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高三語文作文教學教案(精彩多篇)

高三語文作文教學教案(精彩多篇)

高中作文精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通過複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綱);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歸納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並學會靈活地運用,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概念入手,揭示課題。

明確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內容;二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三是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複習,梳理方法。

(一)複習抓住主要內容的方法

1、複習課文

複習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用什麼方法概括。

2、討論,小結,讓學生明確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本方法。

(如:連接各部分意思,提問題想答案……)

(二)複習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

1、複習課文

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到的思想,要求學生思考:怎樣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課文 內容 思想 從重點詞句段體會

《荔枝》 圍繞荔枝寫了“我”跟母親之間的幾件事。

《一夜的工作》 講作者在陪同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時,目睹總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討論、小結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

[即:邊讀邊問爲什麼(抓住主要詞句段)]

三、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1、剛纔,我們已經複習了抓住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師想檢查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方法。 1/5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2、分發提綱,出示短文《借鏡子》,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3、師生共同評議、交流。

4、師小結,鼓勵:瞧!大家已經能夠把從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靈活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了,真聰明!

四、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回去請同學們從課外讀物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第 二 課 時

(三)複習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1、複習課文(仍以上述課文爲例),想想這些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體會到的?

2、討論、小結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閱讀課外短文,要求運用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

突出複習特點 發揮主體作用

——“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閱讀複習課設計說明

安溪實小 林毅斌

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是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學習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根據複習課的特點,我們確定;以通過複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爲教學目標;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歸納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並學會靈活地運用,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爲教學的重難點,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啓導學生自主學習爲指導思想,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現說明如下:

一、營造和諧環境 激發自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爲此,教學中我們努力做到:

1、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複習

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內容豐富,有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文體各異,有記敘、說明、議論……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存在差異。爲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投入到複習中去,我們採用教師推薦與學生自選相結合,通過推薦典型性的課文,如11冊的《開國大典》《荔枝》《只有一個地球》《一夜的工作》《鳥的天堂》,12冊的《十六年前的回憶》《詹天佑》《草船借箭》《賣火柴的小女孩》等課文讓學生選擇;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課文複習。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複習

語文學習活動強調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自由度以及各種顯性的自主參與活動條件,讓學生主動實踐,親身體驗,弘揚個性。在學習方式上,我們努力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統一起來。獨立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確確實實地讀書思考,複習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文章表達的思想。合作性的學習,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小組的交流討論,充分發表自己對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體會文章思想的見解。在學習方法上,我們積極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複習課文,既可以按照自己平時養成的習慣進行學習,也可以按照自己平時最常用的方法進行學習,從而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複習課文時,可以是默讀、輕聲讀、誦讀等等,也可以是邊讀邊畫、邊讀邊想、邊讀邊議等等。

二、把握複習重點 啓發自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促進學生真正掌握“把握文章思想內容”的方法,並能夠做到靈活運用於閱讀實踐活動之中。

高中作文精選教案 篇二

大學聯考寫作複習“發展等級” 訓練(三)

有文采【教案】

【教學目標】

複習訓練寫作 “發展等級” “有文采”

【教學重點】

1、善用修辭:引用、排比

2、引例文學、文化味濃

【教學難點】

1、精當的形象描述

2、理性思辨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方法】

自主圈點修改,合作探究升格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課堂調查:同學們,高三複習就要結束之際,你們能否想想:作文得高分的關鍵是什麼?

2、指名回答:除《考試說明》“基礎等級”審題準確的要求外,對於寫作還有“發展等級”的要求是深刻、豐富、有文采、創新。今天依次訓練“有文采”。

二、仿照示例,咀嚼例文,圈畫點評。

(一)課前自主圈點,課堂分組討論:

1、夕陽無限 (2005年的話題是:“鳳頭、豬肚、豹尾”)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哀怨地唱着。而我是偏愛夕陽的,那雄渾的晚霞盈天,磅礴的暮靄雲海,顯得甚是昂揚壯偉,這是日暮前最後的華章,卻是最鏗鏘的一章。

“烈士暮年,壯心不死”,曹孟德是如此驍勇。年少時的輕狂,而立之年的囂張,歲月終究沒有洗去梟雄的本色,夕陽時的感喟,依然震撼。

有說生命的絢麗是爆發在最後一刻的,那是淋漓盡致,暢快的收場。無怪乎阮籍是心如止水般赴刑場的,架器起琴,撥着《廣陵散》,指關移動那刻,琴聲使他的生命昇華了,作爲魏晉風流的象徵,他成爲了一個童話。 有的人一生活得轟轟烈烈,他的結尾便是不朽。岳飛與文天祥,同是詩人同是英雄,同寫下了氣吞山河般的悲壯。走完八千里雲和月,自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歌可泣的蹉跎歲月,生命,最終收束於激情。

未必要有淚水,未必要震撼,細節也能創造感動、記憶永恆。朱自清死於貧寒,死於戰亂,沒有留下遺物,卻留下了文字與氣節。他本可以活下去,但他拒絕了外國的糧食與醫治,拒絕了侵略國土者的憐憫。誰又能說這不是壯烈,誰又能否認他留下的響亮回聲?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平凡一生已有不平凡的回味,能順利走到終點已屬不易,況且一路上的風雨又施加阻力。每個生命都是精彩的,每個生命都值得尊敬。楊絳先生在《我們三》的開篇寫到了錢鍾書在病榻上與她的訣別:絳,好好過。這是錢先生最後的四個字,六十多年的相濡以沫,言語間所來不及表達的情感,全在裏面了。人生的超脫與練達,對生活的關照,雖僅四字,足有意味。

“吾身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生風雲,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匆匆過客,滄海一粟。生機勃勃的青年時代,充實幸福的人到中年,而知天命而到耄耋。夕陽苦短而夕陽燦爛,吾生有涯而知無涯。認真地過完一生也不應有憾,看那瑰麗的夕陽便可響亮地說一生無悔。

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

示例:【點評】語言生動富有文采,表現在詞語生動,(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古詩詞,)使用成語等文言詞語(節奏感強,精煉生動,顯示了較爲深厚的文化底蘊)。

2、從吵架開始(2003的話題是:“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並非夷人生來不吵架,本人曾經有幸在歐羅巴旅行,眼見多起夷人糾紛,但我中華之吵無論是頻率還是方式均有國粹之特色。 於是坐出租要吵架,二樓拔了一樓一顆大蒜頭也要吵,孩子在幼兒園打了一架,還要吵。吵就吵吧,還得帶上兩個幫腔的,於是一個電話,好,二姥爺受委屈了,我們晚輩 我曾問過一位幫架的大媽,“您爲什麼幫您侄子吵架?”大媽很氣憤:“我侄子我能不幫嗎?他罵我祖宗,我能裝沒聽見嗎?”“那您知不知道本來就是您侄子的錯,要是外人您還氣。難道我們大夥真的就好壞不明嗎?不可能。您又不傻,可爲什麼一時心急,上了賊船?爲什麼?因爲那個吵架一方是你的至親好友,感情深,你對他有一種信任感和親近感,而這正是一個陷阱,埋葬了是非正誤,削弱了你對事物認識的程度。你想想,如果上文那個不是大媽的侄子,大媽恐怕就要想了,這到底是誰錯誰對,自然不會去亂吵。

光吵架這樣嗎?不。生活也一樣,每一個人在做事時,都容易讓主觀左右自己,用自己的感情喜好迷了自己的眼睛,昏頭昏腦犯了大錯。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薩達姆就是典型。當然,人是感情動物,做事意氣很正常,遇上熟人乃至親朋,印象分就上去了。但是,別忘一個社會,需要感情做它的潤滑劑。但社會的存在有它的人間正道,有它的黑白天理。個人的感情在規律的面前,在正誤的認識面前,過於主動過於激化,只會與正確背道而馳,只會矇住你的雙眼,因爲感情代替不了認識,我們是理性的。

從吵架開始,讓感情不再攔住你的認識,給世界多一點公平。

【點評】語言生動富有文采,表現在詞語生動,大量運用鮮活的羣衆口語,清新,簡潔,生動,生活趣味濃;大量運用幽默詼諧之語,妙趣橫生,含蘊豐富。

3

每當因沉迷電視和網絡而心懷不安時,我常常會不由嚮往起晚清文人筆下的生活:“雪後晴日,溫冬酒一壺,滷肉,糟魚爲佐,臨窗獨酌,閒看頑童呵手堆雪人。”

閉上眼幻想出文人臨窗品酒而笑的閒景,電視中誇張的娛樂節目,窗外鬧市區的燈紅酒綠,便不由得淡去了,消失了。

是啊,這樣一個時代,極少有人再像北島那樣,在閒暇時候將頭仰起,看庭前花開花落,窗外雲捲雲舒。取而代之,各式缺乏營養的肥皂劇將我們本就不多的空閒填滿;各種充滿銅臭的商業小說,電影將原本詩意的生活抹除,那些本該裝點生活的細節,都到哪裏去了? 值一提,他的身上包含着詩意,彷彿他不再是五金店的小老闆,而是個像北島一樣多情的詩

太多時候我們都憐憫自己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忙碌,於是將投身於商業化、娛樂化作爲一種理所當然的消遣,於是我們將身邊細小的美丟出視線,丟得理所當然。於是,如同沈從文那樣靜坐小屋中潛心寫作成了浪費生命;在藝術館中欣賞畫作成了附庸風雅;不看美劇韓劇就是過時;週末不到商場血拼就等於沒有周末。生活在這樣的邏輯中,整個世界彷彿變得扭曲。

記得《海上鋼琴師》有言:“繁華的城市應有盡有,唯獨沒有盡頭。”沒有盡頭?不,其實是有的。只是那個盡頭在你心中,當一個人將外界誘惑無限放大時,他便忽視了內心的盡頭。生活變得越來越單調誇張,將細節一點點碾碎。這樣的人生正如同山珍海味,偶然嘗之,甚佳;日日食之,令人厭惡。

西方哲人有言:“如果你有兩美金,那麼一美金買麪包,一美金買水仙花。”買水仙花裝點內心,裝點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座房子,有的房子佔地面積大,有的很小,但小

房子同樣值得以細節裝飾,不是嗎?畢竟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一次生活的機會,何必總站在房子的窗口張望外界繁華似錦,那終歸不屬於你。而你所要做的,是將屬於你的房子裝點上芬芳的水仙花,這是細節,陶冶你的心靈;這是美,裝點你的生活。(評分:65分)

【點評】語言生動富有文采,表現在詞語生動,文題和第四段在精當的形象描述中飄逸畫意詩情,在經典引用中散發着書卷氣息。

——那是“鳳頭”。

園林之美,美在行到水窮處那淡遠悠揚的小曲戛然而止,令人不禁爲那未能一見的一笑

被園林的“鳳頭”深深吸引,或許就是那門口不經意間的一瞥,如同曲中主角豔豔的登場,在一低眉一轉調中已將人們的心深深鎖住:“下一幕該是怎樣的情節呢?”人們不禁會問。正如這園林一幕閃亮的登場,人生的登場亦如此驚天動地:嬰兒一聲異常響亮的啼哭宣告着一個生命的誕生,四周是家人歡欣的喧鬧,是友人無盡的祝福。人生的登場就是這般驚豔,一如一扇圓形的園門已徐徐打開。

接着,這個新的生命開始成長,也正如這遊園拉開了序幕:“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面對紛亂而無頭緒的人生,這些初來乍到的孩子必須面對這跌打滾爬,從而在磨練中尋找人生的充實與豐富。如果說人生是一曲琵琶女指間淌出的小曲,人生中那“弦弦鳴。”不錯,這是人生在久久無聲的積澱後爆發出的無窮熱情,演繹着一出充實豐富的人生。換言之,正如“豬肚”般多彩與自如。遊園之旅亦在此時被推上了巔峯:看不完的春柳春花滿畫樓,遮不住的青山隱隱,綠水悠悠——“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一幅七彩晚霞般的園中風景,也在人生的磨練與打磨中,幻化着奇妙的色彩!

當這園中之景漸漸被賞盡,

【點評】語言生動富有文采,表現在句式靈活,長句,短句;獨詞句,主謂句;設問句,反問句;頂針句,排比句;一般敘述句,醒目突現被敘述主體句(如開頭三段對“鳳頭”“豬肚”“豹尾”的突現)等等,句式還不靈活多變嗎?

5、“遠視眼”的世界(一模)

“我們一味地征伐卻背叛着初衷。我們消滅了貧窮還消滅了什麼?”

細節。 或者說,我們將晶狀體擠壓拉昇將自己成功的變成了“遠視眼”。 要去遠方只好走得快些,慢工細活的鞋子是最不需要的東西了……

現代人迫切的向前奔,生活中的快時尚快娛樂蜂擁而至,沒有人想被時代的浪濤遺忘在身後的大海。在急躁與慌亂中細節成了最次要的——

細節未曾消失,只是我們看不見了。

於是想要尋回細節的人出現了,只是這一次,細節成爲了奢侈與品質的代名詞,不僅是商業化與娛樂化時代中注重細節的產品成爲奢侈連它的出現本身也是難得了。他脫離了日常,人們便尋找一個特定的藉口來獲得它——體悟生活。你或許要笑:生活不就是我們經歷的這一切呢?只是我想問你:現在你在體悟生活嗎?你是否清楚地明白何爲生活呢?

無論是時代的大環境,還是個體的意識覺醒不足,都由絢爛的現代的“生活”自得其樂而矇蔽真實。本由細節構築的生活,被裝飾再被抽空成爲脆弱不堪的空洞。這痛心的一切在“遠視眼”的世界中只是光怪陸離的美麗。然而總有人不屬於這個世界,一個鞋匠,一個守門人,或僅僅一位熱愛閱讀的人,他們用細節構建他人或自己的物質與精神世界,或是從未遠視,或是帶上遠視鏡,這並無妨。重要的是他們看見了細節,並在商業娛樂化的世界堅守它,從而構建了生活。

聲稱着“體悟生活”去刻意追求細節的人們可否知道——生活本不該是主觀前往的目的地,

化用《刺蝟的優雅》中一段話:去生活吧,看一場耐心講述的電影,讀一本有持久生命力的書,看一顆白色的野蘑菇在幾天時間內綻放又消亡……讓悲哀的人生舞臺鐫刻上美麗細節的斑斑印記吧。(評分:65分)

【點評】語言富有文采,表現在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比喻,把“刪除細節”比作“遠視眼”,形象深刻。

6、那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一模)

人非的悲哀悵惘,殊沒有想過,爲何“花相似”呢?

卻忘卻了即使美好如“巧笑焉兮,美目盼兮”一般的古典女子,桃花每一瓣上的紅暈,每一點花蕊在風中顫動的風度都蘊含着別人無法替代的諷刺,那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亦構成了每個人生中別樣的景緻。

囑,聲音溫暖,如在耳畔,聽不真切卻愴然若失。”正是這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給予我們家

昨夜心中煩悶難以入眠,掀開被子赤手赤腳站在落地窗前,腳下是一片繁華的近乎虛妄的燈紅酒綠,仰望,卻悲哀的發現連城市的天空都已被五彩斑斕的霓虹燈浸淫,如同染花了的布,失去了最原始而純粹的黑,更不用尋找星星的身影了,只剩一輪淺淺的孤月。想起十年前與姐姐坐在老家的大陽臺上數滿天繁星,忽的一驚,我們何時變得粗枝大葉,如癡可悲而不自知?當晝夜被開關控制,當四季被空調左右,當山水被裝入相框,當所有的自然被人造的假象取締,我們看見的只是一個個被複制的人,一圈圈循環播放的命運,我們又去哪裏取證記憶的細節,找回那些不慎遺失的美好呢?

我們不能一邊享受着城市的優待一邊指責城市的喧囂,我只求守住初心,守住一絲一毫屬於歷史的氣息,守住那些細碎二美好的存在,令桃花不會笑着調侃:“歲歲年年人相似。” 四季消長分明,古樹支起蒼穹。(評分:65分)

【點評】語言富有文采,表現在善於運用修辭手法——引用、排比,整飭有氣勢,富有文學氣息,在連詞綴句中盡展修辭魅力。

7、海棠花未眠(一模)

川端康成曾寫過:“凌晨三點起來,發現海棠花未眠。”讀罷,我被這細節的美深深折服,也讚歎於作者取芒焰於平淡,得絢爛於細微的觀察力。

擡眼一看,路上卻充斥着匆匆的行人,盯着手機,刷着微博微信,再美的晚霞也不夠使他們駐足留戀。我想起北島痛心的感嘆,當商業與娛樂佔據人類的心靈,那細節之美難道只會出現在詩人與作家的文學花園裏嗎?

慨萬分,伍爾夫望着牆上的斑點心緒悠遊,在現代人看來,恐怕是蹉跎歲月,揮霍年華吧! 對細節的敏感,歸根於心靈的平靜。身體可以奔跑,而內心卻需要安頓。在娛樂界蓊蓊鬱鬱之時,人心輕浮躁動,偏愛那些純粹的逗樂,傾向於歇斯底里的嬉笑怒罵,關注那些博人眼球的人間喜劇。再這樣的環境下,要想有平靜的內心,實屬不易。

然而真的很難嗎?陶淵明給出了他的做法:“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無論何時何地,外界是否一片喧囂,保持內心的蘊藉,你就能擁有川端康成的內心,發覺細節之美。

同樣,對細節的崇尚,並不單單依靠個人的內心調整,社會也應當放緩腳步,把人們被撕扯掉的精神文明重建起來,“小康”並不只是生活的富裕,也是生活的康健。慢一點,再慢一點,這不是消極的不思進取,而是更符合自然規律的生命諧和。當你在前進的路上跌倒了,不要咬着牙立即爬起,生怕被趕超,那樣只會弄得遍體鱗傷;不如扭過你堅定鑲嵌的頭顱,看看你周圍的世界。路邊的野花向你微笑蝴蝶揮舞着翅膀在空中漫飛,抖落的露水在陽光下散發光芒,又有基層黃爺落下擁抱泥土,又有幾圈大眼緩緩飛過。這些細節,閃耀着自然地光輝,是上天的饋贈,使我們跌倒時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木心老先生曾有首詞懷念從前的生活:“從前的日子變的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讀罷,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所感念吧。其實,那海棠花從未消眠,它一直甦醒在人們心中。(評分:66分)

【點評】語言富有文采,表現在文句有意蘊,文章在理性思辨中展示人文底蘊。

8、我幸在此不癡不慧中(二模)

【篇三:作文公開課教案】

滿分作文公開課教案

針對2、3、4年級的同學,開作文公開課。

請了解公開課不是正式上課,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爲宜。通過一課時時間讓家長了解互動作文的教學特色,讓學生感受寫作文的快樂,體現有趣+有效兩個教學特色,本節課教師要事先說明,事後總結。

1、體現互動討論的教學特色,在這堂課中,讓學生敢說,敢表現自己,迅速融入團隊,通過課堂討論學習如何生動的描繪一個事件,讓學生感到寫作文“有趣”。

2、體現集思廣益的教學特色,讓學生紛紛貢獻得意的詞彙,瞭解作文需要大量生動的詞彙,這是未來滿分作文中大量使用的寫作技巧。通過集思廣益出來的作文無限接近於滿分,讓家長看到“有效”提高作文水平的效果。

可以選擇貼鼻子或者“天氣真熱”“ 天氣真冷”五感兩動教學法。 開場白:

各位家長,歡迎大家參加“北師大奧小滿分作文”公開課,滿分作文特訓的宗旨是“有效有趣”,所謂有效,就是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成績,我們很多學員學完一期作文以後,寫作能力比大一兩個年級的師兄師姐還要高,而且我們採用北師大奧小滿分作文教材,每次上完課以後,都要讓家長在上面籤一個字,讓家長親眼看您孩子語文成績的迅速提高,我們對自己教學效果有信心,也敢於讓家長監督我們每次課的教學效果。所謂有趣,您們一會就會看到,您孩子上我們的作文課,不僅僅是被動的學習,而是主動地參與,他們上課的時候會感到非常的快樂。

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

貼鼻子是示範課,可以在一節課中給家長完美的體驗。不在乎學生寫得如何精彩(沒有上過作文技巧課,不會寫得很好),但讓孩子們鍛鍊在課堂上的互動,作文有的可寫,喜歡上這門課,目的就達到了。

五感兩動寫“天氣真熱”或“天氣真冷”公開課流程:

1、老師經常說,寫作文要具體生動,那麼怎麼寫作文才算是具體生動呢?我們今天就來實踐一下: 2. 我們今天要寫的作文是“天氣真熱”,那麼你們說說天氣真熱這篇文章你們

會怎麼寫呢?隨機找3-5個同學說一說,表揚一下說的比較具體生動的同學們。比如“說得不錯,還有沒有同學來補充一下??”

1

3、今天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方法,讓大家寫作文的時候非常的具體生動,而且,

大家掌握這個方法以後,你們一定會比高年級的同學寫得還要好,你們信不信?好,我們開始學習“五感兩動” 4. 大家知道,人有五種感覺,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

個時候,老師要用手指着自己的五官,同時說出這幾種感覺),強調一下,觸覺不僅僅是手的觸覺,全身的皮膚都是觸覺。兩動非常簡單,就是我們的思想活動(想)和實際行動(做)。 5. 以下分別提問,讓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論出結果,把好的詞句簡要記錄在黑

板上。以備大家看着這些詞進行寫作。 今天天氣特別熱,

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天上沒有云,太陽白得耀眼,停車場汽車頂蓋上的空氣都扭曲了,小河裏一點水都沒有,田野的土裂成一塊一塊的。 我們聽到了什麼:樹上知了不停的在叫,屋裏空調嗡嗡響。

我們皮膚感覺怎麼樣:從觸覺上,感到太陽曬得臉發疼,太陽照在後背上,火辣辣的疼。手一摸汽車頂蓋(單槓雙槓)等金屬物品,燙手。

我們的鼻子和嘴是什麼感覺(選談):聞到柏油馬路被曬化的瀝青味道,感到口渴,口乾舌燥。聞到乾燥的塵土味道。 請同學們再寫兩句形容天氣熱的句子。 晚上熱得睡不着覺(思想活動,實際行動)。 我一口氣喝了兩瓶冰水才涼快下來。(實際行動)

我走在外面的馬路上,熱得受不了,想着馬上到有空調的屋裏,吃冰激凌。(思想活動)

衣服一會就被汗溼透了,衣服可以擰出水來。(寫實,觸覺)

寫板書如下表(看、觸、想、做位置留大一些,另外三個位置留小一些),

2

6、讓大家寫天氣真熱這篇作文,假設同學們走在外面,感覺很熱,然後走回家,

迅速讓自己涼快下來這個情景。詳細描寫“看、觸、想、做”這四個部分,至少三句話表述,另外三個可以適當描寫。

7、讓同學們分成三到四個人一組,讓他們描述剛纔的場景,儘可能用上黑板上

的詞。這樣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會很高興。老師在此時到各個小組聽同學們說,等一會挑幾個說得好的同學在全班面前說。

8、讓同學們主動發言,說一下“天氣真熱”的情景。鼓勵幾個說得好的同學。

這段話較長,不用讓同學們真的寫,就是說就可以了。

9、總結本節課,“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應用了北師大奧小的特色課堂教學法,

全班同學一起集思廣益,寫出了精彩的一段文字,我注意到同學們剛纔用??詞非常精彩(這個時候用手指着黑板上的好詞好句),我們短短的半個小時,掌握的新詞彙量比正常上課一個月都要多,每個小朋友寫這篇作文的能力比培訓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未來上課,也會採用這種方式,讓大家在上課的時候多討論,多發言,讓大家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迅速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這也就是我們滿分作文的宗旨,有效!有趣!” 根據氣候,可以換用天氣真冷: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 篇三

[訓練目的]

1、培養結構思維能力及調整文章結構的修改能力

2、能夠從段落結構上對習作進行修改,使段落更清楚、結構更完整

[訓練指導]

調整文章結構的能力是一種文章的內容的構築能力,它是作者邏輯分析能力的直接反映。對文章結構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能在中心思想的指導下,通過結構思路把文章的內容構築起來。從內容上看,調整結構包括整體佈局。線索設置。層次安排。段落劃分以及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要使這些層次、段落等得到最優的組合,就要理順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要理順這些邏輯關係,就要培養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有了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能把文章結構的內在邏輯關係理順,那麼,調整結構就有了堅實可靠的依據了。培養學生的'結構能力,應該重點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是,學習文章結構的基本方法

文章的結構方法多種多樣,而讓學生從中學習和掌握文章的基本結構法,是很重要的。就議論文來說,就應掌握總分式、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等幾種結構方法。

其二是,要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佈局謀篇,就是要在中心思想的控制下,將材料科學地組織在一起,使文章成爲一個具有特定的內部聯繫的完整結構。這一工作主要是靠邏輯思維來進行的。

培養學生布局謀篇過程中邏輯思維的能力,就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做到文章的結構完整、嚴謹,層次分明,中心突出。它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整個思維過程都應把突出中心思想放在首位。材料的詳略,層次的安排,都要服從如何更好地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如果該詳不詳,該略不略,或不能將集中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放在顯要的位置,中心思想就會被沖淡,被掩沒。同時,中心思想要首尾一貫。文章從開頭,經中間,到結尾,都要體現同一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突出出來。

(2)要保持文章部分思想與中心思想之間、部分思想相互之間在邏輯上的同一性,這就是說,部分思想必須能反映整體思想,部分思想之間要相互照應,否則就會破壞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同時,部分思想之間的聯繫要合理,即應該反映事理的固有聯繫,否則也會失去結構的嚴謹性。在部分思想與部分思想之間有較大的跳躍或轉折時,應該注意合理過渡,保持前後思想之間的繼承性和連續性。

(3)層意要明確。每個層次又須具有相對獨立的、完整的意思,它的內容必須是清楚的、確定的。同時,層意之間不得重複,不得矛盾。如果層意出現全部或部分重複,層次的界限就會模糊起來;如果層次之間一旦構成邏輯矛盾,所闡述的思想便不可信或模糊不清。只有各個層次內容明確,彼此之間不出現重複和矛盾的現象,才能做到層次分明。

(4)層次安排要合理。層次安排,要有一定的順序,哪個在前,哪個在後,要根據輕重緩急、大小主次來安排,做到有條不紊地來表達。同時,要注意前後之間的連貫性,或承接,或轉折,或並列,既要反映事理所固有的聯繫,也要反映邏輯規律的要求。

高中作文精選教案 篇四

從古代議論性散文中看論證方法之對比論證

經濟管理部 周紅芳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對比論證的相關知識及其類型

(2)學生從所學《師說》《過秦論》課文中找到對比論證,並在寫作時借鑑

2、能力目標

樹立文體規範意識,提高學生寫議論文的能力,靈活運用對比論證方法

3、情感目標

在議論文寫作中,學生通過使用對比論證的方法,明確是非善惡,能明確表達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重點

1、學習《師說》《過秦論》兩篇古文中對比的論證方法

2、辨析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

三、教學難點

學生在具體寫作時能借鑑古文中的對比論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

議論文是考生在考試中選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文體,許多學生之所以不能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是因爲不能恰當運用常見的議論文論證方法。從多次作文閱卷情況來看,大多數同學只是使用例證法,論證方法很單一。其實,語文課本中的古代議論性散文《師說》《過秦論》《勸學》等名篇,已經爲我們展示了精妙的論證方法,今天,我們就從這些古文當中學習論證方法中的對比論證。

(二)對比論證的定義

1、什麼是對比論證?

用相反或相對的兩方面事實或道理論證論點的論證方法。對比可以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

(三)學習《師說》《過秦論》的對比論證

《師說》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造成了強烈的反差效果,使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值得同學們學習借鑑。而《過秦論》運用對比論證方法也堪稱精彩絕倫----通篇的對比: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九國之師的對比;陳涉與九國之師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讓人對秦的滅亡感到觸目驚心,對秦滅亡的原因認識得更加深刻透徹。也讓我們看到對比論證這一平常普通的論證方法運用得當,其作用多麼神奇而強大。

(四)對比論證主要有兩種類型:

(1) 縱向對比,就是對不同歷史時期內屬於同一類的不同事物,或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情況進行 “縱向”對比,是非得失,一目瞭然。

學生查找,教師概括

如《師說》第二段中: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首先闡明觀點“師道不傳,人而有惑”,接着從縱向選定具備相反行爲屬性的古之聖人和今之衆人,即古之聖人從師、今之衆人恥師的對比點進行分析論證: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而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結果是“聖益聖,愚益愚”。對待從師完全不同的態度,引出截然相反的結果,在正反對比中作者“人必從師”的觀點更具典型性和說服力。

又如《過秦論》中縱向對比----秦國和秦朝的對比:

由弱到強,原因是“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這些政策符合社會發展,是“仁義之施”逐漸強大是必然結果。由強到弱,原因是“廢先王之道”不施行仁義,逐漸衰弱直至滅亡也是必然結果,這就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2)橫向對比,則是對同一時期的同一類事物,或同一事物內部存在的各個方面進行 “橫向”對比,好壞優劣,不言自明。

學生查找,教師概括

如《師說》第二段中: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作者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兩類人即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進行的橫向對比。將“君子不齒”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自恃高貴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從師態度及其結果加以對比,深入分析“師道”難復、恥師成風的社會根源,讓讀者充分認識到“從師”的必要性,從而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又如《過秦論》中的橫向對比:

首先拿進行對比,反襯出秦國的強大,含蓄地指出秦國曆代君王“因遺策”施行仁政,勢力才如此強大,爲論點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緊接着拿對比,突出了雙方的尊卑、才能、軍隊、武器的懸殊,而弱小的陳涉竟能一呼百應,共起滅秦,原因正在於秦朝的“仁義不施”。最後拿”對比,前者勢單力薄卻起事之易,一舉滅秦;後者勢力雄厚卻攻秦之難,自取滅亡,突出了陳涉的弱小以及敗案的“輕鬆”,實際上還是爲了證明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無疑增加了強大的論證力量。

(五)寫作中常見問題

在閱卷中發現,學生運用對比論證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會“議”例:舉出正反事例後,不再作半點分析和拓展,呈現出“論點+正反例子”的簡單模式,這樣使論證缺少了說服力。

如下面片段:

詩意地生活,源自人們內心的和諧。(觀點)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瀟湘館,在那一叢青翠的綠竹下迎風灑淚,對月抒懷,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譎的詩。(正面例子)而渾身散發着酒肉臭的薛蟠卻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開河胡謅些“一個蚊子哼哼哼”的段子。(反面例子)內心和諧,充溢着對萬物的愛的人才可以詩意地生活。(結論)(《詩意地生活》)

補充:試想,一個內心渾濁不堪的人怎能讓生活充滿詩意呢?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往往是其內心的真實反映。

(六)運用對比論證的操作步驟:

確定文段所要闡述的觀點----→爲自己的觀點選定具有相反或相異屬性的人或事(先正面舉例後反面舉例或者相反)----→找出對比點緊扣觀點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具體格式:論點→甲事物+對比事物→對比點→結論

(七) 【拓展學習】

以“雙贏”爲話題,寫一段對比論證的練筆。

雙贏,是一種人倫的智慧之美。(觀點)鄭和是一個航海家,率領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他帶着天朝上諭,所到之處,送陶瓷,送絲綢,送茶葉。他送去了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的文化,也受到異域的禮讚和膜拜,同時也學習了異域文化。他用的是東方的“禮”,是東方的智慧。(正面例子)當哥倫布帶着他遠洋的發現,成爲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燈時,他只不過是一個殖民者的先驅,爲了東方的黃金,爲了東方的絲綢而來。所到之處,帶給土著居民的是災難。帶走了車載斗量的財富,留下了殖民地人民泣血的控訴。(反面例子)所以鄭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處處煥發着“雙贏”所帶來的人倫光輝;所以哥倫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處處浸染着貪婪所帶來的罪惡。(抓住對比點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八)板書設計

縱向對比 橫向對比

《師說》

對象: 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從師態度: 從師而問 恥學於師 不恥相師 羣聚而笑之

結果: 聖益聖 愚益愚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論述中心: 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

《過秦論》

秦國 → 由弱到強 秦國 ——九國之師

→ 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 ← 秦朝——陳涉

秦朝 → 有強到弱 陳涉——九國之師

(九) 小結

學生在論證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其實在語文課本中就可以得到解決《過秦論》《師說》就是兩篇運用對比論證的典範。我們只要認真研讀揣摩,在具體寫作時借鑑其論證方法,那麼就可以克服在寫作上的毛病,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將不是一件難事。

高中作文精選教案 篇五

高一語文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作文素材一材多用的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解決學生寫議論文“無材可用”的大難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指導學生通過訓練高效利用自己佔有的材料,學會一材多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教學方法】印發資料,學生訓練,教師精講點撥。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掌握“多角度立意”,處理好素材與論點的論證關係。

【教學難點】把握素材與論點的關係,寫好“敘例”和“議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寫議論文,同學們大多苦於無材料可用。其實,大家頭腦中已經儲存了不少材料,但爲什麼還會爲材料匱乏而發愁呢?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有些同學不會高效率地利用自己佔有的材料,不善於一材多用。由於事物本身的豐富多彩,一則好的材料總是立體型的,具有多元的屬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對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異,因此,同一則材料往往可以從中挖掘出幾個不同的觀點。

二、自主學習

要求學生花8分鐘時間自行閱讀以下材料:

【運用技巧】

一、多角度深思

一則好的材料多是立體型的,具有多元的屬性,不同的人對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異,同一則材料,往往可以從中挖掘出幾個不同的觀點。

例如:

鄧亞萍, 1米5的身高,除了體操教練舉重教練,沒人會看得上。也正是這個原因,打球出色的鄧亞萍曾多次被省隊國家隊拒絕,直到1989年國家隊纔給她機會。鄧亞萍不相信命運,她的邏輯是:勝利,勝利,不斷的勝利。1989年首次參加世乒賽便奪得冠軍,從此鄧亞萍稱霸乒壇,連續8年世界第一,4枚奧運金牌,14個世界冠軍頭銜。賽場上的鄧亞萍是一個傳奇,退役後的鄧亞萍更是讓人驚詫,她先後獲得清華大學學士、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從不被人看好,到成爲一代乒壇女皇,再到成爲北京申奧形象大使,一路走來,鄧亞萍永不言敗。鄧亞萍說:我不比別人聰明,但我一旦設定了目標,絕不輕易放棄,因爲我沒有輸的理由。

從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觀點:①信念 ②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 ③永不言敗 ④拼搏 ⑤不輕易放棄甚至國家榮譽等。

二、依照論點使用素材

議論文中論點與論據的關係,就像魚和水的關係,魚因水而彰顯生命活力,水因魚而具有生機色彩。 一篇好的議論文,議論文論點與論據要一致統一,論點統帥論據,論據要爲論點服務。

首先,在證明論點時,引用材料時可針對不同論點有意識的選擇材料中有用的部分,適當渲染擴充,其他部分可忽略不計。

其次,事例轉述的側重點也要因論點而異。根據論點的需要,對轉述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轉述符合論證需要的內容,巧妙地轉換敘述重心,突出某個側面。能證明中心、圍繞話題的部分要詳寫,和中心、話題無關的,要略寫或不寫。

最後,要對事例進行引申與拓展。緊扣道理寫好事例以後,要不失時機地對事例進行分析引申強調 ,使事例與所要證明的道理緊密關聯,讓閱卷者更明確的知道事例恰當、有力地證明了道理。

【注意】“一材多用”,要注意:準確選取材料和作文立意的“契合點”,不能生拉硬扯、牽強附會。

範例展示

[蘇軾解讀]

蘇軾——中國文化史上的曠世奇才,罕見的多面手,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鉅子。他長於散文創作,他的詩,代表了宋詩最高水平。他的詞,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書法、繪畫,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學、茶道、烹飪、養生、園林藝術方面,他都有獨到的造詣。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臺詩案、太后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爲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雲的不了情。在爲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爲官上,蘇軾堅持爲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築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藥,都於史有徵;在人生態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

[例文1]

雨漸漸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一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

白天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後遭風雨。無論你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着風雨,嘆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吧!那麼,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後見陽光,也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必然了。

緩緩的走着,心情漸漸的輕鬆而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了起來。晚風習習,不覺間雲已經散了,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豔紅的臉。

他回過頭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餘暉中另有一種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場風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穫。

——全國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例文2]

在這裏,再次被迫遠離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運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麗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間就少了一分難得的美景。他義賣字畫,發動募捐,調動民衆疏浚清淤。挖出來的淤泥如何處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築一道大堤,豈不一舉兩得?

於是,五里長堤,六座石橋,爲西子湖再添兩道亮麗的風景:“蘇堤春曉”、“六橋煙柳”並稱“西湖十景之首”。當春日晴朗,柳條低垂,微風過處,萬枝婀娜;遇細雨濛濛,煙波浩淼,柳披紗縵,水被雲吞……

這本是一道“不爲遊觀爲民耳”的大堤,卻無意間成了世間最美的風景。這是一道爲民謀福的堤,一道中國文人的社會良心築成的堤。有了無數絕美的詩文,再築一道實在的長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復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巔。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左右人生的順逆,如不繫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隻要有一顆不屈的心,一顆愛人的心,那麼,何必在乎站在哪裏呢?站在哪裏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

——全國乙卷《位置和價值》

三、精講點撥:技巧解讀

(一) 多角度立意

同一則材料,側重材料的部分不同(立意的角度不同),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觀點。例:鄧亞萍。

(二) 依論點用素材

首先,取其有用,略其無用(選例)

其次,詳寫重心,略寫其他(敘例)

最後,引申拓展,緊扣論點(議例)

(注意:一材多用,要準確選取材料和作文立意的“契合點”,不能生拉硬扯、牽強附會。)

例:蘇軾

四、實戰演練

1、指出下列材料,可以用於證明哪些觀點。(分組完成,1-4組各完成一小題,學生討論——提問——教師點撥——展示參考答案)

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宣佈從微軟退休,轉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因爲他意識到,人生在世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留下多少。在告別會上,他說:“我不能再擋道了,我離開後,會有人填補我留下的空白。”談及微軟的未來,他說:“如果我們不求改變,不吸引優秀人才,這對我們將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分析:這段新聞內涵豐富,有很多可以挖掘思考的地方

(1)比爾·蓋茨退休一事,可以論證:

(2)他給新人留下拓展的空間,可以用來論述:

(3)他捐出財產,從事慈善事業可以論述:

(4)他對微軟未來的看法,可以用來論證:

【參考答案】

比爾·蓋茨退休一事————————可以論證“人生需要放下”,開闢生活的新空問等話題

他給新人留下拓展的空間——————可以用來論述“人才的更新交替”,長江後浪推前浪等

他捐出財產,從事慈善事業—————可以論述“如何正確看待金錢財富”

也可以論述“從‘留下’什麼,看人生的價值”等話題

他對微軟未來的看法————————可以用來論及“創新求變”的重要性等

2、試運用下面的材料,從給定的話題中選其一寫一段文字,證明觀點。

(學生練習——成果展示——教師點評——選擇性地展示參考答案)

【材料】《燭之武退秦師》(課本第1冊)

【話題1】

①金子總會發光的。

②千里馬需要伯樂的發現和扶植。

③顧全大局,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④責已恕人,寬容待人。

⑤燭之武善於辭令,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答案】

①金子總會發光

燭之武年輕時精力旺盛,才華橫溢,但卻被埋沒幾十年而不受重用。到了晚年,國難當頭,才被委於重任,出使秦國,挽救了國家的危難。(敘例)

他就像一塊金子,身上的光芒也許曾因被埋沒數十年而無法閃耀,但在國家存亡之際,他用金子般的光芒化解了鄭國的危機。(議例)

②千里馬需要伯樂的發現和扶植

燭之武年輕時精力旺盛,才華橫溢,但卻被埋沒幾十年而不受重用。直到晚年,在佚之狐“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的極力推薦下,才被委於重任,出使秦國,挽救了國家的危難。(敘例)

如果說燭之武是千里馬,那麼伯樂無疑就是佚之狐了。如果沒有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極力舉薦,燭之武縱有再多才華也難有施展的機會。(議例)

③顧全大局

還記得當鄭伯召見燭之武請其解救國家危難之時,當燭之武壓着滿腹的牢騷藉故推辭時,鄭伯的一句“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讓燭之武毅然出使秦國。(敘例)

燭之武年輕時未被重用,難免產生委屈和不滿,但他懂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國難當頭,必須放下個人恩怨,顧全大局。(議例)

④責己恕人,寬容待人

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滿,而是深深自責,連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最終成功說服燭之武去見秦君,挽救了國家的命運。(敘例)

身爲一國之君的鄭伯用言行告訴了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需要懂得責己恕人,寬容待人。(議例)

⑤燭之武善於辭令,值得我們學習

當夜縋而出拜見強秦之君時,燭之武利用三寸不爛之舌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成功地勸退了秦師,爲鄭國解除了危機。(敘例)

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不一樣,燭之武的外交辭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剛,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場經濟大潮中,人際交往需要大大增加,不善辭令的人,將難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議例)

五、課堂總結

(一) 多角度立意

(二) 依論點用素材

首先,取其有用,略其無用(選例)

其次,詳寫重心,略寫其他(敘例)

最後,引申拓展,緊扣論點(議例)

六、佈置課後作業

從“實戰演練”2中選其中兩個話題寫兩段話,要求按照標清“敘例”和“議例”,星期六中午放學交。

七、反思

1、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中基本能做到人人動手,認真自學。

2、課堂氛圍比較活躍,特別是在提問環節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不少學生主動起來回答問題。

3、各環節時間把握得較好。

4、對學情估計出現較大偏差,很多學生記不清《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導致“實戰演練”2效果不佳。

高三語文作文教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孩子愛的能力發展階段及特徵,理解父愛和母愛的特點與本質區別,瞭解作者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念;

2、把握的結構,體會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經驗等,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導,學生初步掌握梳理結構,並抓住關鍵句子,深入體會含蓄蘊藉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信息與作者的觀點;

2、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體會觀點與材料的結合,探究作者對父愛與母愛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結構分析。體會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2、難點:對父愛與母愛的本質的理解及部分關鍵語句的理解。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提問法、歸納法

2、學法:品讀感知法、勾畫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想】

由於理論性比較強,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有相當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過渡句、總結句、中心句等標誌性語句弄清課文結構層次,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後,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通過討論、發言交流等形式體味關鍵語句、難點語句的含義。最後,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其中把握“父母對孩子的愛”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鼓勵學生對弗羅姆的觀點大膽質疑,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評價。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激發學生情感,引導學生學會愛父母,做一個具備愛的能力、懂得愛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大家還記得孟郊的《遊子吟》嗎,現在我們一齊朗誦一遍。(“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味了慈母的溫情,同學們想一想,之前我們學過有哪些描寫父親的文章,可能我們國中時學習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最爲記憶深刻,父親的背影一直印刻在作者與我們讀者的心中。父母之愛是我們永恆的歌唱,父母給了孩子最質樸最無私的愛,而孩子也應懷感恩之心去回報父母,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交流愛的傳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從理性高度審視人間至愛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二、整體性感知:

(一)作者簡介

弗羅姆(1900~1980)德國精神病學家,新精神分析學家。他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最重要的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一生寫下了大量著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選自他1956年所著《愛的藝術》一書,是其中第二章《愛的理論》的第二節。弗羅姆認識到父愛和母愛的不同,並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父愛的性質,典型地體現了他的學術淵源——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綜合,既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又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二)學生閱讀課文,並勾畫文中關鍵句,提出問題

1、題目爲什麼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而不叫“父母對孩子的愛”,說明原因。

因爲包含兩個方面的愛:一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另一個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2、那麼哪些部分主要寫孩子的愛,哪些主要寫父母的愛?這兩部分的過渡句在哪裏?

1—3段寫孩子的愛,愛的能力的發展4—8段寫父母的愛,愛的對象的發展母愛父愛的根本區別9—10段綜合父母,達到靈魂健康成熟過渡句: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有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

(三)梳理文章的結構並把握文章說明的內容

再一次瀏覽全文,學生討論後劃分文章結構,概括每一段內容。

三、拓展延伸:

作者認爲,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賴父親、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1、一個成熟的人爲什麼要把父親的良知和母親的良知綜合起來?

2、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這兩個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境界呢?

3、我們又怎樣努力在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四、評價性鑑賞:

在深入理解作者觀點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閱讀體驗,對於作者的觀點,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闡發、評價。

1、作者指出的父愛與母愛的本質,以及他們的`積極面、消極面,你認同嗎?並說出理由。

2、你認爲作者所說的母愛與父愛的不同之處在於母愛是無條件的這種觀點成立嗎?

五、本課小結:

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爲了構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展進行的剖析。也就是“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係發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係,最後達到綜合。”就如同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同學們現在是高中生了,如果像弗洛姆說的應該是“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的階段了,我們應該來想想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培養訓練自己對父母的愛?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爲愛而更爲富足!

高中作文精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作文基本技法

——龍眼·鳳頭·豹尾

教學目標:

學會運用基本技法爲作文擬題、開篇和結尾。

教學重難點:

1、作文開篇的五大技巧。

2、運用優美洗練的語言增強文章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教學方式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

文如其人,寫作能力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在古代,一篇文章定終身,而現在的大學聯考,作文更是佔有很大的比重。可是每次提到作文,很多同學都會愁眉不展,一片茫然。其實只要大家留心,就會發現,好的習作都是有章法可循的。今天,咱們就來借鑑一下這些基本技法,讓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2、龍眼——畫龍點睛 精心擬題

標題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擁有一雙迷人的“眼睛”,讀者便會一見鍾情。那麼一個好的標題,又有哪些要求呢?

簡潔 新穎 生動 切合文意 含蓄雋永

明白了這些要求之後,我們就來看看擬一個好的標題有哪些方法?

運用修辭《忠誠:溝通友誼的橋樑》《腹有詩書氣自華》《綠色可聽》《花落春仍在》

用數學式《忍讓≠懦弱》《1+1>2》《真誠+守信=友誼》《學校生活ABC》

反常求異《感謝你——我的敵人》《好馬也吃回頭草》《鳥窩,我們最需要的》

3、鳳頭——開篇出彩 先聲奪人

“鳳頭”即開頭要美麗精巧、新穎貼切,要有創造力、震撼力、吸引力。因此,下筆之前一定要精心構思、反覆琢磨,務求精工。

鳳頭五大技巧:

詩詞開篇,凸顯底蘊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李後主的感悟;“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是徐志摩的不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又是蘇東坡的坦蕩……(《美麗的離別》)

事例開篇,簡潔鋪陳 選擇是難的,更何況是心靈的選擇。荊軻爲了太子丹,他選擇了死;祝英臺爲了真摯的愛情,她選擇了化蝶。在這友情、親情與愛情之間的選擇,他們是這樣做的——(《生死之間》)

對話開篇,引人入勝 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涅磐前對從弟子說:“你看看我的牙齒,怎麼樣?” “都掉光了。” “那舌頭呢,還嗎?” “還在。” “所以說,堅韌的東西總是比堅硬的東西強”。

細膩描繪,形象入題 陽光透過楓林灑下來,我順着光束向上望,卻似乎又看到一望無際的蒹葭,霧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軟。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媽媽的眼睛,看到了當年媽媽做出選擇的那一剎那。(《讓睫毛載來愛,載來幸福》)

排比入題,氣勢非凡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因爲誠實,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爲守信,它變得悅耳;生活如畫,或明麗,或素雅,因爲誠信,它變得美麗。 (《因誠信釀造生活》)

4、豹尾——尾音繞樑,餘味無窮

“豹尾”即文章的結尾應如豹尾那樣,結實,有力。

明代學者謝榛說:“結尾當如撞鐘,清音有餘。”好的文章結尾能夠產生一種“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藝術效果,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喚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那麼如何寫一個完美的結尾呢?

卒章顯志法 即末尾點明文章的中心。可用抒情議論句直接點出來。如“人們,請選擇好你的染缸,點染好你的生活!”(《生活如染缸》)

首尾呼應法 即結尾和開頭照應。如“那天,陽光好暖,好暖……”與開頭的“陽光從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陽光好暖啊……”呼應。

描景寫事法 即在文章結尾描寫景物或記敘事情。如一篇題爲《心結》的結尾“我走向了他……”以寫事法結尾,點出了事情的結局。

教學小結

這一節課中,我們學到的擬題、開篇、結尾的一些基本技法,並不是互相獨立的,每一種方法都可以融合起來使用;而且文無定法,除了今天所講的,還有很多其他的寫作方法,希望大家在課餘時間用心的去揣摩去總結。

課後練習

1、有一種愛,說不清道不明,但是在生活中總少不了他,有了他,我們纔會更近一步,他是誰呢?他就叫牽掛。請以“牽掛”爲話題作文。

2、有人說:“有兩種東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貴;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其實,失去後才知道可貴的又何止於此。請以此爲話題作文。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對一件事情做到具體敘述。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學習文學熱情,陶冶生心情。

教學重點:片段練習

教學難點:通過片段練習,掌握如何使作文具體化的技巧方法

教學設想: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總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感到最難的也是寫作文,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不由的發出感嘆:“作文難啊,難於上青天”。其實作文難寫嗎?答案是肯定的!真那麼難寫嗎?亦不然!

二、活動一:

(一)、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後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個同學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然後用一句話描寫這種現象。

(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

摘錄例句:

(1)、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幣從老師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後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噹噹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畫了一個優美的圓弧後平靜地躺在哪兒。

2、分析:在同學們寫的句子中你認爲哪一句寫的?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加了哪些內容?

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都認爲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兒掉下來,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到地上的響聲,還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寫出了情感。

3、教師點撥:我們在課堂上要會聽課:伸開耳朵去細心的聽,睜大眼睛去仔細的看,張開嘴巴去詳細的說,用心去細細的想,讓後用筆去寫寫、記記——你看看你變的“聰”明瞭。在前面的學習討論中,逐步擴充,最終使句子完整、生動、形象,我們不妨給它取名“步步追問”。用這個方法可以把內容寫的具體一些。但是同學們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去演示,只能通過聯想和想象去解決,使情節更合理,我們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綠色”你可以想到什麼?

4、學生討論總結:

由“綠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軍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氣、青春……等”;

5教師點撥:我們每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之中,生活在親人、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中、生活在親情之中,其樂融融。要我們去刻畫一個人物的肖像,同學們想想,上面兩種方法是否可行?顯然以上兩種方法是不不夠的,我們必須對一個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的描繪,才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優秀品質,我們不妨叫它“局部雕刻”。舉例:《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三、活動二: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片段練習。

(一)、練習話題1:我慚愧。

1、公式:具體心理形象=步步追問+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麼原因慚愧?

(2)、慚愧時是什麼表情?

(3)、慚愧時是什麼心理?

3、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 。 。 。 (二)練習話題2:既喜歡又討厭的同桌。

1、公式:具體人物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歡到什麼程度?

(2)討厭到什麼程度?

(3)爲什麼會有這樣兩重情況?

(4)特別注意人物刻畫。

3、學生練筆、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四、活動三:拓展延伸。

我們在刻畫人物,描寫事物運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體生動,但是要寫出文章的神韻,還遠遠不夠。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大膽誇張,來點叛逆。

2、巧妙悖論,來點幽默。

3、準確撲捉,畫一副漫畫。

4、學以致用,歷練身手。

五、總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尾外,還要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體立意等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 。

六、作業:以“他在孃的臉上親了一下”爲話題,寫150字左右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