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多篇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多篇

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篇1

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統攬三農工作的系統工程,涉及三農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都很迫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下發後,縣委、縣政府積極作爲,迅速研究制定印發了《關於實施鄉村振興十大工程的意見》,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推進落實措施,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等方面成效已開始顯現。

通過平時走訪、相關會議瞭解到,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和投入成爲關鍵要素,成爲基層幹部和羣衆最爲關注關心的重點問題,因爲它涉及到在推進鄉村振興中頭由誰來帶、事由誰來幹、錢從哪裏來的問題。本着爲縣委、縣政府有效破解這些問題提供決策參考的目的,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先後深入到迎豐鎮、池河鎮、後柳鎮、饒峯鎮,通過座談走訪家庭農場、農業園區、農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部分鄉賢能人、鎮村幹部的形式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問題及原因

以下這些問題一定是當今整個農業農村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我縣也不例外。

(一)思想認識不清晰。調研中發現,一些部門、鎮村幹部面對衆多且相互交叉的工作任務感到迷茫,對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與新農村建設等內在聯繫認識不清,認爲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不知從哪裏抓起,由此工作思路不清,行動觀望,尤其對推進鄉村振興腦子裏無思路、工作上無計劃、行動上無措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缺乏系統思維和統籌安排。究其原因還是對黨的十九大、中央〔2018〕一號文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領會不夠。

(二)人才缺乏較嚴重。調研中普遍反映,人才缺失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最大制約因素。而當今農村尤其是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村會管理、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較少,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中,大部分村(居)的兩委班子幹部平均年齡偏大,年輕後備幹部嚴重不足,不少的村就連一個像樣的支書或村主任都難選出,勉強選出的也只是個菩薩,缺乏管理能力和發展思路,能夠承接信息化、現代化時代的複合型人才更少。儘管全縣不斷開展各類人才培訓,但稍有點頭腦和能力的大多數外流,紮根本村的屈指可數。目前,農村技術支持上缺少能夠長期紮根農村、從事農村技術研究推廣的土專家田秀才,農技推廣隊伍多年沒有新人補充,面臨斷層困境。農村教育、衛生等人才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服務能力有限。鄉村人才提升評價機制不盡合理,農業農村少有的各類專業人才工作在基層一線,論文寫在了大地上,而評定職稱要考覈論文發表數量和英語能力測試,影響了基層人才職稱晉升和紮根基層的積極性。受政策限制,公職人員回鄉兼職任職、帶資帶頭、技術承包難。

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從事農業生產、特別是傳統農業效益低、成本高、風險大,由此導致鄉村吸引力不強,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減弱。隨着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入鎮或外出務工,鄉村人才外流不可避免。有的村莊只剩老人、孩子和婦女,成爲空殼村、老齡村。與此同時,人才培育、引進、引回等方面缺乏系統配套政策支持,鄉村大學生不願回鄉,城裏幹部、各類專技人才不願到鄉村工作,整個鄉村人才呈單向性外流,少有向內進入者。因此,目前鄉村人才隊伍很難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近年來,黨和政府雖然加大了向鄉村輸入人才的力度,讓機關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建立大學生村官制度、倡導和激勵年輕人到鄉村接受鍛鍊等,雖切實可行,但因時間過短、流動性大,加之非本地本土人才,留不住心、扎不下根,致使鄉村人才仍處於少且不穩定、有但低效的狀況。農村人才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且各自爲陣,缺乏有效整合,難以實現系統性、實用性、複合型的培訓。

(三)投入保障很有限。鄉村要振興,投入要保證。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政府投資很有限,涉農資金投入各自爲陣、支離破碎且穩定增長機制尚不健全,支農投入不足。金融支持龍頭企業、農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主、創業大戶普遍反映門檻多,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抵押貸款沒有渠道,缺乏後續流動資金,大部分農戶反映小額貸款額度偏低,規定單戶原則不能超過2萬元,時間不超過2年,期限偏短,滿足不了農戶發展產業項目的需求。農民自身實力不強。工商資本下鄉因農業產業成本高、效益低、風險大,還要承擔用地難、用工難、流轉難的制約,缺乏吸引力,積極性不高,擔心顧慮多不想進、不願進、不敢進。

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尚未形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不夠深入,激活工商資本下鄉的投資環境、激勵政策不夠優化和完善,農村缺少建立林、地承包經營權評估及抵押貸款機制和平臺,農村資源轉化爲資本雖有試點,但基本上沒有推開。

二、對策與建議

(一)強力實施人才振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

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後,人就是決定因素,鄉村振興也是如此。要有效實施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沒有一支各具特長和能力的人才隊伍,那規劃只能是寫在紙上、戰略也只能是喊在口上。而面對農業農村目前缺管理、缺技術、缺理念、缺智力、缺實力的人才狀況,怎麼破解?縣委、縣政府對此雖明確了以育才、引才、用才、勵才、留才爲着力點,破解人才瓶頸制約的人才保障工程,但需要從實際出發,細化實化。鄉村振興,農村最需要的是三個方面的人才,

一是管理型人才,即肩負鄉村治理職能的管理型人才。

二是專業型人才,即從事教育、衛生、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

三是經營型人才,即從事開發、建設、經營等方面的人才。怎樣才能建設起這樣一支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呢?

首先,要留住人才。雖說農村當前人才奇缺,但在調研中也發現鄉村也還多少有一些如鄉賢能人、返鄉工人、退伍軍人、畢業學生等,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留下來,利用好當地這些鄉賢能人蔘與協助村務管理、社會治理及產業發展等工作。

其二,要引進人才。引進人才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引進,

二是引回。先說引進。因爲地理條件、工作環境、待遇差異等原因,想要引進高端人才進入鄉村,短期內難以實現,只能通過優化營商和政策環境,通過引進工商資本業主進入鄉村時,鄉村所需的第三類即經營型人才是完全可以引進的。再說引回。現在鄉村之所以缺人才,是因爲大量的人才外出和流出去了。這些外出和流出的大都是鄉村振興所需的上述三種類型的人才,各有特長。近年來,隨着宏觀經濟的影響,外面的世界也不精彩,已有個別人纔開始迴流,這是好現象、好機遇。建議縣上研究制定相關鼓勵激勵政策,積極引導他們懷抱理想,帶着經驗、智慧、資金、信息、市場、技術回鄉創業。

其三,要培育人才。鄉村人才培育還是要從實際出發,立足於培育本土、草根人才,因爲他們纔是永不走的人才,這樣才能確保人才隊伍的長期性、穩定性、實用性。

一要通過實踐鍛鍊育才。對留住、引進、引回的人才採取因人而宜,具有鄉村管理潛力的人,通過逐步培養鍛鍊進入村級幹部班子,使其成爲鄉村發展領路人;具有開發經營能力和實力的人,幫其選定發展項目,制定扶持政策,促其發展壯大,使其成爲鄉村發展帶頭人。聘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鍛鍊;建立城鎮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才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變農村人力資源單向外流爲雙向流動。

二要通過專業培訓育才。依託縣委黨校、成教中心、遠程教育站點、職教中心等教育平臺,圍繞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領辦人及有創業計劃的大學畢業生、退伍返鄉軍人等羣體,採取統一計劃、分類培訓的辦法,開展訂單式線上、線下系統培訓。縣域教育培訓機構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針對鄉村發展需要靈活設置培訓內容、培訓課程和培訓方式,爲鄉村振興培養實用型人才,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專業人才隊伍。

其四,要用好人才。近年來,我縣政策性退休和退居二線的本鄉本土幹部職工中年富力強、身體健壯、還有幹事創業激情和能力的同志不少,他們的鄉情和鄉愁尚存,有不少人都還有回報家鄉的願望,除了用好用活留住的、引進的和培育的人才外,充分調動這部分人的積極性,對鄉村振興將會產生很大作用,因爲他們回鄉回村,可以兼職任職從事鄉村管理治理、可以帶資帶頭從事開發經營、可以技術承包指導村域發展。繼續大力實施我縣創新探索且已取得顯著成效的能人興村戰略,不斷壯大現有能人隊伍、發揮能人引領作用。

其五,要激勵人才。制定詳盡的鼓勵激勵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具體政策措施,發揮縣、鎮機關幹部懂政策、會管理的優勢,鼓勵公職人員回鄉到村兼職、任職、志願服務、帶資帶頭和技術承包等,提升村(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允許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到農村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取得合理報酬、職稱晉升向基層一線專技人員傾斜,優先保障他們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讓他們在鄉村發揮特長、創新創業、大顯身手。

(二)建立投入保障機制,破解投入瓶頸制約

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要加大真金x的投入。那麼真金x從何處來?按照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投融資格局,建議從以下四個渠道破解瓶頸。

第一,政府投資。

一是財政預算。公共財政堅持每年預算一定量的資金,主要用於鄉村公共文化、公用設施、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配套建設和具有較強引領示範作用產業的獎補。

二是歸併整合。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解決三農資金因各管一攤、撒胡椒麪而形成九龍治水問題,集中資金辦大事。

三是發行債券。國家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和項目融資及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用於支持符合條件、有一定收益的鄉村公益性項目建設,建議縣上抓住機遇,探索突破。

第二,政策籌資。首先要做足土地利用文章。

一是通過改田造地、佔補平衡,利用增減掛鉤指標跨縣域調劑增加收益;

二是超前規劃好建設用地指標,放手用活農村宅基地政策,減輕農業設施和休閒旅遊設施等建設成本。其次要做足農村改革文章。盤活農村具體資產,大力推進農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以解決資源閒置和手捧金碗無飯吃問題。

第三,金融貸資。國家層面已明確了相關金融機構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中的職能職責,並將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縣級層面要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銜接,明確相關金融機構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中的目標任務,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具體考覈評估辦法,確保金融機構在鄉村振興中做到真服務、硬支持。

第四,社會入資。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和金融資金撬動引領和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目的是要有效地撬動社會資本積極地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

一要積極引導本地民間資本參與。中央已明確將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已給農民吃了定心丸。因此,要積極引導當地農民捨得投入、放心投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條件、閒散資金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休閒旅遊,使其就地就近增收致富。

二要積極引導異地工商資本進入。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工商資本下鄉,鄉村有需求,資本有動力,不失爲引雞生蛋的好路徑。對此,要真正解放思想,優化發展環境,深入研究解決工商資本因機制梗阻、農民保守而進不去,因擔心政策調整、農民不講道理而不敢進、因市場不旺不活不穩定擔心失敗而不願進等深層次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極具吸引力的鼓勵激勵政策,打通梗阻環節,鼓勵異地工商資本進入鄉村採取租賃入股合資、獨資開發經營等形式,利用土地、民房、農場、田園等資源發展農業產業、鄉村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篇2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國迅速掀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熱潮。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到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山代表團的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地處黃河之畔、黃海之濱、泰山腳下,山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作爲農業大省、經濟大省、資源大省,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具有重要地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既是山東開創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的關鍵支撐,也是帶動全國”三農”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一篇需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的大文章,應時時按照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的立體標準來對照我們的工作,讓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地生根。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揮毫運筆、佈局謀篇,關鍵在於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關鍵在於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構築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固支點。以習近平新時代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充分發揮這些戰鬥堡壘的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篇大文章必能贏得人民羣衆的好口碑,展現出新時代的風貌與氣魄。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篇3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着眼於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貧富差異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各方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發展是第

一要務。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羣衆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羣衆增收,都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爲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纔有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增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

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由於受前些年農村發展錢景不大的影響,大量人口外出務工,農村缺人特別是缺少能人的問題,已經成爲振興鄉村的制約瓶須。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爲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爲賢才能人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增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和農村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文化振興是靈魂。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爲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着鄉土人文之美。如果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是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去了真正的靈魂。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僅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進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傳承好鄉村文化,增加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及其產業。還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文化服務難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高農村羣衆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態振興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能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由於前些年農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爲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必須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農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

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必須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夏,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篇4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爲前提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曾經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能,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農村面貌。但是,隨着農村勞動力的老化和減少,農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產出低效化等問題也逐漸凸顯,並逐步滯後於現代農業的要求,已然成爲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圍繞落實農業農村改革部署,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係這一改革主線,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經營體制的方式,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及難題

街道村地處街道北面,距離城區2、5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19戶,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爲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土劃割爲若干小塊分到農戶,導致每家每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佈。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戶”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佈更加零散。如村5組其中一戶農民3.5畝旱地被劃分成10餘塊,最小的一塊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

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協商一致;

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

圍繞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通過承包權入股、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耕地的“團聚”和適度規模經營,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也相應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構想

在村調研發現,雖然羣衆意識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集零爲整”的願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戶間相互可以進行土地調換,但各懷心思,效果有限;外部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因農戶意見不一難以達成。鑑於此,我們在廣泛調研、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試點的構想:以生產社爲單位,以農民自願爲前提,農戶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對農田進行集中整理,引進專合社、龍頭企業進行成片經營。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經營試點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等,組織街道及村幹部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宣傳動員並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以書面協議形式,每戶農民將所有土地經營權委託給所在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和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入股相關手續,實現土地標準化整理和規模化經營。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以村爲試點村,通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爲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民”的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切實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一)落實三權分置。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後,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堅持推進“三權”分置並行,落實好集體所有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這是開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穩定農戶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權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推行由農民一次性出租讓渡土地經營權向入股經營、合作經營等共享土地經營權方式轉變,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二)規範資源管理。

街道村20xx年註冊成立市區社區集體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現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級公益性房屋等集體資源資產進行清產覈資,通過回收分散的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開展集約化、規範化管理。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進行確認,爲下一步村集體收益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思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合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通過把村集體資源資產折股量化組建村集體公司,並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和吸收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大規模綠化行動項目(混交林)爲支撐,通過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規範化種植塔羅科血橙1000畝。注入社會化資本,完成“夥兒山牌”血橙商標註冊,通過電商平臺開展前期市場拓展、銷售。

二是林下種植蔬菜、芽菜等,並與公司簽訂蔬菜訂單收購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隆竹木專業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料爲牛飼料,牛的糞便作爲種植血橙有機肥,實現種養結合、種養循環。四是培育發展休閒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村發展和七洞湖休閒體驗,打造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家星級農家樂、農業公園,形成輕紡園區和南觀路農業旅遊示範點。

(四)優化利益機制。

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區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90萬元投入血橙種植項目,專合社吸收民間資金和技術,通過採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合社+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農戶、村集體公司和參與“三變”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和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與合作社共佔4成、入股農戶佔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擬實施經營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股東權益。同時,聘請本村種植大戶、貧困戶進行長期或臨時性工作,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種植大戶和農戶。

(五)開展新村建設。

加快“四好村”創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着力實施農村房屋改造、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潔淨亮化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和廁所改造,示範區內農房、道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改善逐步提升,適度統一,彰顯特色;推進鄉風文明示範工程建設,建立完善“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反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等評比,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鄉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羣衆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提振貧困羣衆精氣神。

大學生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篇5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着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結構性矛盾上升爲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爲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文件精神爲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