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地理教案(精選20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0篇《高一地理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一地理教案》相關的範文。

高一地理教案(精選20篇)

篇1:高一地理教案

一、課標要求:

描述地球所處的地理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基礎梳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天體,寫出月球、地球、太陽都屬於哪類天體,並說明三者的關係。

2、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目前人類所知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是:

(2)太陽系中8大行星從裏向外依次是:。

(3)8大行星在繞日公轉時在方向軌道等方面有何特點?

(4)8大行星按照距日遠近、質量、體積、等特徵可分爲哪幾類?其中地球、水星、木星、天王星分別屬於哪一類?

(5)據圖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6)運用課本或資料說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分層演練:

1、不包括地球的天體系統()

A、太陽系

B、銀河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

2、關於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沒有水

②地球上有適於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C以下,利於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xx南京調研)讀“天體系統的不同級別劃分示意圖”,回答3~4題。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級別與圖所示天體系統級別相同()

A、AB.BC.CD.D

4、D系統中的中心天體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獨特而優越的條件是()

A、安全的宇宙環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C、具有適宜的溫度

D、具有水體存在

5、20xx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岩石與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恆星的輻射能量

(20l0江蘇徐州質檢)新華網20xx年8月6日華盛頓電:美國航天局6日發佈消息說,已升空5個月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日前發回了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圖像。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首個專門用於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在爲期3年半的任務期內,它將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恆星展開觀測,以尋找類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跡象。,據此回答6~7題。

6、“開普勒”望遠鏡所搜尋的宇宙範圍包括的天體系統級別有()

A、.1級B、2級C、3級D、4級

7、假設“開普勒’”望遠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

8、上圖是日、地、月位置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繞地運動的位置。當發生日食時,月球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反映20xx年8月上旬日食現象的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關係的示意圖是()

10、讀太陽系模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是:

A、B、C、D。

(2)屬類地行星的有。(填字母)

(3)用箭頭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

(4)用小圓點在適當的軌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帶。

(5)比太陽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其中心天體是;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篇2:高一地理教案

學習知識要點

(1)解釋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點。

(2)瞭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

(3)掌握天體的系統結構,以及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重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習本單元知識的基礎,也是同學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重要內容。其中天體和天體系統結構是本節的重點,是認識宇宙的組成和運動變化的基本內容,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習思路:

[問題] 什麼是宇宙

[問題] 宇宙中的物質通稱爲 。有哪些類型如何區別它們

恆星

行星

衛星

星雲

流星

彗星

[問題] 宇宙中各種天體之間有何運動關係

將天體系統層次用簡圖表示:

[問題] 讀太陽系模式圖和九大行星數據完成

(1) 在示意圖中標註九大行星名稱、小行星的位置

(2) 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轉和自轉的方向及軌道,參比公轉和自轉的週期。

(3) 按結構把九大行星劃分爲類地、巨、遠日行星,它們各有哪些

[問題] 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又不同於太陽系中其它的行星,爲什麼

(根據地球在太陽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數據資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討論活動

[問題] 在地球以外的天體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關於UFO、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資料,批駁一些僞科學言論)

[問題] 人類如何好好保護自己的家園——-地球

同步練習:完成基礎訓練P2-4

知識檢測:(省會考綱要)

1. 什麼是天體:

2. 用簡表區別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3. 日地的平均距離是:

4.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

說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篇3: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概括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演變歷史。

2.熟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原則。

3.解釋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

4.結合實例,闡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途徑。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圖表和習題分析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的演變的規律。

2.通過案例分析,掌握綜合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科學資源觀,樹立環境意識。

【教學重點】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原則。

【教學難點】

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

【教學方法】

啓發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計算機。

【教學過程設計】

承轉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問題的表現與分佈、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解決環境問題,又要繼續發展經濟,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可持續發展。

一、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學生閱讀教材。

多媒體展示圖表。

學生填寫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謀求人地協調

生產力水平

生產力低下,發展緩慢

生產力斷提高

科技突飛猛進,生產力迅速提高

生產力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

人類活動

處於採獵文明時期,以動、植物爲取食對象

步入農業文明,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資源

進入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試圖主宰自然界,犧牲自然,積累財富

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爲,國際社會旁邊關注環境和發展問題

人地關係

恐懼和依賴

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

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謀求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

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脅不嚴重

生態系統變得簡單和脆弱,地理環境趨於惡化

環境污染演變成社會公害,生態破壞,危及人類生存

人類開始認識環境問題,逐步解決環境問題

讀圖8.9,教師提問:從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係來看,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物種滅絕、人類被動地適應環境,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強;人口增加,使自然資源遭到破壞,地理環境趨於惡化、人類與環境對抗性增強;環境污染、人地關係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師總結歸納:隨着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人們爲了追求的經濟效益,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爲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已經產生嚴重的影響,爲此再也不能走傳統的以高消耗、單純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尋求一條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

1.概念

學生閱讀教材。

提問: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學生回答:可持續發展是這樣的發展:它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其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有三點: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

2.原則

學生閱讀教材。

提問: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哪些?

學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則:這包括同代人之間和代際之間、人與其他生物種羣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公平。

②持續性原則:地球面積是有限的,這決定了地球的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③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問題往往會轉爲全球性問題。這就要求地方的決策和行動,應該有助於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投影展示問題。說出以下人類行爲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什麼原則?

1.毀林開荒,擴大耕地面積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持續性原則。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

2.溼地的大面積破壞,導致某些物種滅絕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人與生物種羣之間公平性的原則。

3.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學生回答:主要違反了不同國家之間公平性的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教師提問:讀圖8.12,你有何感想?對治理環境問題有何看法?

學生討論回答: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我們只有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觀,進而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行動來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爲此,讓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主要措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建立和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測檢驗;強化源頭管理,消除引發農產品質量問題的隱患;建立市場機制,整頓規範好農產品市場秩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發展產業化經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建立有利於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的營銷機制等;

課堂練習鞏固

1.讀人類社會演進和人地關係兩幅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甲圖所示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於乙圖所示人地關係原理的範疇?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

(3)影響人地關係演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

(2)森林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3)科學技術,社會生產力或生產工具,人類對人地關係的認識,人口數量。

2.目前能緩解華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緊張狀況,且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開採量 b.縮減農田面積以降低農業用水總量

c.直接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廣噴灌、滴灌、發展節水農業

答案:d

【板書設計】

一、環境問題與人地關係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

1.概念

2.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

篇4: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爲:《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單元第三課第一課時。

2. 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簡單介紹了傳統工業區的分佈、區位優勢、工業部門以及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並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後,尤其是70年代以後,傳統工業開始衰落,並經歷了長期的改造歷程。然後教材選擇了魯爾區作爲典型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本節是對工業區位因素的具體化,併爲學習下一節課(新工業區)打下基礎。

3. 教育功能:通過了解魯爾區的發展變化,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傳統工業區的.改造,適應世界發展潮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 學生的認知起點:

學生在前幾節課已經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基本理論,瞭解工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從工業生產的投入開始,到工業地域的形成,從理論上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工業生產活動的發展狀況。這節課的內容重點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工業生產狀況,是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學生易於掌握,學習起來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

2. 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效果,主要通過學生的讀圖、比較和觀察,把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提高,學習興趣比較濃。

3. 學生的學習障礙和難度:

學生學習了魯爾區的興衰的原因和如何進行綜合整治,但在知識的遷移中可能出現回答要點不全面。

設計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國魯爾工業區爲案例與學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優勢區位條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後讓學生用“遼中南工業區”爲案例對比分析中外傳統工業的形成條件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學會區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過佈置課外探究作業:“山西省能源基地經濟發展慢的原因分析”達到課標要求的最高層面。

2.教學原則: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

3.教學方法:注重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學會分析礦產資源與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工業形成與發展的調查;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工業圖表和工業數據的技能。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工業信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工業區位因素的知識和技能對工業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運用學習過程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關注全球的、我國的、當地的傳統工業和環境現狀,增強全球意識、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求變意識;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傳統工業區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難點:傳統工業區改造過程中觀念的轉變及知識的遷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由學生說出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學情預設]: 學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問題不夠全面。

提出問題:如果給一個工業區的實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優勢條件嗎?下面我們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來學習工業區位條件和發展的特點的分析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複習,導入新課。

2.課件展示,請學生讀“世界工業分佈圖”找出世界工業的分佈地區。

3.學生讀圖回答

(1)亞洲的工業主要分佈在哪些國家?

(2)歐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哪些區域?

(3)北美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哪一個國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小結: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的世界工業主要分佈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西部、東亞的日本、中國、南亞的印度等地區。它們在本國乃至世界工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書: 德國的魯爾區

英國中部工業區

世界傳統工業的分佈 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美國的東北部工業區

中國的遼中南工業區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系統。

二、德國魯爾區

1.課件展示,指導學生讀“世界工業區分佈圖”和“德國魯爾工業區圖”

(1)在圖中找出魯爾區的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幫助學生生形成心理地圖。

(2)說出魯爾區有哪些工業部門,它們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地圖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這些工業是集聚分佈還是分散分佈?

(4)這些工業在生產規模、資源消耗、運輸量上有什麼特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地理環境產生什麼影響?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傳統工業的主要部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紡織工業等。

傳統工業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

3.師生探討:

(1)課件展示,結合課文和圖4.9說一說魯爾區的主要礦產是什麼?

(2)魯爾區沒有鐵礦,它鄰近的其它國家有沒有鐵礦?

(3)找出流經魯爾區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沒有運河?這能說明什麼問題?魯爾區的水上交通便利,陸上交通如何?

(4)魯爾工業區分佈歐洲的哪一部分?這裏的經濟狀況如何?對魯爾區的工業產品銷售有何影響?

[知識鏈接]: 德國魯爾區形成於19世紀中葉,被譽爲“德國工業的心臟”。它位於德國西部,魯爾河與萊茵河入口,面積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萬,工業產值曾佔全國40%以上。鋼產量佔德國70%。

4.學生讀圖、讀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案例③思考並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1)分析魯爾區有哪幾方面的優越的區位條件?(從資源、交通、市場分析)

[學情預設]:學生提取的信息還是不夠全面,基本都能說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場其中一因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

5.板書:

豐富的煤炭資源

離鐵礦區較近

魯爾工業區的區位條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運

廣闊的市場

6、學生讀魯爾區五大工業部門聯繫圖

(1)回答魯爾區基礎工業是什麼?主導工業是什麼?與這兩大工業部門相關的工業是什麼?這些工業都是重工業,說明魯爾區的生產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2)教師講解五大工業部門是相互聯繫的,如果一個工業部門的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7.課件展示,讀4、11圖魯爾區煤炭產量的變化圖思考回答問題,後教師總結。

(1)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有什麼變化?原因是什麼?

(2)煤炭工業衰退對鋼鐵工業有什麼影響?鋼鐵工業衰落還有其它什麼原因?

(3)魯爾區的工業集聚會產生什麼問題?這些問題對當地的經濟活動有什麼影響?

(4)分析魯爾區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知識鏈接]:

1)、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 成中,煤炭所佔比重減少。新技術鍊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噸 2噸 0.75噸

鐵礦石 2噸 1.8噸 1.3噸

2)、今天,由高新技術突破引發的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在極大提升了全球生產力水平的同時,也把不少傳統產業推向了產能過剩的尷尬境地,鋼鐵行業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鋼的生產能力爲10億噸,1999年鋼產量約8億噸,產能利用率僅8%。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一些主要產鋼國普遍存在着開工不足的問題。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廠不斷冒著黑煙,鑄造廠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還有飄浮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層黑灰。潔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爲灰色。紅瓦白牆,綠草如茵的家園,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沿岸化學工廠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萬多種不同化學藥品調成的雞尾酒。 ——德國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爾區

8.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生產結構單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鋼鐵過剩

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環境污染

9. 師生探討: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對症下藥開始了綜合整治。從圖4.13可以看出針對工業結構單一、工業分佈過於集中、經濟的單一化、環境污染等方面分別採取措施是什麼?

10.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調整工業結構

調整工業佈局

魯爾工業區綜合整治的措施 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三、聯繫實際

1.“遼中南”老工業區,注意比較與魯爾區有哪些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2.我國東北的一些老工業區從中應得到什麼的啓發?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3. 讓同學們分組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當“某東北老工業區的領導”,並做好記錄,振興東北,應採取哪些措施? 魯爾區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設計意圖]:用這個案例目的這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學情預設]:學生討論比較激烈,課堂氣氛活躍,但從同學們回答及做的記錄來看,對比兩傳統工業區的相似之處歸納較好;但對魯爾區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鑑,文字歸納不夠精確。也不夠全面。

四、板書設計

1.傳統工業共同的區位條件

豐富的煤礦、鐵礦、水源等資源

便利交通運輸條件

廣闊的市場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產結構單一

環境污染

國際市場的衝擊,市場變小

經濟的轉移到新興工業區

新技術的衝擊

3.綜合整治的措施

調整工業佈局

發展第三產業

優化環境

調整工業結構

五、課後作業與探究活動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產煤基地,作爲能源大省,它爲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山西省尚未成爲我國的經濟大省。

(2)中國水資源分佈圖、主要煤礦和鐵礦分佈示意圖、南水北調路線圖

2.學生完下列要求

(1)與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德國魯爾區相比,山西省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什麼?爲解決山西省這一資源短缺問題,建設了什麼工程?山西省比魯爾區欠缺的區位優勢還有哪些?

(2)爲了儘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轉變爲經濟強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借鑑美國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你認爲應當怎樣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爲經濟強省?

3、問題(2)的提示:

(1)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2)引進新興產業,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

(3)加強道路網的建設,改善交通條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發展真正轉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在講解工業區位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均以“案例”爲中心。圍繞案例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學會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遼中南工業區目前存在較大問題,讓同學們去分析原因,借鑑相似類型的工業區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覺得學地理真的有用。適量、適度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篇5:高一地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是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從全層看地理環境內在規律》第2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地理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層之間的能量交換,地球全層間的物質運動.

二、教學目標

1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通過舉例或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

3 歸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主要表現,並運用有關原理分析和解決其他問題,體會“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

4 感受環境的整體美與和諧美;激發探究地理環境內在規律的興趣;增強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地球圈層間能量交換的具體表現;

地球圈層間物質運動的表現和方法

難點: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於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於整體性概念把握不好,對於厄爾尼諾可能都沒有怎麼了解過.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

五、教學方法

1. 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初步把握 該堂課的三個問題.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4人一組, 便於學生活動.

七、課時安排:1--2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圖片導入、展示目標。

呈現讀圖3-2-1, 同學們,我們可以從這幅圖片中看到組成地理環境的幾大要素, 今天就學習,各要素組成的地理環境的另一特性,整體性.

教師: 首先,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後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 已經佈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教師:大家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好,看得出課前認真預習了。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地理環境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關係。

(1)氣候與水文之間我們常說,“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資源豐富;反之,地表水資源則貧乏。而地面潮溼、空氣中水汽含量最大,又會增加降水量。

(2)水文與地貌之間,地表水流發育,流水的侵蝕作用強烈,往往形成溝谷、衝擊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乾旱地區,往往是風沙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對水文的影響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較慢,河道較寬,有利於航運,但泥沙較多;處在高原、峽谷地帶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較快,河水較清,由於落差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思考並探究] 據圖探究地理環境要素之間的聯繫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能通過分析討論思考題,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精講點撥]地理環境各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爲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着。不僅如此,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加深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近年來,各類媒體越來越關注這樣一個氣候學名詞:厄爾尼諾。衆多氣候現象與災難都被歸結到厄爾尼諾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乾旱等等。它幾乎成了災難的代名詞!

可是厄爾尼諾究竟是什麼呢?用一句話來說:厄爾尼諾是熱帶大氣和海洋相互作用的產物,它原是指聖誕節前後發生在南美洲祕魯太平洋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的現象,現在其定義爲在全球範圍內,海氣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氣候異常。

讀圖:圖3-2-3“厄爾尼諾成因”示意圖。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東部祕魯沿岸海區,由於強勁的東南信風向西北橫掃,將海水也由東南向西推動,結果是位於澳大利亞附近的洋麪要比南美地區的洋麪高出約50釐米。與此同時,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給這裏的魚類和水鳥等海洋生物輸送大量養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數年,這種正常的良性環流便被打破。一向強勁的東南信風漸漸變弱甚至可能倒轉爲西風。而東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會勢頭減弱或完全消失。於是太平洋上層的海水溫度便迅速上升,並且向東迴流。這股上升的厄爾尼諾洋流導致東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釐米,溫度則升高2-5攝氏度。這種異常升溫轉而又給大氣加熱,引起難以預測的氣候反常。

[探究二] 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三個體現: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體現爲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徵的協調一致。試以祕魯漁場的形成爲例,說明這個問題。

2、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是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即“牽一髮而動全身”。請你說說當太平洋東部海區水溫異常增高時,將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3、厄爾尼諾不僅給祕魯帶來災難,而且還殃及世界其他地區,這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還表現爲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繫,一個區域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他區域。你能否列舉身邊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

[精講點撥]: 1、祕魯西岸海域,由於盛行東南信風,海水由東向西運動,從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補償流——祕魯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這樣就將深層營養物質(磷酸鹽類)帶到了海水錶層,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魚類來此覓食,形成祕魯漁場。

2、當太平洋東部海區水溫異常升高時,海水中營養物質減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數以萬計的海鳥因飢餓而死亡。

3、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導致下游地區泥沙淤積,河牀擡高;海灣戰爭時,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燒產生的煙霧,使遙遠的喜瑪拉雅山降黑雪。這些事例充分說明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理區域的聯繫性。

通過厄爾尼諾大家可以發現地理要素之間不是相互獨立,而是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一系列地表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交換,彼此之間發生密切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從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自然綜合體。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或系統。

[討論] 借鑑我們對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分析,請同學們將[知識窗]—青藏高原的隆升與亞洲地理環境看一看,然後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給亞洲環境帶來了怎麼樣的連鎖反映?

[總結]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態環境效應主要包括引發和加強亞洲季風、改善東亞和南亞的生態條件、形成中亞和南亞的荒漠環境、協助黃土高原形成等等。

從“厄爾尼諾”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地理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的整體性使其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已經知道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地球各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圈層相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各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來實現。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二、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地球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圈層相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來實現的。其中,能量是維持地表系統正常運行的動力,也是聯繫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橋樑和紐帶。

讀圖:圖3-2-7“地表系統各圈層之間的能量交換”示意圖。

[分析、講解]:在地球四大圈層之間,存在着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傳輸與交換。例如:海洋是太陽能的巨大儲藏庫,由於海洋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溫度差異,大氣圈與水圈之間的熱量交換在一刻不停地進行着。海洋對大氣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輸送大量的熱能來改變大氣運動;而大氣對海洋的作用,則主要是通過風的驅動作用將動能傳輸給海洋,並通過大氣與水面的摩擦作用驅動水體流動。例如:赤道兩側,常年在信風驅動下,形成穩定的風海流。當然,水體運動也會影響或改變大氣的運動。結合我們剛纔討論過的“厄爾尼諾”現象,大氣圈和水圈之間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氣圈與水圈之間還存在勢能的傳輸與交換。當氣壓升高時,海面就會降低;當氣壓降低時,海面就會相應升高。例如:當颱風經過海面時,颱風中心區域的氣壓很低,往往導致海面高出周圍幾十釐米甚至幾米。

討論

[討論] 請同學們想一想,還能舉出一些什麼例子能夠說明四大圈層間存在着能量交換?

[承接] 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是緊密相連的,那麼物質運動又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呢?

三、地球圈層的物質運動

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一樣,是地理環境發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層間相互聯繫的紐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體現了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

讀圖:圖3-2-8“光合作用”示意圖。

[精講點撥]: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有機物質,同時釋放氧氣。呼吸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大氣中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表明,生物圈與大氣圈之間存在明顯的物質運動。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同樣也存在着生物圈與岩石圈、水圈之間的物質運動。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從岩石圈表層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礦質元素,從水圈中吸收水分。礦質元素從岩石圈遷移到生物圈,水從水圈遷移到生物圈。當植物殘體腐爛分解後,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氣圈和岩石圈。

[補充]書本上給我們擴充了一個知識點,把書本翻到P69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知識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環與碳循環。這部分內容簡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環的基本流程,作爲知識的擴充,同學們自己將這個知識點理解一下,並在看的同時將碳循環同水循環、氧循環等聯繫起來想一想,它們有着什麼樣的內在聯繫和共同特點?這些循環對於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有着怎樣的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如水循環、碳循環、氧循環等,往往跨越圈層界限,它們既是圈層相互聯繫的紐帶,也是圈層相互作用的體現。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我們已經瞭解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一,學習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主要表現。

設計意圖:佈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並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後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1,要素與整體的一致性.

2,牽一髮而動全身.

3,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繫.

二,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三,地球圈層間的物質運動.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採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後進行當堂檢測,課後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本節內容是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整合,是從整體的角度,綜合的角度來認識地理環境.

本節課時間45分鐘,其中情景導入、展示目標、檢查預習5分鐘,講解 10分鐘左右,反思總結當堂檢測5分鐘左右,其餘環節20餘分鐘,能夠完成教學內容。

十一、學案設計(見下頁)

第三章 第二節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初步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徵以及表現形式.

二、預習內容

1,組成地理環境的要素有哪些?

2,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如何作用的?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通過舉例或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和物質運動.

3 歸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主要表現,並運用有關原理分析和解決其他問題,體會“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

4 感受環境的整體美與和諧美;激發探究地理環境內在規律的興趣;增強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觀念.

重點: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地球圈層間能量交換的具體表現;

地球圈層間物質運動的表現和方法

難點: 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二、學習過程

(一)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關係。

1 讀“陸地環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圖”,回答問題。

(1)圖中哪個箭頭可以表示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質作用?請將符號“×”標註在該箭頭的線段上。

(2)此圖說明了陸地環境具有________特徵。

2 讀圖:圖3-2-3“厄爾尼諾成因”示意圖.

[探究]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體現爲地理環境各要素與環境總體特徵的協調一致。試以祕魯漁場的形成爲例,說明這個問題。

2)、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重要表現是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即“牽一髮而動全身”。請你說說當太平洋東部海區水溫異常增高時,將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3)、厄爾尼諾不僅給祕魯帶來災難,而且還殃及世界其他地區,這說明地理環境整體性還表現爲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繫,一個區域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其他區域。你能否列舉身邊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

3 借鑑我們對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分析,請同學們將[知識窗]—青藏高原的隆升與亞洲地理環境看一看,然後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給亞洲環境帶來了怎麼樣的連鎖反映?

(二) 地球圈層間的能量交換

讀圖:圖3-2-7“地表系統各圈層之間的能量交換”示意圖,還能舉出一些什麼例子能夠說明四大圈層間存在着能量交換?

(三) 地球圈層的物質運動

讀圖:圖3-2-8“光合作用”示意圖。試着說出,地球圈層之間進行的物質運動.

(三)反思總結

我們學到了什麼? 還有哪些疑惑?

(四) 當堂檢測

1 “厄爾尼諾”發生時水圈、大氣圈及生物圈的變化是( )

A.大氣環流變得更加穩定 B.祕魯寒流的勢力加強

C.祕魯沿岸海水溫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數量大增

D.大氣、海洋相互作用導致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2.近年來,生物礁的締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據研究這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及全球氣溫升高有關,此現象說明了地理環境具有( )

A.整體性 B.地域差異性 C.獨特性 D.複雜性

3.下列敘述反映地理環境整體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特徵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終導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後,木材蓄積量減少

C.圍海造田,使海洋麪積縮小

D.工廠排放污水,使水體中重金屬含量增加

4.關於青藏高原的隆升與亞洲地理環境關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變了海陸分佈與亞歐大陸輪廓,引發並加強了亞洲季風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亞和西亞地區成爲“乾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擋了西伯利亞的南下氣流,促進了黃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生物種類大量減少,生態環境更加惡劣

5 關於大氣圈與水圈之間能量傳輸與交換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常年在信風的驅動下形成穩定的風海流是海洋對大氣作用的表現

B.由於海洋水體與大氣之間的溫度差異,大氣圈與水圈在不停地進行熱量交換

C.氣壓升高時,海面就會相應升高

D.颱風經過海面時,常常使海面變得更低

6.關於地球圈層間物質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氣圈之間存在明顯的物質運動

B.通過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礦質元素從岩石圈遷移到生物圈

C.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從岩石圈遷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殘體腐爛分解後,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氣圈和岩石圈

7 上圖表示的是陸地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係,讀後完成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出陸地環境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據此可分析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陸地環境中聯繫有機界與無機界的中心環節是___________。

(3)箭頭A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表示下列地理現象的代號填在圖中相應的箭頭處,使之與箭頭的含義相符。

B.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質作用

C.旗形樹冠的形成

D.綠地對城市空氣的淨化作用

E.半乾旱地區的土壤次生鹽鹼化

課後練習與提高

篇6: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地球處在什麼樣的宇宙環境中爲什麼說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學過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體及主要類型

天體是指宇宙中各種形態物質的總稱。

包括

幾種常見的天體:恆星、星雲、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2、天體系統

(1)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

自然天體人造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1)組成:按距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爲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東。

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轉軌道傾角都很小,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③近圓性:公轉軌道橢圓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圓。

(2)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徵

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沒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質量、體積、距日遠近等結構特徵既有共性,又有差異。由此,可以將八大行星劃分爲三類:

①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③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

1、宇宙環境條件

(1)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2)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2、地球適宜的自身條件

1、日地距離適中

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3、液態水的存在

自主學習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重難點釋疑

1、宇宙是物質的

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統稱爲天體。在衆多的天體形式中,恆星和星雲是宇宙中的基本天體,是構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質形式。2、宇宙是運動的

天體之間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體、太陽雖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的恆星,但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重難點釋疑

1、具有太陽系行星的一般特徵

類地行星: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徵: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小、平均密度大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

特徵:質量、體積都很大,平均密度小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特徵:距離太陽遠

2、具有與其他行星相似的運動特徵

九大行星繞日公轉的特徵: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三存在生命的行星重難點釋疑

1、安全的宇宙環境

地球所處地宇宙環境是指以地球爲中心的宇宙環境,安全的宇宙環境是指太陽系具備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轉方向和互不干擾的運行軌道。2、地球上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

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條件,保證有液態水存在的溫度範圍,爲生物生存創造了條件。

適中的體積和質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證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的周圍,並形成以氮和氧爲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體積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因溫度升高產生大量水汽,水汽通過如火山爆發等地殼運動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卻凝結形成降水並在低窪地彙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誕生的海洋。

篇7:高一地理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的特點。

2.掌握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過程與方法】

1.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每天電視臺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

2.掌握各天氣系統活動規律和處在不同天氣系統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氣特點,利用天氣圖進行天氣形勢分析預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天氣系統的影響作用,樹立人地和諧、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1.掌握常見天氣系統的特點。 2.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難點:1.理解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2.低壓系統、高壓系統與天氣的關係。

三、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於地理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於地理常識的瞭解很少,所以學習水平不太,但是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對一些與生活聯繫緊密的地理問題,他們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在學習了宏觀上氣壓帶和風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後,從微觀上了解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就顯得並不是那麼難理解了。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使用】

堅持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新課標要求的原則,將傳統教學法和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法相結合;採用情景教學法、讀圖分析法、對比法、分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啓發學生,並達到知識的累積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昇華,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選擇】

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形式,用Flash動態演示冷鋒系統、暖鋒系統、低壓(氣旋)系統、高壓(反氣旋)系統,幫助學生理解常見天氣系統的天氣狀況,播放一些關於颱風、寒潮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和理論基礎,以及給我國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五、教學設計過程 (1個課時)

天氣是時刻變化的,而天氣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氣預報。在每天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裏,除城市天氣預報外,還有天氣形勢預報。我們常可以聽到主持人說“受冷鋒天氣系統影響,未來兩天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降溫、大風等天氣”或“受高壓系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等,像冷鋒、高壓系統、熱帶氣旋等都是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常見的天氣系統。

導入新課

(3分鐘)

播放一則天氣預報,思考: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有哪些?引入新課。

思考、踊躍發言:有冷鋒、暖鋒系統,低壓、高壓系統。

引起學生興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用PPT形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齊聲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

(10分鐘)

通過PPT展示本節課的自主學習題。

一、鋒面系統與天氣

1、氣團的概念和分類。

2、鋒面系統:

(1) 鋒面的概念。

(2) 鋒面的結構。

(3) 鋒面的分類。

二、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1、低氣壓系統與天氣

2、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學生積極思考,並結合書本尋找答案,記好筆記。

爲了更加充分的進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0分鐘)

用PPT展示合作探究題。

1、小組內繪製冷鋒和暖鋒的示意圖。

2、分析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特徵。

3、歸納總結冷鋒、暖鋒的區別方法。

4、舉例說明鋒面系統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5、繪製南北半球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水平氣流示意圖。(採用左右手法則判斷氣旋和反氣旋)

6、完成課本P57思考活動第(1)、(2)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圍繞問題進行分層討論,先一對一,再組內共同討論總結完善。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精彩展示

大膽質疑

(15分鐘)

及時做補充講解。(PPT)

展示,用簡潔清楚地方式展示各組的正確答案。大膽質疑,從疑惑中成長 。

精彩展示,鍛鍊學生的書寫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

篇8:高一地理教案

前言 走進地理學

由於會考考試科目的設置及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影響,部分學生在國中階段對地理不夠重視,表現爲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差。因此,作爲高一新教材必修Ⅰ的第一節課,教學中通過向學生介紹“地理學是什麼”“地理學做什麼”“地理學怎樣做”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全面瞭解地理學,從而帶領學生從容走進地理學。 本節課,教師除向學生系統介紹新課程高中地理學科體系及教學內容的設置安排以外,還應儘可能多地向學生展示新課程教材中有趣的地理現象、地理規律,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生上好地理課的自覺性,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地理科學、鑽研地理科學的良好風尚。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

2.瞭解地理學是什麼、做什麼和怎樣做。

教學難點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願學、想學地理的思想動機。

教具準備能反映地理學特色的圖片、地理學科的體系示意圖、介紹最新地理學科研究成果的材料或論文精選

課時安排1課時。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地理學的內容和意義。

2.引導學生懂得地理學是什麼?地理學做什麼?地理學怎樣做?爲學好地理課程指出正確的途徑。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教材、聽教師講解、查閱資料等方式,瞭解地理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地理學做什麼,地理學通過什麼方法和技術來進行研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強烈慾望和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 教師用信任的目光,將學生看一遍,然後充滿激情地向學生講道:“寧靜的夜晚,我們仰望天空,看到那些滿天的繁星,你會生出什麼感想?你是否也有‘我是在哪裏?我是哪裏來的?我到哪裏去?’這樣的疑惑?”

生 大膽想象,踊躍發言。

師 激勵性評價後,指出:人類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家園,但直到今天我們對地球的真正面目認識得還不夠清楚,如爲什麼我國大陸每年向東偏南運動8毫米?科學家預言地球軌道正面臨隕石進入的高峯期,人類將如何應對?太陽黑子的週期性爆發對人類有何影響?還有厄爾尼諾現象與世界氣候等都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未解之謎,如何才能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呢?

生 必須首先了解她,認識她。

師 怎樣快速地、系統地、深刻地認識地球呢?

生 必須認真學好地理學,因爲地理學能幫助我們徹底認識地球。

師 今天請讓我帶領同學們一起走進地理學。

板書:

前言——走進地理學

推進新課

前邊我們簡單瞭解了學習地理學的重要性,地理學是一門什麼樣的科學?它包含了哪些學科體系呢?

板書:

篇9: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

一、課前系統

(一)、分析教材

本節教學內容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主要學習內容:掌握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並能運用其原理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培養學生自學、探究、合作的意識。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基本、最簡單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氣”一章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既是大氣熱力狀況知識的運用,也是學習“氣壓帶和風帶”的基礎,故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學生

課前學生已有必備的相關知識技能基礎,如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係,物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太陽輻射的緯度分佈不均等。但由於高中階段剛開始學習立體幾何,空間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節課的學習對於學生有一定難度

(三)、設計思想

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選用聯繫學生實際的素材來實現教學目的,包括選擇學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問題,符合學生興趣和年齡特徵的地理問題等。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不同的學習需要,積極探索和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的形成原理。

(2)通過繪製熱力環流圖,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3)運用熱力環流實驗來觀察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服務於社會。

2、過程和方法

本課遵循由問題→課件演示獲得感性認識→分析推理運動過程→歸納概括運動規律(理性認識)→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主線,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用分析、推理、歸納等方法學習地理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分析、理解、觀察熱力環流和局地環流,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及應用難點: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六)、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設備

二、課堂系統

(一)、教學設計

1

2

(二)、板書設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

第二課時熱力環流

一、熱力環流的形成

地面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空氣水平運動(根本原因)

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熱力環流現象:城市熱島環流

課後探究: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樣形成的?

篇10:高一地理教案

[新課導入]

通過上節課內容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態的兩大力量,內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總趨勢是使地表起伏狀況趨向於平緩。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以山嶽爲例來學習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和影響。

師:通過上節課活動的討論,我們知道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其實,山脈不僅在我國是地形的骨架,對於整個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態來說,山脈也是陸地的骨架。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看到的喜馬拉雅山和維蘇威火山的景觀嗎?它們的成因有何不同?

生:記得。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和維蘇威火山都是內力作用的結果,但前者是由於地殼的運動形成的,後者是岩漿噴發形成的。

師:對,說明大家對已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山嶽有多種類型,如褶皺山、斷塊山、火山等。喜馬拉雅山就屬於褶皺山脈。

[教師精講]

(板書)褶皺山

(播放動畫“褶皺的形成”,投影圖片“褶曲示意圖”)

師:褶皺是怎樣形成的?褶皺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生:岩層由於地殼運動的強大擠壓作用而發生變形,產生的一系列波狀彎曲就是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褶曲。

師:對。看圖說明,褶曲有哪兩種基本的形態?如何區別它們?

生:褶曲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背斜,一種是向斜。從形態上可以區別它們,背斜的岩層向上拱起,表現爲山嶺;向斜的岩層向下彎曲,表現爲谷地。

師(微笑):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質工作者,你到大自然中去,用剛纔的方法作爲判斷背斜和向斜的依據,那麼你很有可能“南轅北轍”啊。

生:(看圖4。9“褶曲示意”,認真觀察、分析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斷依據)

師:在真正的野外地質工作中,一座山嶺並不一定就是背斜,一個谷地也不一定就是向斜,這是爲什麼呢?那麼到底什麼纔是判斷背斜、向斜的真正依據呢?

生(看書):岩層的新老關係纔是判斷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據。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層較老,兩翼岩層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層較新,兩翼岩層較老。

師:很正確,請看動畫。

(播放動畫“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引導學生對背斜、向斜中岩層的受力進行分析,理解成因)

師:爲什麼背斜反而會成爲谷地,向斜反而會變爲山嶺呢?

生:背斜的頂部受到的是張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蝕,所以變成了谷地;向斜的軸部受到的是擠壓力,岩石堅硬,侵蝕的速度很慢,反而成爲了山嶺。

師:很好。我們把背斜或向斜發育成的山嶺或谷地,統稱爲褶皺山。有的規模很大,如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出示世界地形圖,讓學生找出這兩大山系)有的規模很小,只有幾十米。

(閱讀材料:板塊運動與褶皺山系。用圖片投影出岩石圈六大板塊的構成,使學生藉助於直觀形成對六大板塊的認識,理解板塊運動與地貌成因之間的關係)

(活動探究)

(p80活動。活動1是對學生是否能學以致用的檢驗,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斷依據。活動2需要結合背斜、向斜不同部位的受力分析,讓學生展開討論,得出結論)

師:活動1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山嶺,一個谷地,究竟哪一個是背斜,哪一個是向斜呢?請大家展開討論,根據剛纔掌握的判斷方法回答。

生: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甲地由於軸部受壓力,岩石堅硬不易被侵蝕,所以最後成了山嶺。而乙地是背斜,它的頂部受到的是張力,岩層破碎,容易被侵蝕,反而成了谷地。

師:很好!說明大家真正學會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了背斜和向斜根本的判斷依據。請看活動第2題,思考後回答。

(本題有難度,學生可能回答不夠到位,教師評價總結:背斜是天然的拱形構造,安全穩定。而向斜是一種儲水構造,不利於施工,且隧道開挖部位受到的是張力,易破碎塌方)

師:地殼的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力量,褶皺山脈是其形成的一類,另外一種常見的由地殼運動而形成的山嶽是——斷塊山。

(板書)(二)斷塊山

(出示動畫“斷層的形成”)

師:根據動畫,請說一說斷層是怎麼樣形成的?“斷層”和“斷裂”一樣嗎?

生:地殼的運動產生了強大的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岩石的承受力時,岩石就會斷裂破碎,這只是斷裂。如果斷裂面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這纔是斷層。

師:非常好!那麼斷層會形成哪些地貌呢?

生:山嶺和谷地,統稱爲斷塊山地(斷塊山)。

師:對!斷塊山是地殼運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分佈廣泛的地貌形態,有的規模很大,如華山。

師:華山、泰山都是中國的五嶽名山,你知道它們各自以什麼特點著稱嗎?

生:華山——“險”,泰山——“雄”。

師:很好,說明大家知識面很寬。正因爲華山和泰山是由於斷層而形成的斷塊山,聳立在谷地和平原的邊緣,才顯得那樣高大雄險,廬山也是的斷塊山。

(活動探究)

(p81活動,地質構造是學生此前沒有接觸過的概念,需教師作以說明)

(地質構造:由地殼的運動而引起岩層的變形或變位)

(出示圖片“褶皺山——喜馬拉雅山、斷塊山——華山”)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斷塊山由於受斷層控制,所以外形一般呈斷塊狀,較少有綿長的山脈,山地與平原的分界線較明顯,往往比較陡峻、挺拔。而褶皺山往往是一系列背斜和向斜,山嶺和谷地相間分佈在較寬的河谷地帶往往形成山區主要的居民點和農耕區。

篇11: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與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特點

2。瞭解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3。運用地理環境差異性的原理,分析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佈圖”進行分析,並可以圖文轉換,閱讀“喜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異”圖,獲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自然帶的形成。

2。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陸地環境的地域性分異規律。

教學過程

【導入】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複習提問]

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間進行着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2。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整體功能是什麼?

答: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什麼?

答: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出示景觀圖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和“內蒙古草原”)(經濟發達地區的教師也可將不同學生在旅遊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作對比)

師:這兩幅風光迥異的圖片說明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特點?

生: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

師:對。我們剛剛學習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自然地理環境還具有另一個特點——差異性。

【講授】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師:從整體上看,全球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上面兩幅圖的差異又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表面各地之間又存在着明顯的地域差異。事實上,地域差異在自然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只有相似的區域,但不可能存在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出示圖片“五帶的劃分”)

師:這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因素在空間上的分異?

生:溫度。

師:這種分異的尺度範圍是什麼?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師:對。我們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區和我們家鄉的差異所體現的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的規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異規模小。

(提問)陸地上爲什麼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生:由於各地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師:請說一說,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動物、植物都有着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師總結)在熱帶雨林中,長年高溫多雨,植被常綠,樹種繁多,層次複雜,生長茂盛,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森林中的動物種類豐富多樣,但茂密的森林使動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幾乎沒有善長奔走和長跑的動物,而多營巢樹棲、攀緣生活、耐溼熱的動物。

師:那麼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動、植物又有着怎樣的特點呢?

(生討論,師總結)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爲草類,耐乾旱,根系發達。草原開闊而平坦,動物善於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師:從對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環境有着明顯的地域差異性,但在某一地域範圍內又表現爲景觀上的一致性,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是辯證統一的。

(出示圖片“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佈”)

師:請同學們結合剛纔的分析並觀察這幅圖片,歸納出“自然帶”的概念。

生:在陸地上,由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種地域組合,在空間上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佈的現象。

師:很好。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陸地自然帶的分佈是有規律的。

(出示圖片“熱帶雨林景觀”和“苔原景觀”)

師:請分析造成這兩種景觀差別的主要因素是什麼,爲什麼。

生:熱量因素。從赤道到兩極太陽輻射逐漸遞減,熱帶雨林分佈在赤道地區,苔原分佈於高緯度的寒冷地區。

師:對。受這種熱量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緯度變化的方向,從赤道到兩極有規律地更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帶橫穿整個陸地?說一說在低、中、高不同緯度自然帶的分佈有何特徵?

生:苔原帶、針葉林帶、熱帶雨林帶都是橫穿整個陸地的。

師:這三個自然帶的分佈有什麼規律?

生:苔原帶和針葉林帶在高緯度地區,熱帶雨林帶分佈在低緯度地區。

師:自然帶在中緯度地區的分佈有着怎樣的特點?爲什麼?

生:在中緯度地區主要是受到海陸分佈的影響。自然帶並不像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那樣橫穿整個陸地,而是在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組合。

師: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世界陸地自然帶分佈圖”,說一說在中緯度大陸東岸自然帶的組合類型。

生:在中緯度大陸東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

師:在中緯度大陸西岸自然帶有着怎樣的分異規律?

生:在大陸西岸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爲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師:對。請同學們看“世界陸地自然帶分佈圖”並回憶氣候的相關知識,思考: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對應着什麼氣候類型?它和同緯度的大陸東岸自然帶類型的區別是什麼?

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是在地中海氣候下發育的植被類型,而同緯度大陸東岸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師:那麼請大家思考,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生:大陸東西兩岸氣候類型不同。

師:具體說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乾燥,冬天溫和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高溫多雨,冬天寒冷乾燥。

師:不錯。(出示圖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代表植物——橄欖的葉子和果實特徵,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外表特徵作分析比較)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兩種氣候下生長的植被,在外在特徵上有何不同?討論:它們各自是怎樣適合氣候的?

(生討論,師總結)地中海氣候夏天炎熱乾燥,植物爲了減少蒸騰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爲了適應這種氣候,硬葉林帶的植物通常皮厚葉小,表面有臘質,果實的皮也較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的葉片較大,表面也無臘質,原因是這裏的氣候特徵是雨熱同期,植物有足夠的水分供應蒸騰作用。

師:中緯度的大陸內部又有着怎樣的組合類型呢?

生:有着兩種組合。中部的亞熱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側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

師:對。這種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是以熱量爲基礎的,當然也有水分條件的參與。

課後小結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十分明顯的,這種差異性是有規律的。我們這節課主要是認識到其差異性。

篇12: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係

2、瞭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瞭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具準備:錄像帶、投影儀、投影片、全球變暖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22℃高溫,創百年紀錄;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罕見持續46℃高溫天氣;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現了持續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象反映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爲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板書: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6—47《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麼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是什麼?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爲幾種類型?

④各種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⑤不同尺度的氣候變化的相互關係?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麼?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係?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①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映。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爲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乾溼變化。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爲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④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變化週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爲;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爲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⑤大尺度的氣候變化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於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並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並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複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爲什麼?(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於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麼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爲因素的影響;對於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爲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爲大家公認的事實,那麼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於有些地區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1、最明顯的後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會上漲88釐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爲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着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着乾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科學家預測,就地區而言,位於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於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於不少發展中國家位於低緯度地區,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爲嚴峻。

板書: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佈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乾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生變化。隨着徑流減少,蒸發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麼作爲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採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採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採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衆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堂總結: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複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後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學反饋:

1、與“溫室效應”的產生有關的主要是下列氣體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變暖的後果有:C

A、因蒸發強烈,海平面下降

B、中緯度溫帶地區降水倍增

C、對人們的生存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D、高緯度地區會因氣溫升高而使降水減少

3全球氣溫升高和生態環境惡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全球氣溫升高對今後100年內地

球環境的潛在環境的潛在後果,表述不正確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溫線將上移150~500m

B全球將普遍變的乾旱

C森林帶將向兩極推移

D海平面將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島國因環境變遷將舉國移民,這裏所講述的“環境變遷”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發

C酸雨侵蝕D臭氧層空洞

篇13:高一地理教案

【課標解讀】

分析農業的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

2、培養分析、歸納、運用地理基礎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從個案分析中掌握混合農業的區位因素和生產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懂得農業區位的選擇須按照自然和經濟規律,因地制宜佈局農業,充分利用農業資源,以實現經濟效益。培養學生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觀。

【教學重點】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明確農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會對農業的區位選擇產生影響;學會利用農業區位理論分析具體案例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現代農業意識。

【教法與學法】

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本節課我們將共同來學習農業的區位選擇。什麼是農業?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由於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密切,因而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的產業。

[展示圖片]: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澳大利亞牧場。

[提問]:從圖片上看,兩地的農業生產有何不同之處?

[學生看圖回答]:泰國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從事水稻種植;而澳大利亞東南是一個牧場,從事養羊業。

[提問]:爲什麼這兩地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農業景觀?

[學生回答]:因爲兩地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不一樣。

[承轉]: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農業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亞東南部這兩地的不同選擇呢?引入農業區位的概念。

[講解]:農業的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農業生產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繫。

以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爲例,它的區位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水稻分佈的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種植水稻是與當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是環境中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提問]: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相互交流得出: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機械。

[小結]:既包括自然環境因素,如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會環境因素,如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機械等。

以湄南河平原爲例,影響其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中南半島位置圖,學生讀圖思考。

[學生討論後回答]: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溼熱;平原地區地形平坦;紅色土壤肥沃;人力耕種,勞動力豐富,機械化水平低。

課件展示活動內容:下列農業生產的佈局和變化主要受哪些區位因素的影響?爲什麼?(學生分組討論)

1.結合水稻生長需要的熱量和水分條件,分析爲什麼水稻生產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季風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而不包括地中海氣候區?(氣候)

2.我國江西省泰和縣的千煙洲,是一個典型的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地區。這個地區爲什麼要採取“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魚果糧”的立體農業佈局模式?

(地形、土壤)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一些耕地經歷了“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棚”的農業景觀變遷,你知道爲什麼嗎?(市場、政策)

學生髮言,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承轉]: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較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髮展變化較快。

由於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特徵,某個區位因素的變化也會引起其他區位因素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進而對農業的區位選擇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案例學習: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

學生自主學習並回答如下問題:

1.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區位因素髮生過哪些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有哪些影響?

2.哪些因素在農業區位選擇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你能對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區位選擇提出建議嗎?

學生髮言,教師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講解]: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慮自然條件因素,還要考慮發展變化較快的社會經濟因素,從而獲得的效益。

[講授]: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從事農業生產的地區,我們稱之爲農業地域。在同一農業地域內,農業生產的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徵。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農業土地的結果。由於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佈,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多種農業地域類型。

展示澳大利亞的氣溫分佈圖、降水分佈圖、地形分佈圖和人口分佈圖,多圖結合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講解]:混合農業是一種將耕作業和畜牧業相結合的農業地域類型。它的形式多種多樣,在經濟發達國家其生產形式比較穩定,分佈比較廣泛,商品生產有一定規模,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地,種植小麥、玉米等穀物以及牧草和飼料作物,飼養的牲畜主要是牛、羊、豬等。混合農業以澳大利亞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的小麥-牧羊帶最爲典型。

讀圖指導:根據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分佈圖,確定小麥-牧羊帶在澳大利亞氣溫分佈圖、降水分佈圖、地形分佈圖和人口分佈圖上的位置,分析說明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分佈地區有利的氣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條件和勞動力、市場等社會經濟條件,加強對課本圖3.3核心原理的實際應用。

學生自主閱讀案例“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形成”

分析:澳大利亞東南墨累-達令盆地是農牧皆宜的地區。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特點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在生產結構、經營方式、科技應用、農業專業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點?

2.在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形成的過程中,有哪些區位因素在起作用?

學生髮言,適當引導、評點並作講解。

[提問]:那麼,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的區位因素有什麼不足之處?

知識拓展:課件展示澳大利亞大分水嶺的雨影效應的形成原理及東水西調示意圖。

[講解]:澳大利亞東南部受大分水嶺的影響,降水集中於大分水嶺的東側,在其西側形成山地的雨影效應,降水豐富地區與農業生產地區分佈不一致,灌溉成爲澳大利亞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因此,澳大利亞對水利工程建設很重視,東水西調促進了墨累-達令盆地農牧業的發展。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通過學習我們瞭解到,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上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進行案例分析時,我們不但要考慮自然環境因素,還要考慮社會環境因素。農業地域的形成,是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因素是要發展變化的。對於一些不適於農業利用的自然條件,我們還可以適當加以改造利用,促進農業生產。

課後活動:以你的家鄉爲例,調查研究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以及一個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變化的情況。

[板書設計]:

農業的區位選擇

篇14: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的特點;以及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原因。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世界和我國糧食問題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教學重點】

1.利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學習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

2.對比水稻種植業和商品穀物農業兩種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理解在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過程中,各個農業區位因素對其發展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學習農業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

2.結合文字資料與圖示資料的閱讀,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與講議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前面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樹立了農業區位因素的基本理論,並且有了農業地域類型的一些基本認識,學習了種植業和畜牧業兼有的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這一節我們繼續學習兩種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

下面我們先看一段錄像,請大家認真觀看,錄像裏反映的是什麼農業類型。

教師提問:以上錄像內容反映了什麼農業類型?

生:種植業。

師:很好。在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就將認識兩種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穀物農業。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亞洲季風區。

2.農業以種植業爲主,作物以水稻爲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閱讀P47圖3.10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和分佈,重點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完成P48讀圖思考題。)

4.本區發展水稻種植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學生活動)讀圖思考

1.季風水田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與這裏的地形和氣候有什麼關係?

2.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這裏有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力條件嗎?

3.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還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教師提示):從水稻的生長習性結合讀圖思考1、2引導學生分析圖3.10,分析氣候、地形、勞動力對水稻分佈的影響。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是水稻生長的基礎,豐富的勞動力等社會經濟條件有利於水稻種植業的經營和發展。)

(歸納總結)

1.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區的地勢平坦地區。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地勢平坦便於水田管理。

2.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人口稠密地區,這裏勞動力豐富。

3.亞洲季風區人多地少,糧食需求量大,水稻單產高。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本地區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約有7000年),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

4.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主要特點: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一

(總結歸納)

一、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分析

特點

原因

發展措施

小農經營

家庭爲單位,人均耕地少

集約經營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爲主

控制人口數量,增強商品意識

機械化水平低

體力勞動爲主

加快機械化發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風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大力投資,興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農民文化科技素質低,憑傳統經驗

加大科技投入

小農經營--人均耕地少,以家庭爲單位,每戶耕種的田地少。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農民精耕細作,使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每戶耕種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收上來的稻穀的相當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糧以及家畜、家禽的飼料用糧,到市場出售的很少。

機械化水平低--田地規模小,經濟水平低,農民憑自己勞動能夠完成農活。日本機械化水平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產的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生產威脅大。

(學生探究)

以中國爲例,說明應該尋找和運用哪些資料,解釋我國南方水稻產區形成的原因。

活動步驟: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組織哪些方面的相關材料知識。

2.列出資料清單。

3.運用這些資料說明問題。

(友情提示)此活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在課下完成。

(學生活動)通過閱讀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主持的雜交水稻的發明和推廣,爲糧食生產開闢了廣闊前景。

2.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育種居世界先進水平,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居國際地位。超級雜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1萬多千克,處於世界水平。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農作物:小麥、玉米

(學生活動)讀圖3.13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簡要分析這些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有什麼影響。

3.特徵:以上國家商品谷農場一般爲家庭經營,這類農場我國西北、東北也有分佈,一般爲國營。

(教師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點。在分析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時需要圍繞商品率高的特點考慮。

(總結歸納)

農業生產的生產量高,自身消費少,生產效率高,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就高;產量高,而自身消費量大,生產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場條件好,商品率也不會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區位因素對商品穀物農業影響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關鍵特徵,從分析哪些區位因素有利於提高產量,哪些因素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哪些因素有利於促進產品的銷售着手。

參考答案:

下面我們以商品穀物農業典型代表--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爲例,分析歸納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和區位因素。

(學生活動)

通過這個案例3,使學生明確如下問題:

(1)美國是世界上的商品穀物生產國,商品穀物農場主要分佈在中部平原。。

(2)農業的商品化促進了農業的專業化和區域化,有利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效益。

(3)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區能夠保持常盛不衰,得益於有力的農業措施。

(4)小麥的分佈分爲北部小麥區和中部小麥區。

4.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學生活動)參照歸納季風水田區水稻種植業特點的方法,歸納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

(教師提示)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學生活動)學案【知識梳理】二

(總結歸納)二、美國成爲世界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與評價

區位優勢

評價

(一)優越的自然條件:①平原地形廣闊②黑鈣土和沖積土肥沃③溫帶草原氣候,夏季溫和溼潤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爲實現機械化和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利於作物生長、穩產

(二)便利的交通運輸: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運發達②公路、鐵路與水運構成發達交通網

集散便利、降低運費、提高效益

(三)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規模經營

競爭力比歐洲強

(四)高度發達的工業:提供現代農業所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

實現農業機械化、化學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進的科技:國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廣系統,免費提供科技成果

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和專業化、社會化生產的實現

(總結歸納)適合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

農業科學技術先進;機械化水平高;地廣人稀;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等。

三、把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與季風水田農業作一比較,你認爲的差異是什麼?

(學生探究)

農作物品種

生產目的

經營方式

氣候條件

水稻種植業

水稻

自給一商品農業

小農經營、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

季風氣候區

美國商品穀物農業

小麥、玉米等

商品農業

家庭農場、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低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產生這兩種農業地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條件和氣候因素。氣候條件不同,兩種農業地域所生產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條件直接影響到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書設計】

3.2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季風水田農業

1.主要分佈區:

2.農業以種植業爲主,作物以水稻爲主

3.世界的稻米生產國--中國

4.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5.主要特點: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地區:

2.特徵: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農作物:小麥、玉米

4.區位條件

篇15:高一地理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描述自然災害的概念、特徵及類型。

2、舉例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3、據表分析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4、據表分析中國自然災害的類型及特點。

5、說出洪澇災害的類型及含義,並能舉例分析我國洪澇災害頻發的成因,初步認識自然災害發生的機制和規律及防禦措施。

6、通過對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原因的探討,培養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認識複雜地理問題的能力。

7、通過查閱1998年長江流域相關的雨情、水情、災情等資料,提高學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過閱讀材料分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重點難點

我國洪澇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學方法

運用讀圖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來組織教學。

四、新授

導入新課

據中國臺網測定,2005年10月08日,11時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緯34.4,東經73.6)發生7.8級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從這一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地震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影響外,還有哪些災害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影響呢?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這一節課就來學習“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活動智能要求預測點拔活動1

閱讀P107“自然災害的概念”及圖4-32。完成:

1、什麼是自然災害?

2、自然災害主要有哪些特徵?(結合實例來說明)

3、舉例說出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發生產生哪些影響?

4、自然災害按成因和發生過程分爲哪些?知道自然災害的概念、特徵及類型。

舉例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發生產生的影響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活動2

讀表“20世紀以來自然災害的典型事件”及“中國的自然災害”分析完成:

1、從自然災害的類型來看具有哪些特徵?

2、自然災害通過哪些途徑來限制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

3、中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特點?據表分析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據表分析中國自然災害的類型及特點。活動3

讀“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主要的洪澇災害、災情”回答:

1洪澇災害包括哪幾類?各是一種什麼樣現象?

2讀表歸納我國洪澇災害的特點?說出洪澇災害的類型、含義及特點。

讀“1998年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及“長江洪水淹沒範圍”分析:

1這次全流域洪水有什麼特點?

2形成洪水的氣候因素是什麼?

3從河流形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4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5從圖中分析防洪壓力特大地區是哪些地方?舉例分析我國洪澇災害頻發的成因,初步認識自然災害發生的機制和規律。讀“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回答:

1成災的原因是什麼?影響較大的因素是什麼?

2我國氣候有什麼特點?它對洪災的形成有什麼作用?

3我國鋒面雨帶移動規律是什麼?

4分析暴雨形成條件是什麼?我國暴雨具有哪些特點?通過對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原因的探討,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認識複雜地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查閱1998年長江流域相關雨情、水情、災情等資料,分析長江洪水造成哪些危害?通過查閱1998年長江流域相關的雨情、水情、災情等資料,提高學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讀“淮河流域圖”,回答:

1淮河流域包括哪幾個省區?

2淮河水系有什麼特點?說出淮河流域的省區、水系特點提示水系的類型。讀“淮河流域有關資料”,回答:

1從地理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易造成洪災的原因是什麼?

2從氣候因素分析易成災的原因是什麼?

3從地形分析易成災的原因是什麼?

4從水系分析易成災的原因是什麼?

5從人地關係角度分析易成災的原因是什麼?

6淮河流域洪澇災害有什麼特徵?

治理淮河的措施有哪些?

7一般河流防治洪澇災害應採取哪些措施?能從分析中掌握一般分析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及措施。提示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來分析。

五、板書

篇16:高一地理教案

【設計思想】

根據本節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三方面的要求,本節課重點應該是“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知識,爲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特別在這部分設計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即通過對比九大行星結構特點及運動特徵,使學生明確地球與其它行星有很多相似特性,由此說明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探究意識,在瞭解地球的特殊性時,設計了一個學生活動,即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資料庫查找有關火星相關的資料,並與地球進行對比,由此說明爲什麼火星至今沒有發現生命物質的痕跡,地球由哪些與其不同的條件,使其能夠有生命存在,通過這個探究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處理資料的技能,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意識,爲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板書設計】

第一節人類認識的宇宙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活動目的】

1、認識到到地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星,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顆行星是不可替代的。

2、儘管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相當迅速,但遠遠沒有達到認識宇宙全部的地步,我們有無數的天文之謎需要在未來逐漸揭開。

3、激發學生對於宇宙之謎進行探索和思考的興趣。我們並不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認識宇宙的全部,但毫無疑問,人類將永遠執著地去探索,去追尋宇宙的真諦。因爲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一個美麗而精彩的星球的一部分,這個星球正實實在在地存在於茫茫的宇宙之中。

【活動步驟】

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當地的條件組織學生做以下探究活動:

1、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注意帶上照相機和筆記本),讓學生蒐集儘可能詳細的天文資料。

2、組織觀看有關的天文科普錄像(如星際探尋、登陸火星、蒼穹尋奇、不明飛行物等)。

3、查閱相關歷史資料,瞭解人類宇宙認知的變化。如地心說、日心說等。瞭解一些天文假說。

4、查閱資料,瞭解我國在天文學上取得的成就。如張衡、郭守敬等。

5、要求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參觀天文館、看錄像、查閱雜誌書籍、瀏覽互聯網等。寫一篇“我生活的宇宙”的論文。

6、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辦一期地理板報。最好能體現最新的科技發展對天文學研究的指導。

篇17:高一地理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一般可分爲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它們都以地心爲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徵。本節教材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圈層結構。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圈層的瞭解,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來推測地球內部的組成及其他特徵。地球外部圈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由於各圈層在後面的教材中還有詳細介紹,所以在本節中介紹得較簡略。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是本節課的課標要求。所以.根據課標要求與教材、教學實際,教學目標確定爲:

(1)瞭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3)繪製地球圈層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

(4)運用圖表及相關資料,認識並探究地球表層,用具體實例說明地球表層的特徵。

本課內容由兩個目來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內部圈層。地震波和地球的內部圈層是本節教學的難點。縱波,橫渡知識學生沒有接觸過,因此教材首先給出了縱波、橫渡的基本特點。圖l。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意在指導學生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推測原因,劃分出內部圈層。

圖1·26“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解析。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地震波傳播的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爲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生變化,地震渡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生突然變化,出現地震波的不連續面。這樣,地震波就可以帶回地球內部的信息,從而可以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和物質狀態。

圖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陸部分)約33千米處,縱波和橫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現波速的不連續面(莫霍界面),說明該深度處上下物質在成分或狀態上有改變。

2、在地下2900千米處,橫波突然消失.縱波的速度明顯下降,也出現波速的不連續面(古登堡界面),說明此深度處地球的內部物質組成、狀態差異明顯。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將地球內部劃分爲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地核。

4、縱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處也有變化,稱爲次級不連續面,該面將地核分爲外核和內核。

教材隨後安排的圖1·27“地球的內部圈層構造”是對圖1。26右圖的細化,利用圖旁邊的文字,讓學生從厚度、溫度、物質組成和狀態的變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以及地殼與岩石圈的概念區別。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外部圈層與人類關係密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這裏只是簡單介紹了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範圍、組成和總體特點,從物質形態、空間分佈、相互關係等方面認識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層。

圖1·28“地球外部圈層示意”設計:

一是點出外部圈層的位置和名稱;

二是形象地說明外部圈層的相互關係.強調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一個整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

最後“活動”部分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拓展。這個問題其實是起承上啓下的作用,不要求學生此時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學思路設計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內部圈層。可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學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桌子受到衝擊產生彈性振動,耳朵聽到敲擊聲,左手感覺到振動。藉此閱讀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關特點,通過學生質疑解疑,獲取地震波的有關知識:地震波爲彈性波。縱波傳播速度快,能通過固態、液態、氣態三態物質;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物質。

第二步,據圖1。26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分析地震波的不連續面以及地球分層,結合圖1。27及有關小字內容,理解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特點。利用活動第2題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知識與技能培養

獲取地球圈層的構造及其主要特點等有關知識。通過讀圖提高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自學操究、質疑釋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維及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地球內部物質處在不斷運動和循環中;地球外部圈層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人類活動改造環境,環境變化對人類產生反作用。只有人類和環境相互協調,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三、課堂教學實錄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資料l: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家級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現代深部鑽探高新技術,在具有全球地學意義的大別——蘇普超高壓變質帶上實施,被稱爲是“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鑽探工程設計深度5000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整個工程歷時5年完成。利用從鑽孔中獲取的岩心及液、氣態樣品及原位測量數據,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該工程於2001年8月4日正式開鑽。

資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學鑽探井爲前蘇聯的科拉SG3超深鑽井,深12262米。

教師:

(1)地球是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的圈層所組成的球體,它們都以地心爲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層,這是地球結構的最大特徵。目前,人類對地球外部圈層的研究進展很大,但地球內部是一個什麼樣子呢?看來利用鑽探技術是難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開的熟雞蛋)同學們,有人拿這個雞蛋形象的比喻爲地球內部圈層構造,你認爲這個說法有根據嗎?

【多維互動主題探究】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詳錄)

實例感悟:同學們,將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擊桌子,你會有哪些感受?

自學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結合剛纔的感悟,自主學習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內容。請提出本小組在自學中的見解或者遇到的疑難問題,希望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地震波的類型

固態、液態、氣態三態物質

互動探究:

生l:用手敲擊桌子,桌子會產生彈性振動。地震波就是一種彈性波,它有縱波與橫波之分。

生2:縱波的傳播速度較快,能通過固態、液態和氣態;橫波的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着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教師介入:剛纔的同學較好的說出了縱波、橫波的特點,哪位同學還有新的見解或者異議?

生3:什麼是縱波?什麼是橫波?

(教室寂靜)

教師介入:同學提出的問題有新意。縱波與橫波的概念、特點是今後物理課程要解決的問題。簡單說來,橫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的波。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的嗎?

生4:地震發生時人們應該先感覺到的是縱波,因爲它的傳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們只會感覺到顛簸,因爲橫波不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生5:縱波與橫波的傳播速度都隨着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變化而變化。應該說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若通過的物質密度加大,波速必然會加大。

生6:你所說的結論,根據在哪裏?

生5:……

總結承轉:縱波與橫波最突出的差異是在不同介質中能否傳播以及傳播速度的差異。剛纔的討論是不是正確,還有待於大家下面進一步討論、學習。我認爲波的傳播速度還與物質的形態有關,這裏有這樣一組數據提供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媒體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

教師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與其通過的介質性質密切相關:若介質爲均質體,地震波則勻速直線傳播;介質性質發生變化,地震波波速隨之變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過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物質的分解面時,波速會發生突然變化,出現了地震波的不連續面。同學們,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圖,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討論、辯解。

生1:從圈中發現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離之處、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現了不連續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處橫波突然消失,說明其內部物質形態是液體。

生3:從橫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講,其內部物質是液體,但覺得很難理解。

總結承轉:根據橫波不能通過這一事實,有人認爲2900km以下的物質近似“液體”,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成分以重金屬鐵、鎳爲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質狀態是一個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媒體演示: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在原媒體播放的基礎上對應出現地球內部的圈層劃分)。

激勵探究:根據我們的學習,大家快速閱讀教材第二自然段內容和圈1。27“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有關信息,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麼新的發現與疑點還請提出,以便我們共同研究探討。

媒體展示:地球各圈層的劃分及特點表(楷體內容在表中爲空白)。

(學生完成後,第一學習小姐和第四學習小組填表,補充完成)

【互動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它不屬於地震波的不連續面嗎?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處的不連續面,把地幔劃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處的不連續面,把地核劃分爲內核和外核。

教師介入:這兩個不連續面,我們認定爲次級不連續面。

生3,軟流層一般認爲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但橫波能通過,物質狀態應該是固體呀。

教師介入:軟流層的物質從總體上看仍是固態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說明該層的物質較岩石要軟要熱些,這裏硬軟的差異是冷熱的必然結果。所謂“熱些”是說物質溫度比較接近其熔點,雖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動性卻大大增強了,所以也有人把軟流層的物質狀態說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體。

生4:從圖1。27看出岩石圈與地殼的範圍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殼,還包括軟流層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轉引導:同學們討論的氣氛很熱烈,能比較完整的綜合了我們所要掌握的知識。但是現在我還有兩個問題亟待大家解決:

1、能用雞蛋的結構說啊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嗎?

2、獲取地球內部的信息,除了我們對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認爲還有沒有別的進徑?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略)

四、教學案例評析

執教者知識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內部物質密度變化表),雖然學生思維多維展現,但教師仍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巧用實例,感悟地震波;巧設比喻,引發學習興趣;藉助直觀手段,突破難點;教師適時介人,化解疑點;通過特徵比較,把握重點;通過讀圖,培養學生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師生、生生互動質疑探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展現。這樣,在情境創新、環節設計、方法和理論提升等方面,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新課程的精神和要求,從而使課堂氣氛熱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學生人格,注重了學生的個性培養。

相關推薦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的結構的研究:由於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來自對地震波的研究。

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岩石受到強烈衝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縱波(P波)和橫波(S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爲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爲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1)由於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經過不同介質的界面時就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科學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質,通過對地震波的精確測量,“透視”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2)從地球內部地震波曲線圖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發生突然變化,這種速度發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面。

(3)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一個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在這個不連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這個不連續面是奧地利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首先發現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個在地下2900千米深處,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這個不連續面是德國地震學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爲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爲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所以地球的內部圈層是依據地震波傳播的突然變化的兩個不連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來劃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各外部圈層的概況比較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這一原理,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閱讀上述材料,完成1~2題。

1、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最外層平均厚度約100千米的範圍是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層,稱爲岩石圈,其範圍是指()

A、地殼

B、地殼和軟流層

C、地殼和上地幔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將地球內部劃分爲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正確敘述是()

A、劃分地殼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C、在莫霍面上,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第1題,岩石圈由岩石組成,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第2題,根據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即可回答。

1、D2、D

篇18: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重點】

①化學元素——礦物——岩石之間的關係;②三大類岩石及其成因;③地殼物質循環

【教學手段】

礦物標本,各類岩石標本

【教學過程】

(引課)引導學生從周圍環境入手思考:陸地環境由哪些要素組成?各要素之間有什麼相互關係?特別是岩石與其它要素之間有什麼關係?

(出示花崗岩標本)花崗岩是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麼?→岩石是由礦物組成→礦物是由化學元素組成。

(板書)一、組成岩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閱讀教材中扇形圖)地殼中所佔比例較大的化學元素有哪些?化學元素在一定地質條件下構成礦物,舉生活中實例或根據化學課所學知識說明有哪些物質是礦物,這些礦物是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的?→明確有些礦物是單質,有些礦物是化合物。 (出示礦物標本)礦物對人類最重要的是什麼?標本是否可以稱爲礦產?

(板書)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出示花崗岩、石灰岩等標本或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說明幾種熟悉岩石的組成→明確岩石的概念

(板書)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出示三大類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標本並結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關圖片)觀察玄武岩、頁岩、板岩等,從外觀上對三大類岩石進行區別→結合實物標本觀察教材中的圖片→明確三大類岩石的成因及特點。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標本)觀察化石多存在於哪類岩石中?化石能夠起什麼作用?

(閱讀教材中補充資料和示意圖)通過閱讀了解有關地層和化石的知識→完成示意圖中的問題。

(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礦石與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礦產有什麼區別?如何評價礦石的優劣?

(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三大類岩石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化,如何轉化?請用圖示的方式表示出來。

(板書)三、岩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設計思想】

對本節教材的處理力求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岩石、礦物、礦產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緊密,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與實際聯繫密切,特別是在教學中如果所用的岩石或礦物標本是學生或教師親自在野外採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養學生從圖像中獲取信息、認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圖像資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圖示的形式總結概括知識結構。

【板書設計】

第一節陸地環境的組成——岩石

一、組成岩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三、岩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探究活動

某地區不同地層依次發現有三葉蟲,恐龍,劍齒虎化石,說明該地區缺少魚類化石的原因?

篇19: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點。

2、瞭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

3、瞭解天體系統的結構,以及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繫的自學能力。

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宇宙的物質組成,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正確的宇宙觀,並注意識別和抵制僞科學。

2、通過了解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發學生愛科學和探索宇宙奧祕的精神。

關於天體系統的教學建議

關於天體系統,教師重點要說明天體系統的層次。尤其是知道地球在這個層次中的位置。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其最遠的天體離地球大約150億~200億光年。我們針對目前觀測到的宇宙進行了分類。因此有了天體系統的層次。建議教師採用本期提供的動畫“天體系統”來進行教學。該動畫能很清晰地展現天體系統的層次。而且有各類天體的典型圖片,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尤其動畫中包含了太陽系和地月系的動畫,使學生能一目瞭然地瞭解各個層次的天體運行狀態。

關於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學建議

在“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爲了讓學生理解這點,教師可以通過出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比較數據”表格,讓學生比較太陽系中九大行星五個指標的數值。則不難發現,地球的鄰居們和地球非常相像。尤其是金星,其質量、體積和地球相差無幾。這些數據說明:地球在太陽系成員中是非常普通的,其運動狀態和運動特徵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如果課時允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運行特徵:(1)共面性;(2)近圓性;(3)同向性。之所以要重點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爲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樹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世界是物質的,各種物質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中,但它們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關於地球的特殊性的教學建議

在講授“宇宙中的地球”時,教師在說明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後,還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即地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現在這顆行星上具有形形色色的生物,人類是這些生物中最高級的一種。儘管人類的科技探測手段迅猛發展,但目前仍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跡象。雖然在理論上宇宙中可能還有許許多多和地球的條件類似的行星存在,但是與太陽系內其它的行星相比,地球所處的宇宙位置能孕育生物,足以說明地球的與衆不同。教材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現象的原因:(1)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其表面溫度有利於生命過程的發生和發展。(2)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使其引力足夠吸引大量氣體,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這兩點需要學生掌握。正是因爲這樣,科學家們猜想,宇宙中有很多和太陽系類似的恆星星系,若其中存在和日地關係相近的情形,則極有可能發現和人類相類似的文明。

【教學重點】

①天體系統的層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的含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資料庫

【教學過程】

(引課)古訓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義,即體現時間性——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空間性——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

(總結板書)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3圖1、2思考)天體系統分爲幾個級別?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教師總結板書)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多媒體資料展示,並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4表格和圖像)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地球與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相似性?①質量、體積;②平均密度;③公轉、自傳週期;④運動特徵(即九大行星運動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這部分知識需要教師給與補充。)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地球無論是結構特點還是運動特點都與其他行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板書)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並討論)火星與地球相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以至於人們始終懷疑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至今也沒有發現生命的痕跡,爲什麼火星沒有生命物質而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條件?

(教師總結)通過以上對比討論,使學生明確,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有三個:①有適宜的溫度;②有液態水;③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這三個條件是火星所不具備的,之所以產生這三個條件的根本原因有兩個: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而這兩個根本原因對於火星來說,與地球有較大差異,因此目前火星未發現有生命存在。

篇20:高一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利用地圖說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瞭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徵。

3、讀圖分析印度氣候特點和水旱災害頻繁多發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資料、圖表等方法,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並以多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活動對信息加以整合,探究成因。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對不同文化的欣賞和認同,提升審美情趣;深刻認識人地關係,樹立正確的人地觀;養成關注世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印度的人口特點及其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何應對水旱災害。

難點:印度多水旱災害的原因。

教學過程

幻燈片放映: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恆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爲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卻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件生產國;這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10億,僅次於中國……

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

出示本節課的自學提綱:

1、讀圖7、34“印度地形”,說出印度的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周邊鄰國,找出主要的地形區。

2、讀圖7、35“印度人口增長”,計算:從1951年到20xx年,印度每隔10年,人口增長了多少?50年間人口增長了多少?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長有什麼特點?

3、讀圖6、10“亞洲氣候分佈”和圖7、38“孟買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思考:印度的氣候有什麼特點呢?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季風變化有何關係?

讀圖,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瞭解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在空白地圖上填出: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繪出北迴歸線──瞭解其三面環海、大部分處於熱帶的地理位置。

在空白地圖上填出: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瞭解印度的地形特點。

1、讀資料“印度部分資源、產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長”,小組討論:衆多的人口對印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資源環境等方面產生什麼影響?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人口壓力大,會給我國帶來哪些負面影響?應當如何解決?

2、看圖片印度的洪災與旱災,分組討論:爲什麼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何治理?我國東部也是季風區,我國的季風氣候與印度的季風氣候有什麼不同?在水資源的利用中,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來抗災減災?

展開討論,明確:人口的增長要同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與資源環境適應,爲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爲一項基本國策。

查找印度主要氣候類型,結合氣溫和降水圖,討論其氣候特徵。

角色扮演(討論完成):

(1)如果自己是印度的官員,怎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水、旱災情?

(2)如果自己身處在連降大雨的印度,怎樣做才能最好地保護自己?

課後小結

1、教師畫一幅印度空白輪廓圖。

2、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板書,形成重點鮮明的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