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八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歷史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八年級歷史教案 篇一

課程標準

列舉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史實。認識教育發展在“科教興國”戰略中的地位。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圍繞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展開討論,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觀點,學會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知識與能力:瞭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的發展規劃及其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三個面向”;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指導學生學習“三個面向”的題詞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習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培養學生進行史調查和社會調查的能力,並學習撰寫調查報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教育事業輝煌成就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本課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科教興國的意識。

通過調查,加深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增強熱愛家鄉的觀念,樹立學好本領、建設美好家園的志向。

教學過程

導入

由“大眼睛”照片引出教育話題,“你能給這幅照片加上你認爲最恰當的標題嗎?”由此導入新課。

一、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

想一想:爲什麼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說一說: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人民教育事業發展的可喜成就。

記一記:“三個面向”的題詞。

理一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取得巨大成就。

比一比:蘇明娟的兩張照片說明了什麼?

小調查:你所在社區普九實施情況(入學率及原因)

課後延伸:

小組討論:

“你準備怎麼幫助失學兒童?”或以“讓我們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陽”爲題,寫一封倡議書。材料閱讀:“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

——在聽取關於價格和工資改革初步方案彙報時的講話

“中央提出要以極大的努力抓教育,並且從中國小抓起,這是有戰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現在不向全黨提出這樣的任務,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的責任。”

——1985年5月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誰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

教 育 立 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教師資格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希望工程

“大眼睛”蘇明娟當年手握鉛筆“我要上學”的照片爲很多人所熟悉,那雙充滿渴望的大眼睛深深震撼着人們的心靈,以這張照片爲標誌的希望工程也已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動。

10年來,這張照片已爲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以這張照片爲標誌的希望工程也已經發展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動,社會各界捐建的希望國小總數達8335所,救助失學孩子累計達230多萬名。

10年後的今天,希望工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青基會推出了希望工程遠程教育計劃,目的是爲了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力爭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裏讓全國貧困農村國小都建起遠程教育網站。蘇明娟再次成爲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二、高等教育的大發展

口才展示:高等教育發展的概述。指導學生蒐集相關資料(重點大學、專業設置、科研成就、學位制度等方面)。

論從史出:高教發展數據比較(高校數量、在校人數等),說明高教的大發展。

實地調查:選擇本市你所感興趣的一所高校,瞭解它的歷史與發展現狀,加深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認識。

八年級下歷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瞭解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繫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材料,培養學生對於歷史新事物的鑑別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同時,感受到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鬥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難點:新文化運動爲什麼把鬥爭鋒芒指向孔教。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爲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在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洋務派“師夷長技以自強”,但並沒有擺脫西方列強的侵略;維新派鼓吹民權,革命派主張共和,但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中國的前途在哪裏?一些先進的中國人想到要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導入新課。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間、標誌、代表人物、主要陣地、主要內容、兩大口號。

2、新文化運動新階段到來的標誌。

3、李大釗發表的文章。

4、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二、小組合作討論: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

學生討論後,教師補充:新文化運動: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3、爲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啓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爲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代表人物、歷史意義。

2、強調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指導學生列表展示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間、標誌、代表人物、主要陣地、主要內容、兩大口號、發展、歷史意義。

六、佈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

國中八年級歷史教案 篇三

香港和澳門的迴歸

一、課程標準

簡述香港、澳門迴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進入歷史新時期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成爲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一國兩制”的提出創造性構想,成功地運用於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香港和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認識“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性發展;

二、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

2、瞭解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

3、掌握香港和澳門迴歸祖國的時間及意義;

4、知道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過程與方法:

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香港、澳門迴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回顧香港和澳門的問題的由來,提高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香港、澳門迴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回顧香港和澳門的問題的由來,提高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香港和澳門迴歸的歷史意義;

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相關音像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回顧歷史瞭解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

2、瞭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和區徽的寓意;

五、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活動法;談話法

學生學法:探究性學習;

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課堂討論: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麼?2、在這一構想的指導下,我國順利地解決了哪兩個地區問題?

二、香港和澳門的迴歸

1984 中英聯合聲明 1987 中葡聯合聲明

課堂活動:1、齊唱“七子之歌”;說說七子是哪七個地方;

2、你能準確說出香港和澳門迴歸的日子嗎?

3、介紹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和區徽的含義

4、觀看香港和澳門迴歸的記實片

5、討論香港和澳門迴歸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