特徵: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童年期向少年期過渡階段,從心理上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他們喜歡錶現自己,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好爭辯。

教材處理

教材較好地落實了《課程標準》對本課內容“知道孔子,瞭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的規定。標準要求雖然簡單,但所涵蓋的教材內容思想理論性強,社會運用性強,知識結構呈開放性,這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和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供了較爲廣闊的空間。爲了便於該堂師生合作活動課的開展,在尊重“內容標準”的基礎上對教材作如下處理:

1.將課文“百家爭鳴”子目中關於“百家爭鳴”背景的闡述前置於課文開篇。

因爲“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並相互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的背景闡述同樣適應於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產生的時代。再者,原課文開篇就直接提出孔子,顯得突兀,如有背景資料引入,將更能體現歷史“因果關係”的學科特點,同時也便於聯繫學過的知識切入新課。

2.在戰國“諸子百家”教材內容中,刪去墨家部分。

根據課程標準,刪去墨家內容屬允許範圍,並不會降低標準的要求。這樣做的理由是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出發,因爲對於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還不能很明確地區分儒家的“仁愛”與墨家的“兼愛”的區別。在這節課中,闡述諸子百家內容的教學,設計爲學生辯論活動,墨儒兩家學說對立性不強,容易混淆,不利於辯論的開展,故刪去。

課型選定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和對教材、學生知識、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課型選定爲:師生合作型的活動課(一課時)。

教師的活動形式:啓發、引導、歸納、小結。

學生的活動形式:分析、質疑、表演、辯論。

設計思路:

1.本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程目標及教學過程。

2.通過閱讀、課外蒐集資料、自制錄像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通過課堂短劇、辯論會,重現歷史情境,增強學生體驗歷史的感覺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合作的能力。

4.通過動手製作錄像片、製作表格、蒐集歷史資料等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5.通過錄像、課後作業等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能夠經常聯繫、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學習、思考,體現歷史爲現實服務的觀點。

課前準備

1.由學生自編自演孔子辦學、因材施教等短劇。

2.介紹閱讀《中華五千年》等有關通俗讀物並印發有關儒、道、法三家學派的有關資料給學生。將學生分成儒、道、法三個辯論小組,熟悉各學派的思想觀點,作好辯論準備。

3.讓有條件、感興趣的同學組成一個歷史旅遊小組,遊覽南京夫子廟大成殿,自己講解、自己導演、自己拍攝有關孔子的錄像。

4.製作有關課件、剪輯有關錄像資料。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步驟:

1.投影:畫謎(打一歷史時期,謎底:春秋戰國),由學生猜出,引出教學內容的時代背景。

2.由學生根據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歸納出:春秋戰國的時代特徵(背景):生產力發展(牛耕和鐵農具的作用)→引發社會變革(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度確立)→爲思想文化的活躍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諸子百家、百家爭鳴)。

3.推出本課課題

二。教學內容:

1.孔子:

孔子是本課的重點基礎知識,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從思想和教育兩個領域瞭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禮”學說和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a.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內容,理解孔子的“仁”、“禮”的思想內涵,並根據學生閱讀、探討的情況,指導學生明確“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的概念。

學生活動:①在學生閱讀探討教材有關內容的基礎上,由對孔子的“仁”、“禮”思想了解較全面的學生扮演孔子,再現孔子設壇講學的情景,並在學生的提問和質疑中,歸納出孔子的“仁”、“禮”思想內涵。②感性認識孔子:放映學生自制錄像“夫子廟大成殿一日遊”。

仁:社會人羣要互相敬愛、謙讓、和諧相處。

禮:人們的言行舉止要符合社會規範。

b.偉大的教育家

教師活動:啓發學生回憶國小社會課有關孔子辦學的內容,並結合語文課剛剛學完的《論語十則》內容,引導學生回答出孔子在辦學思想、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相關論述,聯繫現實學習情況,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響的深遠性。

學生活動:學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繹、歸納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學習態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

再由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談孔子教育思想對現實教與學的積極影響。

2.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本課的主要內容之一,鑑於導入部分已有對春秋戰國時代思想活躍背景的分析,這裏着重讓學生了解諸子百家中“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內容,並通過對其思想內容的積極性和消極性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形成敢於獨立思考、敢於表達思想、尊重他人意見的個人素質和善於創造性探索的勇氣和精神。

教師活動:以圖表形式(內容含學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幫助學生認識孔子與百家爭鳴的關係,引導學生歸納出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徵,並印發有關資料,供學生討論,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各學派思想主張的積極性和消極性。

學生活動:通過閱讀教材首先歸納出各學派的主要思想。通過自己動手製作相關表格,並填寫。通過討論分析儒、道、法三派思想的積極性和消極性,在此基礎上,分爲三組,分別以儒、道、法的思想主張進行辯論,再現百家爭鳴的情境。

三。課堂小結:

由教師指導(以探討方式提出參考意見,不作最後結論)、學生參與(允許提出不同意見),從兩方面進行小結:

1.諸子百家中儒、道、法三家學派思想的積極性和消極性。

2.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是集諸子百家所長形成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源泉。

四。遷移應用(課後作業):

結合我校實際,或運用儒家思想教育觀點,或運用道家自我覺悟觀點,或運用法家嚴格懲罰觀點,就校風建設問題提出你的看法。

五。評價方法:個人代表作品檔案法

附一:課堂教學活動實錄片段(課間短劇和辯論詞選)

1.課堂短劇

a.孔子講學

(孔子出場,穩重大方,邊走邊捋鬍鬚)(衆弟子安靜)

衆弟子:先生早!

孔子:(搖頭,嘆氣)當今世風紛亂,要治理好天下,我認爲只有兩個字──“仁”和“禮”!

(一弟子站起,拱手問道)

弟子1:請問先生,什麼叫“仁”和“禮”呢?

孔子:(點頭,微笑)這個問題提得好。“仁”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互相謙讓,和睦相處。“禮”就是人的行爲規範要符合社會要求。

弟子2:弟子不明白。怎麼樣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愛人,不但要愛自己的親人,也要愛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搖手)千萬不可強加於人。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此乃仁也。

弟子3:那請問怎樣才能做到“禮”呢?

孔子:(捋鬍鬚)不同階層的人要加強個人修養。國君要有國君的風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誠,長輩要有長輩的表率,晚輩要有晚輩的順從。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樣人人循規蹈矩,豈不天下太平!

衆弟子:弟子明白了。

b.因材施教

(孔子在書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書)

子路:(匆匆忙忙地跑進來,停不住腳步撞在書桌上,把桌子上的東西全弄翻了,書簡也掉在地上)

孔子:(把手中的竹簡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氣喘吁吁地)先生,有一個諸侯國的國君,請學生去當大夫,學生不知去否?

孔子:(嚴肅地看着他,搖了搖頭)請三思而行,考慮清楚再去。

子路:(點了點頭,急急忙忙地衝了出去)

孔子:(捧起剛纔未讀完的竹簡,又細細地品味起來,無意中看到曾參在門口躊躇地走着)曾參,你有什麼事找我?

曾參:(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有一件事想請教老師,有一個諸侯國的國君,想找學生去當大夫,學生不知是去還是不去?

孔子:(毫不猶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誤了時間。

子路:(又衝進書塾)我和曾參的問題一樣,爲什麼您的答覆卻不同?

孔子:(面帶微笑,點了點頭)曾參性子慢,做事諸多猶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錯失了良機。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後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誤了大事。

子路和曾參:(認同地點了點頭)我們明白了。

2.課堂辯論:儒、道、法三家辯論詞選

學生甲:我贊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張“以德教化人民”,我覺得是正確的。如果像法家一樣強調法治,就會導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爲嚴刑苛法而滅亡的嗎?歷史上推行暴政的獨夫民賊,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天下太平。

學生乙:治國之道,不可柔,也不可鬆。既然決心要治好國,那麼國家就要有一定的規章制度。要不然,怎麼治好國,怎麼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國講求待人溫和,這種治國之道我不贊成,如果對待每個人都那麼溫和,那麼壞人呢,社會上的惡勢力呢?能因爲你的溫和對待而變性,改邪歸正嗎?老虎從小養到大,最終不也是死性難改,把自己的主人給吃了,又何況是那些壞人呢?如果只會待人溫和,那些壞人豈不是逍遙自在,更任性妄爲了?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國之道合理的話,爲什麼會有現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對那些不遵守紀律的人加以懲罰,這樣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的思想相對應了嗎?

學生丙:儒家和法家雖各有所長,但處於兩個極端,儒家處於禮教極端,法家則處於暴力極端。而道家,不會太禮教,也不會太過於暴力,是一種理想的治國方法──“無爲而無不爲”。

學生丁:過去、現在無處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國家的根本。雖說法治是導致秦國滅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麼令秦國統一六國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樣壓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們一樣是沒有自由。因爲畢竟每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樣野性難馴的人,他們願意服從儒家的“仁”和“禮”嗎?再說說道家。雖說道家的無爲不是無所事事,還是在“治”。但是怎麼治呢?這樣順其自然,分明是消極避遁。不用法,怎麼去治理那些害羣之馬呢?順其自然,你難道讓那些不法之徒逍遙法外嗎?

學生戊:道家主張的是“無爲而治”。“無爲”不是無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順應自然,達到“無爲而無不爲”。它既不像儒家那樣壓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樣刻意強求,武力維護,只有取法自然,和諧發展,決不是消極避遁,因其終極目標仍是“治”。如果說儒家的“仁”和“禮”是溫情脈脈的精神鴉片,那麼法家的“刑罰”就像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用得好,是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武器,用不好,則會成爲自我滅亡的武器。

學生己:我認同的是道家。因爲如果像儒家這樣,無視個性的差異,蔑視個人利益,那思想就越來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創造力,我想這也是使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學生庚:有的人說,法家的治國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會讓國民遭受皮肉之苦。不見得吧!你不制定嚴格的法律管理百姓,做錯了事無所謂,殺了人可以逍遙法外,偷了東西沒人理睬,那樣才真正讓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種仁慈的辦法,有可能改變得了所有的人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嗎?

學生辛:法家的“刑罰”就像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即使它能把國家管理好,把人民整治好,但它能管住的只是一個空殼,久之,民衆一定會對這種“刑罰”有所反抗。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把屠刀幫助秦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同時也成爲秦朝速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古時候跳回現實生活,就拿學校做比喻,你要校風好,難道就要老師上課拿着一把戒尺,誰不認真聽課,就猛地一下往他打去。誰做錯事,哪怕是一點小事,也要嚴厲地懲罰他嗎?不是的,這樣做只會使他們更加討厭上學,討厭學校,變得更壞、更反叛。如果你“無爲而治”,雖然到最後“無爲而無不爲”,但中間那段時期,你的校風差得無可挽救,誰也不會再聽你說。如果用“仁”和“禮”來教化學生,和他們建立一條良好的溝通渠道,體會他們的心聲,參考他們的意見,使得無論從校內到校外都充滿和諧,老師和學生成爲互相信賴的朋友。

附二:學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觀點談談你對校風建設的看法(課後作業選)

1.外法內儒建校風

七年級(6)班 趙夢薇

現在,我校還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風,比如有的同學不愛護學校公共財物。怎樣來改善不良校風,使同學們自覺去保護好學校的公共財物呢?

單採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以德來教化同學們,不行。要求人人必須一個樣,好像有意要規定個人思想,難免會有同學不願意。單採用法家的規章制度,提出用“刑罰”來限定同學們,做錯一點也“刑罰”,不行。會逼得同學們喘不過氣,十分害怕,這樣不夠完美。單採用道家的自覺遵守、“無爲而治”,讓同學們自覺去要求自己,隨遇而安,如果同學們都會自覺管束自己了,還會出現不良校風嗎?還是不行。

到底該怎樣採用纔夠完美呢?校風要好,首先必須思想教育,讓同學們知道爲什麼要建立好的校風,以前爲什麼會做錯,以後該怎樣做,讓同學們思想上有所改變。接着,就是行動方法,要制定規章制度,使同學們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做,否則給予處罰,使同學們改掉不良的行爲,這樣人人做到文明有禮,學習氣氛濃厚,校風還能不好嗎?

對於保護公共財物,也應該採用外法內儒的思想。讓同學們知道公共財物的重要,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來做。這樣保護公共財物這一方面也沒問題了。

所以,想要校風好,公共財物受到珍惜愛護,應採用外法內儒的思想。

2.取法古人,建設良好校風

七年級(6)班 朱雨凡

良好的校風可以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學習環境得到好的保障。所以,一個學校擁有良好的校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揚子一中這個江蘇省首批示範國中來說,建立良好校風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障。

我認爲要想建設好學校校風,方法倒是有幾種。歷史課上,我們學習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瞭解了儒家學派傾向思想教育,法家學派強調規章制度,道家學派則主張自我覺悟。當時這幾大學派爲國家政治各出良計,爭得不可開交。但我認爲合三家之力,取長補短,豈不更好?當然,用三家方法來管理校風,相信會事半功倍。首先,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必要的,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必須擬訂我校的校規,並讓同學們嚴格遵守。賞罰分明,尤其是違反校規者,應重重地罰,狠狠地罰,才能讓大家一起重視校規,遵守校規。當然,只懂得利用法紀是不行的。我們不能學秦始皇的殘暴,更應重在人心。所以給同學們灌輸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是必要的。帶領同學們讀幾本有關這方面的書,讓大家懂得校風的重要性,讓大家自覺遵守校規。利用課餘時間召開座談會,給同學們講講良好校風的重要性,教育大家。用這種仁慈的方法,也挺見效的啊!哎呀,如果碰上了只犯一點兒小錯的同學,既犯不上處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那就找他談一次心,讓他多學習周圍的同學們。自我發覺錯誤、自我改正錯誤。這樣,既不傷害同學自尊心,也有利校風建設。

校風建設,人人有責。方法得當,造福學生。大家齊出主意,多學學古人的方法,說不定還真行得通呢!

3.“法治”是良好校風的保障

七年級(6)班 張倩雲

校風這個問題我支持採用法家的思想,用規章制度來限制同學們的行爲。

因爲我認爲如今的同學們,特別是中學生,尤其喜歡追“潮流”,認爲隨地丟垃圾、在校園內騎車就是酷。這樣,一個同學看見了,照做,一傳十,十傳百,惡性循環,因此形成一股“校園歪風”,使學校的精神面貌日益衰落。所以,我想這時候應該採用嚴厲的“法”來限制同學們的不良行爲。

爲什麼儒家和道家方法行不通呢?因爲它們的思想太仁慈。如今我們這些中學生爲了追潮流,管它什麼“樹立良好的校風”,即使你說更多的仁義道德也沒用,他們只會當作耳邊風,而這就是給了他們精神渙散的機會。但如果用法治的話,效果就不一樣了,起碼同學們會顧忌,即使剛開始不願意,但慢慢地會養成習慣的。所謂“紀律是良好校風的保障”,所以我建議採用法治來端正校風。

《歷史》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2、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重難點

1、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是重點。

2、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和把握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洋火”等日常詞彙,引起學生的注意。分析中國社會如何打開國門引入西方科技。

鴉片戰爭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硝煙引起英國不滿

根本原因:英國企圖打開中國市場,傾銷產品,掠奪原料,把中國淪爲其殖民地

鴉片戰爭過程: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廣東戰事;所謂《穿鼻草約》;英軍強佔香港島)

2、1841、1-1841、5(廣東戰事;《廣州和約》;三元里抗英)

3、1841、8-1842、8(廈門、浙東、長江戰事)

戰爭失敗原因:

1、清朝社會制度的腐朽和經濟、科技的落後。清王朝處於封建制度的衰敗時期,政治昏暗,各種矛盾加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禁錮,使得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落後,財政拮据,軍備廢弛,武器低劣,封建統治自身已陷入嚴重危機,連其本階級的有識士都感到面臨“末世”,在這種情況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2、統治集團昏庸*。“時代呼喚巨人,上臺的卻是侏儒。”鴉片戰爭當中,清政府各級決策者錯誤頻出,上層指揮簡單低效,各級官員欺上瞞下,導致不知己不知彼,對戰局應變低效。兩年的戰爭過程中,同樣的決策錯誤在各地重複上演。這既是由於清政府的*所致,也是清政府*的具體表現。正是在清朝統治集團的這種狀況下,英國方面的優勢才得以顯示和發揮出來。

南京條約的內容:

1.宣佈結束戰爭。兩國關係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爲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一個賠款以“銀元”爲單位的不平等條約)。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影響:

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着統治地位;條約簽訂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爲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爲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四、板書設計

第二節鴉片戰爭的影響

一、中英《南京條約》

1.中英《南京條約》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二、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三、鴉片戰爭的影響

1.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3.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歷史》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方面:教學思路

本人在實施《歷史》新教材前,認真研讀教材及新課標,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通過歷史課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歷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瞭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逐步學會用歷史的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教學中要面對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上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能力和特點,爲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因此要從三個方面對學生培養:一是注重學生的歷史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二是注重歷史學習方法的培養;三是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爲了認真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本人在教學中把全班學生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組選擇組長一名,負責本組的學習活動的組織和紀律的維持。在平時的教學中以小組爲單位,組內討論,理解教材,自足學習。小組自間開展競賽活動,互相提問,作答,或者共同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教師評價,打分,在黑板上記錄,學期末累。

爲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歷史的方法和能力,學會從生活中,社會中尋找歷史,或把歷史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每一個星期,利用課餘時間指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方法蒐集歷史素材。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體會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爲了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本人還經常開展一些“歷史活動課”:

召開“商鞅變法的成功與失敗”辯論會。探討人生的價值。現在班內進行辯論,對獲勝的一方及表現優秀的辨手”加分”。然後在班機間展開辯論,形成一個班機競爭的局面。

召開“歷史故事演講比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

開展“個人製作 歷史作品展示會”,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開展“我爲祖國自豪”愛國情操演講比賽,充分利用歷史課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

在教學改革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學業評價方法的改革。學生的學期末總評成績有三個方面組成:期末考試成績佔60%  ,所在學習小組成績佔20%,個人的表現佔20%。

第二方面:教學成果

學生通過歷史課的學習和歷史活動的參與,掌握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豐富了知識儲備,開闊了視野。

具有了一定的運用歷史知識 歷史觀點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學會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進一步瞭解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方面:不足之處

在分組活動時有時紀律亂,不好控制; 有時爲了維持紀律,不敢太過放手讓學生自主活動。此矛盾有時讓人難以解決。

部分同學由於條件有限,課前的準備工作沒有認真完成,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

有時因爲工作太忙,不能抽出時間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還存在一些教學設備滯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