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捨得作文【精品多篇】

捨得作文【精品多篇】

關於捨得作文 篇一

“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這是我爸爸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也是我一直確信的一句話。小時候,我經常把一塊硬幣投入彈珠機裏,而立即從那裏彈出五顆又大又晶瑩的彈珠。那彈珠,也會給我帶來一下午的快樂。或者,用那一元錢買十顆水晶糖,含在嘴裏,甜蜜的度過幾個小時。那時候的“得”是多麼的簡單,漸漸的,“捨得”也成了一種“壞習慣”,每當我在商店裏看到我想要卻對我來說沒有多大用處的東西時,我就會想到“捨得”而決心買下。因此,我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也這樣形成了。直到我回憶過去才明白,當時的我所踐行的根本不叫“捨得”,而是拿它來當作藉口消費罷了,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爲啊,而我卻做了。

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名字什麼的我也記不清了,模模糊糊的想起劇情跟捨得有關。講述的是女主有了一種“超能力"——每丟掉一樣東西后,就會得到一樣等價的東西,但那東西必須是自己有所珍惜的。第一次,她丟掉了她母親離別時送給她的項鍊。第二天她如願以償的被一家電臺公司錄取了,可她畢竟沒有真才實學,因此不停的丟東西來彌補和填充自己所缺的。人類,都是貪得無厭的。在結局的最後,女主在一個三十三樓一個空蕩蕩的房間裏從陽臺縱身躍下——她把自己給丟了。.。

話又說回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捨得的真正用法也許就是捨棄玩的時間來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如別人在休息娛樂的時候,你在讀書;別人在談天說地的時候,你在做文章。這些不經意之間的舍,可能就會讓你得。但舍也不一定只有這一種說話。改掉一個自己不好的習慣,這不也是一種舍嗎?可能到了最後你得到的往往比舍去的要多的多呢!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也不能捨棄了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例如友誼與笑容。整天沉溺於學習中,可能你得到了成績,但回過頭來發現少了很多朋友和與人交往的方式:這也讓你變的沉悶,從而失去了笑容,你的生命也就失去了一份色彩。

朋友,希望你在前進的道路上,把握好"失”的角度,計算好"得”的分量,有舍有得的走下去吧!

捨得的作文 篇二

何爲捨生命中充滿着捨得得?有舍纔有得!不錯的,有舍纔有得!

生命中充滿着捨得,不論人還是動物:公交車上讓座,捨去的是一個座位,而得到的卻是助人爲樂後的滿腹歡喜;鳴蟬捨去的是它金燦燦的外殼,而得到的卻是在高空歌唱的自由;壁虎遇難時捨去的是一條尾巴,而得到的卻是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

正確的捨得,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風格:據說,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原本是張、葉兩家的爭執之地,張家的主人乃當朝宰相,張老夫人致家書一封,宰相回信卻說:“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家讓出了三尺,葉家深感慚愧,也讓出了三尺,便成了今天的“六尺巷”,那宰相捨去了面子上的威嚴,以寬仁禮讓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氣概,化干戈爲玉帛,止爭鬥於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高風亮節,怎會做出如此捨得?

人生一路坎坷曲折,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學會捨得。你嚮往山林中的幽深寧靜,鳥語花香,須捨去城市中的繁榮與喧囂;你仰慕奮鬥者的成功,須捨去安逸懶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萬水,須捨去鄉土鄉音的溫馨柔美。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有舍纔有得!

捨得的作文 篇三

忽然想起一句禪語:“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有人蔑視放棄,認爲那是懦弱的表現;也有人不屑屢敗屢戰,覺得那是頑固的象徵。拼搏與放棄,兩個相逆的詞語,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拼搏不一定正確,雖然前人一遍遍地告誡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但你又如何確定你的堅持一定是無誤的呢?連愛因斯坦都需要一個拋棄錯誤的廢紙簍,何況平凡如我們?放棄也不一定錯誤。丟開過去的謬誤,纔能有正確的前提去奮鬥。若是所有人都將亞里士多德的話奉爲真理,那今天的我們是不是還要篤信,自己會比一顆蘋果先落地?

陶淵明是“舍”的代言人。如果不是當時立志“不爲五斗米折腰”,今天古詩壇上就少了一朵東籬下沐浴在夕陽裏悠然遠眺南山的隱菊,就無法領略“戴月荷鋤歸”的閒適安樂。我們應該感謝他的肯舍,是這一份執著,留下了舉世矚目的燦爛瑰寶。

而“得”的故事卻是令人惋惜的。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後被囚禁在一座孤島上,重兵把守,朋友送他一盒玉雕象棋。拿破崙愛不釋手,整日把玩,小心翼翼地珍藏。可他哪裏想得到,棋盤中藏着一張監獄機關圖,只要他一個失手,就能重見天日!但悲哀的是,拿破崙沒有。這位軍事奇才唯一一次沒有猜透人的心思,造成了自己終身的囚禁和鬱鬱寡歡。最後一代偉人也只能在“望棋盤而興嘆”中一命嗚呼。

“海是終點,也是起點,是百川與雨相擁的地方,也是水隨風而起,再度化爲雲,繼續漂泊的地方。”知道世界上的海洋爲什麼永不枯竭嗎?因爲大自然參透了舍與得的關係。海納百川,得天下之水,卻又慷慨地任憑日曬風吹,不斷蒸騰。是這綿綿不斷的循環,使海洋億萬年來不曾乾涸,也哺育了世間萬物啊!

舍、得,一念之差,人們卻猜不透,處處追逐着這對雙生子的腳步。想想朱聾的“哭之笑之”,想想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開”,再想想凡·高的自盡—看着窗外緩緩飄過的浮雲和暖暖的和煦陽光,突然間就笑了:其實本沒有必要去考慮這些問題,適時放開我們不應該得到和無法得到的,鍥而不捨地追求自己夢想的和必要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面對餘下的不滿和失落,不如就大喊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來將它忘卻吧!我存在着,丟掉奢想的念頭,拼搏應該得到的東西,並快樂地享受每一天,就夠了。

捨得的作文 篇四

佛經雲: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的確如此麼?

孟子曾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義,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不捨得,難得熊掌,不捨生,怎能得義?當人生面臨抉擇時。不如試着學。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作爲凡夫俗子,我們有着太多的慾望,包括對金錢、名利和情感。這無可厚非,因爲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成功人生的鑰匙。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鳴蟬勇敢地甩掉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外殼,所以獲得了在樹上高唱的自由;壁虎在危險的時候果斷地拋棄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必然有“得”有“舍”。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既是“捨得”的過程,也是“捨得”的結果。

有時,我總會想“人爲什麼有舍纔有得,有得總會有舍”我嘗試着不去捨得到得,但似乎行不通。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上帝讓所羅門從權利。金錢。智慧中任選一樣,所羅門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智慧。他認爲,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不能買來智慧,但智慧卻可以創造財富,於是,他憑着智慧來生產。經營。使自己的財產富可敵國,同時他又樂善好施,深得民心,老國王死去後,人民推舉他爲國王,他憑着自己的智慧使人民安居樂業,他在位時是希伯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沒有聰明的捨棄,就沒有以後的輝煌。

如果所羅門沒有捨棄金錢。權力,而是捨棄智慧,他又怎能得到豐碩的知識和人民的愛戴,所羅門智慧的選擇導致他得到的是用金錢和權力換不來的成就。

人的一生中經常會面臨抉擇,要學會棄其糟粕,求其精華,我想這纔是智者吧!

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有時候需要我們做出選擇,捨棄一些眼前的利益,諸如舒適的生活,崇高的地位,名譽,金錢等,放眼長遠的未來,努力去實現自己得理想。

學會捨棄,你才能心無旁騖,專心一致的求取成功。

“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沒有舍哪有得。

關於捨得作文 篇五

捨得,捨得,有所舍纔會有所得——從3歲到20歲、到58歲,託尼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啓示。

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悅。《左傳》中有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你選擇了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某一點,就要承擔你的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選擇了一個人的勇猛,就要容忍他的暴戾;選擇了一個人的智慧,就要容忍他的狡詐。選擇了,捨得了,無非是要真正地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是不是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作爲凡夫俗子,我們有着太多的慾望,包括對金錢、名利和情感。這無可厚非,因爲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成功人生的鑰匙。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鳴蟬勇敢地甩掉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外殼,所以獲得了在樹上高唱的自由;壁虎在危險的時候果斷地拋棄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必然有“得”有“舍”。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既是“捨得”的過程,也是“捨得”的結果。

田忌與齊王賽馬,捨棄了對“戰無不勝”的追逐,獲得了全局的勝利;蘇軾仕途坎坷,捨棄了安逸閒適的生活,獲得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諸葛亮自出茅廬,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捨棄了私益,獲得了百世芳名;韓信早年不過一介乞丐,落魄街頭,他放下尊嚴,忍受胯下之辱,以後青年得志,率領三軍,百戰不殆,終究助劉邦成就帝業,自己也被封爲王侯;王昭君捨棄了錦衣玉食,得到了一時太平與後世讚美;李白捨棄了富貴,而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舍與得之間,蘊藏着不同的機會,真正有智慧的人必然善於取“舍”,而有時不“舍”便會“失”,即使有得也是得不償失。

捨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爲放棄意味着不再擁有,但是,想擁有一切或者不會放棄,最終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你一定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的或自己應該擁有的,否則,生命必將難以承受過重的負荷!

捨得的作文 篇六

捨得一詞,來自佛家語,是禪的一種。捨得哲學也是歷來被推崇的爲人處世哲學。講述捨得哲學的書籍也有不少。其實捨得的道理很簡單,就像一個裝滿了水的杯子,要麼喝掉,要麼倒掉,才能再裝的道理是一樣的,但道理雖簡單卻並不是誰都能運用得隨心自如的。

縱觀身處的這個社會,對照自己,作爲凡夫俗子的我們,有着太多的慾望:對金錢,對名利,對情感……這沒什麼不好,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奴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對於某些東西有時你以爲得到了,過些時候,你可能失去更多;有時你以爲失去了,過些時候,卻有可能獲得更多。

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捨得,捨得,有舍纔能有德,凡是大善之人都能捨,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就像星雲大師在他的書中所寫的佛學小故事講的那樣,一直想着得想着接受想着坐享其成的人閻羅王讓他投胎做了乞丐,過着天天受人施捨的日子,另一個想着給予,想着處處幫助別人的人投胎做了富翁,專門行佈施,把錢財賑濟給窮人。人世間,其實不管貧富,如果一味的貪圖擁有,即使有錢,也是富有的窮人;一個人雖然物質貧乏,但他樂於給人、助人,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

捨得,是一種理智,是一種豁達。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生活總是與他人緊密相聯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配合,相互協作,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一個人如果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顧社會,不顧他人,這個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的。自古以來,凡是有人羣的地方,對自私自利者都是嗤之以鼻,令人側目;而那些捨棄一己之利,處處爲他人、爲集體着想的人,卻能始終得到人們的歡迎和敬仰。俗話說:不行春風,難得秋雨,是啊,只有用自己的真誠的付出才能換得別人對你的信任和支持。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是一種成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讓我們學會珍惜,懂得捨棄吧:捨棄虛僞去獲得一份真實;捨棄無聊去獲得一份充實;捨棄浮躁去獲得一份踏實,把工作也當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把與人交往看成是美好的享受,這樣的人生纔是快樂的人生;這樣的生活,纔是和諧美滿的生活!

關於捨得作文 篇七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題記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吟誦着《離騷》,屈原披髮行吟於汨羅江畔,懷石一躍,滿腔愛國之情直衝霄漢,在歷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屈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長笑一聲,步出長安,縱身躍入祖國大好河山的懷抱。他清瘦的身影,沒有映在唐朝的官吏簿上,卻在青史上映下兩個字——詩仙。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在那樣混亂的時代,他拿着筆,爲黑暗的中國勾勒出一縷陽光,一線希望。棄醫從文,他用大手緊握筆桿,窮盡心血刻下一個個激濁揚清的文字。對國人,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反動派,他的筆像一把尖刀直刺其心臟。他用瘦削的臂膀撐起中國文化,他用瘦硬的脊樑頂起千萬中國人的信念。他把暗夜鑿穿,鑿出一個不朽的名字——魯迅。

金色光華下,婉轉的樂曲中,她婷婷嫋嫋地走出,曼妙的身影,恬靜的笑容,給喧囂已久的人心一方寧靜。她失聰失語,卻從不幸的深淵到達藝術的巔峯,她贏得的不止是榮譽,更是舉國上下對她的喜愛與尊重。她,在20xx年新春鐘聲敲響之際,用出衆的表演,輕輕在舞臺上拂寫出三個字——邰麗華。

沒有誰能永遠得到,也沒有誰會永遠失去。

沒有誰能不經歷得到,也沒有誰會不經歷失去。

捨生取義,舍仕途取豪情,舍名利得敬仰,舍汗水得收穫……有誰能料到舍過之後還會得到什麼,有誰能想到舍過之後會有怎樣的結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曾捨去,根本就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所得。

不是嗎?

假使屈原苟且地活着,他還會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假使李白爲官,他的詩句還會是千古絕唱嗎?

假使魯迅從醫,他的手中怎麼會有令敵人不寒而慄的筆槍文劍?

假使邰麗華巧舌如簧,誰又能保證她會如此不屈不撓,舞出自己的一片藍天?

捨得之間,怎能輕易判斷得失?

關於捨得作文 篇八

海蔘是一種海洋生物,關於捨得的作文。它屬於腔腸動物,就一根腸子通到底,雖然它看起來貌不驚人,但是它卻生命力極強。研究發現,海蔘一旦遇到危險時,便吐出自已的內腔,當“危險”的注意力被那一團粘粘糊糊的腸腸肚肚分散時,它便乘機逃之夭夭;還有一種動物---壁虎。它看似也毫不起眼,然而遇到危險時,它會當機立“斷”。當它被危險困住時,它便馬上折斷自已的尾巴,而讓自己得到安全。

我們常常說一句話:“捨得不捨得”。言下之意爲願意不願意放棄。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我們總是願意不斷的追求得到自己的期望,總是不願意放棄自己已經的所有。因爲心裏總是不捨得,常常因爲就是不捨得,所以也就得不到,於是也就常常的煩惱。

細思“捨得”這個詞,就會發現頗有深意,把它分開來理解,就不防這樣認爲,沒有“舍”,怎能“得”呢?就如海蔘和壁虎,如果不願意舍掉自已身體的一部分,那麼就不可能保全生命。海蔘和壁虎自然是沒有思想的,當然不會有如此高深的領悟,之所以能捨得全憑生命的本能使然。可是人類卻是有感情會思想的高級生物,我們能思想創造出宇宙飛船探索宇宙,我們卻總是想不到唯有捨棄才能得到,而往往在個人的得失上拿不起放不下。其實,“捨得”並不是單體的存在,舍和得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就象辨證法,不是說萬物都是辨證的存在着嘛。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道理誰不會講呢!因爲如果疼不在已身又豈知他人之痛呢!如果真是這樣,如是我們真得在爲“捨得不捨得”的得失而苦惱的時候,那麼就靜靜地問問自已的內心,自已倒底想要什麼,讓自已的真心來決定是“舍”還是要“得”。恐怕很多時候,內心極力想得到的,卻還是要舍掉了。然而,這就是生活,它註定了那些必然的單項選擇,不要爲你舍掉的難過吧,因爲在你不經意間,在你沒有注意的地方,你已經得到了,只是,你還沒有發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