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篇1

教學策略一般是指教學當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如何讓學生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培養語感;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等方面。我在教學當中注意培養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提高寫作水平。例如: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收集好詞佳句的習慣,並教會學生進行分類摘錄,然後讓學生們把精選的部分詞句先進行理解;接着在此基礎下再進行背誦,背誦一般通過堂上檢查或進行背誦競賽,久而久之,學生積累的詞彙量大了,動筆寫作時就有話可說,有文可寫,不再像以往那樣“江郎才盡”,學生真的有收穫。

從這看來,我覺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運用也很重要,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的。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是“爲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時,也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究竟學到了什麼,形成了什麼能力,解決了什麼問題。這樣可以從另一方面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爲。

例如:我在講第四冊《狼和羊》一課的時候,爲了讓學生們對狡猾的狼與老實的老山羊的五次對話的理解和認識像狼這樣的壞人是不會跟別人講道路的。我在第一次試教時,設計出比較多的問題,想讓學生尋着我的步伐去把課文理解,師生一問一答,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就比較熱烈,但其實教學的效果卻不太理想。後來聽取了老師們的意見以及反思了一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沒有發揮教育機智,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問題只是限於個別學生來回答,學生沒有全部參與課堂的學習當中,沒有嘗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被我的教案中的問題所侷限了,缺少了思考的機會,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爲了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換爲主動,我再認真地鑽研了教材,重新修改了教案,然後再一次去上這堂課,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整體瞭解課文大意之後,充分利用課件,讓學生通過讀書、觀察,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情況,自己去把課文讀懂,自己去發現問題,學會質疑,小組同學互相幫助去解決問題或在全班上交流小組裏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只作適時的點撥、指導,在讀懂課文之後,我讓學生分組進行情景表演,有的學生朗誦,有的學生表演動作。這一節課我把課堂真正地交給了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真正地體驗了語文學習的快樂。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篇2

古人曾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不待解說,自曉其義”必突出一個“讀”字,讀的面要廣,讀的人數要多,讀的時間要多,要讀得落地有聲,書聲琅琅纔是語文課的主要特點之一。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以讀爲本,要求學生循序漸進地讀書,在學生粗讀課文初步感知其大意之後,着重抓好“讀通課文”的訓練,讓學生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感染,讓每一堂語文課都書聲琅琅,學生長期浸染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既悟情又悟法,將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如何讓學生能夠帶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呢?

一、注重體驗,自讀自悟

閱讀教學就是通過觀察語言現象,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體驗語言文字的情感。當代的閱讀教學的學習活動不僅着眼於如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注重使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體驗,積累有益的經驗,實現經驗的再創造。有體驗的讀,就是引向自“悟”,發展個性;就是擯棄繁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如教學《火燒雲》中的一段:“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的體驗,指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哪一個字用的好?爲什麼?有的認爲“紅”字用得特別好,有的認爲是“火”字,有的認爲是“燒”字。學生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議,我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這句話,最後大家一致認爲是“燒”字。接着學生大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燒”字讓我們感覺顏色特別美;“燒”字讓我們看出火燒雲在變化;“燒”字讓我們有天空的雲從西到東移動的感覺;……這種自悟自得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閱讀時依託語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經驗認識和想像,喚起活生生的形象,體驗到文章蘊涵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人文價值以獲取美好的感受。

二、傳情達意,情感共鳴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這種“即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只有通過深入的傳情達意的閱讀體驗才能獲得。即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課文中優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傳情達意”的讀要求讀者流入作品,馳騁想像,與作者產生共鳴。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因此,我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傳情達意的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時抓住典型語言信息(如內容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經典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並積累語言。或低聲讀,細吟慢讀,領會所讀作品的內容,在低誦中細細揣摩作者傳情達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現方法;或高聲讀,通過高聲誦讀傳達出作品的內在情感和蘊意;或模仿角色讀,即在閱讀人物對話的課文時,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角色,揣摩各種人物的語氣、語調、心態和神情,使自己進入角色,高聲、反覆朗誦臺詞,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面對一篇課文,我一般從文章的整體着眼,從那些牽一髮而動全局的詞句切入,指導朗讀。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我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問學生:“你認爲這句話的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哪些詞應該重讀?”學生試讀之後紛紛舉手回答:“應用讚美的語氣”、“應用自豪的語氣”、“‘傑出’和‘愛國’這兩個詞語應重讀。”於是我請同學們讀此句,重讀“傑出”和“愛國”,讀出自豪和讚美的語氣。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掌握了朗讀的技巧,同時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國小語文課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伴隨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課文中的感情因素,通過傳情達意的讀來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領悟文章中心,深刻體會到作者的心靈深處,並且使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薰陶,使他們的語感得以培養,心靈得以美化,情操得以陶冶。傳情達意的讀,要指導學生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頓、重讀和語調的把握有分寸,這樣傳情達意的讀,讀起來纔會抑揚頓挫分明,就能“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聯繫生活,激勵學習

語文,是聽說讀寫的工具,以語言文字爲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語文知識與人們交際的需要密切地聯繫着。所以,閱讀教學藝術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也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使其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

閱讀教學不能爲教課文而教課文,爲教知識而教知識,必須緊密聯繫日常生活實踐,特別是讀寫聽說活動,把課文中蘊含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活化爲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一盤盤美食甘味,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屬所需”、“學有所用”,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主動自覺地去獲取知識,並積極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如教授《落花生》一課,我針對學生普遍感到作文選材難這個問題,自始至終圍繞作文選材進行講讀,使學生認識平時留心觀察和勤於積累是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一堂課講得生動活潑,學生學得津津有味。

閱讀教學離不開讀。只有通過讀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生動,感受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在閱讀課上,一個好的教師應善於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師生的情感與文章蘊涵的情感相吻合,當喜則喜,該怒則怒,師生一道激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悠閒,讓閱讀“情意”濃濃,充滿着和諧、合作的氛圍。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篇3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是那種較爲下死功夫的學生,雖一直保持着較好的成績,但一直很辛苦。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班裏有一個同學,他整天都喜歡出去玩,在校園裏、操場上經常都能看到他玩樂的身影,但每次考試,他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讓我羨慕得不得了。

現在,我成爲了一名老師,我就一直在想,怎樣讓孩子們有個輕鬆愉快的童年的同時,又能夠擁有好的成績呢?

一次在無意中看到一篇名爲“玩出來的好成績”的文章時,我的心裏不禁爲之一觸動,是呀,如果我們的孩子都能玩出好成績,那該有多好呀。

細心地讀完這篇文章時,我受益匪淺。課堂上,老師把需要掌握的知識編成遊戲,使學生樂於參與;課間,老師和孩子們共同玩各種遊戲,和學生打成一片,因此,他的學生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我想,我也可以把遊戲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教育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遊戲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把遊戲引入課堂可以寓教學內容於遊戲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遊戲中完成教學任務,反過來又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滿足。這種教學形式更貼近孩子的心,使它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手段。

在語文課中有許多需要背誦的詞語、段落,讓孩子們機械地背誦孩子們沒有興趣,背起來也是無精打采的,效率不高。我經常在班裏不定時地舉行“小組火車賽”的遊戲,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每次競賽每一小組都要有三個同學接受考驗,第一個同學是小組推薦的,第二個同學是老師隨機指定的,第三個同學是別的小組指定的,每次勝出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個星星,爲了自己小組的榮譽,這樣,孩子們每次在遊戲舉行之前都會特別認真地背誦,不但背誦的積極性很高,效率也很高。

我發現,孩子們在玩遊戲時,心情是放鬆的,思維是敏捷的,語言是流暢的。因此,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結合教材,通過創設情境、遊戲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引起學習的慾望,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使我們的孩子在玩中提高成績。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篇4

課內比教學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以來,"課內比較學,課外訪萬家"活動在全省轟轟烈烈拉開大幕。我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舉行了"課內比教學"大比武活動,我來說,是一次大好的學習機會。

“比教學”比的不是一節集中各種優質資源和教師全部精力的優質課、示範課,不是刻意包裝、精心準備的樣板課,而是在常態化之下對教師教育教學真實水平的考覈,“比教學”比的是專業素養。我們八年級年級組老師,全部參加了這次比武活動,我積極參加了每一位老師的比武活動,認真學習各位老師的教學經驗,特別是聽了舒繼清等幾位有名老師的教學,讓我豁然開朗,簡直就是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

一、靈魂教育

現代教育已實質性地演變爲一種“訓練”,它的目的在於通過特殊智能的訓練而勝任某一種職業,從而使教育萎縮爲職業的附庸工具,這絕非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應是包括智慧之愛,這與人的靈魂有關,因爲“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改革本質上是爲教育的尊嚴而戰,我們教師有能力做好,也可以推動教育的更好發展。

“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讓我們認真反思找差距,努力工作,從身邊的事做起,真正做到“真做、實做、做實、做細、做到位”,把“課內比教學”活動引向深入。

二、耳目一新

聽了老師們的課,我覺得令人耳目一新。在新的教育體制下,每一位教師能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這次“比教學”活動不同於以往的“優秀”,而是要尋找出那些“平常中的優秀,優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歸真,還本原於教學,我聽後也從中受益。我相信:有先進的典型可以學習,有校長的重視,我校的活動也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也同時堅信,我個人將在這個大舞臺上跳出自己的風采。

三、受益匪淺

找到了以後教學的着力點:

1、學會用數學的眼光思考問題

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教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學習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知識、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讓學生真正參與數學活動

教得好本質上是爲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講,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這樣教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快餐式的,學生忘的快,沒有領會知識的精髓。

“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懂得了我們的數學課堂是非常妙不可言的,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我們的課堂不再沉悶,不再是老師唱獨角戲。這樣的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就是讓學生們能學以致用。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合適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特點的教法。

國小語文詩的教學心得體會篇5

聽了國小語文知識的教學策略專題講座,我受益匪淺,現將我的心得體會如下:

語文知識是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知識,主體是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等。從“語文知識”存在的狀態。語文知識包括“語感”(隱性知識)和“語識”(顯性知識)兩種狀態。但當與“ 語感”對舉時,語文知識特指“語識”,即“在個人間以一種系統的方法傳遞的更加正式和規範的知識”。從“語文知識”的現實所指。在語文教育的範疇,當我們說“語文知識” 時,它的現實所指就是“學校語文知識”,它們構成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

從“語文知識”學習的角度。語文知識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就是將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人類知識”(語識),轉化爲學生的“個人知識”,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這種轉化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從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既可以是語識的狀態,也可能是語感的狀態。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寬式”語文知識和“窄式”語文知識的概念:寬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它有語感和語識兩種狀態。窄式語文知識是應該或已經納入語文課程與教學的,關於語言和言語、文章和文學的聽、說、讀、寫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在課程的層面只包括與語感對舉的語識;儘管從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既可以是語識的狀態,也可能是語感的狀態。

我們已經辨析了語文知識的概念以及知識在認知心理學的廣義類型,只有分清了國小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知識類型,才能根據不同的知識類型的特點,採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識字寫字教學中,陳述性知識是指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讀;聲母、韻母、音節的正確書寫;大寫字母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表》的熟記;認識常用漢字3000字,會寫其中的2500個等。程序性知識是指拼讀音節的方法,利用拼音糾正方言對學習普通話的影響;識字的方法;瞭解字義的方法;寫字的方法等。策略性知識是指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包括熟記,防止回生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