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鎮情況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鎮情況調研報告參考多篇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1

一、調研問題的提出

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xx年版)爲依據的新編國小數學教材,於xx年秋季在我區起始年級使用。爲了解新課標教材一、二年級國小數學課程標準落實與實施、課堂的教與學、教師的問題策略與困惑、教學評價、校本教研等情況,總結交流課堂教學經驗,探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黃教科研函「xx」82號通知要求,我們於xx年10月中旬開展了一次新課標教材國小數學情況調研活動。

二、活動的基本概況

這次調研組由區國小數學學科教研員和市、區國小數學中心組成員組成,歷時四天,對1所城區國小,2所中心學校和2個教學點,即巖寺國小、巖寺鎮中心學校、富溪鄉中心學校及該中心學校的兩個村小教學點長塢國小、呈陽國小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隨堂聽課、查閱教師教學筆記和學生作業、一對一交流、座談等形式,對學校新課標教材的使用情況作了全面的瞭解,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現場指導。

三、教與學的現狀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師進入了新課程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態自然,語言親切,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民主、活躍、和諧。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大部分教師能夠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用好教材、執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師還能跟據學情在用活教材上進行深入思考,在不違背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適當做了一些調整、取捨和二度開發。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重視數學活動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重視聯繫生活實際,讓書本知識迴歸生活。

3、符合學段年齡特點,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在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教學掛圖、自制教具等),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有效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4、新課標提出的“四基”目標在課堂教學上有所體現。在抓好以往強調的“雙基”的同時,對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重視了符號、分類、推理、一一對應、數形結合等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滲透,重視了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

5、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數班級課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幾個一年級班級,雖然步入國小學習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但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令人欣喜,在老師的呵護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認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逐漸養成。

6、課堂教學評價意識增強,評價能力有所提升。課堂上,教師極少採用負面評價,更多的是鼓勵和讚賞,且由濫、露、簡的課堂評價向入情、入理、入心轉變,引導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7、作業批閱觀念轉變。學生作業書寫認真、工整,本面整潔,教師批閱及時細緻認真,多數採用定量評價和描述性評價相結合,有的老師增加一些激勵性評語,也有的老師採用“五角星、小紅花、笑臉”等兒童喜歡的激勵方式,感覺非常溫馨。

(二)存在不足

1、少數教師理解教材不夠透徹。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教材爲什麼這樣編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數教師在課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現偏差。有的把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安排過多,甚至把兩節課的內容用一節來完成;有的一堂課中練習佔用的時間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課鈴還在佈置課外作業。

3、少數教師重、難點抓不住。表現在:課堂提出的問題總是落不在點位上;教學節奏偏快,在關鍵點上該慢時卻慢不下來;課堂上出現好的生成卻不能有效利用。

4、個別大班額班級的教師缺乏教學機智和應變能力,組織教學欠嚴謹,課堂紀律鬆懈,難以關注學生個性差異,難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5、農村教學點,由於教學具配備出了問題,課堂上數學活動的開展受到限制,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

6、一些教師課堂練習基本照搬課本練習題,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有針對性練習的不多;在課堂上對學生不良作業習慣未能及時糾。如:錯誤的握筆方法,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四、實施中的問題與建議

1、有些學校領導總習慣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來配備任課教師,以致形成低年級數學教師整體實力相對薄弱的局面。建議:提高對低年級教學地位認識,調整思路,適當傾斜,甚至可以考慮讓年富力強的數學骨幹教師挑起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重擔。

2、有的教學點的教師手裏僅有一本教科書,缺新版課標、缺教學用書和教學掛圖、還缺必需的教具和學具,嚴重影響正常的數學課堂教學。建議各鄉鎮中心學校領導引起重視,增強服務意識,如果瞭解到有類似情況,應作出快速反應,及時解決。

3、這次調研的幾所學校一、二年級數學教師上崗培訓率是80%左右,未達到上級提出的“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培訓安排在暑期,開學人事發生變動是主要緣故,但後續補救工作要跟上。建議學校對沒有參加培訓的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進行補課。

4、新課標教材一、二年級國小數學校本教研是一個軟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學習、聽課、評課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動層面上,對教師適應新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成長幫助不大。建議學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寬思路,豐富教研活動形式。在確定教研主題的基礎上,開展專題講座、經驗交流、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等研討活動。

五、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

困惑一:面對零起點的一年級新生,如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考:從小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關係到學生後續的學習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賦予每一位國小教師的職責,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顯得尤爲重要,教師一定要納入日常教學之中,要有計劃和目標、還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學第一週應該做些什麼?平時上課怎樣實施?如何與其他任課教師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養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如果你想得細,做得實、持之以恆,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困惑二: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學習“位置”的知識有一定困難,在課堂教學中感覺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爲後續學習序數等內容做準備。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降低教學難度,刪去了“左右的相對性”的內容,老師要領會新編教材把“位置”內容調整到前面來學習的意圖,從整體上去認識、理解教材的用意,對於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不可操之過急,指望一節課解決,要心中有數,從長計議,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注重滲透和運用,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認知水平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會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現在發行的教學掛圖版面偏小,視覺效果不佳,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觀察和思考。

思考:教學掛圖作爲教材的輔助材料,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學掛圖涵蓋了各章節所有插圖內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對於這個問題,一方面教研部門應該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使版面設計更適用於教學,另一方面老師在使用時要多動腦筋,儘可能使效果達到最佳,還可以動手製作一些實用性強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學生學習“小括號”的效果不好,計算錯誤率高,教師教學頗感費力。

思考:“認識小括號”內容,原教材在二年級下冊,新教材中將其移至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安排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之後。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計算順序,學習這一內容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小括號的出現還可以增加試題的變化,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一年級學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離不開情境的支撐。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結合情境明確解題思路;其次,造成認知上的衝突,讓學生感受引入新的符號的必要性。這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符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意識,並通過交流、比較,理解小括號的意義;最後,加強對比練習。這是幫助學生澄清認識,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明確分別應先算什麼,突出小括號的作用,鞏固運算順序。

困惑五:有教師反映,在“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經歷“你解答正確嗎?”的過程後,感覺反而打亂了學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這一環節?

思考:對於“解決問題”,義教教材太強調技巧,而課標實驗教材太強調情境創設,都沒有把落腳點放在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上。新版教材的編排思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通過循序漸進地解決一些不同類型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學習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這是新編教材的一大特點,可能有些教師還不適應。“你解答正確嗎?”實際上是反思、檢驗的過程。問題解決後,對解答過程進行檢查,對結果進行檢驗,不僅能保證解答過程及結果的正確性,而且對培養思維嚴謹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有很大幫助。如何進行檢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環節不但不能淡化,還應在教學中引起重視和加強,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

困惑六:教師普遍反映,去年一年級數學期中、期末檢測試卷的命題有些偏難、偏怪,感覺試題要求高於教材,影響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思考:考試是評價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的指揮棒。在當前時期的命題,應該體現《課程標準》(xx版)的理念,考查學生應該達到的“四基”能力;瞭解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水平,以及數學素養的形成情況;面向全體學生,有利於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承擔命題的教師和教研員要努力把好關。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2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的東南端,地理條件十分優越,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全市總面積5240.5平方公里,總人口近600萬,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揭籍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達300多萬人,是著名的古邑僑鄉,也是新興的輕工業城市。

五金產業是揭陽市三大主柱產業之一,在全市的整個工業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xxxx年8月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揭陽市“中國五金基地市”稱號。

爲深入瞭解揭陽市五金產業的發展歷史與發展現狀,我通過查詢網絡、書籍以及報紙等方式對並總結出此篇調研報告。

發展歷史

揭陽市五金生產的歷史悠久,從清朝初期的“紅爐打鐵”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個年頭。從發展階段來看,揭陽市五金行業始於清代初期、發展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崛起與本世紀初。

清康熙時期,揭陽先民就開始了腳踏風箱打鐵的生涯。清中後期,五金生產具有了一定規模,特別是清代後期揭陽的五金手工作坊已達到了300多家,逐步形成了農用五金、日用五金、建築五金、裝飾五金等主要門類,產品暢銷潮汕平原乃至廣東的珠三角等地。

到了民國初期,隨着現代工業技術的輸入,即出現了數量衆多的簡單機械加工的小五金製品工廠,成爲我國五金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大批以建築鋼材爲主導產品的小型鋼鐵企業迅速崛起。而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特別是揭陽市建市以後,五金產業發展進入了黃金期。此時,揭陽市的五金不鏽鋼產業也開始真正起步,不鏽鋼的推廣應用爲全市五金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加快實施工業立市戰略,五金不鏽鋼產業超常規發展,成爲全市目前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支柱產業。

發展現狀

至xx14年底,全市有五金生產企業近3000家,其中年銷售額超億元企業近xx家,超5000萬元企業近40家。其中,全市工商註冊登記的五金不鏽鋼企業572家,佔全市五金生產企業的總量約xx%,其總註冊資本167836.06萬元,個體戶4080戶。而五金不鏽鋼產業的從業人員超xx萬人,約佔全市從業人員251.56萬人的8%。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指獨立覈算國有工業和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共675家,其中五金企業共72個,且五金不鏽鋼企業51個,分別佔比例約10.7%和7.6%。

xx14年,全市五金企業總產值174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806.03億元的xx.1%。其中,五金不鏽鋼產業實現生產總值13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6.1%,佔全市五金生產企業總產值的74.7%。“十五”期間,五金產業總產值的年均遞增速度和五金不鏽鋼產業總產值年均遞增速度均以30%高於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年均遞增速度15.8%。

全市五金生產企業年銷售收入161.9億元,佔全市產品銷售收入300.35億元的53.9%,佔全省五金工業的32%。其中,五金不鏽鋼企業實現銷售額121.8億元,佔全市五金生產企業年銷售收入的75.2%,佔全省五金工業的25%左右。

出口方面,全市五金產業年均出口創匯2.4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11.32億美元的21.2%。每年的五金出口額均以30%以上的遞增速度高於全市出口總額增長速度的xx.4%和全國五金產品出口總額增長速度的26.44%。

揭陽市五金產品暢銷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國五金出口業中地位突出。

揭陽市大部分五金企業在國內、國外都有自己的銷售機構和銷售網絡,五金企業在全國各地設有2萬多個辦事處和銷售點,揭陽市的五金產品不但暢銷大江南北,還有大量產品直接或間接出口歐美、非洲、澳洲、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揭陽市五金產品年銷售額佔全省的32%,產品更是佔據了廣州市場的30%。

而五金不鏽鋼產品規模佔全國市場的30%左右,在我國西北和西南市場,我市不鏽鋼製品所佔的市場份額高達60%以上。從國內、外兩個市場看,xx14年,全市105戶生產性不鏽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總銷售收入27.3億元,其中國內銷售規模達到12.9億元,出口14.4億元,分別佔47.3%和52.7%。

揭陽市的五金生產覆蓋了下、中、上、頂遊包括原材料、工業設計、模具製造、配件加工、成品製造、市場交易和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專業化分工較爲明顯,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產品以建築五金、裝飾五金、日用五金爲主,涵蓋建築五金、裝飾五金、傢俱五金、日用五金、工具五金、鎖具五金、農用園林五金、鋁製品、不鏽鋼製品、機械配件及其他工業產品配件等十六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有金屬鉸鏈,不鏽鋼、鐵、銅合頁,門夾,門吸,吊輪,導軌,抽屜鎖,門鎖,木工鋸美,工刀,插銷,緊固件,衛生間配件,捲尺,廚具,餐具,潔具,量具等)。揭陽五金產品種類齊全,型號配套,設計新穎,工藝獨特,質量優良,在行業內有重要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建築、裝飾、日用、不鏽鋼製品等是行業內具有重要地位和較大市場影響的特色門類,特別是不鏽鋼製品在國內具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是全國最大的不鏽鋼製品生產基地之一。而揭陽市從事裝飾、傢俱五金製造的企業已達1500家,佔全市五金企業總量的一半,其中較具規模的企業逾100家。

揭陽市五金目前已經具有一定的技術創新開發能力。全市已建立與五金相關專業檢測機構4家、省級技術中心3個、市級技術中心3個、科研開發中心48個、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223多人。還投巨資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如自動超聲、清洗機、氣壓衝牀、高頻復底機、數控旋壓機、真空吸氣機、道軌拉機等先進設備,五金生產設備初步實現了現代化、機械化和電腦數控自動化。截至xx14年底,全市共投入技改資金累計40億元,開發新產品391種。

此外,揭陽市五金企業還與國內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學研合作關係,成立研發機構。現在全市已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0家,全市63個民營科技企業中,五金企業有23家,而五金不鏽鋼企業佔了5家。

xx14年全市五金產品質量合格率爲93%,全市有600多家五金生產企業通過了iso9001和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80%以上五金不鏽鋼生產企業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全市五金不鏽鋼產業中,高級工程師以上有36人,專業技術人才有5000多人。全市五金上網企業總共有629個,其中五金不鏽鋼上網企業就有141個。

在品牌商標方面,揭陽五金企業已獲著名商標13個,其中五金不鏽鋼企業5個;五金企業獲國家名牌1個,省名牌7個,其中五金不鏽鋼企業獲國家名牌1個,省名牌3個;另外還有行業名牌9個,著名商標6個,知名商標31個。全市五金不鏽鋼企業截至xx14年底在創建品牌方面投資累計已達到2.5億多元。

此外,揭陽市五金企業還擁有專利818個。

xx92年揭陽設立地級市,開始實施“工業立市”的戰略,提出建設發達輕工業基地的城市發展目標,促使五金產業以較快的發展速度從市、區向周邊縣區輻射,形成了以揭東縣、榕城區、東山區和揭陽經濟試驗(漁湖)區爲主的區域性特色產業集羣。

近年來,以五金不鏽鋼產業爲依託,建設發展了梅雲、仙橋、西馬、榕東、月城、棉湖、磐東、城西、北河、喬南、喬東、喬西、塘埔等一大批五金專業鎮、特色區(街)和專業村,形成了仙梅民營科技園、城西工業區、棉湖工業園區、東山工業園區、試驗區民科區、揭東試驗區工業園等一批規模較大的專業園區。其中規模較大的企業重點分佈在榕城仙梅民科園、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揭東經濟試驗區等園區。另外還有許多的小作坊形成的五金製品和配件專業村,包括北河村、城西村、喬林村、西郊村等。

以上便是我這次關於揭陽市五金行業的調研內容,充分體現了這些年來五金行業的發展迅猛,我相信,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努力,五金行業將會越來越紅火。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3

近年來,薛城區沙溝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強力推進第三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產業鎮。

一、特色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沙溝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總面積84.5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人口5.5萬人。全鎮特色產業主導產品爲木材、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從業人員4100餘人,去年實現年銷售收入8.4億元。自以來,重點培植了捷利林業等8家限額以上骨幹企業,全鎮發展民營企業24家,總數達到46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720戶,總數超過1000戶。累計簽訂招商引資合同38項,合同利用外資8.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4億元,年均增長50%。先後招商引資了棗莊港、濟正保健品、順翔科技、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項目,捷利木業等過千萬元項目14個,過百萬元項目20個,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項目12個,增加稅收2200萬元,爲沙溝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主要特點和經驗做法

一是經濟發展速度快。近年來,全鎮上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重點骨幹項目多。順翔科技、棗莊港、濟正保健品、捷利木業、超級市場等一批骨幹項目、龍頭企業促進了沙溝經濟的迅猛發展。今年1-9月份,全鎮實際利用外資3.68億元,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2.94億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2%和117%。三是基礎設施投入大。爲確保特色產業發展,自以來,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整理土地2萬畝,新增灌溉面積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5萬畝,爲特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中小型企業發展迅速。自至今,全鎮共有總投資1.6億元的濟正保健品、總投資1.2億元的棗莊港、總投資1.2億元的順翔科技、總投資1.2億元的超級市場等4個過億元企業,帶動了沙溝鎮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沙溝鎮特色產業,近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和經驗,爲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發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農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化水平較低;工業結構不合理,骨幹企業少;第三產業層次較低,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經濟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競爭能力,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上級特色產業政策和資金的幫扶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等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意見建議

今後,我鎮將繼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富民政策,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以效益爲中心,做好三個方面結合文章,努力促使全鎮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一)結合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逐步實現由農業、林業大鎮向工業化城鎮轉變

堅持把工業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強化工業興鎮意識,以招商引資爲動力,在實現經濟跨越發展上求突破。以招商引資爲動力,不斷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上做文章,千方百計把項目引進來。加大跟蹤服務力度,對引資落地項目,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項獎懲,確保建設見效。不斷拓寬招商新空間,狠抓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提高項目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做到引資一個,落實一個,建成一個,達效一個,不斷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

(二)結合市區城市規劃,切實擴大城鎮建設規模

結合新城城區南擴、薛城城區南拓的市區城市規劃,以個體經濟爲重點,發展私營經濟主導型城鎮。以民營企業發展爲重點,在培植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求突破。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強鎮富民”的戰略措施來抓,擴大城鎮建設規模,提高規劃檔次和建設水平。突出特色,強化功能,重點抓好城鎮基礎設施,工貿小區和市場建設,積極發展以民營經濟爲特色的城郊型城鎮。

(三)結合區位優勢,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充分發揮我鎮區位、交通優勢,加快棗莊港建設,加快魯南物流中心建設速度,繼續加大張莊石榴山莊投入力度,積極挖掘鎮內旅遊資源,開展以鐵道游擊隊基點村爲主體的紅色旅遊,加快城鎮住宅示範區建設,大力改善住宅功能,搞好小康型住宅,使建設的總體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時因勢利導,啓動民資、外資,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文化、娛樂等第三產業,在全鎮形成千家萬戶搞個體、幹民營的良好局面。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4

一、產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主動作爲,順勢而上,緊緊抓住發展的大好機會,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有效破解羣衆增收困難這一難題,採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大抓農村產業。產業發展呈現出從弱到強、從無序到有序、從疲軟向蓬勃發展的態勢,產業經濟成爲全鄉村經濟的“助推劑”。

(一)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畜牧業是我鄉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把發展畜牧業作爲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來抓。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養殖水平不斷提高,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20xx年,全鄉畜禽存欄量近7萬頭(只),各類養殖大戶70戶,實現畜牧業年產值達2500餘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增收600餘元。

(二)果蔬種植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我鄉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有距離巴城較近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水果和蔬菜產業,打造有機、綠色蔬菜基地建設。

積極幫扶回鄉創業青年嶽林在家鄉組建了“金大寨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以寨子包村爲核心,租賃土地20xx餘畝,打造以優質蔬菜、水果、水產等爲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建成生態草莓園200畝,優質食用菌10萬袋。蔬菜大棚15個,30餘畝。完成核心園區耕作道8公里,硬化園區公路200米,園區蓄水池8個6000餘方,新建、整治園區渠系5000餘米。總投資820餘萬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100餘人,20xx年已實現產值80餘萬元,20xx年擬建成草莓園300畝,食用菌40萬袋,種植蔬菜300畝,可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

回鄉創業青年趙維國發起、並組織成立萬綠種養植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150人。依託印山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萬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主要種植萵筍、韭菜、蘆筍、大蔥、西紅柿等品種。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4600餘畝,產量1.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00餘萬元,農民人均增收860餘元。果蔬農產品採取傳統種植模式,走無公害種植路子,結合現代農業科技,產品質量過硬,暢銷城區,成爲深受市民喜愛的“農民種的綠色菜品”。金大寨專業合作社引進北京的葡萄品種,在寨子包村種植的優質葡萄,成爲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高品質水果。

(三)工業項目實現從無到有

由於受地理條件和資源的限制,我鄉工業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班子不斷髮掘本鄉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外地客商,投資300餘萬元,在天橋村興建了純淨水生產基地。該水廠的建設,既把多餘的山泉水“變廢爲寶”,解決全村近30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四)發展鄉村旅遊業大有可爲

我鄉距離主城區較近,生態良好、民風淳樸、鄉風文明,古樓山已成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休閒基地。近年來,我鄉以鼓樓山、寨子包、方山雁、何家坪村爲依託,打造觀光農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000餘元。我鄉的“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基地與觀光園”項目,核心園區達2300餘畝,種植優質草莓和葡萄,打造農業產業觀光體,吸引了更多市民到休閒觀光。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重視產業發展是根本

我鄉過去產業發展雖有起步,但未形成規模化、市場化發展的狀態,在增加農民收入、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動力不足,成效不明。去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我鄉把農村產業發展列入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堅持產業先行,搞好科學規劃,積極迴應人民羣衆建設美好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充分發揮鄉黨委的決策力量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釋放羣衆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全鄉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以特色產業爲支撐,下大力氣走出以產業發展促進羣衆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迴應發展需要,解決了爲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二)發展定位準確是關鍵

產業發展定位準確與否事關我鄉產業發展的成敗,經過不斷實踐和努力探索,結合實際和歷史傳統,因地制宜,充分論證,村民自願,逐漸形成了我鄉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富民強鄉爲目標、以農民增收爲方向,以主城區爲市場,圍繞有機、綠色、無公害,大力發展果蔬產業;圍繞“傳統養殖、市場競爭”的戰略,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產業;圍繞地理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產業;圍繞巴山新居和聚居點建設,結合農村發展的歷史趨勢,發展個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務。發展定位準確,解決了如何發展農村產業的問題。

(三)突破發展方法是核心

把“紙上談兵”演變成產業發展的成果和農民增收的現實,是該項工作的核心。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引進資金、技術,僅20xx年下半年,赴成渝、珠三角開展小分隊招商3次,對接企業20餘家,洽談現代農業、旅遊文化、商貿服務等項目8個,成功引進現代農業項目1個,合同協議投資20xx萬元。二是積極實施“回引工程”。大力宣傳近幾年來我區的發展變化,吸引在外人士返鄉創業,成功回引了趙衛國、樑李等在外人士19人,總共投資0.8億元,着重發展果蔬、中藥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多措並舉,有效解決了怎樣發展產業的問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已有產業發展成績的'基礎上,我鄉將再接再厲,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抓好抓實今後的產業發展工作。

(一)在工作推動方面下功夫

開弓沒有回頭箭,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倒逼全鄉幹部主動作爲,推到產業工作一線。堅持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樹立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想更多的辦法、用更多的措施推動工作。發展決心不減,形成發展的更大合力,紮實推動產業發展,形成常態化和長效化工作機制。

(二)在做大做強方面下功夫

我鄉的畜牧產業、果蔬產業、鄉村旅遊等產業,已初具規模,下一步,充分調動積極性,研究和對接市場,做大做強現有產業,打造產業升級版,使之成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

(三)在服務保障方面下功夫

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認真樹立投資興業、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高度重視投資軟環境建設,大力宣傳發展環境,貫徹落實開放合作工作部署,做好產業發展的服務保障工作,營造產業發展的氛圍。

鎮情況調研報告篇5

8月下旬以來,在常委會孔煒副主任帶領下,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前往我市五個縣(區)、市教育體育局及7所中國小校,聽取了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彙報,召開了6次60餘位中國小校長、教師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對我市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調研認爲:

我市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等相關法規政策,圍繞建設區域教育高地目標,不斷加大隊伍建設吸引、穩定、培養、提高工作力度,着力推進教育人事任用與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着力培養壯大骨幹教師隊伍,着力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形成了教育盡心用力、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良好局面,努力爲深化教育改革和不斷提升教育發展水平提供師資保障。

主要情況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教師隊伍建設法律法規落實

一是依法落實教師待遇。

落實了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縣(區)教師基礎性績效工資總量的10%用於發放鄉村教師津貼、給中國小教師繳存五險一金等法律和政策規定。比較公務員年度目標績效獎調整幅度,市、縣(區)不斷提高了中國小教師該項獎發放額度。

二是堅持教師表彰獎勵制度。

堅持了市級每兩年評選並“表揚”獎勵一次模範校長、優秀教師及優秀鄉村校長、教師,縣(區)每年“表揚”獎勵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制度。20xx年以來東區又加大了優秀中國小校長教師表彰獎勵力度。

(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

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

一是針對教師隊伍中出現的有償家教等新情況新問題,修訂完善了攀枝花市《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基本要求》、《中國小教師師德師風考覈管理辦法》。重點完善了師德師風考評和社會監督機制,在教師考覈評價、崗位聘任、教師資格證定期註冊、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堅持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

二是有針對地開展了中國小教師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和榜樣激勵教育。

(三)不斷強化吸引、穩定、培養、提高措施

一是建立了引進優秀教育人才制度。市級建立了中國小直接考覈引進市外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研究生以上學歷高層次教育人才和免費師範生制度。“十二五”以來全市中國小直接考覈引進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136名、免費師範生151名。東區等縣(區)還實行了中國小到高校直接選招優秀師範本科畢業生制度。

二是大力推進教師專業成長。堅持制定實施中國小教師培訓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培訓目標、要求明確。依託市教育培訓中心、23箇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團隊、9個市中國小名師工作室,全員培訓與重點培養結合、一般通識培訓與教研科研結合,強化示範引領、平臺載體建設。

三是着力穩定骨幹教師及農村教師隊伍。市級堅持了《攀枝花市骨幹教師評選獎勵辦法》。東區、米易等縣(區)還不斷加大骨幹教師激勵力度,米易縣骨幹教師津貼高於省、市標準。全面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xx-2020)》。建立了鄉村教師免費體檢制度。週轉房建設基本解決了農村學校教師住房問題。專業技術職務指標向農村學校教師傾斜的力度逐步加大。

各縣(區)均建立了邊遠農村學校教師補貼制度,鹽邊縣鄉村教師補貼根據學校邊遠情況分別爲每人每月500元、700元、900元和1200元。東區出臺《關於加強教育人才建設的十條措施(試行)》強化了引進優秀教師、聘用專家型人才、評選表彰突出貢獻人才、設立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獎政策。東區、米易、鹽邊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推進,縣(區)域內城鄉學校、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中心校和村小(教學點)之間校長教師合理流動有效開展。

(四)中國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

中國小教師學歷基本實現100%達標得到持續鞏固。學歷提升率:國小專科以上96%、國中本科以上89%,高中研究生以上8%,比20xx年分別提高14.4%、7.7%、4.4%。同時,骨幹教師隊伍穩定壯大,全市包括在崗特級教師在內的市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和突出貢獻專家、市縣級骨幹教師等各級各類骨幹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比“十一五”時期提高7個百分點。農村教師學科結構不斷改善,音體美及英語和信息技術教師得到了持續補充。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結構性缺編問題突出

我市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數由省上按城鄉高中1:12.5、國中1:13.5、國小1:19標準覈定,再由市機構編制辦按省定師生比例標準覈定給縣(區)及市直屬中國小校。總體看,按師生比例,我市中國小編制數量足夠,但實際存在結構性不足問題。

一是我市廣大農村,國小几個或幾十個學生的學校多,需要超比例標準使用編制。與此同時,教師因病和年齡大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較多。據統計,全市因病佔編不在崗的教職工有122人,因年齡大原因不能承擔滿工作量的教師也達到一定比例。有的學校甚至不足100名教職工就有10多名教師因病長期不能工作或不能滿工作量工作。

二是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餐計劃後,學校管理和生活服務工作量增加,編制政策卻沒調整,編制沒增加,農村學校教師兼職管理工作比較普遍。由於各縣(區)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不同,有的縣(區)學校還普遍存在用生均公用經費聘用臨時人員情況。

三是原企業學校移交地方後,工勤、息崗待退人員多且消化慢,在編不在崗人員仍然佔有一定比例。另外,二孩政策後產假教師增多,產假時間長,也加大了學校人員不足矛盾。

(二)偏遠農村學校老師引進難、留住難問題仍然突出

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始終是我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的關鍵和重點。多年來各級政府採取各種措施加強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但是由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理交通條件限制,農村學校教師始終引進難、留不住。據統計20xx—20xx年期間,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流失到轄區以外教師數佔同期引進教師數的比例分別達到18.5%、26.26%、41.91%。

(三)市直屬學校現行教師補充和激勵政策對教師隊伍建設的不利影響急需予以高度重視

一是市直屬學校教師補充面臨“招不夠”、“招不好”困境。

20xx年起,我市嚴格執行川委辦[20xx]7號文關於市(州)屬教育衛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原則上應從具有2年及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招聘”的規定。按此規定,市直屬學校不能招考應屆大學畢業生,也不能招考東區、西區和仁和區政府所在地學校教師及省內貧困縣教師,只能招考本來就有教師引進和穩定困難的米易縣、鹽邊縣及仁和農村學校的教師。20xx年以來,市直屬學校公開招考教師開始面臨因報考人數達不到開考規定比例,一些急需學科不能開考因而教師不能及時足額補充到位問題。目前,市直屬僅9所中國小校(含幼兒園)臨時代課教師就達到了41人。如果招考符合報考條件的縣區在崗教師,也不利於縣區教師隊伍的穩定。不僅如此,該項政策的執行還致使市直屬學校補充不到優秀大學畢業生,對我市中國小教師隊伍質量的不良影響將是長遠的。

二是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政策面臨現實問題。

市直屬學校直接考覈引進市外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研究生以上學歷高層次教育人才,受攀枝花地域交通等條件制約,並且沒有納入享受我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優惠政策範圍,引進較困難。同時,研究生以上學歷等高層次人才,一方面包括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在內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園)對他們不具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也不十分適合這些學校的實際需要。

三是市級教師激勵機制弱化。

20xx年,根據《關於取消機關事業單位專項工作獎勵政策的通知》(攀委辦〔20xx〕88號)要求,我市20xx年市委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有關優秀校長、優秀教師”表彰”制度調整爲”表揚”,獎勵金額減少並不再列入財政預算,由來源不穩定的教育捐助基金支出。與省內一些市州,甚至我市縣(區)相比,市級教師激勵機制明顯弱化。

三、建議

(一)加快推進義務教育“縣管校聘”教師管理制度改革。“縣管校聘”改革是國家、省優化縣(區)域教師資源、破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師資瓶頸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也是緩解編制和職稱崗位結構性不足矛盾的良方,應加快推進實施。要按照編制部門統一覈編、人社部門統一設置崗位、教育部門統一招聘管理、學校使用考評的職責要求,督促縣區政府承擔起教師“縣管校聘”的主體責任,促進實現教師由“學校人”變爲“系統人”及縣(區)域內、學區間校長和教師合理流動,緩解編制結構性不足、學校間教師專業技術崗位緊缺和空餘不均矛盾。

(二)依法強化教師表彰激勵。我市遠離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吸引和穩定優秀教師需要有一定力度的激勵機制和優惠政策作支撐。《教師法》關於“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當予以表彰、獎勵”的規定表明,建立優秀教師表彰和獎勵制度是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法定職責,與津補貼或地方、單位制定的表彰獎勵制度不同,是法律規定,有法律效力。我市應依法強化市級優秀教師表彰和獎勵工作,保持政策的延續性。

(三)切實解決市直屬學校教師補充問題。

一是深入研究省定政策,結合我市實際準確理解和把握上級政策精神,學習借鑑其他市州執行政策的經驗、做法,切實解決市直屬學校教師補充問題。研究制定市直屬學校有計劃地直接到普通高校公開招考優秀應屆畢業生政策,切實保障市直屬中國小教師隊伍既滿足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也適應攀枝花建設區域教育高地的要求和羣衆對子女接收良好教育的期待。

二是將直接考覈引進研究生以上學歷等高層次教育人才納入享受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範圍。

(四)進一步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一個地區骨幹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雖然,我市中國小縣級以上骨幹教師比例已經達到23%,但是與我市建設區域教育高地的要求還有差距,各縣(區)骨幹教師比例、結構及使用管理工作還不均衡,要進一步把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進一步提高縣級以上骨幹教師培養選拔比例,使縣級以上骨幹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不低於25%,爲不斷擴大優質中國小教育資源提供師資支撐。

二是加大農村學校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建立縣級以上骨幹教師對農村學校教師一對一幫帶制度,帶出一批農村學校學科骨幹,促進城鄉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不斷提高。

標籤:多篇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