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多篇

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

在520被許多年輕人賦予我愛你寓意的日子,一份新鮮出爐的《80後、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82%的單身青年因爲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76%的適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該報告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與百度大數據、金六福酒業聯合發起,通過街頭問卷、互聯網調查等形式,共收到超過3萬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佔發放問卷的95%。在地域分佈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受訪者超過50%,其他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受訪者居多,職業分佈上普通白領與公務員比例最高。

在針對受訪者婚戀狀況的調查中,6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處於單身狀態,只有2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結婚。在身邊剩男剩女數量問題上,接近80%的受訪者認爲剩男剩女處於多數狀態。

對於單身狀況,其中82%的單身青年選擇因爲缺少勇氣而不去戀愛。在成爲剩男剩女的原因上,有76%的受訪者認爲他們是因爲缺少勇氣。

有65%的青年受訪者選擇在30歲以後結婚,91%的青年男女認爲婚姻是件壓力很大、很麻煩的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壓力過大,在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父母壓力的影響下,年輕人很難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婚姻上。

對於結婚的重要前提條件,有63%的青年男女認爲物質條件滿足是結婚的重要前提。穩定的感情不再是結婚的最重要因素。

有高達76%的適婚青年表示有恐婚心理。面對恐婚,除了對結婚高成本的恐懼,也有對婚後生活狀態改變的擔憂。在如何看待恐婚問題上,認爲缺少勇氣、不敢結婚的有超過60%,其次也有50%的受訪者認爲經濟壓力過大。

報告認爲,針對當前適婚單身青年的恐婚現象,既要寬容對待他們各自的選擇,也要倡導當代青年勇敢結婚,大膽去愛。

【第2篇】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45.7%認爲找對象困難

核心提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戀觀無論是對個人擇偶的傾向性,還是對家庭的成立都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婚戀觀影響着人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文化、政治及生活方式。爲了解我市未婚青年的婚戀觀,近期,共青團桂林市委員會、桂林市青年聯合會啓動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調查對象爲疊彩區、七星區、雁山區、象山區、秀峯區等五城區的未婚青年。

5月2日,上述部門發佈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市區未婚青年的婚戀觀兼具傳統和現代兩大特徵,且趨於理性化,其中擇偶標準考慮內外兼修,多數人更期待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對婚姻中的物質基礎則持謹慎態度。

61.9%的未婚青年願意相親

近年來,從相親大會到相親節目,一個原本較爲隱私的事漸漸上升到公衆層面,成爲人們熱議的話題。一些適婚青年在親朋好友的相助下終成眷屬,也有一些尚未找到合適人選的人,依舊苦苦地尋覓着,甚至頻繁地穿梭在各種相親場合中。有人甚至誇張地說:我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由於工作繁忙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現象愈發普遍,如何脫單成爲許多大齡未婚青年平時交流的主要話題。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手機app交往軟件越來越普及,個別交往軟件甚至被稱爲一夜情軟件,名聲不佳。那麼,桂林未婚青年對網戀看法如何?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網戀持消極態度。異地戀也是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據調查,在影響異地戀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距離,所佔百分比爲22.5%,溝通交流頻度和信任危機並列第二。

擇偶首要條件:品行與相貌並駕齊驅

馬諾在《非誠勿擾》節目上說,寧在寶馬車裏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這種現實拜金主義思想曾衝擊了很多人的傳統思想觀念,時下持這種婚戀態度的人不在少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錯誤的婚戀觀和價值觀。而國民老公王思聰曾調侃宣稱,擇偶的標準就是胸大。這種只考慮外貌的擇偶標準也引起了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桂林未婚青年的擇偶標準是否如此呢?調查數據顯示,24.6%和24.3%的人分別將對方性格與品行與對方的相貌和身材選擇爲擇偶首要標準,兩者所佔比例相差不多。此外,還有21.6%的人選擇了兩人感情深,8.3%的人選擇經濟收入。

調查顯示,在可接受結婚對象的結婚年齡時,大多數人選擇了無所謂。儘管對年齡要求不高,但對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礎的要求卻比較高。受訪者大多選擇不願意接受無感情的婚姻,所佔比例爲74.4%,這也表明多數桂林青年更期待具有浪漫色彩的婚姻。在理想戀愛關係中,男女雙方最看重的是兩情相悅,所佔比例爲25.4%;有共同興趣愛好次之,所佔比例爲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位,所佔比例爲18.6%。在理想戀愛關係中不是單方面的滿足而是注重互動性,強調雙方的存在和發展,達到共同的包容、理解、溝通和信任等。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爲男方應具有負責任和擔當這兩種品質,女方應具有善良和孝順的品質。在這方面,當代未婚青年和傳統的擇偶期待不同,不僅關注自身的需求,同時也考慮對方與自己的互動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經濟社會發展及女性的個體解放和地位提高有關。

愛情與麪包孰重孰輕的話題,一直是青年男女共同面臨的選擇。在調查中,多數人也表示不願接受無物質基礎的婚姻。而選擇願意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或籤協議的人數是不願意人數的兩倍左右,這也與傳統的婚姻觀不同,比較注重夫妻雙方的個性,以及物質方面的公開性。

隨着生活壓力的增大和男女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在生孩子性別的期望上,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生男生女都一樣,這符合現代人健康理性的生育期待;在生孩子的數量上,學歷與生孩子數量的態度呈現負相關,即學歷越高越不願意生或者多生孩子,這在被調查女性中尤其明顯。因爲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單位時間的成本越高,生孩子的意願就越低。

45.7%的未婚青年認爲找對象困難

在調查中,有45.7%的未婚青年認爲找婚戀對象很困難,有26.6%的人認爲選擇對象困難。在被問及找婚戀對象困難的原因時,有50.5%的人認爲是自己不善於交際,有31.3%的人認爲是自己要求太高,有10.3%的人認爲是自己的年齡比較大,還有10.3%的人認爲是自己相貌不佳。也有少數人認爲自己很受歡迎,找對象很容易。

正確的婚戀觀是婚姻幸福的基礎,未婚青年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婚戀觀。共青團桂林市委員會負責婚介工作的副書記張力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調查中發現,儘管未婚青年找對象困難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深層次來看,主要原因還是當事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交習慣。在未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中求完善心理表現爲對擇偶對象有高要求,自卑心理則表現爲不自信。這兩種心理都會造成尋找戀愛對象的困難。另外,大多數未婚青年對手機的依賴性較強,他們更願意在網絡上交際。這或多或少直接改變了他們原有的交際圈,因而可能產生一種不善於交際或者不願意在實際中交際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慢慢造成了自己不善於交際的現狀及圈子太小的困境,並部分造成了婚戀困難問題。

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等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擇偶,因而未婚青年要適當調整心態,做好角色之間的過渡,才能更好地適應婚戀的社會設置。同時,未婚青年也要改變太依賴手機的習慣,多參加日常的交友活動,要意識到現實交友活動與網絡交友的不同之處和不可替代性。通過調整心態,改變社交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自己在婚戀中的主動性。張力丹認爲,青年人只有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才能客觀正確認識自己,不卑不亢,對生活充滿積極意義,同時又能客觀互動發展地看待對方,能在互動中共同發展。另外,團市委目前已發起了團聚愛桂林系列大型公益單身交友活動,儘可能幫助未婚青年脫單,實現幸福婚戀。

【第3篇】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45.7%認爲找對象困難

核心提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戀觀無論是對個人擇偶的傾向性,還是對家庭的成立都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婚戀觀影響着人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文化、政治及生活方式。爲了解我市未婚青年的婚戀觀,近期,共青團桂林市委員會、桂林市青年聯合會啓動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調查對象爲疊彩區、七星區、雁山區、象山區、秀峯區等五城區的未婚青年。

5月2日,上述部門發佈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市區未婚青年的婚戀觀兼具傳統和現代兩大特徵,且趨於理性化,其中擇偶標準考慮內外兼修,多數人更期待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對婚姻中的物質基礎則持謹慎態度。

61.9%的未婚青年願意相親

近年來,從相親大會到相親節目,一個原本較爲隱私的事漸漸上升到公衆層面,成爲人們熱議的話題。一些適婚青年在親朋好友的相助下終成眷屬,也有一些尚未找到合適人選的人,依舊苦苦地尋覓着,甚至頻繁地穿梭在各種相親場合中。有人甚至誇張地說:我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由於工作繁忙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現象愈發普遍,如何脫單成爲許多大齡未婚青年平時交流的主要話題。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手機app交往軟件越來越普及,個別交往軟件甚至被稱爲一夜情軟件,名聲不佳。那麼,桂林未婚青年對網戀看法如何?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網戀持消極態度。異地戀也是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據調查,在影響異地戀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距離,所佔百分比爲22.5%,溝通交流頻度和信任危機並列第二。

擇偶首要條件:品行與相貌並駕齊驅

馬諾在《非誠勿擾》節目上說,寧在寶馬車裏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這種現實拜金主義思想曾衝擊了很多人的傳統思想觀念,時下持這種婚戀態度的人不在少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錯誤的婚戀觀和價值觀。而國民老公王思聰曾調侃宣稱,擇偶的標準就是胸大。這種只考慮外貌的擇偶標準也引起了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桂林未婚青年的擇偶標準是否如此呢?調查數據顯示,24.6%和24.3%的人分別將對方性格與品行與對方的相貌和身材選擇爲擇偶首要標準,兩者所佔比例相差不多。此外,還有21.6%的人選擇了兩人感情深,8.3%的人選擇經濟收入。

調查顯示,在可接受結婚對象的結婚年齡時,大多數人選擇了無所謂。儘管對年齡要求不高,但對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礎的要求卻比較高。受訪者大多選擇不願意接受無感情的婚姻,所佔比例爲74.4%,這也表明多數桂林青年更期待具有浪漫色彩的婚姻。在理想戀愛關係中,男女雙方最看重的是兩情相悅,所佔比例爲25.4%;有共同興趣愛好次之,所佔比例爲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位,所佔比例爲18.6%。在理想戀愛關係中不是單方面的滿足而是注重互動性,強調雙方的存在和發展,達到共同的包容、理解、溝通和信任等。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爲男方應具有負責任和擔當這兩種品質,女方應具有善良和孝順的品質。在這方面,當代未婚青年和傳統的擇偶期待不同,不僅關注自身的需求,同時也考慮對方與自己的互動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經濟社會發展及女性的個體解放和地位提高有關。

愛情與麪包孰重孰輕的話題,一直是青年男女共同面臨的選擇。在調查中,多數人也表示不願接受無物質基礎的婚姻。而選擇願意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或籤協議的人數是不願意人數的兩倍左右,這也與傳統的婚姻觀不同,比較注重夫妻雙方的個性,以及物質方面的公開性。

隨着生活壓力的增大和男女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在生孩子性別的期望上,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生男生女都一樣,這符合現代人健康理性的生育期待;在生孩子的數量上,學歷與生孩子數量的態度呈現負相關,即學歷越高越不願意生或者多生孩子,這在被調查女性中尤其明顯。因爲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單位時間的成本越高,生孩子的意願就越低。

45.7%的未婚青年認爲找對象困難

在調查中,有45.7%的未婚青年認爲找婚戀對象很困難,有26.6%的人認爲選擇對象困難。在被問及找婚戀對象困難的原因時,有50.5%的人認爲是自己不善於交際,有31.3%的人認爲是自己要求太高,有10.3%的人認爲是自己的年齡比較大,還有10.3%的人認爲是自己相貌不佳。也有少數人認爲自己很受歡迎,找對象很容易。

正確的婚戀觀是婚姻幸福的基礎,未婚青年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婚戀觀。共青團桂林市委員會負責婚介工作的副書記張力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調查中發現,儘管未婚青年找對象困難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深層次來看,主要原因還是當事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交習慣。在未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中求完善心理表現爲對擇偶對象有高要求,自卑心理則表現爲不自信。這兩種心理都會造成尋找戀愛對象的困難。另外,大多數未婚青年對手機的依賴性較強,他們更願意在網絡上交際。這或多或少直接改變了他們原有的交際圈,因而可能產生一種不善於交際或者不願意在實際中交際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慢慢造成了自己不善於交際的現狀及圈子太小的困境,並部分造成了婚戀困難問題。

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等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擇偶,因而未婚青年要適當調整心態,做好角色之間的過渡,才能更好地適應婚戀的社會設置。同時,未婚青年也要改變太依賴手機的習慣,多參加日常的交友活動,要意識到現實交友活動與網絡交友的不同之處和不可替代性。通過調整心態,改變社交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自己在婚戀中的主動性。張力丹認爲,青年人只有樹立正確的婚戀觀,才能客觀正確認識自己,不卑不亢,對生活充滿積極意義,同時又能客觀互動發展地看待對方,能在互動中共同發展。另外,團市委目前已發起了團聚愛桂林系列大型公益單身交友活動,儘可能幫助未婚青年脫單,實現幸福婚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