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3、進行關於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教學難點

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述法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過程

〖章引入學生閱讀P58。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由於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多於從長頸漏斗滲出的水分子數量,使得管內液麪升高。

2、用紗布替代玻璃紙時,因紗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麪不會升高。

3、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濃度相等時,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等於滲出的水分子數量,液麪也不會升高。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注意。

〖板書一、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與討論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一般不能透過細胞膜。

2、紅細胞的細胞膜相當於“問題探討”中的半透膜。

3、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於紅細胞內部的濃度時,紅細胞一般會因持續吸水而漲破。

4、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紅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板書㈠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膨脹甚至漲破)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皺縮)

㈡成熟植物細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學生閱讀思考交流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 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 變小 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 基本不變

清水 逐漸恢復原來大小 原生質層恢復原來位置 基本不變

〖板書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復原)

〖板書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提示1.在培養過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離子較多,吸收Ca2+、Mg2+較少,結果導致水稻培養液裏的Ca2+、Mg2+濃度增高。

2、不同作物對無機鹽的吸收是有差異的。

3、水分子跨膜運輸是順相對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質的跨膜運輸並不都是這樣,這取決於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

4、細胞對物質的吸收是有選擇的。這種選擇性具有普遍性。

〖板書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小結見板書。

〖作業練習一二。

〖提示基礎題

1、√。 2.√。 3.×。

拓展題

農業生產上的輪作正是針對不同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而採取的生產措施。如果長期在同一塊田裏種植同種作物,地力就會下降(俗稱傷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這樣就會影響作物的產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簡述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條件及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細胞的基礎知識,分析細胞工程的理論基礎;

2、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嚴密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動物細胞培養的學習,體會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二、教學重難點

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及條件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展示兩幅燒傷程度不同的病人圖片。

師:俗話說:“水火無情”,火災過後,都會有燒傷病人。在治療燒傷病人時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取燒傷病人的健康皮膚進行自體移植,但對一個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卻無奈,用他人的皮膚來源不足,而且會產生排異反應。怎樣獲得大量的自體健康皮膚呢?這個難題,動物細胞工程爲我們找到了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利用經典圖片引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二)動物細胞培養概念

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組織,將它分散單個細胞,然後放在適宜的培養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

(三)動物細胞培養過程

培養動物所用的細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齡動物器官或組織。

將組織取出來後,先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等使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後配置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液。

放在培養瓶中的具有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在培養箱中培養的過程叫做原代培養;隨着細胞生長的和增殖,培養瓶中的細胞越來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處理使細胞從瓶壁上脫離下來,配製成細胞懸浮液,分裝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培養瓶中培養,這稱爲傳代培養。傳代細胞中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的叫做細胞株;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並且帶有癌細胞的特點,這種傳代細胞叫做細胞系。

(四)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境:對培養液和所有的培養用具進行無菌處理,還可在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液。

2、營養:合成培養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

3、溫度和pH:適宜溫度爲36.5℃±0.5℃ ,適宜pH爲7.2-7.4 。

4、氣體環境 :主要是O2和CO2。

(五)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應用

1、生產生物製品:如病毒疫苗、干擾素、單克隆抗體等;

2、健康細胞培養;

3、作爲基因工程中的受體細胞;

4、科研方面:篩選抗癌藥物、治療和預防疾病等。

(六)思考討論

1、爲什麼選用動物胚胎或幼齡個體的器官或組織做動物細胞培養材料?

答:因爲這些組織或器官上的細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強。

2、爲什麼培養前要將組織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

答:成塊組織不利培養,分散了做成細胞懸浮液利於培養。

3、在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爲什麼要用胰蛋白酶對取出的動物組織進行處理? 答:胰蛋白酶處理動物組織,可以使動物組織細胞間的膠原纖維和細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獲得單個細胞。

4、細胞株和細胞繫有什麼區別?

答:細胞系的遺傳物質改變,具有癌細胞的特點,失去接觸抑制,容易傳代培養。

5、動物細胞培養液的主要成分是什麼?較植物組培培養基有何獨特之處?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和動物血清等;獨特之處有:A.動物細胞培養液爲液體培養基;B.動物細胞培養液的成分中有動物血清等,而植物組培培養基多數選取蔗糖爲營養物質。

6、動物細胞培養能否像綠色植物組織培養那樣最終培養成新個體?

答:不能,動物細胞培養只能使細胞數目增多,不能發育成新的動物個體。

動物細胞培養是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師在介紹了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條件之後,可以通過問題式探索,讓學生深層次地瞭解動物細胞培養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教版高一生物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簡述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後得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在獲取形象的、信息內容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氨基酸的結構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

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和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電影《蜘蛛俠》的片段。設問:電影中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麼?

接着,ppt展示兩組圖片:(1)黑寡婦蜘蛛的圖片,黑寡婦蜘蛛因爲它蛛絲中的“蛛絲蛋白”,使得它的蛛絲的強度異常的高。(2)熒光水母的圖片,熒光水母因爲它體內的“熒光蛋白”,使得它能發出美麗的熒光。

問:從這些畫面中我們應該不難發現這些神奇的生命現象是由誰來承擔的?蛋白質有什麼樣的結構?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課題)。

(過渡)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結構是複雜的,可是這種複雜的分子卻是由一些結構簡單的氨基酸分子作爲基本單位所構成。所以認識蛋白質的結構,首先就必須瞭解氨基酸的結構。

(二)資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擁有4種氨基酸,讓學生思考討論如下問題:

(1)四種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組成?有什麼共同特點?區別是什麼?

(2)如果將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嘗試歸納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種氨基酸都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每個分子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共同點);R基不同(不同點)。

教師邀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學生嘗試在紙上書寫。並請學生評價演板的兩位同學嘗試寫出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教師最後總結,並針對錯誤進行說明。

(過渡)現在我們知道了氨基酸的結構,但是由氨基酸作爲基本單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呢?

(三)動手操作,演示蛋白質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讓一組學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嘗試怎樣才能連接起來。學生會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問:

(1)描述氨基酸分子間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2)有沒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總結出“肽鍵”)。

(3)雖然和手牽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沒有不同的地方?(總結出這種“相互連接”稱爲“脫水縮合”)。

(4)這是不是一種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還能繼續進行“脫水縮合”嗎?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三肽”、“多肽”、“肽鏈”,以及一條肽鏈中“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和“氨基酸數”之間存在的數量關係(用表格的形式)。

創設情景:觀看蛋白質形成的flash動畫。

課件展示:胰島素的空間結構。

師生共同探討歸納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過渡)展示一些常見蛋白質的結構圖片,指出這些蛋白質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並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質的種類有1010—1012種,可是構成這些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有約20種,這些氨基酸是怎樣形成數量如此多的蛋白質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活動:將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請其中一組的同學到臺上來扮演氨基酸,其它組同學相互討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請2組學生代表發表蛋白質分子多樣的原因。

評價並總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種類不同;氨基酸數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順序變化多端;多肽鏈盤曲摺疊形成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五)鞏固新知,歸納總結概念圖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概念圖。

(六)作業拓展

課後調查資料:科學上第一個人工蛋白質的誕生和“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研究進展及成就。

四、板書設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和結構通式

二、蛋白質結構的形成

三、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瞭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係瞭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

【技能】培養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瞭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瞭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鑽研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對高中生物的興趣是本課的重點。

三、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爲引入。

師:比較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國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爲什麼高中還要再學呢?國中的生物知識着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爲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國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

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國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於細胞爲什麼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麼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九年級、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後我們纔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爲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國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係,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傑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麼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認爲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麼?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對於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麼啓發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爲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係;

2、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麼是探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現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製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3、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

的邊界已經模糊,而出現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