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釣魚的啓示》教案【精品多篇】

《釣魚的啓示》教案【精品多篇】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按事情發展順序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2、學會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嚴格的教育並勇於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才能成爲有道德的人。

教學過程:

一、質疑: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說一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還有什麼不懂得問題?

2、除了解決這些問題,本節課你還想學會什麼?

二、答疑:

導:就從某的問題入手學課文。這個問題學懂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那是一條怎樣的魚?對我充滿了如此誘惑?自己讀書,劃出有關詞句,讀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讀處理方式嗎?

②作者釣到鱸魚後驚喜、得意。(板書)時說出來的嗎?作者直接把內心的想法寫出來。

導:還有哪些描寫也襯托出了作者釣到鱸魚的高興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寫:漣漪、銀光閃閃——讀得慢一些,給人以回味。

②釣魚的過程描寫很細膩,表示動作的詞要讀的輕短、活潑。

2、捕撈鱸魚是有時間的,在什麼時間?是放?是留?父親和我對待這條誘惑人的鱸魚態度一樣嗎?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的?合作讀書。(板書)

①父親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去。你理解父親的做法嗎?(討論)

儘管作者“我”捨不得放棄這條極具誘惑力的魚,但父親嚴格的教育絕不允許我放縱感情,必須戰勝誘惑,把大鱸魚放回到湖中。如果沒有34年前父親的嚴格要求,就不會有34年後我的成功。賀拉斯說:“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財富。”所以當你爲自己具備的某些優點驕傲的時候,你應該感謝你的父母,你的師長,是他們對每一件小事的嚴格要求使你如此優秀!

②哪些詞句寫出了父親對我的嚴格教育?誰跟他的意見一樣?你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樣呢?

語言:

①小組合作讀對話。②引讀。③表演

小結: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再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行動:

①“乞求的目光”的擴展。

②放魚動作的朗讀指導。

小結:通過人物動作反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看誰還能提出問題?

1、“魚”還是指那條誘人的大鱸魚嗎?(特殊的含義)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會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誘惑?作者會怎樣抉擇?舉例說。

2、讀作者的啓示,聯繫這個故事說說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板書)

3、讀了這個故事,你還有什麼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親,不理解父親那嚴格的要求;34年後,我不但理解了父親,而且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是充滿着對父親的崇敬之情。同學們,積跬步而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河。正確對待每一件小事吧,因爲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歷練自己,你必將成爲有道德的人,必將走向成功!

三、總結:

1、本文的主要內容。

2、寫法上學會了什麼?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麼?

四、擴展:

1、作者把34年前釣魚的故事寫給我們,希望我們勇敢的挑戰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在家庭、在公共場所你曾經禁不住哪些誘惑?給你留下了什麼啓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樣真誠的與大家共享?打算怎樣寫具體?

2、童心最美。老師把孟德斯鳩的名言送給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讓老師和你們共同努力,我們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好嗎?

3、同學們還有疑問嗎?

板書設計

父親我

釣魚得意

放魚不容爭辯依依不捨

啓示嚴格教育道德實踐有道德的

資料提供者:

課文《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明白父親讓“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聯繫實際,受到“要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過對“我”和“父親”言行的朗讀感悟,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尤其要體會“我”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朗讀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我”所獲得的啓示的意思。

2、理解“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讀題《釣魚的啓示》。

2、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釣魚、放魚、獲得啓示)

(作者從釣魚、放魚的過程中獲得了啓示。)

二、初讀啓示,質疑。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將“我”獲得的啓示劃出來。

2、讀讀啓示,提出疑問。

三、自讀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與“非”。

1、就“釣魚”這件事來說,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2、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爲什麼“我”做起來卻覺得很困難呢?

師:下面我們就帶着這兩個疑問自由的讀一讀3-9自然段,從中找出理由。

(二)理解道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A:體會讓“我”覺得做起來難的原因。

1、請同學們自由讀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彙報交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說理由,讀句子。

過度語:“我”爲什麼不願意將魚放回湖裏?

(1)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

師:請你將課文中描寫釣魚的句子讀出來。

生讀:“過了好長時間,……濺起了不少水花。”

師:從讀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這條魚是作者好不容易纔釣到的。

師:從他的讀中你們聽出了什麼?

生:我聽出釣到這條魚真是太不容易了。

齊讀這段話,體會體會。

(2)這條鱸魚很大、很美。

師: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魚?

生讀:“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

師:是呀,這麼大、這麼美的魚,我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

師:你在讀這句話的時候,體會到作者的心情了嗎?(得意)

生:我體會到作者釣到這條魚時很得意。

師: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你得意的心情,讀——“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

師:釣到這麼大、這麼美的魚是多麼地高興、多麼地得意啊,你感受到了嗎?請你讀——

師:釣到這條又大又美的鱸魚,我當然很得意,齊讀——“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

過度語:還有其他原因使“我”捨不得放掉這條魚嗎?

(3)當他釣到魚的時候,周圍沒有人看到。

師:請你將課文中描寫的相關句子讀出來。

生讀:“到處是靜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師:當我看到四周沒有人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想一想,我會對父親怎樣說?

生:爸爸,求求你,把這條鱸魚留下吧!

師:孩子,還沒到撈捕鱸魚的開放時間,不能留下。

生:反正又沒有人看見,還是留下吧!

師:天知地知,你必須把魚放了。

(4)師:父親喜歡這條魚嗎?何以見得?

生讀: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這條漂亮的大鱸魚。

師:從哪個詞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鱸魚的喜愛?(得意)

師:除此之外,還從哪裏可以看出父親對鱸魚的喜愛?

生讀:父親盯者鱸魚看了好一會兒。

師:從“得意”一詞我們便可看出父親對鱸魚的喜愛,那麼“好一會兒”又說明了什麼呢?

生:這說明父親也在經歷道德的考驗,放還是不放?

師:雖然父親也很喜歡那條鱸魚,也在進行着道德抉擇,但他的態度卻是不容爭辯的讀——“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他的語氣是沒有商量餘地的,讀——“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他的聲音那麼的堅決,讀——“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這句話中哪一個詞最能說明父親堅決而又不容爭辯的態度?(得)誰能換個詞來讀一讀這句話?(一定、必須)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生:這是一位非常負責的父親。

師: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這是一位非常負責的父親。

生讀:“父親盯者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這還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生:這還是一位以身作則、對孩子嚴格要求的父親。

師:請你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感受。

生讀:“父親盯者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這就是父親的愛,嚴格的愛、負責的愛,齊讀——“父親盯者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5)父親既然那麼喜歡這條魚,爲什麼又一定要我放掉呢?

生:因爲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師:找到文中的話讀一讀。生讀:“父親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十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師:這就是父親一定要我放掉這條鱸魚原因,齊讀——“父親划着一根火柴,……還有兩個小時。”

過渡語:魚的極大的誘惑,周圍的環境,都讓我難以下決心把魚放回湖中,但最終“我”還是作出了“放魚”的選擇。是誰讓我作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選擇呢?(爸爸)

B:體會“我”實踐的艱難過程。

1、“我”雖然在爸爸的嚴格教育之下,無可奈何地放了魚,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心理鬥爭。請大家默讀3-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理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完成這道補充填空。

2、彙報交流,補充填空。

師:在這個釣魚、放魚的過程中“我”的心理髮生了哪些變化?

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十分地( );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後,我從中得到了深刻啓示,我對父親充滿了( )。

板書:得意——委屈——沮喪——感激

3、師:你們看,“我”把魚放回湖中,經歷了一個多麼艱難的過程。所以說: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放了大鱸魚是對,不放,就是錯,但真正要捨棄時卻又很捨不得,這就是釣魚的啓示,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三)理解如果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1、師:34年前,父親的嚴格教育讓我作出了道德的選擇,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讀讀,談談體會。

2、出示句子:

a.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

b.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讀讀這兩句話,這兩個“魚”意思一樣嗎?第一個“魚”指的是什麼?(大鱸魚)

(2)理解“誘惑人的魚”,討論一下,這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教師點撥:金錢、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讓人喜歡的事物)

3、想想我可能會遇到哪些誘惑人的魚,會怎樣對待這些誘惑?(放棄、拒絕)

4、小結:正因爲這樣,所以——引讀:“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

5、師:經歷了三十四年光陰的洗禮,作者已經完全理解父親,並對父親充滿了感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對父親說些什麼?

生1說,師評價:不用謝,你的成功是父親最大的驕傲。

生2說,師評價:別人都很羨慕我,因爲我有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

生3說,師評價:孩子,你能成長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爸爸最大的快樂。

6、可以說,當年他把魚放掉是因爲父親的威嚴,是無可奈何的,但是,他現在的選擇卻是——自覺的,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因爲——他已經在從小嚴格的教育中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引讀——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四、聯繫實際,指導行爲。

1、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過誘惑嗎?你是怎樣對待的?(從:考試分數、買東西、公共汽車讓座、衛生、過馬路……這些方面引導學生說)

2、再讀啓示,銘記在心。

師;這是父親送給我最爲珍貴的禮物,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這就是釣魚給我們的啓示,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希望孩子們將釣魚的啓示銘記於心,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理解了課文,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啓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啓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2、彙報:你讀懂了什麼?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2、生彙報,指導朗讀。

3、比賽讀: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4、討論: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5、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說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2、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

3、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4、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5、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爲……所以……”說說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師小結。

7、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爲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說說自己受到的啓發。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的人對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啓示?蒐集有關材料,和你的小夥伴互相交流,再寫下來。

[板書]

29  &nbs[]p;  釣魚的啓示

釣到大魚             興奮

放魚回湖             沮喪

受到啓示             感激

《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評析

東莞市師範學校     沈詩平

本教學設計,體現課改理念,落實《課標》要求,遵循語文教學規律。設計實踐中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導入新課,巧妙而富有層次

本課的導入,根據該課文課題概括和篇尾點題的構文特點,抓課題,抓篇尾,首尾呼應,切入重點,導出問題,採用“遞進式”的教學方法,非常巧妙:首先,符合構文特點,突出作者構思成文的寫作思路,體現語文教學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教學思想;其次,重點問題的提出,促使學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學,激活思維,生成問題,當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變序的教學,有利於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避免平鋪直敘、呆板單一的教學程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爲下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礎。

二、學生學習,主動而方式多樣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適當開展合作學習,重點突出探究學習,是本設計的重要思想。爲體現這一思想,設計中的(二)、(三)教學環節,以重點問題的提出爲導向,以學生的自主讀書爲重點,通過默讀、帶着問題讀、配合音樂讀、體會情感讀等多種方式,將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滲透於每一個環節和活動中,從而真正做到讀書的自主性、多元化、情感化。在此基礎上,輔之以適當的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促進學生對課文詞句的理解和內容的把握,促進學生對個體生活的回憶與體驗。

三、立體探究,綜合而力求創新

語文教學講究整體化、綜合化、實踐化。以問題爲核心的立體探究的教學設計,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將讀文、悟情、辯理三者有機結合、綜合、統一起來,充分體現“立體探究”設計的特點和價值。立體探究的設計,正體現了語文教學這一基本規律。就本文而言,學文是基礎,悟情是體驗,辯理是目的。三者是有序的,然而又是統一於本課的教學實踐中,不容偏頗,更不容分割的。在學文中思考,在學文中悟情,在學文中明理。通過品評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情感,質疑辯論,聯繫個人生活實際等具體操作環節的有效實踐,基本達到實際的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四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第一批參加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學校,新課程的理念不僅爲教師的所掌握,而且已體現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校學生在課改的理念指導下,已逐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了愛提問題,敢於探索的好學風,對學習語文已經積累了一些方法,如讀中感悟,抓關鍵詞理解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設身處地地體會詹姆斯的心理變化過程,理解詹姆斯對“規則”的態度和認識。

3、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修養。

教學過程

一、抓住“啓示”,直奔文本

1、詹姆斯在與父親的一次釣魚中收穫了終生有益的啓示,這個啓示是什麼呢?

(生說。)

2、齊讀,倒數第二自然段。

(設計思路:學生在第一課時已初步感知課文,這裏從結論入手,既勾起學生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回憶,又提示學生尋找詹姆斯得到“啓示”的心理歷程,進一步探討課文的內涵。)

二、緊扣重點,咀嚼文本

1、詹姆斯是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後才獲得如此寶貴的啓示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2~12自然段,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畫出來。

2、四人小組交流。答案不同的要說明理由。

3、小組代表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

釣到魚時:緊張、激動。

放魚時:“爸爸!”──不情願;“可哪兒能釣到這麼大的魚呀!”──抗議。

放魚後:悲哀。

4、誰來完整地說一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

(設計思路:這是對文章內容的概述,也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嘗試表達的過程。在說話的過程中吸收語言,進行內化。)

5、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是真實的。從來沒釣過這麼大的魚,心裏怎麼會不激動呢?面對自己辛辛苦苦遛了兩個小時才得來的魚卻要白白放掉,心裏怎麼會情願呢?現在,假如我們就是詹姆斯,讓我們把描寫他的心理變化的句子換成“我”的角度來說說,並適當加進自己的心理活動,體會他當時的心情。

例: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這是我見到過的最大的魚。

6、學生練說後全班交流。

7、點名彙報。師相機點撥說出真實的感受。

(設計思路:與詹姆斯的心理產生共鳴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這裏,結合課後的“金鑰匙”,讓學生轉換角色,讀、說,體驗詹姆斯的內心變化。)

8、爸爸心裏也知道詹姆斯的想法,爸爸的態度又是怎麼樣的呢?再讀課文,說說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9、學生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

10、學生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相關句子:

⑴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裏去。”

⑵ “父親再沒有說話。”

11、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設計思路:剛纔已經引導學生用抓重點詞語句子的方法解決了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的問題,現在再次用同法,通過找出描寫爸爸的態度的句子理解課文,再次強化學法指導。)

12、爸爸的態度爲什麼這樣,絲毫沒有爲詹姆斯的抗議所動搖?爸爸當時是怎麼想的?

(生說。)

13、如果你也和他們去釣魚,目睹了這一經過,你會想些什麼?

14、生思考後交流。

15、詹姆斯也和有些同學的想法一樣,無可奈何地把魚放掉了,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導感情朗讀11自然段。注意“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捧起、沉甸甸、吃力地”這些能體現詹姆斯無可奈何地放掉大鱸魚的心理的詞語。

(設計思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讀文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理解感悟,議論文本

1、就是這樣一次平常的釣魚活動,卻對詹姆斯的一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他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13~16自然段,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的理解。

2、生思考後小組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

4、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爲什麼要遵守規則,怎樣才能遵守規則?

5、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次釣魚得到的啓示,注意語言要精煉,概括性要強。

例: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要自覺遵守規則。

(設計思路:學生已經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理解了它的內在聯繫,再借助文本就能領悟“啓示”的真正含義,讓學生通過充分議論,發表見解來進行自我教育,比教師單純的講效果要好得多。)

四、讀寫結合,昇華文本

1、小練筆:

生活處處有規則,學了這篇文章,老師心潮起伏,不禁要對所有的人說:“人們啊!請自覺遵守規則吧。”同學們,你們希望人人遵守規則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注意事項,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爲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也可以爲洗手間的水龍頭寫一則“用水須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發現的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做一個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人人遵守規則,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秩序井然,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就會越來越文明

(設計思路:學習語文是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學習使用的過程。讀寫結合的安排,是學生運用自身語言積澱自由表達的方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昇華。)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總體來說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注意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滲透,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嘗試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達到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具體來說,主要體現爲以下三個特點:

一、活用文本,感悟語言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釣魚的啓示》文質兼美,生動感人,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範例。教學時,我儘量避免平均用力,直接進入文本的重點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另外,還通過朗讀體會詞語的作用,從而感悟語言的魅力。

二、轉換角度,體驗內心

文中的當事人經歷的事是學生未曾經歷的,如何讓學生與主人公的感情產生共鳴?我兩次採用了轉換角度的方法,讓學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地體驗了人物的內心變化,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培養能力,激發情感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朗讀的能力,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等。在培養這些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情感。

本課教學也有不足之處,如: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還應該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如在湖邊釣魚除了遵守時間的規定,還應注意什麼?(如保護環境等)這樣,學生寫的文章會更充實。

課文《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 《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啓示”是什麼意思?

二、初步瞭解課文

(一)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 獲得啓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2、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釣魚 放魚 啓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瞭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不捨 感激)

(對獲得啓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二)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 ;把魚放回湖裏時, ,得到啓示是 。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 )表示。

2、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 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

“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三)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 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2、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 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板書:不容爭辯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3、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29、釣魚的啓示

我 父親

釣 魚 得意

放 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學會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心理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

3、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4、教育學生懂得只有受到嚴格的教育並勇於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才能成爲有道德的人。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3、理解“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蒐集有關鱸魚的相關資料。

2.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我瞭解他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卻能把一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

2、與學生共同理解“啓示”一詞的含義。

3、讀課題,從題目中,你提出哪些問題?

爲什麼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啓示?

會得到什麼樣的啓示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13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三,釣魚的啓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麼要求。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課文中描述了怎樣一件事?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

生字字詞,標自然段。

2、理解重點詞語:

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檢查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

4、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三、揭題質疑

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教師歸納: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爲什麼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啓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解決疑問。

四、初讀理解

1、啓示的意思是?

2、再讀課文,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畫出有關語句?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3、在我釣到魚、放走魚的過程中受到啓示。

五、複習生詞

1、認讀生字、詞語:

捕撈、魚餌、濺起、魚鉤、小心翼翼、操縱、魚腮、皎潔的月光、嘴脣、沮喪、誘惑、告誡、實踐、抉擇、翕動。

2、誰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一、情景導入,細讀感悟

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這是爲什麼呢?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⑴ 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

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腮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⑵ 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

⑶ 整讀第三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我和父親是多麼興奮、得意呀!可不久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

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說說這是爲什麼?

3、讀5至8自然段,思考:

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着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你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說出自己的理由請聯繫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彙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一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4、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悅以及放魚時的不捨。

5、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爲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⑴ 出示:

我再也沒有釣到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⑵ 默讀感悟:

這裏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是那樣的艱難!

⑶ 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課文《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八

〖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4、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談話:

假如,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剛想拿回家,別人卻讓你放回去,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呢?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得到一些啓發的。

2、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字詞:

易錯音:沮漪。

易錯形:距(拒)、紐(扭)、踐(線)、掙(諍)。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描寫“我”和父親神態及心理活動的句子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我”回憶了一件什麼事?爲什麼每當“我”想起這件往事,內心總充滿了對父親的崇敬?

(分小組合作學習)

五、教師總結

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知道了父親在鱸魚捕撈的開放日前一個傍晚,在“我”捕撈到一條大鱸魚後讓“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月光的輝映下,靜悄悄的湖邊,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面對着大鱸魚的誘惑,“我”做出了件難的抉擇,這件事也對你有很大的啓發吧,我就讓我們一起細讀本課。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啓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啓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1、整體感知:

⑴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⑵彙報:

你讀懂了什麼?

2、學習第4~9自然段:

⑴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⑵學生彙報,指導朗讀。

⑶比賽讀:

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⑷討論:

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⑸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

(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3、學習第10自然段:

⑴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說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⑵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點句: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魚指什麼?

⑶討論:

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是怎樣做的?

⑷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

(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⑸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爲……所以……”說說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⑹教師點撥:

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感悟:這“魚”就是面臨道德抉擇的各種誘惑。

⑺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爲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說說自己受到的啓發。

⑻開展全班討論: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這句話。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九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4、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理解了課文,知道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心情十分興奮。

二、研讀第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再看題目,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啓示)請打開書,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直接告訴你,釣魚給作者留下啓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讀了此段,你想知道什麼?

三、研讀第4——10自然段。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邊聽錄音邊默讀邊想。

2、彙報:你讀懂了什麼?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請學生畫出描寫作者言行的句子。

2、生彙報,指導朗讀。

3、比賽讀:你可以把“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嗎?

4、討論: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去?

5、你同意父親叫“我”把大鱸魚放走嗎?(學生表態後,進行辯論比賽。)

(三)學習第10自然段。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10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有沒有能說服對方、贏得這次辯論比賽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畫上一個小問號。

2、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句子。

3、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

4、父親怎樣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導讀父親告誡“我”的話。)

5、聯繫父親的話,用“因爲……所以……”說說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師小結。

7、聽了父親的話,聯繫自己的生活,或者聯繫課前蒐集到的有些名人因爲從小受到嚴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說說自己受到的啓發。

四、總結:

面對着這樣的父親、這樣的作者,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的人對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啓示?蒐集有關材料,和你的小夥伴互相交流,再寫下來。

[板書]

釣魚的啓示

釣到大魚

興奮

放魚回湖

沮喪

受到啓示

感激

《釣魚的啓示》教案 篇十

教材分析

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掉着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放回湖裏,是“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的事。

教學目標

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左一個有道德的人。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展順序一部分一部分的閱讀,抓住主要內容,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會從小進行道德實踐對人的一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構想

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先整體把握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再引導學生找出點明時間先後的關鍵詞語,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重視質疑問難,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老師、同學展開討論。

教學準備

預習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教材,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

學生學習過程

一、自學、輔導。

1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把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生字讀畫出來,並提出各自不理解的問題。

2 同學們自由詢問、解答。

3 教師巡查、輔導,特別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 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先指名個別朗讀,其他學生對照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怎樣用自己的話把這件事概括出來。

2 引導學生把思考的結果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從以下方面進行點撥和指導。

(1)從課題“釣魚”和“啓示”這兩個詞,你認爲課文的內容會是什麼?

(2)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不是主要講“釣魚”和“啓示”兩部分內容。

3 讀通課文,認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