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村產業調查報告多篇

村產業調查報告多篇

村產業調查報告篇1

?稻米產業狀況調查報告範文》適用於稻米產業狀況的調查報告,縱觀全市稻米加工企業,就其加工設備而言,具備高精度色選功能的寥寥無幾;更多的則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業,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儘管外包裝做的精美無比,以次充好的現象卻時有發生。品牌的雜亂競爭,破壞了寧安稻米產業的整體形象。

寧安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特有的石板地和肥沃的黑土,爲優質大米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分發揮地源優勢,大力發展稻米產業,必將推進寧安經濟的發展而富民強市。爲此,我們就全市稻米產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稻米產業的基本情況

1、水稻的種植面積

全市20xx年水稻的實際種植面積爲29萬畝(小畝),按水流域可劃分爲四個灌區:一是渤海灌區(東京城鎮、渤海鎮、沙蘭鎮),種植面積爲11.7萬畝,佔總面積的40%,是四大灌區之首。二是樺樹川灌區(蘭崗鎮、臥龍鄉、江南鄉),種植面積爲8.6萬畝。三是牡丹江流域灌區(寧安鎮、海浪鎮、三陵鄉、石巖鎮),種植面積爲4.6萬畝。四是其它灌區(鏡泊鄉、馬河鄉及縣屬、省屬農場),種植面積爲3.96萬畝。

2、水稻種植品種

目前在全市推廣種植的水稻有“五優”、“鬆字”、“龍字”三大系列,共30多個品種。其中以“五優系列”、“鬆字系列”最佳。其特點是產量高、抗病害能力強。(採取兩段育秧,垧產可達1萬公斤)

3、水稻的產量

據統計,20xx年全市水稻的總產量爲14.8萬噸;其中:渤海灌區6.3萬噸,樺樹川灌區4.3萬噸,牡丹江流域灌區2.4萬噸,其它灌區1.8萬噸。

4、稻米加工企業

稻米加工企業遍佈城鄉,其分佈以渤海灌區最爲密集(僅渤海鎮就有15戶之多);全市已納入統計範圍的稻米加工企業,總加工能力爲日處理水稻930噸。截止20xx年底實際加工大米3.9萬噸。其中日處理水稻50噸以上的企業7家,含國有企業一家。

5、大米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以我市大米註冊的商標有50個,使用外地商標的有4個,共有54個。其中20xx年底經營量千噸以上的商標品牌有5個;分別是:“響水”、1.6萬噸;“馥譽”:1.1萬噸“巖盤牌”:0.5萬噸;“華夏精華”:0.35萬噸,“沿湖”:0.12萬噸。除此之外比較知名的品牌還有;“鏡泊湖”牌、“寧古塔”牌,“鑽心湖”牌、“勝響”牌、“雨萌”牌等。(明細附後)

二、稻米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龍頭企業後勁不足、龍頭作用很難發揮

近年來,由於國有糧食企業處於轉換機制之中,受“老糧”、“老帳”、“老人”三老問題困擾的企業經營一直在低谷中艱難運行。20xx年5月26日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以來,國家鼓勵並支持多種所有制成份參與糧食經營,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異軍突起;在諸多的稻米加工企業中,黑龍江響水米業有限公司,以其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最大的投資規模,成爲“龍頭”企業;然而,在“羣雄逐鹿”稻米產業的激烈競爭中卻略顯後勁不足,龍頭作用很難發揮,分析問題有三:

一是經營資金不足;在近三年的響水米業整合過程中,大量的資金用於固定資產的投入,加之政策性銀行無法予以信貸支持,商業性銀行貸款信譽低,致使原料收購資金不足,這是制約其龍頭作用難以發揮的根本原因。

二是缺乏業內的管理人才,盲目追求眼前的企業利潤,品牌運作意識不強;首先是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未能做到電視有影、省臺有聲;其次是原料的收購未能完全做到按品種、等級,分型態保管,分別加工,單獨包裝。以維護“響水”牌的高品質形象,把品牌做響。

三是營銷力度不夠;市場份額小,尚未達到市場佔有率50%以上的最低標準。

2、品牌雜亂,大米質量良萎不齊

縱觀全市稻米加工企業,就其加工設備而言,具備高精度色選功能的寥寥無幾;更多的則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業,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儘管外包裝做的精美無比,以次充好的現象卻時有發生。品牌的雜亂競爭,破壞了寧安稻米產業的整體形象。

3、項目盲目上馬、加工能力過剩

經初步統計,全市共有稻米加工企業36戶(不含無商標的加工廠),日處理稻穀能力爲930噸。而20xx年的實際加工量僅爲3.9萬噸,設備的年使用率爲11.5%。這說明全市的稻米加工設備,一年中有88.5%的時間處於閒置狀態,加工能力明顯過剩。

三、幾點建議

我們在綜合上述資料,客觀分析全市稻米產業現狀的基礎上認爲:“做響品牌、做強米業”是推進寧安稻米產業發展的可行之路。(其中,作響品牌是基礎,是做強米業的前提。)就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

一要精心策劃宣傳方案;要從寧安的地理環境及四大灌區的特點到優良品種的選育、種植、田間管理,直至原料收購、儲存、加工、質量檢驗、包裝、大米的營養成分等做全方位的宣傳。

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機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宣傳手段,努力做到人人皆知。爲所宣傳的品牌順利進入市場,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

2、實施精品戰略

實施精品戰略,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是做響品牌、做強米業的關鍵環節;爲此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鑑渤海水稻種植協會的成功經驗,組建企業自己的“協會”(或與現有的農技推廣組織結盟),用協會架起農戶與米業的橋樑,形成“米業+協會+農戶”的訂單農業格局和利益共同體。協會的主要功能是:推廣優質稻穀的種植,提供農技服務,籤立訂單。其經費由米業支付,可依據所簽訂單數量,按比例提取。這樣既可使農戶增收,又可保證米業擁有優質、充足的加工原料。

二要致力於開發品牌的系列產品;可按“四大灌區”的不同加工原料,分品種加工,分別包裝。商標的標識可實行分灌區,不同品種的星級標識,(渤海灌區可用aaaa的星)樺樹川灌區可用aaa的星;牡丹江流域灌區可用aa的星;其它流域可用a的星)搞精深加工,優質優價。

三要招錄高素質人才;市場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是企業家們早已形成的共識。各類人才主要用於(1)充實協會,指導農民種植,提高原料品質。(2)進入車間強化管理,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3)充實營銷隊伍,擴大銷售業績,最大限度的提高品牌的市場佔有率。

3、實施品牌的市場化整合

品牌雜亂,惡意競爭;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市場競爭的產物。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問題,還應在市場競爭中予以解決。實施品牌的市場化整合,就是要用經濟的手段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我們認爲,隨着品牌商標知明度的逐漸加大,產品的市場份額會成正比例增長。逐漸減少以致於失去市場份額的商標,便會自動萎縮直至消亡,進而實現商標的整合,以解決品牌雜亂,惡意競爭的問題。在這裏關鍵性的一點是做響品牌的意識和做強米業的客觀條件。誰抓住機遇而精心策劃和運作,誰就有可能成爲寧安稻米產業的龍頭。

在全市的稻米產業中,黑龍江響水米業有限公司,目前已處在龍頭企業的位置,應該擔負品牌整合任務,因爲這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前提;如要做大做強響水米業,成爲帶動寧安稻米品牌的龍頭,按響水集團的現狀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解決懂業務、會管理的人才問題,同時需要解決一個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問題;如果還是李德聖董事長一人決策,其作用還是難以發揮。二是解決資金困擾的問題;當前依靠發行提供資金不成熟,依靠糧庫代收代儲,暫時也受到發行的制約。其原因是:20xx年東京城糧庫爲響水集團收購的水稻他們沒有接收,後期進行了二次處理,爲此當前發行對該企業採取了不予支持的態度。要解決這些問題是有難度的。但響水米業也不是沒有出路,最好的辦法是尋找合作伙伴,實行二次聯合;響水集團以現有的倉儲設施和加工廠,尋求一個有實力的集團進行合作,還可以發揮龍頭作用的。需要指出是:國有糧食企業經過長時間的低谷運行,目前“三老”問題已解決,不久也將輕裝上陣,進入市場,市政府是否再行考慮“二龍出水”做大做強我市稻米產業;一邊扶持響水集團的發展,一邊以糧食部門的一庫米車間爲基礎,由二庫牽頭運作與滬、杭合資(滬、杭已有合作對象)做大米業,成爲龍頭。目前糧食系統的優勢是顯而易見、頗具競爭力的;一是政策上的優勢,可以得到發展銀行的信貸支持;二是倉容的優勢;三是人才優勢,具備一支經過多年糧食工作實踐鍛鍊而成熟起來的懂經營、會管理的職工隊伍;四是可發揮系統內現有的設備優勢,提高水稻副產品的市場附加值。

綜上所訴,雖響水集團和國有糧食企業均具有成爲米業龍頭的條件,但嘉聯米業、雙江米業、巖盤米業等也都各具優勢,誰都不會自動放棄做大、做強的商機。可以想象未來我市稻米產業的競爭將是異常激烈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只有做響品牌,做強米業,纔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龍頭,纔會帶動全市稻米產業的發展,而富民強市。

村產業調查報告篇2

寧安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特有的石板地和肥沃的黑土,爲優質大米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分發揮地源優勢,大力發展稻米產業,必將推進寧安經濟的發展而富民強市。爲此,我們就全市稻米產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稻米產業的基本情況

1、水稻的種植面積

全市xx年水稻的實際種植面積爲29萬畝(小畝),按水流域可劃分爲四個灌區:一是渤海灌區(東京城鎮、渤海鎮、沙蘭鎮),種植面積爲11.7萬畝,佔總面積的40%,是四大灌區之首。二是樺樹川灌區(蘭崗鎮、臥龍鄉、江南鄉),種植面積爲8.6萬畝。三是牡丹江流域灌區(寧安鎮、海浪鎮、三陵鄉、石巖鎮),種植面積爲4.6萬畝。四是其它灌區(鏡泊鄉、馬河鄉及縣屬、省屬農場),種植面積爲3.96萬畝。

2、水稻種植品種

目前在全市推廣種植的水稻有“五優”、“鬆字”、“龍字”三大系列,共30多個品種。其中以“五優系列”、“鬆字系列”最佳。其特點是產量高、抗病害能力強。(採取兩段育秧,垧產可達1萬公斤)

3、水稻的產量

據統計,xx年全市水稻的總產量爲14.8萬噸;

其中:渤海灌區6.3萬噸,樺樹川灌區4.3萬噸,牡丹江流域灌區2.4萬噸,其它灌區1.8萬噸。

4、稻米加工企業

稻米加工企業遍佈城鄉,其分佈以渤海灌區最爲密集(僅渤海鎮就有15戶之多);全市已納入統計範圍的稻米加工企業,總加工能力爲日處理水稻930噸。截止xx年底實際加工大米3.9萬噸。其中日處理水稻50噸以上的企業7家,含國有企業一家。

5、大米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以我市大米註冊的商標有50個,使用外地商標的有4個,共有54個。其中xx年底經營量千噸以上的商標品牌有5個;

分別是:“響水”、1.6萬噸;

“馥譽”:1.1萬噸“巖盤牌”:0.5萬噸;

“華夏精華”:0.35萬噸,“沿湖”:0.12萬噸。除此之外比較知名的品牌還有;

“鏡泊湖”牌、“寧古塔”牌,“鑽心湖”牌、“勝響”牌、“雨萌”牌等。(明細附後)

二、稻米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龍頭企業後勁不足、龍頭作用很難發揮

近年來,由於國有糧食企業處於轉換機制之中,受“老糧”、“老帳”、“老人”三老問題困擾的企業經營一直在低谷中艱難運行。20xx年5月26日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以來,國家鼓勵並支持多種所有制成份參與糧食經營,非國有糧食經營企業異軍突起;

在諸多的稻米加工企業中,黑龍江響水米業有限公司,以其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最大的投資規模,成爲“龍頭”企業;

然而,在“羣雄逐鹿”稻米產業的激烈競爭中卻略顯後勁不足,龍頭作用很難發揮,分析問題有三:

一是經營資金不足;

在近三年的響水米業整合過程中,大量的資金用於固定資產的投入,加之政策性銀行無法予以信貸支持,商業性銀行貸款信譽低,致使原料收購資金不足,這是制約其龍頭作用難以發揮的根本原因。

二是缺乏業內的管理人才,盲目追求眼前的企業利潤,品牌運作意識不強;

首先是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未能做到電視有影、省臺有聲;

其次是原料的收購未能完全做到按品種、等級,分型態保管,分別加工,單獨包裝。以維護“響水”牌的高品質形象,把品牌做響。

三是營銷力度不夠;

市場份額小,尚未達到市場佔有率50%以上的最低標準。

2、品牌雜亂,大米質量良萎不齊

縱觀全市稻米加工企業,就其加工設備而言,具備高精度色選功能的寥寥無幾;

更多的則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業,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儘管外包裝做的精美無比,以次充好的.現象卻時有發生。品牌的雜亂競爭,破壞了寧安稻米產業的整體形象。

3、項目盲目上馬、加工能力過剩

經初步統計,全市共有稻米加工企業36戶(不含無商標的加工廠),日處理稻穀能力爲930噸。而xx年的實際加工量僅爲3.9萬噸,設備的年使用率爲11.5%。這說明全市的稻米加工設備,一年中有88.5%的時間處於閒置狀態,加工能力明顯過剩。

三、幾點建議

我們在綜合上述資料,客觀分析全市稻米產業現狀的基礎上認爲:“做響品牌、做強米業”是推進寧安稻米產業發展的可行之路。(其中,作響品牌是基礎,是做強米業的前提。)就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

一要精心策劃宣傳方案;

要從寧安的地理環境及四大灌區的特點到優良品種的選育、種植、田間管理,直至原料收購、儲存、加工、質量檢驗、包裝、大米的營養成分等做全方位的宣傳。

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機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宣傳手段,努力做到人人皆知。爲所宣傳的品牌順利進入市場,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

2、實施精品戰略

實施精品戰略,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是做響品牌、做強米業的關鍵環節;

爲此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鑑渤海水稻種植協會的成功經驗,組建企業自己的“協會”(或與現有的農技推廣組織結盟),用協會架起農戶與米業的橋樑,形成“米業+協會+農戶”的訂單農業格局和利益共同體。協會的主要功能是:推廣優質稻穀的種植,提供農技服務,籤立訂單。其經費由米業支付,可依據所簽訂單數量,按比例提取。這樣既可使農戶增收,又可保證米業擁有優質、充足的加工原料。

二要致力於開發品牌的系列產品;

可按“四大灌區”的不同加工原料,分品種加工,分別包裝。商標的標識可實行分灌區,不同品種的星級標識,(渤海灌區可用aaaa的星)樺樹川灌區可用aaa的星;牡丹江流域灌區可用aa的星;其它流域可用a的星)搞精深加工,優質優價。

三要招錄高素質人才;

市場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這是企業家們早已形成的共識。各類人才主要用於(1)充實協會,指導農民種植,提高原料品質。(2)進入車間強化管理,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3)充實營銷隊伍,擴大銷售業績,最大限度的提高品牌的市場佔有率。

3、實施品牌的市場化整合

品牌雜亂,惡意競爭;

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市場競爭的產物。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問題,還應在市場競爭中予以解決。實施品牌的市場化整合,就是要用經濟的手段來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我們認爲,隨着品牌商標知明度的逐漸加大,產品的市場份額會成正比例增長。逐漸減少以致於失去市場份額的商標,便會自動萎縮直至消亡,進而實現商標的整合,以解決品牌雜亂,惡意競爭的問題。在這裏關鍵性的一點是做響品牌的意識和做強米業的客觀條件。誰抓住機遇而精心策劃和運作,誰就有可能成爲寧安稻米產業的龍頭。

在全市的稻米產業中,黑龍江響水米業有限公司,目前已處在龍頭企業的位置,應該擔負品牌整合任務,因爲這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前提;

如要做大做強響水米業,成爲帶動寧安稻米品牌的龍頭,按響水集團的現狀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解決懂業務、會管理的人才問題,同時需要解決一個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問題;

如果還是李德聖董事長一人決策,其作用還是難以發揮。二是解決資金困擾的問題;

當前依靠發行提供資金不成熟,依靠糧庫代收代儲,暫時也受到發行的制約。其原因是:20xx年東京城糧庫爲響水集團收購的水稻他們沒有接收,後期進行了二次處理,爲此當前發行對該企業採取了不予支持的態度。要解決這些問題是有難度的。但響水米業也不是沒有出路,最好的辦法是尋找合作伙伴,實行二次聯合;

響水集團以現有的倉儲設施和加工廠,尋求一個有實力的集團進行合作,還可以發揮龍頭作用的。需要指出是:國有糧食企業經過長時間的低谷運行,目前“三老”問題已解決,不久也將輕裝上陣,進入市場,市政府是否再行考慮“二龍出水”做大做強我市稻米產業;

一邊扶持響水集團的發展,一邊以糧食部門的一庫米車間爲基礎,由二庫牽頭運作與滬、杭合資(滬、杭已有合作對象)做大米業,成爲龍頭。目前糧食系統的優勢是顯而易見、頗具競爭力的;

一是政策上的優勢,可以得到發展銀行的信貸支持;

二是倉容的優勢;三是人才優勢,具備一支經過多年糧食工作實踐鍛鍊而成熟起來的懂經營、會管理的職工隊伍;四是可發揮系統內現有的設備優勢,提高水稻副產品的市場附加值。

綜上所訴,雖響水集團和國有糧食企業均具有成爲米業龍頭的條件,但嘉聯米業、雙江米業、巖盤米業等也都各具優勢,誰都不會自動放棄做大、做強的商機。可以想象未來我市稻米產業的競爭將是異常激烈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只有做響品牌,做強米業,纔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龍頭,纔會帶動全市稻米產業的發展,而富民強市。

村產業調查報告篇3

一、堅持規劃先行,引領全域發展。

依據國家旅遊局旅遊產業發展部署,結合桃江實際,注重旅遊產品的互補性,繼續編制完善好各項規劃。要嚴格執行規劃,確保實現旅遊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資源有效整合,產品開發的佈局合理。要切實加強旅遊規劃管理,以全縣旅遊總體規劃統攬景區景點建設、城鎮建設和產業佈局等各類規劃。

二、堅持政府推動,完善工作措施。

強化政府推動作用,在旅遊規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責。強化部門聯動配合,推進文化、農業、養生等產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整合部門項目資金,支持全縣旅遊發展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在項目建設、景區管理、節會舉辦中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提高產業化水平。

形成領導有力、部門支持、社會參與、企業發展的良好發展局面,切實推動全縣全域旅遊的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定全域旅遊發展的信心,儘快把各地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成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將旅遊業培育成旅遊產業的支柱產業,把發展旅遊作爲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突破口;二是要根據我縣《關於推進一批重點項目促進鄉村文化旅遊加快發展》的文件精神,重點建設好鄉村旅遊項目建設,按照“開發、利用、控制和保護”的原則,把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把建設休閒旅遊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整合提升現有農業生態旅遊和鄉村體驗旅遊資源,以具有觀光價值的果園、花園、菜園及畜禽漁養殖場等爲載體,培育發展具有觀光、採摘品嚐、參觀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園;三是要不斷挖掘和豐富鄉村旅遊的文化底蘊,加大傳統民俗文化發掘、整理和保護。對鄉村自然、人文、民俗風情資源進行開發和包裝,將民間文化、飲食文化、生態文化融入到鄉村旅遊之中,舉辦紅色之旅、農事參與、農家娛樂以及田園風光休閒度假等活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遊客。着力打造以農耕文化、民間工藝、鄉村民俗爲特色的鄉村旅遊經營聚集區,推動鄉村旅遊從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到綜合利用與深度開發過渡,從單一休閒型向集文化、風景、娛樂、養生、養老等爲一體的複合型轉變,提升品味和檔次,不斷增強競爭力。

三、堅持聯動發展,實現產業融合。

加強交通與旅遊的融合。切實完善通往各景區道路的可進入性,重點建設好主要景區的交通道路桃;加強園區與旅遊的融合。以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桃江現代竹產業園爲平臺,打造竹產業加工、生產、展示、銷售等一條龍發展鏈條,切實做大竹產業發展,以口味王檳榔知名品牌,打造成桃江地方特色旅遊食品;加強城鎮與旅遊的融合。以桃花江美人窩品牌資源,建設美人窩文化主題公園,打造成全省唯一的旅遊特色,以屈原文化爲背景,建設鳳凰山公園,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產業與旅遊的融合。以現有的黑茶、雪峯毛尖系列茶做好茶文化,加強對外宣傳推介;把美麗鄉村建設和休閒旅遊建設有機結合,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旅遊品牌;加強扶貧與旅遊的融合。根據國家精準扶貧有關政策,切實做好旅遊扶貧工作,切實帶動人民羣衆脫貧致富。

四、堅持宣傳營銷,擴大輿論造勢。

加大全域旅遊發展的宣傳促銷力度,充分利用各級各類新聞媒體、互聯網絡,整體推介全縣旅遊資源和鄉村旅遊產品。設計製作畫冊、明信片、光盤、書籍、廣告牌等旅遊宣傳品及農家樂食品、農家服飾,結合“假日旅遊”、“週末休閒”,在長三角主要大中城市進行重點宣傳促銷。積極籌辦鄉村文化旅遊系列節目,組織開展農家樂特色菜餚大賽、鄉村旅遊攝影比賽、鄉村旅遊舞臺戲創作等活動,通過宣傳推介,切實提升鄉村旅遊示範點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在鄉村旅遊經營中涌現出來的示範鄉、村、帶頭戶、帶頭人進行大力宣傳,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實現全縣旅遊產業全域快速發展。

五、堅持服務管理,提升旅遊品質。

強化項目服務。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落地旅遊項目服務水平,着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強化旅遊服務。不斷加強旅遊從業人員管理及培訓,提升旅遊接待服務水平。強化行業管理。確保旅遊市場規範有序,保障遊客安全舒心。

村產業調查報告篇4

礦泉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應當予以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礦泉水爲人民羣衆提供集“天然”、“營養”、“衛生”於一身的飲用水,其質量關乎百姓生活乃至身體健康,必須給予充分重視。本文試圖以**省**市爲例,分析探討礦泉水質量創優的根本途徑,以期正確引導礦泉水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礦泉水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市位於**省南部,地理位置處於北緯22°33′—25°12′、東經116°54 ′—118 °90′,轄薌城、龍文兩區,龍海一市,漳浦、雲霄、東山、詔安、平和、南靖、華安、長泰八縣,以及**經濟開發區和常山經濟開發區。全市人口468萬人、生產總值702.02億元。**市地理交通條件優越。轄區地勢由北西向東南傾斜,地貌依次爲中低山、丘陵臺地和衝海積平原,有**省最大的盆地~**盆地。水系發育,主要河流有九龍江、漳江、東溪和鹿溪;交通便捷,324、319國道和廈(門)漳(州)、漳(州)詔(安)、漳(州)龍(巖)高速公路及鷹(潭)廈(門)鐵路穿境而過,**港可直通東南亞國家,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立體交通網絡。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多雨。區內地層主要有奧陶—志留系、泥盆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和第四系,廣泛出露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侵入岩。區域構造處於政和—大埔深斷裂帶的西南端,南部屬閩西南拗陷帶,北東向、北西向和東西向三組斷裂組成本區的主要構造格架。

**市礦泉水資源十分豐富,已經鑑定40處,除東山縣外,其他七縣一市兩區普遍分佈,類型以偏硅酸爲主,個別含鋅和鍶,累計探明可採儲量2834.77立方米/日。二十世紀80年代末,**開始勘查和開發利用礦泉水。90年代是**礦泉水行業發展壯大時期,在此期間全市礦泉水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經優勝劣汰後又從多到少的大起大落過程。以1990年、1995年和xx年三年爲例,礦泉水企業數分別爲5家、18家和15家,年採水量分別爲1.099、3.443和1.862萬噸,年工業產值分別爲864、1137.27和1356.57萬元。本世紀初,**礦泉水行業經重新洗牌而出現了新的格局。度,全市共有礦泉水生產企業12家,直接從業生產人數292人,年採礦泉水3.89萬噸,年工業產值2258.74萬元,主要產品有**紫山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紫山礦泉水、龍海虎甲山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龍谷礦泉水、**市長力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長力礦泉水、**省平和三平礦泉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三平聖水、**市金文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文礦泉水、**省閩南地質大隊勞動服務公司生產的靈芝山礦泉水、**閩寶礦泉水飲料廠生產的閩寶礦泉水等。

**礦泉水行業的發展變化過程,歷經曲折坎坷,飽含經驗教訓,其中有一條最值得回顧反思——科學開發利用是礦泉水質量創優的根本途徑。

村產業調查報告篇5

縣委、政府: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爲導向,在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在經濟利益上依據平均利潤率的產業化組織原則實施產加銷一體化,形成生產和流通利益共同體,把農戶和市場聯繫在一起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爲了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爲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參考依據,產業化辦公室對全縣第一季度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情況及其它基本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以進一步探索我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徑。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 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狀:根據全縣23個鄉(鎮)摸底調查,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呈上升趨勢,已實現總產值4711.15萬元。其中:

1、種植業產業化情況:

(1)優質茶園建設:完成2000畝優質茶園建設項目,已通過驗收,目前正在設計今年1000畝優質茶園建設項目的實施方案。

(2)栽桑養蠶:完成了5000畝老桑園管護工作、1160畝新桑園的嫁接工作,已備齊了1500張養殖春蠶所需的物質和蠶種。

(3)訂單農業:全縣訂單農業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全縣已實施訂單種植面積6800畝。主要訂單品種有食用玉米、魔芋、芋頭、辣椒等,涉及全縣5個鄉9個村866戶農戶。

(4)無公害產品:①山藥:全縣已完成800餘畝山藥的育苗和整地,主要集中在老場鄉。②茶葉:全縣已完成15000畝茶葉的春季管護,並採春茶15000公斤,產值約60萬元。③西瓜:已完成3000畝西瓜的種植技術培訓和生產資料及種子的準備工作。④油菜:全縣45000畝油菜長勢良好,防病治蟲工作已落實完畢。

2、畜牧業產業情況:

(1)畜牧業龍頭企業1---3月份情況:

①二郎山牧業:發展養羊聯產戶25戶,每戶5只;羊場產純種波爾羊102只,產值102萬元。②四川隆生(天全)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展二郎山山地雞1.5萬隻;發展養雞大戶8戶(平均每戶一次飼養1000只以上)。③帝豪羊業:已向全縣農戶簽定養羊1000只的合同,現已發放170只。

(2)養豬情況:①全縣豬存欄77829頭,銷售33091頭,產值3102.3萬元。②仁義鄉成立了生豬專業合作社,始陽鎮成立了養豬協會,運作都比較規範、正常。全縣新發展養豬大戶100戶,有效帶動全縣養豬業發展。

(3)養羊情況:全縣羊存欄116437只,銷售34717只,產值79.85萬元。

(4)禽類:全縣禽類存欄75.4萬餘隻,出欄30萬隻,產值860萬元;禽蛋產量280噸,產值240萬元。

(5)新發展人工種草面積5000畝,使全縣人工草場達6.38萬畝。

3、林竹業產業情況:

(1)1---3月份,天全縣林業局對全縣竹資源作了詳細調查,並組織編寫了《天全縣竹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前景》,爲我縣竹產業開發提供了可行的依據。天全縣現有竹資源總面積36.8萬畝,成竹面積9.7萬畝,天然竹林面積2萬畝。從1996年以來新發展竹子面積28.3萬畝。

(2)今年1---3月份全縣竹材產量3000多噸,產值近100萬元;森林蔬菜800噸,產值40萬元。

(3)大渡河造林局天全分公司今年1---3月份對20多萬畝楠竹基地進行檢查補栽、管護等工作,正在組建股份制聯合林場,已經擬出了竹資源管理辦法。

4、加工營銷產業情況:

(1)龍頭企業:

①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有限公司:完成了綜合樓、機修車間、庫房、門衛挖基和主體工作,完成了兩個綠色食品申報材料編寫,完成了今年原料收購、生產品種、生產量的計劃,銷售紅油鮮筍5噸、清水筍2噸、墨西哥泡椒2噸,實現銷售收入10萬元,收購野生蕨菜20噸。

②天全縣天蜀森林蔬菜食品廠:已收購蕨菜50噸、青菜20噸、山蘆20噸;銷售山蘆30噸、紅油鮮筍20噸、蕨菜和薇菜20噸,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

③天全蜜園蜂業有限責任公司:銷售蜂蜜4.5噸,銷售額15萬元,帶動養蜂大戶12戶。

④茶葉加工企業5個,其中1---3月份邊茶葉產量6000擔,銷售2000擔、銷售額23萬元;全縣春茶產量15噸,外銷鮮葉9噸、產值36萬元,縣內加工6噸鮮葉、成品1.5噸,已銷售0.5噸、銷售額13萬元。

5、今年一季度綠色食品產業開發情況:

(1)加強與四川二郎山森林蔬菜食品責任有限公司的聯繫和服務,完成了兩個綠色食品商標的年檢和技術整改工作,新廠已完成了綜合樓、機修車間、庫房、門衛等工程。

(2)完成了1000畝辣椒基地的建立、育種、技術培訓。

(3)兩家森林蔬菜加工企業擬出了今年的收購和產品加工計劃。

(4)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結合我縣實際編寫出了天全縣綠色食品發展規劃初稿,提出了我縣綠色食品開發的思路和目標任務。

(5)完成了兩個綠色食品申報材料的編寫和填報。

6、協會和基地:

隨着產業的形成、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的迅猛發展,截止目前,有各類協會33個(種植業協會16個、畜牧業協會16個、加工協會1個),多數運作正常;產業基地52個(優質瓜果蔬菜基地7個、蠶桑基地7個、茶葉基地6個、畜禽基地11個、林竹基地21個)。

(二)全縣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農業大戶調查情況:

全縣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農業大戶有251戶,人口1138人(男606、女532人)。按收入情況分:年收入在5萬元10萬元的有221戶,年收入在10萬元--20萬元以上的有24戶,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有6戶。按主要收入來源分:種植業7戶,養殖業25戶,加工營銷業38戶,開採業23戶,運輸業99戶,其它59戶。

(三)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構成情況:

1.2003年:全縣農村居民123881人,純收入30289.58萬元,人均純收入2445.05元。其中:種植業收入佔24%,養殖業收入佔25%,林竹業收入佔3%,勞務開發收入佔10%,加工營銷業收入佔5%,礦山開採業收入佔16%,運輸業收入佔10%,其它收入佔7%。

2.2004年1季度:全縣農村居民119775人,純收入6385.24萬元,人均純收入5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佔12%,養殖業收入佔38%,林竹業收入佔3%,勞務開發收入佔16%,加工營銷業收入佔5%,礦山開採業收入佔12%,運輸業收入佔7%,其它收入佔7%。

(四)全縣土地和草資源情況:

據調查,全縣有耕地102357.3畝,其中:耕田55276.6畝,旱地32357.5畝,自留地13235.2畝,開荒地1488畝;撂荒地102畝。草資源:天然草場14726.5畝,人工草場13986畝,青貯2955噸。

二、存在的問題:

1.整體上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認識不夠,未能深入理解其含意。農民素質相對較低,市場經濟意識淡薄,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風險意識。

2.工作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標不明確,措施不力,對於農業產業化工作似乎只是應付了事。

3.產業佈局不夠合理,沒有完全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產業基地建設分散,除林竹產業外,其它產業規模不大,形不成商品優勢,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4.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帶農戶、連市場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運作不夠規範。

5.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農戶和基地的作用還不明顯,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6. 缺乏科學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益機制不健全,農業產業化一體化的經營層次不高,企業與農戶就會經受雙重風險。在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企業與農戶與基地的利益連接,大多數還停留在鬆散的結合上,企業與農戶之間沒有法律約束力,企業按市場價收購農戶的產品,不與農戶承擔風險,農戶也沒有參與意願和合作要求,在賣方市場條件下一旦市場風吹草動,企業與農戶將會雙雙受損。

三、建議和對策: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項牽涉面廣、政策性強、浩繁複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只是一般的市場行爲和企業行爲,必須要有黨和政府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針對目前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供領導參考:

1.正確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本質和含義,確定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思路。農業產業化的含義就是以市場爲導向,在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在經濟利益上依據平均利潤率的產業化組織原則實施產加銷一體化,形成生產和流通利益共同體,把農戶和市場聯繫在一起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思路: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爲導向,以規模開發和基地建設爲重點,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爲龍頭,以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村專合組織、協會)+農戶爲基本組織形式,優化配置各種生產要素,實行科學地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系列化加工、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使農業和農村經濟最終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產業化經營軌道,推進農業和農村產業化進程,最終實現全縣經濟快速發展。

2. 建立健全以黨、政一把手直接負責的農業產業化目標管理責任制。圍繞全縣農業產業化的總體目標,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調整和完善農業產業化的實施方案,將目標任務落實到各個鄉鎮。縣、鄉鎮黨、政領導每年必須親自抓一個產業或一片基地的建設,真抓實幹,連續抓幾年,抓出成效。這一條可以作爲鄉鎮年終考覈指標的一項內容。

3.採取多種方式培訓農民,努力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根據縣上提出的八個一工作要求,每個鄉都必須至少落實其中的一鄉一校,建立起培訓農民的教育基地,提高農民的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和市場風險意識以及市場誠信意識。

4.堅持以市場爲導向,培育主導產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以市場爲導向,讓市場需求說了算,我們要到市場上去選產品,要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堅持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中,首先搞好市場調查、選好產品。具體講,茶葉產業化、林竹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