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校現狀報告多篇

學校現狀報告多篇

【第1篇】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現狀的調研報告

一、 調研目的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化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改革,讓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可持續、均衡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對全鎮中國小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設、體育藝術羣體活動的開展、場地設施、器材、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了調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採取的促進策略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藝術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冷水鎮各中國小、教學點

(二)調研方法

1、問卷法:

調查體育藝術教師師資隊伍狀況;經費投入;未來7年發展規劃。

2、訪談法:

與體育、藝術教師、校領導、辦事處教研幹事及學生面談。

3、觀察法:

看檔案資料;看場地、設施設備;看器材

三、調研綜述

(一)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成績

1、開齊開足了課時,嚴格組織管理

調查發現,全鎮中國小實施體育藝術教學管理的依據完全來源於上級下達的指導性文件,各校體育藝術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下設由主管副校長和教研組長爲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實施。各校均開齊開足了體育藝術課時,並把體育藝術活動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了細緻認真的安排,並得以落實,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實羣體活動,競技成績、藝術成果喜人。

全鎮各校積極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了中國小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兩操”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克服場地、器材、經費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學生羣體活動,做到有時間保障,有訓練內容、方法,有訓練記載,充分調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以體促智,以體育美,以體育樂的目的。“課外一小時鍛鍊活動”開展率達100%。

各校體育藝術興趣小組及運動隊訓練達98%,俱樂部式的體育藝術教學法模式營造了生動、活潑、友善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溫馨和情感的愉悅。各校堅持舉辦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徑運動會,開展月或季體育藝術活動,如“三大球”、“三小球”、廣播操、拔河、踢毽子、歌詠比賽、美術作品展等小型多樣的比賽活動,在參加各級體育、藝術比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體育藝術教育設施簡陋,但成果喜人。

3、體育藝術教師素質迅速提高,穩定教師隊伍

冷水辦事處積極響應國家、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爭取指標先後組織體育藝術教師到武漢等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爲體育藝術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創建平臺,落實體育教師服裝等有關待遇,並在評先晉級中優先考慮。真正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地位和待遇。

(二)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藝術教師地位不高,編制不足。

調研中發現,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師人均每週上課在14—18節不等,但額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紀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1—2年級國小體育教師應該保證每班每週4節體育課,其它年級3節體育課。目前體育藝術教師編制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村小師資嚴重匱乏,學生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

從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看,中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僅佔5%,而高級職稱爲零。從社會輿論看,雖然近年來反覆提倡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可實際落實還是遠遠不夠,存在的差距還很大,輕視體、音、美和對體育藝術教師的偏見依然存在,多數學校在評先評職時不能夠考慮體、音、美學科的特殊性和艱苦性,晉級評優存在偏重文化課教師的現象,體育藝術學科教師評高級職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體育藝術教師被迫轉崗或下海,造成體育藝術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2、資金投入不足,場地、設施失修。

冷水鎮義務教育經費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於經濟比較落後,財政困難,尤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嚴重短缺,致使學校體育藝術不能很好開展。調研發現,許多學校體育藝術經費所佔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遇的1%。有的學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藝術工作不夠重視,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給予解決。

部分學校體育藝術場地設施建設不夠科學,部分設施被佔用,體育藝術設施存在着極大的浪費現象。由於養護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設施的使用壽命,致使器材頻繁損壞,甚至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春、秋、冬多風季節,各校體育場地揚塵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三)促進體育藝術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建議。

1、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狠抓師資培訓。

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體育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體育藝術的開展給體育藝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更要有突出的學識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風範,還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藝術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法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求知精神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能力。因此必須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加大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的力度,教育部門應把體育藝術教師教育作爲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方面要抓住“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培訓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充實到我鎮中國小教師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採用多種形式,對現有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本校教學改革試驗、校際相互觀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和有興趣的富餘教師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和函授狀大隊伍。提倡校際之間教師相互聘任。促使他們更新知識,增進專業教學能力。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使體育藝術教師享受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積極性,穩定體育教師隊伍。

2、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嚴格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件》中規定的體育經費,努力達到全國平均,在經費的使用上,每年應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實解決有些領導“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有計劃但難以落實的問題。

在教育經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增加創造了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藝術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同時也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集經費,迅速改變學校體育藝術遭遇嚴重短缺的局面。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不被侵佔,不斷完善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的配置,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正常運行,創造一個衛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翠綠的草坪、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運動場景中,去奔跑、去跳躍、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成長髮展。

3、重視羣體教育,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形成。

實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重視體育藝術課程教學而且還應重視羣體活動和興趣小組的訓練等羣體教育,堅持每年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制度,積極組織“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師生體育、藝術匯演活動。因此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校的羣體活動。建立青少年業餘體育藝術俱樂部,組織多種運動項目的課外訓練運動競賽,並以“體育與藝術”“積極生活”爲主題,有計劃的開展體育藝術節等活動。建立羣體教育的評估標準,把體育藝術羣體活動作爲對學校考覈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藝術認知水平、體育藝術素質、體育藝術能力和意識着眼,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將體育藝術教育的實施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課內、課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育模式。採用教育部門、體育藝術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4、加大體育藝術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力度。

體育藝術是中國小生的必修課程,爲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藝術的目標,國家教育部把體育課改變爲體育與健康課程,這是我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臨新的教育觀念、新的環境、新的要求,體育藝術課程必須加大改革和建設的力度,用新的教學理念重新修訂體育藝術課程計劃,使體育藝術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彈性化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實踐能力和體育藝術素養,使學生的終生體育藝術思想形成和發展。教學應以學生爲主體、以師生間互動爲原則,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藝術教學環境。

【第2篇】學校安全現狀調查報告

學校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集體場所,要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必須有堅實的安全防範工作做保障,否則,不僅會破壞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甚至會危及學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國小校園安全現狀

該鄉共有中國小7所,筆者通過對這7所學校的實地查看,以及對相關負責人的走訪,對該鄉中國小安全現狀有了初步的瞭解。

(一)硬件

1、校園建築設施

全鄉義務教育階段校舍建築總面積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級危房佔校舍總面積的3.05%。xx年建淮中心國小、萬圩中心國小、蚌山中心國小共維修校舍面積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計投入28萬元。xx年投入9萬元維修三河尖初級中學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萬元維修正和希望國小校舍252平方米。並規劃投入26.08萬元爲三河尖鄉直國小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總體而言,校舍安全狀況較前些年有了明顯的改觀。目前多數學校已經告別了破舊不堪的老房子,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校園建築造成的安全隱患正在逐步減少。

2、操場改造

操場是學生活動和體育鍛煉的重要場所,在校園安全之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xx年三河尖鄉直國小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籃球場,並新建了環行跑道。新的操場使得學生的活動及體育鍛煉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學校的操場還存在安全隱患:籃球架是用石頭壓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搖搖欲墜;操場凸凹不平,有些地方還堆積有建築垃圾。

3、消防設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設施是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幾年來,教育系統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對消防器材進行維修和更新,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滅火器1000個,維修滅火器300個。現在各基層單位的滅火器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消防部門的規定。該鄉唯一一所寄宿制學校—三河尖鄉初級中學,校園學生宿舍都裝有應急燈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學校樓房由於建築年代比較久遠,所以沒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壓不夠,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隱患比較大,目前採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滅火器數量。

4、電路改造

xx年該鄉對所有學校的電路進行了全面改造,廢除了過去的老線路,同時更新了各種電氣設備,消除了過去老線路的各種安全隱患。但是,各種用電器數量猛增,用電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們不能放鬆警惕。通過實地查看,筆者發現有些學校的牆壁上的日光燈的開關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急需改進。

5、學校飲食安全

三河尖鄉初級中學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學生佔多數,學校xx年新建了學生餐廳,採取私人承包的方式進行管理,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飲食衛生,經常就衛生問題召開承包者座談會,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對餐廳的食品衛生進行不定期檢查。目前,該餐廳未發生一起學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軟件

1、組織機構

健全高效的組織機構是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的關鍵,鄉教育辦公室成立了以辦公室主任爲組長的安全防範工作小組,同時要求各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爲負責人的安全防範工作小組,負責校園安全工作。各學校專門配備了保衛人員,負責日常校園安全事務,每天都會安排值班老師巡查校園安全狀況,爲學校的安全防範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2、宣傳教育

宣傳教育是作好校園安全防範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該鄉各學校的教師都能在日常教學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校園安全知識講座,邀請交警大隊或是派出所民警宣傳安全知識、普及法制教育,並且通過黑板報、讀報欄做宣傳工作,使得安全意識深入廣大師生員工內心。

二、對該鄉校園安全問題的思索與建議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農村中國小校園安全防範工作取得的成績:校園危險建築正在不斷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寬敞、平坦的操場成爲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安全地帶;一排排的滅火器成爲校園安全的守護神;日光燈、各種教學電器設備走進了教室,讓孩子們享受到了科技樂趣;學校的餐廳也總能吃上放心飯;各個學校針對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宣傳教育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

但是,與成績同在的是校園安全防範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硬件方面的安全隱患還是很常見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場上固定不到位的體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設施,裸露的日光燈開關等等都是校園隱型殺手。軟件方面,各組織機構對安全問題存在僥倖心理,不夠重視。宣傳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進一步改進,使得安全成爲人人樂於關心的話題,安全意識深入每個人內心。

三、總結

此次校園安全防範工作的調查,實際地反映了當前一些農村中國小校園安全狀況,希望此次調查對三河尖鄉中國小校校園安全防範工作的進行有所啓示,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齊力配合下,校園安全防範工作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第3篇】學校德育現狀調查分析報告

爲了深入瞭解xx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學生德育現狀,讓中職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道德知識、增強學生道德意識、提高道德修養,讓學校在不斷開展“體驗式”德育活動中,形成符合學校特色的德育體系。基於以上目的,通過調查問卷,及時掌握中職學生的思想動態,瞭解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需求,評估學校德育教育的現狀和質量。

一、學校德育工作基本情況

(一)學校德育隊伍現狀分析:

我校爲中等職業學校共有x個教學班, x名學生,其中住宿學生x名,佔學生數的1/2。教職員工x名。我校班主任青老教師結合,其中35週歲以下佔x%,班主任工作經驗3年以上佔x%。均具有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學校設有政教處,校團委。

(二)學校的德育理念

黨的十八大和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貫徹黨的十八精神教學指導綱要》,對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重要的指導思想。德育教育要更加重視養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針對性和時代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中職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過程中往往只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情感的培養,進而影響德育效果。因此,我校實施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從親身參與活動中,體會“傳統”德育模式與“體驗式”德育模式的不同。

二、調查方案

(一) 調查內容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共設計了22道題,由道選擇題和道主觀題組成。該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內容:(1)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來分析我校學生道德意識。(2)我校開展了哪些“體驗式”德育活動,取得了哪些效果;(3)對我校開展的“體驗式”德育活動還有哪些建議。

課題組爲了保證課題調查問卷的答題客觀性和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問卷調查均由課題組成員親自主持進行,由於課題組的全程參與,過程嚴謹認真,被調查中專學生態度認真端正,無抵制和隨意答卷的現象。因此,測試結果可以客觀反映學生的德育現狀。

(二) 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現狀調查結果與分析:

1、部分學生自由散漫,紀律觀念差。

通過問卷我們可以看出,41%的學生都處於留守狀態,且還有13%的學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僅是因爲不受處罰。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在外打工,他們都是和爺爺奶奶長期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中家長疏於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導致學生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同時,學校雖然重視德育工作,但部分老師仍然認爲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情和自己無關,導致部分學生沒有受到良好的引導,紀律觀念差。

2、有很深的自卑心理,上進心不夠,不願意主動參與各種活動。

在本問卷中,x%的學生雖然知道未來形勢嚴峻,但不知道怎麼去面對,x%的學生覺得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學生。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中職學生以前學習生活中累積的失敗經歷在長時間內一直籠罩着他們,過去他們是教師管理上的“邊緣人”,家長眼中的“學習廢物”,使他們認定自己不是“那塊料”,進而擴展到自己“什麼都不行”,這就造成了他們沒有上進心,不願意主動參與各種活動。

3、德育合力初顯,有效整合欠佳。

在本次問卷中,僅有25%的學生在本學期召開了家長會,並認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這一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學校倡導“德育爲先”,倡導在不斷探索中,形成“走進學校,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富有學校特色的“體驗式”教育模式,但因爲部分家長自身素質不足,認爲教育學生是學校的責任,不主動積極的配合學校工作,最終致使家校合力效果欠佳。

4、德育活動豐富,活動參與率與效益有待提高。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知道,學校重視德育活動的開展。結合傳統節日和相關文件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的“體驗式”德育活動,每學期的藝術節、迎新晚會,每月的主題班會、班團課;每週一次的國旗下經典誦讀、社團活動等,可以說是辦的有聲有色,豐富多彩。但仍然有部分學生認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率不高,只是極少數的參與進去了。同時,認爲在有些活動熱鬧過後並沒有什麼實效性,沒有引發學生的思考,內化成他們自己的東西。

三、德育工作的解決策略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呢?我做了幾點思考。

1、通過多種途徑改變家長教育觀念,彌補缺失的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採用講座法、討論法、競賽法、等方式,使家長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立家庭學校或家長委員會,讓學校與家庭的聯繫正常化、經常化,創造正常溝通、交流的時機。運用現代信息工具與學生父母親保持經常性聯繫,及時反饋信息,瞭解情況,共同關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2、切實加強德育團隊的自身建設。加強對教職工進行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知識的培訓,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學校服務質量,努力使校園成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3、針對中職學生心理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活動。中職學校的學生心理具有獨特性,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問題,及時疏導學生心中的不滿、煩悶、逆反、自卑、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加強心理輔導諮詢工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成立心理諮詢室,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健康知識競賽等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結合起來,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互動,如校外參觀拓展活動、短期的實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找到自己與社會需求的差距;班集體的團建活動、每月以班級爲單位評選“禮儀之星、進步之星、友善之星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感受取得成功時的喜悅,慢慢改變學生自卑心理,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實現參與、感悟、實踐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德育親切、可信、有用,從而把道德觀念內化成了品質和習慣。

總之,“體驗式”德育模式在我校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還有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不斷探索中,找到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模式。

【第4篇】#縣學校佈局現狀與教育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調研報告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銅梁人艱苦努力,奮發爭先,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但隨着教育向更新更高層次的推進,發展趨緩,後勁不足狀況逐漸呈現,需要客觀思考、積極探索、力尋突破、創新發展。由此,縣政協針對我縣學校佈局現狀與教育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進行了調研,報告如下:

一、佈局現狀

隨着出生人口下降,生源結構逐步呈倒金字塔走向,以及社會對優質教育需求增大的趨勢,我縣從1997年來對學校佈局進行了較大輻度調整。先後撤、並普高三個校點、國中30個校點(其中鄉鎮國中23所)、村小170所,並於xx年實現高中全部集中縣城。

目前,全縣有建制學校109所。包括普高3所、職高1所、國中25所、中心國小69所(下轄村小167所)、特校1所、幼兒園2所和主辦中等職業教育,兼辦少量普高、國中、國小班的純民校8所。非建制公、民辦幼兒園、學前班點314個。學生總人數131396,其中縣外生4623。具體爲普高11886人、中職(含大專班)3986人、國中32972人、國小67509、幼兒園和學前班14991人、特校52人。

從分佈看,普高、中職集中縣城。國中縣城4所、學生8800人,中職國中班377人,佔28%;鄉鎮21所、23795人,佔72%。國小縣城3所、6933人,國茂、燎原612人,佔11%;鄉鎮中心國小66所、44796人,佔66%,村小167所、15168人,佔23%。

通過調整,收縮規模,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佈局分散、弱校過多的狀況,促進了教育資源整合、質量提高和優勢打造。

二、問題分析

不適應生源結構變化趨勢。隨着出生人口下降,我縣國小適齡兒童逐年遞減。據不完全統計,7歲兒童xx-xx年,分別爲9131、6746、5863、5377、4992、4314人,預計xx年後大致穩定在4000人左右。6年後國小生總數30000、9年後國中生15000人左右,比現在下降50%以上。

現有鄉鎮學校分佈散、數量多、生源少、容納率低。村小尤爲突出,校孝班少、學生不足的爲數不少。每校1-3個班的分別爲19、42、36所,佔總量的11.6%、25.7%、21.6%,班平不足25人(國家規定25-30人)的67班,佔13%。安居波侖、金星、葫蘆村小各2個班,學生僅19、22、31人,最少的班9人。同時國中學生總數不足1000人的11所、500人的4所,雙山中學僅159人。這類學校雖然解決了學生就近入學,但因規模太小,基礎太弱,不僅投入成本高,而且師資、設施、管理等內部結構難以優化,只能低水平維持。如不調整,隨着學生減少,這種資源浪費大、辦學水平低的態勢還會加劇。

發展不平衡,總體水平較低。目前,多數學生在鄉鎮就學,由於財力所宥,佈局分散,有限資源利用不充分,鄉鎮不少學校辦學條件差,基礎設施、師資力量、教育環境,特別是文化大環境無法與城區學校、窗口學校相比,一些薄弱學校甚至可以說相差天壤。不少村小教師難配套,都是包班教學,”全能”包打包唱,加之教學設備設施差,無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城鄉發展不平衡,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總體不高是我們的現實。

基礎教育優勢潛在下滑。恢復大學聯考以來,我縣基礎教育領先全市,創建了驕人的業績。我們提出建設教育大縣目標,主要是基於基礎教育優勢。但隨着國家教育培養目標向現代化、素質化轉變,高等教育向大衆化發展,單純升學率領先已無優勢可言。新的教育觀、人才觀重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而教育梯次缺乏整體協調發展,特別是國小、國中段教育資源未實現優化組合,成爲我縣素質教育推行成效不突出,教育質量上新臺階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基礎不牢,塔尖動遙近年,鄉鎮學校質量普遍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優質教育量孝面窄,加之會考聯招衝擊,高中已出現優生危機。不僅全市領先地位岌岌可危,還有可能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教育向高層次發展,影響銅梁人才培養,影響教育大縣奮鬥目標的推進。

優質教育需求矛盾突出。隨着社會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激增,我縣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矛盾加大,國中、國小尤爲突出。國中看巴中、國小看城區幾校,以致國小、國中生源向城區涌流,成爲勢不可擋之潮。這是社會”渴求”優教,優教供難應求矛盾突出的反映。

造成重複建設,資源浪費。”普九”全縣在鄉鎮興建了不少校舍,教育基礎設施大改觀。但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僅數年時間,一部分嶄新的、債務未清的學校就已閒置,隨着生源遞減,這種狀況還將繼續。如果繼續按”普九”模式發展,今後還將重蹈舊轍,形成新的分散投入,重複建設,浪費有限資源。

三、調整對策

鑑於上述問題,建議適時調整全縣國小、國中佈局,逐步實施相對集中辦學:即國小集中鄉鎮,國中集中縣城。通過集聚資源,優化結構,促進教育全面提質,推進教育大縣建設。

集中辦學有利於推進教育大縣建設。建教育大縣,既要體量,更需質量。體量我們僅有一定量的普教、中職,沒有大學,談不上規模大、門類齊;質量還沒有形成突出特色、絕對優勢和對外輻射強力。但畢竟我們有基礎教育的相對優勢,吸引了近5000名外地學生來銅就讀,這是建教育大縣的根基。通過調整,改變佈局分散,提高辦學水平,做強優勢,打響品牌,增大引力,形成區域性基礎教育中心,並在此基礎上向高層拓展,興辦高等教育,建設名副其實的教育大縣。

集中辦學有利於整體提升辦學基矗教育設施、師資等集中,避免分散造成的高耗低效運作。通過資源優化組合,有利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別。集中辦學,還有利改善教育環境。在現代社會,城市的人文環境大大優於農村,而人的社會性決定環境影響至關重要。學校向城鎮集中,教育大環境層次提高,學生從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爲習慣等方面接受良好薰陶,更有益培育他們健康成長。高中集中縣城,基礎整體提高的成效就說明了這一點。

xx年

秋期以來,少數鄉鎮國小積極探索生源減少,校點收縮後集中辦學的新路子,試辦了寄宿制班,教育環境改善、質量提高,學生、家長普遍支持,社會反映很好。但宥於校舍、特別是學生宿舍不足,推廣困難。若國中逐步集中縣城,空出的校舍辦國小,村小集中集鎮,定位高起點,投入集聚,優化發展,我們的辦學基礎必然整體上臺階。

集中辦學有利於擴大優質教育。多年”普及”教育的奮鬥,解決了大家有書讀、有學上的問題。但隨着現代經濟、知識經濟的迅速崛起,人力資源逐漸成爲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進步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質成爲個體競爭發展的最終實力。人們已不滿足有學上,還要上好”學”。擇校成”時尚”,舉債讀”名”校,成了政府不導而”火”的現象。從”普及”向”優質”轉化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誰把握了先機,把優質教育”蛋糕”做大,誰就會佔領教育發展的”制高點”。

集中辦學,人力物力集聚,有利於師資、設施、管理等內部結構優化;教師工作、生活環境改善,有利於充分調動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小校、弱校自然消失,多數學校辦學基礎基本同等,有利於良性競爭,增強活力,加快發展。這些都是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興辦好校、名校的必要條件。通過努力,變優教優校數枝”獨秀”爲”百花競放”,滿足社會需求,推動教育向更新更高的層次發展。

集中辦學有利於推進城市化進程。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學集中城鎮,有利促進城鎮”文”化,強化中心地位,增大對農村的帶動、輻射和吸引力。集中辦學有利於增加城市人口,擴大城市消費,加快城市建設,帶動三產發展。教育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潛能巨大,發展持久。近年,教育調整,集中辦學給巴川城區帶來的生機顯而易見,無疑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有效途徑。

集中辦學具備一定基矗一是積累了一定經驗。近年,我們調整教育佈局,較大輻度收縮鄉鎮學校,實際已走了相對集中城鎮辦學的路子。高中全部進城、巴中改制擴規,龍都國小興建,縣城教育從規模到層次都有了很大發展,成效十分明顯。高中尤其大改觀,三校競相發展,逐步步入良性軌道。農村國小寄宿制的探索,適應了社會需求,也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經驗,已形成廣泛推廣之勢。

二是有一定社會支持度。國小進鎮,國中進城,順應了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雖然相應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但這部分家長大都是青壯年,長年在外打工,子女”全託”學校,釋去因隔代教管的後顧之憂,同時又切身感知文化知識的重要,重視子女教育,也有一定經濟能力。據調查,90%的農村國小家長願意孩子寄宿。國中多數是住讀,進城後費用約增,不是大問題。從發展看,社會總體是支持的。

三是有一定資源基矗國小進鎮可利用國中校舍,不存在多大問題,關鍵是解決國中進城基礎設施。現國中城區已容納9000餘學生,佔28%。隨着生源遞減,若巴中穩定在100個班,東城中學、南城中學合併擴至60個班,西北中學招40個班,加上原師範校、進修校恢復辦國中和三所高中招國中,可解決100個班,或適時再新建1所60個班的學校,或在原三大鎮各保留一所國中,幾年後國中全部或大部進城是能夠實現的。隨着學生遞減穩定在15000人後,可再調整滿足高中普及所需。

四、實施建議

納入規劃,逐步實施。集中辦學是一項”大”工程,具體施行會有許多問題,不能急於求成,一蹴而就。建議作爲辦學總體思路,納入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方向,突出重點,逐步推進。爭取5-8年,實現國小進鎮、國中進城的目標。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集中辦學是社會的需求,是教育發展的趨勢。但以我們現有財力,由政府一手包辦,一”刀”硬”切”的行政強推既不現實,也不符合市場規律。建議遵循以需促調、社會選擇、自然淘汰、市場推動原則,因勢利導,着力宏觀調控,培育良好環境,引水入渠,水到渠成。

整合資源,多方推進。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框框,加大資源整合。通過體制改革,促進多元辦學。如出讓名校產權,融資再建新校;允許名校辦民校、高中自籌辦國中;支持民校辦名校,扶持社會辦學,大力實施公辦民助、民辦公助及合作、股份等多種辦學形式。廣引各方資源流向城、鎮辦學,推進集中辦學進程。

放寬政策,自主辦學。集中辦學,是發展的新事物,必須要有寬鬆的環境。學習沿海發展戰略,搶佔先機,放水養魚,既講政策又講因地制宜,既求合法又求合理,既促發展又充分考慮社會承受力,避免生搬硬套。如多元辦學,公、民校並舉,必然涉及收費不一問題,可根據法規許可、資源投入性質和社會需求、大衆承受力等因素,制定相應政策,首先保障有學上,同時滿足上”好”學的多層次需求,並建立社會扶助機制,切實保證貧困學生入學。

要擴大辦學自主權。上級主要加強宏觀監管,制定規則,讓學校在人、財、物等具體事務方面充分自主,調動辦學積極性,促進挖潛創新,創辦特色,優勢發展。

【第5篇】學校食堂的現狀調查報告

食堂是在校大學生一日三餐就餐的地方,是每個同學都必到的場所。根據調查96%同學的吃飯問題都是在學校的食堂解決。食堂緊密的聯繫着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健康。食堂既是學校的硬件設施之一,又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更好的瞭解校食堂情況,爲學校更好的加強對食堂的管理,我們做了一次有關學校食堂的調查,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我校食堂的現狀,爲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食堂監管工作提供了依據。

一、我校食堂基本情況

我們進行調查的時間爲20xx年xx月xx日到xx月xx日共計兩週時間。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口頭訪問的形式,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在校各年級的大學生,各個年級的同學所佔比例基本持平,爲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調查問卷發放主要是在xx月xx日到xx日期間,其中大部分問卷是我組組員在學校各個食堂發放,有一小部分問卷是在上課教室發放,總共發放五十份問卷,回收四十八份問卷,有效問卷xx份。我們小組在xx月xx日到xx月xx日一週還進行了20位同學的攔訪問問調查以及三天的實地觀察調查。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認真分析,我們發現同學對學校食堂大體上還是基本滿意的,但認爲我校食堂管理存在細節缺失;同學們比較關心一些實質性問題的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例如擁擠等。

我學校食堂的基本情況如下:

(一)對我校食堂基本滿意

在與同類院校食堂比較後,我校同學對我校食堂基本滿意。從調查問卷和攔訪問問中對食堂滿意度的調查得出的結論,50%的同學對我校食堂持中間態度,選擇不滿意爲30%,選擇滿意爲20%。從整體上看絕大多數同學都持中間及以上態度。這是對我校食堂的一種肯定。

(二)對食堂各種問題都有提到,並且不滿意居多

2.對食堂的衛生不滿意。根據調查有同學提到賣飯人員不戴口罩,口沫四濺等。有四分之三的同學反映桌上餐具堆放過多,塑料袋亂扔在桌面,回收餐具速度較慢。有81.6%認爲餐具(餐盤、筷子)洗得不乾淨。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爲食堂油煙氣太重,特別是公寓食堂。還有就是認爲桌椅擺放不整齊、地面衛生得不到及時的清掃等。

3.認爲學校食堂吃飯比較擁擠,午餐最擁擠,其次是早餐。

4.對食堂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服務態度的不滿。45.3%的受訪者對打飯工作人員的態度不滿意。20%的受訪者認爲打飯速度比較慢。另外36.1%的受訪者認爲食堂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監管。

【第6篇】家長學校現狀的調研報告

爲更好地推動家長學校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提高家長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近日,連雲港市灌南縣婦聯、縣教育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灌南縣的家長學校基本情況、運行現狀進行了廣泛調研,對家長學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並提出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建議,現將有關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家長學校基本情況

家長學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長及其撫養人爲主要對象,是爲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組織的成人教育機構;是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的主要場所。家長學校的開辦,促進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灌南縣現有中國小校60所,已全部辦有家長學校,其中省級5所,縣級30所,目前有15660名家長參加過家長學校培訓。

二、家長學校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

1、舉辦專題家長培訓,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在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內容選擇家長共同的話題。如:每年一年級新生入學,舉辦新生家長培訓班,傳授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明確怎樣做好孩子入學準備工作,知道怎樣幫助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邁好成長第一步。對畢業生家長以“成才基礎教育”爲主題。根據六年級畢業班的特點,重點作“怎樣的畢業生纔是合格的畢業生”、“臨近畢業學生的心態分析和我們應注意的問題”、“如何做好國小與國中的銜接工作”等講座。學校中總有一定比例的後進學生,他們有的道德品行較差,有的智能較差,有的則是體質較差。針對這種情況舉辦“後進學生家長培訓班”。在這一專題家長培訓中,注意方式方法。做到:①不告狀;②不在會上批評或批露孩子的錯誤;③不責怪家長教育無方。請他們來談認識、分析孩子的主客觀原因,分析孩子的現狀及雙方配合的策略,使家長放心而來,滿意而去。

2、開展親子活動,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親其師,信其道”說的是教師要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實施有效的教育。同樣,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這樣,只有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家庭關係,家長才能和孩子之間建立最起碼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才有效。

(1)實施“做合格小公民”系列活動:在家做個“小幫手”,在學校做同學的“小夥伴”,在社會上做個“小標兵”,爲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共同參與活動的場所,潛移默化進行品德教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開展親子活動,融洽家庭關係。結合傳統節日的有利契機,如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玩一玩,猜一猜,做一做,樂一樂,開展了融遊戲和教育於一體的親子游戲活動。在親子游戲過程中,爲人父母的,享受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改善了彼此之間的關係。爲人子女的,在與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建立了信任,建立了愛的基礎。

(3)營造“愛的感動”,激發愛的行動。獨生子女在愛的氛圍中成長,父母長期的愛的付出讓孩子或多或少地形成了自私、驕橫、任性的性格特徵。孩子們把享受父母的愛當作理所當然,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回報。針對以上具有現實性的問題,開展“愛的感動”專題教育。以“寸草之心報春暉”作爲活動的主題。先是感受父母的愛,聽一聽父母養育孩子的故事,看一看從小到大的照片,說一說最感動的事。組織開展“感動班會”。激發了愛的感動,要落實到愛的行動上,開展四個一活動,要求孩子從細節處做起:“每天向父母問一聲好,每天爲父母倒一杯茶,每天爲父母夾一筷菜,每天逗父母樂一樂”。爭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讓父母一起來參與到活動中來,督促和教育孩子每天的孝心行動。很多班級還把這項活動引向了深入,相繼開展了“爲父母洗一次腳”“給爸爸媽媽說說心理話”等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每個學生的心中都充滿了感恩和感動。

3、改革家長學校辦學形式,實現教育的廣泛性。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總希望自己孩子品學兼優,辦事能力強,更希望他們出色、成才。這些想法正好與學校老師工作目標相一致。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始終不能與學校工作協調一致,他們往往重知輕德,輕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一部分老師缺乏瞭解學生家庭教育情況,學生個性特點,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家長學校重視與家長們通過多種形式建立信息溝通的渠道,要求教師深入每個家庭實施因材施教,請家長參與和協助學校的各項活動,從而避免出現“雙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異,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終收效甚微”的現象,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結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巨大潛力。採用的主要形式有:

(1)教師走訪家庭。學校每學期開展教師走訪家庭活動,安排全體教師定期集體家訪與分散家訪相結合,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家訪,並寫好訪談錄。重點上門接受諮詢,宣傳家教知識,指導家教方法,同時讓教師更多地瞭解學生家庭情況,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狀況,有效調整學校教育。

(2)把家長請進校園①聽課。學校每年舉辦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來校聽老師怎樣上課,子女在課上有什麼表現,讓家長領悟到教學的藝術,知道子女怎樣才能上好課,養成哪些學習習慣,便於家長配合學校教學。讓老師聆聽到改進的意見,便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②觀摩。請家長到學校來參加觀摩活動。“學校藝術節”、“科技小製作展”“優秀作業展”等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家長在觀看活動過程中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增強育人的責任感,懂得“外面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競爭很激烈”,必須培養孩子全面素質,發展個性特長。③參與。邀請部分家長來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參加有關活動和比賽。

(3)家長交流育人經驗每個學期評選“優秀家長”。爲了倡導正確的家教方法,通過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知識交流各自的家庭教育體會,傳播家教方法。通過評選來樹立榜樣,以典型引路,促進全體家長素質提高。

三、家長學校存在的問題

1、家長學校工作發展不平衡。各校對家長學校辦學工作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不一,家長學校工作的發展狀況不平衡,相當一部分家長學校工作流於形式,缺乏創新,甚至名存實亡,以家長會取代家長學校工作,應付了事,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活動。

2、師資隊伍力量缺乏培訓。家長學校師資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本校領導和富有教學經驗、熱心家庭教育工作的老師,一般都是班主任兼任,這支隊伍主要是滿足本校自身的需要,由於個別老師自身家庭教育知識比較欠缺,加上他們的特殊身份,往往會使家庭教育課從內容到形式都變成另一場家長會,偏離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二是本校的優秀家長代表,他們更多的是介紹教育子女經驗體會,理論成分較少;三是家庭教育講師團老師或是學校聘請的心理教育、幼兒保健、法律教育工作者,哪個學校需要給家長上課,便臨時請這些人員去舉辦講座。由於師資隊伍組織形式上的鬆散,很難有目標、有組織、有系統地對這支隊伍進行培訓和提高。

3、對家長學校的管理督導不夠。家長學校缺少規範統一的評估、約束標準,對其機構組成、教學場地、教學計劃的實施等軟硬件缺少具體、量化的評價標準。沒有建立家長學校的激勵約束機制。

4、活動經費缺乏保障。家長學校普遍反映沒有專門的辦學經費,只能從有限的教學經費中擠出資金來維持運作,部分學校缺少舉行大型家教活動多功能室。經費的不足,嚴重製約了家長學校的擴大及發展,影響學校舉辦家長學校活動的主動性,制約了家長學校的工作開展。

四、幾點建議

1、加強指導,完善管理機制。爲促進家長學校健康、持續發展,要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管理辦法。一是明確領導機制。婦聯和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家長學校工作進行指導與管理,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對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的具體指導。二是加強考覈評估。要把家長學校工作納入學校德育評估體系,對家長學校的領導管理、組織建設、辦學條件、教學管理、理論研究、家長受教育率、考覈合格率等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三是建立動態激勵機制。建立家長學校與教師的職責考覈獎懲制度,明確職責,定期進行考覈測評,表彰獎勵優秀家長學校、優秀教師和家長。

2、加強建設,增強服務家長的能力。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建設一支業務強、熱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師資隊伍。加大家長學校師資隊伍的培訓力度,每年至少統一培訓一次,幫助教師掌握家長學校的工作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知識。要形成一套適合家長學校使用的教材,提高家長學校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系統性。要增強家長學校的凝聚力,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讓家長切實感受到學有所得。

3、加強學習,提高家長自身素質。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終身課堂。家長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發揮重要影響,要通過大力開展“學習型家庭”活動,引導廣大家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特別是通過學習,提高素質,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克服“重智輕德”的家庭教育傾向,樹立“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的觀念,以家長的言傳身教引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4、保障經費,促進家長學校良性運作。首先,政府應加大對家長學校的資金投入,把家長學校的辦學經費作爲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確保逐年增長,財政可採取按生均標準撥給家長學校辦學經費,保證家長學校正常運轉。其次,推行有償教學,允許家長學校收取一定的費用。因爲家長學校是成人教育培訓機構,不應納入義務教育“一費制”的限制範圍。通過“政府撥一點款、家長交一點費、學校出一點力”這樣“三個一點”來解決經費問題。

【第7篇】學校黨組織生活的現狀與對策調查報告

內容摘要:學校黨組織生活執行的如何是關係到黨的基層組織是否有動力、活力和生命力,是關係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到貫徹,能否成爲廣大羣衆的實際行動的大事。針對當前基層黨組織生活存在內容單薄、形式單調、途徑單一的現象,我們必須按照xx大精神的要求,創新黨員教育活動方式,找準結合點、發掘新亮點、抓住着力點,增強組織活力,使基層黨組織真正具有凝聚力、戰鬥力、吸引力。關鍵詞:組織生活、找準結合點、發掘新亮點、抓住着力點。一、問題提出:黨的xx大報告明確指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這爲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瞭工作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各級黨組織加強了組織生活的管理,開展了黨員教育活動,發揮了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着新時期、新形勢的發展,組織生活有了新的內涵,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們清醒看到,組織生活發展不平衡,有的組織生活還處在單獨活動的思維定勢,缺乏生機與活力,黨的基層組織沒有吸引力,凝聚力,更談不上戰鬥力。如果不重視研究如何切實有效過好組織生活,沒有在創新黨員教育活動上下工夫,那麼黨組織將是一盤散沙,就不能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就不能帶領廣大羣衆去努力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爲此,本人與部分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訪談、瞭解他們對黨組織生活的看法和建議進行調查。二、調查結果:1、調查結果表明學校黨組織生活能按期進行但內容單薄:筆者與不同學校基層黨組織黨員交談,瞭解到學校黨組織生活能如期舉行,但遇到其他活動組織生活就推遲或取消,支部不同組織生活次數也不一樣,有的每月一次,有的兩次。但共同感覺的是內容單薄,單薄指的是未學完一項內容,上級文件又到,又得學另外一項。支部原定的學習計劃被打亂。 2、調查結果表明學校黨組織生活能紮實開展但形式單調:從傾聽黨員的苦衷瞭解到,學校黨組織生活能紮實開展,但形式單調。不是讀報紙就是交黨費。不是講理論就是寫心得。實效性如何講不清,組織學習的呆板致使黨員感到疲倦,沒有了吸引力。3、調查結果表明學校黨組織生活能完成任務但途徑單一:與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座談,瞭解到學校黨組織生活能完成任務,但組織生活渠道狹窄,途徑單一,組織生活就是學習,沒有多渠道開展組織生活,學的知識面不廣,支部沒有凝聚力,一句話,就是沒有創新意識。三、情況分析:1、學校黨組織生活內容單薄,在於組織者缺乏計劃性。 學校黨組織生活內容單薄,原因在於組織者缺乏計劃性,甚至組織生活時間到了,才匆忙地想到今天要學的內容或開展什麼活動。對學習的文章也沒有抓住重點,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造成組織生活沒有動力。2、學校黨組織生活形式單調,在於組織者缺乏主動性。 學校黨組織生活形式單調,原因在於組織者缺乏主動性。把組織生活制度看成一成不變的東西,組織生活的目的就是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使黨員增強黨性修養,這就要求組織者針對支部或黨員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組織者在工作中沒有主動去設想用什麼方式教育黨員,以達到什麼樣的教育目的,造成組織生活沒有活力。3、學校黨組織生活途徑單一,在於組織者缺乏創造性。學校黨組織生活途徑單一,原因在於組織者缺乏創造性。組織生活是促進廣大黨員增強黨的組織觀念和紀律觀念,確保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的重要平臺,由於組織者思維定勢,缺乏創新精神,沒有從黨的組織建設實際需要出發,拓寬渠道,造成組織生活沒有生命力。四、對策思考: 黨章明確規定:“黨的基層組織都要從各自的特點出發,認真履行黨章規定的職責,努力成爲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和帶領羣衆完成本單位任務的堅強戰鬥堡壘。必須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改進基層黨組織的活動內容和工作方式,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因此,我們要針對組織生活中薄弱環節,採取有力措施,努力創新黨員教育活動載體,探索黨組織在新時期師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內容和方法,使黨的組織生活充滿活力。(一)、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以先進理念引領,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找準組織生活與黨的中心工作的結合點。黨的xx大明確提出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改革創新是組織工作的動力之源。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面對改革開放新情況、新問題,要找準組織生活與黨的中心工作的結合點。

【第8篇】關於學校德育工作現狀調查報告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爲本爲工作核心,着力做好人的工作。學校是以培養人事業的陣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別是下一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點。學生的德育不好會出危險品,因此,作爲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時刻從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格外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與成才,才能促進人的科學發展。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我們必須看到德育工作還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學生的思想消極,不求上進;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讓人深感擔憂。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於上一個年度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本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學質量上。特別是上屆九年級教師,忙碌一年到頭,卻落了個罰款的下場,一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學科的教學之中,很少顧及德育工作;當前,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覈學校看升學率,學校考覈教師主要看學科成績,“一好遮百醜”。有的學校每週唯一的一節班會課也往往是被佔用。由於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 “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個學科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一個模式,“一刀切”的現象比較突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有學生反映:校會老調重彈,國旗下講話東拉西扯,團、隊活動很不正常,至於社會實踐活動,一學年也難得搞一次。

2.學生德育活動時間不夠。安排學生進行德育活動,有時候很尷尬。現在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很難讓學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做有充分準備的德育實踐活動。

3.班主任德育意識不強。班主任忙於事務性的檢查上交,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培養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會成爲了很多班主任訴苦的時間。班會活動只做記錄,不開展活動,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應付性的開展活動,剩下的時間用來上課,甚至直接上課。對於必須參加的大型德育活動,也只是選擇一兩個人訓練,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存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懶散,熟視無睹,不能積極引導和糾正。比如做操。

4.全員育人成爲一紙空文。開展德育活動,忙前忙後的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忙前忙後的處室管理人員。很少有主動關心德育活動的其他教師。全員育人,除了在課堂上能有所體現,課後很難見蹤影了。學校制定的《全員德育工作考評》操作難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觀上努力不夠,德育這一塊在整個考覈方案中所佔比重很小。還有人反映,以往評選德育先進學校憑印象、憑上報材料,很少進行認真紮實的實效評估,評優的不公正也挫傷了一部分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5.教師的精神面貌待調整。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有相當的影響。升國旗講話,隊容不整;開會接電話,上課打手機,學生做操時、上課時大聲喧譁,講笑話或開不宜在學生存在的公共場合開的玩笑;學生進辦公室是打遊戲,種qq農場;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等現象在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

6.三結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學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而且需要和諧淨化的外部環境。目前學校周邊的環境與學校育人要求很不協調,特別是撤鄉並鎮後,我校周邊的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失調失控的網吧,無人監管,有的孩子成天掛念上網,對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誘惑和影響,成爲現實生活沒有網絡生活精彩的誘因之一。大多數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與家庭教育失當有很大關係。當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單親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親情的溫暖和應有的管束,容易受壞人的引誘和利用,進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長過於溺愛子女,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

【第9篇】學校師德現狀分析報告

學校師德現狀分析報告範文

自開展師德主題實踐活動以來,我中心校認真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理論學習、查擺問題等活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梳理剖析了師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現將中心校師德現狀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中心校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爲人師表,敬業愛崗,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全校涌現出了一批師德高尚、教學成績優秀、在學校和社會上享有較高聲望的模範教師。他們的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精神,影響和帶動了整個教師羣體,廣大教師變“要我幹”爲“我要幹”,一心撲在工作上,努力追求一流的教學成績和育人質量,逐步建成了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教師隊伍,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然,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中心校在師德建設方面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1、個別教師事業心不強。有的中年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將從教當成了謀生的手段,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教學成績平平,卻牢騷滿腹,怨天尤人,起不到骨幹教師應有的示範帶動作用。少數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怕吃苦受累,動不動就要和其他一些單位攀比福利和待遇,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工作上處於被動應付狀態。在與青年教師的座談中,一些教師坦言如果待遇相同的話,自己願意到別的行業或單位去工作。可見,部分教師缺乏獻身教育的事業心。

2、少數教師缺乏責任心。個別教師對學校的改革發展漠不關心,對學生缺乏關愛,覺得學生學習與否、成績如何、表現怎樣與己無關,對學生的困難漠然置之,對學生的不良表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與幫扶。

3、極個別教師存在不尊重學生人格的現象。有的教師對學生不能公平對待,根據自己的好惡偏向一部分學生,厚此薄彼。有的教師缺乏應有的耐性,有時存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爲。教育學生是一種藝術,但是在部分教師身上卻只有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他們對學生沒有愛心可言。

所有這些現象,都與教育的社會形象、與人民教師的工作性質、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格格不入,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與警惕,我們要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深刻自查。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樹立教育的良好社會形象,辦人民羣衆滿意的`教育。

三、下一步的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對師德建設主題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活動領導小組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和督促。

2、培養樹立身邊典型,帶動全體教師。通過活動的深入開展,把近年來中心校在師德方面涌現出的先進人物、模範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模範帶動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幹有目標,努力實現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以活動爲載體,講求師德效果。一是通過舉行師德演講比賽等活動,使廣大教師在參與的同時更好地接受教育,努力提高師德素養;二是豐富教師業餘生活。組織廣大教師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活躍教師文化生活,緩解工作生活壓力,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加強對教育理論和業務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

4、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一是堅持搞好學生評價教師活動。每學期組織兩次學生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內容和表格,發到每位學生手中,讓學生對每位任課教師進行評議、打分,並指出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二是學生家長評議教師機制。定時召開家長會,讓學生家長表達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三是領導班子成員評議教師制度。由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定期評價每一位教師的德、能、勤、績。

5、建立師德建設激勵機制。把師德作爲評模晉職、評優選聘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