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共3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2篇《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共32篇)

篇一: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這是我踏入教師隊伍以來的第一次公開課,心裏難免有些緊張。雖然平時校長、行政、指導老師經常會來聽課,被聽課也從手足無措到“見怪不怪”了。但是公開課畢竟和被聽課不一樣,這真真正正的讓我瞭解了一節公開課從頭到尾是一個怎麼樣的流程。

先說備課:從開始備課到最終確定自己的教案初稿,一共用了兩個禮拜的時間。在這兩個禮拜中,我不斷地專研教材,認真的研讀網上有關的《認識鐘錶》的資料,不斷地思索自己應該怎麼去設計這節課的流程。終於在兩星期後,初稿終於出來了。這真正的讓我體會到備課的不易。

教具準備:根據自己的初稿,開始準備這節課所需要的教具。紙張,練習,課件,實物鍾,鐘錶的圖片等等,也花去了我不少的時間。尤其是課件的製作,一遍一遍的反覆修改着自己的課件。

可以說基本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但是這也是我做的最不足的地方,沒有及時的找自己的指導老師點評自己的教案,這是我犯的最大的失誤,今後在這個方面自己也應該好好的反省與改正。

經過備課後,經歷了兩次試上這節課。試上的時候,備課組的大部分老師都來聽我的這節課。雖然自己上下來還是挺順的,但是課後我去找各個老師評課,他們都給我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寶貴意見。根據這些寶貴的意見,我又一次認真的修改着自己的教案與課件,雖然大體上思路沒變,但也修改了許多的小細節。

終於到了這節公開課課,可能是自己太過重視這節課,也給了學生太高的壓力,這天的這節課,原本活力四射的孩子們到了陌生的環境視乎一個個都顯得相當的木那,包括那些平時機靈的孩子都失去了他們平時機靈可愛的天性,這一時間也讓我慌亂失措。經過一節課的戰鬥自己也是相當的疲勞,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備的這節課到了最後盡然還是失敗了。經過了這節課,我也找了指導老師和幾位教師評了我這節課,進過他們的點評,自己的總結反思,我悟出了以下的幾點:

1、無論是上什麼課,都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也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畢竟他們還是孩子,給他們過多的壓力,只會適得其反。要讓自己隨時都不緊張,有最好的狀態也不太可能,但是即使是有緊張的心態,也不要顯現出來,否者孩子們也會跟着你不自然。

2、上課自己的激情:我找了好多老師評課,他們都說我上課激情不夠,聲音不夠抑揚頓挫,整堂課下來也比較平緩,沒有高潮的地方。激情、激勵、激發,我的指導老師對我提出的建議常常環繞在我的耳邊。我也慢慢領悟到,要上一節好課,也要像一部電影一樣,有鋪墊,有過程,有高潮,有結尾,而且還需要有好的導演和劇本,這都是老師應該完成的分內工作。

3、課堂問題的提出:這節課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失誤就是有一個地方沒能引好,反而被學生越帶越歪,是這節課的一大敗筆。在一個問題上一直的繞,這就是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沒能做到。今後的備課中,提問的問題應該直接明瞭,不應含糊不清。

4、課堂的教學常規:這是年輕教師上課出錯最平凡的地方,也是自己沒做到的不好的方面,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在這個方面應該更加的努力加強。

經過了這一節課,希望自己今後會有更大的進步。

篇二: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利用了做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數是6、7的加減法,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在課一開始,創設情境引入遊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活躍,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遊戲。同時我還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本課時的題目就有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就應肯定並且鼓勵學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爲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爲學生放飛思維的舞臺。

不足之處:

內容比較多,有遊戲、有故事、有習題,所以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

篇三: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這節課後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數學來源於生活但與生活又有本質的區別,數學是對生活現象的理性思考和提升。做老師的必須引導學生明確這一點,並且讓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思維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主要教學例8。例8有兩個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有兩種情況用到減法:一是求找回的錢就是用付出的錢減去花掉的錢,二是比較兩種價錢貴和便宜也用減法。計算人民幣減法也和加法一樣先統一單位然後再計算。我本想例8無非就是把加法變成減法,學生應該也是迎刃而解。可是真正教學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高估了學生,自己又一次犯了自以爲是的錯。學生能理解找回多少錢,但不明白找回的錢就是花掉後還剩的錢。“找回”兩個字和他們所學的加和減的含義好象脫節。可見我平時的教學不夠靈活,在教學加減法的意義時,我應該給學生提前滲透花錢的時候,花掉就是去掉,找回就是還剩,求找回的錢就是用付出的錢減去花掉的錢。

在我教學例8的時,學生能夠理解題目的意思,就是要買一個皮球6元,付出1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學生幾乎異口同聲馬上就能說出是4元,但讓他們用算式表達他們的思考過程,他們卻只有少數能說出。這出乎我的意料。看來他們的生活經驗遠遠高於他們的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啊。()於是我又從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開始引導。如果你要買一根5角錢的雪糕,你給了售貨員1元,他應該找你多少錢呢?他們說是5角。怎麼列算式呢?他們意識到是用1元減去5角等於5角。我再次引導爲什麼用減法呢?因爲這5角錢是買雪糕花掉的,而且是從1元裏花掉的,花掉就是減去,要找的錢就是你自己還剩多少錢。當找回多少錢和還剩聯繫起來時,他們好象又有很多人理解了。到是計算方法上還比較順利。

我現在想,應該可以把教學指導思想放開些,不要拘泥於例題。而是設計“購買遊戲”,我當顧客,學生當售貨員。當我把錢付給學生的時候,激發學生探求“找錢”的慾望,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要找的錢”要用我付給學生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或者小組內活動,組長當售貨員,同學們當顧客讓每個學生參與計算“找錢”的過程,細化算理,鞏固算法。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四: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統計》初步知識內容不算很難,但有時比較繁瑣,很多都要同學之間的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需多合作,而在學生看圖表回答問題時,就要求學生要獨立思考。在例2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思考:你想用哪種方法來記錄?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方便?最容易數出數據的多少?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讓同學們回答了以後,再引導學生看統計圖和統計表,並與例1的統計圖比較,說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最後再進行小結。

本節課在教學上有一些特點:

1、教學用“正”字進行統計時,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如,開始,我讓孩子們一起用手進行書寫正字,說出“正”字是5筆。然後,讓四名學生上臺,每個學生代表不同的運動項目,其餘學生玩接龍遊戲,說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而且完成的很漂亮,學生們從玩中掌握了用“正”字進行統計的方法。

2、在活動中能充分運用激勵性評價。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評價方式是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體現。在這節課中,我非常注重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我不僅經常運用激勵性語言,還注重給學生象徵性的鼓勵。如,在讓學生上臺用“正”字進行統計時,有個學生把正字寫錯了,少寫了一筆,可是在自己座位上他卻能寫對,說明孩子是緊張了,而我並沒有批評他,而是感謝他的上臺“服務”,讓他以後上臺不要緊張,並送給他一個小粘貼,那孩子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學生們都自發的給他掌聲。

3、在鞏固練習環節,設計了一個拓展題,學生們積極性很高。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再小組合作。而且小組合作的很好,每隔學生都參與進來了,都爭着想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成員說。

本節課的不足:

1、時間掌握上沒有把握好,以致於超時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深入的把握教材,以便使課堂時間安排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

2、一年級的學生,探究的意識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還沒有真正掌握,自己在教學中有時會沒給學生思考時間,或很少的思考時間,而是自己就說出答案來了,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幫助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方法。

篇五: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今天我講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這節課是在前面所學知識:一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引入遷移的。

這幾課的學習目標是: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2、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我先是讓孩子們知道看到圖書館,首先想到的什麼?“圖書”。孩子們齊聲回答。這樣在引導的時候就有故事情境了:在圖書館裏,隱藏了很多知識,現在就讓老師帶大家一起看看吧,看有哪些知識。出示主題圖,讓孩子們根據圖中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這時有很多孩子都舉起了手,有一部分孩子的思維停留在我們以前的基礎上,提的問題在解決方面有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我進行引導。

有的孩子問題是這樣的。比如:

1、這些圖書一共有多少本?(這個問題比較難,雖然孩子們提出來了,我建議孩子會提這樣的問題,不要求他們會解答。)

2、童話故事和叢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易解)

3、童話故事比叢林世界多多少本?(易解)

4、叢林世界再添上多少本就和童話故事一樣多?(易解)

5、童話故事和海底世界加起來比叢林世界和物理學院加起來多多少本?(這個問題有點難理解,當然也比較難解答)

。。。。。。

孩子們的問題很多,這樣孩子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建議孩子們多去圖書館看看書。由於時間關係,我就選擇了兩個問題進行解答。

問題一:童話故事和叢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分析:先讓孩子們找到關鍵詞,然後確定運算,在進行計算的時候以數學模型探索計算方法。

(一)用小棒進行計算:

(1)8+4=12(本)------這一環節孩子們根據平時講的知識直接想到個位加個位。

20+12=32(本)----在用結果加上十位上的數。

28+4=32(本)------最後得出最後結果。讓孩子們理解每一步的意義。最簡單的理解是拆分法,即是拆28,把28分成20和8,然後分別進行計算。

(2)28+2=30(本)----這種方法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湊十法。

30+2=32(本)----再加上餘下的2,就是最後結果。

28+4=32(本)----完整算式。這種方法可以理解成把4拆成2和2,利用湊十法,進行計算。

(二)用計數器計算。有助於孩子們列豎式。

這一環節要求孩子們記住一句話:從個位算起,滿十進一。在孩子們列豎式的時候,讓他們注意以下幾點:1. 計算時數位要對齊;

2. 個位上的數相加後“滿十進一”;

3. “滿十進一”的“一”要加在十位上;

4. 十位上的數相加,寫在十位上。

特別幫助孩子們理解滿十進一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解決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童話故事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分析:解決這道題和問題一方法一樣,讓孩子們自己去探討,孩子們都很認真。爲了檢測孩子們是否都完成,我出示四道算式進行小組比賽,這下孩子們可感興趣了,不但短時間內完成了本組的算式筆算,而且也完成了其他組的筆算,由於孩子們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在接觸知識方面有點慢,這需要會去以後,在家多多練習。

這節課孩子們的表現太好了,特別是這些需要孩子們配合回答的計算算理及方法,有很多孩子都積極舉起了手,從孩子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可見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孩子們掌握住了方法,並能靈活運用,這說明這節課我上得有價值。在教學中,我要多融入練習及演板,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去展示自己。

篇六: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整理房間》是國小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類的第一課時。在“整理房間”的情境活動中,主要通過學生對房間裏物品的整理過程,體會分類需要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已有着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我就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與數學實踐進行了很好的整合。本節課我以“以圖圖的媽媽出差”爲教學線索,來組織展開教學活動。教後,我對整節課的教學情況進行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處:

1、營造和諧、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

上課一開始,我先問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老朋友,快來看看是誰啊!”引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圖圖,然後設計情境,置於圖圖媽媽出差這樣一個情境中,營造了一種和諧、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中,不但習得知識技能,更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使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地融爲一體。

2、教學注重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

教學通過幫圖圖整理房間,分水果和蔬菜、分鉛筆、教室的人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到實際生活中,往往需要把一些物體按某種標準分類。在讓學生學會分類方法的同時,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注意把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

在總結的時候,我讓學生把目光轉向生活,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安排一個實踐活動,利用課餘時間整理自己的房間,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不足之處:

1、合作學習沒有落實到位。

幫圖圖整理房間這個環節,我本來是安排一個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想怎樣幫圖圖整理房間。但是我說完沒多久,很多學生就舉手說,他已經想好了。我迫於無奈,也急於求成,馬上請同學起來說。沒有花一定的時間讓同學討論。

2、評價單一。

沒有讓學生互相評價,只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樣就造成評價比較枯燥、乏味。

3、學生良好習慣還未養成。

在課堂上,我發現學生的傾聽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欠佳,還有待於以後的教學中慢慢培養。

篇七: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面對一年級的教材,我真有點不知怎麼教。數學《比多少》一課的內容太簡單了,而且孩子們在幼兒園大班學過這些內容,該教些什麼呢?比誰多誰少是沒問題,可是爲什麼5比4多呢?對,就將重點定爲“通過例題,訓練學生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算理。 爲了訓練孩子們說話有理有據,我引導學生用上“因爲……所以……”這個句式說。開始,幾乎大部分學生幾乎都說不好,我不厭其煩地指導着孩子們說。一個說不好,繼續找第二個孩子、第三個……慢慢地,做過了幾道題之後,孩子們大部分都會用因爲所以說算理了。很高興看到孩子們的進步。

也許他們並不是很清楚因爲所以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也許他們也不是很清楚爲什麼這樣回答,但我清楚這樣做的目的:數學,不能只培養做題的機器,既要知道題怎麼做,還要知道這樣做的道理。慢慢地,學生的思維能力纔會有所提高。

篇八: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摘要]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於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導致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表現爲以教爲中心,以教案爲本,學圍繞着教,就是你講我聽,你問我答,課堂氣氛較沉悶。爲了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地學習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更重要是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年齡特徵,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抓住學生活動的興奮點,按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爲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從學生喜歡聽的,喜歡看的實情,實物,實事入手,採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場景,比賽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自主探索的慾望,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如教學12—9,由具體情景引入後,先讓學生想,想不出來,就拿出學具來擺,擺明白之後再互相交流,在比較,吸收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學會計算方法。在練習的初始階段,也要強調多擺,多圈,多說,以表象來支持學生的思維。這樣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伴隨學生自身的情感成爲他們自主學習的需要。數學是充滿樂趣的“學問”,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二、創設情景,營造與人合作的學習氛圍。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會共同學習、生活,培養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合作精神是教學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的一環。在一年級課堂教學中,建立合作學習機制,營造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改變傳統單一的交流形式,變“雙向交流”爲“多向交流”,使學生感到自由,輕鬆,學生成爲交流的主體。

教學片段:得數是10的加法

師:同學們想不想分蘋果比賽?

教師提要求:

A、每4個人一組(每組一捆“小棒”)同學之間要合作,一個同學負責分,兩個同學分別說怎樣分兩堆,一個負責記錄。

B、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方法?

師:請同學們按小組彙報的情況。

52431

58679

師:我們把10個蘋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麼算式?10分成8和2,你想到了什麼算式?

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說一說。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討論,在討論中,可以自己發表見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的同學,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如:上述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有的學生說我想到了:9+1=10,10—9=1。馬上有學生補充說:還有1+9=10,10—1=9;接着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想到:8+2=10,2+8=10。老師接着問通過這些算式,你還想到什麼算式?學生說:想到10+0=10,又有學生說,想到10—10=0,還有0+10=10。這種合作學習,增加了信息交流量,豐富了自己的見解。被同伴認可,一次認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學生產生自信,學生獲得自信,自我肯定等一系列的情感體驗。這種良好的情感體驗的不斷實現,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在學習動力。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髮現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纔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纔有動力。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發揮的前提,根據一年級學生正處於學習啓蒙階段的特點,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

教學片段:操場上(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你最喜歡什麼運動?

生:我喜歡羽毛球;我喜歡體操;我喜歡跑步;我喜歡足球。

師:同學們的興趣愛好真廣泛,現在我們到操場上去看一看,這些同學在幹什麼?

(出示場景圖,並揭示課題:“操場上”)

師:根據這幅圖,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生:A男生有()人;B女生有()人;C一共有()人;D男生比女生多()人;E女生比男生少()人;F是女生多還是男生多?G帶帽子比不帶帽子的少()人……

沒有牛頓對落地蘋果觀察和發現,如何產生“萬有引力”定律,沒有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的體驗和發現,也不會有對浮力的認識。這些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他們想提的問題,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同時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

四、以人的發展爲本,給學生留下學習與探索的時空

陽光雨露禾苗壯。就像生命離不開水,離不開陽光和空氣,學生的學習不能沒有時間和空間。留足思維的時空,讓學生自由的發展,想象就能張開翅膀,在學習的藍天翱翔。課堂教學不該由教師主宰,應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爲中心,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背景材料,構建解決問題的模型,如教學片段:操場上(二)

師:大家提出了這麼多問題,你們會解答嗎?你是怎樣解答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組裏跟同學說一說。

師:一共有()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一共有10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我們這組是把男生的人數和女生的人數加起來的8+2=10。

師:男生比女生多()人,這個問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男生比女生多6人。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能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生:我們是一個男生對一個女生,剩下的就是多的。

生:從圖中這兩個男生和這兩個女生一比,剩下就是6個男生。

生:我們是算出來的,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8—2=6。

生:我們是比出來的,8比2多6個。

生:女生人數只有男生中的一部分,一看就知道男生比女生多6人。

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對知識而言,把學習和探索的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樂趣,同學,教師成爲交流學習的`親密夥伴,使數學課堂成爲學生的天地。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小組合作,簡單數據調查和遊戲活動等多種形式,自主地積累知識,獲得信息,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課堂教學改革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是相當可喜的。但是,認真審視一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1、學習方式提倡“探究式”,還要不要“接受式”

我們知道,學習方式的選擇應用,要受到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個性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並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探究式”適合智力好,主動性強的學生,而學生的智力發展,知識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現實,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會嚴重脫離一些學生的實際,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個性不同,所以,“探究”也好,“接受”也罷,適合學生個體特點的學習方式纔是有效的。如果我們教師不顧實際,對於明明是簡單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學生沒有能力探究的的那些知識,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時髦”,那可能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2、教學注重“過程”,還要不要“結果”

教學“重過程”也已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隨之而來,又一種聲音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爲知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我們應當做的是改變過去輕“過程”甚至無“過程”的現象,不僅使學生“孤零零地掌握,記憶,再現”知識,而且是學生弄清知識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批判”知識。“結果”與“過程”並非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一種統一的關係。

3、追求“民主”,“開放”,還要不要“次序”、“規則”

民主教學氛圍的創設,是落實以學生爲主體精神的前提,有利於教師與學生的平等相處,有利於爲學生創造一種心理放鬆,敢於質疑的空間,是學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長的自由與快樂。但是,追求民主,開放,許多教師又走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但是學生一旦興奮起來,爭着發言,幾乎吵做一團,不少學生爲了湊熱鬧,只顧自我表現,根本不管他人意見。這時,教師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壓制這樣熱烈的氣氛,甚至會戴上教學不民主,違背新課程的精神帽子;如果聽之任之,不予阻止,教室裏就會亂成“一鍋粥”,次序混亂,效率低下,有時根本不能完成教學任務。

我認爲,教學的民主,開放是以課堂次序、規則爲基礎的,是離不開課堂管理的。沒有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要在民主,開放與次序,規則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我們不僅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朋友,還要與學生共同建立發言,討論,爭辯的新規則,養成尊重,理解他人,善於傾聽,接納他人意見的習慣,使課堂教學高效,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2、《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麼》

3、《雲南教育》

篇九: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爲新教師,首次面對的就是教學一年級的新生。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氣、重拾起對教學的熱情向前進,一學期過去了,有必要對這一學期進行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侷限於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適當重組教材,做到能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教學“第幾”時,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厚。先讓學生一起準備好,我說:“第一排”。那麼第一排的學生就迅速的站起來。在說第幾排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遊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

2、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如教學“6的組成”時,學生不僅能總結出5種組成方法,還會把5種方法併成3種。又如,在教學完0~10這11個數字,我讓學生編一套操來形象的展示這11個數。可以用身體,手等。在第二天的彙報交流時,我驚喜的發現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每個數字在學生的深動演繹下變得活靈活現。

3、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分類”時,學生通過對房間裏的東西進行分類,發現可以按顏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狀分、按材料分等。同時,學生又對分好類的東西放在哪裏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分鞋子時,學生把皮鞋放一層,涼鞋放一層,並能說出人按高矮來排隊時,矮在前,高在後。學生把分類思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體驗了分類的用途、好處和分類帶來的方便。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在師範的學習中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也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很多在書上介紹的教學方法照搬到現實教學中並不適用。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在本學期我試過用嚴厲的教學態度,也試過用溫柔可親的教學態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學期,我也許應該運用“嚴”和“鬆”並重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但何時“嚴”何時“鬆”是我作爲新教師要在今後幾年裏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我希望是在一年級能用到課件的課都用課件演示生動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但是由於時間的問題,我所做的課件都比較簡單,無法真實再現生動的畫面,再者,從網上以及和各位老師交流課件還不夠,這是我在下學期要努力的方向。

3、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特別是我教學的一個班級,程度好的學生對於難題點撥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較差的學生說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總之,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給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議。希望下學期我會有所進步。

篇十: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9加幾》是國小一年級數學第9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20以內進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並且它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9加幾》作爲第一課時,這部分內容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後計算的正確性和速度產生直接的影響。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課,目的在於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方法,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同時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完成了教學目標,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

1.探索新知。其中有一個環節,我在黑板上貼出了左邊9個,右邊6個的彩色小圓點,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本意是想利用直觀的物體,通過移一移或圈一圈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湊十的過程,但是課堂上我竟然把這環節漏了。

2.鞏固新知,尋找規律。我出示了“9+□=1□”,讓學生說一說□裏可以填哪些數。這裏應該可以讓學生說的更多一些,說出每種可能性,同時是對9加幾的練習,然後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整理成有序的算式,從而讓學生觀察、發現規律。而課堂上,我卻只讓學生隨便說了幾種可能性,就直接將答案用課件顯示了出來。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其中一道練習題我設計了套圈遊戲,在介紹遊戲規則時,我假定了每種動物只能套一次,這其實對於學生思維的發展很不利。本身套圈遊戲就該關注學生的思維的發展,能不能想到同種東西可以套兩次,而我卻直接將學生的思維定住了。

記得指導老師說過,一節課的教案至少需要修改三次,第一次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備課,第二次和參考資料對比後修改,第三次修改則是在課上完之後,發現課堂中的不足後再次修改教案。如果每節課能做到這樣,那新教師一定能進步的非常快。我想我會不斷努力,勤思考、勤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篇十一: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多年教一年級數學的經驗告訴我,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數學起源生活,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跳繩》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8個同學上臺,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8由幾和幾組成,並列出相應的算式。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8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以估計爲動力,引導學生猜方法,探索數學的奧祕。

衆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爲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猜數遊戲》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今後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培養競爭意識,在比賽中增長信心。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篇十二: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爲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並不無道理。因爲數學學科擔負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於它的封面設計得多麼美麗,也不在於設計得多麼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

事是這樣設計的:5只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象空間,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後》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說說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鍊。

篇十三: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小於、等於、大於是一組數學符號,主要用來表示自然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學生在學習《小於、等於、大於》前,已經學過了比較。能夠很好的掌握兩種物體之間的數量比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這些都是學習新本領的基礎。《小於、等於、大於》就是把直觀的比較用抽象的數學符號表達出來。

這節課主要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環節。

開始,是鉛筆比長短。這裏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入新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而且比長短也是對前一節課比較知識的複習,其形式也相似於後面的計算條比長短,所以也是後繼學習中學生能力與知識的起點。

要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好辦法來記憶。我編了一首兒歌來記住這這兩個符號“大口對着大的數,尖尖對着小的數,向左開口是大於,向右開口是小於”。

整堂課的教學我以課本爲基礎,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並以直觀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在豐富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不足:學習過程中有學生會受前面知識的影響,看一幅圖畫寫出兩個不等式。這裏要和學生講清一般我們在看圖比較時,總是從左往右比。

篇十四: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原來上好一堂真的好不容易!這需要經過精心的備課,要把每個環節學生會出現什麼要的反應都要考慮周到;還要準備各種教具學具,特別是新課程,老師需要準備的東西特別的多。今天將我的教學設計與大家共同探討,教學設計是這樣的:最喜歡的水果統計

(一)、教學目標

1、藉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發展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二)教學重點:象形統計圖的如何形成。難點: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笑臉嗎?笑臉說了:只要小朋友們上課表現好的話(老師示意做端正),她就會跑到那個小組裏去哦!(適時先貼幾張笑臉給表現好的小組)。

二、情境導入

1、師:看來我們一(1)班的小朋友真的好棒哦!於是老師想給小朋友準備一些水果做爲見面禮,你們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呢?

生:我最喜歡蘋果、我最喜歡吃西瓜。……

2、師: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我們現在就一起大聲的說“我最喜歡……”給所有的同學聽。(這需在學生積極性很高的時候才使用)

生:說一說

三、做中學、學中得(此環節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1、學會如何去貼這個統計圖,爲接下來的練習做鋪墊。2、認識象形統計圖、統計表,學會如何正確的填統計表)。

1、師:老師也到水果店裏去調查了一下,發現在這個季節裏蘋果、梨、橘子、香蕉這四樣水果又便宜又好吃,所以老師買了這四種(出示水果圖)。

師:在這四種裏面你又最喜歡哪種呢?

生:蘋果、……

2、師:老師已經悄悄地把水果們請進了我們的教室,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將水果倒出來,每個小朋友選一種你最最喜歡的水果拿在手上,選好後可別在隨便的換了哦,不然她會傷心的哦!

生:選好自己的水果圖片

3、師:請舉起你喜歡的水果,讓其他的老師和小朋友看看!

生:舉一舉

4、師:你們這樣老師根本不知道喜歡每樣的有哪多少人。誰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呢?

生:議一議

生:把喜歡吃蘋果的排成一隊,把喜歡吃橘子的排成一隊……

5、(1)師:這位小朋友的辦法真不錯,那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來試一試。在排隊之前老師還要選幾位水果媽媽(爸爸),誰願意呢?他做我們的梨爸爸(蘋果媽媽、橘子媽媽、香蕉爸爸。)給四位小朋友戴上頭飾。(並站在四個位置。)“請你們和我們的老師、小朋友打個招呼”

(2)現在請我們的蘋果寶寶們到你們的蘋果媽媽那排好隊(各種水果依次進行)

(3)整理隊伍

6、師:小朋友動作可真快,這麼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難題,可現在老師又遇到難題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老師想把你們的隊伍搬到黑板上來,讓後面的老師看的更加清楚,怎麼辦好呢?

生:說一說,師適時點撥:剛纔大家手中的

水果寶寶悄悄的告訴我,讓他們來代表我們的小朋友,只要把他們像我們一樣,在黑板上排好隊就可以了!那我們就幫他們排一排吧!

師:每個小朋友先將寶寶後面的膠布撕開,然後我們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貼,先請蘋果家族,其他幾個家族幫忙數,他們貼一個我們數一個。貼好了之後就安靜的回到你的位置坐好,那樣我們的笑臉纔會喜歡你哦!

生依次貼,其他小朋友數。(師:貼的時候要從下往上的貼,還要把隊伍排齊了。)

8、師:在全班小朋友的共同努力幫助下,我們就完成了這幅圖。根據這幅圖我們一起來填一填這個表格。(師生共同填)

9、這個表我們給他取名——統計表。看圖或是表格你能發現什麼嗎?

生看圖說一說。(喜歡吃什麼的最多,一樣多,最少等。)

四、做中得,得中悟(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鞏固前面的內容,及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1.師:老師不僅給大家帶了美味可口的水果,還準備了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朵來裝扮我們一(1)班教室。

2.師:(實物投影出示一堆的花朵),可是我不知道每種顏色的都有多少,還要我們班的小朋友統計一下,那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裝扮教室了!

3、生說一說如何統計,師示範統計的過程

(1)首先我們要將每種顏色的花分一分

(2)數一數每種顏色個有幾個

(3)然後將花朵像我們的貼水果寶寶一樣貼到我們的統計圖上。

(4)最後填一填統計表

(5)發現數學問題

4、佈置任務要求

(1).組長將2號信封裏的花朵拿出。大家一起把每種顏色分一分,數一數

(2).小朋友有順序的將花朵後面的膠布撕掉,組長負責把圖片貼到統計圖上。

(3).大家談論無何將統計表完成,由記錄員填寫,並討論你組所發現的數學問題

(4).組長要把組裏的發現的數學問題告訴給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

5、生活動,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小組

6、組長彙報、說一說自己組裏的花朵情況及數學問題等。

五、拓展應用,迴歸生活(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要解決難點如何提數學問題)。

1、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既聰明又可愛,都是愛學習的好寶寶。看!小朋友們爲自己組爭得了那麼多的笑臉。其實這也是一個簡單統計圖,一個統計每個小組笑臉章多少的統計圖。

2、師:在這個統計圖上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提出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嗎?

生思考提出數學問題

六、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統計,你有什麼新的收穫嗎?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方面做得還好的:如整堂課中我使用了笑臉來作爲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或是維持紀律的一種有效的手段,特別針對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這堂課上她爲我上課幫了一個很大的忙。我所設計的情境都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活動,富有童真童趣。40分鐘下來學生並沒感覺到累,而是在快樂的學習。在學生的全體參與活動中學到了。

做得不夠的有很多,如:這雖然是一堂新課程的課,但也不能忘了最根本的理論。在這堂課上我對什麼叫統計,什麼是統計圖、統計表,我沒有做到很好的指點,他們真的能區別這是統計圖、統計表了嗎?這些關鍵的數學概念性的東西還是需要老師點到的!在如何引導提數學問題方面,一直都是我的弱點,怎樣很好的去引導呢?如:學生知道了喜歡吃蘋果的比喜歡吃香蕉的多5個人!老師把5人遮住,問:這個5人不知道的時候,怎樣問呢?我想還好需要多讓學生去說,儘量的提。老師在做一些總結。多說、多想對學生都是有幫助的。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去研究的!

篇十五: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年級小朋友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複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後請學生上臺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

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篇十六: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爲一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數一數之中所用到的數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這幾個數字了。

看圖數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所以我感覺這一單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還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課時,可以儘可能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數物體。

比如數人時可以先數女同學有幾個,再數背書包的女同學有幾個,再數扎辮子的女同學有幾個等等,儘量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

篇十七: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現代交通運輸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乘車是他們與交通運輸發生的最經常的聯繫,因此,課程把這部分內容單列標題,進行比較詳細的講述。這是本課的教學要點。本課由兩部分組成l)學習乘公共汽車;(2)學習乘輪船和火車。課文以一個國小生能夠獨立乘車爲標準,從看簡單的交通圖、看站牌、上車後注意事項三個方面講述了乘公汽車的常識。關於乘輪船和火車的內容,課文采取了略寫的方式,用了四幅圖,把乘輪船和火車時應注意的、帶有共同性的問題表達了出來。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爲基礎,以情境教學爲手段,通過合作、探究與自主建構,實現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應該說,乘車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但在長途旅行時,大多數國小生都是在父母的帶領下乘車乘船。如何獨自乘車或乘船對於國小生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我先讓他們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展示自己體驗、探究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歸納講述。對於學生沒有考慮到的,我適當的用小故事和課件加以引導,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學會乘車和乘船,並獲得成功的喜悅。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兩點反思:

首先,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用估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並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估算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但最恰當的算法,應該是學生經過自己的分析、辨別,找出的方法。教師在這裏沒有直接指出該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在體驗、比較和反思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讓學生從剛開始的反對到最後達成共識, 表現出教師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的尊重,表現了教師對延遲評價的合理運用。以及對於鼓勵算法多樣化的充分體現。

篇十八: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這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過去的一個學期,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我擔任一年級一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年級是學生剛剛由幼兒園升入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再加上學生髮展階段的差異,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小結如下:

備課。學期中,着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上課。 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着,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爲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及時複習。學生學的快同時忘得也快,爲了牢固掌握學過的知識.,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複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複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注重對後進生的輔導.。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對後進生根據不同因素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和鼓勵的方法, 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尋找發光點的態度,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優點。鼓勵發言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做好測試評估工作.。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瞭解學生學習的心理,作爲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在測試卷中,增加了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也不再作爲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在評講試卷時,打破按順序逐題講解的模式,嘗試採用按類講解.如:將試卷中錯誤較多的類型依次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一改變,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運用知識.

教學工作的不足之處

對教材的鑽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還不是很明瞭,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沒有充分調動家長參與教育,學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家校溝通還不夠到位,沒有做到第一時間反饋 第一時間瞭解,對新課標還沒有深入學習沒有深刻理會到學校的對教學工作要求

今後工作計劃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注重個人的業務學習和提高,總結心得體會、反思,積累、學習教學經驗,多向其他教師請教,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在實踐中應用等方式,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和領會,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學習形的教學工作習慣,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期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認真落好學校教育工作的要求,做學校和家長了解溝通的紐帶和橋樑。努力爲教學工作貢獻自己的量。

在工作中積極的反思,積極的做好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總結,根據學校的安排認真的安排各項工作。

篇十九: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核心提示:今天上第一節新課——數一數,問題有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節奏慢,教學任務只完成了一半。新課上完了,習題沒來得及做。主要原因是維持課堂秩序,培養學生的課堂紀律意識,塑造良好的課堂紀律行爲。

今天上第一節新課——數一數,問題有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節奏慢,教學任務只完成了一半。新課上完了,習題沒來得及做。主要原因是維持課堂秩序,培養學生的課堂紀律意識,塑造良好的課堂紀律行爲。當然還有我的教學語言過於囉嗦,話多,實在值得反思。

4班上課伊始,課前準備有待加強。收拾學具盒,擺好數學課本花了一些的時間。然後就是各種整紀律,但是效果卻是一般般,我一方面捨不得花太多時間整紀律,一方面孩子太鬧,又不得不停下來整紀律。這就導致紀律沒整透,孩子依然鬧。今天我用了投影,結果很多孩子很好奇,一直問:老師這是什麼?上課的時候,郭林軒就在講臺前跑來跑去,一會兒動動幕布,一會兒摸摸投影機,我在展示學生作業的時候,郭林軒就在碰投影,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就應該停下來好好整治他,只是隨便說一說,沒什麼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最氣人的是郭林軒一會兒碰這個,一會兒碰那個,帶着其他小朋友也開始鬧騰。龔文軒就是極受影響的一個,今天很開心地在講臺上跑來跑去,被我吼回去了。5班的許睿聰也是,一直要上廁所,聲音很大,直接走到你面前,想不理他都不行。所以今天總結下來就是一半的時間在整紀律,但是也沒整透。

一年級的課堂要做到以下幾點:

1、使勁表揚。不只是回答得好的同學要發積分,只要站起來回答了問題,和答案相關的就可以發積分。像郭林軒只要他坐得住就可以發積分,安安靜靜地坐在課堂上就行。許睿聰也是。不要吝嗇,要用獎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2、不要吼孩子。纔開始不能吼,不僅自己嗓子受不了,孩子也會對你厭惡。整紀律的時候一定要達到效果,不能因爲時間問題就放鬆要求,我讓你們在什麼時間內做完什麼事情就要做完。切記拖拖拉拉。

3、有些問題可以一帶而過,學生精彩的回答要大肆表揚,今天周優悠回答數小鳥的時候就說2個2個地數,已經會分羣數數了,有乘法的基礎在裏面。

4、一定要讓孩子介紹自己數的方法。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的。

5、同伴交流合作的時候,左右不分。

6、一定要有積分獎勵、物質獎勵。

篇二十:一年級國小數學教學反思

我是一名國小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作爲低年級的教師,初來乍到,首先感到的是興奮和莫名的緊張。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一張張小臉精氣十足地看着我時,我頓時覺得:怎麼我還沒有這些小傢伙們勇敢,他們都做好了當學生的準備,而我卻在遲疑,在膽怯。是呀,我還沒有孩子們的心態好,這怎麼可以呢!我心裏一觸,來吧,小傢伙們,讓我們一起伴着雨迎着風前進!

於是,我跟孩子們便處於摸爬滾打之中。

首先,課前準備,“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課前準備習慣:衛生乾淨,桌面整潔,保持坐姿,精神高昂。課中表現,知識的系統形成一般是初成在上課的過程中,因此,對於課上的學習效果一定要抓牢。課後補習,課上的知識掌握對於後進生來說可能會有一點吃力,因此,要照顧好後進生的學習。對於這個問題,有好多種解決方法,問同學,同學討論,討論不出結果的題目問老師,回到家有問題找家長幫忙。

對於教學過程的整體進行了把握之後,我想對細節再一一整理一下,可能有不到之處,只是我自己一些體會和收穫。

在數學課上,現在講究的是解決問題的情境性,找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找信息要有序,提問題要有據,解決問題要有法。我想把現在提倡的師生關係滲透到我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民主平等,心理相容,尊師愛生,教學相長。我想主要講一下教學相長這個事情。因爲這一點讓我感觸最深刻。

在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課上,當我講了一個知識點,問道:“孩子們,老師剛纔講的這個內容聽懂了沒?”當他們昂起頭,對着我微笑,跟我點頭示意“聽懂啦”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收穫到了世界上讓我最爲自信的禮物。

在講課的.過程中,我明明是把這個題講的很完美啦!“老師,爲什麼圖片上有2個,算出來的結果卻是3呢?”奧……,原來我只講了題目的意思,沒有說說最後的結果的來歷,恍然大悟,我又從孩子們那裏學到了許多。

沒有孩子們的努力,沒有孩子們的激進,就不會促成我的成長。你們成長着,進步着,也捎帶上了我,我們一起努力向前衝!

篇二十一: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好數學的最好方法。學生如果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就會願意學習數學了。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一、在教學中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數學。

有趣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數學。例如:教《6的組成》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6個同學上臺,然後出示水果(蘋果和梨),問:同學們,這是什麼?喜歡吃嗎?最喜歡吃什麼?請喜歡吃蘋果的同學站在左邊,喜歡吃梨的同學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說一說6由幾和幾組成,並寫出6的組成。

二、以遊戲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數學。

遊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衆所周知,每一個學生都愛遊戲,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在教學中可以採取“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手裏拿的是什麼,一共有幾個?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7的組成,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學習得數是7的加法做好鋪墊。

三、在比賽中增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如:在複習口算教學時,進行“奪紅旗”比賽,先把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口算,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總之,爲了培養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多創設他們樂學、願學、善學的情景,調動國小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既激發了國小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培養了國小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篇二十二: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美麗的心座》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7個同學上臺,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7由幾和幾組成。師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7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 以猜爲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

衆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爲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擲雙色片》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雙色片,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今後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 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轉載請保留地址!文章標題: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_教學隨筆,原文地址:

篇二十三: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

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在我的教學當中,有如下幾點感受: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並且在以後的教學中,讓學生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學習,有哪些收穫,有哪些感受。一定讓學生說出來纔好,不僅僅說給老師聽,還有說給父母聽,更重要的是說給同學聽,渲染大家學習的氣氛,所以我教的孩子對數學還是比較的有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學生學習起來就主動了,愛學習了!

2、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

3、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這冊教學也使我對新教材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更加努力的!

篇二十四: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年數學的教學內容是加法的意義及“5”以內的加法,這些內容,因爲學生原來已經接觸得比較多,因此,教學之初,學生好像都已是輕車熟路,十分輕鬆,老師也感到沒啥可學的了,但進一步探究下去,學生對於加法的內在意義十分模糊,從字義上給他講解,都越弄越糊塗。

我感到,對於初涉數的認識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課堂上採取的教學原則,應該克服老師少“說教”,而大部時間應該設計一些針對性的活動,教師多做示範,結合學生能夠接受的說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先有了感性的認識,再經過老師簡要的通俗易懂的點撥,抓住要害的關鍵,設計恰當的活動,用上妥帖的精練的語言,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比以往花費更大的力氣與機智。

而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通過這些簡單的認識能夠自覺地進一步去探索,更深一層的認識和規律,用初步的認識去發揮最深層次的思維,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知識的不斷更新,適應終生學習的需要,適應創造性的個性發展。

篇二十五: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因爲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以前出現這種情況我總說“xx同學,請認真聽講”,“xx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xx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都在學生的腦海裏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爲自己是班裏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了,認爲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

二、因爲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爲學生的自主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着別人操作,聽着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採用了小組間複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節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願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篇二十六: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因爲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我總說“××同學,請認真聽講”,“××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小朋友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都在小朋友的腦海裏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爲自己是班裏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了,認爲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二、因爲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爲學生的自主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着別人操作,聽着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採用了小組間複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節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願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

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篇二十七:國小數學一年級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通過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促進經驗積累,改進教學實踐,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華東師大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爲名師。”其中所說的教學反思,絕不僅僅是數量的問題,更意味着廣泛閱讀教育教學書籍,提高自身理論水平;認真記錄教學得失,增長教學經驗;深入反思教學環節,豐富教學智慧。也就是說,我們在寫課後反思時,既要重視完成學校規定的數量,更要保證課後反思的質量,使課後反思真正達到促進教師發展的作用。

課後反思的內容,可以有以下幾種:

1、記成功之處:如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

2、記失誤之處:對疏漏失誤之處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能使之成爲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記課堂生成的資源,一些偶發事件和瞬間靈感,自己是如何處理的,這樣處理收到了怎樣的效果,由此產生了什麼感觸。

篇二十八:國小數學一年級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的歸宿是:教爲了不教,學爲了會學。會學習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方法,並在應用方法中感悟學習方法的優越性,進而使學生心裏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裏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數學學習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感悟到:

一、結合生活進行教學,選取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

學生學習數學有兩種體驗:成功體驗和生活體驗。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情景在教學中以不同形式再現時,學生就會有興趣,有衝動感。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做“風車”,讓學生拼擺各種圖形、設計地板磚的花樣等,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美。

二、讓學生親身經歷過程,感受數學的嚴謹性。

關注學習過程,有助於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尊重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時,教師採用先猜測再證明的方法,先用眼看邊有什麼特點,再用自己已有經驗想辦法證明自己說的沒錯。從而是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嚴謹性。

三、重視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新課程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教學中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提出具體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同時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了合作的技巧。六年級教學反思冀教版一年級教學反思國小二年級教學反思

篇二十九: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學生剛剛入學,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學生家庭及學生智力存在差異,爲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對教材的鑽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還不是很明瞭,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不夠理想。因此,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期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要做到:

一、積極落實素質教育

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爲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呈現出“樂、實、活、新”的教學情境。例如:找規律;動物拼圖;我當小醫生等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解放學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創造讓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

二、以課堂教學爲核心:

1、備課。要認真鑽研《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着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着,學生練習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積極參與,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爲學好數學邁出堅實的一步。

(2)及時複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要做到: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這樣就能改變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短處。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要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複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複習。使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這樣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可能。

3、批改作業。

要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進行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要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後,可給滿分,要養成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要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4、注理對後進生的輔導。

對後進生,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5、做好測試評估工作。

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瞭解學生學習的心理,作爲改進教學的依據。在測度卷中,要增加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不再作爲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在評講試卷時,要打破按順序逐題講解的模式,嘗試採用按類講解。如:將試卷中錯誤較多的類型依法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一改變,以期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運用知識。

三、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的。閱讀教育期刊,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走出去,請進來”。到其他學校聽課,自己上公開課,大家交流、討論: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篇三十: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班數學科任教師。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但他們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教材的特點,本學期我在教學中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鑽研教材,備好課。

要教好書,首先要了解教材。瞭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真擬訂好教學計劃。根據每節內容,認真確定好教學目標。此外,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質量,他們的興趣、方法、習慣,預測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並結合教材,認真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上,不打不備之戰,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出色完成。

二、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少、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須得下一番苦功夫。由於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爲“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據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儘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教學時採用直觀教具演示,讓學生看得見,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口說一說動手的過程與結果,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腦的目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講練結合,練習中多以遊戲形式進行,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教學數的組成時,以“對口令”、“拍掌”、“出手指”等遊戲進行練習,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開火車”、“對口令”、“搶答”等遊戲進行練習。這樣,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記得牢。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樂,樂於學。

三、及時作好教後反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動能力,有些學生課堂上常開小差,對老師教的知識掌握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每節課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反饋,及時發現,及時輔導。對學困生除了學習上多輔導,同時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與他們交談,把師生的距離拉近,逐漸使自己成爲他們的朋友,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幫助他們進步,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篇三十一: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美麗的心座》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7個同學上臺,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7由幾和幾組成。師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7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 以猜爲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

衆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爲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擲雙色片》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雙色片,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爲今後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 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篇三十二: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師生教與學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位教師去實踐、豐富及完善。本着這一認識,我對教材進行大膽處理。用六大塊活動情境串連生成,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爲一體,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過程中體驗到左右的含義與相對性,使學生樂學、愛學。

(二)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學“左右”一課前,我通過與學生交流,發現學生對左右有了初步感受,但對其相對性、可變性缺乏清晰的認識。基於這一情況,整個教學中教師只是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進行有序的活動。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使學生獲得大量感性材料,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爲正確理解左右奠定了基礎。另外,這節課也抓住教材的難點讓學生進行思考。

(三)在活動中培養能力,發展思維。

《標準》在基本理念中特別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爲此在本節課中我安排了許多活動,創設了許多學生身邊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通過這些活動發展學生猜想、觀察、比較、操作、交流、推理的能力,讓他們學會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例如活動五中的搶答題,學生完全可以在老師沒有唸完題就知道答案,因爲桃子的右邊有菠蘿和櫻桃,它不是最右邊,那肯定不是櫻桃,只能是菠蘿。在這老師沒有禁錮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通過推理解決問題,小小的一道練習題,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成爲學生思維放飛的舞臺,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是發展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條件,從更高要求看,本課在這一方面略顯不足,教師可以在這方面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