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區域化黨建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2014 街道區域化黨建工作總結

區域化黨建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xxx街道區域化黨建工作總結材料

年初以來,xxx街道黨工委按照區委要求,結合街道實際,創新組織設置,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載體創新,提高服務能力,黨建區域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一、創新組織設置,健全黨建網絡,組織體系實現區域化。一是強化聯合領導。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爲軸心、以社區黨組織和市水務局、市交通工程局、武裝部等15家轄區單位黨組織爲扇面的“轄區黨工委”。目前,轄區黨工委已成功召開全委(擴大)會議2次,共同商討解決巷路維修、污水管改造等社區事務12件次。轄區黨工委地組建使轄區單位的溝通協調轉變爲聯合領導,使轄區單位支援社區建設由配角變爲主角,使工作由“(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無責”變爲“有責”,實現了轄區事務一起議、活動內容一起定、發展成果一起享,極大地調動了轄區單位黨組織參與區域化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創新組織設置。街道黨工委按照“三貼近”(即貼近羣衆組織、貼近羣衆需求、貼近崗位職責)原則,按照趣緣、地緣、業緣等特徵,科學設置了救助幫扶、平安維穩、文體娛樂等各種功能性黨支部24個,組建了流動黨員、義務巡防、文藝宣傳等各類黨小組30個,轄區黨員實現全覆蓋。三是健全黨建網絡。街道通過單建、聯建、掛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點加強了非公企業的黨組織的組建。目前轄區非公有制企業28家,已組建黨組織的9家,未達到條件組建的全部入駐黨建指導員,真正做到了“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實現了非公黨組織建設全覆蓋。

二、建立聯管機制,強化制度保障,工作機制實現區域化。一是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機制。街道制定了年度區域發展規劃,並與市鹽業公司、公路管理段、菸草專賣局等16家轄區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實行年度目標考覈辦法。二是建立黨員聯管工作機制。街道建立了1個黨員服務中心和6個社區黨員服務站,並分類建立了直管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以及特長黨員信息庫,建立在職黨員社區報到制度,發放了在職黨員聯繫卡,全面開展黨員“一進四雙”活動,即在職黨員進社區,實現雙向交流、雙向管理、雙向監督、雙向服務,達到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互聯互動互助的目標。三是建立完善街道黨建轄區聯動共管的運行機制。街道以社區黨組織爲核心,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建社區黨建聯繫會,明確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項權利和義務,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聯席會議,協調相關事項,研究推進社區工作。每次會議事先確定主題,具體研究黨建重點工作、社區重大建設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項。

三、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共駐共建,項目聯建實現區域化。一是整合轄區資源,完善基礎設施。街道轄區黨工委協調駐區企事業單位400餘萬元資金,新建社區服務中心4個、黨支部活動室6個,文化休閒廣場3個、居民休閒遊園3個。二是強化組織聯建,推進共駐共建。街道建立了駐街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聯繫社區制度、駐街單位幫扶社區責任制度,開展“共駐共建”活動,有效實現區域黨建互動對接。通過領導聯繫、互動共建,各轄區單位自覺把“社區事”作爲“分內事”。目前轄區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26個,組建黨員志願者隊伍8支、共268

人。在共駐共建活動中,共建單位開展扶貧救弱活動7場次,文體活動12場次,爲社區疏通下水管道400延長米,新修污水井10個,翻修巷路500延長米,綠化、硬化面積1200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8萬餘元爲社區添置活動器械和圖書。此外,街道還積極開展了“黨徽耀三區”、“先鋒惠民進萬家”、“黨員幫扶在社區”等活動,組織引導區域內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齊爭共創。

第二篇:區域化黨建工作手冊

區域化黨建工作手冊

區域化黨建,就是以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爲目標,以服務羣衆、服務發展、服務社會爲主線,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爲紐帶,以隊伍建設、陣地建設、經費投入爲保證,以黨組織網格化爲支撐,以創先爭優爲動力,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駐區單位黨組織、全體黨員、居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構建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機制,不斷鞏固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基礎。區域化黨建主要表現爲“六個聯”,即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中組部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通過“十個化”來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即:領導體制扁平化、運行機制規範化、黨組織設置網格化、黨組織活動方式多樣化、黨員發揮作用常態化、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衆長效化、工作載體品牌化、黨務工作者隊伍專職化、陣地建設標準化、經費保障制度化。

1、領導體制扁平化。構建區域化黨建格局,必須形成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領導體制。領導體制扁平化,就是打破條塊分割、減少中間層次、縮短管理過程、增大管理幅度、促進信息共享,推動組織結構由垂直式、單向式向扁平化、網絡化發展,逐步實現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社區化、協 1

作化、社會化、一體化。具體模式包括四個層面:一是在市和城區,要成立地區黨建聯席會議。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成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和社會組織黨工委,領導和指導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同時對街道、社區的領導體制提供一種支撐,使市、城區、街道、社區相互聯動,相互支撐,相互配套。二是在街道,實行“大工委制”,把街道轄區內的所有黨組織都整合起來,把一些駐區單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作爲街道工委的委員或者副書記,通過這樣一個體制,使他們加入到街道黨組織,推動整個區域黨建工作。三是在社區,實行“大黨委制”,推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大黨委制”就是選聘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爲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加強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的聯繫。“一委”是指社區黨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一居”是指社區居委會,負責社區內居民自治;“一站”指社區管理服務站,有的地方叫社區服務所、服務中心,主要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是在居民小區,推行黨組織、居民協商議事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四位一體”架構,加強黨組織對小區內其他組織的領導。概括起來,就是“一縱三橫”。“一縱”指的是市、城區、街道、社區從縱向上加強領導,“三橫”指的是街道、社區、小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和其他組織進行整合,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上下左右相互關聯的組織網絡。

2、運行機制規範化。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不僅要有一個統籌各方的領導體制,還要有保證領導體制發揮作用、黨組織

履行職責、工作有序推進的運行機制。從目前情況來看,主要是在街道、社區成立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或黨建工作聯席會、黨員代表大會或黨員議事會。這兩個會是領導體制的一種運行機制。主要作用是把轄區內各個黨組織和黨員聯合在一起,統一研究區域內黨組織的活動目標、活動方式、活動內容,推進資源共享、力量整合。

3、黨組織設置網格化。也就是要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對具備條件的實行組織覆蓋,不具備條件的實行工作覆蓋,從而消除黨建工作“空白點”。具體講,主要是通過優化黨組織設置,理順黨組織隸屬關係,把黨組織設置網格化,促進黨組織功能轉型,鞏固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作用,使街道社區黨組織起到“兜底”作用,所有條條塊塊管不到的,由它全部托住、託緊。

4、黨組織活動方式多樣化。黨組織活動要按照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規律,考慮黨員的興趣愛好,考慮黨員的實際需求,強化黨員的主體意識,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讓黨組織活動多姿多彩,使黨員都願意參加黨的活動,都向往黨的組織。

5、黨員發揮作用常態化。黨員怎麼發揮作用,這項工作要常態化,也就是要制度化、規範化,使廣大黨員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居住地,無論是在重大活動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夠經常性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這方面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無職

黨員設崗定責。二是有職黨員依崗承諾。三是倡導黨員開展志願服務。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到社區報到,認領崗位,進行承諾,參加志願服務,過雙重組織生活,在社區發揮作用。履行了黨員職責、當了黨員志願者或在社區過雙重組織生活的黨員,要有記錄、有激勵,不能幹與沒幹一個樣。

6、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衆長效化。服務羣衆始終是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一條主線。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根本任務就是爲羣衆做好服務,動員黨員一起爲羣衆服務。服務羣衆一定要長效化,建立長效機制。各地要把在完善服務體系,拓寬服務內容,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等方面創造的經驗,形成制度,長期堅持。

7、工作載體品牌化。抓黨建必須有載體,抓載體就要打造品牌。一是要抓好載體上升爲一種品牌;二是要用品牌的效應推動工作。抓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要點面結合,既要抓點,還要推面,要“落地生根、遍地開花”。“落地生根”,就是要把來自基層的好經驗總結上來,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基層去,在基層生根;“遍地開花”,就是要把好的經驗和典型紮紮實實地推廣,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面上工作。

8、黨務工作者隊伍專職化。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是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的重要保證。目前,黨務工作者主要是抓“三支隊伍”。一是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要重視這支隊伍的專職化建設問題,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書記培養選

拔、教育培訓、激勵保障和管理監督“四位一體”工作機制。二是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要針對一些地方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時間和精力不足的問題,採取社會化招聘、契約化管理、專業化培訓、職業化運作等辦法,加強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保證有人具體來做黨建工作。三是黨建指導員隊伍。要逐步建立一支專門的黨建指導員隊伍,有組織、有計劃地派駐到社區或者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從事黨建工作。

9、陣地建設標準化。按照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區服務體系發展規劃》,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4?27號文件)要求,高標準建設社區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同時,注意整合資源,提倡“一室多用”,可以把工、青、婦等牌子都掛起來,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活動設施“雙向開放”,把各種資源利用起來,實現使用效益最大化。

10、經費保障制度化。目前,社區黨建工作經費主要有四個來源:一是財政保障,二是黨費補助,三是“費隨事轉”,四是社會贊助;重頭還是財政保障。各地要按照中辦?2014?27號文件的要求,將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經費、人員報酬以及服務設施和社區信息化建設等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健全相關制度,建立正常增長機制,確保社區黨建經費有一個穩定來源。

第三篇:區域化黨建工作的研究

成效與啓示

區域化黨建與"單位黨建"是相互聯繫、互相依存的關係。"單位黨建"是區域化黨建的基礎和着力強化的目標,區域化黨建則是"單位黨建"的一種拓展和完善,區域化黨建本身就包含着"單位黨建"的內容。我們在推進區域化黨建中,把在"兩新"組織中培育"孵化"單建黨組織作爲重要職責,把幫助單建和聯建的"兩新"組織黨組織進一步

規範工作、更好地發揮作用作爲工作的主要着力點。通過幾年的努力,目前我們已經建立起區域性黨組織503個,區域性黨員服務中心954個,實現了黨的組織對"兩新"組織的全覆蓋,"兩新"組織中的黨組織和黨員都較好地發揮了作用。區域化黨建作爲一種新的黨建模式,之所以能使基層黨建工作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在實踐中感到,這一新模式相比傳統的"單位黨建",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一是區域化黨建作爲"單位黨建"的一種延伸和補充,使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更爲科學、體系更加完善。"單位黨建"源自於支部建在連上。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我國實行的是"計劃全控型"社會結構方式,在這種社會結構中,社會成員都有相應的歸屬單位,因此顯得十分有效。但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民營經濟迅速崛起,非公有制經濟日益壯大,"兩新"組織不斷涌現,人員流動性不斷增大,大量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單純按照傳統的單位建黨模式,越來越難以實現組織和工作的全覆蓋。而引入區域化黨建的理念,在"兩新"組織和外來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和行業中,按"組織共建、設施共享、黨員共管、活動共搞"的原則,對黨的基層組織設置進行動態調整,對黨建陣地建設、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統籌,以"區域不變"應"單位萬變",使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更爲科學,組織體系構架更加完善,與社會形態相互契合,有利於形成全覆蓋、廣吸納、強有力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二是區域化黨建作爲單位黨建的一種整合和突破,有利於基層黨建工作的全面推進、整體提高。傳統的"單位黨建"模式,在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中,建黨對象爲一個個具體的企業,採取的是逐個企業挨個推進的點狀推進方式,容易導致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由於受黨員數的限制,無法組建黨組織。有的雖然符合組建黨組織的條件,但由於企業黨員自身素質原因,倉促組建黨組織,很難發揮作用。區域化黨建將非公有制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作爲建黨對象,將區域內所有的非公有制企業作爲一個整體納入黨建工作範疇,進行通盤考慮,科學規劃,以塊狀的方式成片推進。在具體單個企業建黨中,則採取"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組建一個作用發揮一個"的原則,雖然重視企業單建黨組織,但不一味強調單獨組建,推進方式更加貼近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實際,工作成效更爲明顯。另外,在黨建工作資源和力量配置上,秉承了"區域統籌、集中配備、集約共享"的理念,避免了黨建設施重複建設的浪費,提高了黨建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了黨建設施的配置水平,降低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成本,使黨建工作的推進變得更爲容易,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是區域化黨建作爲單位黨建的一種拓展和完善,有利於實現黨對"兩新"組織的強有力領導。首先是改變了過去黨建工作推進跟不上"兩新"組織發展速度的尷尬局面,有利於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既保留了"單位黨建"那種組織體系嚴密、調控力強的優點,又滿足了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全覆蓋的要求,使區域內的"兩新"組織無論怎麼變化,區域性黨組織都能對其實現組織覆蓋和工作滲透,從而使基層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各個方面。其次是克服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對業主的依賴,有利於基層黨組織佔領工作制高點,更好地發揮總攬協調的職能, 在更大範圍內統籌協調各方利益關係。同時也使企業黨組織的品格更加獨立,工作更加自主。再次是避免了黨員的流動變化對黨員教育管理帶來的影響和制約,有利於形成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在這一模式下,黨員不管以何種速度和頻率流動,不管黨員流入的單位有沒有建立黨組織,都能在第一時間內融入黨的組織,得到及時服務和有效的教育管理;黨員發揮作用的空間從具體單位拓展到了整個區域,支持和保障黨員正當行使民主權力的力量也從單位外部得到大大強化。

拓展與完善

回顧幾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們感到,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羣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這爲區域化黨建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繼續推進這項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

一是要研究區域化黨建如何向其他領域拓展問題。隨着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在城市社區和較爲發達的村出現了大量的流動人口和非公有制企業,這些地方的社會結構、管理方式以及黨員、羣衆的生活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傳統的城市

社區和農村黨建工作模式、黨員管理方式,帶來了衝擊,提出了挑戰。如何借鑑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將其運用到農村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去,把區域化黨建與農村、城市社區、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黨建有機融合起來,形成相互藉助、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整體合力,值得進一步探索。

二是要研究調整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問題。

區域化黨建工作全面推開後,勢必會影響現有的基層黨建領導體系。新出現的區域性黨組織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調整現有的基層黨建領導體系使區域化黨建運作更加有效,這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研究探索的問題。去年上半年,我們選擇海曙區和北侖區進行了城市黨建領導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初步形成了"三縱三橫、縱橫貫通"的城市黨建工作領導體系,在縱向上形成了區城市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街道(鄉鎮)城市黨建工作辦公室--區域黨組織三級管理模式;在橫向上,形成區城市黨建工作協調指導委員會--街道(鄉鎮)城市黨建工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和諧共建理事會三級架構。但這些工作仍處在試點階段,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是要研究強化區域化黨建工作的力量支撐和經費保障問題。確保區域性黨組織正常開展工作,必須解決好區域性黨組織所需的人員哪裏來、經費哪裏出、場地由誰供等實際問題。目前,我們主要採取整合資源建立黨員服務中心,依託黨員服務中心培養職業化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廣泛組織開展黨員志願者服務,與財稅部門商定企業用於區域性黨建工作的費用實行稅前列支等,但在實際操作中也還有一些具體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解決。□

第四篇:區域化黨建工作調研發言稿q

彙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上午好!

xx社區綜合黨委於xxxx年xxx月成立,下設xxx個黨支部,其中xxx個居民黨支部,xxx個退休黨員黨支部,xx個“兩新”組織黨支部,共有黨員xx名。社區綜合黨委班子是通過“公推直選”的方式選舉產生的,同時以任命的方式增配了xxx名兼職委員,以“社區綜合黨委+兼職委員”制度,創新工作載體,構建全新的區域統籌黨組織架構。現在我簡要的介紹一下我們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的一些情況:

一、社區綜合黨委是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爲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始終保持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推動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在社區落實,推動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社區發揮,推動各種資源在社區聚集,鞏固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根基而成立的。這有利於黨的基層組織更好地組織羣衆、凝聚人心,有利於黨的隊伍更好地貼近基層、融入社會,有利於健全黨組織和黨員聯繫和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xxx年xxx月建成的翠湖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建築面積達xxx平方米,分爲綜合服務區、婦幼培訓區、黨員學習區和羣文活動區等4個功能區,內設黨羣服務廳、黨羣談心 1

室、遠程教育室、黨羣議事廳、圖書室、親子活動中心、多功能室、老年人活動室等xxx個功能室,爲社區黨員羣衆提供組織關係接轉、黨務諮詢、黨員求助、義工關懷、工、青、婦維權、維穩信訪、就業指導、幫貧扶困、學習培訓等xxx餘項優質服務,已成爲社區服務黨員羣衆的窗口,管理黨員羣衆的平臺、教育黨員羣衆的學校、凝聚黨員羣衆的家園,黨在社區的凝聚力、服務力和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夯實和增強。

三、黨代表進社區,深入基層,發揮作用,解決問題。社區綜合黨委成立以來,共開展了三次黨代表進社區活動,接訪了xxx名黨員和居民代表,慰問了xx困難戶。居民羣衆認爲,通過黨代表到社區開展活動,進一步加深了與他們的溝通了解,並認爲黨代表的形象是“勤政爲民、務實高效、廉潔奉公”的。

四、在發展黨員方面,我們每年約發展xx到xx名的新黨員,爲社區的黨員隊伍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在黨員教育方面,我們主要以電化教育、參觀走訪、座談討論、黨員自學等形式開展,豐富了黨員的知識;在黨員管理方面,針對我社區離退休黨員多的特點,我們主要採取寓教於樂、寓教於情等方法,增強他們對社區基層黨建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如我們以離退休黨員爲骨幹成立了老年人的“民樂隊”、“氣排球隊”、“柔力球隊”、“門球隊”等等,讓他們在社區文化活動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五、我社區綜合黨委現有黨建工作人員xxx名,其中男性xxx名,女性x名,平均年齡約xx歲,均爲高中以上學歷,在xxx年xxx月的支部換屆中,除了新成立的支部外,其他支部的支委成員僅有xxx名更換了,基本保持了原有黨建工作隊伍的完整性,有利於黨建工作的開展。

今後,我們將在實踐中去進一步探索新途徑,確定新措施,確保黨員在社區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第五篇:2014 街道 區域化黨建工作典型材料

創新社區黨建聯動模式構建城市區域化黨建格局

——xxx街道黨工委區域化黨建工作典型材料

一、以“黨建共融”爲龍頭,創新組織設置,健全黨建網

絡,推進組織體系區域化

一是完善領導體制。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爲“軸心”、以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爲“扇面”的街道“轄區黨工委”。目前,黨工委共遴選了15名轄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街道轄區黨工委委員,使轄區單位的溝通協調轉變爲聯合領導,使轄區單位支援社區建設由配角變爲主角,使工作由“無責”變爲“有責”,實現了轄區事務一起議、活動內容一起定、發展成果一起享,極大地調動了轄區單位黨組織參與區域化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創新組織設置。街道黨工委按照“三貼近”(即貼近羣衆組織、貼近羣衆需求、貼近崗位職責)原則,科學設置了四種功能型黨支部——服務民生型黨支部、維護穩定型黨支部、文明創建型黨支部、帶動發展型黨支部。三是健全黨建網絡。除了開展“黨組織活動進樓院、黨員作用發揮在社區”活動外,街道通過單建、聯建、掛建和派建等方式的形式,重點加強了非公企業的黨組織的組建,徹底消除盲點,真正做到了“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實現了非公黨組織建設全覆蓋。

二、以“機制創新”爲前提,加強制度保障,推進工作機制區域化

一是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機制。街道與各社區黨組織、非公

企業黨組織和功能型黨組織簽訂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同時與駐街單位黨組織簽訂共駐共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實行年度目標考覈辦法。二是建立黨建共建溝通機制。街道黨工委會同轄區15家單位共同制定了《xxx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章程》,明確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項權利和義務,每季度召開一次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具體研究黨建重點工作、社區重大建設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事項。三是建立黨建工作幫扶機制。街道黨工委建立了駐街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聯繫社區制度、駐街單位幫扶社區責任制度,有效實現區域黨建互動對接。通過領導聯繫、互動共建,各轄區單位自覺把“社區事”作爲“分內事”。市交通工程局向居民免費開放活動娛樂場所,市水務局幫助社區解決自來水管道、排污管道問題60餘件,市園林處社區綠化、硬化面積達7萬平方米,五洲醫院每年爲所在社區的工作人員和育齡婦女進行免費體檢。

三、以“資源共享”爲抓手,創新載體和平臺,推進黨員教育管理區域化

一是創新黨員教育載體,拓展教育陣地。結合創先爭優活動,街道建立了區域化黨建專題網站,並依託黨員遠程教育、黨員qq羣、手機短信等平臺,實現學習資料在網上發佈、交流討論在網上開展、工作情況在網上通報,使黨員組織活動從單位封閉式向區域開放式轉變。二是創新黨員作用發揮途徑,全面推行在職黨員雙向管理。通過建立在職黨員單位和社區黨組織“雙向管理、雙向服務、雙向反饋”機制,近1000名在職黨員到居住社區黨組織報到。廣泛開展了“服務在社區、奉獻進

樓院、愛心獻居民”等活動,利用黨員“123”幫扶工程、“紅色服務聯盟”、“民情流水線”和愛心超市等載體搭建黨員服務平臺。三是創新居民民主自治途徑,建立“三級自治”模式。成立樓棟協商會,每月召開樓棟協商會議。建立社區議事園,成立社區議事會,組建“居民事務自治(小區)服務隊”。成立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組建社區居民事務站。通過“三級自治”,做到“小事不出樓、大事不出區,糾紛調解在樓棟、矛盾化解在小區”。

四、以“民生共擔”爲根本,整合轄區資源,推進服務功能區域化

一是整合人才資源,優化幹部隊伍。在轄區單位黨組織中選樹一批有能力、有影響力的黨員優化到街道、社區黨務幹部隊伍中,發揮不同領域的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二是整合社區資源,完善基礎設施。街道轄區黨工委協調400餘萬元資金,新建社區服務中心4個、黨支部活動室6個,文化休閒廣場3個、居民休閒遊園3個。三是整合組織資源,健全服務網絡。在街道、社區建立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站,推行一站式服務和全程代理制。組建黨員志願者隊伍8支,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26個,積極開展了“黨徽耀三區”、“先鋒惠民進萬家”、“黨員幫扶在社區”等活動,組織引導區域內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齊爭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