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實習報告

留守兒童實習報告多篇

留守兒童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暑假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實習報告範文

一、主題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二、人員、時間、地點

本團隊由20名廣xx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老師組成,於20xx年7月13日至7月19日赴南寧市xx鎮開展爲期六天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

三、活動基本情況

1.發揮心理學專業特點,關愛留守兒童心靈健康成效顯著

7月13日—7月18日,牽心同夢團隊在南寧市xx鎮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本次三下鄉活動以“助人自助”的心理學精神爲指導,以“關愛留守兒童”爲主題,隊員們積極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將心理學知識和技術用到實際的工作中,開展了走訪調查、個別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夢想牆等特色活動,把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始終貫穿在本次實踐活動中。

特色活動一:個別心理輔導——關愛心靈1+1。

隊員深入白山鎮各村屯進行了2天的走訪調查,共走訪了44留守兒童,詳細記錄留守兒童案例,收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學習和生活情況等方面的資料。前期走訪發現,當地的農村留守兒童佔有一定比例,留守兒童父母對他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關注比較少,他們的性格是大多比較內向,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人際交往的渴求性比較大。後期走訪主要針對發現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傾聽他們訴說煩惱,幫助留守兒童掙脫出內心的自卑牢籠,學會處理遇到的心理問題,飛向快樂自由的天空。

特色活動二:團體心理輔導——一起快樂成長。

通過走訪調查和學校老師的反映,留守兒童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問題。比如留守兒童心理往往容易出現兩極化,如過分自卑內向或者是狂妄、目中無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常常各自作爲一個團體,小衝突更是不斷。由此,我們爲他們設計了3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的,同時個人的力量只有在團體中才能更大發揮,增強他們的相互理解。價值拍賣會活動通過模擬現實的拍賣會對孝心、良心、成績、金錢等26個人生要素進行拍賣,大家經過考慮後拍下自己需要的東西,最後組織大家進行分享。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都帶着先入爲主的觀點看待問題,如果有學生拍賣得了金錢,其餘的學生便發出噓聲,待到最後分享,他們才知道這位選擇金錢的同學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大家才理解他,敬佩他。同舟共濟和支援前線團輔活動,鍛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困難,犧牲自己、奉獻團體的意識。團體輔導活動在後期的反饋中總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生也在快樂中學會了團結,得到了成長。

特色活動三:夢想牆——與夢想同行。

在中國夢,我的夢愛國主題教育下,我們團隊在第一天以開班的形式爲孩子們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攜手共築微夢想”的夢想牆活動。通過這個活動鼓勵同學們寫下和展示自己的大夢想和小夢想,激勵他們努力實現自己的小夢想,爲自己的大夢想點亮前行的燈。最後我們通過討論決定爲孩子們實現一些我們能夠實現的小夢想,並在文藝匯演的時候爲他們實現願望。一個小女孩在夢想牆活動中開始爲她的小夢想“跟爸爸說‘我愛你’”準備並計劃實施方法、三個女孩在夢想牆活動中實現了“在同學們面前唱歌”的小夢想……還有許多許多,很多小朋友都在爲他們的小夢想、大夢想做出了實現的努力。

此外,我們還展了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有繪畫、朗誦、數學小競賽、音樂、電影、青春期輔導、女童自我保護、手工課、體育課等、作業輔導和文藝匯演。將心理輔導融入課堂,讓孩子們快樂學習。爲了不辜負家長和校方的期望,團隊成員連夜開會,最終決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各年級留守兒童和學生具體存在的心理和學習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

2.靈活應變,確保支教工作井然有序

支教活動爲期三天,在開展支教活動之前,我們全體都參加了試講,積極討論出課件的不足以及改善的地方。在第一天,原本我們已經按照我們之前準備的課程來授課,但是早上來的孩子是50多個,到了下午卻增加到了120多個,人數出乎我們的意料,下午我們爲了方便管理這些學生,我們把學生分成了三個班,一二年級爲小班,三年級爲中班,四五年級爲大班,每一個班安排了一個班主任並選出班長。晚上我們開會討論的時候發現我們某些爲孩子們安排的課程並不適合他們,他們對人際,團輔,科普,暑假作業等比較感興趣,於是我們在開會時就針對這個實際重新調整了支教課程,並把各個年級教學適應範圍內整合起來,主講們爲了能上好這些課程,利用了晚上的時間修整方案,也就是這些決定使得接下來兩天的支教效果明顯提高了,給孩子們上了他們所需的課,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肯定。

3.活動效果顯著,得到多方肯定

本次三下鄉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了來自校團委、馬山縣團委、合作國小校領導、家長、學生等的多方肯定。

(1)校團委陳就漢書記、學院黨總支胡良人書記期間來視察我團隊工作時,對我們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大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幫助當地留守兒童。

(2)馬山縣團縣委的潘曉燕書記來合作國小看望隊員時,誇讚夢想牆活動辦得很好,對我們本次活動的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3)在走訪階段的反饋中,村民很支持我們在這裏做的活動,表示希望我們能繼續去那裏做實踐活動,孩子們也喜歡我們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在夢想牆活動中,一個孩子的爸爸和我們分享他兒子在很多‘老師’面前叫了他一聲‘爸爸’的激動,並說“我希望你們能繼續發揚這種精神,把每一個小孩的膽怯、自卑趕走,給他們一個信心,懂得怎樣學習。”或許這個小男孩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但是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形式來讓孩子們有所啓發,有所改變,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四、活動的特色、實踐價值與意義

本次活動總的特色在於能夠結合中國夢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前提下,運用心理學專業的特色去制定方案以及支教的內容,無論是在走訪、支教、夢想牆還是文藝匯演,都是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大前提,結合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特色開展,旨在關愛馬山縣白山鎮農村留守兒童的心靈健康,喚起他們的夢想,在生活中能克服膽怯和自卑,真正地進行自我保護,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樹立屬於自己的夢想,爲美好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團隊共走訪了44名留守兒童,支教120多名學生;通過發放1000份心理健康知識傳單,促使當地羣衆瞭解並注重心理健康,間接受益人數爲1000多人。本團隊獲得今年全國暑期三下鄉“關愛服務教育團”社會實踐專項團隊重點立項。

本項目的實踐意義:1.服務當地留守兒童,爲當地留守兒童帶去了歡樂和溫暖,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學會表達情感、形成積極心態;2.通過對當地留守兒童的瞭解,增強了團隊成員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磨練團隊成員的意志,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特別是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

【第2篇】關愛留守兒童寒假實習報告

爲了響應我們學院關於開展-學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作爲學院學子中的一員,我於1月30日至2月8日期間在本村進行了爲期七天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對大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課,它是大學生從校園到社會過渡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它讓我們走出校園,逐漸去了解社會、體會社會,爲我們以後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了基礎。本次我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關心、關注村裏留守兒童,爲本村一位留守兒童提供愛心家教。現在社會上很多孩子的父母,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由於父母常年不歸,而成爲留守兒童,這一點我深有感觸,而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也是社會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我村大多數成年人常年在外務工,有的甚至過年也無法回家,他們的孩子也常年由其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

我是村裏唯一一位在校大學生,每每聽到我回家的消息,村裏留守的國小生和國中生都會來我家要求學習輔導,我每次都會欣然答應,本次我且將其當成一次我的寒假社會實踐。每次我不僅輔導他們完成老師佈置的寒(暑)假作業,而且還會詢問其平時的學習生活情況,跟他們交流一些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並且對其所學的所有知識進行全方位補習和輔導,課餘時間我會跟他們講一些我所見到的外邊的世界、大學生活、自然科學知識,人生哲理,心理健康知識等等,或者陪他們做做戶外運動,比如:跳繩、打羽毛球等,有時還會送他們一些書籍和小禮物,他們都甚是欣喜。在村裏得到了小孩和老人們的高度讚譽,當然他們的父母回來後都會到我家來表示深深的感謝。

爲此,我深感責任重大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受到一種幸福和欣慰,因爲我也是從他們中的一員中走過來的,看到他們,我彷彿看到了我的童年,所以他們的辛酸我能體會。另一方面,我能學以致用,造福村裏,得到村裏人的熱情讚頌和肯定,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在此,我希望村裏的孩子們還有全國各地其他地方的留守兒童們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希望社會能更多的關注、幫助這些孩子們,爲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實踐過程

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介紹:

王雄,男,今年12歲,在村裏的國小上六年級,他家距我家很近,大概二十來米。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歸,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56歲,下半年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爸爸迷戀賭博,由於賭博負債累累,家庭條件不是很寬裕。他是個比較懂事的孩子,經常幫家裏幹活,農忙時節還下地跟爺爺奶奶一起下地勞動。他學習成績一般,今年成績有所下滑,期末考試沒有拿到獎狀。

實踐計劃安排:

爲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制定了一個簡單的時間安排和教學計劃。具體如下:

9:00—10:10

語文

10:10—10:30

課間休息

10:30—11:30

數學

14:30—15:30

數學

15:30—17:00

活動

結合他本人的實際情況和意願,我將輔導的重點放在他的數學學習上,對其整個五年級和六年級上學期的數學課本進行復習,幫他解決疑難問題,同時結合課本上的課後習題和寒假作業對重要知識點進行鞏固;語文方面結合寒假作業教其一些具體的做題方法和技巧以及訓練方法。

具體實踐情況:

每天早上王雄都會提前來我家,不過我們是上午九點準時開始。第一天的第一節語文和數學課,我都是讓他先做做題,我在旁邊一邊看他的做題情況,一邊翻閱其教材課本。確定好他學習的基本情況後,我就開始了我的講解。

我對書上重要的知識點進行了詳細講解,指出必須記住的定義和公式,還有一些常見題型及其解答方法,並指出易錯點。然後在其課本的課後練習中找對應知識點,重點難點易錯點的題型,結合其寒假作業,讓他做及時的鞏固練習。下午的數學課,則是練習課,針對上午的所講的知識進行單獨的反覆的練習,加強其對知識點的鞏固,提高實戰能力,達到熟練掌握、活學活用的目標,之後,對個別知識點我會單獨出幾道難度稍微大一點的練習題讓他回家思考,第二天上午進行解答講解。除第一天外,往後的幾天幾乎都是按照如此程序進行。而上午的課間二十分鐘,他則會問我一些課外知識方面的問題,或者我跟她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的。

下午的數學練習課後,如果天氣好,沒什麼事的話,我就會跟他一起做戶外運動,由於條件受限,所以通常來說都是打羽毛球或跳繩,有時候我爸媽也陪我們一起玩,氣氛非常好。別看他小小年紀,但臂力很大,羽毛球打得很不錯,我對他是甘拜下風。

就這樣,七天時間過得很快,他高高興興,踏踏實實滿載而歸,我記得他回去的時候都是邊走邊跳的,第七天的晚上,他的爸媽回來了,第八天是除夕!正月裏,他也多次來我家找我打羽毛球。在這些日子裏,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和諸多的感慨。

實踐感想

本次社會實踐正式時間雖然只有七天,但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充實,有收穫。總的從教學效果來看是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他自己也很滿意。更重要的是我們之間那種心與心的交流和彼此的心得、體會。

其實我和村裏孩子們的交流很早就有了,只是以前畢竟我年紀小,不懂得去關注一些本質的東西和反映的真實問題,也不懂得去挖掘內心的一些感受,或是感受沒有這麼深刻,沒有這麼強烈。隨着年齡的增大,外出讀書期間學習、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關注面也越來越廣,聽到了社會上一些弱勢羣裏的呼聲,看到了一些對留守兒童問題的報道,才後知一些以前覺得很遙遠,與我無關的社會問題其實就發生在我的身邊。而作爲一名當代大學生,祖國的接班人,未來的建設者,就更應該要學好知識、肩負重任、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因爲我在學校也有做家教,帶的也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從他們身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城市和農村孩子身上的特點和不同。有一點我想特別說一下,就是農村孩子的心思相對城市孩子來說要細膩,跟農村孩子說一句話,他會對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有所思量,會去琢磨,會去悟;而城市孩子不會,即使重複說好幾次,也不會引起他的注意,有時候就算給他點破了其中的道理他也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通過這次實踐,我深深的感受到其實留守兒童是很可愛、很勤奮、很聰明、很懂事的,他們的內心世界比較豐富,他們有很大的潛能。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關愛和教育,當然錢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由於童年時缺少父愛和母愛,可能對他們以後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或產生一定的性格缺陷,但我們不能由此而看不起甚至歧視他們。所以我希望社會各界能給予這些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關心,國家政府在對於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的問題能夠提出並實施更好的政策。在這裏,也把最美好的祝願送給他們,願全國各地的農村留守兒童們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閱讀更多本站社會實踐報告

【第3篇】大學生留守兒童問題實習報告

活動主題:對本村留守孩的生活和教育狀況進行調查

活動時間:xx年2月9日

活動地點:**市**湖村馬湖二隊

活動內容:1、調查外出務工人員比例

2、調查留守孩比例

3、面對以上問題該如何做

實踐人員: xxx

隨着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留守孩”儼然成爲一大社會問題。心痛之餘,我們無法袖手旁觀,尋求解決之道纔是根本。家庭,社會,學校,在哪裏打開缺口,就要在哪裏補上漏洞。最近,通過走訪,座談,對**市**湖村的這個地方,田地稀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農民通過農業生產獲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由於地理位置比鄰廣東,跨省務工成爲該鄉農村富餘勞動力謀生就業的重要途徑。目前,該鄉在外務工人員達八千多人,超過全鄉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雙雙在外務工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絕大部分農民工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讀書,因而形成了相當數量的“留守孩”。據全鄉中國小校的調查。現有“留守兒童”1503人。其中,“留守孩”902人,佔全鄉國小生總數的60%。調查問卷顯示,“留守孩”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佔83%。由叔伯舅姨等親戚照料的佔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佔1%,寄養在鄰居家的佔4%。“留守孩”的父母外出打工後,一般半年以上纔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長一年回家一次,有進13%的家長兩年以上沒有回過家。“留守孩”主要是通過書信,電話與父母進行聯繫,但次數很少,一般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聯繫一次,半年以上聯繫的佔63%,有的一年到頭都沒有聯繫。在問及對父母外出務工的態度時,有63%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務工,渴望和他們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無所謂”。在生活上,“留守孩”與監護人有矛盾的佔41%。其中經常發生矛盾的佔20%。在學習上,51%的“留守孩”表示學習遇到困難時有無助威。在與同學的關係上,43%的“留守孩”表示曾經受到過同學的欺負。在回答“平時父母不在身邊,你最盼望什麼,最擔心什麼,最大的困擾是什麼時”,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們的關愛;有73的孩子表示最擔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臨的最大困擾是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該怎麼辦。

基於以上情況存在的問題:(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人格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於家庭教育的突然斷裂或缺位,許多“留守孩”出現內向,孤僻,自卑,不和羣,不善於與人交流,頑皮伶俐,衝動易怒,神經過敏等問題。一位班主任對我說,她班上有個叫小羅的學生,跟爺爺一起生活,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經常逃課去打電子遊戲或上網,成績一落千丈,幾乎每次考試都倒數幾名。(2)成績偏差。大多數“留守孩”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據調查不少教師告訴我,大多數留守兒童厭學傾向嚴重,成績普遍較差,認爲讀書無用。中心國小四年級學生許某,三年級時曾是全鄉的第一明,去年父母去了廣東工作後,她的成績直線下降,現在已是班上的倒數幾名了。據一位班主任介紹,他所帶的班級“留守孩”佔70%,這些“留守孩”中,80%的學習成績處於班級上以下水平。其中,超過40%的人屬於差。對很多教師而言,“留守孩”已成爲教學成績後退的一快“心病”。(3)家教缺位,不良行爲突出。父母是孩子的 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由於缺乏父母的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不少留守兒童養成不良的習慣,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據調查,31%的 留守孩平時有說謊話的習慣;15%的人有過偷人錢物,破壞公物,抽菸喝酒等不良行爲(4)心裏問題嚴重。由於缺乏全方位的監管引導。“留守孩”極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待人處事往往有盲目性,隨意性,衝動性,有的還流入了社會不良羣體中,成爲“小混混”,有 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調查發現,有20%的“留守孩”上學經常遲到曠課;22%的人經常沉迷於打遊戲機;30%的人有過打架鬥毆的經歷。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不得不進行思考並採取一定的措施來彌補這些嚴重的事情發生。(1)用親情溫暖留守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作爲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長要轉變育人觀念。不少農民對自家孩子的期望值過低,認爲將來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對孩子的學習不是很關注,抱有引導不夠,他們以自己在外務工受苦受歧視的經歷現身說法,要求孩子“適應社會世俗”,這些錯誤的育人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極大,必須切實加以轉變。其次,要加強與子女的交流和溝通。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唸書,不知道班主任是誰,更不用說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了。家長們應該充分利用兩季大忙,春節返鄉等機會,多向老師和監護人瞭解孩子在學校、家裏的學習生活狀況,或藉助電話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再次,可適當改變外出務工方式。夫妻兩人儘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一方可擇近在本地務工,最好能隔不長時間回家一趟,增進與孩子的親情交流,關心其成長。(2)給留守孩子撒播愛的陽光。農村學校作爲直接面對“留守孩”的教育單位,應該成爲其提供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在學習、生活上予以更對的關心和愛護。一是要建立“留守孩”檔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孩”的摸底工

作,將其在校的各個方面表現記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孩”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長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學校開設“二線一室”。即:開通“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 子女通電話;開通“師長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繫;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幫助“留守孩”解決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師要切實增強對“留守孩”的關愛度。調查顯示,在很多教師眼裏,“留守孩”與 雙差生劃上等號,屬於'不受'的一羣,'留守孩',從老師那裏得到的關愛明顯要少於非留守孩,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而言,教師與其親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賴感受.對其的影響就越大.在家長與'留守孩'之間產生隔閡較爲疏遠的情況下,老師理應擔當起“扭轉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開展有助於“留守孩”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如:主題班會、聯誼會、道德法制講座以及“我爲留守孩獻愛心”活動等,讓“留守孩”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孩問題,各級政府應承擔更重的責任,真正按中央要求加大國小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將外來務工人員教育納入到城市教育的整體面局和規劃之中,讓當地公辦教育資源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得到平等教育的機會。要給接收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學校予以補助。同時,做到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教育收費、評優獎勵、入隊、課外活動等方面與當地學生同等待遇,總之,社會要爲留守孩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第4篇】暑期關於留守兒童實習報告調查報告

爲進一步瞭解留守兒童在各方面的具體表現,從宏觀上正確、全面地把握留守兒童現狀,從而制定出應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方案和措施,7月15日,我們社體部志願者赴聊城市東昌府區賈莊村開爲期一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問卷調查。

當天上午調查組成員分別展開對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的問卷調查。對於留守兒童,調查小組依據其年齡段對其進行深度不同的講解,並根據問卷內容深入瞭解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和尚未引起人們重視的問題;對於留守兒童監護人,調查小組則從留守兒童平時的受照顧、受教育方面展開調查。調查過程中,我們努力讓大人們理解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並希望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多照顧和理解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們。調查的展開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在活動當天,這場調查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談話,我們和他們面對面的聊天,在這期間我們會問到問卷上的許多問題,希望能讓整場調查看起來不是那麼生硬。在賈莊,外出打工的人不在少數,一部分家庭甚至是父母都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來照看,對年邁的爺爺奶奶來講照顧孩子很吃力,在生活照顧、學習教育等方面力不從心,從而導致留守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無助、學業失控、監護不周、心理失衡、生病時得不到及時照顧等問題。而我們通過和一部分小孩的單獨聊天瞭解到,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陪在他們身邊,有時候他們也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學習和孝敬爺爺奶奶,但是孩子天生好動,喜歡玩和希望調皮這種類似的活動能夠引起更多人重視的心理,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沒有他們想的那樣美好。在和一位留守兒童小張的交談裏,我還了解到:他非常希望趕緊過年,因爲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他才能夠見到他的爸爸媽媽。他也非常想念他們。小張學習並不太好,我就問他爲什麼不愛學習,他說有時候學習碰到困難,爺爺奶奶又幫不了他,慢慢的功課都落下了。他還說道,有一些年紀比他大點的孩子經常會喊他出去玩。雖然他說的很輕巧,但我仍然覺得他似乎還沒有成熟到能夠分清是非對錯的地步,這不免讓我和我的同伴感到擔憂。

經過這一天的問卷調查,我和其他的調查成員都非常希望能夠真正的幫助他們,因爲少年兒童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很長時間我們把收來的調查問卷整理、分析、思考,認爲現在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很多,主要有:一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兒童農活、家務活增多,學習成績下降,有些還由於厭學等原因逃學輟學。二是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由於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爲孤僻等個性特徵。三是留守兒童道德行爲問題。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約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行爲偏差。四是部分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30%的留守兒童明顯表示學習成績不好;部分表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

五是很多留守兒童表示心理壓力太大。近半數留守兒童表示爲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見,思念父母,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感到孤獨,失望、羨慕別人;有時也會遭別人歧視等。

在解決如此複雜的問題上,社體部的志願者們經過多次討論後認爲:第一,降低城市學校門檻讓農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裏孩子平等的上學機會。第二,加大對農民工學校的投資力度,完善軟硬件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第三,鼓勵社會投資興建這樣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使更多的農民工子女有機會在父母的關懷下學習生活。第四,發展農村寄宿學校,讓那些學習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到寄宿學校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以彌補他們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兒童問題涉及面廣,影響深遠與解決同等重要,也是解決農民工後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在外務工的愛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籲層面上,應從教育管理體制,政策法規方面解決。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根據報道全國現在有5800萬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問題從小的方面說,影響到孩子個人的發展,從大的方面說,會影響到我們國家未來建設者的發展。多給他們一些關懷,給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第5篇】關於關注留守兒童實習報告範文

實踐背景:或許我們年少輕狂,一路上縱情歡歌;或許我們涉世未深,一張張青春的面龐寫滿嚮往;或許我們胸懷信念,一雙雙眼眸深處洋溢虔誠;我們忘記了一路顛簸的辛苦,在我們的眼裏,沒有小山村荒涼的景象,沒有人煙稀少的孤寂感!我們擁有的是年少的輕狂,激昂的鬥志和熱血的情懷.還未來得及醞釀好心情,我們已踏上那片青土地。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汽車終於把我們帶到了目的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初步走訪,我們瞭解到當地的一些主要情況。我們走家串戶,走訪留守兒童在家的生活、學習等情況,並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學校給孩子們帶去了書籍、文具及衣物等,並在校長的親自陪同下冒雨發放到兒童手中。

實踐內容:我們分別針對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和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安全衛生、思想狀況等方面,採取問卷調查、走訪、開辦學習輔導班等方式和留守兒童家庭進行了零距離接觸,調查結果如下:

(一)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

1、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情況。根據調查,留守兒童以父母雙方外出務工爲主,也有父母親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留守家中。

2、由於村莊面積較大,房屋密集度小,留守兒童分佈廣泛,平日相互來訪較少,直接造成留守兒童的封閉心理。由於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瑕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常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

3、留守兒童以隔代監護爲主。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兒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爲主,有一小部分跟近親住在一起,還有極個別的留守兒童由老師或其他人擔當監護人。大部分留守兒童屬於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的保護和意識。

4、留守兒童的行爲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由於留守兒童長期沒能與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些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父母關愛不夠。據調查瞭解,父母親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週、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難得打一次電話、寫一封信、寄一本學習用書,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兒童維繫親情,溝通思想,鼓舞上進。有的留守兒童還會因爲長期與老人住在一起,產生“隔代親”現象,導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間產生隔膜。

2、教育問題日趨明顯。一是監護人教育難有實效。留守兒童多是隔代監護,祖輩與孫輩之間年齡相差在40歲以上,思想觀念不一樣,文化背景不一樣,加祖輩多數受教育的不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質關心多,精神關注少,難以引導孫輩進行正常的學習。二是學校教育無法到位。留守兒童上學的地方離家裏都比較遠,上下學要在路上佔相當多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的時間不多,老師很少對學生進行家訪。

3、人格發展不健全。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內心封閉,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緒消極,孤獨,言語少,不合羣,不願意也不善於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鬱自卑,乃至憤世嫉俗的心理。

4、監護人精力能力不夠。父母委託的監護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紀較大的人,這部分人或者由於忙於其它的事或者由於要同時監護幾個小孩或者是年齡較大而精力不夠,投在留守兒童的時間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監護人的文化素質比較低,他們的表達能力不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不夠了解,不能給予他們必要的法律、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識的幫助、指導,不能在學習上予以輔導。

5、從對留守兒童對父母外出的態度來看,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對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小部分對父母外出的態度是無所謂,而當他們在和父母多呆一起和家裏的經濟情況能變好之間選擇時,絕大多數的兒童選擇和父母多呆一起,少數表示無所謂。在看待父母的外出是否影響自己的性格時,一半的兒童認爲有影響。

(三)措施及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和留守兒童家庭進行零距離接觸,和留守兒童進行了心連心的交流,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努力學習,幫助他們走出生活的“陰影” 。力爭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生活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用真愛撫慰留守兒童脆弱的心,用真情爲他們指明前進的道路。但是對於廣大的留守兒童來說,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關愛僅是一種彌補,是對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的一種彌補而已。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強有力的綜合性社會支持體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個以基層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爲中心的留守兒童的監護體系,特別是加強農村的社區建設,是有效填補留守兒童內心對愛、對親情缺失的一種方式。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爲農村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1、強化政府統籌管理,加大社會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設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學收費要標準,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條件。對未能入學的民工子女可以通過開辦寄宿制學校,假期學校等,逐步建立社會監管體制,打破城鄉體制,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學習和生活。開闢打工子女就學的“綠色通道”,使其享受與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所在。

2、學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3、鎮、村兩級要逐步探索幫助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的新路子,在社會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結對幫扶,也可以建立家長代管制度,教師要真心實意地走進學生心靈,從心靈上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驅除他們由於父母不在而積壓在心頭的陰影,讓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追求。

4、家長要轉變觀念,增強自身發展的能力,多渠道尋找就業門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帶上跟隨自己打工讀書生活。要正確教育和引導好孩子,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如果條件允許夫妻最好留一個在家與孩子一起生活。因爲家庭的安全

感和親情的溫暖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經常回家或打電話與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和學校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引起社會的重視,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讓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讓在家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四)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穫

1、鍛鍊品質,歷練人生,大力弘揚奉獻精神。短短几天裏,我們和孩子們進行了零距離的內心交流,我們將愛帶進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我們讓愛在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中得以傳承。我們匆匆走過,收穫的不止是美麗的風景。我們更多的是體驗到了作爲一名志願者的感動和快樂,難忘的經歷是人生一筆財富。

2、羣衆的支持與擁護是我們此次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動自始至終都得到父老鄉親的支持與配合。無論是隊員們的吃住問題,活動的宣傳,或是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的調研,抑或是關愛留守兒童的宣傳活動,當地羣衆都熱心的幫助我們,這是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動,我們學會了如何待人處事,學會了用真誠和微笑去幫助和感謝他人。我們收穫了信任,收穫了果實,也收穫了快樂!

3、團結、奉獻精神是一項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隊員們在活動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勉勵的團結之心以及用真情服務社會的奉獻之心與投入實踐活動的熱情,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富有成效的關鍵。

4、收穫成果,再接再厲,將愛進行到底。本次活動得到了學校黨委等組織單位的大力支持,正是因爲有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們才能讓愛心的力量更加強大。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村民的感謝等等,都讓我們收穫感動,收穫欣慰。我們堅信,愛心事業不會因爲實踐活動的結束而結束,我們會繼續努力,將愛傳承!

(五)總結: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磨練了青年大學生的意志,也培養了大學生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第6篇】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實習報告

爲響應黨中央“三下鄉”活動,積極投身“四個河南”華北水利水電學大學法學院組織了以級學生和老師爲成員,到河南了爲期九天的愛留守兒童爲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高度重視、精心準備我院採取“雙贏”政策,將理論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小分隊成員在實踐的過程中將理論歸到實際中去指導社會實踐,突出高校服務地方的功能,我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先後多次召開服務團成員會議,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行前準備工作做了具體的安排和分工。對於實踐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學化、合理化、創新化,經過服務團全體成員的幾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確、實際結合緊密並結合學科特色的方案出爐。爲了使此次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湯秀麗老師親自指導。可以說,此次實踐活動我院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

二、紮根基層、服務社會實踐團到濟源市王屋村時得到了王屋村党支書熱情接待由於他長期住於此,對下車鄉實地情況相當瞭解,有他們的加入更能瞭解當地留守兒童在的生活情況、心理問題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於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進行。我們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進展十分順利。活動多樣,孩子們受益匪淺。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開拓思路集衆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家書、手機短信送親情縮短了孩子們與父母的距離,讓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釋放,達到了親子情感互動的目的;素質拓展訓練培養留守兒童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孩子們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合作;愛心家教,讓孩子們能在暑期得到免費的輔導,解決了孩子們學習中的困難;開啓了還在們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這些活動使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家訪,感觸頗多。時間後期服務團成員們自籌資金買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問品,以表他們的關切之情,看到留守兒童家庭的實際情況,隊員們都感觸很多,讓隊員們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當即表示要趁次機會好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讓生活絢麗多彩。

三、及時總結、收穫豐厚實踐期間,成員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進行開會,大家發表各自意見、交流思想以及對服務內容進行分階段性整理補充。並且每天編輯通訊稿。每天實踐歸來,隊員們都會齊聚在臨時辦公室,對當天的實地服務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分享實踐心得,並及時發現並改正在實踐中出現的錯誤,以免再犯。在社會實踐結束後,大家及時分析數據,撰寫社會實踐總結、心得體會、調研查報告。在短短的一週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全體實踐隊員收穫頗多,在時間服務過程中大家懂得如何運用理論結合實踐,讓專業知識又得到質的飛躍,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識在隊員們的心中得到了進一步昇華。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爲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

正因爲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憑着一個人對工作的執着,堅定的信念會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而且現在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一個人可以沒有淵博的知識,但絕對不能沒有社會交際的經驗和能力,這也是我此次實踐體會最深的一份心得。

【第7篇】xxxx年大學生暑假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實習報告範文

一、主題

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二、人員、時間、地點

本團隊由20名廣xx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老師組成,於20xx年7月13日至7月19日赴南寧市xx鎮開展爲期六天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

三、活動基本情況

1.發揮心理學專業特點,關愛留守兒童心靈健康成效顯著

7月13日—7月18日,牽心同夢團隊在南寧市xx鎮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本次三下鄉活動以“助人自助”的心理學精神爲指導,以“關愛留守兒童”爲主題,隊員們積極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將心理學知識和技術用到實際的工作中,開展了走訪調查、個別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夢想牆等特色活動,把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始終貫穿在本次實踐活動中。

特色活動一:個別心理輔導——關愛心靈1+1。

隊員深入白山鎮各村屯進行了2天的走訪調查,共走訪了44留守兒童,詳細記錄留守兒童案例,收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學習和生活情況等方面的資料。前期走訪發現,當地的農村留守兒童佔有一定比例,留守兒童父母對他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關注比較少,他們的性格是大多比較內向,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人際交往的渴求性比較大。後期走訪主要針對發現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傾聽他們訴說煩惱,幫助留守兒童掙脫出內心的自卑牢籠,學會處理遇到的心理問題,飛向快樂自由的天空。

特色活動二:團體心理輔導——一起快樂成長。

通過走訪調查和學校老師的反映,留守兒童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問題。比如留守兒童心理往往容易出現兩極化,如過分自卑內向或者是狂妄、目中無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常常各自作爲一個團體,小衝突更是不斷。由此,我們爲他們設計了3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的,同時個人的力量只有在團體中才能更大發揮,增強他們的相互理解。價值拍賣會活動通過模擬現實的拍賣會對孝心、良心、成績、金錢等26個人生要素進行拍賣,大家經過考慮後拍下自己需要的東西,最後組織大家進行分享。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都帶着先入爲主的觀點看待問題,如果有學生拍賣得了金錢,其餘的學生便發出噓聲,待到最後分享,他們才知道這位選擇金錢的同學是希望利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大家才理解他,敬佩他。同舟共濟和支援前線團輔活動,鍛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困難,犧牲自己、奉獻團體的意識。團體輔導活動在後期的反饋中總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生也在快樂中學會了團結,得到了成長。

特色活動三:夢想牆——與夢想同行。

在中國夢,我的夢愛國主題教育下,我們團隊在第一天以開班的形式爲孩子們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攜手共築微夢想”的夢想牆活動。通過這個活動鼓勵同學們寫下和展示自己的大夢想和小夢想,激勵他們努力實現自己的小夢想,爲自己的大夢想點亮前行的燈。最後我們通過討論決定爲孩子們實現一些我們能夠實現的小夢想,並在文藝匯演的時候爲他們實現願望。一個小女孩在夢想牆活動中開始爲她的小夢想“跟爸爸說‘我愛你’”準備並計劃實施方法、三個女孩在夢想牆活動中實現了“在同學們面前唱歌”的小夢想……還有許多許多,很多小朋友都在爲他們的小夢想、大夢想做出了實現的努力。

此外,我們還展了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有繪畫、朗誦、數學小競賽、音樂、電影、青春期輔導、女童自我保護、手工課、體育課等、作業輔導和文藝匯演。將心理輔導融入課堂,讓孩子們快樂學習。爲了不辜負家長和校方的期望,團隊成員連夜開會,最終決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各年級留守兒童和學生具體存在的心理和學習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

2.靈活應變,確保支教工作井然有序

支教活動爲期三天,在開展支教活動之前,我們全體都參加了試講,積極討論出課件的不足以及改善的地方。在第一天,原本我們已經按照我們之前準備的課程來授課,但是早上來的孩子是50多個,到了下午卻增加到了120多個,人數出乎我們的意料,下午我們爲了方便管理這些學生,我們把學生分成了三個班,一二年級爲小班,三年級爲中班,四五年級爲大班,每一個班安排了一個班主任並選出班長。晚上我們開會討論的時候發現我們某些爲孩子們安排的課程並不適合他們,他們對人際,團輔,科普,暑假作業等比較感興趣,於是我們在開會時就針對這個實際重新調整了支教課程,並把各個年級教學適應範圍內整合起來,主講們爲了能上好這些課程,利用了晚上的時間修整方案,也就是這些決定使得接下來兩天的支教效果明顯提高了,給孩子們上了他們所需的課,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肯定。

3.活動效果顯著,得到多方肯定

本次三下鄉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了來自校團委、馬山縣團委、合作國小校領導、家長、學生等的多方肯定。

(1)校團委陳就漢書記、學院黨總支胡良人書記期間來視察我團隊工作時,對我們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大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幫助當地留守兒童。

(2)馬山縣團縣委的潘曉燕書記來合作國小看望隊員時,誇讚夢想牆活動辦得很好,對我們本次活動的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3)在走訪階段的反饋中,村民很支持我們在這裏做的活動,表示希望我們能繼續去那裏做實踐活動,孩子們也喜歡我們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在夢想牆活動中,一個孩子的爸爸和我們分享他兒子在很多‘老師’面前叫了他一聲‘爸爸’的激動,並說“我希望你們能繼續發揚這種精神,把每一個小孩的膽怯、自卑趕走,給他們一個信心,懂得怎樣學習。”或許這個小男孩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但是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形式來讓孩子們有所啓發,有所改變,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四、活動的特色、實踐價值與意義

本次活動總的特色在於能夠結合中國夢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前提下,運用心理學專業的特色去制定方案以及支教的內容,無論是在走訪、支教、夢想牆還是文藝匯演,都是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大前提,結合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特色開展,旨在關愛馬山縣白山鎮農村留守兒童的心靈健康,喚起他們的夢想,在生活中能克服膽怯和自卑,真正地進行自我保護,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樹立屬於自己的夢想,爲美好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團隊共走訪了44名留守兒童,支教120多名學生;通過發放1000份心理健康知識傳單,促使當地羣衆瞭解並注重心理健康,間接受益人數爲1000多人。本團隊獲得今年全國暑期三下鄉“關愛服務教育團”社會實踐專項團隊重點立項。

本項目的實踐意義:1.服務當地留守兒童,爲當地留守兒童帶去了歡樂和溫暖,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學會表達情感、形成積極心態;2.通過對當地留守兒童的瞭解,增強了團隊成員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磨練團隊成員的意志,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特別是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

【第8篇】xxxx年實習報告範文論文:幫助留守兒童

爲生命之重,不畏烈日;爲家庭幸福,不畏蚊蟲;爲家鄉安樂發展,酷暑烈日吾亦往矣。爲了肩上的使命,爲了更好的擴大我們這次實踐活動的影響力,xxxx年8月16日,早晨六點鐘,愛之源動力社會實踐團的隊員動身前往劃分好的危險水域。馬紮,水杯,太陽傘,花露水還有書籍,這便是我們的裝備,這便是我們進行關愛活動的開始。

在本次活動之前,我們進行過關於看管危險水域的活動細節討論,鑑於本隊人員有限,也爲了散播的更多的正能量,讓更多的大學生參加到我們的活動當中,我們臨時決定發動大學生一起參與危險水域的看管,本以爲發動這項活動的難度會挺大,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當我們向空閒在家的大學生進行看管危險水域的講解時,得到了積極的贊同,尤其是在提到關於最近發生的幾起危險水域的事故時,這些大學生們無不感到心痛和惋惜,更是願意積極幫助我們進行水域的看管,這些人的參加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也使我們的內心感到更加的溫暖。我想,這也大概由於最近溺水事件確實比較嚴重,就在前些日子,在平度市發生五名國中生溺水事件後,公衆的神經都緊張起來,人們無不就關於水域危險事故的話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花季少年,就這樣葬身魚腹,難免讓人心傷,也正由於此,我們更加堅定的認爲開展危險水域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在最近幾起學生溺水事故發生後,平度市政府也引起了高度重視,教育局發佈通知,要求學校安排教師全部上崗,在水庫,小河,礦區等水深處值班,上午六點到晚十點,不得出現離崗現象,以防止悲劇再次重演。可是,市區水庫少,情況樂觀,而在農村甚至山區則是遍地水庫小河,無法一一安排,更惶論倒班問題。老師的吃飯問題解決不了,深夜回家,一些在山區的老師安全問題解決不了。而且農村的教師工資少,還需要耕種來維持生計。平度今年大旱,正是需要澆灌玉米的時節,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老師們也很爲難。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愛之源動力社會實踐團正式接過接力棒,在號召來的各校大學生以及各校老師一起在危險水域值班。隊員們和老師同學突相互照顧,大家都是爲了關愛花季青春,避免溺水事故的目的而走到了一起,雖然道路不通,年齡不同,但是大家的願望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類似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進入三伏的平度也熱得像個火爐,更遑論那些沒有樹蔭遮蔽的地方。然而烈日酷暑亦不悔,惟願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愛之源動力,加油,讓平度看到山大人的努力,讓山大看到平度人的能量。

【第9篇】“關注留守兒童 貢獻社會發展”實習報告

前言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隨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沒有條件隨父母流動到城市,只好繼續留在農村。他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料,這類未成年的特殊羣體被稱爲留守兒童。簡言之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或到經濟發達地區務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鬆動的一羣“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裏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更好地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爲在城市裏或自身難保,或無立足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裏,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爲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地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地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缺少父母之愛,極容易導致心理缺陷。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們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魯迅曾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現在是該“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一、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分析

爲了使有關輔助留守兒童的策略能夠更順利地進行,2012年7月,我們(重慶工商大學外語學院暑期赴城口社會實踐團)奔赴城口縣,在城口縣葛城鎮友誼村、紅坪村、城口中學、城口葛城二小、城口縣示範幼兒園通過問卷發放、入戶採訪、個別訪談、集體座談等多種形式展開了爲期5天題爲“ 貢獻統籌城鄉發展、關注留守兒童教育”的調查。以下是我們調查的結果:

據調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兒童200餘人,佔在校學生總數的30%,據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級的班主任反映,留守兒童在學校各年級和各班均有分佈,約佔1/3左右。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有效問卷58份,有效率爲97%。通過對問卷進行分析,發現如表1所示:

調查題目

比例

說明

父母外出打工時,由(外)祖父母照料學習、生活

35%

其他的兒童由親戚照顧或者自己住

希望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週歲左右更加明顯

學校、社會對自己十分關心

78%

父母在電話中教授孩子爲人處世道理

11%

更多關心學習狀況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學校有夥伴

55%

因爲是留守兒童,交友會受到影響

害怕與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爲父母外出打工

50%

從表1的調查結論,我們可以看出:35%的留守兒童是由(外)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兒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週歲左右的留守兒童表現得更明顯,70%的留守兒童一年以上才能與父母見一次面,87%的留守兒童通常與父母進行電話聯繫, 81%的留守兒童經常在家做家務,生活自理能力較強,55%的留守兒童在學校有不少夥伴,14%的留守兒童害怕見陌生人,性格較內向,比較自卑。在調查問卷的主觀題部分,絕大多數留守兒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調查留守兒童“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時,多數孩子“希望爸爸媽媽早點回來”、“我想你們,我會好好學習的”、“爸爸媽媽辛苦了”,部分學生表示“爸爸媽媽快來接我”、“爸爸媽媽能多關心我”,這一方面反映出留守兒童與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對留守兒童關愛不夠,親子關係不夠融洽。

二、留守兒童主要特徵

農村留守兒童羣體是我國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所帶來的附屬產物,而城口縣是一個勞動移民大縣,留守兒童便是一個龐大的羣體。由於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加上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正確的引導和管理,留守兒童往往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適應感,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畸形發展並在行爲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失範和越軌現象,出現一定的“留守兒童綜合症”。

1、思想品德和行爲習慣上參差不齊

在入戶調查中,一位名叫王浩然的小朋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僅10歲的他不僅在成績上表現優越,更是體貼理解父母。當問及他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是什麼時,他不假思索地一句“爸爸媽媽,你們早點休息”震撼了我們。品學兼優的他除了做家裏常有的家務外還要照顧年僅2歲的妹妹。他的懂事程度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其他同齡人。然而,在調查中,我們同時也發現,有個別留守兒童卻劣跡斑斑,某些孩子還存在偷盜等不良行爲。

2、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

留守兒童幼年就離開父母,儘管有(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的照顧,但畢竟與父母親疏關係不同。由於隔代教育的影響或親戚對自己孩子與他們之間差別對待,留守兒童普遍不願與人交流,性格內向,自閉且逆反心理強。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留守兒童排斥心理強,並且在交談中不敢擡頭,表現出極度的不自信。

3、學習態度兩極分化嚴重

學校老師反映,學習不認真的往往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家長的監督力度不夠,他們的學習就無人過問,最終很容易形成雙差生和問題兒童。據葛城二小的校長介紹,一位11歲的留守女童,其父母在外地打工,通常是幾年纔回家一次,該生學習成績較差,行爲習慣也很不好,自覺性不強,逐漸成爲問題兒童。並且,由於缺乏溝通能力,留守兒童在遇到問題後通常不敢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導致問題壓制,得不到及時的解答,以致問題越壓越多,到最後則表現爲學習成績極度下滑,厭學情緒劇增。

留守兒童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其監護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祖輩與孫輩年齡上存在巨大差距,代溝明顯,溝通受阻,久而久之導致留守兒童不願與他人交流,長期下去則表現爲交際溝通能力差。再一方面:由於監護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其行爲一般不過問,因而缺失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網吧”等。另一方面: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於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來人”而產生自卑心理。

三、如何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針對重慶市城口縣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我們形成了一下幾點想法,希望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也能夠像普通的孩子一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健康茁壯地成長。

1、政府 (1)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努力發展支柱產業和鄉鎮產業,以服務當地爲基本指針,出臺相對優越的條件,吸納當地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

(2)加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爲學生提供一個純淨健康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可以對留守兒童有所幫助,對於其他普通學生的管理效果也將會得到提升。

(3)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的領導,建立村組幹部對留守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的責任制,把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作爲文明單位考覈的重要內容。

2、學校

(1)老師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可以讓他們擔任班幹部,一方面起到激勵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他們和班上其他同學的溝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找到歸屬感。

(2)充分發揮教育優勢,特別注意與監護人的聯繫溝通,提高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如此可以加強監護人的教育能力,使留守兒童能夠得到正確的教育疏導和正確的價值引導。

3、家庭

(1)父母在委託監護人之前,應該慎重考慮被委託人是否具備監護能力,如身體、經濟、思想品德狀況。

(2)父母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加以關心、教育和指導,杜絕只關心學習狀況的情形。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不僅對家庭、學校而且對我們整個社會教育體系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目前各項教育遠未完善,學校教育還沒有條件深入到留守兒童學校生活之外的情況下,留守兒童的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才能真正實現農村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城鄉統籌發展才能更快實現,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和諧,留守兒童的頭頂才能早日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共同努力,爲早日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而奮鬥,與留守兒童一起撐起那一片藍天。(重慶工商大學外語學院06級英語2班 王玉祥)

【第10篇】關愛留守兒童實習報告心得3000字

關愛留守兒童 暑假不再“留守”

有這樣一羣孩子,他們的父母爲了生計背井離鄉,他們或是被交付給爺爺奶奶撫養,或是跟從父母到處流浪。從此,他們的生活比其他普通孩子少了許多,也多了許多。爲了能更好的關注留守兒童,關愛和服務兒童成長、成才,作爲新一代青年的我們,他們眼裏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理所應當竭盡自己所能,給予他們幫助。因此小組成員組隊,精心準備工作,在一起開會,討論相關工作的開展懷揣着美好的夢想,屬於我們的“心手相牽,愛暖朝陽”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一樣的夏天,一樣的炎熱,不一樣的暑假。炎熱的夏日擋不住誠誠的奉獻之心,辛勤的汗水充實了默默的實踐之旅。漫長的暑假因有了社會實踐而變得充滿了期待和振奮。爲了能讓小朋友們度過一個愉快又充實的假期,小組成員經過頭腦風暴,將這次活動分爲主題教育,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技能培訓活動等。

7月2日,我們來到園林社區。社區的書記對我們的到來很是,爲我們提供了充分的設備與資源。考慮到剛放暑假,安全問題是學校一直強調的重點。還結合社區領導的要求講講道德教育。上午我們開展主題教育---安全與行,感恩於心。中間穿插有獎知識競賽搶答,充分調動了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寓教於樂。由父親節,母親節來由引出感恩教育,在我們成員的《感恩的心》手語操表演之後,聰明的小朋友們很快學會了這套手語操呢!最後在音樂聲中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畫筆訴說對父母的“畫語”。大多數孩子都在傳達着“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看後我們都很感動。孩子們的童年遊戲是不可或缺的。下午我們專程進行遊戲環節。我們大學生與小朋友分組,打成一片,像好朋友一樣進行遊戲比賽,讓孩子把應有的天真可愛表現與言行中。有貼鼻子,三人抱團,擊鼓傳花,抓樹葉,大西瓜小西瓜,官兵捉賊等簡單又有趣的遊戲。小朋友們很感興趣,玩的不亦樂乎!其中我們那組玩三人抱團時,當報紙被折成很小的一塊,又要4個人的腳可以站在上面。靈機一動,我和搭檔分別背起1位小朋友,面對面一隻腳站着,2位小朋友再雙臂抱着,這樣就會穩穩地站在報紙上了,並且贏得了第一名咯!通過這個遊戲讓小朋友們真正參與其中體會樂趣,又領悟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不需刻意,自然而然的灌輸,其教育效果是巨大的。這一片歡樂的天地應該屬於她們的,也是屬於我們的,而常常我們卻忽略了。當活動快結束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問我“姐姐,你們以後還來嗎?”驚訝的同時又很開心,我肯定的說“來,我們一定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又對拱山等社區進行了豐富的活動。如教小朋友跳舞,唱歌,書法以及義務家教等。

最難忘的莫過於在實踐過程中發生的小插曲了。記得到拱山社區的那天早上,裝有主題教育ppt的優盤忘帶了,可是活動馬上又要開始了。當時我們急得不知該怎麼辦纔好,心想這下完了。還好我們是一個團隊,臨時改變策略,先讓2個主持人以小朋友們和我們大學生自我介紹爲開場,做個小遊戲熱身爲回去拿優盤的成員有足夠的時間。小朋友們並沒有感到異常,通過各自的自我介紹和遊戲,反而大家更加熟悉,有的小朋友不再拘束和害羞。上面的環節結束後優盤也拿回來,繼而開始主題教育。活動結束之後我們都會心的笑了,有驚無險啊!不過也讓我們更加明白了團隊的意義與重要性。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辦法,正所謂“衆人拾柴火焰高”做起事來會更容易。完成一件工作需要我們大家融洽的配合,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單獨地做完每件事。

當然除了我們自身發生疏忽,實踐過程中還會遇到其他的問題:部分家長的冷漠與不解,在拱山社區教小朋友們跳舞時,可能外面的家長看起來秩序有點亂,不滿的說“這是什麼活動,亂七八糟的。走,跟我回家”,曾讓沮喪佔領我們的心頭。有些孩子的調皮搗蛋也讓我們大傷腦筋。此外,酷熱的天氣,雖然沒有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的天氣總是讓人黏溼的不舒服,我們的信心和熱情有時會大折扣。可是,看到孩子們親切的喊着姐姐問東問西時的喜悅,社區領導爲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幫助時的感激讓大家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以全新的姿態繼續奮戰。

回顧奔波於社區與學校的日子裏的點點滴滴,我很慶幸自己是這個社會實踐團隊的一份子,很慶幸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我收穫了許多,鍛鍊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提升自己融入社會的能力。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有了許多感悟。這次活動促進了我們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瞭解,提高了我們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實現了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良好有機結合。通過實踐活動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深入羣衆,瞭解社會,增長才幹,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是青年學生爲社會做貢獻的重要途徑。社會實踐是作爲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爲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社會實踐恰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展現自我的舞臺。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社會經驗,在實踐中檢驗自我,在實踐中提升自我能力,爲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真的感謝這次社會實踐,感謝我們的團隊,教會我好多好多的東西,教我要善於交流,教我要能吃苦耐勞,教我要樂觀面對生活,教我要有自信。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校園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同樣不會辜負他人的期望,爲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難忘的社會實踐已經結束,和隊友們一起堅持把通大學子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社區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這,也是一種幸福。七月,我們走進火熱社會,用歡笑和汗水譜寫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七月,我們撒播希望,獻出愛心,就如天際的縷縷曙光,把一片天地照亮。

歲月伊始,未來的日子還長。我們的所學卻纔剛剛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還在前方等着我們,相信再深的水淹不死渴望探索的魚兒,再烈的火也燒不死雄心壯志的鳳凰,象牙塔裏的我們也能夠經受住暴風雨的洗禮,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在我們的空餘時間,真真切切的走進孩子們,給孩子們的童年更多的關愛。我們細微的一小步,就能促進社會的一大步,我想用我們的微薄的力量,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愛與保護。衷心祝願那些孩子們健康成長、幸福生活!飛得更高,更遠!

【第11篇】留守兒童實習報告

在這個酷熱難耐的盛夏時節我想本身不是因爲一時的好奇和衝動而參加““情寄留守,愛暖童心”這個暑期夏令營活動的。

而是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樸拙的去與孩子們交流,用我的一片愛心,去爲孩子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堅持着心中那份夸姣的信念——幫助他人。培訓心得體會同時在我心裏。

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長大後能成爲一個好老師。但是本身心裏又不清楚是否會是一個好老師,所以想借此次機會證實一下本身。在孩子們到來的前幾天裏。

我們隊員爲孩子們安排了舒適的住宿環境,乾淨的吃飯環境,盡心盡力爲孩子們籌辦着一切。想到孩子們在這裏能夠舒適的生活,我們再苦再累。

流再多的汗,我們的心裏也是甜滋滋的。我們爲孩子們買了書包,畫筆等學習用品,爲他們拉來了“小桔燈”的援助,他們爲每位孩子提供了書籍和水杯。

7月29日上午十一點擺佈濟寧市樑寶寺留守兒童以及老師來到山東建築大學,開始了他們爲期四天的暑期夏令營活動。下午我們帶領孩子們參觀了我們斑斕的建大校園。

看着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們也從中體會到快樂,他們像歡樂的鳥兒,在這一刻他們很快樂。看着他們稚嫩的臉龐綻放出笑容,我彷彿也回到了童年。

回到了具有快樂回憶的童年。我與孩子們在校園裏留下了夸姣的回憶。晚飯時,孩子們還沉浸在喜悅中,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晚飯後我還有另兩名隊員領着孩子們在映雪湖畔玩耍,雖然他們乘車已經很累了,但是他們還是興高采烈的看我們學校的夜景,我們爲他們講述着我們學校的一些事情。

他們津津有味的聽着,還時不時的問一些問題,我覺得他們的求知慾有利於他們去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可以更好的開闊視野,爲他們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0日我們舉行了盛大的開營儀式。在開營儀式上有關帶領在儀式上發言,他們都表示:“關注留守兒童,是我們當局和社會各界人士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供孩子們學習和生活。希望全體營員要倍加愛護保重,不忘感恩。我充分體會到了當局近年來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關愛,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留守兒童。

讓他們有了一個舒適而又溫馨的家園。孩子們在會上津津有味的聽着,有的竟流下了幸福的眼淚。31號我們浩浩蕩蕩一行人來到了山東省科技館,在科技館內。

孩子們一個個歡呼雀躍,觀看火箭模擬發射,機器人模擬說話,還有動力發電,開火車,水力發電。孩子們東瞅瞅西看看,親主動手操作。

激發了留守兒童們學習科學文化常識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探索科學的奧祕,從而引導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誤區,培養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山東省科技館具備學術交流、科普報告、天象觀察、4d電影放映、科普展品研製、青少年科技建造、科普大篷車等內容和功能。

是全省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科學常識的殿堂,是傳播科學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首要陣地和窗口。孩子們在科技館裏學到了好多他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也學到了許多以前書本上有但不太懂的常識。

我們還觀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看着一個個感人的場面,我哭了,我像是經歷了一場感情上的洗禮,感覺突然之間我長大了,又成熟了。

懂得賜顧幫襯別人了,看着電影上母親與女兒的對白,我被深深地震動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對後代都是疼愛的。不要怨恨父母。

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爲我們好啊。在趣味運動會上,我與孩子們玩在一起,感受到他們的活力,同樣也感受到他們的快樂,他們在活動中朝氣蓬勃。

玩得非常的開心。他們的歡聲笑語感染了我們,我們也樂在其中。看着他們,我們很欣慰,覺得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賽然他們非常累。

但他們很快樂。他們快樂我們就快樂。在大活文藝廳,我們舉行了“情寄留守,愛暖童心“聯歡晚會,孩子們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我們隊員同樣也表演了節目。

孩子們朝氣十足,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孩子們玩得非常的開心。在緊張、忙碌中匯演有條不紊的進行。每個人的情緒都很複雜,似乎就算千言萬語也敵不過此刻的沉默。

匯演接近尾聲,我們所有隊員當聽到孩子們唱響《感恩的心》並用啞語表達出來時,我們隊員都震動了,都懷着沉重的心情在看孩子們的表演。當匯演結束後。

一個小女孩突然緊緊抱着我痛哭,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我太感動了,跟孩子們相處的那幾天再累,只要看着那羣孩子的眼睛,聽見他們的笑聲。

你就沒法不精神,哪怕因爲不習慣而失眠,又或是其他身體不適,似乎都消失了似的。在這短短的4天裏面,收穫到的不僅僅是與孩子建立起的感情,還有天天晚上的分享會上我們分享的感動。

也有在分享中發現本身的不足。體力和精神雖然不大習慣,但是也很享受這段緊張和忙碌的經歷。希望孩子的明天會茁壯成長,有一天也到那些需要他們的地方貢獻本身的力量。

當他們離開時,我哭了。同時我也很欣慰,在他們離開的那天下午,孩子們到家後給我打來了電話,告訴我他們到家了。或許在本身父母親眼裏。

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仍然是一羣孩子。但是面對着農村兒童,我們儼然是一位嚴厲又有趣的老師,當了幾天的學生老師,有恨鐵不成鋼的氣憤。

也有爲她們進步而欣喜。他們走了,或許不再會來這裏,或於我們的命運不再會訂交,但這片土地,這羣孩子,這片空氣都將成爲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第12篇】關於關注留守兒童實習報告

實踐背景:或許我們年少輕狂,一路上縱情歡歌;或許我們涉世未深,一張張青春的面龐寫滿嚮往;或許我們胸懷信念,一雙雙眼眸深處洋溢虔誠;我們忘記了一路顛簸的辛苦,在我們的眼裏,沒有小山村荒涼的景象,沒有人煙稀少的孤寂感!我們擁有的是年少的輕狂,激昂的鬥志和熱血的情懷.還未來得及醞釀好心情,我們已踏上那片青土地。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汽車終於把我們帶到了目的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初步走訪,我們瞭解到當地的一些主要情況。我們走家串戶,走訪留守兒童在家的生活、學習等情況,並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學校給孩子們帶去了書籍、文具及衣物等,並在校長的親自陪同下冒雨發放到兒童手中。

實踐內容:我們分別針對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和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安全衛生、思想狀況等方面,採取問卷調查、走訪、開辦學習輔導班等方式和留守兒童家庭進行了零距離接觸,調查結果如下:

(一)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

1、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情況。根據調查,留守兒童以父母雙方外出務工爲主,也有父母親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留守家中。

2、由於村莊面積較大,房屋密集度小,留守兒童分佈廣泛,平日相互來訪較少,直接造成留守兒童的封閉心理。由於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瑕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常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

3、留守兒童以隔代監護爲主。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兒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爲主,有一小部分跟近親住在一起,還有極個別的留守兒童由老師或其他人擔當監護人。大部分留守兒童屬於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的保護和意識。

4、留守兒童的行爲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由於留守兒童長期沒能與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些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父母關愛不夠。據調查瞭解,父母親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週、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難得打一次電話、寫一封信、寄一本學習用書,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兒童維繫親情,溝通思想,鼓舞上進。有的留守兒童還會因爲長期與老人住在一起,產生“隔代親”現象,導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間產生隔膜。

2、教育問題日趨明顯。一是監護人教育難有實效。留守兒童多是隔代監護,祖輩與孫輩之間年齡相差在40歲以上,思想觀念不一樣,文化背景不一樣,加祖輩多數受教育的不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質關心多,精神關注少,難以引導孫輩進行正常的學習。二是學校教育無法到位。留守兒童上學的地方離家裏都比較遠,上下學要在路上佔相當多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的時間不多,老師很少對學生進行家訪。

3、人格發展不健全。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內心封閉,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緒消極,孤獨,言語少,不合羣,不願意也不善於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鬱自卑,乃至憤世嫉俗的心理。

4、監護人精力能力不夠。父母委託的監護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紀較大的人,這部分人或者由於忙於其它的事或者由於要同時監護幾個小孩或者是年齡較大而精力不夠,投在留守兒童的時間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監護人的文化素質比較低,他們的表達能力不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不夠了解,不能給予他們必要的法律、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識的幫助、指導,不能在學習上予以輔導。

5、從對留守兒童對父母外出的態度來看,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對父母的外出表示理解,小部分對父母外出的態度是無所謂,而當他們在和父母多呆一起和家裏的經濟情況能變好之間選擇時,絕大多數的兒童選擇和父母多呆一起,少數表示無所謂。在看待父母的外出是否影響自己的性格時,一半的兒童認爲有影響。

(三)措施及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和留守兒童家庭進行零距離接觸,和留守兒童進行了心連心的交流,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努力學習,幫助他們走出生活的“陰影” 。力爭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生活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用真愛撫慰留守兒童脆弱的心,用真情爲他們指明前進的道路。但是對於廣大的留守兒童來說,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關愛僅是一種彌補,是對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的一種彌補而已。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強有力的綜合性社會支持體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個以基層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爲中心的留守兒童的監護體系,特別是加強農村的社區建設,是有效填補留守兒童內心對愛、對親情缺失的一種方式。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爲農村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1、強化政府統籌管理,加大社會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設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學收費要標準,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條件。對未能入學的民工子女可以通過開辦寄宿制學校,假期學校等,逐步建立社會監管體制,打破城鄉體制,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學習和生活。開闢打工子女就學的“綠色通道”,使其享受與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所在。

2、學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3、鎮、村兩級要逐步探索幫助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的新路子,在社會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結對幫扶,也可以建立家長代管制度,教師要真心實意地走進學生心靈,從心靈上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驅除他們由於父母不在而積壓在心頭的陰影,讓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追求。

4、家長要轉變觀念,增強自身發展的能力,多渠道尋找就業門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帶上跟隨自己打工讀書生活。要正確教育和引導好孩子,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如果條件允許夫妻最好留一個在家與孩子一起生活。因爲家庭的安全

感和親情的溫暖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經常回家或打電話與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和學校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引起社會的重視,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讓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讓在家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四)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穫

1、鍛鍊品質,歷練人生,大力弘揚奉獻精神。短短几天裏,我們和孩子們進行了零距離的內心交流,我們將愛帶進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我們讓愛在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中得以傳承。我們匆匆走過,收穫的不止是美麗的風景。我們更多的是體驗到了作爲一名志願者的感動和快樂,難忘的經歷是人生一筆財富。

2、羣衆的支持與擁護是我們此次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動自始至終都得到父老鄉親的支持與配合。無論是隊員們的吃住問題,活動的宣傳,或是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的調研,抑或是關愛留守兒童的宣傳活動,當地羣衆都熱心的幫助我們,這是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動,我們學會了如何待人處事,學會了用真誠和微笑去幫助和感謝他人。我們收穫了信任,收穫了果實,也收穫了快樂!

3、團結、奉獻精神是一項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隊員們在活動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勉勵的團結之心以及用真情服務社會的奉獻之心與投入實踐活動的熱情,是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富有成效的關鍵。

4、收穫成果,再接再厲,將愛進行到底。本次活動得到了學校黨委等組織單位的大力支持,正是因爲有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們才能讓愛心的力量更加強大。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村民的感謝等等,都讓我們收穫感動,收穫欣慰。我們堅信,愛心事業不會因爲實踐活動的結束而結束,我們會繼續努力,將愛傳承!

(五)總結: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磨練了青年大學生的意志,也培養了大學生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第13篇】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實習報告範文

查內容:農村留守兒童

調查時間:20xx年8月—20xx年6

調查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調查地點: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國小

調查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

隨着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00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佔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羣體的關注。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國小進行爲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的瞭解!結合此次調查,現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 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也較爲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爲了改變這中現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裏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裏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願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由於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爲臨時監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象。根據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境及臨時監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爲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能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羣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於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餵養豬牛等,他們天天忙於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別到了農忙季節,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或捱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裏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幹活兒。至於如何教育孩子,對於“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於孩子心裏想的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裏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於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於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爲“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於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裏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於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爲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於是孩子受家裏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鉅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爲他們畢竟不是和自己的親人一起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裏畢竟沒有在自己家裏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這個羣體的孩子通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國小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還較好,優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國中階段,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爲優秀,我們調查中發現,國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優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爲出現問題的兒童卻佔了近30%,而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佔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髮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起着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於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爲53%,一年一次的爲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極爲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症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羣、不善於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於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爲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採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麼就可以非常輕易的得到什麼,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形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約與艱苦奮鬥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都不好。在家裏,他們不講求個人衛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裏鑽;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現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經常發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菸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於網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生了性行爲。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爲。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

1.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責任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滯後,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們認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於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可以在家鄉通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提供充實的經濟支持,不惜拋家棄子,離鄉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穫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都是他們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更爲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4、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網絡遊戲、色情影像、黑社會勢力等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當成白的,把對的當成錯的,進而使他們在自己心理髮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比如,抽菸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必須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由於存在部門利益至上的緣故,各級政府已經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弟無法享受與當地兒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權益。

三 思考與建議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爲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各個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應該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爲本,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地加以解決。我們調查組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建議。

鑑於目前留守兒童羣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鄉(鎮)政府爲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責任制,縣(市)、鄉(鎮)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爲住的原則,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鄉(鎮)政府全年工作考覈目標,形成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機制,使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當地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權益。對已有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和落實,不要紙上寫的“同等”,實際操作中人爲地製造各種障礙。享受均衡的現代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包括農村孩子應有的權力,也是我國政府的總體教育目標。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爲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異地學生必須回原籍地參加會考、大學聯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地兒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權益,使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羣體。

3、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爲依託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託管服務機構,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如優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爲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惡化。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衆媒體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爲本”“兒童優先”“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積極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堅持以人爲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必須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新農村建設可以說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示範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新型政績工程,真正基礎差經濟落後的地方卻無人問津,可以說是從未盼到過高級領導的“現場辦公”,致使新型落後地區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形成,致使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通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繫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羣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應該堅持全面發展觀,不僅“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而且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發展經濟提高收入,而且關注民本民生優化社會環境。總之,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

【第14篇】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實習報告範文

爲響應黨中央“三下鄉”活動,積極投身“四個河南”華北水利水電學大學法學院組織了以xxxx年級學生和老師爲成員,到河南了爲期九天的愛留守兒童爲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高度重視、精心準備我院採取“雙贏”政策,將理論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小分隊成員在實踐的過程中將理論歸到實際中去指導社會實踐,突出高校服務地方的功能,我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先後多次召開服務團成員會議,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行前準備工作做了具體的安排和分工。對於實踐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學化、合理化、創新化,經過服務團全體成員的幾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確、實際結合緊密並結合學科特色的方案出爐。爲了使此次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湯秀麗老師親自指導。可以說,此次實踐活動我院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

二、紮根基層、服務社會實踐團到濟源市王屋村時得到了王屋村党支書熱情接待由於他長期住於此,對下車鄉實地情況相當瞭解,有他們的加入更能瞭解當地留守兒童在的生活情況、心理問題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於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進行。我們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進展十分順利。活動多樣,孩子們受益匪淺。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開拓思路集衆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家書、手機短信送親情縮短了孩子們與父母的距離,讓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釋放,達到了親子情感互動的目的;素質拓展訓練培養留守兒童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孩子們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合作;愛心家教,讓孩子們能在暑期得到免費的輔導,解決了孩子們學習中的困難;開啓了還在們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這些活動使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家訪,感觸頗多。時間後期服務團成員們自籌資金買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問品,以表他們的關切之情,看到留守兒童家庭的實際情況,隊員們都感觸很多,讓隊員們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當即表示要趁次機會好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讓生活絢麗多彩。

三、及時總結、收穫豐厚實踐期間,成員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進行開會,大家發表各自意見、交流思想以及對服務內容進行分階段性整理補充。並且每天編輯通訊稿。每天實踐歸來,隊員們都會齊聚在臨時辦公室,對當天的實地服務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分享實踐心得,並及時發現並改正在實踐中出現的錯誤,以免再犯。在社會實踐結束後,大家及時分析數據,撰寫社會實踐總結、心得體會、調研查報告。在短短的一週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全體實踐隊員收穫頗多,在時間服務過程中大家懂得如何運用理論結合實踐,讓專業知識又得到質的飛躍,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識在隊員們的心中得到了進一步昇華。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爲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

正因爲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憑着一個人對工作的執着,堅定的信念會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而且現在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一個人可以沒有淵博的知識,但絕對不能沒有社會交際的經驗和能力,這也是我此次實踐體會最深的一份心得。

【第15篇】關注留守兒童實習報告

8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