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家鄉教育調研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暑期調研家鄉實踐報告

家鄉教育調研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精選多篇)

2014-2014學年第二學期暑假實踐報告—調研淄博,瞭解家鄉

在淄博市農行,團市委,公交公司等企業的支持下,通過淄博晚報社提供的平臺,我們一行人踏上了“調研淄博”活動第一日的旅程。這次的調研活動給我市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渠道和更便利的條件,讓我們能夠有機會深入企業鄉村,瞭解民情,汲取民智,集中民意,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更好的與社會接軌,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參與這一次的活動,認識許許多多個性迥異的朋友,在相互的討論和了解之中,僅僅一天,我們就結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也通過比較和學習,認識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

7月25號,換上晚報社統一發放的服裝,我們首先去參加了活動啓動儀式,在聽取了領導們的報告之後,我們更深刻的理解了這次活動的宗旨和意義,也帶着更明確的目標和更認真負責的態度去了桓臺縣農行支行,進行調研的第一站。

下車之後,我們受到了桓臺縣農行領導的親切引導,這讓一直有些忐忑拘束的我終於放鬆了下來。我們首先參觀農行的大廳,貴賓室,榮譽室等部分開放性空間,對農行蓬勃的發展和深厚的歷史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我們與農行的領導代表展開了面對面的討論和深入的瞭解。

其中,農行優秀的服務,創新的金融產品和響應黨的惠農政策的號召所做出的衆多努力給我深刻的印象,化解了我對銀行這種特殊企業的疏離感和抗拒感,也在某一方面展示了國有企業在服務方向上做出的轉型和在營造親和的企業形象上作出的努力。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桓臺農行在惠農方面所做的辛勞而細緻的工作。爲了方便農民匯款和借貸,農行在鄉村設點,由農行職員親力親爲向村民們宣傳講解,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將政策負責任的貫徹到底,我想,由這種付出的精神所收穫的感動和榮譽感也是農行員工心照不宣的企業文化吧。最後,

我發現,農行在細節上的用心和經營提升了農行的競爭力,創新產品十分人性化,安保工作也令人踏實放心,例如網銀k寶,轉賬快,攜帶方便,安全保護密度高。

雖然,我所學的專業知識與銀行的經營並不掛鉤,但我仍然感覺收穫了很多,瞭解了從前自己並不瞭解的領域。同時,我也真實的感受到了家鄉的親切,對我們大學生的寬容和關注,對於這些,我感到十分感激。因此,我期待着下一次的調研實踐,給我機會,更多的瞭解淄博,瞭解社會,瞭解我的家鄉。

7月31日上午,我們來到了山東省淄博供電公司進行調研,從淄博供電公司積極開展的以“善小”爲精神核心的志願行動中,我們參加調研的大學生們充分了解了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加明晰了企業和個人志願活動的意義,萌生了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爲社會多出一份力的願望。

在瞭解了供電公司工人巡線的辛苦和工人們在實踐中大大小小的創新和發明後,我們去會議室瞭解了公司作爲企業是如何以“善小”爲口號進行社會志願服務的。在2014年左右,公司開展了“善小”志願活動,號召公司員工自願爲供電家庭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幫助老人,爲貧困人羣捐款等活動。“不以善小而不爲”,十年的時間,“善小”的志願精神已經深入每個員工的內心,以一個企業的力量,爲社會進行着默默無聞的服務,積少成多,成爲公司引以爲傲的精神財富。

對一個人或一個企業來說,能有機會對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本來就是十分引以爲傲的。在共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下,志願者的身影更是無處不在,學校和社會都在倡導志願精神,提供志願機會,鼓勵志願行爲。我們幾個大學生也曾隨學校的組織參加過志願活動,無論是服務社區,還是環保宣傳,或者是植樹綠化,甚至經過嚴格的篩選成爲亞沙志願者的一員,這些大大小小的志願活動都

增強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歷史責任的傳遞,更加真切的聽到了社會需要我們的呼喚。這一次,我們從“善小”的角度再一次找到了志願的共鳴,供電公司善待老人和孩子,堅持走到弱勢人羣的身邊,給予城鄉弱勢羣體和普通公民持久又貼心的幫助,讓我們意識到,志願活動其實十分細小和瑣碎,只要一份愛心,貴在一種堅持,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的幫助別人,實現自己的價值。

同時,“善小”不只是一個企業的精神,也是我們共同的社會責任。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彙集我們的力量,幫扶弱小,共建一片愛的家園。

8月3日,我們來到盛鄉園批發市場。目前,經過媒體曝光的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後,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其中,蔬菜食品殘留農藥的檢測結果和控制標準,也是老百姓平時最爲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們幾位對此特別感興趣的大學生,將針對蔬菜食品農藥殘留量把關問題進行調研。

衆所周知,淄博的居民購買蔬菜一般首選早市,菜市場,集市等街貿市場,因爲,這種途徑不僅便捷、菜價低,而且蔬菜流通量大,確保蔬菜新鮮,更符合人們長期養成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但是,最近幾年,漸漸出現了一部分居民,開始懷疑街貿市場蔬菜的質量(最主要是農藥含量問題)和來源,爲了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選得較爲放心的蔬菜,他們更加相信超市裏裝進保鮮袋,價格較高的蔬菜。可是,超市裏的蔬菜品質是否真的比街貿市場的蔬菜品質高呢,街貿市場的蔬菜農藥含量是否超標了,作爲開放性市場又是如何監控的呢,這些都是很多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

根據張店蔬菜局和盛鄉園批發市場有關領導的介紹,蔬菜農藥含量的檢測主要分爲個體戶的自檢和政府的抽檢。個體戶的自檢是指每一戶商販進入批發市場

後都要做一次檢測,這種檢查是每天進行一次的;政府的抽檢則是在每月的中旬進行,通知市場的管理層後,主要對不同貨源的商販進行抽樣檢查。當蔬菜流入批發市場後,檢驗合格後,由批發市場(非所有批發市場)對超市進行配送,個體商販(大部分街貿市場的商販)來批發市場購取蔬菜。當然也不排除市場和超市從種植基地直接購買,但這些情況在淄博範圍內來說比較有限。因此,無論超市還是街貿市場蔬菜的農藥含量都是達標的。

那麼,農藥含量是如何檢測的呢,農藥含量檢測實驗室的人員向我們介紹,一般是取蔬菜的可食部分進行檢查。根據相關規定,某些蔬菜的果皮部分不進行檢測,所以我們還是去皮食用蔬菜更爲安全。

總而言之,蔬菜食品因爲其流通快,貨源靠近城區等特點,加上相對完備的監測制度,還是相對安全放心的食品。但是,作爲中國食品流通的開放性市場,食品的安全管理仍然是比較困難的,這需要繼續規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國際上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經驗,讓老百姓在糧,油,肉,奶等各方面的食品更加踏實放心。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每一次走入社會的機會都十分難得,這一次能夠與同籍大學生一起調研淄博,走進家鄉的心臟,更是覺得的意義非凡,躍躍欲試。很快,爲期一週的調研活動結束了,在這十幾天裏,我真切的感覺到了家鄉對大學生的包容與關愛,潛移默化的受到了高尚企業文化的薰陶,觸摸到了時代發展的脈搏。

還記得,我們第一天相聚在一起時的好奇和羞澀,第一次向企業領導發問時淡淡的緊張。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瞭解了圍繞在平時生活起居的各個方面,儲蓄,電力,蔬菜,奶源等等。在深入瞭解社會的同時,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各行企

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企業良心,每一位市民方便的衣食住行的背後都有很多人在堅守崗位,默默的付出辛勞。

在感受社會的同時,我也積累了調研社會的經驗,體會到走入社會的快樂。調研的精神是實踐出真知的精神,爲了瞭解真實情況,我們走入平時從未進過的玉米地,檢查電塔設備有沒有損壞。調研的過程是研討的過程,大學生與領導們面對面交流,不避諱尖銳的問題。調研的核心是團結協作,每一個課題進行調研,我們都努力合作,交流觀點,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和完善課題的調研結果。

這一次調研淄博的體驗讓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覺,在這些天裏,我認真的完成了全部調研,專注的撰寫了實踐報告,受益匪淺,我相信,這不只是社會在吸引我,更是發展中的家鄉在散發着巨大的魅力。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還來調研淄博,瞭解家鄉。

第二篇:關於農村教育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xx年7月20日至7月24日,於貴州省黃平縣重興鄉楓香寨作爲期五天的社會實踐,其中前兩天爲調研,走訪調查,對象是楓香寨的國小學生及家長;後三天是教學實踐,地點是楓香國小,對象是楓香寨國小學生,教學範圍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手工藝,書法,革家風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後一節輔助學生做暑假作業,課餘做豐富多彩的體育和遊戲活動。每天安排六節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上課時間爲上午九點至中午十二點,共三節;下午兩點至六點,三節,最後一節輔導暑假作業。

20號、21號,家庭走訪,調查家庭基本情況,學生受教育和學習情況,及詢問家庭成員對當地教育水平和概況的認識。我們主要準備了兩份問卷調查,家長和學生各一份,對象是現有就讀國小的家庭,區域範圍是楓香寨內。另外,我們還贈送孩子學習用品,給各家庭拍照留念,並儘可將照片洗好寄回。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以下問題:

1.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於三千圓人民幣。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來源要麼只是務農所得,要麼再外加打工獲得。在問及年收入時,許多家長模糊不清或不願透露,似有隱瞞,導致調查結果不夠真實,所以這也是這次調查的一個嚴重的缺陷。

2.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特別是家長,對當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瞭解,且可以說所有受調查的學生都不瞭解上學流程,即並不清楚從國小到國中,再到高中,讀大學這一過程。大部份學生並沒有明確自己的理想,也沒有聽說過知名大學。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都知道讀書很有用處,並且都表示是自己願意讀書的,並非父母所逼。

3.學生和家長並沒有形成自己有科學的系統的主見。許多學生和家長安於現狀,缺乏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理想,即使有也很模糊。對於將來打算,孩子前途並不明確。對於怎麼才能改變自身的困境也渾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讀書就好,至於讀書究竟怎麼怎麼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學生尚未形成明確的志向。對於怎樣提高和改善當地教育,以及對政府有何意見和要求都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4.父母所謂的重視孩子學習大多數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沒有將教學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有些甚至連孩子的成績都從不過問,有些把對孩子的教育全權託付給學校,沒有做好家庭教育。經過分析和結合當地實況,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當地經濟水平落後,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閉塞。在這麼一個文化水平低,經濟落後,教育落後,交通欠發達的地區,許多新科學文化知識,新時時代教育科學模式,日新月異的新消息並沒有很好的有效的輸入。雖然說國家貫徹的兩免一補政策已經落到實處,但家庭貧困依然存在,特別是同時供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上學讀書的較爲困難。

調研,讓我親近了鄉親父老,讓我更加的深入的體會了農村農民的艱苦,讓我感受到了每一雙窘困和無奈的眼神,和每一張坦然的笑臉。深入民間,方知民苦。走訪鄉下,察覺城鄉之差。親身實踐,敢言當地實情。

此次社會實踐主要團體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八位學生隊,外加黃平當地四位青年。

主要成員有:

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譚曦,王巧麗,溫慧芳,孫慧敏,吳雙;藝術學院攝影專業董哲涵;文學院齊騰達,吳勇鵬。

~~大學制藥工程:廖祥明

東北林業大學:羅國棟

貴陽民院:王俊科

江西師大:廖廷康

第三篇:暑期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假期來了,我還能像以前一樣來揮霍自己的時間嗎?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校園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爲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爲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爲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爲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爲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爲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臨近放暑假的時侯,原計劃向其他一些同學一樣找一份工作,但最後決定回到家鄉,幫久別的爸爸媽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個假期我主要是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讓我更深刻的瞭解到我的家鄉,瞭解到農村建設和家鄉父老鄉親的辛苦,還有家鄉教育事業得發展情況,最後出於我所學的專業,我還了解到一些關於家鄉里人的健康狀況......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最南邊的一個小村莊,所屬的縣城叫文縣.我的家鄉在遙遠的大山裏,四周青山環繞,綠水長流。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地一片沉寂,遠處的稻田裏傳來一陣陣青蛙和小蟲子的嗚鳴聲。這裏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民風淳正、鄉風文明……這樣的環境 養育了我們村裏質樸勤勞的140多口人,我們村小,人少,地也少,但我們出產的東西可不少 ,我們縣城的蔬菜大多是我們村提供的,有時真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就拿我家來說,我家今年種了0.5畝地的番茄,0.3畝地的辣椒,還有0.3畝地的西瓜。可別小看他們哦,採摘高峯時,番茄一次摘了1400斤,辣椒一次摘了600斤。現在我主要介紹一下我在家幫忙採摘番茄的過程。暑假剛回家,我家的番茄就上市 了,收穫番茄的過程,每隔兩天就要摘很繁瑣一回,否則就會太紅容易軟也容易壞。採摘時,挑紅的(稍微青一點的也可以)摘下來放在一個比較結實不會變形的容器裏,比如放在桶裏,而且要輕拿輕放,這樣就不容易把它弄壞。一邊摘一邊摘好的集中到一個地方。把所有的摘完後,就開始裝箱了,我們每家都有用來專門裝番茄的自制木箱,可以防止把番茄壓壞,但有一點就是比較笨重。裝箱的時候,把比較青的放在最底下,比較紅的放在上面,一排排,一層層地擺放上來。可別小視裝箱這個工作哦,裝的好的話,長的欠佳的都可以把它放的很好看,很惹人愛。技術不好不會裝的話,好番茄也可以裝的亂七八糟。裝的好的話而且可以裝很多,但不壓壞。裝完後看着一箱箱成品的番茄,那種收穫的感覺只有當時才能體會,而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爸媽知道,如果沒有之前的澆水施肥,也不會有如此收穫。兩個月的假期,我親身經歷我家番茄的從有到無,從有到無,一共收穫一萬多斤,我想如果不會由於各種因素導致減產的話,產量一定可以達到兩萬斤。這就是我們收穫番茄的全過程,在這裏我學到了很多,叫我知道爸媽的辛苦,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感受也很多,有一次我們正在頂着大太陽辛苦的幹活,同村的大叔送來了一個大西瓜,那時我才懂得“雪中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求人須取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的真正含義。

皇糧國稅,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糧”一詞,仍是中國農民的口頭禪。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以犧牲農民收入、農村發展的代價進行了城市工業化建設,導致城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經濟增長的“大蛋糕”中,占人口總數絕大多數的農民不僅沒有得到相應的好處,反而在某些方面還遭受着嚴重的“不公”(轉載需註明來源:)。比如在稅制方面,城市和農村一直實行的是“雙軌制”,廣大農民的稅負長期高於城市居民。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專門面向農民徵收農業稅的國家,總稅率達百分之八點四。隨着城鄉貧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農業稅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取消農業稅,還在於它破除了對農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羣衆對這項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興。 村民***告訴我,他家有4口人,耕種3畝地,年收入2萬元左右。他說:“現在農民享受這麼多優惠政策,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的親民、愛民。我們對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由衷地擁護!”這對我村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農村中的教育問題。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因爲從三年前農村中就開始執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對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段家庭貧困學生實施“兩免一補”(免費提供教科書,免收雜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這走又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實的比較到位.老百姓都說這是一件好事啊。這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利國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確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 但其中我也發現有幾個問題,就是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施的問題。第一,教師分佈不合理。鄉鎮中國小教師調整權力在鄉鎮,造成鄉鎮之間教師分佈不合理,兩極分化嚴重。村小、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緊缺,在職教師千方百計要求調出;城鎮、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國小又人滿爲患。第二,教師隊伍青黃不接,農村國小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國小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國小任教,造成農村國小教師緊缺。同時,農村國小教師負擔也比較重。一些生源少、教師缺的農村國小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無論語文、數學還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師擔任,甚至還有一位教師擔任幾個年級課程的現象。教師應付正常教學尚且力不從心,更談不上推行素質教育。加之不少農村國小教師處在半耕半教狀態,農耕必然佔去相當一部分時間,完成正常教學任務也無法保證。還有,教育教學設施落後 ,很多農村國小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樂課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着唱一句,體育課要麼是學生自己玩,要麼是體育教師拿來一個籃球,幾十個學生打上40分鐘……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別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了。舉一個例子,我姐姐她今年剛上班,所在的一個村小6個年級,只有4名教師,而還有一位老師經常不來上課,學校就只有三位老師,就一個人帶了三、四兩個年級,而且所有的科目都是她一人擔任。我想,如此下去,就算老師再盡力,學生再努力,農村教育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最後,出於我所學的專業,我還了解到一些關於家鄉里人的健康狀況。我發現目前農村裏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日上升,高血壓的病人沒有注意控制血壓升降,在這個假期我知道最後發展爲腦出血死亡的病人就有兩三個。近年來,國家雖然有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給農民報銷醫療費,使他們生病不怕去醫院,但是他們的知識依然很缺乏,比如生了病那些東西該吃,那些東西不該吃,他們不是很清楚。我覺得應該多向他們普及一些健康常識。

雖然在這假期我沒有在我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覺我懂得了太多的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感受也很多 。我也感受到了農民的樸素和勤勞。總之,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對中國的農村建設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啓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真正達到了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的。假期實踐 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錢來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第四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家鄉養雞場調查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種地現在已經不是農民的唯一收入來源了。許多人選擇外出打工,也有很多人在政策的鼓勵下自己創辦個體經營。像一些養家禽、家畜的,養貂的專業戶等,還有許多種樹的,自己辦加工廠的,等等。不過,他們的致富之路離不開四個字“科技興農”。我調查的鄰村的一個養雞專業戶,七八年前,他們還是貧困戶,但現在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開辦了養雞場,蓋上的村裏唯一的樓房,並且幫助村裏其他養雞的人,向他們傳授養雞的經營。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多人家的土坯房變成了大瓦房。

這次暑假回家我發現村子裏明顯的變化就是,短短的幾年時間,村子裏的土坯房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亮的磚瓦房。私家車越來越多了,農民變得越來越富裕了。老一輩的農民對取消農業稅讚不絕口,新一代的農民則乘着建設新農村的東風,以科技爲翼,飛向了嶄新的未來。看到農村的變化日新月異,農民的腰包逐漸膨脹,我也變得興奮起來,所以在假期開始的第二天我就到鄰村著名的養雞場去調查了一番,既增長了知識又瞭解了部分農民的發家致富之道。

這是遠近聞名的一家養雞場,臨近幾個村子凡是養雞的幾乎都是從這裏吸取的經驗,雞場的主人姓巴,有8年的養雞經驗,從以前的貧困戶到現在的養雞專業戶,巴先生說主要是靠他的堅持和養雞技術的發展。我到其中的一座雞棚看了一下,雖然不完全是全自動,但也可以說是依靠的現代科技。

一、溼簾:一走進雞棚就會發現兩邊的牆上有大約4平米的紙製s型牆面,經詢問那叫做“溼簾”,是控制室溫用的。當室溫超過32℃時,溼簾就會自動進行降溫。室外有一個人工深水池,連通溼簾,所以,溼簾是通過吸收水分使室溫降低的。在室內有一個大型的溫度計,用以記錄溫度。

二、風機:在雞棚的盡頭兩邊有兩個巨大的風機,是給雞鵬換氣用的。同時也起到降溫的作用,使雞棚微風徐徐,讓小雞們也可以過個清涼一夏。

三、食槽:小雞們住的房子是三層的鐵絲網籠子,5、6只住在一起。每層下面都有高約10釐米的便槽,可以隨時打掃。在每層的外面都有一個半圓形的長筒食槽。籠子裏面裝有乳頭式喂水器,連接到籠子外面的水槽,小雞渴的時候會啄喂水器上面的鐵頭,鐵頭一動就會露出水來,鐵頭的正下方是紅的的塑料水盤,用來接水,這樣就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

四、水箱:在兩個正門中間有一個大型的水箱,喂水時,先在水桶裏面配好藥和水的比例,一包藥配一桶水。攪勻後用水泵把水抽到水箱裏面,打開閘門,統一把水放到24個水槽裏。什麼時候喂水根據水箱外面的液體測量計。

五、暖爐:夏天要保證室內涼爽,冬天則要保證室內暖和。所以暖爐是必不可少的。

巴先生告訴我他們剛剛開始的時候設備非常簡陋,只是一個棚而已,把雞苗都撒在棚裏,擠死很多,現在好了,5、6只放在一個小隔間裏很寬敞。他興奮的說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養雞技術的不斷髮展,養雞也越來越輕鬆,只要把握好餵食喂水的時間,掌握一些必要的數據就可以。在這個場子裏,有養了很長時間的也有剛剛開始的,他們在巴先生的指導和幫助下,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收益。

第一天我在巴先生的棚裏熟悉了一番,第二天便到隔壁的棚裏看了看。隔壁棚是張先生的,他剛養了兩年,收入不粗。我進棚一看,佈局和巴先生的棚一摸一樣。正好趕上給小雞們餵食,我和張先生夫婦一邊餵食一邊聊天。張先生對我說他是結婚之後纔開始養雞的,之前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婚後開始跟着巴先生養雞。由於他們沒有任何經驗,第一批收益很不理想,他們曾記想要放棄但是巴先生一直鼓勵他們並且給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並鼓勵他們繼續養下去。在養第二批的時候巴先生經常到他們的棚裏“視察”幫他們解決困難,現在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收入越來越好。張太太還開玩笑說、,這個場裏的其他養雞的都是巴先生的徒弟,因爲都是巴先生教出來的。巴先生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村裏更多的人,大家都靠養雞發家致富了。說到此,他們都很感激巴先生。

養雞雖不是農業,但作爲農民發家致富的一份副業,依靠科技的發展,那麼農業發麪更是離不開科技了。一位親戚到鎮上買噴槍回來時遇見聊了聊,她說現在種地打藥都不用噴霧器了,以前背在肩上,壓得肩膀疼,而且盛一點點藥水。現在不用了,用新發明的噴槍,不僅方便而用一點力氣就可以噴好遠,既省時又省力。

由此可見,隨着建設新農村的發展,科技興農已成爲農村發展的一大法寶。所謂科技興農包括農業科技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兩個方面,農業科技研究是爲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成果,農業科技推廣則是將農業科技成果傳遞給農民,包括設計出用於農業及其他農村產業的設備。科技興農解決了三農中的實際問題,科技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所有農業生產中,種水果需要嫁接,轉基因等科技;種田也需要科技的成果-農藥的幫助;總而言之,農、林、牧、副、魚,所有的農民致富之道都離不開科技,科技加快了農村現代化的步伐,加快了新農村的建設,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成爲農民發家致富的法寶。

同時在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發現另外一個對農民來說非常重要的致富法寶,那就是“先富幫後富”。巴先生通過養雞致富後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一起致富,這種行爲是值得讚揚的,也完全符合鄧小平老人改革開放的要求。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一些人先富起來了,而這個政策的初衷是實現共同富裕,不是單獨富裕。這就要求先付帶動後富。在農村,許多人靠某種工作,或是種地,或是養殖富裕起來之後,不能獨門閉戶,而要有大公的精神,像巴先生一樣把致富的經驗傳授給其他人,幫助他人走上致富之路,從而實現自己村子的小範圍共同富裕。將小範圍的共同富裕加起來就會實現整個社會的共同富裕。如果,先富起來的人自私自利,拒絕和別人分享致富的成果,那就違背了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一個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所有人的富裕纔是真正的富裕。

現在,我們農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型農村,農民們在政策的領導下,堅持科技興農,堅持互幫互助,逐步走向了幸福、富裕的康莊大道!

第五篇:暑期家鄉養雞社會實踐報告

在現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種地現在已經不是農民的唯一收入來源了。許多人選擇外出打工,也有很多人在政策的鼓勵下自己創辦個體經營。像一些養家禽、家畜的,養貂的專業戶等,還有許多種樹的,自己辦加工廠的,等等。不過,他們的致富之路離不開四個字“科技興農”。我調查的鄰村的一個養雞專業戶,七八年前,他們還是貧困戶,但現在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開辦了養雞場,蓋上的村裏唯一的樓房,並且幫助村裏其他養雞的人,向他們傳授養雞的經營。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多人家的土坯房變成了大瓦房。

這次暑假回家我發現村子裏明顯的變化就是,短短的幾年時間,村子裏的土坯房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亮的磚瓦房。私家車越來越多了,農民變得越來越富裕了。老一輩的農民對取消農業稅讚不絕口,新一代的農民則乘着建設新農村的東風,以科技爲翼,飛向了嶄新的未來。看到農村的變化日新月異,農民的腰包逐漸膨脹,我也變得興奮起來,所以在假期開始的第二天我就到鄰村著名的養雞場去調查了一番,既增長了知識又瞭解了部分農民的發家致富之道。

這是遠近聞名的一家養雞場,臨近幾個村子凡是養雞的幾乎都是從這裏吸取的經驗,雞場的主人姓巴,有8年的養雞經驗,從以前的貧困戶到現在的養雞專業戶,巴先生說主要是靠他的堅持和養雞技術的發展。我到其中的一座雞棚看了一下,雖然不完全是全自動,但也可以說是依靠的現代科技。

一、溼簾:一走進雞棚就會發現兩邊的牆上有大約4平米的紙製s型牆面,經詢問那叫做“溼簾”,是控制室溫用的。當室溫超過32℃時,溼簾就會自動進行降溫。室外有一個人工深水池,連通溼簾,所以,溼簾是通過吸收水分使室溫降低的。在室內有一個大型的溫度計,用以記錄溫度。

二、風機:在雞棚的盡頭兩邊有兩個巨大的風機,是給雞鵬換氣用的。同時也起到降溫的作用,使雞棚微風徐徐,讓小雞們也可以過個清涼一夏。

三、食槽:小雞們住的房子是三層的鐵絲網籠子,5、6只住在一起。每層下面都有高約10釐米的便槽,可以隨時打掃。在每層的外面都有一個半圓形的長筒食槽。籠子裏面裝有乳頭式喂水器,連接到籠子外面的水槽,小雞渴的時候會啄喂水器上面的鐵頭,鐵頭一動就會露出水來,鐵頭的正下方是紅的的塑料水盤,用來接水,這樣就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

四、水箱:在兩個正門中間有一個大型的水箱,喂水時,先在水桶裏面配好藥和水的比例,一包藥配一桶水。攪勻後用水泵把水抽到水箱裏面,打開閘門,統一把水放到24個水槽裏。什麼時候喂水根據水箱外面的液體測量計。

五、暖爐:夏天要保證室內涼爽,冬天則要保證室內暖和。所以暖爐是必不可少的。

巴先生告訴我他們剛剛開始的時候設備非常簡陋,只是一個棚而已,把雞苗都撒在棚裏,擠死很多,現在好了,5、6只放在一個小隔間裏很寬敞。他興奮的說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養雞技術的不斷髮展,養雞也越來越輕鬆,只要把握好餵食喂水的時間,掌握一些必要的數據就可以。在這個場子裏,有養了很長時間的也有剛剛開始的,他們在巴先生的指導和幫助下,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收益。

第一天我在巴先生的棚裏熟悉了一番,第二天便到隔壁的棚裏看了看。隔壁棚是張先生的,他剛養了兩年,收入不粗。我進棚一看,佈局和巴先生的棚一摸一樣。正好趕上給小雞們餵食,我和張先生夫婦一邊餵食一邊聊天。張先生對我說他是結婚之後纔開始養雞的,之前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婚後開始跟着巴先生養雞。由於他們沒有任何經驗,第一批收益很不理想,他們曾記想要放棄但是巴先生一直鼓勵他們並且給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並鼓勵他們繼續養下去。在養第二批的時候巴先生經常到他們的棚裏“視察”幫他們解決困難,現在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收入越來越好。張太太還開玩笑說、,這個場裏的其他養雞的都是巴先生的徒弟,因爲都是巴先生教出來的。巴先生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村裏更多的人,大家都靠養雞發家致富了。說到此,他們都很感激巴先生。

養雞雖不是農業,但作爲農民發家致富的一份副業,依靠科技的發展,那麼農業發麪更是離不開科技了。一位親戚到鎮上買噴槍回來時遇見聊了聊,她說現在種地打藥都不用噴霧器了,以前背在肩上,壓得肩膀疼,而且盛一點點藥水。現在不用了,用新發明的噴槍,不僅方便而用一點力氣就可以噴好遠,既省時又省力。

由此可見,隨着建設新農村的發展,科技興農已成爲農村發展的一大法寶。所謂科技興農包括農業科技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兩個方面,農業科技研究是爲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成果,農業科技推廣則是將農業科技成果傳遞給農民,包括設計出用於農業及其他農村產業的設備。科技興農解決了三農中的實際問題,科技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所有農業生產中,種水果需要嫁接,轉基因等科技;種田也需要科技的成果-農藥的幫助;總而言之,農、林、牧、副、魚,所有的農民致富之道都離不開科技,科技加快了農村現代化的步伐,加快了新農村的建設,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成爲農民發家致富的法寶。

現在,我們農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型農村,農民們在政策的領導下,堅持科技興農,堅持互幫互助,逐步走向了幸福、富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