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短文的內容,並能口述。

過程與方法

自讀自悟、圈點批畫,抓住關鍵詞語或句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充分利用課外資源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優勢,解決學習上的困惑。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生活、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感受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生活、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具:

課文朗讀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短文以其篇幅短小,語意精練而深受讀者的喜愛,我們今天來學習兩篇短文,首先我們學習《小馬》。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習生字

篇棗怯通緞

重點指導讀音的字:篇緞

重點指導書寫的字:棗通

3、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三、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思考:小馬有哪些變化?

初生的小馬外貌:

性格:

春天的小馬:

3、指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4、5自然段

1、聽錄音讀課文

2、學生思考:長大的丹丹外形有什麼變化?丹丹的性格是怎樣的?

五、總結全文

學生討論:作者筆下的丹丹是怎樣的?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漢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聯想、想象等方法在詩中的作用。理解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聯想、想象等方法在詩中的運用;理解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顏色及理由。

2、教師多媒體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繽紛。有人喜歡紅色,因爲它濃烈熱情;有人喜歡藍色,因爲它寧靜致遠;還有人喜歡綠色,因爲它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艾青的《綠》。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對作者艾青的介紹,教師相機補充。(見達標檢測第2題)

2、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正字、正音。

3、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4、出示易混字,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多音字:倒:dǎodào

5、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交叉:幾個方向不同的線條或線路互相穿過。文中指各種綠互相穿過。

重疊:一層層堆疊。文中指各種綠色疊加在一起。

三、出示學習要求,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

2、讀詩歌,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第一節:寫眼前鋪滿綠色。

第二節:寫綠色的豐富,深淺濃淡。

第三節:寫整個自然空間充滿了綠色。

第四節:寫綠色聚集重疊的形態。

第五節:寫綠色在風中飄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上節課,我們整體瞭解了詩人艾青通過描寫綠色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下面讓我們一起細細品讀詩歌,感受詩人寫出了一個怎樣的“綠”。

二、互動課堂,感受詩歌的美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第一節,感受綠的整體美。

(1)“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2)“到處是綠的”,你能說說“到處”是哪些地方嗎,至少寫兩處。(河畔是綠的;田野是綠的;山坡是綠的……)

2、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二節,感受綠色的豐富。

(1)說說文中的綠色有幾種,省略號表示省略了什麼。

(2)學生自主思考:爲什麼會有“綠得發黑、綠得出奇”這樣的感受?怎樣的綠是“綠得發黑”,怎樣的綠是“綠得出奇”?(作者滿眼滿心被綠充斥,被眼前的綠所震撼而產生的一種獨特感受。)

(3)朗讀本節詩,語氣可以稍微平淡一點,語速放慢,“綠得發黑”重讀、語速稍快,“綠得出奇”語速放慢,表現作者驚訝、難以置信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三節,感受“到處是綠”。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到處是綠?

(2)生討論:爲什麼說“風、雨、水、陽光”也是綠的?你見過這樣的情景嗎?

(3)你能說出本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好處嗎?(排比)

(4)仿照詩歌的第三節寫幾句話。

4、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四節,感受綠色聚集重疊的形態。

(1)本節哪些詞語寫出了綠的聚集重疊的形態?你能體會這幾個詞語的含義嗎?

(“集中、擠、重疊、交叉”幾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綠”的動態美。)

(2)朗讀本節詩,語速放慢,聲調上揚,“所有”要重讀,“集中”“擠”“重疊”“交叉”幾個動詞要重讀、慢讀,讀出“綠”的動態美。

5、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五節,感受綠色在風中飄動。

(1)本小節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2)體會爲何所有的“綠”會按着節拍飄動?

生討論後明確:這句話寫出了綠的搖曳、綠的美幻、綠的聞風而動,乃至綠的生命。“綠色”真是具有永恆的魅力!

(3)指導朗讀,讀出節奏美。

三、對比閱讀,明確主旨

1、學生自讀閱讀鏈接《西湖漫筆》,說說選段是如何表現綠的。(作者通過寫道旁、飛來峯上、峯下小徑等處不同的“綠意”來體現雨中靈隱多彩的“綠”。)

2、思考:艾青寫的《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希望,是快樂。因爲詩人心中充滿了綠色,詩人或是在感激或是在懷念或是在憧憬,詩人將萬物都想象成了綠色,表達了詩人對綠色的禮讚和熱愛,表現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教學板書

綠到處是綠——總寫

豐富的綠

自然空間的綠

重疊、交叉的綠

飄動的綠分寫對春天的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朗讀讓學生來感知詩歌的內容,領悟詩歌的美。通過對每節詩的內容和修辭手法的分析,以及對朗讀的指導,感受自然界的綠色美。最後通過課本閱讀鏈接中宗璞筆下的《西湖漫談》與艾青筆下的《綠》對比閱讀,將這首詩的主題進行深入總結,並讓學生積累自己知道的寫植物的詩句,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總體掌握較好,只是在理解宗璞筆下的《西湖漫談》時,把握有一定難度,若在教學課件中加入《西湖漫談》的整篇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三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通過思考所提供的問題,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教師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爲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裏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爲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看黑板板書)

3.(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打開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瞭解到的說給大家聽?

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打開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後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這裏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爲什麼這裏的大潮如此的與衆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爲什麼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①讀準多音字:

悶(man)雷薄(bó)霧風號(háo)浪吼(hǒu)

漲(zhǎng)起顫(chàn)動

②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山崩地裂人聲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讀課文,正音。

④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3)理清文脈。

①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爲“天下奇觀”。我們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籠罩薄霧風平浪靜

(板書)觀潮

潮來時:悶雷滾動一條白線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

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爲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爲“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

(1)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2)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國小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教案 篇四

1早晨真好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理解圖意

1、仔細看圖,說說圖畫內容。

2、請學生完整地說說圖意。

3、課文是怎麼描述的?(板書:1早晨真好)

二、初讀課文

1、要求學生藉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讀音,再輕聲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教學第一小節。

自由讀,說說這一小節告訴我們什麼?(早晨真好)

2、學習第二小節。

(1)討論:從哪裏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歡課文中的什麼事物,請把喜歡的部分讀出來。

(3)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導朗讀:

要用輕鬆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早晨美麗的景色。

3、自由朗讀3、4、5節。

(1)自由讀,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麼?(我們高高興興上學校)

(2)質疑問難:

什麼是一同?他們在做什麼?(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4、學生練習朗讀,讀出讚揚的語氣。

四、總結

2早晨真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捧着鮮豔飄飄奔跑

閃耀開始小嘴兒紅領巾)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後生字,說說自己能記住哪些生字?用什麼方法識記?(這些字可以用換偏旁法,形近字法進行比較識記)

2、重點指導

捧:右邊的下面只有兩橫。

領:左邊是個“令:右邊是“頁”飄:注意與“漂”進行比較。嘴:右邊不要寫錯了。蹦:“足”字旁,右邊是個“朋”閃:第一筆是“點”始:左邊是“女”,右邊不要寫成“合”。

三、朗讀指導

1、朗讀時要讀出韻味來,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愛鳥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讀出比喻句子的語調。

2、第2節要用輕鬆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早晨的美麗景色。

3、第3、4、5節速度要較快,體現出高興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遊戲反思

3難忘的小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爺爺有關的故事。

二、自讀課文

1、提示: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看誰能弄清楚下面的問題:

(1)課文爲什麼樣要以“難忘的小詩”爲題目?爲了一件什麼事?

(2)朗讀小詩以後,“我們”的心裏覺得怎麼樣?

(3)結果怎樣?

2、學生自讀。

3、把生字的字音讀準,用最好的辦法識記字形。

三、檢查識字情況,老師相機指導

難忘、但是、難免、罵人、注視、不甘示弱,朗讀

四、再讀課文

1、要求鞏固生字讀音,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2、注意故事情節是怎麼樣發展的?

五、注意結構、整體把握

課文從哪到哪寫的是“爭吵”?

六、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輕聲朗讀課文,要求根據人物的情緒讀出相應的語氣。

2、指名讀、齊讀。

3、小結:

這兩自然段寫了陶校長處理小磨擦自有辦法,到兩位同學發生爭吵,爲後面兩首小詩的出現打下埋伏。

七、鞏固生字。

重點提示字形中容易寫錯的地方。

4難忘的小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

二、讀講課文

1、學習第3— 6自然段課文

(1)發生爭吵以後,陶行知校長是怎樣做的?

(2)下面請你們自己輕聲朗讀第3—5自然段。思考:“我們”從中明白了什麼?

(3)再讀一坊,看看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導:這應該怎麼讀?輕聲地、充滿高興的情緒。“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讀出“同學們”對那位同學的讚美和會心的笑聲。

(5)陶行知校長這次沒有訓斥學生,而是用小詩來教育他們,收到了什麼樣的效果?

(6)讓我們把這兩首小詩再讀一遍,你覺得陶行知校長做得對嗎?你和小夥伴相處時要怎麼樣做呢?

2、學習第7自然段

(1)這一段課文是總結全文。

(2)指名輕聲讀最後一自然段。

(3)讀了這一段,說說這兩首小詩爲什麼令孩子們終身難忘?

3、現在我們來說幾句話來表達我們對陶行知校長的敬意吧。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寫出了一件什麼事?

3、背誦課文中兩首小詩。四、課堂練習

小練筆:回憶自己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事,聯繫學校生活,自編一首小詩。

反思:

5願望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是發生在班級裏的故事。

2、板書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去讀這篇課文,現在大家讀得怎麼樣?

(1)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讀。

(2)一個同學讀第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

2、教學生字。

(1)這一課有12個生字,讓我們一起來記住它們。

(2)讀讀寫以下詞語。

獨自、笑眯眯、溼潤、緊緊、友善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並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2、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麼疑問?

四、探究方楠寫下自己的願望時的內心活動

1、看看方楠的願望是什麼?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想想方楠的內心感受。

3、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方楠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範讀。

(3)同學討論:讀完後,你彷彿看到了怎麼樣的一個方楠。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達了“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體現了“我”對愛爾莎的真心愛護。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14個。能正確讀寫“撫摸、教訓、選擇、實驗、資源”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瞭解“我”和小獅子的親密關係。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瞭解“我”和小獅子的親密關係,瞭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教學構想

課前,佈置學生了解獅子的習性、分佈等知識。教學時,縣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談感受,初步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啓發學生通過討論小獅子生長過程,瞭解它的生活習性,重點了解“我”怎樣關愛小獅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學準備

讓學生課前蒐集、瞭解有關獅子的習性、外形、產地等有關知識。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大體瞭解課文記敘順序。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養過小動物嗎?誰能給大家講講自己餵養小動物的趣事。(學生自由回答,體會動物與人類之間親密的關係。)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餵養一隻小獅子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激發興趣,引導質疑。

大家聽了老師的介紹,看了課文的題目,心裏會想些什麼問題?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大體瞭解記敘順序。

1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發現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的讀音。

國小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學情分析】

本課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教學理念】

教學中應儘可能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見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一個信封。)

1、提問:

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2、談話:

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國小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

二、指導閱讀

1、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

張國強同學遇到什麼麻煩了?

2、討論:

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麼?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3、自讀回信,思考: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麼?

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註,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朗讀課文,感悟柯老師信中的語氣特點:真誠、耐心。

三、總結延伸

1、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現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2、合作交流,教師小結。

3、辯論會:

結合本班實際,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板書設計】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正視自己

善於溝通

【相關作業】

1、給自己的親友寫一封信,注意書信格式。

2、結合自身實際,寫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讀後感。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七

課時目標:

1、瞭解民間故事情節曲折的特點,學會從人物語言、心理描寫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從分角色朗讀和課本劇表演中領會文中人物性格,增強民間故事語言的賞析能力。

教學程序:

一、鞏固預習

1、讓一名平時字詞掌握較差學生上黑板列出本課需掌握的字詞:

(生書寫) 撒 撬 彌 桅 唆 吻

指名一生寫出字音,師生共同正音。

2、解詞:笑逐顏開 恩將仇報 堂堂

二、解題啓思

1、文章選錄於那部著作?你對這部作品的知識瞭解多少?

生:選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譚》,“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區,“譚”通“談”。作品真實地反映了公元8世紀至16世紀阿拉伯的器的風土人情,顯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方色彩。

2、課文爲什麼不改爲“漁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爲文章是從漁夫的活動展開的。

三、梳理情節:

1、抓漁夫心理變化的句子,用一個詞概括。

漁夫在打漁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經歷了一次最嚴峻的人生考驗。面對着這突如其來的生死攸關的困難,漁夫的心理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找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討論,並領會情節的曲折性。

生:漁夫先爲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魚時,撈到一個可賣十塊金幣的膽瓶,解決了生計問題而高興。當他遇到了兇惡的魔鬼,內心無比害怕之後,又鎮定下來,按自己的計劃騙魔鬼上鉤,這裏應是自信的。最後,漁夫處置兇暴的魔鬼的態度果斷而堅決,從不受魔鬼的誘惑。

板書:喜悅 害怕 自信 果斷 情節曲折

四、研習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形象個性。

提示:你現在正扮演誰?縮短本人與文中角色差距。

2、課本劇表演:漁夫與魔鬼的鬥爭過程。

演員——魔鬼:魏禮偉 漁夫:劉見樂

道具——面具2個、馬夾、風衣內襯

舞臺監督——楊綠野

音響——魔鬼進出場模擬錄音

3、評議角色表演:舞臺上的“他”表現如何?

生:我覺得“漁夫”在與“魔鬼”說話時,應該用顫抖的聲音表示自己的害怕,並且加上表情動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後與瓶中的魔鬼說話時,應十分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要有斬釘截鐵的感覺。

4、概括人物性格:從漁夫和魔鬼的表現可見他們有什麼不同的性格?

學生討論,板書:誠實、機智、勇敢(漁夫)

兇惡、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漁夫在第三個世紀救了魔鬼”,請設計一段話。學生構思。

2、學生交流,選取典型例子,評議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這節課我們通過表演、評議、想象,認識了漁夫這一勞動人民的代表勇敢、機智、誠實的性格,並領會了民間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的特點。

板書:

漁夫 善良、誠實 機智、勇敢

(魔鬼 兇惡 愚蠢、狡猾

故事 喜悅 果斷

情 節 曲 折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