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一

內容與形式的運動統一是萬物存在、發展的本源動力,語文亦然。語文的“內容”與“形式”直指語文的“意”與“言”。20xx年版“課標”明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誠然,語言的“運用”也就是“言”與“意”的運動。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往來於“言”與“意”的雙向通道上,領略途中風景,體驗語文“言”“意”共存共生之妙,從而最終實現學習語文的高峯體驗――“言”“意”的雙向新生。筆者現從課堂中學生的“學”、教師的“導”以及教學的“過程”三個方面來繪就“言意共生”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狀態。

一、“學”的狀態,在於歡暢

“言意共生”語文課堂中,歡暢的學態是學生的本然之舉。教學的本質是“讓學”,即教師“讓”學生自己去學。“讓學”首先是教師主動的移位行爲,用意在於給學生“騰出”學的時間與空間,也就是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某種程度上說,這比起學生所要學的“道”或“業”本身更爲重要。事實一再證實,教育只有轉化爲學生自我主導的活動,學習纔會發生,教育也纔會真正有效。就語文教學來講,王尚文細化了“讓學”的兩層含義:一是“讓熱愛”,二是“讓實踐”。“讓熱愛”,即讓學生愛上語文,當然也只有教師對語文的愛才能誘導學生對語文的愛,因爲“感情只對感情說話”(費爾巴哈語),不可能想象一個不愛語文的教師能教出愛語文的學生;“讓實踐”,就是讓學生了解學習的門徑(學習的路徑),知道該怎麼去學(學習的方法),即所謂“授之以漁”。語文課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爲“言意共生”提供必要的學習“先意識”,是語文教學生態課堂的期許。

兒童的語文學習本身就是“言意共生”的。關於兒童習得語文一直有兩種觀點:感悟派與訓練派。我們無需在此論述誰是誰非,我們一方面不能做語文的“玄學”,兒童是不能在“不可言傳”狀態中去感悟言語的;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丟掉“悟”,要悟感情、悟方法,悟“言”“意”之妙。說到底,“言意共生”既不是枯燥的模仿,也不是空洞的說教。既然,兒童的語文學習很大程度上來自“言”“意”的感悟與實踐,那麼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留足感悟實踐“言”“意”的時空,實現真正的“讓學”,實現一種若無其事狀態下的言語學習,無論是合作還是自主探尋,在言語的跌打滾爬中習得言語能力,在意義的感悟場中薰染人格精神,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讓熱愛”與“讓實踐”。

“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追求的是兒童立場,是兒童的“學的”課堂。李海林先生在談到課程內容開發時曾說:“語文課程知識內容的開發的根本視域和立場是學生,從學生出發、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生如何讀文章、寫文章這樣的角度來開發語文知識。”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本身的遷移、衍生、積累與想象中理解、感悟和創造,語文課就是要上出語文味。繁雜的設計、過多的非語文活動、頻繁的教學場景切換,這些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關注,對言語的品味與投入,不利於文字的內化(劉昕語)。要捨得給學生留足時間與空間,產生由文字引發的無聲、無言與無字的靜默,這樣的教學留白,獲取無聲勝有聲的妙境,兒童的語文生長,是一趟言意逐漸豐盈無限的言語生命之旅。

“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追求的是學生言語成長的本源動力,即兒童“言語生命動力學”(潘新和語)。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就應該有所定位:不僅是知識能力的,或者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更應有學習能力的。誠如教育部課改專家組組長鍾啓泉所言:“課程不僅僅是顯性的,還有很多是隱性的,是無聲的課程,無聲的語言,常常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特點。傳統教育只重視學生認知的發展,重視學歷而忽視‘學力’。學力包括學習的動機、態度、方式方法,尤其是動機、態度,都是隱性的,看不見的。國外學者用冰山模型對此作了形象的比喻,即冰山露出的部分只代表學力的一點點,海平面底下、看不見的那部分也是學力,看得見的部分是應試教育關注的知識。而實際上,如果不激發動機,不思考方式方法,顯性部分的學力很難襯托出來的。顯性的和隱性的學力應當相互支持,形成互補。”學習一定是顯性與隱形的,所以我們的學習成果不能太短視、太顯性,如小組合作就是有“隱性收入”的:學習的序列、方法、心態等方面。傳統教學只重視學生認知的發展,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的過程與方法視而鮮見,很大程度上,傳統教學漠視了學生的“學力”。學生言語成長的本源動力,更多地體現在言語發展的“學力”,學力包括學習的動力、態度、方式方法,尤其是動機、態度都是隱形的,幾乎看不見。

“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追求的還是學生言語成長的個性化。無需再贅述學生言語爲何要個性化,這是言語生命動力學的本質。世界之所以豐富就是世間萬物的豐富,當然也包含着人的豐富。如何保證學生言語不被同化,個性不被磨滅,這就需要教師清醒自己的教學角色。“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應是一種相互制衡、動態平衡的關係。教師角色應該爲旁觀者和參與者的兩重身份。旁觀者主要指向於教學的觀察與調控;參與者主要指向於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視角融合。”(王尚文語)這兩種身份的聚合,纔是保障學生言語發展個性化的前提。因爲學生畢竟小,沒有揚棄言語方式的直覺能力與自覺意識。作爲語文教師首當之任就是要發現學生的言語特質,培養生機勃勃的“存在”的言語生命,而非僅僅培養學生“佔有”知識。

人不要跟自然作對,教育不要跟人的生命成長作對,語文教學不要跟個體言語成長規律作對。人是符號動物,每個人都有言語天賦,都是天生的“言語學家”,我們只需要在自然的狀態下“促其發展”罷了。我們應該在每一個學生的言語生命上作順應,而不應給刨除根底,重現建立。所以我們不能“圈養”,不能“馴養”,語文應該是“牧養”的。讓課堂成爲真正的“學堂”,纔是真正的“生態”課堂,纔是“言意共生”語文教學追求的理想之態。

二、“導”的行跡,在於無痕

“言意共生”語文課堂中,適切的隱身是教師的應然之舉。“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一定是踐行言語生命動力學的語文課堂,一定也是讓學生充分自主發展言語的課堂。教師顯然要做“最大幅度的隱身”。只有最大程度地隱身了,學生纔可能有自主言語的機會,纔可能生長相互汲取的學力。言語成長的本源力量就是交流,個體間的言語交流是個體進步、社會進步的最基本方式。這裏有必要糾正一下我們對“平等中的首席”這一說法的認識。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喜好斷章取義或淺表理解。“平等中的首席”的首提者是後現代教育之父多爾,他原本強調的不是“外在的”“控制式的”首席,而是“內在的”“情境中”的促進者、組織者,是這樣的首席。即便是權威,也是情境中的權威,就好像我們經常說外行人不會領導內行人一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習、工作情景中的“平等中的首席”。學生也可以成爲“平等中的首席”的,這種情況越是經常,學生就會越認爲自己就是學習的組織者或者促進者,這纔是教學的成功,教師的成功。教師的隱身,不是說教師不出現,而是說教師應該變換身份出現在課堂之上。形象地說,就是要變成學生身份,最多隻是個“大點兒的學生”而已。

90多年前,陶行知胸懷報國之志歸國,俯察國內教育,大聲驚呼,“論起‘學校’來,都成了‘教(jiāo)校’,‘教(jiāo)學教學’,教學生‘學’”。陶老也在強調“教”的落點應在於學生的“學”。所以教師的“讓學”,不等於說教師的“退出”。不難看出,“導”的境界高低直接表現於“讓”的空間度把握。

“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有弱化甚至無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傾向。事實上,課堂無論怎麼改,教師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學生學習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引導與點撥。”(金海清、袁?h語)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曾提出“教師――派到兒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這一命題,他認爲這是教師專業身份的最高境界。教師的教育方式應當是文化的,所謂文化,他引用美國前國防部長、哈佛大學教授瑟夫?奈的解釋“謙卑的強權”。看得出,其間隱含在教師教育方式中的那份“強權”,其實就是“導”的初衷,只不過要“謙卑”一些而已。教師的“導”是任何教學改革不可丟卻的屬性。

教師的“導”常常誕生於課堂行進之中,生根於學生之“不能處”。學生之“不能處”主要理解爲學習自主或合作學習後仍存在的“不能爲”“不夠好”“不趕趟兒”等狀態。我們要珍惜學生的“不能爲”,當學生出現對文本理解的“漏缺”、科學認知的“空白”、語文知識的“盲點”、表述時的“語塞”,這些“憤悱”狀態正是我們教師“該出手”的時刻,哪怕是“告之”,這也是學生的迫切需要,這是積極學習;我們要善待學生的“不夠好”,當學生的研讀不夠深入、朗讀不夠入境、表達不夠準確,都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最佳時機,此時的教師就是一個大點兒的學伴;我們還要關注學生的“不趕趟兒”,學生在組內交流或組際交流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同學或小組默默地尾隨大部隊之後,甚至掉隊,我們要時刻洞察學情,努力建構人人蔘與學習的機制。誠如朱熹所說的那樣,“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教學中要保證每一個孩子“言意共生”課堂中的“生命在場”“一個也不能少”。

三、“共生”的風景,在於過程

“言意共生”語文課堂中,言意生長的過程應是課堂的獨特“風景”。語文教學的實質原本就是“言意共生“的。當下的語文課堂,存在着兩派:內容指向與表達指向。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不贊成這兩派的對立,劉良華教授也不喜歡這樣的分裂,他提出“整體教學”的語文觀,即爲整體閱讀、整體複述、整體模仿、自由創造。整體閱讀是由“言”到“意”,整體複述是由“意”到“言”(學文本的言),整體模仿,文本的“意”抵達提升的“言”(創造的言);自由創造,自己的“意”到自己的“言”(全新的“言”“意”)。“言意共生”的語文課堂追求:既強調“意”爲靈魂,這是內涵的美;又強調“言”的格局,有格有致,這是形式的美。更爲強調的是由“意”到“言”、由“言”到“意”的雙向,即內涵與形式的互現。

“言意共生”的另一種相似表述即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表述。我們也曾將之形象地描述爲“硬幣的正反兩面”,意爲兩者的不可分割。其實語文“言”與“意”也是這樣的存在狀態。但這畢竟是一種靜態之下的描述,語文教學從來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中無法去人爲地分割“言”與“意”,言與意、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也只有在認知發展的動態過程中去實現。對於同一文本,決定教學質效高低的一個主要標誌,就是看誰能準確地捕捉文本與人本的精妙結合點,然後充分發揮“文本統一”的資源優勢,貼近兒童學習心理,展開生動活潑的語文學習。

教學一定是有起伏、波動和搖擺的,不可能是一條直線一成不變地往前發展。誠如時間從來沒有因爲鐘擺擺到兩端而停止運動,決定鐘擺的準確度的恰恰是鐘擺在運行過程中是否每一點位都很到位。到點到位而不停留,就能實現時間的高度準確。語文教學中,該凸顯“言”的就要“言行”到位,該凸顯“意”的就應“意識”到位,而不在於考究那一刻你是做的“言”事還是在做“意”事。靜態地看,我們只能看作爲“言”或“意”,但動起來看,我們就能看到“言”“意”的統一了,就能看到由“言”到“意”、由“意”到“言”的運行了。“真理就是在兩極之間的運動”。任何事物都是在運動、發展中達到和諧、統一、美好的,我們的語文教學又何嘗能脫離這一規律呢?何況“言意共生”語文教學追求的本質就是“言”“意”之間實現過程,有了兩者之間的實現過程,自然就有了語文素養的提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二

從擔任高中語文教學任務以來,有不少學生反映過這樣一些看法,感覺國中語文的學習比高中要簡單許多,原來國中時文言文背一背,稍加理解就足以應對考試,作文只要語言通暢、符合題意就可以很快完成。而到了高中,文言文難度加深了,作文好像深奧了很多,學習明明很認真刻苦,但語文成績卻經常不盡如人意,這些都是爲什麼呢?

其實,有不少教師也覺得語文課是一個較尷尬的科目。平時認真愛學習的同學考試成績卻不是很理想,而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卻可能考出一個令人驚異的分數。這樣會使部分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上有投機的想法,覺得語文課聽也行,不聽好像影響也不大,考試時反正不會考到課本上的課文。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真學到的知識是不會擱淺的,考試只是涉及到一部分語文知識,而真正的語文知識豐富龐雜,需要用心學、用心記。

一、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

在新版的國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都寫到“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些都是對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的充分肯定。

從開始學習說話,語文就開始進入到我們的周邊,作爲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媒介,使我們逐漸具有了聽、說、讀、寫的能力,這對於日後進入社會,進行日常交際都奠定了基礎。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在這一基礎性學科的學習中得到改善。高中語文在此基礎上更深入一層,更加側重於理解和思維表達,在認識上形成第二次飛躍,從認識事物的表面而逐步探索事物的本質。因此,對於剛剛步入高中學習的新生可能會有一階段的適應期。語文的工具性,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工具,並能順利地參與交際活動。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單就語文課程本身而言,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方面,這意味着語文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就個體而言,語言是思維和想象的工具。就人際交往而言,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就人類總體而言,語文是傳承文化的工具。另一方面,語文的工具性是一種用以達到目的的工具。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是表達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傳遞文化的工具。另外,就整個課程系統而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還表現在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也就是說語言的學習還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語文學科具有綜合性與實用性

語文學科,尤其是高中語文,從一開始就應進行綜合性的學習,包括對於字音、字形、成語、病句、標點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另外,科技文、文言文的理解以及對詩歌的鑑賞能力、現代文閱讀的欣賞水平,都講究其綜合知識的掌握。有的學生抱怨說,學習語文就如同大海撈針,平時學的東西可能在考試時只是涉及到星星點點。其實語文課的學習並不僅僅是爲了應付考試,更多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決定學習語文要求基礎知識紮實豐富,在此基礎上能夠延展,以一推十,還有現在的語文講求語言表達或者說是語言的實際運用。針對上面所述題型,它顯得實用性更強,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積累。相對於英語,語文有着更爲普遍的語言環境,生活中處處是知識,處處離不開語文,在平時的運用中,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語文課的任務就是既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還要傳授並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能力以後,對於學好其他學科和走向社會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礎。語文是來源於生活又是服務於生活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已經成爲共識。學生閱讀課文,從根本上說,是由於生活的需要;在閱讀中,要憑藉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原有知識與課文對話,構建課文的意義;閱讀的收穫,又提高了生活品位和言語能力。因此,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應放眼於整個生活環境,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社會這個大環境結合起來,與時俱進,給語文教學注入生活的氣息。除強調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同時,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應與生活緊密相聯,樹立在語文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實踐知識,提高技能的理念,使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輔相成,將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儘可能地融入到學生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以大語文的觀念引導學生自主、靈活地學習語文。

三、語文學科具有審美性和人文性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課本(包括讀本)是我們最基本的教學工具,其中輯錄了古今名家的多部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等。我們從中可以感知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在唐詩宋詞中感受千百年前的風俗文化;可以感受《孔雀東南飛》那至死不渝的真情;可以感受《荷塘月色》那淡淡的愁思與那如夢如幻的荷塘美景;感受《祝福》那吃人的封建禮教對於勞動婦女的殘害;感受《雷雨》那激烈尖銳的矛盾衝突。在欣賞的同時,我們獲得了審美享受,還可以提高自身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對於文章所展示的優秀文化傳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我們要懂得繼承和弘揚。教學中,一方面要用文質皆美的文學作品使學生受到文學美的薰陶,逐漸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另一方面用無情鞭撻人情淡薄、人性醜陋一面的文章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自覺摒棄假、惡、醜。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認識。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心理素質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能力因素;二是注意、興趣、動機、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傾向性和能動性的因素;三是個性心理特點的因素。這三方面的因素與語文教學有着極其密徹的關係。

四、語文學科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語文是一門比較靈活的學科,其中知識涉獵很廣,天文、地理、歷史、醫藥、社會品德等可能都會有所涉及。在學習上,更多的是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上的多樣性。藉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我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利用課本、講解、視頻、組織教學演出等手段,將文章內容生動形象地傳達給每個學生,使他們能真正地融入課堂,自主地去感受作者、感受作品。現代信息技術能集聲音、文字、圖像、色彩、形體、動畫於一體,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知識線性輸出的模式,使信息傳輸成爲多層次、多渠道的開發空間,有助於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完整準確地理解知識、迅速敏捷地獲取信息。另外,語言環境的優勢也可以處處發揮,春節時候的對聯、門口的啓事、電視報紙廣播的廣告,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達着語文的魅力。

總之,學好語文對學生目前以至將來學習各門科學文化知識都有極大的幫助。它是打開各門學科知識大門的鎖匙,學好語文並不是那麼困難,只要我們把握住高中語文的特點,在實踐中一點一滴的積累,提高認識和興趣,廣泛閱讀,注意生活細節,循序漸進,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語文學習終會漸入佳境的。

語文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篇三

隨着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可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不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備課工作,有的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教學方式同教案設計不符合;有的教師雖有詳細的教案,卻不能根據具體狀況做靈活處理,更有一些教師完全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國小語文教師必須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教師的創新在哪裏?備課設計,只有創新纔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和創見。人云亦云、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某些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鑽研備課,而是在“複製”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願違,“複製”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覆活動中作行爲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複製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課堂的生成變化。

二、細心品讀語文教材,通過感悟文本進行備課。

語文教學集人文性和工具性於一身,對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相應的大綱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並感悟相應的文本,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必須先細讀語文教材,用心感悟相應文本。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過程。”教師進行備課和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走近文本。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要想感動學生,就必須先感動自己,教師應同文本進行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於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

第二,走進文本。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獲得的體驗要儘量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現有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鬆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只有通過品讀語文教材,感悟相應文本,經歷相應的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這種備課的歷程,纔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

三、突出備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感官,才能讓他們想學、樂學,才能學有所長。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繫,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蔬菜市場、水果市場、路牌廣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誰識得多,誰識得快;教學寫景作文時可先帶學生到景點去參觀,讓他們用眼觀察,用心體會,把自己印象深的寫下來,這樣學生寫作就會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內容空洞、瞎編亂造的毛病。

四、嚴格執行備課流程,不斷反思教學效果。

首先是寫書案,“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多數語文老師都要求國小生養成這種習慣。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更應該這樣。在讀教材的過程中,要筆隨嘴走,對於一些關鍵詞語,精彩之處,以及文章的一些重點、難點,要及時地做上記號。並把自己對教材重難點內容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教法等直接寫在教材的空白處、株距行寬、頁眉頁腳,三言兩語、點到爲止。這樣教師的課本可真成爲“教本”了,重點內容清晰可見,上課時就可信手拈來,操作方便,不易遺忘或缺漏。這些精筆妙言是教師備課中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反映的是隱性思考中最寶貴的靈感,噴涌的是教師的智慧的源泉。將其定義爲“點畫批註”也好,定義爲“備課於書”也好,其實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寫教案,隱性思考的過程最後會生成文字性的教案。爲了真正把老師從繁重的“抄備課”中解放出來,學校推行精案與簡案相結合的備課方式,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都進行有效備課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展深入備課,寫出一定數量的精案;其餘可寫簡案。

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方法引領、課前準備、教學過程(從導課到板書詳實有效,各環節清晰,方法得當),課中修正、教學反思等各環節,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修正,突出創新性與個性化。要求教師廣泛閱讀有關文獻和教學參考書,根據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增刪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作業佈置數量要適當、難易適度,有層次性、創新性;板書設計應簡潔明確,合理有序。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最後是寫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爲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節課,就必須在上課前做好備課工作。相信只要教師用心做,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四

語文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學生在學習中怎樣運用正確的方法,掌握學習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這向中學一線語文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怎樣抓好中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更好的爲教學服務?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爲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教材爲本”向“以學生爲本”的轉變 現代教育強調民主化教學,強調以人爲本,強調學生的個性張揚,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標準體現了“以人爲本的理念”,把“以知識爲中心”變爲“以人的全面發展爲中心”。堅持“以學生爲本”,讓學校成爲學生實現生命價值的場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豐富多彩的個人世界展現出來,重視每個學生獨立的生命個體,關注學生的個性的健康發展;要轉變地位和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得到不斷的發展並走向成熟。培養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生存以及學會共同生活,爲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2、教學會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規律 在課程改革與教學不斷髮展的今天,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所培養的人才不但具有精深廣博的知識和能力。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國中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特點、和現狀,有助於教師更好的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瞭解學生能力差異、個性特徵、學習心理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優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求和興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會就會讓學生茅塞頓開,心領神會……教師的引導可以達到最佳狀態。同時,國中生的情緒和情感具有外顯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展開合理的想象、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看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自信心。

3、培養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方式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別重視學生的探究精神的培養。語文的探究性學習,要把課文以及自然、社會、自我都作爲探究的對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進入教學過程正是教學產生效果的重要條件。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小組探究。通過關鍵詞,體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引導學生詞語真切地與文本對話,去探究發現,品味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祕!學生的思維靈動,課堂的氣氛活躍;探究性學習模式活是語文探究性學習需要基本的模式,但不囿於固定的模式,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創新。

4、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等多種方法教學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學習方法更顯示出它不可忽視的價值。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資源,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的應用爲學生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和技術。信息技術中有各種各樣的教育產品,()如課件、軟件、多媒體技術等等。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藉助視頻、音樂、歌曲等現代媒體手段,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轉化爲生動直觀地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感知可視化,想象可視化、知識可視化。方法作爲中介,在獲取新知識及形成能力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的運用使語文知識得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是教學內容和方法以計算機作爲教學媒體的體現,它能夠更靈活、更易接受的方式來調動學和教,能夠不加重教師和學生負擔的情況下,高質量完成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5、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就決定了語文課程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語文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交際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6、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課程標準要求培養有語文素養的社會成員,是否掌握語文的思想感情也是作爲具有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探索科學與發展經濟過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具有語文素養的人往往善於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發自己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能有助於語文思想感情的滲透和培養,中學語文通過知識的傳授,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依據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及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結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採取靈活多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思想教育,做到“文道統一”。讓學生在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時,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7、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課程評價即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和對課堂本身的評價,這兩部分是有機統一的。從過分看重學業成績轉向綜合素質的評價已成時代要求的必然。質性的評價,能全面、深入、真實地再現被評價者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更有效幫助學生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既要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在教學中,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等方面進行檢測和綜合評價。

總之,教師作爲學習的首席,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充滿激情與學生和文本的對話,語文的課堂教學將是高效和諧的。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五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爲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需要過硬,這是教好一門課程最起碼的要求。學生需要一碗水,教師就得準備一桶水。這話廣泛流行了好多年,一直是那些奉行應試教育模式的教師們的座右銘。很多學校在新課改背景下仍然繼續提這句口號固然無可厚非,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必須得弄明白。

這一大桶水究竟是多少?是比學生那碗水多一點,還是要跟個水缸一樣?這沒有具體而明確的標準。憑藉着四年師範大學的學習經歷和專業理論水平,很多教師基本上都符合這個“水桶定律”的要求。但是,這是否就意味着你有了一桶水,就一定能夠把語文課給教好嗎?

有的教師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層面之上,把教師這一角色牢牢地固定在“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地位之上,每一堂課都很樂於把自己所遵從奉行的道理講給學生們聽,如同古代私塾裏的老學究一般滔滔不絕。其實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學生往往聽得如墜雲霧之中,昏昏欲睡。而這樣的教師並不一定真的在乎學生是否真得聽進去,只要把課堂四十分鐘注滿內容就行了。

這樣的課堂又怎麼能做到高效、務實、有趣呢?

新課程改革之後,應試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徹底打破,教育界煥發生機呈現一派盎然之景象,很多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破土而出。比較知名的如“三疑三探”、“高效課堂”、“先學後教”等模式。

不可否認,這些教學模式的大行其道有它的充分理由,但試想一下:如果一種方法被冠之以“模式”,那麼這個方法還能適用於實際教育教學情況千差萬別的教學實踐活動嗎?實際上,它只能作爲教學實踐的一種參考和借鑑。不過這些新教學模式有一個共同點: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於讓更多的學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學過程中應儘可能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真正個人的創造性的解讀。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搞“一言堂”了,必須要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主導者、領導者轉變爲參與者、指導者。那麼誰又成了新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了呢?學生。

學生是校園中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體,更是教師們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唯一對象。如果不以學生爲主體,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教師只有轉換角色觀念,下定決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扮演好一個服務於學生學習活動的角色,纔有可能真正地提高效率。

二、教學環境的改善

教學環境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現實中,由於區域間資源配置、人口分佈和經濟發展不均衡等歷史因素,各地的同層次院校之間的硬件和軟件水平也因此呈現出高低參差、極不均衡的特點。

這裏所說的硬件主要是指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和教學所需設備儀器的配置管理。硬件體現了一個學校的外部形象和精神風貌,更直接展現了師資力量和羣衆口碑。新課程改革理念更加提倡和注重學生形象、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如果缺乏必要的教學輔助設備(如多媒體平臺),再形象的語言也不如一張實景圖片的展示來得生動。課堂教學中,因爲缺少必要的器材設備,學生無法身臨其境,無法切身感受形象的直觀和文化的魅力,還會有什麼好心情聽課呢?這堂課的教學環節如何落實?教學目標又如何完成?

師範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在自主擇業時往往會傾向於選擇教學環境較好的、師資力量雄厚的、發展前景廣闊的單位。這種就業意向的趨勢充分說明了提高學校硬軟件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過來說,如果僅僅停留在基礎設施足夠使用的層面之上,勢必會一步步落後於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要。

而軟件則是指學校裏的教學主體——教師和學生。各地高級中學的在職教師大多來自本科師範院校,從學歷文憑上比較並無太大差距。可爲什麼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越往後就越能體現出優劣高低了呢?關鍵在於人才的繼續教育。

考察、學習、講座、培訓等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普遍存在,但能否將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落到實處,轉化爲教育生產力,還需要教育機構的管理者、決策者們不斷地思考和實踐。人才強國毋庸置疑,人才強校亦是此理。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不斷改善教學環境,增強教育實踐主體的凝聚力和進取心是提高基層教育水平和實效的必由之路。

三、課堂教學的特點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是師本課堂,也就是教師研究教材,如何更好地將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興趣被壓抑,積極性自然也就不會很高。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應是生本課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探討教材內外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決疑難問題,從而真正地理解並掌握所學內容。

現實教學中,課堂教學活動往往陷入一個不良循環:爲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教師提前充分備課,準備好了滿滿一桶水,然而在課堂上等着讓學生來提出疑問時,學生常常因爲承受多門學科作業的重壓而未做好預習,不能達到教師的教學預期。無奈之下,教師只好如往日一般將那桶水分別注入學生的碗中。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也是平時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場合。如果這塊陣地都無法守住,那麼教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受到致命的打擊,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就此一蹶不振。解決這一問題,是關鍵所在。

新課改的核心精神在於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用心去理解和體會世界,用腦去思考和探究科學。如果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機械性的重複操作和毫無意義的形式上,那麼即使是再著名的教育學者都將無力迴天。每節課的時間都只有短短几十分鐘,短暫而寶貴。與其讓學生犧牲課餘活動時間去做作業,爲何不充分利用好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呢?

當教師們能自由地採用適合自己、切合實際的一些教法將自己的學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課堂上時,完全融入其中,外界所有一切都與他們無關。這纔是理想中最佳的教學狀態,也是教師們最樂於體現價值、成就感最爲強烈的時候。而這一理想狀態的前提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是自由多樣的。

舉個例子,民國時期北大的教育教學風氣是很開放的,這得益於蔡元培校長倡導並踐行的“百家爭鳴,兼容幷包”理念。教授之間對某個爭論探討的話題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抨擊批評其他人的觀點。如胡適和錢穆,兩者是師生關係,但錢穆在不認同胡適觀點的時候,仍然敢於在衆多學生面前毫不留情地批評對方;而胡適依然對錢穆的學問持尊重和肯定的態度。這一段佳話成爲北大學生值得一生珍藏的寶貴財富。

恰恰是由於對不同風格、不同見解甚至不同立場的包容,才使得當時北大的學術風氣領先國內,學術成果名列前茅,其地位迄今亦難以撼動,而更重要的是爲國家培養了無數的傑出人才,履行了自身應盡的責任。

四 、教學方法的創新

如果說,教師轉變角色是首要條件,改善教學環境是物質基礎,深刻認識課堂教學特點是思想準備,那麼創新教學方法則是教師踐行課改理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傳道授業解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語文課堂教學信息量大,思考性強,對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如何能夠使學生更好的主動去接受、理解、消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創新教法。

所謂創新,自然要基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比如,文言文教學的傳統方法是分析文中語法現象,分解文本信息,培養古文翻譯的能力。但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對學生而言不啻是天書,如果缺少興趣,就很難融入其中領略古文魅力。試想我們教師能否轉變觀念,通過音像、圖片、文字等多媒體樣式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古代文化常識(如古人生活起居、待人接物方面的禮儀要求;古人讀書學習、爲官一方的人生信條和道德操守等),先從思想上讓學生對這一文體發生興趣,繼而在教學中注重人物形象、突出事蹟、精神品質方面的分析,藉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是一味強調語法知識的灌輸和記憶。

時代在不斷髮展,教學形式和方法也會不斷變化。除了對傳統教法的改良和改造之外,我們還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詩詞鑑賞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自然是讀意象、賞意境、品感情、析主旨等步驟,雖然這種方法是極爲符合邏輯分析規律的,但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生思維慣性,反而束縛和禁錮了思維。

也許可以這樣:在硬件允許的前提下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穿上古裝扮演詩詞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大聲誦讀作品,切身感受彼景,體會彼情,這樣一來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主旨。

還可以這樣:讓學生操作個人電腦,自己去查找詩詞作品相關的資料,如古代前賢和專家學者對作品的評價、相關的歌曲影視作品等,讓他們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將這一作品講得透徹明白,教師則只需稍加點撥即可。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探索,必須立足於以上各方面,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趣味性,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才能逐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真正地將師生從傳統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1983年9月,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爲北京市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創造性地概括了當代中國的教育思想,正確地反映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是鄧小平教育理論中最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的內容。由此可見,作爲教師,只有立足長遠、面向未來,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育理念,勇於實踐探索,才能使教育事業永葆生機活力

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六

20__年秋我有幸執教了我校第一輪新教材改革的實驗班,如今整整三年的教學旅程,在這三年的從教中,可以說是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收穫。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爲了把課標要求真正得到落實,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出現了一幕幕喜人的鏡頭,學生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

“喜人的日子裏意伴隨着憂慮”,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提高了許多,但是面對如今生活的現狀,又出現了太多太多的困惑。

1、隨着教材難度的不斷加深,班上學生兩級分化的現象嚴重。一年級時對識字教學的學習,班級學生還可以每天跟着一同學習,在學校有老師的不斷複習鞏固,回到家中,有家長的輔導,學生的成績理想;但到三年級時,閱讀教學成了語文學習的重點,成績較好的學生能掌握其閱讀方法,自主學習,並且從中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但對於基礎差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個“攔路虎”,不願多讀,多想,一次做不到,心灰意冷了,每次回家也是同樣的問題,家長的素質不高,無法輔導,就這樣導致這些孩子無興趣學習,長此以往,學習便下沉,從而出現班級的兩級分化現象。

2、輔助手段欠缺,學生學習出現較大的困難。北師版的語文教材,適合在條件好的城市運用,對於我們貧困的山區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難運用的過程,學生知識不廣,接觸的範圍不大,對於大山裏的東西還比較熟悉,一提到山外的世界,他們就感到極其陌生,有時,老師所說的,孩子們還認爲老師是在“吹牛”,他們不知道在美麗的海灘上還有新奇的貝殼,在浩瀚的沙漠中還有仙人掌的存在……如今,電教的條件較好,能充分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輔助我的教學,但是在孩子們的心中,這是間接的事物,沒有親身的經歷,他們總是有一些“不相信”,同時,現在教材中,要求學生課外查的資料太多太多,學生回家沒有較多的課外資料,上網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就象是天方夜譚,這一切又得要老師想辦法解決,“鼓勵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自主學習,”這一理念怎能得以實現?

3、教學內容較多,教學時數較少,完成任務太難。每一冊教材足足十二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包括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其中“語文天地”又包括五大方面的內容“日積月累”“暢所欲言”“筆下生花”“開卷在益”“金鑰匙”,可以這樣說,一個語文天地的內容比上三篇主體課文要的時間還要多,學生的`“聽、說、讀、寫、練”都在這裏呈現。就拿如今來說吧,其他的教材差不多接近尾聲了,而我們北師大版的語文還在不停地“追課”。

4、學校的條件有限,學生的活動得不到落實。在新教材中安排着許多活動,如“到附近的工廠去參觀瞭解環境”,“到爸爸或是親人上班的地方看看上班時間表,瞭解他們的工作的情況”諸如此類還有許多許多。學生不親自去活動,就沒有把活動得到落實,讓學生此時練習說話,就無從說起。

5、考試類型多樣,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成績不理想。在課堂中,我們努力傳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把書本中“死”的知識化作“活”的運用,書本上的掌握了,但每次檢測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覈,也許是學生的能力有限,傳統高分的影響,導致學生成績不好,受到家長的責備和不理解,因而老師也覺得壓力過大,有時感到無從施教。

面對教育改革的浪潮,新課改畢竟是一個新的話題,它總有一個運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避免不了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我想,即使困難重重,我總會勇敢地去面對,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故事、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新課改的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