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多則,民情,日記)

目錄

民情日記(多則,民情,日記)
第一篇:民情日記三則第二篇:“三送”民情日記第三篇:民情日記三第四篇:三問三解民情日記第五篇:三問三解民情日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民情日記三則

民情日記三則

一、大旱無情,南網有情

2014年3月28日星期日天氣 晴

到龍洞村快一個月了, 今天是我非常振奮且深受鼓舞的一天,我的“孃家”派出單位面對抗旱救災工作的嚴峻形勢,公司領導非常重視,急災區人民之所急,組織精幹人員成立了抗旱救災“共產黨員先鋒隊”、“保供電服務隊”在公司老總和書記的親自帶領下,迅速深入到抗旱救災的最前沿——公司對口幫扶的邊遠山區龍洞村。

中午,公司救災隊伍首先來到在旱災最爲嚴重的龍洞村完小,給學校師生送來了250桶水、給218位師生每人配送了一隻水桶及6500多元的食品、同時還爲學校遠程教育室送來了50套新桌椅。在田總經理的指揮下“保供電服務隊”爲學校全面檢查整改了電力線路,重新安裝架設了在水窖抽水用電的線路設施。下午“兩隊”分頭行動,繼續深入村組,逐戶走訪重災村民,爲受災村民送水及幫助和指導他們進行生產自救,同時還爲他們做好抗旱保供電優質服務。

晚上總結,公司領導指示我們“要關注民生,隨時掌握災情動態,做好持久抗大旱的準備,與扶貧村村民一道打好抗旱攻堅持久戰,協助村“兩委”組織發動羣衆,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我們救災服務隊人人都要爲抗旱救災而盡力”。最後,村委會王主任說:“多年來,本村各項事業的發展一直得到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今年的大旱更讓我們看到了南方電網的一片深情”。

二、孤寡老人值得關愛

2014年4月20日星期二天氣 晴

今天是我駐村整好一個月半,在此前40多天的日子裏,我參加完成了村兩委的換屆選舉工作,並與新的兩委班子成員深入調研,在幫助村民抗旱救災、做好春耕備耕的同時,結合村情制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持續的乾旱我一直掛着陶家村的一個孤寡老人,老人名叫陶德英,今年七十多歲。中午我到達陶家村小組的時候,首先看望了陶德英老人,給他送去了一些食品,隨即與陶家村小組長查看旱情,該小組旱災比較嚴重,幾個月來的持續乾旱,給陶家村32戶農戶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困難,難能可貴的是全小組村民在村委會的領導和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大旱以來,與旱災作鬥爭,發揚“不等、不靠”的精神,採取蓄、引、運等多種辦法,努力開展抗災自救。但象陶德英這樣散失生產能力的孤寡老人,還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自從乾旱自來水斷了以後,老人就靠隔壁鄰居的關照用上一小部分水,基本上就是每天吃用兩小瓢水。瞭解情況後,下午頂着烈日我與小組長爲老人到離寨子600多米外的老窩箐溝爲老人擔了幾挑水,暫時幫助老人解決了一星期的吃水問題。

晚上離開陶家在回村委會的路上,我在想,大災面前,我們特別要重點關注五保戶、特困戶、殘疾戶、孤寡老人等弱勢羣體的生活,千方百計想辦法確保他們有飯吃、有水喝。

科技興煙,收入翻番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天氣 晴

今年的烤煙生產接近尾聲,今天我與村幹部又一次到龍洞村烤煙重點區河邊小組瞭解查看烤煙生產情況,河邊組31戶農戶,其中種植烤煙農戶27戶,種植面積147.5畝,建烤房23間,目前烘烤已結束,農戶滿懷喜悅收穫自己的成果。王恆武組長介紹說,他家今年種植烤煙12畝,收入4萬餘元,全小組今年烤煙收入達30多萬元,畝產值及總收入在去年基礎上翻了一番,今年在旱災面前能有這麼好的效益是注入科技含量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鄉黨委、政府、煙站、扶貧單位的關心、幫助、扶持、辛勞、指導,對此非常感謝。

在龍洞村由於各小組及自然村區位的不同,鄉村兩級在佈局產業發展上就有不同的規劃安排,龍洞村上片區的組主要產業是以核桃、茶葉、蠶桑爲主;下片區的組主要就是以烤煙、松脂爲主。河邊組安排部署種植烤煙是非常適宜的,4月20日烤煙移栽現場培訓那天我在現場,我看到通過輔導員的詳細講解指導和示範,有力地推動整體移栽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按照技術員的要求農戶在移栽過程中採取高起壟、挖大塘、施好肥、先蓋膜、後栽煙的程序,集中時間,重點解決蓋膜不及時的問題;在大面上基本做到了一邊栽煙一邊蓋膜,栽煙膜口破得小,兩頭兩邊用細土壓嚴、壓實、不透風、不透氣,蓋膜質量上有很細緻的要求。中耕管理期間,我與煙站輔導員到過河邊組兩次,輔導員對開展田間薅鋤、理溝排澇、追肥培土、病蟲害防治、

揭膜培土進行了耐心的指導。烘烤期間輔導員挨家逐戶檢查指導各菸農如何烘烤,並指導成熟採烤和分級扎把等工作,使烘烤和分級扎把,技術上得到很大提高,確保菸葉交出質量。

科學技術的投入讓老百姓嚐到了甜頭,我想到了一位老爲我們留下了那句經典的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經得起歲月的審計。

離開河邊組,與王組長話別的時候已是傍晚。

二〇一四年十月一日

第二篇:“三送”民情日記

2014年12 月15日星期三雨

根據中共寧都縣委的統一部署和縣委《關於開展“深入基層送政策、深入羣衆送溫暖、深入實際送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的要求作爲“三入三送”的選派幹部,今天一早我們組冒着綿綿細雨驅車趕往我們的駐村——對坊鄉寺背村。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崎嶇山路,我們組一行終於到達了寺背村村委會。在村委會辦公室我們與村幹部們開了個簡單的碰頭會,村書記陳曉怡介紹了寺背村的一些基本情況:

寺背村屬邊遠山區位於對坊鄉最南端,與瑞金市大柏鄉小岑村交界,有17個村小組,5名村幹部,佔地面積17.37km2,耕地面積

1.37 km2,山地面積16 km2,總人口2100人,外出務工450人,五保戶48人,低保戶78人,計生困難戶4人,優撫對象17人,貧困學生21人,上坊戶2人。農民年均收入1950元,主要收入農業。村集體收入0.07萬元,累計負債23.2萬元。

2014年12 月16日星期四雨經過昨天商討,今天決定去上屋村小組彭經鳴老人家中走坊,走進彭經鳴老人的家中,看着老人破舊的土胚房屋,屋內光線昏暗陰冷潮溼,心中總覺得不是滋味。老人對我們的到來感到驚慌失措,在表明我們是“三送”工作組的身份後才平靜下來與我們交談。

在與彭經鳴交談得知,他今年已經76歲了,有一個兒

子,兒媳有智力障礙沒有生小孩現在都外出打工,家中只有他一個人,生活困難。平常的日常起居都只能自己料理,鄰居們也會經常過來看看他幫他做一些事情。

問到老人當前的需求時,老人提出年齡大了身體越來越差了,希望村委會給予生活上的關照和加入農村醫療保險,我們與他聊了一些醫保方面的相關政策,村幹部當場拿出了表格幫老人填寫。當我送上200元的慰問金給老人時,老人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感激之情難於言表,只是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不停的說着“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

2014年12 月23日星期四陰

家住下西坑小組的陳寧都,自已及妻子都長年患病,生活困難,聽同去的村幹部告訴我,陳寧都由於長年患病田裏和家裏的活做起來感到力不從心,故現在的他生活的相當艱難。村幹部陳英錦告訴他,這是我們是新聞中心來的幹部給他送來了慰問金,他看着我們家眼裏充滿了感激和感動的淚水,顫抖着握着我們的手一個勁地說:“多謝政府、多謝新聞中心、多謝領導的關心”。還說要我們在他家吃了午飯再走。我們婉言謝過了他的邀請,並對他說要多注意身體,天冷了不要少穿衣服,有什麼困難多向村裏的幹部和政府反映。離開的時候冷風仍在繼續肆虐,氣溫好象更低,耳朵凍的感覺要掉下來一樣,可心裏想着能爲民送去點溫暖,能夠代表黨和政府給村民的關心,想着這也是爲民辦的一些

好事心裏感覺熱乎乎的,雙腳走在山路上也不感覺有多累,反而是更有覺力了。

2014年12 月27日星期一晴

難得的好天氣,久違陽光照在鄉村大地上顯得格外的祥和。星期六、日回家洗了個澡和換洗了一身衣服,與村主任陳英錦約好今天一起去上幹村上幹完小走坊老黨員王昌太。

9點鐘就到了寺背村。山區的氣溫比城裏低多了,一下車覺得一股冷氣鑽進脖子裏來,看看周圍的房子上和田地上,到處結滿了冰霜。我們換乘摩托車趕往上幹完小,來到上幹完小時學校正在上課。我們就在外面轉了轉,看到雖然學校已十分破舊了但看到教室裏的孩子們都在認真的的學習,眼睛裏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課間時間我們找到了王昌太老師,王老師其實已經退休了,但是由於完小缺少老師,他放心不下學生們就又重新返回課堂。問到王老師有什麼意見建議時,他說到現在山區教學條件差上幹完小現在開設有三個年級三個班但只有兩名老師,所以現在都是複式班在上課。最需要的就是改善教學條件,解決師資力量建議多派老師下村完小,那樣他也可以真正的退休回家休息了。

第三篇:民情日記三

2014年3月24日

昨天,接馬場鄉政府電話,要求協助我辦聯繫點(馬場鄉魯迫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迎檢工作。

今天一大早,我們在7:00來到車站準時出發。在車上,我想着這次迎檢工作應該如何配合村支兩委,怎樣將工作做得更好,轉眼間,一小時已然過去,我們所乘的客車早來到了馬場街上。

急衝衝地,我們來到鄉政府,聽取鄉政府關於迎檢工作情況的介紹及相關要求,並拿取相關材料,準備到村進一步瞭解相關的工作情況,通過電話聯繫,我們瞭解到村支書、村主任對於檢查工作比較重視,一大早便早已趕到馬場街上準備着,希望把迎檢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水平。

我們在鄉政府與魯迫村支書、主任開展交流,經過他們的介紹,我們對於魯迫村關於基層組織建設所做的工作有了深刻的瞭解。村支兩委召開了多次召開了黨員幹部學習會議,積極發展黨員;對於村裏面的困難羣衆採取時時走訪瞭解情況、如果在村兩委的職責範圍內能解決的就積極解決,如果不能解決的就上報鄉黨委、政府。

通過與村支書、主任的交流,使我們感觸良多,作爲一

個黨員幹部就是要這樣時時加強學習,時時幫助羣衆解決困難問題,這是必須的。

今天,這次協助迎檢工作給予我們良好的教育。

第四篇:三問三解民情日記

2014年5月19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是星期四,下午只有一節課,上完課後我和同組的幾位老師拿上三問三解的記錄表就去畢節市七星關區何官屯鎮關口村平頂山組走訪慰問村民。

先來到了葛永剛家裏,他正在餵豬,看見我來就說:“你們來的正好,我家豬幾天不吃食了,有點辦法沒有?”我說“沒關係的,你不要着急,我幫你聯繫獸醫站的獸醫來醫治!”然後我就聯繫了獸醫邱永興來爲其醫治。

到了陳繼飛家,遠遠就聞到一股中藥味,細問之下才知道其子邱聲遠身患腦瘤、腎水腫,每天都要吃很多中藥,並且費用很高,還有一個孫子名叫邱建偉在何官屯中心校讀書,希望能幫助解決一部分醫療費用。我們記錄好了她家的相關材料後對她說:“你放心,黨和政府是不會忘記你們的,你們現在有困難,我們大家一定會幫助你們度過難關,我們會將你們的情況向上級反映,上級會給你們幫助的!”最後我們每人拿出了50元錢交到她手裏,她連聲說:“謝謝你們,謝謝黨和政府!”

從陳繼飛家出來,天色已晚了,我們決定先回學校,明天把陳繼飛家材料上交後再繼續瞭解民情。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何官屯中心校邱世海)

2014年6月21日星期四天氣:陰有小雨

今天天空淅淅瀝瀝的下着小雨,但我們還是決定去走訪瞭解民情,再加上今天下午只有一節課,是很好的走訪日期。

從學校出發,剛走過政府不遠處,路開始爛起來了,晴天還不覺得,但是雨天很難走,又是黃泥巴路,走起來又滑又溜,稍不留神就會摔跤,儘管路途不遠,但我們還是走了40多分鐘纔到關口村平頂山組。

村民們見到我們到來,都笑着說這路不好走吧,要是能修一修就好了,我們也覺得這路確實該修整了。雨開始下大了,我們在邱永遠家屋子裏躲雨,也聚集了幾位村民,我們就開始詢問了解民情,大家都說平頂山嘛就是兩件事情,一件是路,一件是水,路修好了,水安裝到了,都能安居樂業。問到具體的情況時,村民們說其他難處基本沒有就是路和水。我們記錄好材料了,決定明天再繼續來走訪。

在回去的路上碰上了邱生鬆在挑水,六十多歲的人了,挑起來顫悠悠的,我們連忙幫助他挑。幾個人提的提,挑的挑,終於把他家水缸灌滿了,這水缸看起來不大,但是能挺能裝的,我們幾個都覺得很累。他客氣地留我們吃飯,但我們連聲說謝謝不吃了。

(七星關區何官屯中心校邱世海)

放暑假了,我們幾人約好一起到六洞橋坐官屯車去何官屯鎮走訪瞭解民情。早上十點,我們幾個一起從畢節出發,汽車沿着公路一路顛簸,終於到了何官屯鎮政府,下了車後我們從政府的圍牆下走去了關口村平頂山組。

晴天路面狀況要好得多,不泥濘,二十來分鐘就到了,第一眼就看見葛永超在他家房前整理洋芋,我們問今年收成好嗎,他說吃的到是沒問題,洋芋能挖2014多斤,玉米的收成估計也還可以,說着他領我們到屋裏,從鍋裏夾出剛煮熟的新玉米棒子,聞起來香噴噴的,連連勸我們吃,我們推遲不過只好接了過來,玉米味道還不錯,在吃的同時又瞭解了其他相關的情況,最後我們吃了共三個玉米,給了他10元錢,他說什麼也不接,我們說這是黨的一貫優良作風,不拿羣衆的一針一線,他才接受了。

又去了好幾家都沒遇到人在家,有的去地裏幹活了,有的出門務工去了,我們電話聯繫了幾家都說生活上沒問題,沒困難,也沒什麼矛盾糾紛。

(七星關區何官屯中心校邱世海)

早上教育局安排到畢節二中開會,是關於營養午餐學生實名制系統的會,要求錄入學生實名制信息及身份證號碼,學校把這項工作安排了下來,需要我們老師要去採集學生的身份證號碼,也正好走訪慰問村民,我們幾個12點過就從畢節出發來何官屯了。

到了平頂山後,我們一邊採集學生身份證號碼,一邊詢問了解民情。到了常紹銀家後,一進門,只見屋內沒有以前那麼幹淨,地上髒兮兮的,桌上全部是碗筷沒有洗,詳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常紹銀的妻子生病了,總是四肢無力,我們問去醫院檢查了沒有,他說去了但醫院說沒有病,是身體虛弱,還拿出幾張門診發票給我們看,並問我們能不能申請點治病的補貼,我們詳細記錄了下來,並給他說我們幫你去上級政府諮詢下,如果能,那麼就一定會給你補助的。

下午我們帶了何官屯政府救助站詢問了工作人員,他們告訴我們門診發票不能報銷,要住院的才能進行醫療救助,但情況困難的可以給予臨時救助。我們就把相關情況反饋給了常紹銀。並把他家的情況向上面反映了,希望能給予臨時救助。

(七星關區何官屯中心校邱世海)

今天我們小組已經對關口村拼的是組進行“三問三

解”工作快四個月了。我們小組成員拿出這個月的記錄資料,在一起總結。回想起這個月的幾次走訪,與羣衆的交談訪問的過程中,我詳細詢問他們當前生產生活狀況與子女入學、就業問題;對目前一些惠民富農政策的瞭解程度;對黨委政府開展新農村建設和四羣教育工作有什麼期待及有什麼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等等。在初步的走訪交談中我總的感覺到:

一是羣衆對黨委政府和工作隊的認可度和期盼值還是很高

的,但村組產業單一、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少,羣衆自籌能力弱;

二是國家的支農、惠民政策宣傳不夠,許多政策羣衆不瞭解;

三、是雖然部分農戶產業發展信心足,但啓動資金不足,貸款門檻高;

四、是村子裏的許多公共設施需要完善。五是子女讀書、就業壓力大。

儘管走訪辛苦,佔去了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但羣衆

的熱情和他們淳樸的生活,使我們感覺再累也是值得的。能爲羣衆處處主意,幫助解決困難,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希望通過這次“三問三解”工作,能爲更多羣衆排憂解難,實實在在的解決他們生活的難題。

趁着國慶放假這幾天,我們組決定作一次細緻的,更深入的走訪活動。

我們來到上次慰問的陳繼飛家,剛好村支書張同訓和村主任彭斯紅一行正在這個組收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金。陳繼飛的臉上掛滿了憂愁,我們問情況怎麼樣了,發現邱聲遠已經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腦瘤晚期,沒辦法了,我們一邊勸導,一邊瞭解情況,陳繼飛說希望在邱聲遠去世後能幫助他的兒子邱建偉辦理孤兒的補助,我們都在心裏暗下決心,希望能幫助到她。

又去了邱生鬆家,他說沒什麼困難就是路不太好,行動不太方便,希望能把串戶路修好,我們給他們解釋說:“國家的確有一事一議的工程的,但因爲資金緊張,所有一年只能修一個村子,但是請你放心,很快就能輪到關口村了。”他笑着說好。

從他家出來,我們又去了邱永遠、邱生芹家,詳細瞭解了他們的生活上的問題,並和他們聊天,他們反映現在國家政策好,生活基本沒有什麼困難。

(七星關區何官屯中心校邱世海)

第五篇:三問三解民情日記

太白河鎮興隆村王夢茹 “三問三解”日記

2014年4月3日星期三天氣:小轉中雨

窗外天已經黑了下來,大地被雨水滋潤過一天,屋子裏也伴着一絲初春的寒意。可是回想起今天“三問三解”的行程,我覺得黑夜中有那麼一束光,心裏也流淌過一股暖流,今天令我覺得很充實。

今天早上,下着大雨,陳書記帶我到興隆村的農戶家中進行摸排走訪。因爲鎮上到我們今天去的農戶袁平安家中還有一定的距離,等到了居民家中,我們早已被淋了一身溼,但是這並沒有妨礙我們走訪基層的動力。看到我們的意外光顧,袁家嫂子主動迎上來將毛巾遞過來,陳書記微笑着擺了下手說:“老袁,我們這次來,主要就是想問問你們最近生活的怎麼樣,娃兒最近好不好,上學有沒有什麼問題?”我看到袁家嫂子很激動,大概是沒有想到領導能親自到家來了解情況,她動情的說:“謝謝陳書記的關心,我們娃兒都好,家裏都還好,就是······”我感到她似乎欲言又止,陳書記走上前去親切的拍了拍她的肩膀說:“沒有關係,你有啥困難,有啥難處,你就講出來,只管跟我說,我這次來,專門就是爲了解決你心裏的疙瘩的。”袁家嫂子這下徹底放下了心,像吐珠子似的向我們傾訴了起來:“主要就是我們家的地太少了,我們跟老母親住在一起,一家四口人,可是隻有1畝多點地,只有老袁一個人在礦上上班養家,娃兒馬上要上一年級了,我很着急。”我很快的記錄着。這個問題在農村來說,應該很普遍,也有很多人因爲各種原因,地不能種或者分的地太少。針對這個問題陳書記稍皺了一下眉頭,隨後猛然拍了一下大腿,開心的對袁平安說:“老袁啊,這你彆着急,你們的地是坡地,屬於退耕還林的範圍,這個國家是給你們有補貼政策的,你可以去鎮上的林業站查一下,這個補貼是絕對少不了的,還有娃兒上學的事情,一年級到九年級現在都是義務教育階段,你們只需要承擔一小部分書本費就可以,不要擔

心。”聽了陳書記的話,袁家嫂子(本站推薦:)懸着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其實國家對農民們的補貼,關懷和各項優惠政策照顧很多,種田有良種補貼,買拖拉機有農機具優惠,甚至前年的家電下鄉,爲農民朋友們解決了不少困難,省去了一大筆資金。

今天的下基層走訪摸排,結果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我想袁平安家裏的憂慮和困擾也許在很多農民身上都有。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入的瞭解,如果我們“三問三解”更加到位,一定可以幫助更多的農民們解決心中困難和疑惑,那麼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都可以實現,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在努力發展。

夜已經深了,今天的感觸很深,我們帶着感情接地氣,情真意切;帶着責任進村組,爲民解憂。願“三問三解”活動,似縷縷春風,給太白河大地帶來勃勃生機;似滾滾春潮,掀起太白河鎮發展的嶄新一頁。加油!

向你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三問三解民情日記

村官三送民情日記

兩定一查三評

兩管三評一推優

三山村入戶調查民情日記

標籤:民情 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