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校共建成合力,只爲孩子有進步——致家長的一封信(育兒篇)

家校共建成合力,只爲孩子有進步——致家長的一封信(育兒篇)

家校共建成合力,只爲孩子有進步——致家長的一封信(育兒篇)

家長朋友:

本計劃將各位請到學校面對面召開一次家長會,然時值隆冬,諸位出行多有不便,加之現在信息溝通愈加方便,所以今通過網絡給諸位寫封信,只爲能夠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能夠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不奢求孩子個個考進名校,但願每一個都不放棄,都能夠身、心健康成長,他們逐漸進步是我們共同期盼的。今天就學生教育方面從我的視角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夠有利於家庭教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一、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孩子到學校來幹什麼?

現在的孩子們對於學習沒有強烈的渴求,當然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元,人的謀生手段也越來越多,生活不只考學一條道。張雪峯老師到衡中演講說的一段話讓人特別有感觸:

他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第一是汽車客運站,第二是火車站,第三是高鐵站,第四是飛機場。

你在長途汽車站看看那些擠大巴車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到火車站去看看,到高鐵站看看,到機場看看。然後你就想,自己未來想成爲哪一類人。

真的好形象!我們當然首先要承認,不管貧富,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但那樣的平等,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人平等,是人格上的互相平等。實際上,從生活的品質上來說,人確實分了三六九等。

過年時因爲買一張火車票而要大半夜排隊,甚至不得不輾轉千里騎摩托車返鄉的人,和坐着高鐵飛機穿梭於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們過的日子是不一樣的。而影響我們過上不同日子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讀書。當然肯定有“槓精”說,誰誰誰沒上過大學,照樣經常坐飛機甚至有私人飛機,誰誰誰重點大學畢業,至今還在失業。這是擡槓,我們不必理他。在擠大巴車的人流中,名校的博士不會太多,在高鐵和飛機的座艙裏,文盲也不會太多。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努力讀書,考上好大學,仍然是改變自己生活境遇的最重要途徑。

張雪峯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把成年人慘痛的教訓告訴下一代,並讓他們相信。記得有一位家境艱難、不得不經常幫多病的父母幹農活的大學聯考狀元說過,跟在地裏幹農活相比,坐在教室裏讀書是最幸福的事情。也許,這樣的生活感悟使得他更珍惜學習,最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現在中國有一個可怕的現象,就是全民富二代。不管家庭條件窮也罷、富也罷,都在富養孩子。家長們總是把自己的苦和痛隱藏起來,把最光鮮的一面留給孩子,以至於很多孩子看不到生活的本質。其實,讓孩子知道生活本來的樣子,讓他體驗一下烈日下的苦,感受一下肩膀上的痛,對他在課堂上的表現真的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家庭條件的過於優越,讓孩子覺得在學校是在受罪,巴不得老師因爲違紀或者沒完成作業讓家長領回去家教,在家裏可以睡懶覺、可以看電視、可以玩遊戲、可以吃好的、而學校太多的不可以。

我們從過來人的角度想人生若不趁着年輕奮鬥,老了還有奮鬥的資本嗎?小時候若不養成勤勞吃苦的習慣,大了能夠混的精彩嗎?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我們曾在夏天漏雨、冬天透風的破教室裏不照樣有考上學的嗎?今天吃喝不愁的孩子們知道自己來學校幹什麼哩嗎?“慈母多敗兒”“富不過三代”這前車之鑑仍響在耳畔,而我們能夠清醒地意識到嗎?兩天時間一篇生字都不寫,幾道數學題都不寫,你還在幫他打掩護的時候,你知道老師心中的無奈有多麼痛徹心扉嗎?

所以家長朋友一定要明白:我們給予孩子們最大的財富是什麼?不是鈔票樓房,而是生存生活下去的本領,能夠活得精彩的才幹。不是他們學不會,是他們沒有想學的願望。遊戲遠比幾道數學題難,不用人教自己就會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達成共識:不努力、不寫作業沒有理由。除非他已經病到了不能夠吃飯不能夠看電視玩遊戲的程度。

二、要讓孩子成爲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單純地追求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病。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績的取得,而且還能使青少年正確地面臨困難和挫折,對各種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應具備:

1、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自尊自愛。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他們既不好高鶩遠,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妄自菲薄、自輕自賤、憂鬱頹廢,人際交往中他們既自尊自愛,又尊重他人。

2、能正視現實,勇於解決問題。心理健康的人能和客觀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周圍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於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辦法,而不企圖逃避,推卸責任;他們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沉迷於虛無縹緲的幻想,思想和行動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併爲社會所接納;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從一切合理的建議與意見。

3、樂於交往,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的青年,總是喜歡與人交往,尋找知音,建立友情,能夠保持合諧的人際關係。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謙讓的、誠懇的態度待人,團結友愛、助人爲樂,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傲。他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積極參與,同心協力,合作共事。

4、情緒穩定,性格開朗。

人的情緒與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相聯繫,但人的需要總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這就要求人們善於排除心理障礙,能夠控制、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養成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大,心境愉快,才能勝不驕,敗不餒。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則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情緒起伏波動,喜怒無常。

家長朋友要幫助同學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對照檢驗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悅的心境,飽滿的情緒,自尊自愛,善待自己,誠懇、謙讓,團結互助,面對困難提高忍耐力、受挫力,堅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昂揚的鬥志面對學習和生活的挑戰。

三、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未來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小生正處於行爲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努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

古人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也需要我們從小處入手,在細節上做文章。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細節往往被我們忽視,小孩子年齡小,自制力極差,而且人天生的惰性極易養成一些壞毛病,就像小樹需要修剪一樣,所以負責任的老師和家長必須能夠細心地發現孩子們的錯誤,並及時地提醒他們,要捨得說“不”。

孩子賴牀嗎?按時刷牙洗臉嗎?見到長輩老師問好了嗎?在公交車上知道給老人讓座嗎?在安靜的樓道里奔跑打鬧了嗎?上下樓梯靠右行了嗎?休息鈴響了,按時休息了嗎?看到同學病了能夠主動幫助同學嗎?上下樓腳步聲是不是太大影響了同學們學習?是不是經常因爲無頭亂闖而與其他同學發生碰撞?當其他同學摔倒了是否及時伸手相攙了?他的牀鋪、課桌椅、物品擺放是否整齊?收放餐凳是否輕拿輕放?與人交流時是否能夠正視對方,落落大方?……

家長朋友,您是不是已經不耐煩了,老師們每天每年面對的就是這些瑣碎的小事,每天不知要重複多少遍。少年兒童的行爲習慣往往會影響到他的性格。養成好習慣一定要趁早,實踐證明國小三年級以前是孩子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你是否能夠體會到過了三年級的小孩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叛逆的苗頭。所以管教孩子要趁早要捨得說“不”。小樹不經修剪是很難長高長直的,而修剪的過程沒有不痛的。修剪比種樹更難。種樹需要十年,育人會耗盡一生。

四、真誠而善意的提醒家長一定要知道:

1、在如今教育界談“體罰”而色變的大環境下,能冒着犯錯誤的危險對你的孩子進行懲戒的老師絕對是負責任的老師。

如今的教育現狀是沒有哪個老師因爲教學質量差而被處分,扣工資,而因爲學生違紀不寫作業懲戒學生過分而被處分的比比皆是。那個老師處分懲罰孩子也不是私心,更多的是良心使然,冒着被家長埋怨,被上級處分的危險管教學生的老師你怎麼看待他呢?莫讓今天我們的跟風傷了負責任的老師的心。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庸醫誤人一時,而庸師誤人一世”。如果教師的心傷不起了,最終受傷害的還是這一代孩子。

2、學校只是你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座驛站,老師只是他們人生中的過客,而家庭、家長卻是影響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

養兒就像種地一樣,我們必須承認孩子的天分有所差異。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養地,懶惰的農民總抱怨自己分的地不好,天天嚷着要調地,而勤奮的農民會積極想辦法平整土地,農家肥與化肥調配使用,勤加澆灌,兩年下來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育兒一樣的道理,天分不夠的孩子,我們更需要多關注他,改善他的生活學習環境,耐下性子陪伴他一點一滴的進步,相信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都會有所成就。

影響孩子成長最大的因素的不是學校、教師,而是家庭與家長,家長朋友切不可只爲了掙大錢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千萬不要奢想“我們管不了讓老師去管吧”。尤其是留守兒童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與爺爺奶奶的代溝會體現得更加明顯,中國有句俗話“隔代不管人”。“不管”或者“管不了”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建議爸爸媽媽們,既然不能常伴孩子左右,就應該利用網絡視頻等有效從聯繫方式及時和孩子溝通,孩子有了好成績,有了出息比你們多掙那幾個錢要重要的多。學校、老師只能夠陪孩子走過一段,而你們要伴他幾十年,甚至牽掛一生。所以學會養兒比掙錢更重要。

人生要精彩,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運,要善於利用遇到的環境和人爲自己的成長服務。學校的不足善意的提出,老師與自己期望有差距的地方可以建議改進。切不可因爲置氣而破罐子破摔,那樣苦的是自己的孩子。

3、運動和讀書是治療網絡毒癮的“良藥”。

走進學生的課間,孩子們討論最多的是遊戲,尤其男生,幾乎100%的都喜愛玩網絡遊戲。世間萬物有利必有弊,而對於未成年的中國小生,毫不客氣地說網絡遊戲百害而無一利。

(1)影響身體健康:當遊戲者把大量的精力用來玩遊戲時,精神高度集中,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自然對身體健康帶來諸多不利,如視力下降、飲食無規律導致的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各種疾患,甚至猝死。

(2)對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由於爆破、槍殺、暴力等恐怖鏡頭頻繁,許多學生玩家常常情緒不穩定,失眠,有時發生知覺錯亂現象,長期如此,還有可能導致神經衰弱症!在遊戲中經常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久而久之自然會對遊戲者產生一些影響,而這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帶到了現實生活中,所以出現一些學生因很小的事情就發生衝突,甚至導致流血事件的發生。

(3)耗時耗錢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玩網絡遊戲是非常耗時間的,尤其是級別高了以後,要升一級,必須花不少時間去練習,否則很難升級了,但級別高了以後,又很難放棄,所以只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玩;這樣一來,自然要去買更多的遊戲卡和交更多的上網費當遊戲者把大量時間消耗在虛擬世界時,那他留給現實生活的時間自然就很少了,這樣一來,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好現實生活中該做的的每一件事,於是出現成績下降、上課沒精神、逃課、與別人打架等現象。

在19世紀那場鴉片戰爭中不知道多少中國人最後死於毒品,而在21世紀這場網絡鴉片戰爭中又不知道要有多少青少年沉淪。梁啓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網絡遊戲直接危害青少年真和當初鴉片有一比。網癮染上容易而戒掉難,所以家長儘量的讓孩子遠離遊戲,對於已經染上網癮的孩子根治的方案就是讓他們愛上運動、愛上讀書。  

有了網癮的孩子最突出的特點是心無旁騖,寧可不吃不睡,對於周圍事物不聞不問,走路喜歡溜邊兒,不敢正眼看人,與人交流時眼神飄忽不定。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家長越是不讓玩越想玩,越叛逆。這時候就需要耐心的引導他去轉移他的注意力。挑選他愛的運動項目儘量讓他走出去,走到陽光下,看滿眼的綠樹、鮮花,聞稻麥的清香。讓他從虛擬的世界迴歸自然,迴歸現實。自由的奔跑在曠野,呼吸新鮮的空氣,出一身透汗,爾後靜靜地讀他喜歡的書,管他動畫、還是戰爭、還是金庸古龍的作品,他能靜下心來認真的讀一讀就已經跨出了一大步。爾後家長挑選一些勵志的真實的故事和孩子一起讀一讀。讀書貴在堅持,孩子堅持不下來,家長一定要陪他堅持。運動是西藥,能夠快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快速擺脫網癮。而讀書是中藥,持久而治本,堅持讀好書,能淨化其心靈,讓積極向上的思想慢慢滲透進學生的思想,才能夠徹底擺脫網癮。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及行爲習慣自然而然地有所改善。

由於水平有限,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家長朋友批評地借鑑,希望我們常溝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