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師說教案(精品多篇)

師說教案(精品多篇)

《師說》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4、掌握重要字詞及古今異義詞,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解題。

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國中學過的《愛蓮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

二、作者簡介及背景:

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寫作背景)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恥於從師的風氣很盛行。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爲師”,並著《師說》來抨擊恥於從師的風氣,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過去的舊框框,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三、初讀課文

1、第一、三、四段學生齊讀,第二段師領讀。

2、訂正以下字音:

句讀 不 阿諛 郯子cháng萇弘 師襄 老聃 蟠 貽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字詞疏通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求學的人 是靠(他)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學者:者字短語,相當於名詞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 卻 跟從老師(學習) 那些成爲疑惑的

而,表順承 而,錶轉折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在 懂得的道理本來比我早 跟從(他)拜他爲師

相當於介詞“於” 於:表比較,比。 師:名作意動:以……爲師

4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向他們)學習道理的 哪管他們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

5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無論地位尊貴 地位卑賤 年齡大 年齡小

無……無……:無論……還是

《師說》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並解題

國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於議論,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註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爲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後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誌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爲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於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於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師說》教案設計 篇三

一、寫作背景

本文是韓愈借給學生李蟠贈文的機會,抨擊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的士大夫們“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結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會上的人對他指指點點,並且添油加醋地污衊韓愈。韓愈也因此落得個瘋子的名聲。結果住在長安,常常連飯都沒煮熟,就被趕走了。所以說有的時候維護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二、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後人編爲《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提倡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文體簡介

“師說”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四、朗讀課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愚(yú)句讀(dòu)諛(yú)經傳(zhuàn)

郯(tán)萇(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2。重點句子如何斷句

——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後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譯全文

(一)第一段着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之—代詞,指道理;固—本來;師(之)—以……爲師(意動用法);庸知—哪裏,管、過問;無—不論,不分

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着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超出;焉—之於(向他);下—低於;恥—以……爲恥;聖—聖明的人,聖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塗;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國小—小的學習方面;族—類;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已—罷了;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1、不拘於時。

介賓後置句——1、而恥學於師;2、師不必賢於弟子。

六、總結全文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國小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衆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於“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着,不需要。

3、一詞多義

道: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餘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瞭解)

之: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於“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誌。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二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而恥學於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前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後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4、介賓短語後置句(狀語後置):

①而恥學於師。

②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師不必賢於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羣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師說教案 篇四

自讀要求

1.正確理解本文思想觀點。

2.體會並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背誦全文。

學習側重點

1.本文思想觀點。

2.正反對比的論證。

自讀程序

1.從註釋①中畫出以下內容:

①韓愈簡介

韓愈,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國子監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爲“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本文內容

2.根據下列步驟閱讀文章。

誦讀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人爲什麼要從師?

a學者必有師;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作者認爲從師的標準是什麼?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誦讀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段對“古之聖人”“從師”與“今之衆人”“恥師”相對比後得出了怎樣的結論?

(“聖益聖,愚益愚。”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皆出自於此乎?”)

②接着,本段中“今之衆人”在從師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實,這是怎樣的一個事實?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③本段中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分別怎樣做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之,曰:‘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這樣的做法帶來怎樣的結局?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通過以上三組對比,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用自己的話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話:士大夫之族自恃門第高貴,恥於從師是錯誤的,愚蠢的。注:大意對即可。原文:“學者必有師。”)

聯繫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舉出備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證明怎樣的觀點?

“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在分析了觀點後,誦讀第三自然段。文章第四段交代。寫作緣由,但仍隱含着作者的觀點,哪些句子可以表現作者觀點?

(“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

綜觀全文,觀點很清楚了:“學者必有師”。

3.背誦線索提示。

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聖人從師,今衆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寫作緣由。

4.思想內容

作者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他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韓愈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是也不起的進步。

關於從師學習的途徑,也就是擇師的標準,韓愈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並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思想閃耀着民主、進步的光芒,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第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師道觀念。

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發展的餘地。

5.論證結構

本文的觀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並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第一段,從正面闡發中提出觀點,爲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確立理論根據。

第二段,正反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爲例,進一步論證觀點。

第四段,交代。寫作緣由,讚揚李蟠時又強調了他的觀點。

本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事實擺得充分,道理講得透徹,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6.關於“說”。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本文闡述的是作者對從師問題的看法。

7.關於唐代“古文運動”及《師說》在該運動中的地位。

本單元提要中有這樣的表述:“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意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成就卓著,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韓愈的《師說》就是‘古文’的代表作。”

《師說》怎樣體現了“古文”運動的理論主張?

唐“古文運動”倡導:

①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師說》將“學者有師”、“尊師”、“重道”的思想通過第一段的正面闡述、第二段正反對比論證、第三段的例證得以系統而嚴密的闡發,是文(形式)道(內容)統一的典範。

②作家人面對現實,表見解、抒真情。《師說》針對當時恥於從師的社會惡習,進行了大膽的挑戰,提出了進步的師道見解。

因此,《師說》是唐“古文”的代表作。

《師說》教案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培養學生自讀註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探究,瞭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讚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着,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繫當時的社會實際,以衆人的“恥學於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最後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於附記性質,但作者讚揚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

刻含義。

明確:關於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並意味着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於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後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於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爲最精彩的段落,並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麼?由於採取錯誤態度,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的對比,致使“聖益聖,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於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國小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羣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後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係,先後順序不能調換,因爲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後,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麼意義?

明確:語調不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這是疑問語

調:“……國小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於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作業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