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本課用兩教時完成,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

⑴ 學會七個生字。

⑵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能借助註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3、情感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對事物不能墨守成規、迷信教條,應該遵守客觀事實。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討論,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

三、教學難點

瞭解古今詞義和表達上的不同,弄懂每則寓言的寓意,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放課件導入,激發興趣

(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激發主體意識的前提。)

二、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先學《矛與盾》:

教師範讀,領讀。使學生讀準字音,知道如何斷句停頓,讀出句子語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讀古文的經驗,同樣也適合初學文言文的學生。文言文的朗讀特別要注意節奏和韻味,還要特別注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因此,老師的範讀是十分關鍵的。)

2、學生自己練習把語句讀通順,讀流暢。然後,整體感知寓言大意,試着說一說: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個性化朗讀可以將無聲的文字變成生活中活潑的'語言。教師創操性的編加插圖,鼓勵學生嘗試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人物的個性朗讀,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活躍了文言文課堂!)

三、讀通語句,對照註釋自悟句意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後註釋,揣摩句子意思。

2、小組合作練習說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說不通順的詞句。

3、全班交流質疑。教師重點指導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

強調: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些,說法不必強求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4、把句子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先自己講,再指名講。評議:講得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

四、明確寓意,聯繫實際受到啓發

1、小組討論:

⑴ 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裏?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2、班級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指導點撥: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不實事求是,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引導學生回憶、列舉生活中的事例,讓事實說話,既檢驗了學生對寓意的理解,又有效地引進生活的活水,加深寓意的體會。)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讀(分敘述人,賣矛與盾的人,觀看的人),體會寓言的情境。(教師沒有糾纏於字意詞性,支離破碎的讓學生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自始自終都是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去讀去悟,有效品味語言,培養語感。)

2、練習背誦課文。(“熟讀成誦”,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達到“其詞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

3、讀寫生字。

六、板書設計

矛與盾

盾之堅:莫能陷譽? 弗能應

矛之利:無不陷事實求是 前後一致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簡述學習《矛與盾》的方法。

2、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則寓言《鄭人置履》。(板書課題)誰能解釋一下題目的意思?有一個鄭國人買鞋。那他又是怎樣買鞋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課件

1、結合註釋,瞭解每句話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哪些詞句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2、檢查自學情況。

⑴ 指讀短文。(要讀通句子)

⑵ 本文講什麼事?(有個鄭國人去買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腳而相信尺碼,最終沒有買到鞋的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理解詞句和短文內容。

2、交流: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理解:“鄭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一雙鞋”或“有一個打算買鞋的鄭國人”均可。“已得履”,“已經拿到了鞋”。“乃曰”是“於是說”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來”,“人曰”即“有人說”。“何”是“爲什麼”。

譯成本站。(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鞋,先自己量了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發現忘了拿尺碼。他拿到了鞋鞋說:“我忘了拿尺碼了”,於是,返回家裏取尺碼。等到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因此他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爲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那個人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什麼地方?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具體情況下應採取具體的辦法。)

4、指導朗讀。背誦短文。(讀出買鞋人的可笑。)

四、總結

鄭國那個買鞋人和楚國賣矛和盾的人同樣可笑。在生活 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五、作業

準備一次古代寓言故事會。(講故事或用演故事的形式,明事理。)

六、板書設計

鄭人買履

度 置 忘

鄭人 不得履

反歸取度 市罷

墨守成規

迷信教條

不遵守客觀事實

國小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並加以運用。

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彙。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遊。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自讀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⑵讓學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⑶思考:爲什麼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⑴學生反覆、認真讀三組句子。

⑵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⑶讓學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麼?爲什麼會生動有趣?

⑷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爲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有趣。

3、教學第三部分:

⑴教師引導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⑵學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師生評議,師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⑴自由認讀。

⑵同座討論詞語的意思。

⑶想象:讀着這些詞語,你腦海裏浮現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生着什麼故事?

⑷表達: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裏,發生着什麼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⑴練習背誦。

⑵集體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讀這段話,指出出處——《煙臺的海》。

⑵引導讀帖。重點觀察整體佈局,行款的優美,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2、練習:

⑴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⑵師小結。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啓發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遊,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

⑵指名讀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⑴思考:家鄉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遊詞有什麼要求?

⑵學生討論後寫出導遊詞。

⑶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⑷各組推薦出“優秀小導遊”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遊客。

3、評議小結。

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爺爺嚮往、熱愛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一年有多少個節氣嗎?會背二十四節氣歌嗎?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和其中的一個節氣有關,哪個節氣?(冬至)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課文,你對冬至這個節氣有哪些瞭解嗎?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品味,去感受冬至的夢的美好。

二、品讀感悟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9課,快速默讀課文,冬至的夢是怎樣的夢?勾劃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書中的空白處寫上你的體會。

2、全班交流

預設一:第二自然段

(1)冬至的天氣是怎樣的?(圖片)冬天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最冷的節氣是哪個節氣?(大寒)冬至離一年中最冷的大寒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那離溫暖的春天就更遠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長而寒冷的時間裏,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溫暖的夢、希望的夢。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一句話——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再看這段話,你有什麼新的體會嗎?

(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溫暖的夢、希望的夢?

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溫暖的夢、希望的夢?一個省略號讓我們產生了無盡的遐想。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麼冷清,但他們背後隱藏着的是什麼呢?是生命的涌動,是迎春的力量,我們不禁爲這種強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動。(感受到作者對生命力的謳歌。)

(3)在這樣寒冷的冬天,如果讓你去尋找春天的足跡,你覺得容易嗎?那要怎樣找啊?作者是怎樣找的?(動作:撥開、扒開,仔細)

作者多善於觀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善於發現,這樣對你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經過作者一番仔細尋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跡了嗎?他的心情怎麼樣?你能帶着欣喜的感受讀一讀這段話嗎?

他們已經等不及了,誰等不及了?他們會說話嗎?到底是誰等不及了?你覺得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板書:嚮往春天、熱愛生活)

冬至過後,人們就開始期盼天氣轉暖、大地解凍、小河流水、枝條吐綠,一切事物在呼喚春天中煥發出勃勃生機。所以說,冬至的夢裏充滿了——溫暖、蘊藏着——希望,下面就讓我們在讀中品味這份溫暖,在讀中感悟這份希望。(配樂讀)

(讀得真好,老師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動這對春的嚮往與熱愛)

這樣優美的文字,讓我們能把它記在心裏,經常重溫這份溫暖與感動,誰能試着背誦幾句。

還有哪些段落或句子你感受特別深,我們接着交流。

預設二:第三自然段

(1)爲什麼要經過難熬的八十一天?從冬至開始數九,看大屏幕,《數九歌》。冬至的夢要歷經九九八十一天才會迎來明朗溫暖的春天。

(2)你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我和“爺爺”對春天的期盼?

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突出這些詞,誰想帶着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我”和爺爺對春天的期盼。

第五自然段

(1)文中除了第三自然段提到了梅花圖,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提到了梅花圖,哪個自然段?從這個自然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2)齊讀對聯。你覺得爺爺是怎樣的人?

文中兩次提到梅花圖,飽含了“我”和爺爺嚮往春天、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讓我們再讀對聯,體會“我”和爺爺對春天的嚮往、熱愛之情。

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作者和爺爺那樣心懷希望,熱愛生活。文中還有那些文字寫得特別美,讓你感受最深?

第四自然段

“哦,……!”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在冬夜裏等待春天的過程是美好的,因爲它讓我們始終心懷希望,心懷嚮往,下面就讓我們沉浸在這個夢裏,去感受它的溫暖、漫長,而又充滿希望。(配樂朗讀)

冬至的夢是多麼美好,你能不能模仿文中的寫法,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你心中冬至的夢。

那是的夢,是的夢,是……

三、課外拓展

課下請同學們蒐集有關冬至的詩歌、諺語,摘抄在採蜜集上,並背誦文中的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