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 篇一

親愛的爸爸媽媽

臨澤縣平川中學  寒冰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是一篇對法西斯的控訴詞,細讀文章不難發現,文中充滿了一組組看似矛盾對立實則統一的事物:歷史與現實、美麗與沉重、懺悔與狡辯、人性的呼喚與罪惡的槍聲,閱讀時如能抓住這些矛盾並對之進行分析探究,你會走進一片別樣的風景。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2、領會文章的主題。

3、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情感,並利用自己蒐集的資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蒐集、整理有關戰爭,特別是二戰中戰領國對被佔領國實行殘暴統治的有關資料,爲閱讀文本,貯蓄情感做準備。

2、藉助閱讀文本和有關資料,篩選、歸納、整合信息,進行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培養閱讀創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再現歷史的畫面和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的恨和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對生活熱愛的由衷敬佩,真正領悟和平與幸福的重要。

教學重點:

1、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2、領會文章的主題。

3、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情感

4、利用自己蒐集的資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 :

1、培養閱讀創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2、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節和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

教學方法:

“三單元”教學法

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2、查找有關二戰期間納粹暴行的資料。

教學過程 :

認知閱讀

一、激情導入  ,積蓄情感。

1、在進入課文之前,同學們先欣賞歌曲《我愛我家》。

(點擊課件:《我愛我家》視頻。)

同學們,你們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聽了這首歌曲之後的心情或感受。

2、我們今天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感受着愛的陽光。可是,64年前,在南斯拉夫的美麗小城克拉庫耶伐次,就遭受了一次全城毀滅性的殘酷殺戮。一天之內,就有7000多人被殺,那場屠殺中還有300個孩子,面對孩子們呼喊着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是冰冷的槍聲,多麼撕心裂肺。(聲音哽咽)今天,我們就跟着華裔作家聶華苓去重溫那沉重而美麗的記憶。

3、出示課題。

4、簡介作者。

聶華苓,美國華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漢人。

薩特,法國哲學家、作家、評論家。著有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

5、展示教學目標 。

6、檢查預習情況。

理解閱讀

二、速讀,析一析內容與主題。

1、自由朗讀,把握文章內容並複述。

(提示:抓住問中的記敘要素梳理情節)

2、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文章四個部分的內容。

(學生默讀,概括歸納。)

提示:第一個是墳地所見所聞;第二是記述各種演出記念活動;第三是記錄作家座談會;第四是摘錄遺言。

3、文章的主題。

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三、尋讀,析一析“沉重”與“美麗”。

1、參觀完這個遺址,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點擊課件:薩特的話。)

2、從這段文學中你能發現薩特着重用哪幾個詞表達自己的觀感呢?爲什麼?

3、再在全文中找一找,哪些是沉重的記憶,哪些是美麗的記憶嗎?

(同學們先在文章中找找看,然後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閱讀成果,推舉一個同學代表小組發言。)

提示:納粹殺了很多人,特別是有300個孩子,這是沉重的記憶。

面對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寧死不屈的。他們不做民族的叛徒,他們懷着對生命強烈的愛不向劊子手乞憐。他們表現了“整個民族的英勇”,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這真是個美麗的記憶。

4、不論是“沉重”的記憶,還是 “美麗”的記憶,作家聶華苓用文字記下的參加紀念活動的過程中,這裏哪一個情節讓你印象最深刻,爲什麼?

提示:我從這幾位知名作家之間的談話中感受匪淺。其中身爲德國人的作家,因感到祖國犯下的滔天惡行,身感痛心而淚流滿面。他這種行爲是美麗的。日本人就壞多了,還狡辯

四、圈讀,析一析“西德”與“日本”。

1、圈出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發言

2、具體說說面對當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態度、表現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誠的懺悔,充滿犯罪感

日本人:自私的狡辯,企圖開脫罪責。

3、在座談會上,人們爲什麼都和西德作家明赫白握手呢?

身爲德國人的作家,因感到祖國犯下的滔天惡行,身感痛心而淚流滿面。所以,人悶對他表示理解,尊重,諒解。

4、作者對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現持一種什麼態度?說說理由。

那個日本人只記得自己的痛苦,卻忘記帶給別人的痛苦,這就是忘記歷史,這是自私的。我從“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對照,就是很好的反駁。”一句話中可以想象會場上一定沒有人理那個日本人。

拓展閱讀

五、多角度探究情感體驗。

同學們的發言太精彩了。還有很多同學似乎意猶未盡,躍躍欲試,我們課後再交流。是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就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我們記住這段歷史就是記住歷史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聶華苓在文中也同樣發出了這樣強烈的呼喚。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這樣的文字。

六、善用資料,昇華文本的情感。

戰爭帶給人們的心靈的創傷,帶給國家的苦痛,帶給世界的災難,是永遠無法彌合的流血的傷口。下面我想展示一下同學們蒐集整理的資料,更深刻感受作家對幸福生活,對和平世界的強烈呼喚。

(學生展示資料,並適當講解。)

(教師展示二戰中日本轟炸珍珠港的電影剪輯片段)

七、總結。

(配以背景音樂《和平之歌》)

我知道同學們準備的資料還有很多,在這裏就不能一一展示了。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還有很多的地方銷煙瀰漫,母親們痛苦的眼淚,孩子們驚恐的哭叫,那一雙雙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們呼喊:不要戰爭,保衛和平。同學們,希望我們都是和平的維護者,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 篇二

親愛的爸爸媽媽

一、介紹作者

聶華芩,湖北人,現居美國。1925年出生,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去中國臺灣,到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和文藝主編。1962年應聘在中國臺灣大學、東海大學教文學創作。1964年美國愛荷華大學聘爲“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美國詩人安格爾(paulengle)一同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每年邀請世界各地有名作家三、四十位到愛荷華,寫作、討論、旅行。1977年起主持“國際寫作計劃”。已有80多位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的華文作家參加。1977年300多位各國作家聯名推薦聶華苓、安格爾爲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已獲3個榮譽博士學位(honorarydegreeofhumanelatters):universityofcolorado,dubuqueuniversity,coecollege.1981年,與安格爾同獲美國50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fordistinguishedservicetothearts),1981年至1982年,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internationalliteraryprize)的評審員之一;1988年至1989年,任美國飛馬國際文學獎顧問。已有22本書(小說、散文、評論)在中國大陸、香港、中國臺灣和美國出版,並被譯爲英文、意大利文等多種文字。其中《桑青與桃紅》1989年英文版獲1990年“美國書卷獎”(americanbookaward)。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文章是作者參加了哪次活動之後寫的?

1988年南斯拉夫人民紀念克拉庫耶伐次事件的活動,作家們圍繞“放逐與文學”

2、這次活動留給作者什麼印象?你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嗎?

(沉重)

三、細讀課文分析品味

爲什麼說這次記憶是沉重的?

(1)殺戮的人數

47年前,納粹在這座小城大肆屠殺,一天之間,殺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個孩子。

(2)殺戮的對象

孩子、老師、牧師、工人、木匠、小店老闆、鞋匠……(身份:普通)

是一羣什麼樣的人?(個性:純樸勤勞、心地善良、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熱愛親人)

分析詩歌:抒寫孩子們“愛和盟誓”的“夢想和祕密”,及對“陽光”的渴求與熱愛。這些孩子還年幼,正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他們的生命纔剛剛開始,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夢想。在詩中,校園生活是如此的親切、溫馨,令人留念;孩子們的身影是如此的熟悉、清晰得如在眼目前;孩子們的心靈是如此透明、澄澈,可感可見。

分析遺言:對親人的愛

分析老師:整個民族的英勇美麗

(3)殺戮的理由:

納粹竟然認爲種族有優劣,竟然以優等種族自居,要消滅劣等種族荒謬

四、揣摩體驗深入探究

1、面對本民族曾經犯下的滔天罪孽,德國人(作家明赫白)和日本人有什麼截然不同的表現?

(懺悔狡辯)

2、周圍人們聽完他們的發言後,又是什麼表現呢?

(1)分析“明赫白仍然雙手撐着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這個細節

世界各地的許多作家原諒了西德作家。作家們對西德人的尊敬。

(2)分析稱謂“日本人”

作家們對那個日本人的反感和他的孤立。許多人和明赫白握手,卻沒有人答理那個日本人。

3、爲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你能不能分析一下這兩個民族的民族性格?

補充資料一:

那是六年前,在與一位曾在歐盟任職的德國教授座談經濟改革問題時,有人不合時宜的地提起日本對侵華罪行的曖昧態度,詢問教授的看法。就在大家感到有些難堪時,這位德國教授回答道:“對於日本的態度我無法評價,但對於德國在二戰中犯下的罪行我們完全承認。儘管我是戰後出生的,但如果在座諸位需要的話,我可以在這裏代表德國表示懺悔。”會議室中的空氣驟然凝固了。大家都被這位德國教授的坦誠態度所震撼。他贏得了入會者的尊重,正像德國人民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一樣。深究下去,這是與德國知識分子堅持理性原則,並對青年進行理性主義的歷史教育分不開的。有關法西斯的歷史,是德國學生必學並反思的一段歷史。

補充資料二:

1970年12月7日上午,整個東歐大雪壓境,這是東歐最寒冷的季節。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時,冒着凜冽的寒風,來到華沙猶太死難者紀念碑下。他向紀念碑獻上花圈後,肅穆垂首,這本來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儀式,隨行的人開始等着這個儀式的結束。

突然,勃蘭特的雙腿跪在了猶太人死難者的紀念碑下,他這一舉動讓所人都猝不及防。

所有人都被勃蘭特的舉動驚呆了。廣場上一片肅靜,只有大雪在天空中紛紛揚揚。

隨即,在場的記者醒悟過來。鎂光燈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碑前劃出道道耀眼的光芒。

第二天東歐的各大媒體上,都登着德國總理跪在二戰時期被德國人殺害的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照片。凡是看到這張照片的人無不爲之動容。

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深深的懺悔,這一跪的份量重如泰山。

三年後,當勃蘭特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奧莉亞娜-法拉奇的採訪時,問他爲什麼在敬獻花圈之前沒有安排這個儀式,而你自己突然作了這個決定。

勃蘭特說:“儘管我很早就離開德國,二戰期間在國外從事反法西斯的鬥爭。但是現在我是西德的總理,我對希特勒上臺搞法西斯主義覺得有道義上的連帶責任。那天早上醒來時有一種奇異的感覺,我覺得不能只限於給紀念碑獻一個花圈。我本能地預感到將有意外的事情發生,儘管我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獻完花圈後,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這就是下意識吧。”勃蘭特解釋他的下跪之舉“不僅是對波蘭人,實際上首先是對本國人民”,因爲“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獨感,需要共同承擔這個重責……承認我們的責任不僅有助於洗刷我們的良心,而且有助於大家生活在一起。猶太人、波蘭人、德國人,我們應該生活在一起。”

在這裏,人性、良知、公道佔據了勃蘭特的思維,一切外在的東西都形同虛設。勃蘭特這是向正義和公道下跪,他敬畏的是天道人心,是向數千萬被納粹殺害的猶太人的靈魂下跪。

世界也許就在那一刻原諒了德國,這一跪成爲一段光輝的歷史載入了人類的史冊。有人問猶太人:你們恨德國人嗎?他們說不恨,因爲德國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民族!因爲他們跪着都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勃蘭特這一勇敢的行爲使他成爲1971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並在他傑出的政治生涯中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多年後,一位詩人寫了這樣一首詩:

當勃蘭特在華沙雙膝跪下,

全世界看到一個反差。

跪着的德國總理,

比站着的日本首相高大。

30多年後,德國的新一代領導人沿着維利-勃蘭特的足跡又踏上了這塊土地:德國統一後的第二位聯邦總理施羅德在對波蘭進行短暫訪問期間,再次來到他的前輩曾經真誠下跪的紀念碑前,鄭重地獻上了一個花圈。隨後,施羅德爲安放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附近的維利-勃蘭特紀念碑揭了幕。施羅德說,勃蘭特以一種特殊的姿態表明,只有承擔起歷史責任,才能走向未來。

陽光下,紀念碑上這位前西德領導人維利-勃蘭特下跪的浮雕側影顯得凝重而神聖

總結:

借用第二位聯邦總理施羅德誰忘記歷史,誰就在靈魂上有病,對於歷史犯下的錯誤,只有勇於承擔責任,纔是一個高大的“人”。德國是一個理性的民族,具有反思精神的民族。

補充資料三

日本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並不承認這一事實,日本的歷史教科書裏也沒有侵華戰爭這段歷史。

參拜“靖國神社”

在戰爭賠償方面,德國爲230萬納粹時期勞工倖存者建立賠償基金;日本即使對血淚斑斑的“隨軍慰安婦”賠償也百般抵賴和拒絕。

總結:極端的民族主義

理性的民族主義是,抵禦外來入侵,捍衛民族尊嚴,促進民族進步,是捍衛人類基本價值規範的正義之劍。而狹隘的民族主義,盲目自大、因循守舊、仇視異族,則往往是踐踏人類基本價值規範的邪惡之劍。

五、拓展延伸,反思自我

補充資料

每次日本災害過後,我們的網絡上往往會很快響起一陣歡呼雀躍,即使有哀悼和惋惜,也被狂風暴雨般的批判打得擡不起頭。這是一種很習以爲常的“仇恨運動”了,每一次那個島國發生災難,都如同氣象學裏的那隻蝴蝶,在海的彼岸捲起陣陣幸災樂禍的颶風。

其實每次災害過後,其潛在或現實受害者,多是和你我一樣的小老百姓、守法公民,他們和我們一樣爲生計奔波、爲兒女呵護、爲社會出力。在他們身上,沒有軍國主義的影子,沒有鷹派政客的嘴臉,沒有極右狂熱者的臉譜,甚至不少人都是中國人的朋友。然而,不知爲什麼,總有一些人,一聽說某國遭災了,馬上就聯想到n年前的國仇家恨,翻出歷史的舊賬,讓“軍國主義、帝國主義、反華分子”所在國度的後人們來償還。多少年過去了,這種單一錯亂的“報仇”思維依然生生不息,而“生命至上、同類相憫”這些最基本的人本價值觀,還沒有深入人心。甘地、馬丁•路德•金在執着反對某個惡的制度的同時,不忘告誡人們要學會寬容,因爲“因劍得到的也必將因劍而失去”——多少年過去了,這些思想卻還寂寞地躺在蒙塵的書本里。嗎?難道“寬容和仇恨”就真的與我們一些的憤怒年輕人,格格不入嗎?

寬容不意味着怯懦,而是一種強大後的自信,自省不意味着忘記,而是讓悲劇永不重演的自我強大。

我們也應該反思:在批評日本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同時,是不是自己也犯了類似的錯誤。

記住雨果說過的話“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記住塞爾維亞人每年舉行紀念活動的目的吧:就那樣年年不間斷地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但願新時代的我們也不要不喪失理性的獨立思考,僅僅爲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而喪失了對生命的尊重。

課堂小結 篇三

這確實是一個沉重而美麗的記憶。我們崇敬塞爾維亞人的英勇,認同他們的歷史觀,讓我們用良知、用正義和着作家的心聲一同呼籲:永遠不要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教學方法 篇四

1、朗讀法:

文章語言精美,含蓄蘊藉,只有在不斷的朗讀中,才能領會文章的深層內涵。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以學生獨立探究爲主,輔之以必要的點撥引導,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 篇五

5《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

馬街中學    彩雲生歌

教學目標 

1、領會“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這個主題;2、學習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3、學習本文是如何精心選材的;4、聯繫現實,樹立自強意識,防止悲劇重演。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文是如何精心選材的

難點:體會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情境描繪法、矛盾分析法、合作研討法。

教學內容及流程:

第一課時

一、廣告設計導入  :

如果我是導演,我想攝製這樣一個公益廣告:慢鏡頭播放。

第一個畫面:一羣孩子郊遊歸來,快樂地呼喊着“親愛的爸爸媽媽”,揮舞着衣服、帽子奔向父母,父母們扔下東西,張開手臂,高興地將孩子抱起,轉圈,天地響徹一片歡笑聲,笑聲久久迴盪。

第二個畫面:一羣悲哀無助的孩子恐懼地面對一排黑壓壓的槍口,發出最後的深情呼喊“親愛的爸爸媽媽”,而回應他們的卻是法西斯滅絕人性的槍聲,槍聲也久久地迴盪、迴盪。你們知道這樣的廣告,要表達什麼嗎?我的靈感來自聶華苓的這篇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

(板書課題)

二、學生介紹交流作家和背景情況。

1、作家:聶華苓,女,美國華裔作家。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流長》、《臺灣軼事》;散文集《三十年後》、《夢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這個小城,德國納粹匪徒殺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個孩子。47年來,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這段沉重的歷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這裏舉行悼念活動,控訴納粹的暴行。

三、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引導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再現了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主要是爲了告訴人們一個什麼心聲(主題),請你找出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2、課文正文四個部分記述了紀念活動的哪四個片斷,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分別給各部分加個小標題。(紀念地見聞;看紀念演出;參加座談會;參觀紀念館。)

四、引導學生抓住一組組矛盾統一的事物進行簡要分析。

人性的呼喚——罪惡的槍聲

歷史——現實

沉重——美麗

(德)懺悔——狡辯(日)

五、合作探究一:本文是如何選材的?

1、齊讀課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詩,感受孩子們的可愛與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

2、引用迪桑卡詩句的作用?(反襯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

3、朗讀課文中最感動你的遺言,說說結尾引用死者遺言的作用?(反襯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

4、讀引文,說說引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綱)

5、六十幾位作家聚在一起討論,發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記下了三四個的的發言,爲什麼特別記下西德作家與日本人的發言?

6、結合文章主題,體會本文在選材上的妙處。

六、合作探究二:理解文中有深意的語句。

1、“研討與練習”第一題。引文薩特的話:“那就是我帶走的沉重的記憶。但這是個美麗的記憶。”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爲什麼說記憶是“沉重”的,但又是美麗的?

2、課後練習第二題分組自選探討。各組派代表品析句子含義。

七、拓展延伸

1、德國人和日本人的態度有何不同?你認爲那個日本人的說法正確嗎?可如何批駁他?

2、在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中出演還珠格格的趙微,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影視名星之一,可她曾因穿着了一件用日本太陽旗做的服裝拍照,結果引起了社會強烈的譴責,你知道這個事件嗎?這個事件爲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震動呢?

3、關注歷史,請你查一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的資料;關注時事,請你留意日本軍國主義不顧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對,一再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的舉動,然後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八、課外作業 :補充閱讀《致命的母愛》,並自擬題目寫下體會(200字以上)。

致命的母愛

敵兵衝進民宅,以槍口對準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僅存的食物,並佔據了他們唯一的房間。

夜深了,精疲力盡的敵兵紛紛睡去,月光灑進窗口,照在渾身泥沙、滿臉倦容的敵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歲,還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還要母親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爲了別人爭權奪利,被強迫遠離家鄉,多麼可憐。”瑟縮在牆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離家的孩子,一股母愛和同情油然從心底升起,“夜裏多冷,那孩子的軍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緩緩站起,輕步走到敵兵身邊,惟恐自己的腳步會驚醒那年輕人的故鄉夢。

“你的夢裏或許正有着疼愛你的母親呢!”女主人彎下身,拾起軍毯爲年輕人蓋上。

突然,那敵兵張開雙眼,吃驚地渾身震動,如同野獸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閃着寒光。

接着又一聲槍響,衝過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輕的敵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媽啊!幸虧我被驚醒,也幸虧您在夢中保護,否則我就再也看不見您了!”

(感慨:文章將偉大的母愛放在戰爭面前,讓罪惡的戰爭撕碎了溫馨的人間至情,讀後令人驚心動魄。世間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板書設計 :                            教學後記: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聶華苓  美國華裔作家

人性的呼喚——罪惡的槍聲

歷史——現實

(殘酷)沉重——美麗(英勇)

(德)懺悔——狡辯(日)

“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八年級上冊語文《親愛的爸爸媽媽》教案 篇六

第二課時

師:回想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的課文題目是什麼?

生齊:

師:作者是誰?

生:聶華苓。

師:我們已經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主題,誰還記得?

生1:回顧歷史,面對現實,呼喚和平。

師:非常好。這是一篇以和平爲主題的文章,課文以作者參加的一系列紀念活動爲線索,一共分爲四個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寫了作家來到墳地的所見所聞。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

請男同學齊讀第二部分,其中引用的詩句由女同學來讀。

生讀課文。

師:第二部分記述了作家參加朗誦、合唱等演出活動的情況。其中有一句話,是對這一場面的高度概括。請找出來。

生2:人,是健忘的。

師:哦,那既然“人,是健忘的”,南斯拉夫人民爲什麼還要年年搞紀念活動呢?這些紀念活動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3:“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師:很好,這句話在整個第二部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當於中心句。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歷史與現實,悲哀與美麗,真實與荒謬,這是三組意思相反的詞語,它們怎麼能統一於一體,該如何理解?

生4:歷史是指南斯拉夫人民慘遭殺害的事件已經是歷史了;現實是指眼前的紀念活動。二者此刻融合了。

生5:悲哀是指人民舉行紀念活動時很悲哀;美麗是指……

師:人民舉行紀念活動時肯定是悲哀的,但這種悲哀最主要的是來自於什麼?

生6:悲哀是因爲歷史上的悲慘事件。

師:對,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美麗則表現在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裏紀念死者,這是美麗的。悲哀與美麗融合在一起了。真實與荒謬怎麼理解?

生7:歷史事件是真實的,今天的紀念活動是荒謬的。

師:是嗎?歷史事件是真實發生的,今天的紀念活動難道不真實嗎?無論歷史上的罪行,還是今天的紀念活動,都是真實的。絕不能認爲今天的紀念活動是荒謬的。那麼,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究竟什麼是荒謬的呢?

生沉默。

師:這一歷史事件中最荒謬的因素在於納粹殺害了無辜的南斯拉夫人民,甚至包括300名兒童。無辜而慘遭殺害,這是最荒謬的!

師:作者引用南斯拉夫女詩人迪桑卡的詩是爲了表達什麼?

生8:表達孩子們不久以後就被殺害了。

師:你說的不錯,但這一點又是爲了表達什麼呢?

生9:表達“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

師:非常好,你讀書讀得很認真。其實作者在文章裏已經告訴我們了。作者用這些詩句表達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作者越是歌頌孩子的可愛和希望,越是對納粹罪行的控訴。

師:塞爾維亞人用這樣的紀念活動來表達什麼?

生10: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師: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希望世間消滅戰爭,永遠和平。作者由此聯想到了什麼?

生11:南京大屠殺。

師:兩個歷史事件有着驚人的相似。作者最後說:“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不能忘記的是什麼?

生12: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歷史教訓。

師:說得非常好。人,再健忘,也不能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才能保證世間永遠不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師:文章第二部分以回顧歷史爲主,而第三部分則過渡到面向現實。我們先來讀一下這部分內容。

師指定數名學生朗讀。

師:這部分有一句話表明了由歷史到現實的過渡,誰注意到了?

生踊躍舉手。

生13:歷史是沉重的。現實呢?

師:不錯,正是這句話。文章第三部分寫作家們參加座談會的情景。來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多位作家應邀參加了1988年南斯拉夫人民紀念克拉庫耶伐次事件的活動,作家們圍繞“放逐與文學”的話題展開了討論。文中寫了幾國作家的發言?

生有說3國的,有說4國的。

討論後明確:4國。美國、中國、西德、日本。

師:寫美國作家安格爾時,作者引用了他的一行詩——“黑色在這兒也太明亮了”,如何理解這句詩?

生14:黑色是人們爲了紀念死者,說明死的人很多。

師:思路非常好。“這兒”指哪?

生15:南斯拉夫。

師:不夠準確。再想想。

生16:克拉庫耶伐次。

師:對,是指發生過災難的小城。黑色往往和什麼有聯繫?

生17:死亡、悲哀、痛苦。

師:對。黑色在這兒也太明亮了。詩人是說,視線裏滿是人們爲紀念死者而穿的黑衣或者戴的黑紗,所以顯得明亮,而且是太明亮。就是明亮到有些刺目的程度。詩人對南斯拉夫人民懷着怎樣的情感呢?

生18:今天我對南斯拉夫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現的感情,完全理解。

師:對,美國作家對南斯拉夫人們充滿了理解與同情。我們再來看西德作家明赫白的表現如何?

請同學齊讀第27自然段。

生19:認錯了。

師:對,西德作家是承認錯誤了。但這種認錯不同於我們同學犯了一個小錯誤之後的認錯。你用的詞語還不夠準確。程度不夠。誰再換個詞?

生20:懺悔了。

師:對,這個詞就準確了。而且應該說這是一種真誠的懺悔。爲什麼?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位西德作家親手殺死了那些孩子?

生:不是。

師:那他爲什麼說“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殺害了那些孩子”?

生21:因爲他是西德的作家,正是他的國家的人當年殺害了那些無辜的孩子。

師:對,所以我們說他是真誠的懺悔,他是爲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所犯的錯誤在做懺悔。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且他說“你們允許我和你們在一起,我非常感激”,爲什麼?

生22:因爲他是一個西德人,歷史上西德人制造了南斯拉夫人們的慘案。他是殺人者的國家的人,而其他作家很多是受害者的國家的人。

師:對,按常理來說,這兩個國家的人是不會坐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戰爭的年代裏。而現在,西德作家和南斯拉夫作家坐到了一起,所以,明赫白爲此而感激。我們再來看看日本人的表現吧。請一位同學朗讀日本人的發言。

師:南京大屠殺是歷史的事實,日本人在這裏也承認了,但我們知道,日本政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並不承認這一事實,日本的歷史教科書裏也沒有侵華戰爭這段歷史。日本人說“我們也有原子彈”,這是怎麼回事?

生23:二戰期間,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結果,美國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一枚在廣島,一枚在長崎,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了。

師:非常好,這個同學對歷史瞭解得很多。所以說,日本人民雖然也是受害者,但日本政府對率先發動了非正義的戰爭。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同屬於法西斯陣營。但日本人和德國人今天對待戰爭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師:如果說西德作家是真誠的懺悔,那麼,日本人這算什麼?

生24:狡辯。

師:太好了。你用的詞非常恰當。上節課六班同學用的詞語是“辯護”。我認爲不太準確。因爲“辯護”一詞是個中性詞,可以是爲好的事情而做解釋。用在這裏感情色彩顯然不夠明確。這裏,我們必須說,日本人是一種狡辯,而且是自私的狡辯。

師:而且,大家注意到沒有,作者對西德人和日本人的稱呼不同。他稱“西德人”爲“作家”,卻稱“日本人”爲“日本人”,爲什麼?

師:參加座談會的這些人,身份都是作家,西德人是作家,日本人也是作家,他肯定不是個掃地的。(衆生笑)那爲什麼作者稱“西德人”爲“作家”,卻稱“日本人”爲“日本人”呢?作者是有意而爲之的,不同的稱呼表達了他的愛憎感情。表現了他對西德作家的尊敬和對日本人的鄙夷。

師: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發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再來看最後一個細節。“明赫白仍然雙手撐着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這個細節描寫說明什麼?

生25:世界各地的許多作家原諒了西德作家。

生26:作家們對西德人的尊敬。

生27:人們同情並支持西德作家。

師:大家理解得很好,再深入想一想,這也表明了人們對日本人的什麼態度?

生28:對日本人的輕視。

生29:作家們對日本人的討厭。

師:非常對,充分表達了作家們對那個日本人的反感和他的孤立。許多人和明赫白握手,卻沒有人答理那個日本人。

師:最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場悲劇中最感人的部分——孩子們在最後的時刻留下的片紙隻字。

生齊讀第四部分。

師:人們臨死之前留下的話應該叫什麼?

生:遺言。

師:這些遺言中,有一句跟這篇文章的題目有關,是哪一句?

生:親愛的爸爸媽媽最後一次了。

師:有一句表現了這一事件的性質,是哪一句?

生30:“永別了美莎……”

師:再想想,還有沒有更貼切的?

生31:“永別了我所有的親人我最最親愛的我就要死了雖然我無罪”。

師:對。還有一句,表現了“整個民族的英勇”,是哪一句?

生32:“孩子們爲父報仇”。

師:可以說這些臨死的人用自己英勇的行動爲孩子們上了最後一課,就如同那位英勇不屈的南斯拉夫教師一樣。他們用自己的悲劇向世界昭示了“世上再也不要有戰爭和屠殺了”,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呼聲。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作業 是整理本課字詞。

師:下課!

課後反思:

這是一節我2004年9月23日上的一節常規教學課。當時恰逢何平校長來八年五班檢查聽課。我就按照教學計劃上了第二課時。

這節課在整體上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髮言踊躍,發言次數和發言人數都比較多,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的合作、交流、共享尤爲重要。要達到這一境界,平等的對話是前提。通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教師要實現和學生的平等對話,就必須鼓勵孩子每一個思想的火花,不輕易否定任何一次思維的過程。當學生的思維火花被激活時,情感的體驗就很容易實現了,方法能力的培養也儘可以貫穿其中。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 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