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家庭調研報告多篇

留守兒童家庭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

結合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現狀調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從而探討如何結合農村留守兒童自身及環境的實際情況,發揮社會、家庭、學校及留守兒童本身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利於貫徹落實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

一、調研主題的背景

目前民生問題並未得到徹底的解決,其中就存在這麼一個需要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羣體——留守兒童,大部分留守兒童缺乏最直接有效的關愛。 其次,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再者,隨着“中國夢”的提出,勵志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源於家庭教育當中的勵志教育成分的數量和質量將很大程度的影響到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等方方面面,因此瞭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是十分必要的。

二、調研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xx年7月8日——xx年7月21日

2、地點:永新希望學校及其留守兒童所分佈在的馬灘村、魏家莊、沙雲村、龐家堡、寨子村、馬棚村、東村、新城村、集賢鎮等。

三、調研的主體和對象

主體:西安外國語大學“心.希望”社會實踐服務團

對象:周至縣永新希望學校的留守兒童、教師及留守兒童監護人

第二部分:調研的方法和過程

一、調研的方法

1、文獻法

2、訪談法:家訪;採訪學校領導

3、問卷調查法:設置《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家長

篇)》和《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孩子篇)》。

4、參與觀察法

二、調研的過程

1、前期準備:xx.06.18—xx.07.07

通過各個渠道瞭解家庭教育、勵志教育、留守兒童等核心概念,並在查閱心希望以往資料、瞭解當地具體狀況以及永新學校老師同學的基本信息的基礎上,確立“夢想滋養心靈,勵志照亮人生”的主題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調研方向,策劃實踐具體流程,擬定孩子篇和家長篇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提綱。以下是具體的編制維度圖:

2、中期實踐:xx.07.08—xx.07.21

在班主任組織下,對在校學生共發放130份孩子篇問卷,收回留守兒童問卷66份,有效份數爲65份;共進行43 次家訪,收回43份家長篇問卷,其中留守兒童的有35份,有效份數爲33份;共進行一次老師訪談,收回訪談記錄一份。

3、後期總結:xx.07.22—xx.08.29

第三部分:調研結果及對比分析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基本情況

1、家庭是否對留守兒童進行勵志教育

根據調查問卷孩子篇及父母篇(圖1)反映的情況,從未對孩子進行勵志教育的情況爲0,而孩子做家務時(圖2),大部分家長都會表揚孩子,因此留守兒童家庭中是存在勵志教育的。然而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圖3),有27.27%的父母認爲這不重要。同時,當孩子做錯事時(圖4),有25.9%的父母嚴厲批評打罵或者不理不顧。可以看出留守兒童家庭中儘管存在勵志教育,但不明顯,需要引起注意。

2、缺乏家庭勵志教育的原因

在關於“雙方交流多嗎”一題(圖5)中,從孩子和家長的角度都沒有“從來不交流”的情況出現,但經常交流的情況少於50%,說明家長和孩子交流頻率較低;同時有50%左右的家長和孩子都表示交流當中存在着困難(表1),而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主要在於代溝的長期存在(沒有共同語言、不敢和家長說以及家長長期在外打工沒有時間)(圖6)。由此可見,目前孩子與家長的交流障礙問題是阻礙家庭勵志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勵志教育的作用體現

圖7

由圖可得知(圖7),留守兒童與全國各地同齡階段的其他孩子相比,都表現出與老師交流頻率低,與同學交流頻率高的特點,都表現出樂觀自信的性格特徵。因此從調查問卷中我們無法得知勵志教育對留守兒童人際關係和性格養成方面的直接聯繫。但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卻發現了這樣的聯繫:

典型案例:

在對八年級孩子小豪進行家訪的時候,我們很明顯地發現這個孩子比其他的孩子要更自信大方。除了男孩子特有的淘氣之外,在詢問到要考什麼高中什麼大學之類的問題時,和其他害羞或是叛逆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他很自信地說要考鎮上最好的高中,才能讀最好的大學,問道他爲何有如此的自信,他很出乎意料地說,“我有我爸爸這麼聰明。”孩子的父親常常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歡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父親常常鼓勵孩子,儘管只是口頭上的簡單鼓勵,但是卻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家庭勵志教育在孩子人際關係和性格養成方面起着正面積極的作用。在家中受到鼓勵多的孩子更善於與人交流,表現得自信大方,對自己的夢想有堅定的追求;相反,在家中受到鼓勵少的孩子則更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愛與人交流,缺乏追尋夢想的內動力。

二、勵志教育的來源

1、勵志教育現實主要來源與孩子期望的對比

通過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圖8),我們得知留守兒童平時最常得到老師的鼓勵,其次纔是家長,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進行自我鼓勵;而在家長和孩子的期望值當中(圖9),大部分家長(70.27%)認爲學校的鼓勵對孩子纔是最重要的,只有10.81%的家長認爲家庭的鼓勵最重要;然而從孩子的角度而言(圖10),他們最渴望得到的卻是家長的鼓勵(45.59%),老師只佔33.82%。由此可得,在農村留守兒童家中儘管家長會鼓勵孩子,但與孩子的期望值還是有較大的偏差,他們對於家庭勵志教育對孩子成長重要性的認識仍舊存在欠缺。

2、勵志教育的其他來源

圖11

勵志教育的來源除了家庭,還有孩子們周圍的文化環境,包括學校和平日裏接觸到的文化媒介。根據統計(圖11),我們發現書籍被孩子更多地用於攝取知識(51.02%),電視節目則因其搞笑有趣而被孩子更多地用來放鬆娛樂(41.20%),而真正給予孩子們鼓勵,激勵其成長的則是名人明星(56.00%),說明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效應的積極成分在勵志教育中起到一定的成效。

三、家庭勵志教育當中激勵方式的比較

在家庭激勵方式中,人們總結了7種激勵方式,分別爲語言激勵、行爲激勵、競爭激勵、榜樣激勵、目標激勵、物質激勵和興趣激勵。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通過對這7種家庭勵志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在家長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爲激勵:高達68.75%的家長不會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爲方式去鼓勵孩子,農村人保守內斂,不善於用親密的肢體接觸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競爭激勵:42.40%的家長要求孩子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27.30%的家長鼓勵孩子努力趕上他人,9.10%會罵孩子沒出息,剩下的21.20%則不與其作比較;

榜樣激勵:51.72%的家長會選擇自家優秀、成功的親戚作爲孩子的榜樣,20.69%的家長會以自身爲標榜,但還有27.59%的家長不爲孩子設立榜樣,同時沒有家長願意選擇名人作爲榜樣;

目標激勵:76.67%的家長會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爲孩子設立目標,並保證達到目標後給予相應獎勵,23.33%從來沒這麼做過;

物質激勵(圖12):98.30%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其中給孩子獎勵零花錢、零食和衣服的居多,而書籍及文具只佔13.60%;

興趣激勵: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的興趣發展採取放任式態度,任其發展。

在孩子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孩子反映家長會對其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爲激勵:68.25%的孩子說家長曾經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爲方式去鼓勵自己,但其中只有16.28%的家長會經常這麼做;

競爭激勵:有44.62%的孩子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趕超其他優秀的孩子;

榜樣激勵:據孩子反映,43.75%的父母會以自家優秀成功的親戚作爲孩子的榜樣,而以名人、父母自身及不設榜樣則分佈稍次且平均,分別爲20.31%、18.75%、17.19%;

目標激勵:孩子說父母經常或偶爾爲自己設立目標的高達87.30%;

物質激勵:孩子反映,在其受到的獎勵中,以衣服、書籍、文具、零花錢、零食爲主,且其所佔比例相近;

興趣激勵:孩子認爲父母對其興趣不予支持的佔18.04%。

對比表2的數據,我們發現,孩子偏向的激勵方式與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存在偏差。孩子更偏向於興趣激勵(32.43%),這說明家長平時比較限制孩子興趣的發展,取而代之用物質激勵去補償,但事實證明孩子對於物質激勵和對行爲激勵、目標激勵、語言激勵、競爭激勵的態度幾乎一樣,他們更需要的是自我興趣的發展和被肯定。

而就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而言,他們最常用的是物質激勵(高達40.68%)和語言激勵(32.20%),其他激勵方式則小於10%。綜上發現,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三個誤區:

1、功利導向。家長在進行勵志教育時,以物質激勵居首,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金錢爲上的觀念,這會導致孩子功利心過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2、榜樣示範。在榜樣激勵中我們發現家長多以自家親戚作爲孩子榜樣,自己以身作則做孩子榜樣的只佔20.69%。雖然以自家親戚爲榜樣比以名人爲榜樣要現實,但孩子平日接觸最多的還是家長,所以家長樹立好榜樣也是激勵孩子成長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3、忽略興趣的重要性。調查顯示53.10%的家長不鼓勵也不反對孩子的興趣發展,有6.30%的家長甚至完全不支持孩子的興趣發展。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地方,若我們遏制了他的興趣發展很有可能就扼殺了一位名家的誕生。

四、勵志教育主題活動的初步實踐

勵志教育主題活動是 “心·希望”團隊支教的新增環節,旨在將勵志教育主題貫穿到課餘活動當中,探討勵志教育的作用。據此我們爲孩子們舉辦了“世界2分鐘”、“乒乓球比賽”和“英語可以這樣學”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活動受到永新希望學校老師的支持和廣大學生的喜愛,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潛能和內動力,使勵志教育成效明顯。

第四部分:建議及對策

一、政府層面

1、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家庭勵志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是父母長期不在家,而父母外出的原因則在於務農帶來的收入較低,相比之下外出打工收入更多。若政府能積極引進外資,推動當地農業發展的升級,帶動當地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使農民收入得到可觀的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則會有更多的人願意留在農村,更多的父母願意陪在孩子身邊,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勵志教育

農村地處偏遠,信息閉塞,村民文化水平較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力不從心,時常走進嚴重的誤區。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農民,提高當地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3、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學校等教育機構

孩子們正處於思想啓蒙和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學校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是孩子性格形成以及今後行爲的關鍵原因和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在農村學校推廣勵志教育,使留守兒童塑造完好人格。

4、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和獎勵機制

政府需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對條件較差的農村家庭給予扶助及一系列的物資支持;同時政府還可以在農村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對於先進勵志的學校及個人給予獎勵,以此刺激農村勵志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學校層面

1、重視勵志教育,加強教師培訓

農村學校教育大多僅限於知識層面,在精神教育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對於勵志教育更是瞭解甚少。因此學校應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對勵志教育的重視程度,讓他們從以傳授知識爲中心的傳統教育中轉變到既傳授知識又加強培養學生意志、激發學生成功志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的勵志教育上來。

2、建立可行的勵志教育模式

課堂是勵志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時穿插有關勵志教育的內容。此外,學校在學生的考試評比中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自身的情況定下目標或者設定一個對手,在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公示優秀學生名單或者告知家長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學校還可以效仿“勵志教育三大步”的育人模式。第一步,每天讀一封勵志信;第二步,讓學生填寫成長記錄,原則上要求“只記進步不記懺悔,只記快樂不記煩惱”;第三步,行動與自我評價,讓學生每天對自己的行爲自我監督和評價。

3、積極開展勵志活動,加強勵志氛圍建設

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邀請勵志教育專家或者對此有研究的教師定期爲學生做勵志教育講座;還可採取記誦校風校訓、聆聽傑出青年事蹟報告、唱勵志歌曲、看勵志電影系列活動、設興趣班、開展心理健康課程等形式激發學生積極進取的潛質。同時,學校應當重視並營造富有勵志精神的校園文化環境以薰陶學生,可充分利用教室、寢室、食堂等校園空間或者宣傳欄宣傳勵志格言,建設校園勵志文化。

三、家長層面

1、與孩子加強交流,改善溝通方式

要取得有效的溝通,則需不斷改善溝通的方式。首先,父母要與孩子在同一水平線上平等交流;其次,父母要學會傾聽,避免誤解,同時通過細節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再次,父母要努力創造溝通的機會,除普通的電話交流外,還需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前沿的方式來積極拓展情感交流的渠道。最後,父母應創造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很多留守兒童家庭當中僅有父親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則很難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在教養孩子中容易走極端,要麼過於放鬆,要麼過於嚴厲,導致交流氛圍缺失或失衡。因此,父親應儘量多回家看孩子,母親則應權衡角色的扮演。

2、走出教養誤區,完善家庭勵志教育

在調研中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不重視、功利導向、榜樣示範和忽略興趣等的誤區。因此,家長需要認清這些誤區並儘量規避它們。

同時,家長還應學會通過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完善家庭勵志教育:第一,要保持對孩子的語言鼓勵。第二,要增加對孩子的行爲鼓勵。第三,應適當運用競爭激勵。第四,應正確選擇榜樣運用榜樣激勵。第五,需重視目標激勵。第六,適當減少物質激勵。第七,要支持孩子的興趣發展。

3、臨時監護人應積極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父母雙方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大都由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照料,較大的年齡差造成了巨大的代溝。因此,臨時監護人應盡好應盡的義務,承擔應有的責任,在保障孩子基本生活的同時,多關心孩子的想法。

四、孩子層面

1、體諒父母,自強不息

沒有哪個留守兒童的父母是願意離開孩子的,他們四處奔波,辛苦工作終究是爲了把家建設得更好。因此,孩子應該更多地體諒和感恩父母,學會承擔,自立自強。

2、敞開心扉,主動交流

一方面,每個孩子應積極爲自己創造機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關心父母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關懷。另一方面,在學校裏,還應積極主動和老師、同學多多交流,做一個樂觀、開朗且大方的人。

3、堅定夢想,不懈追求

首先,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其次,應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不侷限與眼前,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再者,要勇敢面對困難,不怕失敗;最後,要不斷激勵自己,堅持奮鬥,爲夢想不懈努力。

五、社會層面

1、加強對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的關注

廣播、報刊、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工作者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給予關注和報道,定期舉辦與該主題相契合的講座、報告等學術交流活動。

2、發揮名人效應,傳播正能量

根據問卷反映,名人明星是最能激勵孩子成長的羣體,可見偶像的魅力和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名人都是臺前發光發亮,臺後默默努力付出的典範。因此,公衆人物應維護好自身的打造的良好形象,做好榜樣,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多投身公益,傳播正能量。

3、提高志願者服務水平

志願者應不斷提高個人素養,服務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給留守兒童帶去歡樂和知識,還應學會如何用自己優秀的品質在短時間內感染他們,從而激發他們發憤圖強、追求夢想的內動力。另外,以短期支教爲主要方式的志願者還應做好回訪工作,保證對留守兒童關愛的持續性。

第五部分:結束語

“寶貝,我是你的大樹,一生陪你看日出……”這是當下流行的親子節目主題曲中爸爸們對孩子的承諾,現實當中又何嘗不是。家庭永遠是孩子們心靈的港灣,父母則是爲孩子抵擋烈日和風雨的大樹,但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和庇護,去獨自與烈日相持、與風雨對抗,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但若父母一味的緊閉門窗,包攬一切,讓孩子與困難隔絕,百般寵愛,又或是完全放養,連最基本的關愛和鼓勵都不給予,那麼孩子將來何來的自信、勇氣和能力去獨當一面,開闊自己的藍天?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無法成爲立於孩子身邊的大樹,但卻可以紮根孩子的心裏,無法手相牽,卻能心相連。但願每一個留守兒童的父母能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多和孩子聯繫,多鼓勵孩子,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切實走近農村留守兒童,傾聽他們內心的獨白,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助他們發憤圖強,實現夢想,收穫勵志人生。

【第2篇】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調研報告

當今社會,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推動了城市化進程,沿海及各大城市紛紛崛起,這就促使農村剩餘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與此同時,開放的城市拉大了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農村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後,使得年輕的勞動力難以在農村生存,因此誘發了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熱潮。

但這些農民工在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付出的卻是遠離子女的代價。在農民工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能力和條件將自己的子女安置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於此形成了新的特殊羣體——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基本屬於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料並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據此,啓東市婦聯以匯龍鎮愛新村爲例,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進行了調研,情況如下;

一、概況

二、存在問題

以上數據說明了農村親情的缺失、家庭教育出現真空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1.健康與成長方面:在生活中,留守兒童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在成長的最好階段容易形成不良習慣,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營養,很容易造成抵抗能力差,身體體質偏低等問題。

2.學習與認知方面: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上的各種誘惑逐漸增多,網吧等娛樂場所對留守兒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使得他們上課不專心,下課沉溺於網吧,自控能力差,容易形成不良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心理與品行方面:父母的行爲往往是孩子的座標,留守兒童常年遠離父母,生活中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又缺少正確的是非觀念,極易養成冷漠、自私、孤僻、偏激等不良性格和習慣。

4.人身安全方面:少年兒童處於身心發展的轉折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缺少適當的約束和引導,他們極其容易受到不良誘惑影響,遇到突發事件自救能力差,甚至容易成爲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三、建議對策

留守兒童羣體是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時期的特殊產物,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有着密切的關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針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戰略性工作,需要全社會來關注。爲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建議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着手:

1.家庭。要慎重做出每個選擇,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慎重選擇外出務工,要把家庭教育擺在當前最突出的位置上,家長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而不是金錢;引導外出父母切實負起養育責任,儘量改善家長的外出務工方式和教育溝通方式。積極引導家長處理好外出務工和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關係,提高自身素質,注重溝通方式擔負責任,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長要認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爲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實轉變教育方式方法,增加親子間的良性互動。

2.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給留守兒童和家長更全面的輔導和幫助,鼓勵他們積極融入團體中,形成良好的心態;開展教師幫扶留守學生活動,定期家訪,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及時發現留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閃光點,瞭解家庭生活環境,消除不利因素;提供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和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態;學校應開展留守學生普查登記,建立留守學生個人檔案,針對個人特點和需要,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措施。

3.社會。政府建立完善的農村教育和監護體系,加大對農村娛樂場所的管理,努力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大危害學生安全和學校工作秩序的打擊力度;制定方便入學政策,爲留守兒童到父母打工地入學提供方便。在城市農民工集中地開辦農民工子女學校,提供優質的入學條件,讓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和關愛;村婦女兒童之家要爲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勞動知識培訓,讓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社會各界多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完善家庭教育志願隊伍,成立留守兒童義務輔導站,從生活、學習、思想、安全上關心留守兒童。村幹部實行包片負責,組織老教師做好代理家長工作。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是我們當前的一項艱鉅任務,他們的健康成長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息息相關。希望各級組織、社會各界都能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共同努力,讓祖國的花朵更加燦爛,讓祖國的未來更加強大。

【第3篇】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報告與思考

爲準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連雲港市灌南縣婦聯歷時兩個多月時間,深入新安鎮、新集鎮、三口鎮、李集鎮農村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發放調查問卷250餘份,訪談留守兒童家庭100餘份。

一、基本現狀

調查顯示,我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較之過去有轉變,具體體現在:

1、家教觀念深入人心。96%的受訪家長認爲家庭教育很重要,75%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健康狀況非常關心,62%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大專以上的文化,55%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品格修養,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2、家教行爲趨於理性。80%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選擇給孩子講道理。與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75%的家長會選擇討論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孩子服從。81%的家長熱衷於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有過廣播電視、報刊閱讀、親友探討等學習經歷。

3、親子關係逐步改善。在被調查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的佔96%,雖然長年在外,但70%的父母能夠保證每週至少一次跟孩子聯繫,56%的留守兒童願意向父母傾訴煩惱和困惑,52%的孩子理解、支持父母外出務工。

4、學教困難有所緩解。62%的受訪留守兒童很喜歡上學,65%的孩子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滿意,僅15%的孩子覺得父母外出務工 對學習有不好的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的生活、學習管教也較以前有了大的改觀,73%的留守家庭會督促孩子的學習。

二、存在的問題

1、家長培訓渠道不暢。調查顯示,農村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親佔76.6%,母親佔65.8%。他們的家庭教育經驗有40%是來自長輩的經驗,35%是自己從小的體驗。因此,他們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積極性非常高,90%的家長有培訓的需求,但只有13%的家長有過相關的學習機會。

2、留守兒童學習壓力大。跟孩子的家庭話題,60%的家長選擇了學習和健康,過於集中的關注給留守兒童的學習帶來壓力。數據顯示,70%的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秀”或者“良好”,但是43%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另有26.6%的學生認爲“自己成績未達到父母的期望”,家長和孩子對成績的認可度有較大差距,體現了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不自信。

3、情感缺失現象依然存在。調查中,44%的父母因“太忙,沒時間,顧不上”等原因只能跟孩子保持電話溝通。但留守兒童對這種溝通並不滿意,63%的留守兒童希望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59%的孩子希望父母至少每天聯繫一次,48%的孩子承認父母不在,缺乏保護,膽小怕事。

三、建議與對策

留守流動兒童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牽涉面較廣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建議如下:

1、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責任。建議各級黨委政府着眼未來,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一是整合教育、民政、勞動等政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作,整章建制,做到依規辦事。二是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羣衆團體的作用,支持他們依據章程開展關愛活動和志願服務,做到有人管事。三是適當傾斜技能培訓、貧困助學、社會救助等資金安排,把普及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公共財政,做到有錢做事。

2、家庭要成爲關愛留守兒童的“第一陣地”。各級婦聯要繼續深化以家庭爲載體的各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送家教進農村、進社區”活動,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和監護人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當好孩子的“啓蒙老師”,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

3、學校要成爲留守兒童的“家外家”。推廣和完善寄宿制學校建設,解決當前留守兒童“家裏管不好,學校不好管”的難題;開設學生心理疏導課程,幫助留守兒童化解心理問題;鼓勵教師對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心關愛,鼓勵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友情彌補親情。

4、社會要肩負起留守兒童的“監管職責”。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組織動員巾幗志願者、婦女幹部、退休幹部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讓留守兒童享受到愛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留守兒童託管”機構,讓孩子放學放假有地方玩、有人管;推行“假期培養”模式,讓留守兒童在假期擁有“知識充電站”和“快樂加油站”,實現“離校不離教”。

【第4篇】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1)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的要求,我們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執法調研,對全市留守兒童的現狀及關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已有163萬農民進城務工,其中不少務工人員由於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子女異地入學入托困難等原因,無奈將孩子留在了家中,從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市未成年人總數爲1473436名,留守兒童約有41萬名(約佔未成年人總數的27.8%),其中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約有31萬名(國小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中學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一),處於學齡前的約有10萬名。據某縣統計,在留守兒童中,由單親監護的約佔26.5%,由祖輩監護的約佔62.1%,由親友監護的約佔9.86%。此外,還存在部分留守兒童獨自生活的情況,其中國小階段有1048名,國中階段有4069名。

通過調研,我們認爲我市留守兒童的成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憂的突出問題:一是身體健康問題。有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監護人家庭生活仍比較困難的兒童,有時溫飽得不到保證,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良,並缺乏必要的衛生、保健、醫療條件。二是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膽怯、行爲孤僻、情緒消極等特徵。三是學習成績問題。由於心理問題的存在和農活、家務活的增多,往往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逃學輟學。四是習慣養成問題。留守兒童極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爲習慣的影響,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長以多給錢作爲愛的補償,養成了部分留守學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亂花錢、比闊氣的壞習慣以及吸菸、迷戀網吧、打架、早戀等不良行爲,甚至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五是安全保障問題。由於缺乏家庭管護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留守兒童又很容易成爲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羣,容易釀成許多傷害事故。

主要做法

幾年前,我市霍山縣黑石渡鎮一名留守兒童曾寫下 世上只有媽媽壞,生了孩子她不帶,跟着奶奶吃鹹菜,根本沒有父母愛 的打油詩,引起了一些老師的注意並開始踏上了解決 留守兒童 問題的 破題 之路。幾年後的今天,在上級部門的重視和關心指導下,包括霍山縣在內的我市各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有了長足發展,關愛渠道不斷拓寬,關愛內容不斷豐富,關愛成效不斷顯現。各地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是加強關愛工作領導並建立有效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得到了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同志的重視,關工委、婦聯、共青團、教育等部門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大普查、大調研活動,努力採取實際措施,爲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各地制定了《實施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意見》、《關於實施農村留守兒童 暖心工程 的意見》;不少縣區教育部門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等,爲切實開展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打下基礎。霍邱縣教育局還組織力量,對各鄉鎮學校關愛工作進行了督查。舒城縣作爲省、市級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實施縣,縣和各鄉鎮都成立了由政府負責人爲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機構,下發有關文件並制定了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 ;縣領導組成立後,連續召開了縣婦兒工委暨領導組全體成員單位會議、試點鄉鎮會議、工作彙報會議等,全面部署和推動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 ,形成了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的良好風氣。爲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金寨、霍山等地的鄉鎮、學校均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金寨縣各村黨支部明確專人負責,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思想、學習和日常行爲情況;該縣全軍鄉和青山鎮等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爲服務流動黨員和廣大羣衆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時專門設置 關愛留守兒童崗 ,採取結對幫教、關愛等辦法,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並將關愛落實情況張榜公佈。

二是積極探索推行 代管家長 等制度。針對留守兒童多爲 隔代監護 ,監護人 無法管、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 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市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推行了 代管家長 等制度。這一制度採取自願原則,鼓勵教師、班主任、團幹部、村幹部、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願者等有條件的人士擔任留守兒童的 代管家長 或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通過 一對一幫一 的結對幫扶形式,努力彌補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們找回失落的親情,也爲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後顧之憂。爲使這項制度收到實效,有的縣區婦兒工委統一印發了聘書;舒城縣有的中心學校還向全體 愛心家長 發出倡議書,號召他們與結對的兒童多交流、多接觸,做他們的知心人、引路人;有的鄉鎮還根據實際制訂了 幫扶合同 ,明確 愛心家長 的幫扶責任。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包括社會熱心人士)25114名,成爲關愛留守兒童的一支生力軍,並涌現出一大批認真履行 代管 職責的先進人物。如舒城五顯鎮 愛心家長 王守法,悉心爲留守兒童蔣雲提供生活幫助、心理疏導,曾在該鎮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彙報會上介紹做法。

三是通過學校主渠道實施關愛。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關愛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全市城鄉許多學校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許多留守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舒城縣從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出發,積極實施了全面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展自我管理實踐活動、定向培訓監護人和班主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建立學校聯繫制度、創辦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評價激勵制度爲內容的 八項行動 ,並取得了良好效果。霍邱縣教育系統倡導各中國小開展 八個一 活動,即:籤一份留守學生教育目標責任書、爲每位留守學生建立一份檔案、開通長途熱線並要求學生家長每兩週至少與孩子或老師通一次電話、班主任每學期發給留守學生父母一封信、動員每個教師至少當好一位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每學期爲留守學生參加興趣活動提供一次專題指導、每學期專門召開一次留守學生表彰大會、開通一條心理健康諮詢熱線或一個心語小信箱。在實施 八個一 的過程中,該縣一些鄉鎮和學校還做了大量創新性工作,實行了關愛留守學生信息卡等制度,千方百計拉近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距離。不少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留守學生,並加強了對他們的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努力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獨立生活能力。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各類家長學校2507所,在培訓留守學生監護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裕安區作爲全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現代化試點區,全區中國小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努力幫助留守兒童監護人提高管護水平。舒城縣連續舉辦了留守學生班主任和監護人培訓班,該縣高峯鄉聘請五橋中心國小副校長鄒書平在全鄉各村開展巡迴培訓,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14場,培訓留守兒童監護人350名,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通過提供寄宿或託管實行管護。2022年以來,經各級政府撥款,全市已建成30所寄宿制學校;一些地方在公辦學校辦學基礎上,通過爭取上級撥款和引入社會資金、個人集資等辦法,新建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在較短時間內使公辦學校具備了寄宿功能,解決了不少留守學生的實際困難。壽縣保義鎮民辦興華中學以寄宿制學校爲依託,率先創建了 壽縣農村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2022年春學期共招收留守兒童766人,佔該校學生總數的60.1%,爲此學校進行了改建並興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室外娛樂場所。通過對留守兒童實行住宿、就餐、活動 三優先 ,督促留守學生與家長聯繫、學校每月開展一次家訪、招聘志願者實施結對幫扶等措施,該校對留守學生積極實施關懷。今年,該校獲得了省 留守兒童之家 的榮譽稱號,全國婦聯兒童部長和六安市委主要領導也前往看望慰問該校留守兒童。霍邱縣岔路中心校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和教師集資等方式,建起了許多基礎設施,實行封閉式的寄宿制管理,共招收寄宿制學生400餘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寄宿制開辦以來,通過嚴格管理、實施關懷、加強幫扶等措施,許多留守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自理能力、集體意識、互助精神有了顯著增強。金安區施橋鎮大窯村支部書記張克平已連續五年通過與家長籤協議的方式,在家辦起了留守兒童託管所,每學期爲5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留守兒童提供食宿和監督輔導學習服務,同時還關心他們身心健康,給遠離父母的孩子以家的溫暖,爲此他付出了許多心血。此外,有的鄉村學校教師自發墊款建起學生食堂,有的利用家庭條件爲留守學生提供收費寄宿。

五是積極開展各種關愛活動。近年來市婦兒工委組織了以 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爲主題的六一慰問活動,市婦聯、團市委等積極籌建 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等場所。金寨、舒城等縣也在部分鄉鎮創辦了 留守兒童之家 並向全縣推廣。今年以來,舒城縣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爲留守兒童辦實事,讓貧困留守兒童優先享受 春蕾計劃 救助,給部分留守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向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用品等,據不完全統計,救助資金累計達10餘萬元。金寨縣在開展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期間,鄉村兩級黨員幹部把向留守兒童捐款捐物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全市各級、各方面都加大了對貧困留守兒童的救助、關懷力度。作爲關愛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各地新聞宣傳媒介通過各種形式,加大了宣傳報導力度,較好地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配合、促進了關愛工作的開展。

主要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把關愛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關愛辦法和措施不多,已開展的關愛工作廣度、深度不夠,一些留守兒童仍存在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一些基層組織對開展關愛工作還缺乏應有的積極性。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無私奉獻的積極性有所減弱。受工作力度、經費、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關愛工作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二是不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要得不到滿足。據有關部門2022年統計,全市需要寄宿的學生有228179人,已寄宿58935人(其中留守兒童28084人),未寄宿169244人(其中留守兒童132553人)。由於缺少足夠數量的寄宿學校,不少留守兒童尤其是國小留守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獨立生活且無人照看的留守兒童,仍然缺乏進入寄宿學校就讀的機會。一些寄宿學校(包括社會個體開辦的託管中心等)規模還比較小,條件比較差,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導,開辦條件、生活保障、安全保障、教學質量、親情關懷等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關愛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協調。有的地方婦聯、團委、教育、文明辦等部門往往從各自系統要求出發開展留守兒童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和協調安排,政府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長效工作機制未能形成。由於缺乏統籌協調,關愛工作基礎不夠紮實,規劃難以制訂,資源不易共享,工作很難到位,合力無法形成。同時,個別部門對關愛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情況不理想,效果不明顯。這種狀況不利於留守兒童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幾點建議

提高認識,把關愛工作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並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羣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羣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着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着廣大家庭、廣大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着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爲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

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借鑑舒城縣的經驗,依託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 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 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有關政府部門及縣、鄉(鎮)、村有關幹部和學校的年度工作考覈。二要建立留守兒童工作的統計、監測、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注重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及時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三要注意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做好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把留守兒童工作成效作爲考覈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四要鞏固和完善 代管家長 等制度,加強對 代管家長 和監護人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同時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加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努力構建以留守兒童爲中心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網絡。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等的投入。各級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切實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活動室、留守兒童俱樂部、留守兒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寄宿和參加社會、集體、文娛活動的需要,努力爲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監護條件。條件成熟的時候,應儘快把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等設施建設,列爲全省民生工程。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保障和指導、管理工作,努力達到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同時,可制定有關政策,鼓勵退休教師和其他熱心人士創辦符合一定條件的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等,並可考慮給予一定標準的政府補貼;從扶貧基金或其他有關基金中專門劃出一塊,用於對部分特困留守兒童實施救助以及對認真履職的 代管家長 等的獎勵、補助和表彰。

發展並憑託縣域經濟,努力減少留守兒童數量。要積極壯大縣域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爲更多的農民工創造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本地企業在招工的時候,在積極做好宣傳和保證一定工資標準基礎上,優先考慮錄用留守兒童家長,使他們能夠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讓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創業潮,增加農民實際收入,減少外出務工。同時也要告訴家長,在決定外出謀生前一定要周密思考,多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和前途。此外,應積極推動國家立法,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入城市後能夠儘快入學,接受具有一定教學和管理質量的義務教育。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2)

此次東莞南博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的地點在清遠市陽山縣七孔元江國小,在爲期7天的三下鄉活動中,志願者們通過走訪特困戶、與留守兒童交流等方式來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

留守兒童的現狀及特點

留守兒童的現狀

家庭的經濟來源

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類

(1)父親或母親及夫婦都外出打工。只有逢年時節的時候纔回家,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1500元,能維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2)在家養豬,種植水稻、玉米、沙田桔等。農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大部分。由於地不夠所以種植的農作物只能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出去賣。如收成不好,就要拿錢去買糧食。

重視程度

(1)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重視小孩的教育,鼓勵小孩讀書,認爲讀書能改變小孩的前途,自己讀不好書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出人頭地,就算賣田賣地也要供小孩讀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2)一部分的父母對教育不太重視,由於思想觀念差,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沒有想到長遠的,認爲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外出打工,具調查瞭解,一條村只有一個大學生,高中生比較少,沒讀完國中的佔十分之三。

留守兒童的特點

(1)留守兒童比例偏高,隔代撫養隱憂重重

雙親均在外工作的兒童直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督,直接對其生活學習,心理健康,能力性格等產生影響;僅父親或母親在外工作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因爲缺乏父愛或母愛而對其性格形成及和人交往能力有一定影響。普遍存在的隔代撫養容易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差,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心理情況良好

經過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和相處,發現大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很樂觀、活潑也很主動的與人交流,只有個別的人顯得比較內向和不夠主動,但經過我們志願服務隊成員的耐心引導和關係,他們也很快融入我們這個團隊中,臉上也有了笑容,以目前的調查來看,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比較良好,但仍需我們的幫助,繼續去關注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去適應這個社會。

(3)對親情的渴望

留守兒童十分渴望親情,兒童的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對感情也分敏感,對親情的渴望真實反映他們的正常心理,但不容忽略的是一部分留守兒童因爲他們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產生對父母之情的冷淡,對親情的冷漠,從而對生活缺乏信心和熱情,對其以後的人際交往甚至人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4)獨立性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個人獨立性都比較強,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管他們的家庭是否富裕,精神生活上一點點的缺失,也能激勵他們早日自立、自強,也許正因爲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他們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鍛鍊機會。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兒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不發達。經濟越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少,留守兒童數量就越少;經濟越不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多,留守兒童數量越多。但當留守兒童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時,我們應該考慮它存在時是否與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學校教育措施不力、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等有關呢?

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的對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

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就要求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除生活、生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與愛結合;同時要定期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瞭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促進其健康成長。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

作爲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做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諮詢老師,爲全校師生提供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從而使父母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各級政府部門明確劃分並擔負責任。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協調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努力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自身應加強心理素質培養

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爲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爲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鍊和考驗,爲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

通過此次三下鄉的活動可以看出關注留守兒童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任重而道遠。在支教的過程中領悟最深的是,作爲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本身就應該有一桶水這樣纔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所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一員,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

【第5篇】最新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1)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的要求,我們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執法調研,對全市留守兒童的現狀及關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已有163萬農民進城務工,其中不少務工人員由於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子女異地入學入托困難等原因,無奈將孩子留在了家中,從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市未成年人總數爲1473436名,留守兒童約有41萬名(約佔未成年人總數的27.8%),其中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約有31萬名(國小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中學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一),處於學齡前的約有10萬名。據某縣統計,在留守兒童中,由單親監護的約佔26.5%,由祖輩監護的約佔62.1%,由親友監護的約佔9.86%。此外,還存在部分留守兒童獨自生活的情況,其中國小階段有1048名,國中階段有4069名。

通過調研,我們認爲我市留守兒童的成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憂的突出問題:一是身體健康問題。有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監護人家庭生活仍比較困難的兒童,有時溫飽得不到保證,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良,並缺乏必要的衛生、保健、醫療條件。二是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膽怯、行爲孤僻、情緒消極等特徵。三是學習成績問題。由於心理問題的存在和農活、家務活的增多,往往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逃學輟學。四是習慣養成問題。留守兒童極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爲習慣的影響,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長以多給錢作爲愛的補償,養成了部分留守學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亂花錢、比闊氣的壞習慣以及吸菸、迷戀網吧、打架、早戀等不良行爲,甚至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五是安全保障問題。由於缺乏家庭管護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留守兒童又很容易成爲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羣,容易釀成許多傷害事故。

主要做法

幾年前,我市霍山縣黑石渡鎮一名留守兒童曾寫下 世上只有媽媽壞,生了孩子她不帶,跟着奶奶吃鹹菜,根本沒有父母愛 的打油詩,引起了一些老師的注意並開始踏上了解決 留守兒童 問題的 破題 之路。幾年後的今天,在上級部門的重視和關心指導下,包括霍山縣在內的我市各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有了長足發展,關愛渠道不斷拓寬,關愛內容不斷豐富,關愛成效不斷顯現。各地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是加強關愛工作領導並建立有效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得到了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同志的重視,關工委、婦聯、共青團、教育等部門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大普查、大調研活動,努力採取實際措施,爲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各地制定了《實施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意見》、《關於實施農村留守兒童 暖心工程 的意見》;不少縣區教育部門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等,爲切實開展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打下基礎。霍邱縣教育局還組織力量,對各鄉鎮學校關愛工作進行了督查。舒城縣作爲省、市級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實施縣,縣和各鄉鎮都成立了由政府負責人爲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機構,下發有關文件並制定了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 ;縣領導組成立後,連續召開了縣婦兒工委暨領導組全體成員單位會議、試點鄉鎮會議、工作彙報會議等,全面部署和推動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 ,形成了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的良好風氣。爲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金寨、霍山等地的鄉鎮、學校均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金寨縣各村黨支部明確專人負責,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思想、學習和日常行爲情況;該縣全軍鄉和青山鎮等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爲服務流動黨員和廣大羣衆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時專門設置 關愛留守兒童崗 ,採取結對幫教、關愛等辦法,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並將關愛落實情況張榜公佈。

二是積極探索推行 代管家長 等制度。針對留守兒童多爲 隔代監護 ,監護人 無法管、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 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市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推行了 代管家長 等制度。這一制度採取自願原則,鼓勵教師、班主任、團幹部、村幹部、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願者等有條件的人士擔任留守兒童的 代管家長 或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通過 一對一幫一 的結對幫扶形式,努力彌補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們找回失落的親情,也爲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後顧之憂。爲使這項制度收到實效,有的縣區婦兒工委統一印發了聘書;舒城縣有的中心學校還向全體 愛心家長 發出倡議書,號召他們與結對的兒童多交流、多接觸,做他們的知心人、引路人;有的鄉鎮還根據實際制訂了 幫扶合同 ,明確 愛心家長 的幫扶責任。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包括社會熱心人士)25114名,成爲關愛留守兒童的一支生力軍,並涌現出一大批認真履行 代管 職責的先進人物。如舒城五顯鎮 愛心家長 王守法,悉心爲留守兒童蔣雲提供生活幫助、心理疏導,曾在該鎮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彙報會上介紹做法。

三是通過學校主渠道實施關愛。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關愛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全市城鄉許多學校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許多留守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舒城縣從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出發,積極實施了全面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展自我管理實踐活動、定向培訓監護人和班主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建立學校聯繫制度、創辦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評價激勵制度爲內容的 八項行動 ,並取得了良好效果。霍邱縣教育系統倡導各中國小開展 八個一 活動,即:籤一份留守學生教育目標責任書、爲每位留守學生建立一份檔案、開通長途熱線並要求學生家長每兩週至少與孩子或老師通一次電話、班主任每學期發給留守學生父母一封信、動員每個教師至少當好一位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每學期爲留守學生參加興趣活動提供一次專題指導、每學期專門召開一次留守學生表彰大會、開通一條心理健康諮詢熱線或一個心語小信箱。在實施 八個一 的過程中,該縣一些鄉鎮和學校還做了大量創新性工作,實行了關愛留守學生信息卡等制度,千方百計拉近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距離。不少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留守學生,並加強了對他們的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努力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獨立生活能力。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各類家長學校2507所,在培訓留守學生監護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裕安區作爲全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現代化試點區,全區中國小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努力幫助留守兒童監護人提高管護水平。舒城縣連續舉辦了留守學生班主任和監護人培訓班,該縣高峯鄉聘請五橋中心國小副校長鄒書平在全鄉各村開展巡迴培訓,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14場,培訓留守兒童監護人350名,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通過提供寄宿或託管實行管護。2022年以來,經各級政府撥款,全市已建成30所寄宿制學校;一些地方在公辦學校辦學基礎上,通過爭取上級撥款和引入社會資金、個人集資等辦法,新建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在較短時間內使公辦學校具備了寄宿功能,解決了不少留守學生的實際困難。壽縣保義鎮民辦興華中學以寄宿制學校爲依託,率先創建了 壽縣農村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2022年春學期共招收留守兒童766人,佔該校學生總數的60.1%,爲此學校進行了改建並興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室外娛樂場所。通過對留守兒童實行住宿、就餐、活動 三優先 ,督促留守學生與家長聯繫、學校每月開展一次家訪、招聘志願者實施結對幫扶等措施,該校對留守學生積極實施關懷。今年,該校獲得了省 留守兒童之家 的榮譽稱號,全國婦聯兒童部長和六安市委主要領導也前往看望慰問該校留守兒童。霍邱縣岔路中心校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和教師集資等方式,建起了許多基礎設施,實行封閉式的寄宿制管理,共招收寄宿制學生400餘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寄宿制開辦以來,通過嚴格管理、實施關懷、加強幫扶等措施,許多留守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自理能力、集體意識、互助精神有了顯著增強。金安區施橋鎮大窯村支部書記張克平已連續五年通過與家長籤協議的方式,在家辦起了留守兒童託管所,每學期爲5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留守兒童提供食宿和監督輔導學習服務,同時還關心他們身心健康,給遠離父母的孩子以家的溫暖,爲此他付出了許多心血。此外,有的鄉村學校教師自發墊款建起學生食堂,有的利用家庭條件爲留守學生提供收費寄宿。

五是積極開展各種關愛活動。近年來市婦兒工委組織了以 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爲主題的六一慰問活動,市婦聯、團市委等積極籌建 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等場所。金寨、舒城等縣也在部分鄉鎮創辦了 留守兒童之家 並向全縣推廣。今年以來,舒城縣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爲留守兒童辦實事,讓貧困留守兒童優先享受 春蕾計劃 救助,給部分留守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向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用品等,據不完全統計,救助資金累計達10餘萬元。金寨縣在開展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期間,鄉村兩級黨員幹部把向留守兒童捐款捐物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全市各級、各方面都加大了對貧困留守兒童的救助、關懷力度。作爲關愛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各地新聞宣傳媒介通過各種形式,加大了宣傳報導力度,較好地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配合、促進了關愛工作的開展。

主要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把關愛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關愛辦法和措施不多,已開展的關愛工作廣度、深度不夠,一些留守兒童仍存在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一些基層組織對開展關愛工作還缺乏應有的積極性。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無私奉獻的積極性有所減弱。受工作力度、經費、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關愛工作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二是不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要得不到滿足。據有關部門2022年統計,全市需要寄宿的學生有228179人,已寄宿58935人(其中留守兒童28084人),未寄宿169244人(其中留守兒童132553人)。由於缺少足夠數量的寄宿學校,不少留守兒童尤其是國小留守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獨立生活且無人照看的留守兒童,仍然缺乏進入寄宿學校就讀的機會。一些寄宿學校(包括社會個體開辦的託管中心等)規模還比較小,條件比較差,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導,開辦條件、生活保障、安全保障、教學質量、親情關懷等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關愛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協調。有的地方婦聯、團委、教育、文明辦等部門往往從各自系統要求出發開展留守兒童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和協調安排,政府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長效工作機制未能形成。由於缺乏統籌協調,關愛工作基礎不夠紮實,規劃難以制訂,資源不易共享,工作很難到位,合力無法形成。同時,個別部門對關愛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情況不理想,效果不明顯。這種狀況不利於留守兒童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幾點建議

提高認識,把關愛工作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並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羣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羣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着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着廣大家庭、廣大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着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爲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

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借鑑舒城縣的經驗,依託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 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 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有關政府部門及縣、鄉(鎮)、村有關幹部和學校的年度工作考覈。二要建立留守兒童工作的統計、監測、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注重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及時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三要注意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做好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把留守兒童工作成效作爲考覈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四要鞏固和完善 代管家長 等制度,加強對 代管家長 和監護人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同時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加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努力構建以留守兒童爲中心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網絡。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等的投入。各級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切實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活動室、留守兒童俱樂部、留守兒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寄宿和參加社會、集體、文娛活動的需要,努力爲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監護條件。條件成熟的時候,應儘快把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等設施建設,列爲全省民生工程。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保障和指導、管理工作,努力達到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同時,可制定有關政策,鼓勵退休教師和其他熱心人士創辦符合一定條件的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等,並可考慮給予一定標準的政府補貼;從扶貧基金或其他有關基金中專門劃出一塊,用於對部分特困留守兒童實施救助以及對認真履職的 代管家長 等的獎勵、補助和表彰。

發展並憑託縣域經濟,努力減少留守兒童數量。要積極壯大縣域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爲更多的農民工創造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本地企業在招工的時候,在積極做好宣傳和保證一定工資標準基礎上,優先考慮錄用留守兒童家長,使他們能夠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讓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創業潮,增加農民實際收入,減少外出務工。同時也要告訴家長,在決定外出謀生前一定要周密思考,多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和前途。此外,應積極推動國家立法,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入城市後能夠儘快入學,接受具有一定教學和管理質量的義務教育。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2)

此次東莞南博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的地點在清遠市陽山縣七孔元江國小,在爲期7天的三下鄉活動中,志願者們通過走訪特困戶、與留守兒童交流等方式來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

留守兒童的現狀及特點

留守兒童的現狀

家庭的經濟來源

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類

(1)父親或母親及夫婦都外出打工。只有逢年時節的時候纔回家,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1500元,能維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2)在家養豬,種植水稻、玉米、沙田桔等。農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大部分。由於地不夠所以種植的農作物只能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出去賣。如收成不好,就要拿錢去買糧食。

重視程度

(1)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重視小孩的教育,鼓勵小孩讀書,認爲讀書能改變小孩的前途,自己讀不好書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出人頭地,就算賣田賣地也要供小孩讀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2)一部分的父母對教育不太重視,由於思想觀念差,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沒有想到長遠的,認爲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外出打工,具調查瞭解,一條村只有一個大學生,高中生比較少,沒讀完國中的佔十分之三。

留守兒童的特點

(1)留守兒童比例偏高,隔代撫養隱憂重重

雙親均在外工作的兒童直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督,直接對其生活學習,心理健康,能力性格等產生影響;僅父親或母親在外工作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因爲缺乏父愛或母愛而對其性格形成及和人交往能力有一定影響。普遍存在的隔代撫養容易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差,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心理情況良好

經過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和相處,發現大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很樂觀、活潑也很主動的與人交流,只有個別的人顯得比較內向和不夠主動,但經過我們志願服務隊成員的耐心引導和關係,他們也很快融入我們這個團隊中,臉上也有了笑容,以目前的調查來看,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比較良好,但仍需我們的幫助,繼續去關注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去適應這個社會。

(3)對親情的渴望

留守兒童十分渴望親情,兒童的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對感情也分敏感,對親情的渴望真實反映他們的正常心理,但不容忽略的是一部分留守兒童因爲他們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產生對父母之情的冷淡,對親情的冷漠,從而對生活缺乏信心和熱情,對其以後的人際交往甚至人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4)獨立性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個人獨立性都比較強,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管他們的家庭是否富裕,精神生活上一點點的缺失,也能激勵他們早日自立、自強,也許正因爲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他們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鍛鍊機會。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兒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不發達。經濟越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少,留守兒童數量就越少;經濟越不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多,留守兒童數量越多。但當留守兒童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時,我們應該考慮它存在時是否與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學校教育措施不力、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等有關呢?

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的對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

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就要求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除生活、生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與愛結合;同時要定期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瞭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促進其健康成長。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

作爲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做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諮詢老師,爲全校師生提供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從而使父母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各級政府部門明確劃分並擔負責任。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協調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努力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自身應加強心理素質培養

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爲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爲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鍊和考驗,爲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

通過此次三下鄉的活動可以看出關注留守兒童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任重而道遠。在支教的過程中領悟最深的是,作爲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本身就應該有一桶水這樣纔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所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一員,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

【第6篇】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範本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1)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的要求,我們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執法調研,對全市留守兒童的現狀及關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已有163萬農民進城務工,其中不少務工人員由於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子女異地入學入托困難等原因,無奈將孩子留在了家中,從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市未成年人總數爲1473436名,留守兒童約有41萬名(約佔未成年人總數的27.8%),其中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約有31萬名(國小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中學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一),處於學齡前的約有10萬名。據某縣統計,在留守兒童中,由單親監護的約佔26.5%,由祖輩監護的約佔62.1%,由親友監護的約佔9.86%。此外,還存在部分留守兒童獨自生活的情況,其中國小階段有1048名,國中階段有4069名。

通過調研,我們認爲我市留守兒童的成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憂的突出問題:一是身體健康問題。有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監護人家庭生活仍比較困難的兒童,有時溫飽得不到保證,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良,並缺乏必要的衛生、保健、醫療條件。二是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膽怯、行爲孤僻、情緒消極等特徵。三是學習成績問題。由於心理問題的存在和農活、家務活的增多,往往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逃學輟學。四是習慣養成問題。留守兒童極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爲習慣的影響,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長以多給錢作爲愛的補償,養成了部分留守學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亂花錢、比闊氣的壞習慣以及吸菸、迷戀網吧、打架、早戀等不良行爲,甚至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五是安全保障問題。由於缺乏家庭管護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留守兒童又很容易成爲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羣,容易釀成許多傷害事故。

主要做法

幾年前,我市霍山縣黑石渡鎮一名留守兒童曾寫下 世上只有媽媽壞,生了孩子她不帶,跟着奶奶吃鹹菜,根本沒有父母愛 的打油詩,引起了一些老師的注意並開始踏上了解決 留守兒童 問題的 破題 之路。幾年後的今天,在上級部門的重視和關心指導下,包括霍山縣在內的我市各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有了長足發展,關愛渠道不斷拓寬,關愛內容不斷豐富,關愛成效不斷顯現。各地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是加強關愛工作領導並建立有效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得到了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同志的重視,關工委、婦聯、共青團、教育等部門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大普查、大調研活動,努力採取實際措施,爲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各地制定了《實施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意見》、《關於實施農村留守兒童 暖心工程 的意見》;不少縣區教育部門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等,爲切實開展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打下基礎。霍邱縣教育局還組織力量,對各鄉鎮學校關愛工作進行了督查。舒城縣作爲省、市級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實施縣,縣和各鄉鎮都成立了由政府負責人爲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機構,下發有關文件並制定了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 ;縣領導組成立後,連續召開了縣婦兒工委暨領導組全體成員單位會議、試點鄉鎮會議、工作彙報會議等,全面部署和推動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 ,形成了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的良好風氣。爲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金寨、霍山等地的鄉鎮、學校均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金寨縣各村黨支部明確專人負責,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思想、學習和日常行爲情況;該縣全軍鄉和青山鎮等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爲服務流動黨員和廣大羣衆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時專門設置 關愛留守兒童崗 ,採取結對幫教、關愛等辦法,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並將關愛落實情況張榜公佈。

二是積極探索推行 代管家長 等制度。針對留守兒童多爲 隔代監護 ,監護人 無法管、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 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市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推行了 代管家長 等制度。這一制度採取自願原則,鼓勵教師、班主任、團幹部、村幹部、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願者等有條件的人士擔任留守兒童的 代管家長 或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通過 一對一幫一 的結對幫扶形式,努力彌補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們找回失落的親情,也爲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後顧之憂。爲使這項制度收到實效,有的縣區婦兒工委統一印發了聘書;舒城縣有的中心學校還向全體 愛心家長 發出倡議書,號召他們與結對的兒童多交流、多接觸,做他們的知心人、引路人;有的鄉鎮還根據實際制訂了 幫扶合同 ,明確 愛心家長 的幫扶責任。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包括社會熱心人士)25114名,成爲關愛留守兒童的一支生力軍,並涌現出一大批認真履行 代管 職責的先進人物。如舒城五顯鎮 愛心家長 王守法,悉心爲留守兒童蔣雲提供生活幫助、心理疏導,曾在該鎮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彙報會上介紹做法。

三是通過學校主渠道實施關愛。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關愛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全市城鄉許多學校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許多留守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舒城縣從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出發,積極實施了全面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展自我管理實踐活動、定向培訓監護人和班主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建立學校聯繫制度、創辦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評價激勵制度爲內容的 八項行動 ,並取得了良好效果。霍邱縣教育系統倡導各中國小開展 八個一 活動,即:籤一份留守學生教育目標責任書、爲每位留守學生建立一份檔案、開通長途熱線並要求學生家長每兩週至少與孩子或老師通一次電話、班主任每學期發給留守學生父母一封信、動員每個教師至少當好一位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每學期爲留守學生參加興趣活動提供一次專題指導、每學期專門召開一次留守學生表彰大會、開通一條心理健康諮詢熱線或一個心語小信箱。在實施 八個一 的過程中,該縣一些鄉鎮和學校還做了大量創新性工作,實行了關愛留守學生信息卡等制度,千方百計拉近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距離。不少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留守學生,並加強了對他們的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努力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獨立生活能力。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各類家長學校2507所,在培訓留守學生監護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裕安區作爲全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現代化試點區,全區中國小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努力幫助留守兒童監護人提高管護水平。舒城縣連續舉辦了留守學生班主任和監護人培訓班,該縣高峯鄉聘請五橋中心國小副校長鄒書平在全鄉各村開展巡迴培訓,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14場,培訓留守兒童監護人350名,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通過提供寄宿或託管實行管護。2022年以來,經各級政府撥款,全市已建成30所寄宿制學校;一些地方在公辦學校辦學基礎上,通過爭取上級撥款和引入社會資金、個人集資等辦法,新建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在較短時間內使公辦學校具備了寄宿功能,解決了不少留守學生的實際困難。壽縣保義鎮民辦興華中學以寄宿制學校爲依託,率先創建了 壽縣農村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2022年春學期共招收留守兒童766人,佔該校學生總數的60.1%,爲此學校進行了改建並興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室外娛樂場所。通過對留守兒童實行住宿、就餐、活動 三優先 ,督促留守學生與家長聯繫、學校每月開展一次家訪、招聘志願者實施結對幫扶等措施,該校對留守學生積極實施關懷。今年,該校獲得了省 留守兒童之家 的榮譽稱號,全國婦聯兒童部長和六安市委主要領導也前往看望慰問該校留守兒童。霍邱縣岔路中心校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和教師集資等方式,建起了許多基礎設施,實行封閉式的寄宿制管理,共招收寄宿制學生400餘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寄宿制開辦以來,通過嚴格管理、實施關懷、加強幫扶等措施,許多留守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自理能力、集體意識、互助精神有了顯著增強。金安區施橋鎮大窯村支部書記張克平已連續五年通過與家長籤協議的方式,在家辦起了留守兒童託管所,每學期爲5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留守兒童提供食宿和監督輔導學習服務,同時還關心他們身心健康,給遠離父母的孩子以家的溫暖,爲此他付出了許多心血。此外,有的鄉村學校教師自發墊款建起學生食堂,有的利用家庭條件爲留守學生提供收費寄宿。

五是積極開展各種關愛活動。近年來市婦兒工委組織了以 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爲主題的六一慰問活動,市婦聯、團市委等積極籌建 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等場所。金寨、舒城等縣也在部分鄉鎮創辦了 留守兒童之家 並向全縣推廣。今年以來,舒城縣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爲留守兒童辦實事,讓貧困留守兒童優先享受 春蕾計劃 救助,給部分留守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向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用品等,據不完全統計,救助資金累計達10餘萬元。金寨縣在開展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期間,鄉村兩級黨員幹部把向留守兒童捐款捐物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全市各級、各方面都加大了對貧困留守兒童的救助、關懷力度。作爲關愛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各地新聞宣傳媒介通過各種形式,加大了宣傳報導力度,較好地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配合、促進了關愛工作的開展。

主要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把關愛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關愛辦法和措施不多,已開展的關愛工作廣度、深度不夠,一些留守兒童仍存在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一些基層組織對開展關愛工作還缺乏應有的積極性。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無私奉獻的積極性有所減弱。受工作力度、經費、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關愛工作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二是不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要得不到滿足。據有關部門2022年統計,全市需要寄宿的學生有228179人,已寄宿58935人(其中留守兒童28084人),未寄宿169244人(其中留守兒童132553人)。由於缺少足夠數量的寄宿學校,不少留守兒童尤其是國小留守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獨立生活且無人照看的留守兒童,仍然缺乏進入寄宿學校就讀的機會。一些寄宿學校(包括社會個體開辦的託管中心等)規模還比較小,條件比較差,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導,開辦條件、生活保障、安全保障、教學質量、親情關懷等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關愛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協調。有的地方婦聯、團委、教育、文明辦等部門往往從各自系統要求出發開展留守兒童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和協調安排,政府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長效工作機制未能形成。由於缺乏統籌協調,關愛工作基礎不夠紮實,規劃難以制訂,資源不易共享,工作很難到位,合力無法形成。同時,個別部門對關愛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情況不理想,效果不明顯。這種狀況不利於留守兒童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幾點建議

提高認識,把關愛工作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並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羣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羣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着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着廣大家庭、廣大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着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爲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

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借鑑舒城縣的經驗,依託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 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 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有關政府部門及縣、鄉(鎮)、村有關幹部和學校的年度工作考覈。二要建立留守兒童工作的統計、監測、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注重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及時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三要注意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做好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把留守兒童工作成效作爲考覈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四要鞏固和完善 代管家長 等制度,加強對 代管家長 和監護人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同時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加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努力構建以留守兒童爲中心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網絡。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等的投入。各級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切實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活動室、留守兒童俱樂部、留守兒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寄宿和參加社會、集體、文娛活動的需要,努力爲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監護條件。條件成熟的時候,應儘快把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等設施建設,列爲全省民生工程。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保障和指導、管理工作,努力達到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同時,可制定有關政策,鼓勵退休教師和其他熱心人士創辦符合一定條件的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等,並可考慮給予一定標準的政府補貼;從扶貧基金或其他有關基金中專門劃出一塊,用於對部分特困留守兒童實施救助以及對認真履職的 代管家長 等的獎勵、補助和表彰。

發展並憑託縣域經濟,努力減少留守兒童數量。要積極壯大縣域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爲更多的農民工創造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本地企業在招工的時候,在積極做好宣傳和保證一定工資標準基礎上,優先考慮錄用留守兒童家長,使他們能夠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讓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創業潮,增加農民實際收入,減少外出務工。同時也要告訴家長,在決定外出謀生前一定要周密思考,多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和前途。此外,應積極推動國家立法,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入城市後能夠儘快入學,接受具有一定教學和管理質量的義務教育。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2)

此次東莞南博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的地點在清遠市陽山縣七孔元江國小,在爲期7天的三下鄉活動中,志願者們通過走訪特困戶、與留守兒童交流等方式來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

留守兒童的現狀及特點

留守兒童的現狀

家庭的經濟來源

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類

(1)父親或母親及夫婦都外出打工。只有逢年時節的時候纔回家,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1500元,能維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2)在家養豬,種植水稻、玉米、沙田桔等。農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大部分。由於地不夠所以種植的農作物只能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出去賣。如收成不好,就要拿錢去買糧食。

重視程度

(1)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重視小孩的教育,鼓勵小孩讀書,認爲讀書能改變小孩的前途,自己讀不好書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出人頭地,就算賣田賣地也要供小孩讀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2)一部分的父母對教育不太重視,由於思想觀念差,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沒有想到長遠的,認爲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外出打工,具調查瞭解,一條村只有一個大學生,高中生比較少,沒讀完國中的佔十分之三。

留守兒童的特點

(1)留守兒童比例偏高,隔代撫養隱憂重重

雙親均在外工作的兒童直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督,直接對其生活學習,心理健康,能力性格等產生影響;僅父親或母親在外工作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因爲缺乏父愛或母愛而對其性格形成及和人交往能力有一定影響。普遍存在的隔代撫養容易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差,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心理情況良好

經過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和相處,發現大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很樂觀、活潑也很主動的與人交流,只有個別的人顯得比較內向和不夠主動,但經過我們志願服務隊成員的耐心引導和關係,他們也很快融入我們這個團隊中,臉上也有了笑容,以目前的調查來看,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比較良好,但仍需我們的幫助,繼續去關注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去適應這個社會。

(3)對親情的渴望

留守兒童十分渴望親情,兒童的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對感情也分敏感,對親情的渴望真實反映他們的正常心理,但不容忽略的是一部分留守兒童因爲他們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產生對父母之情的冷淡,對親情的冷漠,從而對生活缺乏信心和熱情,對其以後的人際交往甚至人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4)獨立性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個人獨立性都比較強,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管他們的家庭是否富裕,精神生活上一點點的缺失,也能激勵他們早日自立、自強,也許正因爲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他們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鍛鍊機會。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兒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不發達。經濟越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少,留守兒童數量就越少;經濟越不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多,留守兒童數量越多。但當留守兒童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時,我們應該考慮它存在時是否與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學校教育措施不力、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等有關呢?

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的對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

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就要求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除生活、生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與愛結合;同時要定期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瞭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促進其健康成長。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

作爲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做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諮詢老師,爲全校師生提供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從而使父母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各級政府部門明確劃分並擔負責任。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協調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努力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自身應加強心理素質培養

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爲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爲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鍊和考驗,爲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

通過此次三下鄉的活動可以看出關注留守兒童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任重而道遠。在支教的過程中領悟最深的是,作爲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本身就應該有一桶水這樣纔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所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一員,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

【第7篇】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2022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1)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的要求,我們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執法調研,對全市留守兒童的現狀及關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已有163萬農民進城務工,其中不少務工人員由於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子女異地入學入托困難等原因,無奈將孩子留在了家中,從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市未成年人總數爲1473436名,留守兒童約有41萬名(約佔未成年人總數的27.8%),其中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約有31萬名(國小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中學階段的約有三分之一),處於學齡前的約有10萬名。據某縣統計,在留守兒童中,由單親監護的約佔26.5%,由祖輩監護的約佔62.1%,由親友監護的約佔9.86%。此外,還存在部分留守兒童獨自生活的情況,其中國小階段有1048名,國中階段有4069名。

通過調研,我們認爲我市留守兒童的成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憂的突出問題:一是身體健康問題。有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監護人家庭生活仍比較困難的兒童,有時溫飽得不到保證,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良,並缺乏必要的衛生、保健、醫療條件。二是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膽怯、行爲孤僻、情緒消極等特徵。三是學習成績問題。由於心理問題的存在和農活、家務活的增多,往往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逃學輟學。四是習慣養成問題。留守兒童極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爲習慣的影響,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長以多給錢作爲愛的補償,養成了部分留守學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亂花錢、比闊氣的壞習慣以及吸菸、迷戀網吧、打架、早戀等不良行爲,甚至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五是安全保障問題。由於缺乏家庭管護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留守兒童又很容易成爲各類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羣,容易釀成許多傷害事故。

主要做法

幾年前,我市霍山縣黑石渡鎮一名留守兒童曾寫下 世上只有媽媽壞,生了孩子她不帶,跟着奶奶吃鹹菜,根本沒有父母愛 的打油詩,引起了一些老師的注意並開始踏上了解決 留守兒童 問題的 破題 之路。幾年後的今天,在上級部門的重視和關心指導下,包括霍山縣在內的我市各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有了長足發展,關愛渠道不斷拓寬,關愛內容不斷豐富,關愛成效不斷顯現。各地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是加強關愛工作領導並建立有效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得到了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同志的重視,關工委、婦聯、共青團、教育等部門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大普查、大調研活動,努力採取實際措施,爲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各地制定了《實施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意見》、《關於實施農村留守兒童 暖心工程 的意見》;不少縣區教育部門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等,爲切實開展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打下基礎。霍邱縣教育局還組織力量,對各鄉鎮學校關愛工作進行了督查。舒城縣作爲省、市級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實施縣,縣和各鄉鎮都成立了由政府負責人爲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機構,下發有關文件並制定了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 ;縣領導組成立後,連續召開了縣婦兒工委暨領導組全體成員單位會議、試點鄉鎮會議、工作彙報會議等,全面部署和推動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 ,形成了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幫助留守兒童的良好風氣。爲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金寨、霍山等地的鄉鎮、學校均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金寨縣各村黨支部明確專人負責,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思想、學習和日常行爲情況;該縣全軍鄉和青山鎮等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爲服務流動黨員和廣大羣衆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時專門設置 關愛留守兒童崗 ,採取結對幫教、關愛等辦法,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並將關愛落實情況張榜公佈。

二是積極探索推行 代管家長 等制度。針對留守兒童多爲 隔代監護 ,監護人 無法管、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 現象普遍存在的情況,我市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推行了 代管家長 等制度。這一制度採取自願原則,鼓勵教師、班主任、團幹部、村幹部、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願者等有條件的人士擔任留守兒童的 代管家長 或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通過 一對一幫一 的結對幫扶形式,努力彌補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幫助孩子們找回失落的親情,也爲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後顧之憂。爲使這項制度收到實效,有的縣區婦兒工委統一印發了聘書;舒城縣有的中心學校還向全體 愛心家長 發出倡議書,號召他們與結對的兒童多交流、多接觸,做他們的知心人、引路人;有的鄉鎮還根據實際制訂了 幫扶合同 ,明確 愛心家長 的幫扶責任。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愛心家長 (包括社會熱心人士)25114名,成爲關愛留守兒童的一支生力軍,並涌現出一大批認真履行 代管 職責的先進人物。如舒城五顯鎮 愛心家長 王守法,悉心爲留守兒童蔣雲提供生活幫助、心理疏導,曾在該鎮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彙報會上介紹做法。

三是通過學校主渠道實施關愛。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關愛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全市城鄉許多學校在這方面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許多留守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舒城縣從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出發,積極實施了全面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開展自我管理實踐活動、定向培訓監護人和班主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建立學校聯繫制度、創辦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評價激勵制度爲內容的 八項行動 ,並取得了良好效果。霍邱縣教育系統倡導各中國小開展 八個一 活動,即:籤一份留守學生教育目標責任書、爲每位留守學生建立一份檔案、開通長途熱線並要求學生家長每兩週至少與孩子或老師通一次電話、班主任每學期發給留守學生父母一封信、動員每個教師至少當好一位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每學期爲留守學生參加興趣活動提供一次專題指導、每學期專門召開一次留守學生表彰大會、開通一條心理健康諮詢熱線或一個心語小信箱。在實施 八個一 的過程中,該縣一些鄉鎮和學校還做了大量創新性工作,實行了關愛留守學生信息卡等制度,千方百計拉近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距離。不少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留守學生,並加強了對他們的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努力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獨立生活能力。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各類家長學校2507所,在培訓留守學生監護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裕安區作爲全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現代化試點區,全區中國小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努力幫助留守兒童監護人提高管護水平。舒城縣連續舉辦了留守學生班主任和監護人培訓班,該縣高峯鄉聘請五橋中心國小副校長鄒書平在全鄉各村開展巡迴培訓,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14場,培訓留守兒童監護人350名,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通過提供寄宿或託管實行管護。2022年以來,經各級政府撥款,全市已建成30所寄宿制學校;一些地方在公辦學校辦學基礎上,通過爭取上級撥款和引入社會資金、個人集資等辦法,新建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在較短時間內使公辦學校具備了寄宿功能,解決了不少留守學生的實際困難。壽縣保義鎮民辦興華中學以寄宿制學校爲依託,率先創建了 壽縣農村留守兒童託管中心 ,2022年春學期共招收留守兒童766人,佔該校學生總數的60.1%,爲此學校進行了改建並興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室外娛樂場所。通過對留守兒童實行住宿、就餐、活動 三優先 ,督促留守學生與家長聯繫、學校每月開展一次家訪、招聘志願者實施結對幫扶等措施,該校對留守學生積極實施關懷。今年,該校獲得了省 留守兒童之家 的榮譽稱號,全國婦聯兒童部長和六安市委主要領導也前往看望慰問該校留守兒童。霍邱縣岔路中心校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和教師集資等方式,建起了許多基礎設施,實行封閉式的寄宿制管理,共招收寄宿制學生400餘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寄宿制開辦以來,通過嚴格管理、實施關懷、加強幫扶等措施,許多留守學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自理能力、集體意識、互助精神有了顯著增強。金安區施橋鎮大窯村支部書記張克平已連續五年通過與家長籤協議的方式,在家辦起了留守兒童託管所,每學期爲50多名不同年齡段的留守兒童提供食宿和監督輔導學習服務,同時還關心他們身心健康,給遠離父母的孩子以家的溫暖,爲此他付出了許多心血。此外,有的鄉村學校教師自發墊款建起學生食堂,有的利用家庭條件爲留守學生提供收費寄宿。

五是積極開展各種關愛活動。近年來市婦兒工委組織了以 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爲主題的六一慰問活動,市婦聯、團市委等積極籌建 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等場所。金寨、舒城等縣也在部分鄉鎮創辦了 留守兒童之家 並向全縣推廣。今年以來,舒城縣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爲留守兒童辦實事,讓貧困留守兒童優先享受 春蕾計劃 救助,給部分留守兒童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向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用品等,據不完全統計,救助資金累計達10餘萬元。金寨縣在開展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期間,鄉村兩級黨員幹部把向留守兒童捐款捐物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全市各級、各方面都加大了對貧困留守兒童的救助、關懷力度。作爲關愛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各地新聞宣傳媒介通過各種形式,加大了宣傳報導力度,較好地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配合、促進了關愛工作的開展。

主要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把關愛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關愛辦法和措施不多,已開展的關愛工作廣度、深度不夠,一些留守兒童仍存在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一些基層組織對開展關愛工作還缺乏應有的積極性。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 代管家長 代理家長 無私奉獻的積極性有所減弱。受工作力度、經費、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關愛工作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二是不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要得不到滿足。據有關部門2022年統計,全市需要寄宿的學生有228179人,已寄宿58935人(其中留守兒童28084人),未寄宿169244人(其中留守兒童132553人)。由於缺少足夠數量的寄宿學校,不少留守兒童尤其是國小留守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獨立生活且無人照看的留守兒童,仍然缺乏進入寄宿學校就讀的機會。一些寄宿學校(包括社會個體開辦的託管中心等)規模還比較小,條件比較差,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導,開辦條件、生活保障、安全保障、教學質量、親情關懷等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關愛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協調。有的地方婦聯、團委、教育、文明辦等部門往往從各自系統要求出發開展留守兒童工作,缺乏統一領導和協調安排,政府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長效工作機制未能形成。由於缺乏統籌協調,關愛工作基礎不夠紮實,規劃難以制訂,資源不易共享,工作很難到位,合力無法形成。同時,個別部門對關愛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情況不理想,效果不明顯。這種狀況不利於留守兒童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幾點建議

提高認識,把關愛工作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並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羣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羣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着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係着廣大家庭、廣大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着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爲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

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借鑑舒城縣的經驗,依託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 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 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有關政府部門及縣、鄉(鎮)、村有關幹部和學校的年度工作考覈。二要建立留守兒童工作的統計、監測、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注重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及時表彰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三要注意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進做好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把留守兒童工作成效作爲考覈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四要鞏固和完善 代管家長 等制度,加強對 代管家長 和監護人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同時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加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努力構建以留守兒童爲中心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教育保護網絡。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等的投入。各級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切實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活動室、留守兒童俱樂部、留守兒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寄宿和參加社會、集體、文娛活動的需要,努力爲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監護條件。條件成熟的時候,應儘快把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等設施建設,列爲全省民生工程。要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保障和指導、管理工作,努力達到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同時,可制定有關政策,鼓勵退休教師和其他熱心人士創辦符合一定條件的留守兒童託管中心等,並可考慮給予一定標準的政府補貼;從扶貧基金或其他有關基金中專門劃出一塊,用於對部分特困留守兒童實施救助以及對認真履職的 代管家長 等的獎勵、補助和表彰。

發展並憑託縣域經濟,努力減少留守兒童數量。要積極壯大縣域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爲更多的農民工創造就地、就近就業的機會。本地企業在招工的時候,在積極做好宣傳和保證一定工資標準基礎上,優先考慮錄用留守兒童家長,使他們能夠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們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讓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創業潮,增加農民實際收入,減少外出務工。同時也要告訴家長,在決定外出謀生前一定要周密思考,多考慮孩子的實際需要和前途。此外,應積極推動國家立法,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保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入城市後能夠儘快入學,接受具有一定教學和管理質量的義務教育。 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研報告(2)

此次東莞南博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的地點在清遠市陽山縣七孔元江國小,在爲期7天的三下鄉活動中,志願者們通過走訪特困戶、與留守兒童交流等方式來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

留守兒童的現狀及特點

留守兒童的現狀

家庭的經濟來源

家庭的經來源主要有兩類

(1)父親或母親及夫婦都外出打工。只有逢年時節的時候纔回家,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1500元,能維持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2)在家養豬,種植水稻、玉米、沙田桔等。農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大部分。由於地不夠所以種植的農作物只能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出去賣。如收成不好,就要拿錢去買糧食。

重視程度

(1)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重視小孩的教育,鼓勵小孩讀書,認爲讀書能改變小孩的前途,自己讀不好書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出人頭地,就算賣田賣地也要供小孩讀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2)一部分的父母對教育不太重視,由於思想觀念差,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沒有想到長遠的,認爲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外出打工,具調查瞭解,一條村只有一個大學生,高中生比較少,沒讀完國中的佔十分之三。

留守兒童的特點

(1)留守兒童比例偏高,隔代撫養隱憂重重

雙親均在外工作的兒童直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督,直接對其生活學習,心理健康,能力性格等產生影響;僅父親或母親在外工作也會導致留守兒童因爲缺乏父愛或母愛而對其性格形成及和人交往能力有一定影響。普遍存在的隔代撫養容易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差,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心理情況良好

經過與留守兒童的交流和相處,發現大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很樂觀、活潑也很主動的與人交流,只有個別的人顯得比較內向和不夠主動,但經過我們志願服務隊成員的耐心引導和關係,他們也很快融入我們這個團隊中,臉上也有了笑容,以目前的調查來看,留守兒童的心理情況比較良好,但仍需我們的幫助,繼續去關注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去適應這個社會。

(3)對親情的渴望

留守兒童十分渴望親情,兒童的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對感情也分敏感,對親情的渴望真實反映他們的正常心理,但不容忽略的是一部分留守兒童因爲他們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產生對父母之情的冷淡,對親情的冷漠,從而對生活缺乏信心和熱情,對其以後的人際交往甚至人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4)獨立性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個人獨立性都比較強,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不管他們的家庭是否富裕,精神生活上一點點的缺失,也能激勵他們早日自立、自強,也許正因爲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他們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鍛鍊機會。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留守兒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不發達。經濟越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少,留守兒童數量就越少;經濟越不發達,外出務工的農民越多,留守兒童數量越多。但當留守兒童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時,我們應該考慮它存在時是否與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學校教育措施不力、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等有關呢?

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的對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

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就要求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除生活、生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與愛結合;同時要定期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瞭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促進其健康成長。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

作爲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做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諮詢老師,爲全校師生提供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從而使父母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

各級政府部門明確劃分並擔負責任。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協調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努力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留守兒童自身應加強心理素質培養

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關於留守兒童家庭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爲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爲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鍊和考驗,爲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

通過此次三下鄉的活動可以看出關注留守兒童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任重而道遠。在支教的過程中領悟最深的是,作爲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本身就應該有一桶水這樣纔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所以作爲當代大學生的一員,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