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公文精選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

爲持續推進我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根據《陝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第二次徵求意見稿)有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鄉村振興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百村示範、萬戶行動”要求,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堅持重點突破和綜合整治、示範帶動和整體推進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現實需要,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洛南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立足鎮辦條件、村域特點等,適

應不同區域羣衆生活習慣,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實事求是、自下而上、分類確定目標任務。

--規劃引領,統籌推進。以鎮辦爲單位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各項重點任務,強化協調謀劃,合理安排建設時限,實現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進步等協同推進、互促共贏。

--立足鄉村,突出特色。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突出農村特點,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堅持農業農村聯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促進農村宜居宜業、農業高質高效和農民富裕富足。

--農民主體,多方參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激發羣衆內生動力和活力,保障羣衆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強化鎮辦黨委政府責任,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動構建政府、市場主體、村集體、農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

--持續推進,完善機制。立足鄉村振興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百村示範、萬戶行動”基礎,強化銜接,持續用力,久久爲功,積小勝爲大勝。按照“先建機制、後建工程,建管用並重”原則,促進系統化、規範化、長效化政策制度和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形成,推動整治工作提檔升級。

(三)目標任務

到2025年,全縣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以上,廁所糞污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長效管護機制進一步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以上,亂排亂放得到管控,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村生活垃圾實現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在90%以上,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有條件的村莊實現分類處置、源頭減量;各項長效管護機制健全,農民羣衆衛生健康和環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村莊綠化覆蓋率穩定在45%以上,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與“十三五”末期相比,全縣乾淨整潔村覆蓋率由90%提高到100%,重點達標村佔比由60%提高到80%,示範樣板村佔比由10%提高到20%,在鄉村振興中的綜合承載功能進一步增強。

二、重點工作

(一)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1. 逐步普及農村衛生廁所。立足洛南自然地理條件,充分尊重羣衆意願,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實現願改盡改、能改盡改。對2013年以來利用各級財政支持改造的問題廁所,在2022年底前整改到位;對其他問題廁所,結合後續改廁工作,逐步整改到位。對不具備條件的村莊可通過建設公廁滿足羣衆需要,合理規劃建設公共廁所,加快建設鄉村景區旅遊廁所,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強化日常運行維護。到2025年新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3萬座以上,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

2. 狠抓廁所糞污治理。加強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對有條件的區域推動農村衛生廁所改造與生活污水治理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廁所糞污分散處理、集中處理與納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實現廁所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結合發展綠色農業,開展廁所糞污收集處理利用。鼓勵廁所糞污與畜禽糞污統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日常巡檢、設備維修和糞污清掏等管護體系,鼓勵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農民或市場主體組建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建立糞污清掏和資源化利用服務體系。

3. 突出改廁質量實效。嚴把產品質量關,規範招標採購程序,加大產品質量市場監管力度。嚴把施工質量關,由培訓合格的施工人員嚴格按標準要求改廁,或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組織村民施工。嚴把竣工驗收關,制定完善驗收標準和辦法,將羣衆使用效果和滿意度等納入驗收指標。

(二)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堅持分區分類、遞次推進,優先治理水源保護區、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心村、旅遊風景區等區域農村生活污水。以資源化利用、可持續治理爲導向,選擇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優先推廣運行費用低、管護簡便的治理技術。堅持控污與治污並重,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管理,明確監管責任,持續深入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到2025年,洛河、黃龍河等重點區域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以上。

(二)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建立符合農村實際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垃圾處理模式。普遍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建立生活垃圾收運體制,禁止直接焚燒和露天堆放垃圾,取締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各類處理設施。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全面清理村莊內外、道路兩側、村莊周圍積存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徹底清理房前屋後的雜物堆和垃圾堆,消除垃圾山、垃圾圍村現象,杜絕工業污染“上山下鄉”。加快以縣域、鎮辦爲主的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擴大農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服務覆蓋面。推進廢舊農膜、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鼓勵引導農村建築垃圾用於村內道路、入戶路、景觀建設等就地就近消納利用。到2025年,基本實現設施設備齊全、治理技術成熟、保潔隊伍穩定、資金保障長效、監管制度完善,90%的自然村域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處理,基本完成較大規模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

(三)不斷提升村容村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1. 改善提升村莊公共環境。全面清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整治殘垣斷壁,通過集約利用村莊內部閒置土地等方式擴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農村戶外廣告,規範發佈內容和設置行爲。持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引導村民積極開展庭院綠化,圍繞農村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樹推進村莊綠化,利用荒地、廢棄地、邊角地等建設村莊小微公園和公共綠地。保護鄉村山體田園、河湖溼地、原生植被、古樹名木等,開展荒山荒地荒灘綠化。支持條件適宜鎮辦開展森林鄉村建設,實施水系聯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

2.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入戶道路建設,構建通村入戶的基礎網絡,穩步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出行不安全等問題。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夯實鎮辦黨委、政府責任,持續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改革,有序實施3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更多進村入戶,進一步改善村莊交通條件。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突出穩定水源、城鄉一體化、小型工程規範化改造等重點,統籌佈局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維護梳理,推動線路違規搭掛治理。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推動天然氣供氣設施向農村延伸。整治農村戶外廣告,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農村無障礙環境建設。健全村莊應急管理體系,科學管控農村生產生活用火,合理佈局應急避難場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災設施設備,暢通安全通道。

3. 強化鄉村風貌引導。推進村莊整治和庭院治理,制定村容村貌提升導則,優化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相得益彰。有序推進村莊及庭院整治,突出鄉土特點和地域特色,持續開展農房建設試點,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加強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推進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不搞千村一面,嚴格規範村莊撤併。

(四)提高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1.加大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加強銷售和使用環節農膜監管力度,嚴格源頭管控。開展生態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傳統地膜試點示範。以玉米、馬鈴薯爲重點作物,以加厚地膜應用、機械化撿拾、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爲主攻方向,開展廢舊農膜回收試點示範,健全回收網絡,探索回收利用機制。建立常態化、制度化農田地膜殘留監測和評價體系。建立健全農膜回收體制機制,全面提升農膜回收利用水平。

2.全面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以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爲主攻方向,開展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建設,打造典型樣板。健全秸稈收儲供應體系,提高秸稈商品化收儲和供應能力,提升產業化利用水平。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不斷完善秸稈資源化利用臺賬制度,推進秸稈利用運行長效化機制,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3.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程度。堅持生態綠色發展,優化產業佈局,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要求,大力調整畜牧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標準化規模示範場建設力度,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全力推進生態健康養殖,積極創建標準化畜禽示範場。鼓勵畜禽糞肥施用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發展,全面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

(五)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1.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圍繞“六清六治六無”(“六清”就是清潔村莊道路、河道、街巷、庭院、圈廁、田園這六個領域,“六治”就是治理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棚圈亂搭、車輛亂停、柴草亂垛、糞土砂石亂堆這六種亂象,“六無”就是實現全域無垃圾、無污水、無塑料、無污染、無危房、無焚燒)要求,堅持“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進美”12字方針,把村莊清潔行動與農村愛國衛生運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有機結合,由“清髒”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徹底清除農村“五堆六亂”,整治殘垣斷壁,清理死角盲區,教育引導農民羣衆養成健康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結合“五美庭院”、“四美村莊”創建活動,組織動員羣衆,集中力量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實現乾淨、整潔、有序常態化,打造淨美宜居文明村莊。

2.健全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機制。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五有”機制,明晰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產權歸屬,建立健全設施建設管護標準規範等制度,推動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和村莊保潔等一體化運維。合理設置公益性崗位,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員,健全管護隊伍,落實管護責任。

(六)發揮農民羣衆主體作用

1.激發羣衆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運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制度,鼓勵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村民等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相關項目公示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合作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引導農民或農民合作組織依法成立各類農村環保組織或企業,承接本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後續管護工作。堅持農民主體作用,積極引導調動羣衆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村民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人人成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倡導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2.提高文明健康意識。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納入農民教育和農村學校教育內容,培訓普及衛生健康和疫病防控知識,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羣衆進一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通過組織開展專業化培訓,把村民培養成爲村內環境衛生治理和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的主要力量。推進健康村莊建設,完善村莊公共衛生設施,深入開展衛生鎮、衛生村創建活動,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3.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立足實際,制定完善村莊公共場所衛生保潔、社區噪聲控制等文明公約;深入開展“五美庭院、四美村居”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道德積分兌換等活動;將“門前三包”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納入村規民約,明確村民責任,增強農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意識。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創新完善相關激勵政策。做好與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專項整治等政策銜接,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設施建設用地、用水用電保障等政策。在嚴守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優先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用地,積極利用荒山、荒溝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域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能培訓,鼓勵村級組織和鄉村建設工匠等承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型工程項目,降低准入門檻,具備條件的可採取以工代賑等方式實施。

2.加快制度規章和標準體系建設。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農村衛生廁所改造管理、村莊清潔及村容村貌提升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域一系列制度。着眼關鍵環節風險防控,突出羣衆意願徵詢、施工質量監督、工程驗收、後續管護、第三方評估等重點環節,健全制度體系,規範整治行爲。加快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域設施設備、建設驗收、運行管護、監測評估、管理服務等標準,強化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提高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增強政府部門、企業和基層幹部、農民羣衆等依據標準開展工作的主動性。依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創新監管機制,嚴守質量安全底線。

3.構建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預算內投資,按計劃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政策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統籌整合農村人居環境相關資金和項目,逐村集中建設。將鎮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及資金投入情況納入全縣年度工作考覈。引導和撬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投資收益較好、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項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鎮辦負總責、各村社區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總體部署一體推進。各村居要做好組織實施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要當好一線指揮,定期研究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有關重大問題,有力有序推進。

(二)分類精準實施。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優化村莊佈局、合理確定村莊分類,科學劃定整治範圍,統籌考慮主導產業、人居環境、生態保護等。集聚提升類村莊重在完善基礎設施,推動農村人居環境與產業發展互促互進,提升建設管護水平;城郊融合類村莊重在加快實現城鄉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空心村”、已經明確的搬遷撤併類村莊不列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範圍,重在保持乾淨整潔,保障現有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穩定運行。

(三)全面系統推進。調整優化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強化各專項推進辦公室力量。突出質量實效、羣衆滿意導向,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鼓勵有條件的村(居)推行系統化、專業化、社會化運行管護。在縣域範圍內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美麗宜居村莊創建推介活動,示範帶動面上整體提升。在工作推進中,避免大包大攬和“一刀切”現象,充分考慮財力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整治提升任務。

(四)營造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論述,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省、市相關要求,積極推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典型經驗,講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百姓身邊故事。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暢通羣衆反映投訴渠道,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凝聚各方共識,合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考覈激勵。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爲全鎮實施鄉

村振興戰略和鎮辦黨政領導千部實績考覈的重要內容,並將考覈結果提請縣考覈辦納入部門、鎮辦年度目標責任制考覈指標。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存在突出問題列入縣委、縣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督查範圍,強化問題整改力度。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考覈、驗收標準和辦法,加強日常工作調度,定期對各村居社區開展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結果與相關支持政策相掛鉤。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效明顯的鎮辦予以適當獎勵,表彰獎勵一批先進鎮辦、先進單位、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