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音樂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音樂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音樂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找出身邊的音樂,瞭解這些音樂的作用;

2、識別音樂的情緒,發揮創造想象力爲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背景音樂。

設計思路:

學生發掘自己身邊的音樂,對生活中、社會中音樂的功能進行初步瞭解,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與生活的聯繫,體會“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音樂伴隨我成長”的道理,並能爲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重點:

在音樂聽賞中瞭解音樂的情緒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爲場景配置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音樂爲《歡迎進行曲》,由幾名學生列隊進入,並揮手向其他學生致意。)

2、師生相互問好。

二、感受與探索

1、教師提問:剛纔播放的這首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曲名是什麼?那幾位同學隨音樂進入教室時是什麼樣的神態呀?誰來模仿一下?他們爲什麼會有這種神態呢?

(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與人的情緒之間的關係)

2、我們再欣賞幾段音樂,聽完之後,請同學們說說聽到這些音樂時的感受,然後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找出身邊的音樂)

3、教師播放音樂片段,學生聽賞。

(《運動員進行曲》、《搖籃曲》、《國歌》等)

4、學生自己探索,尋找音樂。

教師提示:除了剛纔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樂曲以外,還有哪些在你身邊的音樂,請大家開動腦筋,找一找,比如你在電視中聽到的,在書店聽到的,在超市等很多地方都有音樂,你能唱一唱,哼一哼都可以。

5、對找出來的音樂進行簡單的情緒情感分析。

6、試對已經分析的音樂設置場景,學生合作表現。

(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表現音樂,在熟悉的音樂中創設場景,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

三、創作與表現

1、試配場景

剛纔我們自己找出了許多身邊的音樂,也爲找出來的音樂配置了一些場景,下面我們來爲場景試着配一配音樂。

2、將學生分組,各小組自行確定要表現的場景,併爲場景構思配置什麼樣的音樂。

(學生討論,教師下去指導)

3、教師提供音樂片段,學生自由選擇音樂。

4、分組展示交流,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

(以學生自評爲主,教師只指導學生如何評價,不作結論性的評價,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但都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教師小結,下課。

國中優秀經典音樂教案 篇二

【教案目標】

1、大方自信的齊唱、對唱歌曲,唱出陝北民歌的韻味。

2、瞭解陝北民歌與陝北人民生活之間的聯繫,感受、體驗陝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3、在輕鬆的氛圍中,激發學生從內心熱愛我國的民歌藝術。【教案重點】

自信演唱《黃河船伕曲》,唱出陝北民歌韻味。

【教案難點】

瞭解陝北民歌與陝北人民生活之間的聯繫。

【教案過程】

一、走進西部

1、音樂引路。課件播放電視劇插曲:趕路、放羊、送別、阿寶《山丹開花紅豔豔》片段。學生在音樂聲中等待上課。

2、導入新課:生活中處處是陝北民歌。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聽到的民歌裏唱的內容還有印象嗎?他們的演唱有什麼共同點?(趕路、方言、送別的場景。音調較高。)

師: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陝北民歌,在陝北有這樣一句話“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陝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歡民歌。陝北人的生活離不開民歌,陝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們的生活。

師:其中的演唱者認識嗎?

阿寶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民間音樂的薰陶,他對陝北民歌非常鍾情,聲音能竄高走低,將陝北民歌的魂植入人們的內心。他的聲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陝北民歌到底和陝北有什麼聯繫?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陝北,走近陝北民歌。

二、賞析陝北民歌。

1、介紹地域環境。

師:在我國的陝西省,以北山和秦嶺把陝西分成:北部的陝北高原、中部的關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們剛纔聽到的音樂就是來自北部的陝北高原。我們來看看黃土地上陝北人的生活環境。這裏與我們的城市有什麼不同?比較城市—陝北高原,黃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師:在陝北高原上流淌着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它與我們的湘江有區別嗎?

師: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會有着怎樣的性格?在這麼天寬地闊的高原上,人們說話或是唱歌的聲調會有什麼特點?

師:赤裸光禿的黃土高原與咆哮怒吼的黃河賦予了陝北人的開朗豪放、淳樸敦厚的性格,在溝壑縱橫、天寬地闊的黃土高原上,人們由這山坡可以望見那山坡,可是見個面卻要走幾個小時的羊腸小道,喊話或對歌成了他們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高亢的聲調、嘹亮的歌喉。

2、一聽全曲,關注歌詞內容。

師:就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黃河上飄來的歌聲!

師:黃河上的歌聲是誰唱的?他們在幹什麼?(船伕,邊划船邊唱歌)

師:生活在黃河上的船伕們,在黃河上艱辛、無畏地划船、拉縴,風浪將他們的臉刻滿了皺紋,雨雪將他們的鬚髮染成蒼白,但是他們依然不畏艱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黃河上擺槳撐船。

師:陝北民歌的內容是陝北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幹活也罷、趕路也罷、放羊也罷、划船也罷,只要心中有感,便放開嗓子唱起來。《黃河船伕曲》唱的正是黃河上船伕們艱辛的生活,體現了他們吃苦耐勞的性格,簡單的歌詞也許沒有太深的含義,但是唱歌爲他們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勞累與疲乏。

3、二聽旋律,關注音程跳動。

1)生邊聽旋律,畫旋律線。師: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畫出旋律線,請你說說旋律有什麼特點?(跳動較大)

2)對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動較大原因。

師:對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陝北民歌的音程跳動較大,這跟什麼有關?(江南人感情細膩、說話柔和。陝北人性格粗獷,聲調高亢、嘹亮)

4、三聽老師範唱,輕聲跟唱曲譜,關注旋律重複。

師:老師來唱第一段歌詞,請大家隨我輕輕跟唱曲譜,注意觀察歌曲的旋律還有什麼特點?(重複)出現了幾次?(5次)

1)生隨琴唱重複旋律

師:剛纔在聽的時候,同學們已經能基本輕聲跟唱,說明這首曲調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間這一段,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段旋律。

2)生邊做協調有致的划船動作邊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複

師: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複次數最多的旋律?我們可以聯繫船伕們此時的動作,想一想他們一邊唱歌一邊在(划船)。他們的動作有什麼特點?(嫺熟、協調有序)

師:讓我們模仿船伕嫺熟的、重複的划船動作,隨琴唱這一句重複出現的旋律。

3)生邊做划船動作,邊唱歌詞,感受四四拍子的強弱規律,表現歌曲的韻味,將歌詞每小節第一拍的字放大。

師: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強弱關係是怎樣的?

(強弱次強弱)

師:划船動作中第一個劃開水波的動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強弱關係。讓我們邊做划船動作邊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韻味。

5、四聽方言、襯詞樂句的範唱,瞭解方言、襯詞。

1)分析方言特點。

師: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哪幾句讓你一聽就知道是陝北方言?

師:由於地域及生活習慣的不同,我國的語言形成了豐富的地方特點,即所謂的方言。像這首歌曲產生於陝北高原一帶,因而這一帶的方言使得陝北民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

2)分析襯詞特點。

師:這首歌曲中,有哎、嗬喲襯詞。也是陝北民歌的特點。

師:爲什麼要加上襯詞?要是沒有襯詞,也可以唱啊。(師示範)

師:歌唱中加入一些襯詞,不僅使歌唱語言更加口語化,音樂更加飽滿、連貫,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緒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3)模仿方言、襯詞,跟唱開始和結尾的兩句瞭解演唱形式。

師:每一句最後都加了一個前倚音和一個下滑音記號,前倚音與陝北方言的語音語調有着密切的關係,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緒得到更好的發揮。

6、隨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態。

師: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種: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聲唱法,現在還有一種原生態的演唱方法,《黃河船伕曲》應該採用什麼演唱方法?

師:因爲歌曲的內容是陝北人生活的寫照,他在趕路就唱趕路的歌、分別是唱送別的歌、放羊時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時唱出心中歌爲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應該是隨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態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宣泄自己的情緒。讓我們帶上對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這首歌。

7、小組對唱,參與律動。

師:整首歌曲有兩段歌詞?以什麼演唱形式出現?(2段、一問一答)

師:讓我們扮演黃河上的船伕,按照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韻味。

三、小結與延伸

1、小結

師:在陝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還是乘船行駛在洶涌澎湃的黃河之上,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陝北民歌。它是陝北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陝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實的反映。陝北人的生活離不開民歌,陝北民歌反映着人們的生活。

2、欣賞民歌《黃河船伕曲》

師:而今,陝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陝北民歌同樣也隨着生活水平的發展而應該有所改變。但是,我們要承認的是不管人們生活水平如何改變,陝北民歌的魂還在,它依然是現代音樂創作的重要音樂素材。經過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後,又賦予了它新時代的氣息。

師:同學們,民歌是一個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讓我們繼續挖掘和了解我國各民族的民歌,不斷髮揚和壯大我國的民族文化!

國中音樂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隊》、《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樂知識:歌劇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教唱,引導學生用綿延的氣息,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情感。

2、瞭解大型音樂作品:歌劇,並能夠理解歌劇,學習欣賞方法。

教材簡析:歌曲爲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爲G調。前一段較抒情,後一段是歌頌。

教學重點:

1、用優美、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2、體會歌劇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理解歌劇

課時:三課時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音樂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課題

1、師:課前我們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音樂,同時要同學們思考以下一個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樣的情緒?

2、(播放錄音)聽中學國中第五冊《小草》

3、學生談感受

生:略

4、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剛纔我們聽到的是《小草》,它表達了作者對劇中主人翁的歌頌之情,聽了這段音樂,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爲社會默默貢獻。

(一)、爲教唱歌曲作準備

目的:爲學生設計唱歌曲的感覺

1、師:在唱歌前我們先以二條發聲練習曲來開開嗓子。

出示課前準備的小黑板:

發聲練習

(1)連音練習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連音練習

1353|1353|1-||

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在電子琴上選擇絃樂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導學生髮聲。

3、師:請同學們用第二條發聲練習曲爲老師的範唱領唱,給老師感情提示。

(二)、教師範唱《小草》

在同學們領唱後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讓學生看黑板答題

在畫報上畫G調譜表

師:請說出它是什麼調號的譜表,它的音階如何寫?

學生回答板書(略)

2、給學生二分鐘時間自習視譜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聲部旋律(伴奏要求同發聲)

師:請同學們找出貫穿始終的節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輕輕哼唱,再唱歌譜,最後唱歌詞。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驟同上。要求學生有感情演唱。

5、創編

請同學爲本歌曲設計演唱形式,並予以表演。

生:領唱——合唱等

三、總結教學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許多同學都已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心繫家鄉、心繫祖國,爲祖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國中音樂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

2、構建音樂“情感教學”模式,以教材爲依託,把握情感核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重點、難點:

1、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

2、通過情感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教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請問同學們平時都通過哪些手段和方法來欣賞音樂的?

(導入語:在大家的記憶中我們平時一般通過觀看電視,vcd,dvd和聽收音機,錄音機,mp3 ,現在還有電腦來獲得對音樂的欣賞,今天老師要讓大家換一種方式來欣賞和感悟音樂,引出今天的課題—《讓我們用心感悟音樂》)——(展示課件)

(二)欣賞與實踐

1、介紹一位著名的聾啞舞蹈藝術家—邰麗華並觀看她的代表作品《千手觀音》——(展示課件)

通過認識這羣特殊的人,使學生在爲表演者優美的舞姿折服的同時,初步感悟音樂和感悟人生。——(情感鋪墊)

2、在一個感人故事之後,馬上進入主題《感恩的心》

故事根概: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爲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纔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着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爲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裏,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着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爲媽媽太累,睡着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裏還緊緊地拽着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爲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1)、先讓學生初步欣賞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課件——教師範唱)

(2)、然後教師一邊教唱歌曲和一邊手語;(教師示範——學生試學)

(3)、讓全體學生起立和教師一起用手語演繹《感恩的心》

(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直觀感知,聽唱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藝術的審美施教法,實現教學目的 )

3、欣賞《天路》

愛,就是如此偉大也許身邊小小的細節你並未留心,但它無時無刻都陪伴在你身邊。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讓愛繼續伸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展示課件)

4、欣賞《天亮了》(展示課件)

再由韓紅的另一首歌《天亮了》講述又個讓人感動的故事,進一步讓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情感的共鳴,陶冶他們的情操,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以積極的姿態認真學習,面對人生。

(三)課堂小結

教師展示本堂課的寄語:

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感謝父母、感謝師長、

感謝同學、感謝親朋!

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讓這世界永遠充滿着愛!

(四)作業佈置

1、給父母演唱《感恩的心》

2、主動做家務。

國中音樂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瞭解、熱愛電影音樂,培養合作意識和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欣賞、體驗、探究、表演音樂劇片段。

3、初步了音樂片《音樂之聲》涉及的相關常識,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雪絨花》,初步體驗影視音樂特性、功能。

教學重點:初步瞭解、感受、表現音樂劇片斷《雪絨花》

教學難點:感受歐洲電影音樂的藝術魅力,探究音樂對電影情節發展變化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電)鋼琴、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

1、導入:同學們好!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曾榮獲最佳影片等五項奧斯卡金像獎,打破電影史上最高賣座記錄的美國歌舞電影片段,請看屏幕!播放《Do-Re-Mi》。

2、請同學們搶答以下幾個問題:我把同學們分爲AB兩組,每組只要答對5個問題就會得到一分精美的禮品!

①、這部影片和這位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②、請說出瑪麗亞和孩子們唱的這首歌曲的曲名,及歌詞的大概意思?

③、師生簡介這部音樂片的故事情節。奧斯卡金像獎是什麼獎項?

④、請同學們在欣賞一遍電影片段,注意思考歌曲的力度、速度、節奏、旋律、演唱形式?

二、欣賞《孤獨的牧羊人》

1、爲了歡迎上校當時的女朋友(男爵夫人)和麥克叔叔。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戲,把歌曲《孤獨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來欣賞。

2、請同學們欣賞有趣的木偶戲的同時,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與前一首歌在情緒上有什麼不同?思考一下這首歌與《Do-Re-Mi》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麼變化?

三、學唱《雪絨花》

1、導入,欣賞《雪絨花》

上校開始對瑪麗亞管理孩子的方法非常不滿意,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的歌聲時十分感動,他也拿起吉他唱了起來。播放電影片段。

2、下面讓我們來欣賞這首歌,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首歌的力度、速度、音色、節 奏、旋律?

3、這首歌與上首歌在情緒上有什麼不同?表達了上校怎樣的情感?

4、學唱旋律:

①、《雪絨花》這首歌非常優美,給我們營造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下面請同學們看着曲譜聽教師演唱一遍。

②、現在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發一個音,“lu”。請同學們就用這種感覺跟着老師的琴聲來熟悉一遍

④、分析歌譜,突破難點。

注意: 聽老師唱第3句,這兒有一個什麼符號?(八分休止符)同學們按照老師的節奏說話。

5、學唱歌詞

①、在請同學們看歌詞,試着將詞填進去唱一唱(學生自由視唱)。

②、想一想 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點,抒發的是熱愛祖國的感情,聲音柔和一點。)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來說,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強一點)。

6、檢查學生演唱情況

7、請同學們想一想,就《雪絨花》這首歌,我們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同學分2組來表演音樂劇片段《雪絨花》。

8、學生表演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音樂片《音樂之聲》的幾個片段,瞭解了奧地利、音樂片、音樂劇的相關知識,在後邊的幾節課裏我們將進一步探究音樂對電影情節發展的作用。正是有了優美動聽的歌曲貫穿於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當發現優秀的電影歌曲的時候,請你把它介紹給大家,好嗎?

國中音樂教案 篇六

一、課程性質與價值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爲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着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 2.創造性發展價值 3.社會交往價值 4.文化傳承價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樂審美爲核心

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爲動力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爲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爲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9、理解多元文化

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

10、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

三、課程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2、過程與方法

1、體驗 2. 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綜合

3、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2、樂基本技能

3、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

4、音樂與相關文化

四、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1、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 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繫

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因地制宜實施《標準》

(二) 評價建議

1、音樂課程評價的原則

導向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

2、評價的方式與方法

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國中音樂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夠用正確的節奏來爲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注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模仿、體驗等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情感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母親、對家鄉以及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思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詩是表達思鄉之情的?誰來朗誦一下?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思鄉詩。

師:在“故鄉”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方塊字中,蘊涵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積澱下來的思想哲學、民風民俗,中國人走到哪裏,都會在故鄉情結中良久徘徊,別離之愁、思歸之渴,這種情結如同生命一樣古老而常新。這種情結不但大量出現在文學作品裏,好多歌曲也以此爲題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思鄉的歌曲。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音樂,設問:它的基本情緒和情感是什麼?簡單介紹詞、曲作者及歌曲創作背景

2、第二次聽賞,設問:這首歌曲是什麼節拍?演唱形式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

(1)出示幻燈片:3/4拍,強弱規律爲強弱弱,讓學生用拍手等肢體動作體驗3/4拍的強弱規律,並學習3拍子的指揮圖示。

(2)出示幻燈片:二聲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學唱(請學生打開課本26頁)

(1)高聲部旋律學習:a、老師範奏(唱),學生劃拍默唱,問學生音樂情緒的變化?前部分和後部分的區別?可重複演奏(唱),讓學生體會發現。學生回答後可總結此曲的強弱規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強弱弱的規律,而是強強弱;b、學生跟琴學唱,注意音樂情緒的變化、力度的變化、四分附點音符後接兩個十六分音符,演唱時要體現出來;c、學生自學,老師巡視釋疑解難;d、課堂反饋(隨機抽測,考察學生完成情況);e、教師點評,再次鞏固。

(2)低聲部旋律學習:a、老師範奏(唱),學生劃拍默唱;b、學生跟琴學唱,同樣要注意力度的處理以及前後情緒的變化;c、學生自學,老師巡視釋疑解難;d、課堂反饋(隨機抽測,考察學生完成情況);e、教師點評,再次鞏固。

(3)歌詞學習:a、按節奏朗讀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節奏的掌握)。讓學生展開討論,歌詞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爲什麼說“媽媽總在我的身旁”?引導學生去體驗母愛,進而加深對歌詞的理解。b、配樂朗誦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帶着剛纔對母愛的體驗,配樂朗誦。

(4)帶詞演唱:注意力度度變化以及情緒的處理,啓發學生帶着情感演唱。

(5)課堂反饋,抽一組上臺演唱;

(6)完整演唱一次,請一學生擔任指揮,老師點評;

(7)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個學生擔任指揮,幾個學生打擊樂伴奏,教師擔任電子琴伴奏;

三、拓展欣賞: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雲》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四、師生總結:

大海是寬闊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於海洋、音樂源於生命。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大海、熱愛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讚美大海寬闊的胸襟吧!

五、下課禮式學生在《大海啊,故鄉》的音樂聲中和老師說再見。

國中音樂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引導學生喜歡我國彝族音樂,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彝族的音樂傳統,培養學生熱愛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過學習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情感。

3、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使學生置身於彝族山寨,在歡快、熱情的彝族歌曲聲中,充分展開想象,瞭解彝族風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樂元素。

2、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採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並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能用自然圓潤、略帶彈性的聲音和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阿西里西》,並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設計表現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樂基本表現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對歌曲表現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通過各種手段的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把《阿西里西》的風格特點恰當自然的表現出來。

二、難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掀起各環節的小高潮,以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紅綢、彝族民族服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課前播放《阿細跳月》的MTV,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走進音樂教室時就走進了彝族山寨。

1、組織學生進行肢體活動節奏型是即興的,動作採用彝族舞蹈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擊掌等。

2、教師演唱一首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問題:你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嗎?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有什麼聯想?是什麼因素使你產生了這種聯想?

3、根據學生的回答作恰當的總結和評價。

4、對於“彝族”同學們瞭解多少?

5、教師利用課件梳理有關內容。

有秩序的進入教室並分組坐好準備上課。

課前幾分鐘的肢體活動即可以放鬆師生情緒,拉近師生關係,又可以爲下一步的彝族舞蹈創編提供了素材,作好了鋪墊。在這一環節中還注意滲透了同學間的合作關係。

教師的真情演唱引出彝族民歌的風格特點,使學生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感受,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

多媒體課件演示相關內容,爲教學創設了意境,學生視聽結合走進彝族山寨瞭解民俗風情。課件的背景音樂是童聲合唱《阿西里西》,已經在不自覺中進入到新課教學中。

二、學唱歌曲

1、導語:今天我們就到彝族山寨和那裏的同齡人交個朋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性格。

2、播放課件《阿西里西》。

3、從歌曲中你瞭解了彝族少年的性格怎樣?闡明理由(着眼於速度、力度、情緒、音色等音樂要素去分析。)哪句旋律最具彝族民族特色?

4、同學們: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設置懸念,只是組織學生討論、猜想,並不告訴他們答案,待到唱會歌曲後從中體會出來。學生提出歌曲中的疑問時,教師要範唱該樂句,加深學生對旋律的認識。)

5、教師範唱歌曲,幫助學生自學。

6、有困難嗎?師生幫助解決。(教師在此處是一個服務者,必要時可以彈琴、播放錄音等。)

7、通過演唱體會“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是什麼意思了嗎?

“阿西里西”是我們的好朋友。“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歡樂情緒的襯詞,無實意。

8、指導學生分別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演唱歌曲,說說帶來的不同感受。

9、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來源與生活、經過一代一代口頭傳唱、加工改編才流傳下來,我們同學們也肩負着着一重擔,現在我們就來小試身手吧。

10、小結本環節。

1、認真聆聽歌曲《阿西里西》。

2、討論交流老師的提問。(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等。速度稍快、力度變化豐富、情緒熱烈歡快、音色清脆明亮等。)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如:“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

4、聽範唱找出歌曲中哪句旋律印象最深刻,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哼唱出來。

5、提出不會唱的地方,師生幫助解決。

6、組織學生展示學唱成果。

7、在練習的過程中嘗試力度、速度、音色的變化給歌曲表現帶來的不同效果,尋找小組喜歡的方式演唱歌曲並展示。

8、小組討論:聯繫生活創編情緒適合的歌詞並展示。

9、小組互評。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歌曲爲唱好歌曲做好鋪墊。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作學習的主人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此環節採用自主學唱歌曲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充分體現“學爲主,教爲輔”的學習新策略。學生可以確定目的、選擇活動的方法、自我管理調控。在感性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分析,關注音樂要素對錶現音樂作品起到的重要作用。

創編歌詞是培養學生創作能力的體現,引導他們善於觀察、熱愛生活,使一些優美的旋律賦予新生命。

三、火把節的盛況

1、導語: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就是火把節,在火把節之夜,村村寨寨都要點上火把,穿上節日的盛裝,圍着篝火唱歌、跳舞。白天,男子們參加摔跤、賽馬、鬥牛、鬥羊、爬杆等活動;女子們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比賽的優勝者敬酒。同學們,我們就去參加一次火把節吧!

2、巡迴指導學生。

3、彝族舞蹈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許多人一起表演。讓我們隨着歡快、熱烈的音樂,一起跳起來。同學們準備好了嗎?

4、小結本環節。

拓寬視野,感受舞蹈與音樂結合所產生的藝術魅力。爲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合作意識。

師生共同舞蹈構成一幅熱情奔放的畫面,體現了和諧的師生關係及團結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結束語:

音樂是人們瞭解一個民族文化的窗口。祖國的西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彝族外還有苗族、侗族、傣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過他們的民族音樂文化,如:苗族飛歌、侗族大歌、傣族孔雀舞、壯族的《劉三姐》等都是經典之作。下節課老師會陪同學們一起走進祖國的西南瞭解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

讓我們下次再見!謝謝大家!

國中音樂優秀教案 篇九

教學內容:青海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欣賞由《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創作的流行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複習鞏固歌曲,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愛情觀。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風格,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

2、過程與方法:採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樂曲所表達的情感,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能力感知。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分析,利用“非音樂因素”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3、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用氣息支持的聲音完整、連貫地演唱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教唱《在那遙遠的地方》。

教學難點:比較準確的音高、節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師生間相互問好師:同學們下午好!生:老師好!

二、導入:放映幻燈片,欣賞有關於青海的圖片。

三、新課教學。

1、出示歌譜,演唱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2、歌譜教唱。

3、師:接下來,同學們聽老師演唱這首歌一遍,然後我們大家一起把這首歌的歌譜唱一遍,再把歌詞填進去來唱一遍。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同學們要用抒情、歡快的聲音,準確的音高、節奏,自信地演唱歌(演唱歌曲)

4、分組表演。師:同學們唱的很不錯,接下來老師要請2個女同學來分別演唱這首歌曲的一、二段,在第三、四段的時候,兩個人再合起來唱,有沒有同學主動起來唱啊?(學生回答)

5、學生展示:師:__同學,__同學,請認真聽着老師的伴奏,把握住歌曲的節奏和速度,注意4/4拍的強弱規律。(學生表演。)

6、三、欣賞流行音樂《在那遙遠的地方》。

7、同學們,課後可以講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和改編後的流行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進行比較看看。好,現在下課。

課堂小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將我們民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