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共3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2篇《秒的認識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秒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共32篇)

篇一: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內容。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初步學習了“學看鐘表”,知道了“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快到幾時”;在二年級“時分的認識”中已經知道了1時=60分。在這個基礎上來學習時間單位“秒”和“1分=60秒”,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看似簡單,但由於“秒”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讓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秒的長短,建立“秒”的概念,這部分知識學習之後,對於提高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教學中充分開發身邊的教學資源,利用小鬧鐘和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秒針;通過傾聽、親身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對“秒”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表象,最後達到在學生的頭腦中“秒”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是與自己的某一動作相聯繫的,在多次體驗中,最終使學生能夠脫離鐘錶,準確地判斷幾秒、十幾秒,甚至1分鐘的長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內化。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以新年的鐘聲爲背景,讓學生通過讀秒,使學生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的概念,並由此發散。

2、根據學生的需要教師播放劉翔奪冠的錄像,再次感知“秒”,播放神舟七號發射升空的錄像,由倒計時指揮員倒數10個數經歷的時間引出10秒。這樣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

二、自主探究,體驗內化

分三步進行:(一)自主探究“秒”;(二)體驗內化“秒”;(二)體驗內化“分”。

1、課件出示鐘錶店,提供不同的計時工具,教師將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甩給了學生,學生通過合作交流、互動探究,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領域。

2、讓學生觀察不同的鐘面結構,分析大格與小格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感知分、秒二針運動快慢的軌跡。從秒針的認識――感受秒――以分作比,強調了觀察,突出了體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悟,增進了情感體驗。該層次透射出教師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尤其體現在分、秒關係上,儘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探索、研究、發現、歸納和總結。這樣安排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3、讓學生親自觀察、感悟1分鐘究竟有多長?親身體驗1分鐘能做多少事?並由此聯繫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即:人類在1分鐘內所創造的價值。教學激活了學生,使學生領悟到在1分鐘內蘊藏着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因此,在向學生傳授數學思想的同時,還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4、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在多媒體課件的引擎下,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參與教學活動。這樣設計既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更要服務於生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逐步發現所學知識的價值。

四、結合名言,總結全課

欣賞關於時間名人名言,整堂課結束時,再次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將一些名言送給學生,達到“課已盡意長存”的效果。

存在不足:

1、課堂的氣氛還不夠活躍:也許是孩子過於緊張了,也許是孩子還沒有進入學習狀態……不管是什麼樣的猜想,我想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我沒有進最大的努力去調動課堂的氣氛。面對孩子平靜的狀態,我沒有去調動他們,面對孩子的回答,我的評價是簡單的,沒能激起他們回答問題的慾望。整節課其實是還可以更活躍一些。

2、老師說的有些過多:作爲一名新老師,我時刻擔心孩子不懂,經常反覆強調知識點,今後應該嘗試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自我歸納,逐步做到:學生懂的不講,講後學生還是不懂的不講,只講學生聽了能懂的知識。

篇二: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對於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結合新方案上的內容讓學生自學交流,由於本課秒比較抽象,所以課上我儘量讓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秒的意義,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活動一、複述回顧設問導讀。

2人小組複述回顧後我引出課題讓學生自學課本。

活動二、重視直觀教學,注重實際體驗。

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先讓學生通過反覆觀看秒針的走動,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由感受1秒。接着讓學生參與活動,5秒拍手、數數,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這樣學生形成初步的1秒的觀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是和一系列的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也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兩個時間單位,初步建立了時、分的時間概念,因而在教學認識“1分=60秒”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猜想、觀察、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學生很容易掌握1分=60秒等相關知識,通過“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的活動,學生們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分、秒的認識,而且在交流中能更深刻體會時間的寶貴,從而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意識和習慣。

活動三、緊密聯繫實際,讓數學問題生活化。

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時間觀念之後,我安排了適當的練習,所安排的這些練習,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如:根據生活實例,判斷對錯,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又可以回到生活中去,從而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既培養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活動四、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在每節課的結束階段,我都會讓學生暢談這節課的收穫。“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先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老師適時總結。在學生的討論中,不難發現他們對整堂課的掌握情況,學生理解了新的時間單位“秒”的相關知識。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教師語言平淡對學生的缺乏針對性的評價,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同時也說明了自己的教學功底淺,對學生對教材深鑽的不夠。

篇三: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下面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成功之處:

在本節課,課始我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鐘聲即將敲響倒計時的場景,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達到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目的。老師抓住這個契機出示生活中的各種鐘錶來認識秒,通過課件認識1秒、5秒、15秒等時間,讓學生動手撥一撥感受1小格是一秒一大格是5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長,加深了對1秒的體驗。1秒看不見,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讓學生看着鐘面秒針的走動點頭、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爲“思者”、“做者”的角色。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強調感悟和體驗1分和1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1分=60秒時,因爲學生通過前面認識幾秒的學習,已經知道秒針走一圈是60秒,在通過課件演示,就更加清晰秒針走1圈的同時分針走1小格,接着讓孩子們討論剛纔發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分和秒的關係,總結出分和秒之間的進率,最後體驗1分有多長,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觀看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練習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幾秒鐘,還引入生活中用秒來計量如:火箭發射的倒計時,賽跑,過馬路的紅綠燈,這些都是用秒來計量的。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問題反思

1、在教學“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部分討論的不到位,有的學生學的不實。

2、對後進生關注不夠,分組學習考慮的不周。

3、教師有的時候還是不放心學生,說的話有時過多,如:30秒從哪走到哪是多少秒?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不必說的太多,因爲前面已認識1秒、5秒、15秒,學生能說出來的一定讓學生說。

4、本節課的內容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原來已經設計這樣的環節名人名言,由於前面用的時間稍長,所以這個環節由老師代言了學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學重建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認識鐘錶、認識時間單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涉及的內容不少,知識比較抽象,容量比較大。只要老師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利用電教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在讓我教本節教學內容,我會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照顧中差生,總結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老師的教法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老師的教學藝術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因此,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融入課改,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更好的。

篇四: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實際情境中,感受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本節課我擬定了四個學習目標 :

1、學生觀察鐘面,認識鐘錶的結構,及較小的時間單位秒,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一小格,知道1分=60秒。

2、學生在“老師計時學生做動作”的活動中,體驗一分和一秒的長短。

3、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互相撥動鐘面上的秒針,明確秒針從一個數字到下一個數字所表示的時間。

4、通過“紅燈停,綠燈行”的活動,學生親自經歷估算時間的過程,進一步體會1秒的長短。

根據這四個學習目標,我設計了6個環節:

1、通過學生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中新年鐘聲即將敲響時倒計時的場景,學生知道在計量很短的時間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2、通過觀察鐘面,讓學生認識秒針,知道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3、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相互撥動鐘面上的秒針,明確秒針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字所表示的時間,知道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一小格。

4、通過學生熟悉的“紅燈停”“綠燈行”的活動學生親自經歷估算時間的過程,進一步體會1秒的長短,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5、學生在“老師計時學生做動作”的活動中體驗1分1秒的長短,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

6、學生談收穫,自由說說自己的學習感受,重現知識體系,有利於學生鞏固新知識。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煉。

2、各個環節銜接的不夠緊湊。

3、和學生交流這方面還有待提高。

4、在學習“1分=60秒”這個環節中雖然也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但是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以後的實際教學中,我依然堅持精心備好每節課,認真寫反思,多聽課,多向老師們請教,還要不斷地加強語言組織能力,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多多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五:《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時、分、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要用到,課前我先把前面學過的時間知識進行了複習,如:

1、鐘面有( )根針,有( )個數字,有( )個大格?

2、一個大格有( )個小格,鐘面有( )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走了( )小時,分針走( )小格就是1分鐘,1時=( )分。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是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學重點是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學難點是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爲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時、分、秒的知識,在教學中,課件演示,激發學生學習探究新知的興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課件出示主題圖:鐘面時刻爲11:59,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牆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種面時刻爲11:59)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牆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課題:秒的認識課件出示形狀各異的鐘表。形象的語言,精美的實物展示,使學生感到很新奇,馬上對這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鐘錶有3根針,時針、分針和秒針。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秒針的特點:又細又長、走得最快 。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小組合作探究秒和分的關係。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那麼,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呢?請同學們細心觀察鐘面,課件演示後,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1分=60秒。我還安排了一個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讓他們感受“1分”有多長。我讓一、二小組的同學寫數,看看在指定的1分鐘內能從1寫到幾?同時讓三、四組的同學測脈搏,數一數在1分鐘裏,你的脈搏能跳動幾次……由於聯繫到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生興趣盎然,效果不錯。我認爲在數學教學中,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現學生思維過程,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實踐證明,課堂上學數學,生活中用數學,把教學同生活實踐恰當結合,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有利於知識的學習和智能的提高。不足之處:學生初次認識最小的時間單位“秒”,雖然在學習“秒”之前,已複習了時和分,在練習中,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有一些學生掌握的不好,需要加強訓練,弄清時、分、秒之間的關係。

篇六:《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一單元時、分、秒的第一課時《秒的認識》。對於我來說這節課已不是“生課”,教學思路在腦海中清晰可見,於是,半個小時下來我就一身輕鬆的可以入班上課了。

打開班班通,插上U盤,可是今天的電腦出問題了。U盤怎麼也打不開了,慌亂之中,上課鈴聲響了,也不知自己點到了哪裏,出現了秒錶“嘀嗒、嘀嗒”的聲音。爲了穩定學生的情緒,我就臨時改變了教學思路,“同學們,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把你的發現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學生的思路打開了,一個接一個地發言:生1:我聽到了嘀嗒嘀嗒的聲音。生2:我聽到了鐘錶走的聲音,是1秒1秒的聲音。生3:這個鐘錶走1下就是1秒。聽着學生的發言,我就把學生的思路引到了課堂上,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秒”,從而導入今天的新課。

教學“認識1秒”這個環節時,我原本設計的是讓學生認識鐘面——認識秒針——認識1秒——認識5秒。3大格是15秒,引導學生得出幾大格就是幾個5.然後拓展知識:秒針從3走到5,走了2大格,走了10秒。練習秒針從2走到7,走了幾大格,走了幾秒。這時,我突發奇想問道:“像這樣的問題,我們有什麼方法能很快就能解決嗎?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這時學生幾乎都高高的舉起了小手,我挑了一個學生回答:“我先數一數,走了5大格,就是25秒。”“那如果沒有鐘錶時怎麼辦呢?”我又追問道。不少學生聽到我的追問放下手開始思考,這時還有五、六個同學舉手,我就又挑了一位同學:“我是心中有個表,默默想一想是幾大格,就是幾個5秒。”“說得真好,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生:“老師,我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從2數到7,共數了6個數,就是5大格,就是25秒。”生:“老師,我用7-2=5,得出5大格,共25秒。”孩子們開始搶着說出自己的方法,看到這裏,我笑了,不是因爲學生都會了,而且因爲他們開始學會思考了,給孩子們充分思考的空間,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呀!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想到了許多,有時充分利用課堂的生成,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真的很聰明、很可愛!

篇七:《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認爲本節課的難點是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我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眼觀察的親身實踐中體會秒的實際意義,建立秒的時間觀念,逐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和意識。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學生會感到不習慣。這就給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學習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重視直觀教學,注重實際體驗。在教學中藉助多媒體秒鐘的動畫,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觀察、動手實踐、自主交流中獲得對時間觀念的體驗,積累豐富的表象,從而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掌握分、秒之間的進率關係。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1秒看不見,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看着鐘面秒針的走動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同時,教師在學生清晰地建立對1秒的認識後,還引導學生通過做課件感受1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到估計較短時間的常用方法,加深了對分鐘的體驗。

3、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練習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如小明睡覺大約8(時),100米賽跑的時間大約是30(秒)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1、這節課的學習速度有些快,知識點抽象,理解有些困難。

2、在學習“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對後進生關注不夠。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重新設計,學生認真觀察仔細聆聽這一環節的探索新知,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來想、說、做。

篇八:《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由於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瞭解掌握了一些有關時和分的知識。那本課的知識性目標就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認識秒針從哪裏到哪裏經過了多少秒,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鈔、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嫦娥一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我在教學的時候沒有注意,提問時倒計時數得太快。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嫦娥一號”的錄像引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說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有關明明的短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

教學中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讓學生了解有關秒的知識。在做練習時,讓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在激烈地交流中尋求正確答案,發現跑50米跑12秒是否正確這個問題後,我又讓他們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又比較前面的事例,讓學生掌握並學會運用時間單位。

4、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非常強調感悟和體驗1秒和幾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不足:在教學設計上還不夠完善,還可以設計一些遊戲活動,讓學生邊玩邊學;1秒的體驗和60秒的體驗也應該放在一起更合理了;還有細節上沒有注意:比如1時=60分、一分=60秒就沒有寫規範等。總之,作這一名教師,我還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變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篇九:《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着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的長短,逐步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

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秒針走一格,同時滴答一響,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

2、在體驗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自己做一些一秒能完成的動作,學生很有成就感的彙報:我能拍一下手、我能眨一下眼、我能跺一下腳、我能摸一下耳朵……再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3、在學習認識幾秒的過程中,第一步:我讓學生先跟着鐘錶秒針的節奏數數、拍手,讓學生感受幾秒。因爲學生都有事做,所以走神的少。第二步:我讓一名平時寫字慢的學生(餘佳俊)和一名平時寫的快的學生(樊宇萍)上黑板,寫“我愛數學”四個字,並讓其他同學估測他們各自所用的時間,同時我用秒錶計時,最後反饋。因爲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每一個學生都很認真的用數數的方式估測幾秒,大部分同學都估測的差不多,學習效果挺好。第三步:學生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麼事情,鍛鍊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引導,並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的按照中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並且爲他們看時間,讓他們瞭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滲透了學生對幾秒的估測與感悟。

4、在探究分和秒的關係時,因爲1分=60秒是本課的重難點。但由於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第一步:我出示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格進行交流而得出結論,我給予適當啓示指導。學生先通過自己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第二步:①安靜地想、看:體驗一分鐘的過程,安靜地想和看比拍手體驗更準確,而且是讓學生親眼盯着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再一次鞏固1分=60秒的結論;②自由活動:讓學生完成自己認爲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師適當提示),學生自由發揮:(有的點頭、有的整理書包、有的摺紙飛機、有的畫喜羊羊、有的……,學生自由活動有創造性。經過前兩次的體驗,學生基本能夠正確控制自己行動的時間,使體驗過程動靜交替,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知識習得的過程;同時,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培養了創新意識,但創新力度不大,今後需提高創新力度。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視“經歷”、“體驗”、“探索”這個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十:“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郭家堡鄉中心校瀟河灣國小 朱振葉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學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

對“時間”這個可以計量的量,理解其可度量的'屬性,掌握其單位系統並能選擇合適的單位和工具進行測量,是認識時間概念十分重要的兩個方面。《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用“經歷、“體驗、“探索”等過程性目標動詞刻畫出學生數學的活動水平。而體驗又是一種情感真正投入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學生身處學習環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使之成爲學生的一種學習能力。對標準時間單位的準確感知是培養時間觀念的重點,也是難點。在課堂上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感知。例如,對“1秒有多長”的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表意見,並嘗試感知。同時,引導學生根據秒針轉動的節奏來校正自己對1秒長短的感知,可以跟隨秒針轉動的節奏拍手、跺腳或敲擊桌子,以形成準確地1秒的長短的觀念。這節課中,始終貫穿的一根主線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他們對秒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高潮,也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就理解了。可見,讓我們的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二、突顯了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數學不僅僅只是科學,也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份,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數學的科學性,忽視了其作爲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只是一些沒有生機的數字和圖形的堆砌。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我們在強調作爲科學的數學時,更要讓學生感受到作爲文化的數學的存在。本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劉翔奪冠的資料,充分地讓學生感受了時間的寶貴,感受到了數學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課極具人文關懷的體現。

三、做好充分的教、學具的準備。

既然認識“秒”,教師需要事先準備好帶有秒針的鐘面,顯示到秒的電子錶、以及用來計時的秒錶,並瞭解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向學生介紹。課堂上知道學生認讀帶有秒的電子錶,可以進一步認識用時、分、秒三個單位表示的時間或時刻並體會如何用秒錶計時。在教學中,在認識時間單位後,安排對其計量工具的認識,包括鐘面、電子錶和秒錶,瞭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選擇合適的工具對時間進行測量。讓學生明確秒錶是用來記錄以秒爲單位的時間的;鐘面和電子錶主要是用來表示時刻的,如果用來記錄時間的長短,需要人工記錄開始和結束時刻再計算出時間的長度。

篇十一: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是國小數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數學知識。我在教學中始終遵循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觀念。儘管學生在課上是初步研究有關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於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

在課剛開始,我將學生原有的關於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驗作爲學生的課前測試,兩個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象,我從四個方面的開始教學:一是認識種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麼,根據學生的講述,用媒體隨機演示;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係時,又用媒體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在聯繫。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並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激勵學生在今後學習、生活中科學的安排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篇十二: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大家都是用下面這樣的方式來導入的,我也這樣設計了(見下面的教學流程,呵呵,落入了俗套),但中間加了問題:爲什麼用秒作單位呢?可與時、分作比較,引導學生回憶以前是如何學習“時”的時間概念的?那麼今天我們想想怎樣來研究“秒”,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方法。

如果不這樣去引入,那麼又可以怎樣去教呢?可以從哪裏去入手?突破口在哪裏??

想到的切入點:

出示下面的信息:

(1)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

(2)火車每秒約行55米

(3)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4)衛星每秒飛行7900米

(5)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每秒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

(6)裝配一臺海信電視節約1秒鐘,整個公司一年可節約成本500萬元。

此時此刻你們有什麼想說的?

時間短、效率高、創造的價值高!

師:秒錶示時間短,你說說怎麼個短法呢?

繼而展開.......

三上《秒的認識》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人們用倒計時的方式來等待神七的發射。春節聯歡晚會…10、9、8…這裏表示多少時間呢?爲什麼用秒做單位?在生活中,我們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2.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二、探知

(一)感知1秒

1.關於秒,你已經知道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2.出示鐘錶,認識秒針

3.感知1秒,1小格爲1秒。

感知1秒能幹些什麼?

(1)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

(2)火車每秒約行55米

(3)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4)衛星每秒飛行7900米

(5)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每秒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

(6)裝配一臺海信電視節約1秒鐘,整個公司一年可節約成本500萬元。

此時此刻你們有什麼想說的?

時間是1秒1秒累積起來的,我們要珍惜每1分,每1秒。

(二)感知幾秒

1.1大格爲5秒。2走到3走了幾秒?5走到8呢?

2.感知15秒、30秒。

3.從教室這頭走到那一頭大約要幾秒?系一條紅領巾大約要幾秒?

(三)認識1分=60秒

1.觀察秒針走60小格,分針走多少?1分=60秒

2.感知1分鐘能做什麼?舉例

3.時間格言

三、練習

1.估算1分的活動

學生把頭趴在桌子上,老師說開始,大家心裏估計1分鐘的長度,覺得時間到了,就沒有聲音坐直。

看鐘表秒針走動,拍手數數,感知1分鐘。

2.我會填。

我們上一節課要40()。

小明跑50米用9()。

媽媽每天工作8()。

3.我會轉化。

60秒=( )分 4分=()秒

70秒=()分()秒 90秒=()分()秒

10分=( )秒

篇十三: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分分秒秒。

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導入新課,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學生在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中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過提煉後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說一說在哪裏還用到時間單位 “秒”?學生紛紛舉手說,如跑步比賽、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神舟十號”上天。於是我在網上搜索到“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情景,播放給學生看,並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

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鼓勵學生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有關“秒”的知識。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從而得出1分鐘=60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繫。”而自己探究,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例如:在體會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通過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活動讓學生建立“秒”的概念。

爲了讓學生初步體會“1秒”的價值,我爲同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如飛機每秒約行250米,衛星每秒約行7900米。同學們在吃驚中自發的吶喊要珍惜每一秒鐘。

我仍將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變革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十四: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鈔、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鐘聲即將敲響倒計時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數學來自生活,又爲生活所用。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或用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將“秒的認識”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就會倍感親切。本節課開始由“神六昇天”的引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借用“紅綠燈”等用秒計時的場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的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係”等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例如,我設計了同桌互相介紹自己帶的鐘表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並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表有哪些“小祕密”。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4、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爲“思者”、“做者”的角色。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非常強調感悟和體驗1秒和幾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5、注重課堂拓展,培養實踐能力

本課通過課件安排三個層次性訓練,填一填:讓學生初步學會正確使用時間單位;比一比:讓學生靈活運用1分=60秒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此認知的理解;想一想: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得到不同的結果”的道理,從而強調學生認真讀題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通過欣賞“秒的寄語”,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秒應用的廣泛性,瞭解比秒的更小的時間單位,既拓展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外,讓學生注意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篇十五: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嫦娥一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我在教學的時候沒有注意,提問時倒計時數得太快。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嫦娥一號”的錄像引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說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有關明明的短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

教學中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讓學生了解有關秒的知識。在做練習時,讓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在激烈地交流中尋求正確答案,發現跑50米跑12秒是否正確這個問題後,我又讓他們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又比較前面的事例,讓學生掌握並學會運用時間單位。

4、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非常強調感悟和體驗1秒和幾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不足:在教學設計上還不夠完善,還可以設計一些遊戲活動,讓學生邊玩邊學;1秒的體驗和60秒的體驗也應該放在一起更合理了;還有細節上沒有注意:比如1時=60分、一分=60秒就沒有寫規範等。總之,作這一名教師,我還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努力變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篇十六:《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對於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結合新方案上的內容讓學生自學交流,由於本課秒比較抽象,所以課上我儘量讓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秒的意義,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人小組複述回顧後我引出課題讓學生自學課本。

活動二、重視直觀教學,注重實際體驗。

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先讓學生通過反覆觀看秒針的走動,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由感受1秒。接着讓學生參與活動,5秒拍手、數數,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這樣學生形成初步的1秒的觀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是和一系列的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也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兩個時間單位,初步建立了時、分的時間概念,因而在教學認識“1分=60秒”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猜想、觀察、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學生很容易掌握1分=60秒等相關知識,通過“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的活動,學生們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分、秒的認識,而且在交流中能更深刻體會時間的寶貴,從而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意識和習慣。

活動三、緊密聯繫實際,讓數學問題生活化。

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時間觀念之後,我安排了適當的練習,所安排的這些練習,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如:根據生活實例,判斷對錯,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又可以回到生活中去,從而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既培養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活動四、暢談收穫,總結提高。

在每節課的結束階段,我都會讓學生暢談這節課的收穫。“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先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老師適時總結。在學生的討論中,不難發現他們對整堂課的掌握情況,學生理解了新的時間單位“秒”的相關知識。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教師語言平淡對學生的缺乏針對性的評價,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同時也說明了自己的教學功底淺,對學生對教材深鑽的不夠。

篇十七:《秒的認識》教學反思參考

《秒的認識》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分秒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神舟七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錄像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評一評跑步比賽誰第一及選擇適當的時間單位填空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看電子鐘上數字的變化,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4、通過欣賞1秒鐘能做哪些事情及有關時間的格言,讓學生感悟1秒雖短但不能忽視,一定要珍惜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1、學生帶來的小鬧鐘沒有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學生胡亂的擺弄小鬧鐘。3、我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引申,學生說“小朋友每天睡9分鐘”可見,他對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我卻因爲怕影響進度,只讓個別學生說說他錯在哪,忽視了這個本該是閃光的地方。4.學生課堂的參與還有待加強,說明我對學生的鼓勵還不夠,今後還有待提高。

篇十八:《秒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着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1分=60秒,充分感知和體驗1秒。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情境的創設。本節課安排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作爲本節課的導入情境。這個生活化的情境是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爲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會收看,通過這個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從而使我們的情境促進我們的教學。

2、自主探索。“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並不陌生,因爲學生在一、二年級學習時間單位時已經接觸過了秒,在課前的探底中,我也感受到學生對秒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能說出1小格表示1秒。因此,認識幾秒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自己說說秒針從幾走到幾表示幾秒,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在教學1分=60秒時,這一知識比較抽象,雖然學生有1小時=60分的學習經歷,但是要真正讓學生理解1分鐘爲什麼等於60秒,學生還是不知所措。因此,通過課件演示,觀察出秒針走一圈(60秒)剛好分針走一格(1分),從而驗證了1分=60秒。

3、加強體驗。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知“1秒”,形成對短時間的觀察能力。爲了讓學生建立“秒”的時間概念,我採取了多種體驗方式,讓學生聽鐘錶的“嘀嗒”聲、拍手練習、做手勢等,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估計幾秒,如估畫畫的時間,估廣告的時間及小鬧鐘。通過這些遊戲,使原本枯燥的教學變的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印象也將更加深刻。

4、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在課外拓展這一部分,我把飛機每秒鐘的速度、光每秒鐘的速度、聲音每秒鐘的速度等與孩子們熟悉的長度聯繫起來,不僅幫孩子們建立起長度觀念,還讓學生感受到一秒的價值之大。

篇十九:《認識秒》的教學反思

《認識秒》的教學反思

《認識秒》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的認讀以及對幾時幾分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引導學生對鐘面進行觀察,通過觀察知道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通過引導學生聽時鐘工作的聲音掌握秒針走一小格的持續時間是一秒。這個環節同學們觀察得比較仔細,回答問題也非常積極,取得這樣的效果,得益於導入時是以學生喜歡參加的'體育活動項目入手,很快就吸引住了同學們的眼球,把學生的精力集中起來。

教學分與秒的關係時,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操作鐘表學具,以及仔細的觀察得出秒針走完一圈走了60個小格,是60秒,秒針走完一圈的同時分針剛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一分,所以1分等於60秒。通過引導學生操作,使學生真正理解分與秒的關係,秒與分是息息相關的。

教學認識電子鐘面上的時間時,首先是出示一個電子鐘面上的時間,然後讓2/3名同學說出電子鐘面上的時間,再根據學生說的情況,針對有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如果沒有錯誤就給予肯定,從而教會學生認識電子鐘面上的時間的方法。練習是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必不可少的,沒有練習的教學就如同飯才煮熟了一半,因此,本節課我還設計了一些關於秒的認識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達到學懂會用的效果。

篇二十: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 秒的認識 》 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着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 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 的長短 , 逐步 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我在教學 中 重視 了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拉近了 數學與學生的距離:

(1) 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 新年、鞭炮、倒計時…… 這 是小孩子最喜歡、嚮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引出了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

(2) 在 瞭解生活中的“秒” 時 , 我認爲學生在這方面瞭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 通過展示生活中有關秒的畫面 . 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秒,不僅開闊 了 他們的眼界 ,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秒”的慾望。

( 3 )在講秒的作用時, 我 用 飽含激情的語氣介紹 了 劉翔 輝煌 的 成績 12秒91 ,讓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只有分秒必爭,才能實現夢想、爲國爭光。隨機滲透: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讓學生感悟時間長河是由很多的秒構成的,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

2、讓學生在 經歷、體驗、 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

( 1 )、 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觀察 鐘面上秒針 走一格 ,同時滴答一響, 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

( 2 )、在 體驗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自己做一些一秒能完成的動作,學生很有成就感的彙報:我能拍一下手、我能眨一下眼、我能跺一下腳、我能摸一下耳朵……再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 3 ) 在學習認識幾秒的過程中, 第一步: 我讓學生先跟着鐘錶 秒針 的節奏數數、拍手,讓學生感受幾秒。因爲學生都有事做,所以走神的少。 第二步: 我讓一名平時寫字慢 的 學生(餘佳俊)和一名平時寫的快的學生(樊 宇 萍)上黑板,寫“我愛數學”四個字,並讓其他同學估測他們各自所用的時間,同時我用秒錶計時,最後反饋。因爲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每一個學生都很認真的用數數的方式估測幾秒,大部分同學都估測的差不多,學習效果挺好。第三步: 學生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麼事情,鍛鍊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 到 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 引 導,並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的按照中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並且爲他們看時間,讓他們瞭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 滲透了學生對幾秒的 估測與感悟 。

( 4 )、在 探究分和秒的關係 時,因爲1分=60秒是本課的重難點。但由於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 第一步:我 出示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 格 進行交流而得出結論,我給予適當啓示指導。學生先通過自己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第二步: ① 安靜地想、看:體驗一分鐘的過程,安靜地想和看比拍手體驗更準確,而且是讓學生親眼盯着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再一次鞏固1分=60秒的結論; ② 自由活動:讓學生完成自己認爲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師適當提示),學生自由發揮 :(有的點頭、有的整理書包、有的摺紙飛機、有的畫喜 羊羊 、有的……,學生自由活動有創造性。經過前兩次的體驗,學生基本能夠正確控制自己行動的時間 , 使體驗過程動靜交替,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知識習得的過程 ; 同時,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培養了創新意識,但創新力度不大,今後需提高創新力度。

3 、 讓學生在課堂 練習中鞏固新知

本節課堂練習,我設計了三關有層次的練習:第一關——基礎練習;第二關——綜合應用;第三關:趣味智力題。練習的過程發現學生前兩關正確率高,第三關在我的提示下才有一部分同學想出因爲所以然。總之, 練習設計 一定要 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 這樣不僅學生易懂,還讓學生 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更激發了他們學數學愛數學的興趣!

4、 讓學生在課堂小結時談收穫

因爲學生一節課都很關注整個教學活動,所以此時更積極,有的說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有的說我知道了一秒就是拍一下手的時間、有的說我知道了時間的珍貴要分秒必爭、有的說我知道了 1分=60秒、有的……我認爲此環節不可缺,因爲這是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歸納,如果沒有此歸納, 全課知識點有些凌亂!

二、 問題反思

1 、在教學“ 1 分 =60 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部分討論的不到位,有的學生學的不實。

2 、教師有的時候還是不放心學生,說的話有時過多,如: 30 秒從哪走到哪?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不必說的太多,因爲前面已認識 1 秒、 5 秒、 15 秒,學生能說出來的一定讓學生說。

3、總是擔心學生體驗不到位, 導致課堂前鬆後緊。 如:在體驗15秒時,我讓學生跟着秒錶的節奏拍了兩次手,學生已經掌握了節奏,但我不放心,又讓點了兩次頭後,還臨時讓一名學生數數自己15秒能走幾步,本來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可此時出問題了,這位同學收到了秒錶嘀嗒聲的影響,走得太慢,失去了 測 的目的!也就是因爲這耽誤了時間, 所 以我在讓學生體驗30秒時就倉促了。

4 、本節課的內容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原來已經設計這樣的環節名人名言,由於前面用的時間稍長,所以這個環節由老師代言了 , 學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學改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認識鐘錶、認識時間單位 “ 秒 ” 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涉及的內容不 少 ,知識比較抽象,容量比較大。只要老師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利用電教手段 , 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 再 讓我教本節教學內容,我會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照顧中差生,總結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老師的教法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老師的教學藝術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因此,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融入課改,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更好的。

總之,作 爲 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重視 “經歷”、“體驗”、“探索” 這個過程,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二十一:《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着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的長短,逐步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我在教學中重視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

(1)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新年、鞭炮、倒計時……這是小孩子最喜歡、嚮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引出了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在瞭解生活中的“秒”時,我認爲學生在這方面瞭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通過展示生活中有關秒的畫面.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秒,不僅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秒”的慾望。

(3)在講秒的作用時,我用飽含激情的語氣介紹了劉翔輝煌的成績12秒91,讓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只有分秒必爭,才能實現夢想、爲國爭光。隨機滲透: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讓學生感悟時間長河是由很多的秒構成的,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

2、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

(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秒針走一格,同時滴答一響,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

(2)、在體驗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自己做一些一秒能完成的動作,學生很有成就感的彙報:我能拍一下手、我能眨一下眼、我能跺一下腳、我能摸一下耳朵……再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3)在學習認識幾秒的過程中,第一步:我讓學生先跟着鐘錶秒針的節奏數數、拍手,讓學生感受幾秒。因爲學生都有事做,所以走神的少。第二步:我讓一名平時寫字慢的學生(餘佳俊)和一名平時寫的快的學生(樊宇萍)上黑板,寫“我愛數學”四個字,並讓其他同學估測他們各自所用的時間,同時我用秒錶計時,最後反饋。因爲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每一個學生都很認真的用數數的方式估測幾秒,大部分同學都估測的差不多,學習效果挺好。第三步:學生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麼事情,鍛鍊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引導,並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的按照中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並且爲他們看時間,讓他們瞭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滲透了學生對幾秒的估測與感悟。

(4)、在探究分和秒的關係時,因爲1分=60秒是本課的重難點。但由於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第一步:我出示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格進行交流而得出結論,我給予適當啓示指導。學生先通過自己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第二步:①安靜地想、看:體驗一分鐘的過程,安靜地想和看比拍手體驗更準確,而且是讓學生親眼盯着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再一次鞏固1分=60秒的結論;②自由活動:讓學生完成自己認爲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師適當提示),學生自由發揮:(有的點頭、有的整理書包、有的摺紙飛機、有的畫喜羊羊、有的……,學生自由活動有創造性。經過前兩次的體驗,學生基本能夠正確控制自己行動的時間,使體驗過程動靜交替,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知識習得的過程;同時,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培養了創新意識,但創新力度不大,今後需提高創新力度。

3、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鞏固新知

本節課堂練習,我設計了三關有層次的練習:第一關——基礎練習;第二關——綜合應用;第三關:趣味智力題。練習的過程發現學生前兩關正確率高,第三關在我的提示下才有一部分同學想出因爲所以然。總之,練習設計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這樣不僅學生易懂,還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更激發了他們學數學愛數學的興趣!

4、讓學生在課堂小結時談收穫

因爲學生一節課都很關注整個教學活動,所以此時更積極,有的說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有的說我知道了一秒就是拍一下手的時間、有的說我知道了時間的珍貴要分秒必爭、有的說我知道了1分=60秒、有的……我認爲此環節不可缺,因爲這是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歸納,如果沒有此歸納,全課知識點有些凌亂!

二、問題反思

1、在教學“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部分討論的不到位,有的學生學的不實。

2、教師有的時候還是不放心學生,說的話有時過多,如:30秒從哪走到哪?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不必說的太多,因爲前面已認識1秒、5秒、15秒,學生能說出來的一定讓學生說。

3、總是擔心學生體驗不到位,導致課堂前鬆後緊。如:在體驗15秒時,我讓學生跟着秒錶的節奏拍了兩次手,學生已經掌握了節奏,但我不放心,又讓點了兩次頭後,還臨時讓一名學生數數自己15秒能走幾步,本來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可此時出問題了,這位同學收到了秒錶嘀嗒聲的影響,走得太慢,失去了測的目的!也就是因爲這耽誤了時間,所以我在讓學生體驗30秒時就倉促了。

4、本節課的內容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原來已經設計這樣的環節名人名言,由於前面用的時間稍長,所以這個環節由老師代言了,學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學改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認識鐘錶、認識時間單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涉及的內容不少,知識比較抽象,容量比較大。只要老師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利用電教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再讓我教本節教學內容,我會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照顧中差生,總結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老師的教法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老師的教學藝術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因此,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融入課改,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更好的。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視“經歷”、“體驗”、“探索”這個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二十二:《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分秒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神舟七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錄像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評一評跑步比賽誰第一及選擇適當的時間單位填空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看電子鐘上數字的變化,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篇二十三:《秒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用“經歷”、“體驗”、“探索”等過程性目標動詞刻畫出學生數學的活動水平。而體驗又是一種情感真正投入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學生身處學習環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使之成爲學生的一種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反覆看秒針走動,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說一說,演一演1秒鐘你會做些什麼,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幾秒的認識教學先是讓學生靜靜地體驗五秒、二十秒,再讓學生說出秒針走了多少秒。學生有的用數數的方法說出了秒針走的時間,也有的利用舊知的遷移用秒針走了幾大格幾小格來判斷秒針走了多少秒。此處教學,再一次讓學生體驗了時間單位“秒”,加深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同時還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最後,通過教師的引導也優化了方法。這節課中,始終貫穿的一根主線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他們對秒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高潮,也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現代教學論認爲: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得以發揮出來。任何的學習都是一種主動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就理解了。可見,讓我們的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本課的另一特點是突顯了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數學不僅僅只是科學,也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份,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數學的科學性,忽視了其作爲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只是一些沒有生機的數字和圖形的堆砌。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我們在強調作爲科學的數學時,更要讓學生感受到作爲文化的數學的存在。本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劉翔奪冠的資料,充分地讓學生感受了時間的寶貴,感受到了數學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課極具人文關懷的體現。

篇二十四:《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我在教學中重視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

(1)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新年、鞭炮、倒計時……這是小孩子最喜歡、嚮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引出了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在瞭解生活中的“秒”時,我認爲學生在這方面瞭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通過展示生活中有關秒的畫面。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秒,不僅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秒”的慾望。

(3)在講秒的作用時,我用飽含激情的語氣介紹了劉翔輝煌的成績12秒91,讓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只有分秒必爭,才能實現夢想、爲國爭光。隨機滲透: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讓學生感悟時間長河是由很多的秒構成的,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

2、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

(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秒針走一格,同時滴答一響,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

(2)、在體驗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自己做一些一秒能完成的動作,學生很有成就感的彙報:我能拍一下手、我能眨一下眼、我能跺一下腳、我能摸一下耳朵……再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3)在學習認識幾秒的過程中,第一步:我讓學生先跟着鐘錶秒針的節奏數數、拍手,讓學生感受幾秒。因爲學生都有事做,所以走神的少。第二步:我讓一名平時寫字慢的學生(餘佳俊)和一名平時寫的快的學生(樊宇萍)上黑板,寫“我愛數學”四個字,並讓其他同學估測他們各自所用的時間,同時我用秒錶計時,最後反饋。因爲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每一個學生都很認真的用數數的方式估測幾秒,大部分同學都估測的差不多,學習效果挺好。第三步:學生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麼事情,鍛鍊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引導,並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的按照中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並且爲他們看時間,讓他們瞭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滲透了學生對幾秒的估測與感悟。

(4)、在探究分和秒的關係時,因爲1分=60秒是本課的重難點。但由於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第一步:我出示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格進行交流而得出結論,我給予適當啓示指導。學生先通過自己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第二步:①安靜地想、看:體驗一分鐘的過程,安靜地想和看比拍手體驗更準確,而且是讓學生親眼盯着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再一次鞏固1分=60秒的結論;②自由活動:讓學生完成自己認爲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師適當提示),學生自由發揮:(有的點頭、有的整理書包、有的摺紙飛機、有的畫喜羊羊、有的……,學生自由活動有創造性。經過前兩次的體驗,學生基本能夠正確控制自己行動的時間,使體驗過程動靜交替,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知識習得的過程;同時,又發展了思維能力,培養了創新意識,但創新力度不大,今後需提高創新力度。

3、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鞏固新知

本節課堂練習,我設計了三關有層次的練習:第一關——基礎練習;第二關——綜合應用;第三關:趣味智力題。練習的過程發現學生前兩關正確率高,第三關在我的提示下才有一部分同學想出因爲所以然。總之,練習設計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這樣不僅學生易懂,還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更激發了他們學數學愛數學的興趣!

4、讓學生在課堂小結時談收穫

因爲學生一節課都很關注整個教學活動,所以此時更積極,有的說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有的說我知道了一秒就是拍一下手的時間、有的說我知道了時間的珍貴要分秒必爭、有的說我知道了1分=60秒、有的……我認爲此環節不可缺,因爲這是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歸納,如果沒有此歸納,全課知識點有些凌亂!

二、問題反思

1、在教學“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部分討論的不到位,有的學生學的不實。

2、教師有的時候還是不放心學生,說的話有時過多,如:30秒從哪走到哪?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不必說的太多,因爲前面已認識1秒、5秒、15秒,學生能說出來的一定讓學生說。

3、總是擔心學生體驗不到位,導致課堂前鬆後緊。如:在體驗15秒時,我讓學生跟着秒錶的節奏拍了兩次手,學生已經掌握了節奏,但我不放心,又讓點了兩次頭後,還臨時讓一名學生數數自己15秒能走幾步,本來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可此時出問題了,這位同學收到了秒錶嘀嗒聲的影響,走得太慢,失去了測的目的!也就是因爲這耽誤了時間,所以我在讓學生體驗30秒時就倉促了。

4、本節課的內容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原來已經設計這樣的環節名人名言,由於前面用的時間稍長,所以這個環節由老師代言了,學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學改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認識鐘錶、認識時間單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涉及的內容不少,知識比較抽象,容量比較大。只要老師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利用電教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再讓我教本節教學內容,我會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照顧中差生,總結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老師的教法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老師的教學藝術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因此,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融入課改,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更好的。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視“經歷”、“體驗”、“探索”這個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二十五:《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鈔、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數學來自生活,又爲生活所用。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或用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借用“紅綠燈”等用秒計時的場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並且在練習中,也力求練習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讀出日常鐘錶的時間,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多長時間,給短跑的運動員排名次等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去體驗探究過程。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的學具小鬧鐘或手錶,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

一秒時間很短,在體驗一秒的時候學生就認識到自己做不了多少事情,但通過看現代化工具一秒鐘能做什麼及劉翔奪冠的精彩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一秒雖短,但價值無窮,只要認識抓緊,努力拼搏,一秒是可以成就很多事情的。

這堂課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在學習“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篇二十六:《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認爲本節課的難點是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我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眼觀察的親身實踐中體會秒的實際意義,建立秒的時間觀念,逐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和意識。

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學生會感到不習慣。這就給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學習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重視直觀教學,注重實際體驗。在教學中藉助多媒體秒鐘的動畫,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觀察、動手實踐、自主交流中獲得對時間觀念的體驗,積累豐富的表象,從而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掌握分、秒之間的進率關係。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1秒看不見,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看着鐘面秒針的走動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同時,教師在學生清晰地建立對1秒的認識後,還引導學生通過做課件感受1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到估計較短時間的常用方法,加深了對分鐘的體驗。

3、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練習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如小明睡覺大約8(時),100米賽跑的時間大約是30(秒)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篇二十七: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節課我抓住孩子們熟悉而關注的社會熱點:“神州六號”成功發射,啓發學生思考:發射前倒計時倒數10個數字的時候,估計一下一共用了多長時間?再利用課件,感受10秒、5秒的時間,從而巧妙地引入時間單位“秒”。在自然而然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新理念下倡導自主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篇二十八:《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

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探索。

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過提煉後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增大探究空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的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

在學生把能計量“秒”的鐘表拿回去之後,我設計了同桌互相介紹“好朋友”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並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表有哪些“小祕密”?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從而得出1分鐘=60秒。以及“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4、讓學生去體驗探究過程。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繫。”而自己探究,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5、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證明,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變革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這是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這應成爲今天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價值取向。

篇二十九: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珍惜分分秒秒。

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導入新課,立刻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學生在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中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過提煉後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說一說在哪裏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紛紛舉手說,如跑步比賽、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神舟六號”上天。於是我在網上搜索到“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情景,播放給學生看,並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

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鼓勵學生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有關“秒”的知識。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從而得出1分鐘=60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在體會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通過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活動讓學生建立“秒”的概念。

爲了讓學生初步體會“1秒”的價值,我爲同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如飛機每秒約行250米,衛星每秒約行7900米。同學們在吃驚中自發的吶喊要珍惜每一秒鐘。

我仍將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變革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篇三十:內容《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內容《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神六升空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係”等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首先通過讓學生拍手、數數、寫字、畫畫等活動讓學生體驗1秒鐘、1分鐘的長短,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體驗同樣是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篇三十一:《秒的認識》教後反思

《秒的認識》教後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的'時間觀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用“經歷”、“體驗”、“探索”等過程性目標動詞刻畫出學生數學的活動水平。而體驗又是一種情感真正投入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學生身處學習環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使之成爲學生的一種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反覆看秒針走動,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說一說,演一演1秒鐘你會做些什麼,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秒的觀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後面的環節中還有體驗五秒、二十秒。這節課中,始終貫穿的一根主線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他們對秒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高潮,也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篇三十二:秒的認識教後反思

秒的認識教後反思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鈔、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鐘聲即將敲響倒計時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數學來自生活,又爲生活所用。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或用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將“秒的認識”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就會倍感親切。本節課開始由“神六昇天”的錄像引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借用“紅綠燈”等用秒計時的場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的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係”等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例如,我設計了同桌互相介紹自己帶的鐘表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並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錶有哪些“小祕密”。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4、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爲“思者”、“做者”的角色。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非常強調感悟和體驗1秒和幾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四、注重課堂拓展,培養實踐能力

本課通過課件安排三個層次性訓練,填一填:讓學生初步學會正確使用時間單位;比一比:讓學生靈活運用1分=60秒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此認知的理解;想一想: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得到不同的結果”的道理,從而強調學生認真讀題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通過欣賞“秒的寄語”,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秒應用的廣泛性,瞭解比秒的更小的時間單位,既拓展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外,讓學生注意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作這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變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