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赴某市學習考察公共資產管理工作報告

2012年9月6日至7日,局領導率資產管理科工作人員及有關縣(區)財政局分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領導赴安康市進行學習考察,通過與安康市公共資產管理局及平利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分管領導及業務人員座談討論及實地考察,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安康市公共資產管理工作“體制順暢、管理到位、效果顯著”,走出了一條依託國有資產管理提效促進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安康模式”,令人耳目爲之一新,學習考察人員受到很大觸動。

赴某市學習考察公共資產管理工作報告

一、安康市公共資產管理工作的主要作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改革管理體制。一是改革機構設置。安康市在2004年成立了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2010年經市政府批准由原“安康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更名爲“安康市公共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公產局),爲正縣級事業機構,編制18人。公產局作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專司管理機構,掛靠安康市財政局,並對其職能也作了相應調整,拓展了管理範圍,以便更好地發揮資產管理的職能作用。安康市公產局按照統一政策、分級管理的原則,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對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爲了加強公共資產的運營,市政府還決定,在市公共資產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市公共資產投資經營公司,目前已辦理了工商、稅務登記,依法正式成立。下一步目標是力求把投資經營公司打造成一個集融資功能、資產經營開發功能、物業服務功能三位一體的資產經營平臺,以推動公共資產的有效運營。二是實行產權集中管理。爲加強產權管理,從源頭上治理資產管理上的違規操作,市政府授權市公產局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產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由市公產局代表市政府擁有市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國有資產的產權,並對管轄資產行使產權管理、收益管理和財務管理。產權集中管理後,各佔有使用國有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只有資產使用權,沒有資產處置權,從根本上解決了使用單位隨意處置國有資產的問題。目前全市已全部完成了產權統一集中管理。

2、改革資產配置模式。按照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初步建立了以配置標準爲核心的資產購建預算制度,制定了資產配置的標準,明確了購建預算的編制方法和運作程序。各預算單位依據本單位年度收支情況及國有資產配置標準,提出年度購建項目計劃報國產部門,國產部門根據資產配置標準,結合單位人員編制和工作需要,彙總編制單位的年度資產購建預算,並報財政部門審覈後下達。資產購建預算制度的建立,有利於解決資產購建中存在的隨意購建、超標準購建、超單位財力購建的問題,有利於增強資產購建的計劃性和有序性,有利於加強財政支出管理,促進財政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3、開展資產整合運營。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安康市公產局按照區別情況,分類整合;宜轉讓則轉讓,宜出租則出租,宜開發則開發;市場運作,突出效益的原則,整合規劃明確了市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佔有使用房地產的整合方向、方式和具體計劃,確保市級國有資產整合運營有序、有效的進行,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先後啓動了行政中心、建設大廈、文化大廈、老幹活動中心、報業新聞大廈、市委黨校新區等重點建設項目,推進資產優化整合。

各縣區國產部門按照全市資產整合運營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把資產整合運營和城鎮建設相結合,與招商引資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努力推進工作進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4、規範資產管理。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機構組建後,安康市公產局以市政府名義印發了《安康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隨後又下發了《國有資產管理實施細則》、《資產購建預算管理辦法》、《國有資產收支管理辦法》、《公有房屋出租收入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之後又相繼制定出臺了《安康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及資源性資產統計報告暫行辦法》和《安康市國有資產管理責任目標考覈試行辦法》,今年8月,安康市政府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資產管理的意見》。這些管理辦法的制定,使安康市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有力的促進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二是規範了產權處置。實行產權集中管理以後,建立並實行了政府審批,公產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在具體操作中,堅持把好評估關、定價關、拍賣關。評估關就是所有資產處置全部由中介機構進行公正的評估;定價關就是在評估的基礎上,由政府確定轉讓底價;拍賣關就是在市場推介的基礎上委託拍賣公司進行公開競價拍賣,實行產權轉讓的“陽光操作”。三是規範了公房出租。長期以來,各單位公房出租都是採用協議出租的方式,由於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低價出租的現象十分普遍,形成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針對這種情況,安康市公產局和監察局聯合在市級全面推行公開競價招租制度,所有公房對外出租採取公開競價,從實施的情況看,效果很好,房租收入競價以後增長近一倍。

5、加強紀律保障。爲了確保國有資產管理的法規、政策、辦法、制度的貫徹落實,安康市公產局和監察局密切協作,出臺了《安康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紀律約束,保障國有資產管理法規政策的落實,保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紀檢、監察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檢查,用紀律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保駕護航。

(二)主要成效

安康市的國有資產管理改革證明,推進資產管理改革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其成效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增強了管理意識。在推進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中,通過樹立資產經營的意識,促進資產在運動中增值,在增值中保值,保證了國有資產在保值中增值,實現了積極意義上的國有資產安全和完整。通過對非經營性資產的優化配置、科學整合,改變現在的利用效率低、運行成本高、分配不合理的局面。通過盤活資產,集中國有資產收入,達到了緩解財政壓力,改善辦公條件,節約辦公資源,減少交通壓力,方便羣衆辦事的目的。通過健全制度、規範管理、公開處置、集中收入,各單位對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管理的意識普遍得到提高,有效遏制了資產隨意處置的現象。

二是促進了資源合理配置。過去由於歷史原因,致使國有資產配置極不合理,資產閒置浪費和需求不足的矛盾並存,單位間存在因資產佔有不均而引發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後,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公開處置國有房地產,興建集中辦公場所,調劑整合辦公資源,緩解了辦公用房緊張的局面,改善了單位辦公條件,同時也調節了單位資產佔有水平,使國有資產配置趨於合理。

三是促進了城市建設。行政事業單位佔有的房地產是政府掌控的重要的城市資源,通過置換轉讓黃金地段的優質資產,推進了國有資產的優化整合和有效運營,盤活了存量資產,籌集建設資金,加快城市建設。主要體現在:①整合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改善機關辦公環境。對市直9個部門和市建設局下屬事業單位佔有使用的土地和房產進行整合運營,籌措資金近3億元,建設了總計6.7萬平方米的市行政中心、市建設大廈和市檢察院技偵大樓、市中級法院綜合審判樓,遷入了30個單位集中辦公,改善了辦公條件,實現了存量資產效益最大化;②整合城區教育資產,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爲解決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短缺、佈局不合理的問題,將安康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安康技術學院、市委黨校遷往江北新區,通過置換江南原有資產籌集資金2.5億元,實施了江北新校區建設,並從整合出的房地產中劃撥了80畝土地用於新建一所學校及市一小、漢濱高中、安中國中部的改擴建,促進了城區教學條件改善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③整合文化體育資產,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結合文化體制改革,從有利於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出發,對市文廣局、安康日報社、安康電視臺、歌舞劇團等文化單位資產進行重組,籌措3000萬元新建了1.3萬平方米的安康傳媒大廈,並將重組後的閒置資產收益用於新建一個高水平的歷史博物館;利用影劇院的房地產和企業合作聯合開發,建成了配套完善的多功能影劇院;利用羣藝館土地、通過拍賣市文化藝術中心一樓經營權籌措資金490萬元,新建市文化藝術中心,使市區羣衆文化文藝生活得到改善。④推進存量資產開發,推動老幹部事業發展。針對老幹部住房條件差,老幹部無活動場所的矛盾,我們經過充分調研,採取土地置換和房產開發的方式籌資建設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及住宅小區“香溪麗舍”。利用原老幹部活動中心和一干所、二幹所佔用使用的房產土地,進行整體開發和資產置換,建設了6萬多平方米商品房,解決了94戶離退休老幹部住房問題,並籌集資金2000多萬元,新建了1.2萬平方米的老幹部活動中心綜合大樓,爲老幹部創造了舒適的活動環境。⑤縣(區)加大資產整合力度,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紫陽縣的紫陽廣場、平利縣的女媧廣場及濱江路改造、漢陰縣南區開發、石泉縣東延片區建設等都是通過資產整合建成的。安康全市以上項目的建成有效地提升了中心城市品位,促進了縣城集鎮發展,對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是促進了財政增收。通過盤活國有資產,拓寬了財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財力,實現了資產管理和資金管理的良性互動。據統計,2011年資產處置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23%。2012年預計全市可完成國有資產收益將超過3億元,近五年累計完成資產收益可達1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3億元,

五是促進了廉政建設。安康市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一個重要背景就是各部門、各單位由於資產佔有懸殊,苦樂不均,導致分配不公,易滋生腐敗。爲此,安康市建立了一系列規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實行產權集中管理,杜絕資產隨意處置、擅自處置的行爲;建立資產購建預算制度,解決部門間資產配置的公平性、合理性;推行公房競價招租,防止低價出租,人情出租;實現資產處置公開拍賣,杜絕暗箱操作,私下交易行爲。規範的管理既實現了國有資產效益最大化,又堵塞了腐敗了漏洞,防止了資產的流失,是源頭治腐的有效手段,促進了廉政建設。

二、“安康模式”給我們的啓示

(一)政府主導,領導重視。安康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之所以有長足的發展,得益於安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安康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聽取彙報,研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安康市原市長劉建明同志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形象地比喻爲“政府的最後一塊蛋糕”,並要求國有資產管理局要管好這政府的“最後一塊蛋糕”,並在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改革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組建專司機構,制定管理辦法,整合辦公資源,調節佔有水平,改善辦公條件,提高收入水平的總體要求。2003年7月,市政府正式發文成立安康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明確了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拉開了全市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帷幕。2004年5月,市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機構、人員全部到位,工作全面啓動;省財政廳領導多次親臨安康聽取彙報、現場指導。財政部行政司資產管理處專程來安康市調研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對安康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把安康的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定位爲“安康模式”,與目前全國比較成型的廣西南寧、廣東南海、黑龍江安達合稱爲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四大模式”,認爲安康的工作豐富了全國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

(二)機構健全,權威性高。安康市成立有“安康市公共資產管理局”,爲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正縣級別,掛靠市財政局管理,編制18人,內設4個科,分別爲綜合科、產權科、配置科、運營科。縣級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爲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正科級,編制10人左右。均爲市縣政府管理國有資產的職能部門,獨立運作,人員力量較強,權威性較高。

(三)職責明確,管理規範。安康市縣國資管理機構既管理行政事業資產,又管理新辦企業資產。既管理非經營性資產,又管理經營性資產,還管理資源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管理涵蓋了資產的產權管理、配置管理、使用管理、統計評價管理、處置管理、收益管理的各個方面。經營性資產的管理的重點在產權管理,收益管理,企業管理人員的派駐和任免等。與國資委的職責劃分方面,凡過去的老企業由國資委管理,新的財政投資、參股,或非經營性資產轉爲經營性資產創辦的新經濟實體由財政國資機構管理。另外安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機關後勤的日常事務,不參與國有資產管理。

(四)措施得力,效果顯著。一是產權集中管理。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單位的房產和地產的產權過戶到公產局名下,明文規定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在政府,使用權在單位。資產的對外承包、租賃、抵押、擔保等事項都要經過公產局批准,合同要經過公產局鑑證,否則無效。房地產等大額資產處置和轉讓,由公產局報政府批准,按規定程序公開進行。大額的房地產對外承包和租賃及資源性資產的探採權等,由公產局主導對外公開拍賣。小額資產的轉讓和處置由單位操作,但價格和方式要商公產部門同意。二是收益集中管理。安康市制定了《安康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支管理暫行辦法》,所有國有資產收益統一納入市財政局國庫科的國有資產收益專戶統一管理,建立了國有資產收益由政府決定、財政分配、國產部門辦理的工作機制,在業務操作上形成了國產局撥付,國庫科辦理的業務流程。安康市近四年來,國資收益達十多億元。三是配置集中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編制部門預算時,要單獨編制固定資產購建預算,經國資部門審覈批准後進入部門預算。用其他資金購置固定資產時,要報國資部門審查批准。審查的主要內容是:是否符合配置標準;是否符合配置規格;是否超出平均水平;以及原資產的使用年限、使用現狀、單位的資產現狀、總量等。在配置標準方面,安康市2007年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小汽車編制及配置、更新標準。四是運營集中管理。安康市成立了“國有資產投資發展集團公司”,與“公共資產管理局”一套人員,兩個牌子。將原城投中心整合進來,作爲城市建設的投融資平臺。

(五)管理科學,體制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組織財政收入,實現收入再分配,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國有資產和財政資金是政府財產的兩種表現形式,資金是資產的貨幣表現,資產是資金的物化形式,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安康市成立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局,與市財政局捆綁在一起,由財政局局長兼任國產局局長,在具體工作中,財政局各支出科室協助資產購建預算管理、資產收入徵繳、資產投入覈撥,國產局組織具體實施。這種做法首先保證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又有利於財政部門全面掌握資產和資金的分佈狀況,爲推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打破資產佔有不公而帶來的收入分配不公的局面創造了條件。

(六)規範提效,聚財增收。規範提效是安康市整個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工作的關鍵所在、目標所向。通過近幾年的改革和實踐,提高了單位的資產管理意識,規範了單位的管理行爲,激活了存量資產,建立了運營機制,拓寬了收入渠道,聚集了政府財力,逐步改善了單位的辦公條件,可以說在規範提效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我們今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的方面

學習安康市資產管理模式後,我們的管理水平與安康相比差距還很大,主要原因:

1.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章制度缺失,國有資產管理缺乏法律制度依據。

2.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機構及人員配備急需加強。

3.對資產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沒有做到資產管理的現實需要,沒有挖掘資產的效益。

4.沒有形成從上到下一整套國有資產管理體系,致使資產管理難度加大。

5.資產管理沒有達到常態化,監督不到位,致使一些資產餘缺調劑難、損失浪費嚴重。

6.縣(區)國有資產的管理,僅僅是停留在用審覈審批辦法進行宏觀管理,沒有上升到精細化管理的層面。

7.鄉鎮國有資產管理不到位,處置資產隨意性大。

四、下一步的工作建議

(一)建章立制。結合最近中省及資產管理工作相對較好城市的先進經驗,儘快出臺適合我市實際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辦法》,並儘快出臺相關配套文件(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管理辦法》、《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進場交易業務規則》等),使我市資產管理工作儘快全面開展。

(二)組建機構。

1.加強組織領導,理順管理體制。按照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見》(陝政發[2011]48號)和《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轉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陝政發〔2012〕30號)文件要求,參照“安康模式”,結合我市實際,成立由市長(或常務副市長)爲主任、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爲成員的寶雞市公共資產管理委員會(下稱管委會)。管委會辦公室暫設在市財政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科,辦公室主任由財政局局長(或副局長)兼任,配備專職副主任一名,進一步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組織領導。

管委會主要職責:

(1)、負責制定我市重大公共國有資產(資源)政策、協調國有公共資產管理工作;

(2)、審查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對市級部門或單位主要領導離任資產保值增值、賬實相符、資產移交等情況;

(3)、審批市本級土地、房屋等大型公共國有資產(資源)的處置等事宜。

2、組建寶雞市公共資產經營管理局(公司),實現資產產權集中管理。在管委員會辦公室下設立寶雞市公共資產經營管理局(公司),下稱公產局,掛靠市財政局,爲正縣級事業(參公)建制,編制20人,領導職數一正二副,管委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兼任公司總經理,內設四個科室(部門),分別爲綜合科、產權科、配置科、運營科。

寶雞市公共資產經營管理局(公司)主要職責是:

(1)、對市本級所有國有公共資產(資源)實施產權集中管理;

(2)、管理非經營性資產轉作經營性資產,監督產權交易市場;

(3)、擬定和實施資源性資產整合規劃;

(4)、接收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轉移、報廢、罰沒資產的保管、處置和收益監繳;

(5)、負責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出租、出借及融資活動;

(6)、管理市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收入和支出;

(7)、組織開展經營性資產的清產覈資、產權登記、資產統計、財務報表等基礎工作。

3.調整充實市財政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科建設。建議將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科改爲公共資產管理科,人員編制增加至5人,設科長1名,副科長2名。將涉及主要具有國有公共資產(資源)監管的職能的市級部門(如工信局、國資委、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歸口於公共資產管理科,使其成爲市財政局支出管理科室。市本級318家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已達21.1億元(不含經營性資產),所有單位都有公共資產(資源)。

公共資產管理科主要職責是:

(1)、負責管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公共國有資產(資源)的日常管理、績效考覈和公產局的監管工作。

(2)負責制定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開支標準和支出政策,負責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

(3)承擔市本級國有公共資產(經營性和非經營性)的資產經營預算、收益支出管理的相關工作;負責全市國有公共資產、資源監督管理工作。

(4)負責主要具有國有公共資產監管的職能的市級部門的預決算、資金的財務管理等工作;參與全市國有資產(資源)投資經營管理政策擬訂及監管工作。

(5)負責全市涉及國有公共資產(資源)管理財政政策的制定、項目申報和專項資金(基金)管理工作。

(三)集中產權。建議市政府授權市公產局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產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由市公產局代表市政府擁有市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部國有資產的產權,並對管轄資產行使產權管理、收益管理和財務管理。產權集中管理後,各佔有使用國有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只有資產使用權,沒有資產處置權,從根本上解決使用單位隨意處置國有資產的問題。安康市常務副市長在大會上要求各部門、各單位必須支持配合國有資產工作,反覆強調“不交資產交帽子”,切實保證集中產權工作順利開展。

(四)規範管理。一是規範產權處置。實行產權集中管理以後,由公產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在具體操作中,堅持把好評估關、定價關、拍賣關。評估關就是所有資產處置全部由中介機構進行公正的評估;定價關就是在評估的基礎上,由政府確定轉讓底價;拍賣關就是在市場推介的基礎上委託拍賣公司進行公開競價拍賣,實行產權轉讓的“陽光操作”。二是規範資產配置。就是通過資產構建預算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實現資產配置的計劃性、合理性和均等性。三是規範聯合開發和產權置換。針對聯合開發和單位資產置換中存在的隨意性、盲目性問題,今後市級聯合開發以及利用現有房地產置換、新建辦公用房,必須由公產局牽頭,拿出具體意見,報政府審定後實施。各單位不得擅自利用使用的房地產自主組織聯合開發和置換。四是規範公房出租。長期以來,各單位公房出租都是採用協議出租的方法,由於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低價出租公房的現象十分普遍,形成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在市縣兩級級全面建立公開競價招租制度。五是規範國有資產收益管理。所有國有資產(資源)收益統一納入市財政局國庫科的國有資產收益專戶統一管理,建立國有資產收益由政府決定、財政分配、公產部門辦理的工作機制,在業務操作上形成公共資產管理科撥付,國庫科辦理的業務流程。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