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多篇】

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多篇】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反覆誦讀,能正確說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通過畫面的賞析,準確描述曲中表現的形象,體會形象中蘊涵的意境。

3、通過對比閱讀,學習用具體的意象表達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導學生品味寫景語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感悟詩情之能力。

5、學生領會和學習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提供了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課例。

教學重難點:

遊子思鄉之情,羈旅之思。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欣賞這兩首古詩,培養學生的古詩朗讀能力,學會如何閱讀欣賞古代詩歌。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可由秋天的詩詞導入(如劉禹錫的《秋詞》等)。或由學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導入。

(二)朗讀這首詞

可通過自由讀、默讀、賽讀、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進行

(三)背誦這首詞

(四)學習小組討論、探究這首詞

1、這首詞寫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這首詞中蘊涵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如色彩的搭配等)

4、點明這首詞的主旨句是什麼?

5、品味文中的語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筆來補充內容,擴寫《天淨沙》,也可拿起畫筆來畫。

2、比較閱讀:引劉禹錫《秋詞》其一,與《天淨沙·秋思》進行比較。

(六)作業:

寫一段短文,描寫《我心中的秋》。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3、學會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重點:

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難點:

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析法,研討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堂

圖片導入。請大家欣賞一幅圖畫,說說,可以給這幅圖畫配一首什麼詩。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詩的國度,唐有唐詩,宋有宋詞,元有——元曲。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首《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紹體裁

1、我們來讀一遍註釋⑨:選自《全元散曲》。天淨沙,曲牌名。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元大都(現在北京)人,著名戲曲作家。

2、讀過註釋,我們可以來猜一猜,元曲具有什麼特點?預設:可以唱。這個“曲”字告訴我們,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爲是元代的作品,我們把它叫做元曲。簡單地說,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

3、那麼,“天淨沙”是什麼意思呢?跟這首元曲的內容有關係嗎?曲牌名。那也就是說,“天淨沙”與這首曲的內容沒有關係,而與它的——曲調有關係。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調的。

4、而與內容有關的是哪個部分?“秋思”。那麼“秋思”就是這首曲的題目了。

三、誦讀感知

1、從秋思二字,我們可以猜猜,這首曲可能會寫哪些內容?

預設:秋天裏的想法。引導:也可能會寫一些秋天裏看到的——景物。

2、那麼我們來讀一讀這首曲。老師先來讀一遍。(範讀,讀出感情,讀出“斷腸/人在天涯”的斷句,但不點明此處斷句。)同學們也來讀讀看。(生齊讀)

3、我們剛纔猜了,馬致遠可能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景物,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想法。我們猜對了嗎?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景物,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想法?

預設:可能有學生把“夕陽西下”劃分到後一部分,明確前四句爲寫景,最後一句抒情。

4、前四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我們在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點,把形容這些景物的字用括號括起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們先來看這一組景物。

(多媒體)藤樹鴉

對於這些景物,我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加上這幾個字呢?

(多媒體)枯藤老樹昏鴉

預設: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秋的荒涼和悽清。爲什麼這幾個字就能給我們帶來這種感覺?換成“青藤大樹烏鴉”還有這種感覺嗎?引導學生分析:枯:枯萎,沒有生命力。老:蒼老,光禿禿的。昏:黃昏使得烏鴉飛不動了,變得沒有精神。這些詞都給我們一種荒涼、悽清、沒有生命力的感覺。秋天的味道就出來了。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凋零悽清之感。再班級齊讀。

②還有哪些詞也給我們帶來秋的味道?

(多媒體)古道西風瘦馬

請學生分析,引導:古道是什麼樣的道路?年代久遠,雜草叢生,沒有什麼人在行走。西風是什麼樣的風?換成微風或清風好不好?秋風,吹在人身上讓人感到寒冷。瘦馬,說明醒了很長時間的路,旅途勞頓,精神疲憊。這些詞給我們的感覺是孤獨,寒冷。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孤獨寒冷之感。再班級齊讀。

③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又有一個行人,騎着瘦馬,吹着西風,獨自走在雜草叢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邊上枯藤和老樹互相纏繞,烏鴉棲息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淒厲地叫着。心裏涌起一陣又一陣的悲傷。他往另一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小橋流水人家。

有橋有水這沒有什麼,加個“小”字,橋立刻顯得——溫馨了;水流動起來,立刻顯得生動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圖畫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非常溫馨,似乎是一幅溫馨柔美的江南農村圖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橋跨過小溪,小橋後露出了幾戶人家的屋檐。

這種氛圍好像與我們剛纔感受到的淒涼、悲傷的氛圍好像矛盾了,爲什麼要寫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殘霞”不是更添悲涼之意嗎?

引導學生分析:這是反襯。行人見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景象,想到自己卻是身處在古道西風瘦馬之中,更加悲傷了。

補充:這是以樂景襯哀情的寫法。我們也把這一句朗讀一遍,讀出一種溫馨中帶着些苦澀的感情。

④這時行人又往西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多媒體)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了,該幹什麼了?預設:回家。

夕陽西下了,遠處人家飄出了縷縷炊煙,就連烏鴉也不再飛翔,停在樹上休息了。而自己卻在哪裏?古道西風瘦馬。

於是我們知道,行人傷心並不只是因爲秋天的景色太過淒涼,而是因爲他——想家了。他的悲傷到了什麼程度?用了哪個詞?斷腸!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極點。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馬致遠爲什麼會被傷到幾乎痛斷肝腸的程度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當時的處境。(多媒體)介紹馬致遠生平:

元朝建國以後,把中國人分爲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種種特權,只有他們可以被任用爲官員。這是民族高壓政策。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已經開始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擔任過地方小官吏,卻未能實現他滿腔抱負,一生漂泊無定,鬱郁不志。

我們來讀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說不在——家裏。使他傷心斷腸的是他那顆抑制不住的思鄉的心。這就是他見秋景而生的秋思,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實也是愁思,這愁思愁的是家鄉太遠,難以回去,是鄉愁。

(板書)景

鄉、愁、思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鄉太遠,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飄零。

讓我們再次體會馬致遠的思鄉之情,再齊讀這首曲。(生齊讀)

四、自主分析

我們看到課本爲這首《天淨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圖。現在,根據我們對這首曲的理解,說一說,這幅插圖有哪些地方畫得好,那裏地方可以改進。同桌前後可以討論一下。

1、沒有畫出枯藤。畫出枯藤與老樹纏繞,更能表現蒼涼的意境。

2、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太靈動了,不符合“昏鴉”。不如改爲棲息在樹上,表現出烏鴉的沒有生氣。

3、小橋流水人家應該花的遠一些,表現出作者遙望鄉村,嚮往家園的情感。

4、西風沒有體現出來。可以畫一些炊煙,或者讓畫中人不戴帽子,亂髮飄飛;或者讓人物的衣衫隨風翻卷。可以表現出西風來。

5、馬應該畫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牽着馬更能表現出黃昏時分鞍馬勞頓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陽不畫整個圈,畫半輪,更能體現出夕陽落山的情景。

五、改寫元曲

經過這番改動,相信同學們心中已經有了一幅全新的畫面,馬致遠見秋景而嘆思鄉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請大家順着這種斷腸之情,把心中的畫面,用文字表現出來。假如你就是這個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此時所見景象,所起斷腸之心。

生寫短文。請學生朗讀。

六、作業

背誦《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領會詩歌中蘊含的節奏美,提高詩歌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領會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誦讀並背誦。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法、想像法。

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個成績比較差的班級,學習詩歌,對他們來說,也許除了朗讀以外,可能就沒有別的印象了。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鄉愁的詩歌,教學中我儘量在教學中採用讓學生朗讀的方式去領會這首小令跟我們呈現出來的節奏美,讓學生還原詩歌中的畫面來領會詩中展現的圖畫美,領會詩人表現的遊子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仍不得不想到這篇作品《天淨沙·秋思》。因爲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懷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二、解題

“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元曲繼唐詩宋詞後興起,是元代的新詩體。“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於元代,又稱散曲。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雜劇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存《東籬樂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熱衷於功名,卻屢不得志,經歷了漂泊生涯20餘載,本曲是這種漂泊生涯體驗的結晶,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是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之爲“秋思之祖”。

三、朗讀詩歌

1、學生齊讀,讀文本

2、教師配樂朗讀

2、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注意重音,讀出感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學生配樂朗讀

四、學生合作探究

賞景品情

1、四人爲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你認爲這樣做有何好處?

(2)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的?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書、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着西風,騎着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於遊子爲什麼漂泊到這裏?他究竟要到哪裏去?這些言外之意,儘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3)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2、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學生的思鄉情。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筆畫,加深思考。

3、齊聲朗讀並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

讓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六、總結

這首小令僅用28個字就是道德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除了最後一句,全都是景語,而字字卻是扣着“情”來寫,古人說:“凡景物,皆情語”,《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

七、作業

背誦並默寫本首小令

抄寫重點字詞、詞意

將這首小令改寫成一首現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