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企業建設調查報告多篇

企業建設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調查報告: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爲核心、以信用制度爲載體、以信用記錄爲依託、以信用監管爲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爲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爲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爲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爲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爲: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爲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臺。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閱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戶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臺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第2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調查報告

黨的十八大以來,xx非公企業得到了快速而顯著的發展,現已成爲推動和影響xx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就是通過建立比較科學的黨建工作標準和合理的評價體系,對黨組織和黨員的主要職責任務、活動方式和內容、作用發揮途徑等進行初步界定,使黨組織和黨員規範有序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實現了黨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系統化。特別是20xx年以來,xx堅持問題導向與創新驅動並重、組建發展與規範提升同力,探索出一條符合xx實際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體系,xx非公黨建工作在追趕超越中全面提升、整體推進。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xx把非公企業黨建作爲推動非公企業轉型發展、做大總量、做優質量的重要抓手,按照“擴大覆蓋、規範提升、夯實基礎、引領發展”的思路,以建立健全機構、普查複覈底數、擴大兩個覆蓋、強化教育培訓、發揮兩個作用爲重點,整合“四方”(黨委、工會、共青團、婦聯)資源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堅持“四法”培訓(黨建培訓、觀摩培訓、專題培訓、管理培訓)建強“三支隊伍”(黨員、黨組織書記和黨建工作指導員),推行“四融”(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目標定位融合、與科學決策融合、與過程管理融合、與科技創新融合)工作法促進“兩個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在職工羣衆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發揮,圓滿完成了“兩個全覆蓋”(黨的組織全覆蓋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目標任務,初步實現非公黨建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非公經濟組織148戶,職工1570人,黨員308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3名。在非公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57個(其中單獨組建31個、聯合組建26個),覆蓋非公企業120個(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2個),覆蓋率81.1%,選派黨建指導員85名,黨的工作覆蓋率100%。同時,建立工會組織43個、青婦組織12個,實現了黨建帶羣建、羣建促黨建,同頻共振促發展。

二、主要做法

1、着眼於築牢非公企業黨建“保障網”,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一是聯繫會議制度。建立由縣“兩新”黨工委統籌謀劃,縣非公黨委指導協調,各鎮黨委和縣級相關部門黨組(黨委)具體落實的聯繫會議制度,堅持檢查、通報、排名、問責的辦法,及時跟蹤問效,形成了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牽頭抓總,非公企業黨委、各鎮黨委和縣級主管部門黨組織具體負責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二是領導聯繫點制度。按照“聯點包抓做示範、一崗雙責抓黨建”要求,選派9名縣級黨員領導幹部、57名縣級部門和鎮領導班子成員、8名縣委組織部科級領導幹部、85名縣鎮機關幹部聯點包抓非公黨建聯繫點,加強工作督查指導,着力打造黨建工作示範點、樣板田。三是建立月自檢、季檢修、年評估制度。按照“五個清” 和“三同步”要求,每月初對所屬非公企業進行一次信息覈查,每季度末月對組建工作進行回頭看,開展組建難題集體“會診”、集中攻堅,年終對各鎮、縣級有關部門“兩個覆蓋”率提升情況進行評估,其結果計入年度考覈,推動全縣非公企業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四是落實激勵保障制度。制定出臺xx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考覈辦法,將縣“兩新”黨工委、縣非公黨委黨建工作經費和黨建指導員工作補貼納入財政預算,每年落實黨建工作經費20萬元,按每人每月50元的標準兌現黨建指導員工作補貼。同時全額返還非公企業黨員交納黨費1.96萬元,並從縣管黨費下撥非公企業黨組織規範化建設及活動經費等以獎代補資金11.7萬元,助推非公黨建追趕超越。

2、着眼於壯大非公企業黨建“生力軍”,建強隊伍凝聚力量。一是選優配強黨羣組織“帶頭人”。按照應專則專、宜兼則兼和積極推進交叉任職的原則,採取“自然過渡、交叉任職、黨委委派”等方式,着力打造“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黨羣組織負責人隊伍;同時提倡黨羣領導班子交叉任職,黨組織書記可擔任羣團組織負責人,羣團組織負責人是黨員的,進入黨組織領導班子,實現人力資源最大程度調配和共享。目前,全縣57個非公企業黨組織已全部配備了黨羣負責人,黨羣領導班子交叉任職的16人;評定非公黨組織書記黨建職業水平中級1名、初級10名。二是充實黨建工作指導力量。把“政治素質高、文化素質高、熟悉經濟工作、組織協調能力強、熟悉黨羣工作、工作作風紮實” 作爲選派標準,按照“未建黨組織一對一、已建黨組織一對多”的原則,採取重點企業重點派、小型企業連片派、特色企業行業派等方式,從縣、鎮機關選派85名優秀黨員幹部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負責指導黨羣組織組建、組織活動開展及服務企業發展等工作,受到了企業普遍歡迎和擁護。三是不斷壯大黨員隊伍。堅持“造血”和“輸血”相結合,採取尋找、輸入、選派、發展、培養“五個一批”辦法,積極把非公企業負責人、青年骨幹和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羣衆基礎好的職工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非公企業中的業務骨幹和負責人,今年以來先後培養業務骨幹53人、入黨積極分子43名、發展對象19名。四是組織流動黨員過雙重組織生活。按照“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的原則,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及原單位(或居住地)黨組織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確保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兩地”當先鋒。

3、着眼於增強非公企業黨建“活力源”,創新載體豐富活動。一是實施“升級晉檔”工程。以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爲契機,健全完善縣、鎮、企業三級工作臺賬,細化“黨組織班子、黨員隊伍、生產經營、企業文化、勞動關係、社會評價”7類18項指標和評分標準,對全縣非公企業黨組織進行綜合評估。目前,全縣已創建“五星級”非公企業黨組織1個、“四星級”3個、“三星級”4個、“二星級”12個、“一星級”26個,累計創建星級黨組織46個,創建率達80.7%。二是實施“示範帶動”工程。圍繞“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目標,通過“六個一”(共強一個基礎,共抓一支隊伍,共上一堂黨課,共創一項主題活動,共推一大工程,共破一個難題)工作方式,進行橫向交流、觀摩學習、經驗分享,做活做實“1+n”結對共建活動,同步實現黨組織晉位升級。目前已打造示範點、樣板田20個,傳幫帶非公黨組織21個。三是實施“同心聚力”工程。採取靈活多樣、務求實效的方式方法,創新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和“黨員教育周”、“幫扶互助周”、“黨員關愛周”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幫助促進、引導監督、團結凝聚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爲黨旗增輝、爲企業增效。創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456場次、講黨課228場次。四是實施“載體聯動”工程。以“星光增輝”行動爲統攬,通過開展“雙培養”、“黨員積分制”、“黨員活動日”、“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和職工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注重發揮黨員個體的先鋒模範作用,增強黨員職工對羣衆的感召力、影響力。同時充分發揮工會、婦代會、共青團作用,在不同崗位中開展推優活動,選出骨幹力量和核心人物,根據個人特長,發揮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的示範互動作用。

4、着眼於增強非公企業黨建“影響力”,突出重點規範提高。一是堅持標準好中選優。嚴格執行“六有”標準,從已建黨組織的非公企業中篩選出示範點,指導健全完善非公企業黨羣工作制度體系,做到活動有內容、學習有陣地,推動全縣非公企業黨羣共建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同時,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加大對非公黨建示範點項目資金扶持力度,助推非公企業黨建全面提升、全面過硬。二是分企施策建強陣地。採取企業自籌、上級黨組織支持相結合方式,幫助黨員、團員、婦女數量較多、條件具備的企業建設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25個。在非公企業集聚的城區,依託xx市監局城區工商所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高標準建設開放性、綜合性的黨羣活動服務中心1個;在辦公活動用房緊張的企業,採取“一室多用”的方式予以解決,確保每個企業黨組織都有場所議事。三是注重方法規範提升。強化政治引領,聚焦轉型發展,全面推行“1312” “四融”工作法,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目標定位融合、與科學決策融合、與過程管理融合、與科技創新融合,助推非公企業追趕超越。xx聲威建材有限公司黨支部的xx餘名黨員職工組成了技術小組,每遇到技術難題時,都是這個小組率先衝鋒,發揮團隊精神,運用集體智慧,幫助企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目前全縣由黨員技術人才牽頭開發和擁有的“小技改、小革新、小創造”項目9個,其中xx銀湘公司黨支部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研發的小技改榮,度全市非公黨建創新項目二等獎,黨建強、發展強效應充分彰顯。四是全力助推脫貧攻堅。以實施脫貧攻堅“1221”黨建聚力工程爲統攬,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履行社會責任共融互促,通過產業、商貿、就業、智力扶貧等手段,對內抓管理,對外樹形象。xx安信建材市場聯合黨支部積極開展“黨建領航產業脫貧”共同行動,爲xx鎮xx戶貧困戶送去蜂箱xx個、雞苗xx只、化肥xx袋共計10萬餘元產業扶貧物資。去年以來,全縣非公企業黨組織採取一幫多的形式先後與48個貧困村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落實基礎建設項目21個、產業扶持項目xx個、支持創業項目5個,吸納就業xx人,結對幫扶貧困戶xx戶,累計投入幫扶資金xx萬元,開啓“非公黨建+”模式。

三、存在問題

在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黨員隊伍教育管理難。非公企業黨組織,尤其是聯合黨組織普遍存在黨員分佈零散,流動性大,這給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和培養髮展黨員帶來較大困難。二是黨建工作基礎不夠堅實。我縣非公企業多數爲中小型企業,而且以礦山企業爲主,職工流動性大,不少黨組織開展活動必備的陣地還沒有解決、經費缺乏保障;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人才缺乏,真正“願幹、會幹、能幹”的黨務工作者人才比較少。三是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較難。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企業職工中的黨員與非公企業主客觀上存在着僱傭關係,加之職工黨員工作不穩定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四是抓黨建促發展融合上不夠緊密。一些非公企業主思想認識上還存在誤區,認爲企業的核心任務是生產經營,開展黨建工作是“添麻煩”、增加“負擔”,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現象,二者在有效融合上還有差距。

四、對策建議

1、找準“切入點”,在夯實領導責任上實現新突破。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健全抓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各級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組織部長和“兩新”黨工委書記是關鍵責任人,非公黨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必須靠實責任,履行職責,着力解決非公黨建工作體制、人員、經費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建立健全聯繫工作機制,各級黨委書記、組織部長和業務主管單位主要領導要包抓聯繫非公企業,帶頭落實組織建設各項任務。要把非公黨建工作情況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管黨責任述職評議範圍,作爲年終考覈重要內容。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通過定期調研、明察暗訪、實地檢查等形式,推動工作紮實開展。

2、強化“支撐點”,在形成推動合力上實現新突破。要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組織、統戰、市監、財政、工會、稅務等相關部門參加,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協調機制。“兩新”黨工委、非公黨委要切實擔負起統籌謀劃、組織協調、具體指導、督促檢查的職責,確保上級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各成員單位要認真按照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主動把黨建工作要求與本單位本系統中心工作、政策措施有機銜接起來,切實履行職責,在人才引進、校企合作、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等方面積極爲企業提供支持,減輕企業負擔,服務企業發展;非公企業黨組織既要團結凝聚黨員職工積極參與和支持非公企業發展,又要依照憲法、黨章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紮實開展黨建工作,保證非公企業始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健康發展。

3、把握“關鍵點”,在引導企業主全力支持上實現新突破。從xx當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看,凡是企業黨建工作抓得好的,業主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就強,對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就能夠大力支持。因此,要注重對企業業主的教育引導,爭取他們對企業黨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通過集中培訓、召開座談會、專家授課、外出觀摩等方式,對企業業主進行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民主法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教育,實現思想上認同、工作上重視、落實上給力。同時,要對支持黨建工作的業主,在選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七一”評選表彰時優先考慮,使企業主尤其是非黨員企業主增強對黨組織和黨建工作的瞭解認同,樹立“黨建工作也是企業發展的資源”理念,引導非公企業主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4、緊扣“着力點”,在豐富載體發揮作用上實現新突破。豐富非公黨建工作載體,有助於給黨組織和黨員活動提供有效發揮作用、體現先進性的平臺,讓非公企業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起來,成爲助推非公企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活動方式上,要堅持“小型、業餘、分散、務實”的原則;在工作方法上,要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在時間安排上,堅持工作時間與業餘時間相結合,以業餘爲主。如推行“主題黨日”制度,通過統一主題、統一內容、統一流程、統一時間等形成,進一步嚴格組織生活,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建立學習載體,通過文化閱覽室建設促進黨務知識和業務知識學習;建立文體活動載體,通過文體活動活躍身心交流感情;組織技術比武,通過技術比武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高技術攻關能力;建立交流載體,通過有效的談心交流,瞭解黨員、職工心理狀況,及時做出心理疏導和情緒上的引導。

5、夯實“標準點”,在推進活動陣地規範化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要繼續實施非公企業黨組織規範化建設工程,以單獨建立的黨組織爲重點,按照“八有”標準(有堅強的黨組織領導班子、有優良的黨員隊伍、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有規範的活動場所、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有鮮明的活動載體、有穩定的經費保障、有完備的檔案資料),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通過“五送”(送黨組織標牌、送黨旗、送黨刊、送黨務工具用書、送制度掛圖),發揮好“四兩撥千斤”作用,加快推進規範化建設步伐。要加大配套投入,抓好所轄非公企業黨建示範點創建工作,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同時,要通過聯合辦班、代培代訓,聯建共享、一室多用等形式,進一步激活和拓展現有活動陣地的服務功能,使之成爲廣大黨員和職工羣衆教育、活動的綜合陣地和平臺。

6、加固“基礎點”,在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上實現新突破。要把提高宣傳工作實效作爲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提升滿意度、增強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從“‘濃’氛圍、‘廣’宣傳、‘強’引導”入手,以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爲思路,匯聚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正能量。要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充分利用已有的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在非公企業中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宣傳企業黨組織對於改進管理、凝聚人心、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宣傳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事蹟,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持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良好局面,增強非公黨建追趕超越動力。

【第3篇】加強龍頭企業基地建設調查報告

我縣龍頭企業只所以表現出經營好的效益也不穩定;項目對頭的開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現象,其原因就在於龍頭企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穩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來,雖然龍頭企業和縣、鄉政府在基地建設上沒少付出,但效果始終不夠理想,究其原因,其癥結就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一是由於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所帶來的市場經濟的波動,使得基地農戶從業熱情忽高忽低,直接影響到原料基地的穩定程度。二是由於有些企業在基地建設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項目還沒有被農戶所認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沒有基地的支撐而難以正常進行。三是以種植業作爲經營項目的原料生產基地,由於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原料產出能力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誠信意識,影響了企業與農戶的密切合作。

上述問題的存在是利益關係調節失當的必然結果。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市場規律,實現經濟利益的合理分配,那麼一切困難和問題都將會被克服,基於這樣的認識,下面,僅就如何從調節經濟利益入手、加強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建議如下:

二、維護農戶利益。合理承擔風險,靠讓利於民來鞏固基地。企業要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千方百計規避化解市場風險,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本是天經地義,無可指責的正常行爲,而無利不起早、虧本就撂挑又是農民傳承多年難以改變的信條與習慣,這就構成了長期存在於合作雙方之間,又必須給予妥善解決的矛盾。在市場形勢看好,體現利益均沾時,矛盾表現的並不十分明顯,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風險共擔時,這一矛盾勢必會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鞏固千方百計創建起來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有效化解合作雙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龍頭企業無法迴避而又必須作出正確回答的課題。我認爲,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讓利於民的原則,在確保產業少掙不賠的前提下,由企業儘量多承擔風險。對確實賠本的農戶要合理給予補貼。在這一方面,如文國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業,分別採取了諸如:體現讓利直接補;兌現承諾誠信補;反哺基地間接補等一系列補貼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們能在市場行情走高時,由於省去了原料生產環節的再組織和減少因臨時採購造成的高額支出而搶佔先機,獲取更大的效益。

三、實現多方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基地生產能力。以種植業產品爲加工對象的龍頭企業的原料生產,因農田基礎設施的相對薄弱,時至今日仍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如何建設一個抗災能力強,原料產量高、產品質量好的原料生產地,來保證企業生產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於增加投入,改善生產條件,除此別無選擇。個人認爲,投入的主體應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從業農戶自身利益出發,以勞代資投一塊;二是企業從長遠利益出發,反哺基地投一塊。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從早日致富農民的目標出發,把握機遇向上爭一塊。如果這項工作能做到位,那麼興企、富民的目標何愁不能實現呢?

四、樹立誠信意識。嚴格兌現承諾,在精誠合作的氛圍中,建立起龍頭企業與農戶的依存關係。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同時也是誠信經濟。在市場經濟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十分完善的條件下,以誠實、守信爲紐帶把原料生產的供需雙方緊密切聯繫在一起、使龍頭企業和農戶在精誠合作的氛圍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爭取雙贏的依存關係就顯的尤爲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合作雙方就必須用簽訂所規定的相關條件來自覺地約束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爲,龍頭企業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在企業能承受、農戶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諾,就是在受到市場風險衝擊的情況下,也應當以犧牲企業部分利益來避免農戶受到傷害。用誠實、守信的人格魅力來保護農戶的從業熱情,鞏固和發展已有的原料基地。農戶則應當自覺履行訂單所規定的各項義務,認真按照操作規程辦事,杜絕摻雜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現象發生。用說到哪、做到哪的實際行動,給人無信不之的千年古訓以新的詮釋。我想,農、企雙方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哪麼,合作關係穩定,共同受益的產生鏈條必然會越來越粗壯,越來越牢固。

【第4篇】關於加強龍頭企業基地建設調查報告

我縣龍頭企業只所以表現出經營好的效益也不穩定;項目對頭的開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現象,其原因就在於龍頭企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穩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來,雖然龍頭企業和縣、鄉政府在基地建設上沒少付出,但效果始終不夠理想,究其原因,其癥結就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一是由於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所帶來的市場經濟的波動,使得基地農戶從業熱情忽高忽低,直接影響到原料基地的穩定程度。二是由於有些企業在基地建設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項目還沒有被農戶所認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沒有基地的支撐而難以正常進行。三是以種植業作爲經營項目的原料生產基地,由於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原料產出能力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誠信意識,影響了企業與農戶的密切合作。

上述問題的存在是利益關係調節失當的必然結果。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市場規律,實現經濟利益的合理分配,那麼一切困難和問題都將會被克服,基於這樣的認識,下面,僅就如何從調節經濟利益入手、加強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建議如下:

一、探索有效途徑,協調各方力量,共同闢建原料基地。

龍頭企業要擺脫無米之炊的困境,就必須把闢建原料生產基地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給這個第一車間以應有的位置。我認爲在闢建基地上應着重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益驅動。當前要特別注重把原料生產所能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效益放在中央對農民實行兩免一補的大環境中在與傳統產業的經濟收益相比較,通過算賬對比,只要使農民從中看到確實有利可圖,有錢可賺,就會使他們在可觀的經濟收益驅使下,改弦更張,從事新的產業。二是典型引導。企業要在強化新項目宣傳的同時,必須把典型的培養、選樹、宣傳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使以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做爲擇業前提的農民,在身邊典型的引導下,在看着眼熱、想着心動的環境中照着學,跟着幹。三是全力推進。在抓原料基地闢建上,單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闢建穩固的原料基地是龍頭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通過闢建工業原料基地,加快羣衆脫貧致富的步伐又是鄉村兩級組織的願望與職責。只要能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兩個積極性的迭加,必然會產出1 1>;2的工作效果。

二、維護農戶利益。

合理承擔風險,靠讓利於民來鞏固基地。企業要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千方百計規避化解市場風險,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本是天經地義,無可指責的正常行爲,而無利不起早、虧本就撂挑又是農民傳承多年難以改變的信條與習慣,這就構成了長期存在於合作雙方之間,又必須給予妥善解決的矛盾。在市場形勢看好,體現利益均沾時,矛盾表現的並不十分明顯,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風險共擔時,這一矛盾勢必會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鞏固千方百計創建起來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有效化解合作雙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龍頭企業無法迴避而又必須作出正確回答的課題。我認爲,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讓利於民的原則,在確保產業少掙不賠的前提下,由企業儘量多承擔風險。對確實賠本的農戶要合理給予補貼。在這一方面,如文國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業,分別採取了諸如:體現讓利直接補;兌現承諾誠信補;反哺基地間接補等一系列補貼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們能在市場行情走高時,由於省去了原料生產環節的再組織和減少因臨時採購造成的高額支出而搶佔先機,獲取更大的效益。

三、實現多方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基地生產能力。

以種植業產品爲加工對象的龍頭企業的原料生產,因農田基礎設施的相對薄弱,時至今日仍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如何建設一個抗災能力強,原料產量高、產品質量好的原料生產地,來保證企業生產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於增加投入,改善生產條件,除此別無選擇。個人認爲,投入的主體應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從業農戶自身利益出發,以勞代資投一塊;二是企業從長遠利益出發,反哺基地投一塊。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從早日致富農民的目標出發,把握機遇向上爭一塊。如果這項工作能做到位,那麼興企、富民的目標何愁不能實現呢?

四、樹立誠信意識。嚴格兌現承諾,在精誠合作的氛圍中,建立起龍頭企業與農戶的依存關係。

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同時也是誠信經濟。在市場經濟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十分完善的條件下,以誠實、守信爲紐帶把原料生產的供需雙方緊密切聯繫在一起、使龍頭企業和農戶在精誠合作的氛圍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爭取雙贏的依存關係就顯的尤爲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合作雙方就必須用簽訂所規定的相關條件來自覺地約束自己的生產經營行爲,龍頭企業要不折不扣地兌現在企業能承受、農戶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諾,就是在受到市場風險衝擊的情況下,也應當以犧牲企業部分利益來避免農戶受到傷害。用誠實、守信的人格魅力來保護農戶的從業熱情,鞏固和發展已有的原料基地。農戶則應當自覺履行訂單所規定的各項義務,認真按照操作規程辦事,杜絕摻雜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現象發生。用說到哪、做到哪的實際行動,給人無信不之的千年古訓以新的詮釋。我想,農、企雙方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哪麼,合作關係穩定,共同受益的產生鏈條必然會越來越粗壯,越來越牢固。

【第5篇】調查報告: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爲核心、以信用制度爲載體、以信用記錄爲依託、以信用監管爲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爲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爲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爲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爲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爲: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爲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臺。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閱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戶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臺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第6篇】企業團隊建設調查報告

據調查表明,現在美國平均每年要倒閉幾萬家企業,在美國的高新科技產業中,只有10%能活過5年, 90%不到5年就倒閉了。在我國1t業內這種情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組織變革中,中小it企業要想生存與發展,要想通過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自己細分的目標市場中之與大企業的競爭中贏得自身的相對競爭優勢,就必須根據自身規模小、靈活。反應敏捷的特點,打造與其相適應的高績效、柔性化的團隊。高績效的團隊不僅對於中小it企業的健康運行和發展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還有利於組織更好地發揮僱員的才能,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和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有利於中小it企業的快速成長和長遠發展。

一、團隊的工作原理及發展模式

所謂團隊就是一羣人以項目或任務爲導向,成員之間同心協力,用羣體(10人左右爲宜)的智慧結合成巨大的創造力,高效地實現團隊共同的目標。現今的典型的團隊工作方式更多地呈現出項目型的特徵,根據特定工作任務要求,挑選合適的人員形成團隊人員配備,同時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包括_定程度內自由調撥資源和自主決定工作流程的權力,在達成以共同目標爲導向的共識下創建團隊。團隊一般是臨時性的,當團隊任務或﹁個項目完成之後,團隊成員即宣告解散,回到各自的原部門或進入新的工作團體。而以團隊的方式協同工作時,更重視成員間的信息交流、技能互補以及角色分擔等。其具體工作流程圖如下:

團隊的發展有兩種典型的模式:一是蛻變模式,是以形成,風暴、整合。執行和解散5個階段來描述團隊的發展過程。二是影響模式,主要由包含,約束和影響3個階段構成。在包含階段成員經由實際的參與來試探與瞭解不同的意見;約束階段團隊開始對決策方式、解決問題的模式、個人的姿態、基本立場、對立意見等的處理進行協調;而在影響階段成員之間注重相互的支持與整合行動,彼此意見一致,尋找工作的搭檔與成功的可能性。

可見,團隊的工作方式是團隊成員之間緊密結合。相互作用而協同的過程,在這種協同的過程中,可以滿足團隊成員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二、什麼是高績效團隊

提到團隊,我們一般指的是高績效的團隊,而非一般意義上普通的團隊。根據以往的調查和研究資料,我們認爲高績效的團隊應該具備以下的特徵:

1、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既是解決團隊中矛盾、爭論和;中突的關鍵,又是把個人目標整合到組織目標,增強團隊凝聚力,最大程度上發揮個人效能的有效方式。缺乏共同價值觀的團隊就如同一盤散沙,失去了作爲一個整體運作的基礎,很難發揮1+1>;2的整合效應。

2、支持性和開放性的持續溝通能力

開放的和支持性的團隊溝通能力是高績效團隊的一個基本特徵。在高績效的團隊裏,領導者只相當於協調人的角色,並不主導一切,所有的團隊成員都是平等地工作。他們不僅具備對個人績效的承諾,同時也具備對團體績效的承諾。支持的和開放的持續溝通可以增強團隊內部的人際效能,團隊成員可以更有效地共享知識、經驗,並採取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使團隊更有效地增長知識,提高團隊潛能。

3、團隊成員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較強的協作意識

在高績效的團隊裏,每一個團隊成員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因此必然要求團隊成員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確保能夠獨立承擔團隊任務中的某一部分具體工作,從而確保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保證團隊整體工作順利完成。從另一方面來看,團隊成員在獨立完成自己承擔的那部分工作的同時,還應該相互協作,通過在工作過程中的交流與溝通,發現問題,彼此相互促進,不斷改善團隊整體的工作質量。同時也確保每個團隊成員的努力方向與團隊整體工作目標相一致。

4、團隊成員的高水平參與和相互學習

團隊成員的高水平參與是決定團隊績效的重要變量。因此,高績效的團隊在團隊決策、問題解決過程中應儘量讓所有團隊成員參與,而不是由一個或一些較強的成員或管理者操控。此外,在一些團隊中如果有一個唱反調的成員,對子高績效團隊的建立、維持、發展都是有裨益的。同時,在高績效的團隊裏,團隊成員應具有很強的相互學習能力,善於從他人身上發現對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斷提高自己長期的工作能力。而這種相互的學習活動在客觀上也提高了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本存量,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可以帶來積極的回報

5、高的工作效益

高的工作效益是高績效團隊最終結果的體現和典型特徵。

三、如何創建高績效團隊

1、選擇合適的團隊成員和有效的團隊領導者

合適的團隊成員對於高績效團隊的建立、維持、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團隊成員選擇的適當,團隊才能夠產生積極的協同作用,使團隊的績效水平遠大於個體成員績效的總和。合適團隊成員的選擇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一是選擇團隊成員除了專業技能的考覈外,要特別注重個人在團隊中的合羣表現和人格傾向。要考覈其是否能在剛組建的團隊中,發揮利他、合作、誠信、專注與開放的團隊協作精神。二是要注重選擇敢於創新、善於學習的人員,以發揮團隊成員的應有潛能,提升團隊的競爭力。三是重視人員的合理配置。團隊成員在共同的目標、興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其專業、技能、性格、資歷的構成暈好是異質的,這樣會兼顧多種專業領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關注、尊重的互補基礎。而有效的團隊領導者是那些能在關鍵時刻爲團隊指明前途所在,讓團隊跟隨自己共同度過最艱難時期的領導者。世界第三大軟件公司ca的總裁王嘉廉說過這樣一段話:“身處信息技術行業,很容易陷入一個圈套:技術通常會引誘其創造者,使他們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後完全忘掉了市場的需求。有許多的企業不乏技術和人才,但是由於經營者糟糕透頂的管理,結果只能以失敗告終”.可見,技術雖然是推動中小it企業前進的主動力,但當他們發展到一定階段,面對的更大的將是管理和領導的挑戰。

2、建立有效團隊激勵機制的獎酬系統

有效的激勵是企業長久保持團隊士氣的關鍵。有效激勵要求正確地判斷團隊成員的利益需求,給予團隊成員合理的利益補償。這就要求團隊採取的獎酬系統不但要公平、合理,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而且要以提高團隊凝聚力爲目的。首先,團隊採取的獎酬方式要把團隊的績效和個人的績效結合起來,以團隊績效爲前提基礎,當整個團隊完成指定任務後,團隊成員的報酬將依個人績效而同比增加。其次,要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以物質激勵爲基礎,但要慎用、少用,更加強調精神層面的激勵,而最有效的精神激勵就是對人真誠的尊重和信任,對成績及時有效的肯定,增強團隊成員的成就感,這一點對於it業中自我尊重、自我實現需求強烈的員工來講尤其重要。第三,要把內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結合起來,以工資、福利,獎金等這些從生產勞動和工作之外所獲得的報酬爲基礎,更強調團隊成員從企業生產勞動和工作過程本身所獲得的收益,如: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工作、個人成長和發展機會、能夠參與決策和管理、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等。顯然, it業員工對後者會更加重視,其激勵力也會更大。

3、加強授權和自主管理

對於it企業所處的不斷動盪變化的市場環境來講,團隊工作方式靈活、快捷的特點能適應市場迅速的變化,因此,企業授予團隊適當的資源和權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確保團隊高效運作的前提條件。此外,由於團隊內務成員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他們工作的獨立性很強,這也要求團隊的領導者根據項目的要求,風險程度和性質授予團隊成員相應的權力,以提高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並開發自身的潛能。還要推動自主管理,是團隊成員邊幹邊學,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好方法。

4、對團隊成員進行體驗式培訓

體驗(experience)是使人能夠將身心融入其中,並能留下個性化的、難以忘懷的回憶的經歷。體驗式培訓是高績效團隊的組建、維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極其有效的工具。大多數體驗式培訓是爲幫助組建和維持團隊而設計的。培訓的目的就是將團隊建設中的疑難問題提到桌面上來,加強團隊成員間的溝通、培養個體和羣體反省的習慣以發展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在體驗式培訓中,往往讓團隊成員參加敏感性訓練、拓展訓練或一些工作活動之外的集體活動。體驗式培訓在團隊發展人際關係和社會水平的能力上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在it業內,由於員工從事工作的高技能性和高獨立性,員工一般都不太善於溝通,通過體驗式培訓正好彌補團隊成員這方面的弱點,從而更有利於工作績效的高績效完成。

5、加強團隊學習

所謂團隊學習是指團隊爲了促進整體合作與實現共同目標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團隊學習首先要求所有團隊成員必須開誠佈公,攤出心中的假設,將個人的觀點明確地表達出來,以便接受別人的詢問,而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過程。其次是參與者必須視彼此爲夥伴,以消除溝通的障礙,能更深入地瞭解別人的意見並減少不安的感覺。第三是要有一位輔導者作爲團隊學習過程的顧問,幫助成員進行順暢而無拘束但又不偏離主題的討論或會談,並在必要時介入以加深成員對討論內容的認識。團隊學習的過程也即彼得·聖吉所謂“深度匯談”(dialogue)的過程。對於it企業來講,知識的更新速度相對異常迅速,所以對於it企業的員工來講,團隊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

6、提高團隊情商

情商,亦即情緒能力(eq),是在智商(1q)的基礎上延伸和發展起來的理論概念。情商包括五種能力:瞭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瞭解他人情緒的能力,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可見,情商對人的一生事業發展決不亞於智商,甚至在某些方面遠遠超過智商。世界微軟締造者蓋茨和可口可樂董事長巴菲特曾在回答中國大學生聽衆的提問時,直言不諱地說: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理智即情商。團隊情商是指一個團隊的綜合情緒控制能力,它是團隊創建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個公司如果不僅僅是爲了生存,而想進一步發展壯大,使團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努力提高團隊情商。中小it企業自身實力有限,很難在人才市場中與一擲千金的跨國公司或外資企業相比,招聘到一流的優秀人才,但他們可以通過提高團隊情商來彌補個人能力某方面的不足,從而有機會與大企業一爭高下,得到快速的發展。

【第7篇】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調查報告

爲了獲得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的數據,支持科學制定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決定開展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抽樣調查工作。

一、調查的目的、方法、樣本及實施

(一)調查目的。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抽樣調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於對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做出準確判斷,併爲政府制定促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數據。

(二)調查組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作爲調查的指導單位,於XX年8月聯合下發《關於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信息產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工作。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信息化測評中心作爲調查工作的承擔單位,負責調查設計、組織實施和管理、數據分析和撰寫調查報告等工作。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作爲調查的支持機構,負責抽樣調查樣本的選定和調查結果的測算工作。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網通集團公司作爲調查的協助單位,分別向下屬機構發文,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並協助開展調查工作。

(三)問卷設計。經過反覆論證研究,調查問卷的設計首先保證能夠形成對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情況的總體判斷,同時兼顧具有長效作用,爭取形成基礎性指標以及相對穩定的工作機制。

(四)調查對象。調查對象主要爲企業總經理/總裁、分管業務或者信息化的副總、信息化主管或者企業綜合管理人員。

(五)調查內容。調查內容包括:影響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問題;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特別針對尚未開展信息化的企業做了專門調查;企業在信息化方面的計劃;企業信息化對政府和發展環境的要求;企業對第三方社會服務平臺的評價;企業對信息化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與質量的意見。

(六)樣本選取。根據《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抽樣調查抽樣方案》的要求,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完成了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抽樣調查樣本的抽取工作。抽樣庫採用了XX年最新維護的國家統計數據庫。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在全國層面上選定了26022家樣本企業。

“樣本企業”既包括已經開展信息化的企業,也包括還沒有開展信息化的企業。其中,21067家爲支持分行業分析的樣本,另外4955家爲支持部分重點城市分析而補充的樣本。支持部分重點城市分析的樣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點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業分析。

1、樣本的規模屬性。樣本企業規模的標準,上限依據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共同簽發的“國經貿中小企[XX]143號”文件中有關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下限是年銷售收入在50萬元(含)以上,或者職工人員在10人(含)以上的企業。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即可。

2、樣本的行業分類。以XX年國家統計局等三部委對中小企業的分類爲基礎,增加了“農業”、“信息與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教育) 和“其他”。

七)問卷回收。數據彙總採取遠程電子化彙總的方式,共回收有效問卷9200多份,回收率達35.35%。由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負責對調查結果進行測算。從對樣本回收情況和問卷質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問卷能夠滿足調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

(一)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信息化投資能力不斷增強。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小企業法人單位營業狀況良好。全國中小企業法人單位中,正常營業的法人單位爲205.68萬戶,佔企業法人的88.6%。非正常營業的法人單位佔11.4%。調查顯示,由於中小企業經營情況持續好轉,對信息化的投資能力不斷增強。

(二)中小企業最優先的需求是市場與營銷。調查中瞭解到,52.7%的企業首先關注市場與營銷(銷售)方面的問題。說明中小企業對於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決眼前急迫的生存問題,明顯有別於更多關注長期效益和無形效益,更加關注戰略、管理控制問題的大企業。此外,17%的企業強調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業關注客戶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業強調生產與研發方面的需求。

將上述四方面的需求進一步分析,中小企業需求特點表現爲:

第一,中小企業迫切需要通過信息化了解市場信息和擴大銷售能力。59.6%的企業把了解市場信息作爲市場與營銷方面最主要的具體需求;46.5%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擴大銷售區域;36.8%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加強產品的推廣;28.5%的企業強調控制銷售成本。其它需求還包括管好銷售渠道(21.9%),改善售後服務等(16.9%)。

第二,在客戶管理方面,與大企業普遍把如何保留優質客戶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業最關心的是如何發現更多的客戶。48.1%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發現更多客戶;42.4%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客戶滿意度;39.8%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管好現有客戶資料;34%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客戶的購買行爲;30.7%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客戶對產品改進的需求;18.4%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客戶信用信息。

第三,在生產和研發方面,與大企業更多關心創新等長期發展要素相比,中小企業把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作爲信息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50.8%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49.6%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控制、降低生產成本;41.5%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信息;40.6%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加強生產管理,提升生產效率;15.5%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水平。

第四,在企業管理方面,與大企業重視加強集團管控能力和提高決策水平相比,中小企業列在首位的是及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51%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及時掌握企業經營狀況;48.3%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29.8%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改善財務管理;26.6%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改善進銷存管理;22.7%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了解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22.4%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加強人力資源管理;12%的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支持領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