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一

《離別的禮物》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的線索和四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3、學習彼得從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

課前準備:藉助“自讀引導”,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當別人贈送你有意義的禮物時,你會作永恆的紀念;當友人作別時,贈送的禮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但也有一種特殊的禮物,往往會引起人的傷心。今天我們來學習弗·達爾寫的一篇小說,題目是《離別的禮物》,看看這其中的禮物屬於哪一種。

二、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

(一)生字詞:(展示投影片,要求學生注音、釋義)

1、慳吝( )

2、喋喋不休()

3、尷尬( )( )

4、戛然而止()

(二)根據小說的三要素,要求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題)

1、小說中寫了幾個人?(彼得、爺爺、爸爸、那個女人)

2、根據故事情節,課文應分爲幾個部分?

(1)1-8節:寫離別的前夜,彼得和爺爺在一起;

(2)9-21節:寫彼得的爸爸和那個女人回來,彼得巧妙地教訓了那個女人。

3、構成全文故事情節的線索是什麼?(一條毛毯)

三、新授:

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指出課文的具體內容)

彼得:敬老、懂事、聰明(5、15、16、18節)

人物爺爺:寬厚、慈愛(2、4、8、17節)

爸爸:孝順、軟弱(12、21節)

那個女人:慳吝、刻薄(12、21節)

2、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求舉例、說明)

語言、心理、神態、肖像、動作

3、歸納全文的主題:

本文圍繞彼得的爲什麼要送走爺爺的問題,通過不同人物對一條毛毯的態度,展開了善良與邪惡的衝突,提出了一個敬老的社會問題,對不敬老人的行爲作了無情的譴責。

四、質疑:

若學生在質疑中沒有涉及下列問題,則老師補充提出:

1、第1節中寫月色很好,爲什麼彼得和爺爺無心欣賞月色?

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動交待了什麼信息?

3、作者寫這篇小說的用意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樣的態度?

五、積累感悟:

重點突出要孝敬老人,並要求學生聯繫自己平時對長輩的態度,談談如何尊敬長輩?

六、課堂訓練(附課堂練習)

七、總結(檢查教學目標的達成)

八、佈置作業:完成書後的作業題。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鄭成功》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話語轉化成畫面,有感情地朗讀36節。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感悟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偉大。

2、引導學生重點抓住36段,聯繫上下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解讀第5節戰鬥畫面。

2、選擇完成一道情景寫話題。

教學課件:

鄭成功彩像(主題音樂)第三節文字三道情景寫話題鄭成功不同時期的塑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

2、齊讀課題。

3、過渡。

二、導讀36節

1、佈置用心讀文,邊讀邊想:從這節文字中能看到哪些畫面?

2、交流,板書:眺望 出征 戰鬥 歡迎

3、導讀第3節。

(1)出示文字:

一天,他登上軍營附近的一座山頭,臨風眺望。

相關鏈接:他望到了 望到了 望到了

(2)指名讀句子,問:什麼叫眺望?他望到了什麼?(聯繫第2節)

(3)追問:鄭成功僅僅是在眺望嗎?(心在牽掛)

(4)出示文字:鄭成功慷慨激昂地寶島臺灣!

(5)讓學生劃出慷慨激昂,問:是什麼意思?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嗎?(練讀、指讀)

(6)情境描述,聯繫岳飛、戚繼光、吉鴻昌等留下的名句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7)佈置齊讀。(讀出慷慨激昂)

(8)過渡。

4、導讀第4句。

(1)注意一個詞語瞭望,這時候,鄭成功又瞭望到了什麼?

(2)交流後指導三次齊讀。

A、突出艦隊龐大;

B、僅僅是龐大嗎?突出紀律嚴明;

C、作爲讀者,你還體會到了什麼?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3)小結過渡。

5、導讀第5節。

(1)默讀,邊讀邊想: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2)交流:追問:透過英勇這一表象,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3)指名讀,讀出鄭軍的英勇善戰。

(4)播放錄像。

(5)大聲練讀。

(6)齊讀。

(7)過渡。

6、導讀第6節。

(1)默讀,再聯繫上下文自主選擇完成一道寫話練習題。。

情景2:用幾句話具體描繪臺灣同胞歡慶勝利的畫面。

情景3:高山族的弟兄們接過鄭成功送來的犁、耙等農具,眼含熱淚,深情地說: 。

(3)交流。

三、總結

出示鄭成功不同時期的畫像,總結:

同學們,鄭成功的一生雖然是短暫的,但留給後人的卻是恆久的懷念,他用自己的點燃了無數愛國者的熱血;他用自己謙祥播撒着民族共融的種子;

在中華民族的抗爭,鄭成功用言行驕傲地書寫着英雄兩個大字,讓我們永遠銘記住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懷念母親》

教學目標

1. 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積累語言。

談話導入

1.瞭解作者。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麼?(大熊貓)但是在北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爲“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呈現季羨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課件出示:“當我從北京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不該,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2)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示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裏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

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讀出“懷念”的情感。

(4)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對學生講清自學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感悟,文章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自學反饋:讀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說說讀懂了什麼。

如,題目的雙重含義。

以下這些語言也可在初讀時結合課文相關內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親。”

“我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品讀課文

(一)抓課文主線。

母親去逝後,季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直到許多年後,母親還常常出現在夢中;留學德國,故**親的一草一木也常會浮上心頭。請從文中找出描寫這個意思的幾句話讀一讀。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親”?(兩個“頻來入夢”)

2.朗讀句子。質疑。(如,“頻來入夢”什麼意思?對於“頻來入夢”的初步理解應該聯繫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記中的時間可以反映經常懷念母親,文章的最後一節中的“沒有斷過”、“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讀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頻來入夢”,季老卻說“不知道是爲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爲什麼。

課件出示資料1:到了中秋節──農民嘴裏叫“八月十五”──母親不知從哪裏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塊,我就蹲在一塊石頭旁邊,大吃起來。在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龍肝鳳髓也難以比得上的,我難得吃一次。我當時並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來,她根本一口也沒有吃。不但是月餅,連其他“白的”,母親從來都沒有嘗過,都留給我吃了。她大概是畢生就與紅色的高粱餅子爲伍。到了歉年,連這個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課件出示資料2: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 ’”簡短的一句話裏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 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 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1)學生瀏覽以上資料談體會。

(2)聯繫“11月18日”的日記談理解。

指讀或師範讀。

說說感受,談談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師相機引讀: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後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

(三)品讀思國之情。

母親給了我多少的愛,給了我多少的溫暖,遠在異國他鄉,孤寂時時涌上心頭,母親怎不頻來入夢呢?此時此刻,季老懷念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母,還有那──(祖**親)

1.動情地讀一讀季老的幾段日記。

2.說說祖**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3.讀讀最讓你感動的一則日記,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談談體會,或是質疑。

(2)常人覺得淒涼,可能是因爲什麼事?

(3)季老感到淒涼是因爲什麼事?再次細讀下文,從字裏行間尋找答案。

設計想象說話:

如,因爲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覺得有點淒涼。

(4)既然這思念是“淒涼”的, 季爲什麼又說這淒涼是“甜蜜”的呢?學生交流。

設計想象說話: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彷彿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覺得這淒涼是甜蜜的。

(5)朗讀其他相關內容。

從交流中,我們體會到了遊子那誠摯的愛國心,請同學們深情朗讀,再次走進老人的心田。讀:

──11月16日……

(讀中評議,評議後再讀)

這種思念是多麼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讀:

──11月20日……

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銳,即便是一絲絲輕輕的驚動,也能勾起遊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讀:

──11月28日……

(四)抒發情感

這樣的思緒可以在日記中找到許多許多,這樣的情懷在心中很濃很濃。母親成了遊子夢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讓我們縱情讀一讀(課件出示《尋夢》的開頭與結尾)。

1.讀着讀着,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2.讀着讀着,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生母怎樣的面影?你又見到了祖**親怎樣的面影?

3.這是何等的魂系夢縈啊!你從這“開頭”“結尾”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4.從文中找出描寫這種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好嗎?

拓展昇華

1.賞讀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懷念“母親”的有關語句:

“在夢裏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這面影纔出現的時候,四周灰濛濛的,母親彷彿從雲堆裏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於向我走來了。”

驚心動魄的世界大戰,持續了6年,現在終於閉幕了。在我驚魂甫定之餘,我頓時想到了祖國,想到了家庭。我離開祖國已經10年了,我內心深處感到了祖國對我這個海外遊子的召喚。離開時,我頭也沒有敢回,登上美國的吉普。我在心裏套一首舊詩想成了一首詩:

留學德國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

客樹回望成故鄉。

2.小結:是母親養育了作者,作者也與母親的命運息息相連。這樣一個時刻將母親裝在心中的讓人起敬的學者、作家,在自己的學術領域內,取得了崇高的地位,爲祖**親贏得了巨大的榮譽。祖**親怎麼能不稱之爲“寶”呢?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只有一個地球》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通過讀、思、議等教學方式,使學生知道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大家要精心保護她,初步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2、通過理解重點詞句,聯繫實際,讓學生了解該怎樣保護地球。

【教學重點】瞭解地球上人類活動的範圍很小,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並在實際生活中用行動保護地球。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讓每一位中國人歡欣鼓舞。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乘坐中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神舟號”宇宙飛船到太空去旅行。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升空了。好,飛船已經升到了太空,請睜開眼,觀看太空美麗的景色。

(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地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是對她又瞭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它。

二、聽錄音,或教師範讀課文。

三、整體分析,感悟體會

課文讀完了,老師給大家提個問題: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發表了怎樣的感慨?(可愛,容易破碎。)

1、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品詞析句:指導學生抓住“水藍色”“紗衣”“晶瑩透亮”等詞語體會地球的美麗壯觀。

[板書:美麗]

2、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爲它的外表美嗎?(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從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學生讀有關的段落)

指導學生抓住“無私”“慷慨”等詞語體會地球的資源豐富“和藹可親”,讓學生體會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資源無私的奉獻給人們這就是的慷慨。

小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你們覺得它可愛嗎?能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嗎?

指導感情朗讀。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評:你們讀得真棒,我彷彿置身太空,遙望地球,在許許多多一片死寂的星球中,我一眼就看到了我們的地球媽媽,它晶瑩透亮,美麗壯觀,它資源豐富,滋養萬物,我真爲我們人類擁有一位這麼和藹可親的母親而驕傲!讀到這我想同學們應該理解到,爲什麼我們把地球稱爲我們人類的母親了。只有母親纔能有這樣的心去包容、去奉獻。

3、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對人類是慷慨無私的,他像母親一樣爲我們提供了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在我們的心中,他永遠都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可親可愛。 在我們的眼裏,地球是那樣的堅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呢?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⑴地球的渺小。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地球的渺小?

[板書:渺小] (指名男生讀第二自然段)⑵資源有限。誰來說說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有限性?

[板書:資源有限]

資源有限 不可再生:不加節制地開採 枯竭

可再生: 隨意毀壞自然資源 不能再生

不顧後果濫用化學品 災難

指導感情朗讀。(指名_讀第三自然段)

小結:面臨着不可再生資源即將枯竭的磨難,承受着可再生資源即將毀壞的威脅,地球母親在一次次災難中變得越來越脆弱。

四、激發情感,引起共鳴

是誰在不加節制地開採,使不可再生資源枯竭了?(是人類)

是誰在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使可再生資源不能再生?(是人類)

是誰在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是人類)

是誰在不斷地破壞環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還是我們人類)

地球母親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各種資源,可是我們人類正用罪惡的雙手,使我們的地球母親傷痕累累,奄奄一息。

教師提供資料:

每天,我們的地球上有15億人呼吸着受污染的空氣,至少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着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00人死於飲用不潔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裏。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森林因大火砍伐毀於一旦。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800億噸水在消然_。

[播放課件]噓,你們聽,聽到地球母親的_了嗎?她在說什麼?聽到地球母親的哭訴了嗎?此時此刻,你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麼呢?(安慰)(自由發言)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板書: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可是有人不這麼想,有許多人對保護環境不以爲然,甚至有人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裏有數不盡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賞析句子: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爲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提問:“至少”一詞能去掉嗎?

明確: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40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瞭範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於這個範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於理解,又讓人信服。

小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只有一個地球!

能爲人類提供資源的星球———只有一個地球!

能使人類世代生存下去的星球——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這個孕育着億萬生靈的神奇母親,我們只有保護她。那是因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的地球媽媽,正在遭受着無情破壞。我們的家園──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

請同學們帶着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8、9自然段。

我覺得最後一自然段倒數第二句中的“要”應該改一下!

討論如何修改。(改成“必須”)

對,應該改成“必須”,因爲不精心保護地球,就是自掘墳墓!

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板書課題)(生齊讀)痛定思痛後只有一句──(生齊讀)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記住──(齊讀)只有一個地球。

五、說寫創新:

看到我們的地球母親所遭受的災難,我們能爲保護地球做點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行動)

想對地球媽媽說些什麼嗎?請把你的祝福寫下來吧! (祝福)

六、全文小結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瞭解了地球母親的苦難。作爲一名國小生,作爲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爲保護地球母親做貢獻,讓我們的家園的天空更藍,空氣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魚蝦歡暢,處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五

《一個這樣的老師》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中懷特森老師的做法,懂得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科學的懷疑精神。

3、學會“覷、黠、抿”3個會認字和“凱、覷、黠、抿、轎、惕”6個會寫字,掌握“面面相覷、狡黠、抿嘴、小轎車、警惕”等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中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科學的懷疑精神,用事實,用科學的方法糾正錯誤,堅持真理。

教學難點:理解懷特森老師的做法,並認識到其中的價值。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易讀錯的音:“覷”讀“qù”,不要讀成“xū”或“qū”;“抿”字讀三聲,不能讀成二聲。

﹡易寫錯的字:“覷”字,書寫時,左邊的“虛”字下面的“業”字,最後一筆“橫”改成“提”;“黠”字左邊的“黑”字也有變化;“凱”字右邊的“幾”不要寫成“凡”。

﹡理解字詞:

二、通讀全文,瞭解主要內容。

懷特森老師在第一節科學課上,給“我們”講了一種叫凱蒂旺普斯的動物。第二天測驗,每一個同學的試卷都不及格。老師給“我們”解釋了不及格的原因,並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麼。逐漸地“我們”在懷特森老師的課上學會了探索,學會了“新懷疑主義”的學習方法。

三、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11):懷特森老師給“我們”上課。

第二部分(12——14):懷特森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四、默讀全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與別的老師有什麼不一樣?

2、我們測驗不及格的原因是什麼?

3、懷特森老師介紹的“凱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問?

4、懷特森老師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點什麼呢?

5、爲什麼說上懷特森老師的課,每一節課都是不尋常的探索?

6、“新懷疑主義”指什麼?我們是怎樣學會“新懷疑主義”的?

7、文中兩次提到“正視”有什麼含義?

8、懷特森老師給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

9、“我們”對懷特森老師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上節課我們結識了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你們喜歡他嗎?簡單談談理由。

2、他的學生們對他的認識和理解是逐步加深的,這其中對他的情感也發生過一些轉變,你能從文中找到“我”評價懷特森先生的句子嗎?

3、學生默讀全文,找句子,之後交流。

(1)我心中暗想,這回我遇到一位博學的老師了。——直接評價,表達了對老師的滿意和喜愛;

(2)這種老師算什麼老師?——間接評價,言外之意是他不配做老師,更不是一個好老師,表達了對老師的不滿;[小精靈兒童網站]

(3)我正視着他的眼睛,告訴他:“不,你錯了。”——間接評價,表達對老師的崇拜和敬佩。

4、懷特森先生做了什麼,讓“我們”那麼氣惱?後來怎麼又由衷地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呢?要解開心中的迷團,就需要我們去認真地讀書,細細地琢磨。

二、深入學習,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

1、假如你就是懷特森先生班中的一員,他的哪些做法讓你覺得“這種老師算什麼老師?”讓你們大家那麼氣惱?默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來回答——

“懷特森先生編造上課內容,有關凱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懷特森先生所說的寫卻得了個大大的紅叉。測驗不及格。”

“班裏的每個人都沒有及格,如果有一兩個有困難的同學是正常的,但全班都不合格就說明老師的教學有問題了”

“我們試卷的零分是要登記在他的成績記錄簿上的。”

“開始老師的表現讓我們都喜歡上了他,即使都得了零分也沒對老師產生懷疑,可一切都是老師編造的,感覺老師是在捉弄我們。

2、懷特森先生是怎麼對大家進行解釋的?從他的言談話語中你懂得了什麼?出示文字,指讀:

“難道你們沒有想過嗎?既然已經‘絕跡’了,我怎麼可能那麼詳盡地描述它的夜間視力、皮毛的顏色,以及許多根本不存在的現象,還給它起了個可笑的名字,你們竟一點兒也沒有起疑心,這就是你們不及格的原因。”

聽了老師的一席話,你心裏是怎麼想的?——明白了老師爲什麼這麼做……

3、經歷了懷特森先生不同尋常的科學課,不僅對老師的認識加深了,情感變化了,還帶給了我們怎樣的變化?——

“新懷疑主義”

循規蹈矩潛心探索

絕對相信書本和持有懷疑態度用事實和科學的方法解決疑問,探索真理

4、這種變化是思想和意識上的巨大轉變,它給帶來的是什麼?——

捍衛真理的勇氣、探索真理的信心、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待學習和生活的態度……

5、大家是從哪感受到的?回到課文當中,把帶給我們這麼多思考和啓迪的語句找出來,好好讀一讀吧!——自讀,指讀,齊讀。

6、當我們能夠對所講的內容產生懷疑,當我們能夠正視着老師們的眼睛,說出自己懷疑的理由,當我們能夠潛心鑽研,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當我們探索中學習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之時,我們一定會想起曾經“捉弄”過我們的懷特森先生,那位與衆不同的老師。在回憶當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感受到了老師的用心良苦,感受到了老師教學思想的獨特。他是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教育我們,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有一種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科學的懷疑精神,並要學會用事實,用科學的方法糾正錯誤,堅持真理。

7、因此,當我的鄰居驚訝地說:“那位老師不該這樣捉弄你們”時,我正視着他的眼睛,告訴他:“不,你錯了。”此時此刻,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裏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對老師由衷的崇敬。

請大家帶着這種情感說這句話。

8、學完這篇課文,不僅懷疑精神根植於我們的心中,懷特森先生——這樣一位老師的高大形象,也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就是這篇課文帶給我們的價值。

三、小練筆:選擇其一寫出自己的感受。

1、《我看懷特森先生》

2、《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負疚、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同學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保護、鼓勵,以和“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同學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保護、鼓勵,以和“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父親和妹妹認爲男孩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因爲他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牀腿的聲音,可是有一天鋸牀腿的聲音變成了真正的音樂,這究竟緣於何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唯一的聽衆》。

出示課件,板書:

唯一的(理解詞語)聽衆

2、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麼?

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兩個:

“唯一的聽衆”是指誰?

“唯一的聽衆”她做了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

1、那麼,你有什麼好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好好地讀讀課文。)

2、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同學自由朗讀課文。

3、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⑴ “唯一的聽衆”是指誰?相機板書:老婦人(老教授)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交流:()的老婦人。

⑵ “唯一的聽衆”她做了什麼事情?

三、引導同學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怎樣學習寫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來描寫。)

2、今天我們學習通過語言、行動來了解人物性格:

同學默讀,畫批出寫人物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四、學習通過語言反映人物性格

1、你找到那些句子?

2、指名朗讀。

3、分組討論:從這些話中,你體會到什麼?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指名交流:

⑴相機出示課件: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裏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假如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老人真的耳聾了嗎?爲什麼她要這樣說?

(理解詞語)介意。

指導朗讀。

老婦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爲什麼要溜走?

(她故意裝聾,是爲了讓我練琴時無所顧忌,減輕負擔,鼓足勇氣。這種善意的欺騙是一種真誠的鼓勵。)

這時,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的老婦人。

再讀老婦人的話。

⑵出示課件: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衆嗎,每天早晨?”

指導朗讀。

是呀,老人的語言如詩一般,他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增添了幾份信心,此時此刻,她心裏在想──?

(引導同學體會老人是鼓勵“我”要鍥而不捨地練琴,主動做聽衆,這是對我練習琴技的一種無言的督促。)

⑶你還找到了哪句?

出示課件:“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指導朗讀。

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想象什麼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麼?

(引導同學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夥子的進步很快,不時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時努力,繼續練下去。)

5、小結:

我“唯一的聽衆”,她的讚揚鼓舞,是我發奮練習的不竭動力,老教授善於循循善誘,使我愛上了小提琴。這節課,我們從她的話語中,知道了她是一個真誠、無私、可親可敬的慈祥的老婦人。

五、作業

1、請同學們考慮一下,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的心理、行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2、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回顧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交流感悟,研讀課文

1、在老人真誠的鼓勵下,“我”的心理、行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⑴老人的鼓勵,給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裏人對我的變化,大吃一驚。

⑵有一次,她竟說──引說:

這時,老婦人又在想些什麼呢?

(引導同學體會這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

⑶(出示課件)爲什麼我會忘記老人是一個聾子?爲什麼我會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2、同學們,學到這裏,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瞭解,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

()的老婦人。

3、此刻,小夥子有多少話想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說啊!

假如你是小夥子,你會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說什麼?

同學交流。

指導朗讀,讀了這段話,你能體會到小夥子此刻的心情嗎?(感激、激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結我在學琴的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爲什麼有這些變化?

5、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爲什麼?

三、總結課文

1、情感昇華:

“我”,從老婦人這裏,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勝利,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衆,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勝利。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協助,懂得關愛。

2、同學們,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婦人一樣,一直默默地鼓勵和支持着你的人?(出示課件)

(老師、同學、爸爸、媽媽等……)

3、學到這裏,你有什麼收穫呢?

四、作業

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瞭解習作內容,明確習作要求,拓寬寫作思路。

教學重難點

明確習作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動機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正在一天天長大,一步步走向成熟。有時,我們還會有一種“長大了”的感覺。誰願意把這種感覺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呢?

2.創設情境。當然成長也會伴隨着一些煩惱,也許你正爲不佳的學習成績而傷心,也許你正爲與朋友間的一場不愉快而懊惱……

二、自主選材,小組合作

1.自主選擇。各自思考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準備寫什麼內容。

2.彙報選擇的內容。請一小組同學,說說自己準備寫哪個方面的。內容。瞭解學生的選擇情況,鼓勵每個方面都有人選擇。

3.小組合作。請前後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說說自己習作的內容,互相評議一下,並推選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開思路

1.代表交流。每個方面選擇一個小組代表交流,要求把內容晝說具體。

2.師生評議。要點:

(1)是否抓住了“題眼”,寫出了自己成長的煩惱;

(2)內容是否具體;

(3)是否在敘事的基礎上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四、明確要求,學生寫作

1.明確要求。讀讀“習作”提示的最後一句話,明確習作要求。

2.各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