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村民自治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村民自治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我省村民自治工作調研報告

近幾個月來,我們組織有關人員深入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市的縣(市、區)鄉鎮、部分村,召開有縣級民政局幹部、鄉鎮幹部和村幹部、村民代表、鄉鎮人大代表等參加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座談會,結合以往的調研活動和平常的工作實際,對我省完善農村村民自治,發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真實的瞭解掌握,對進一步完善農村村民自治,加快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步伐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當前我省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成效

1、民主選舉日臻規範,選舉質量逐屆提高

我省村委會換屆選舉已進行了九屆次。民主選舉作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我省受到各級領導、有關部門,直至廣大農民羣衆的廣泛重視和熱心支持,首先是選舉法規比較健全。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和《福建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和《選舉辦法》),並經過多次修訂完善。2022年在總結2000年、2003年兩次換屆選舉實踐經驗和分析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基礎上,對兩個“辦法”進行進一步修訂完善,使法規更加切實可行,便於操作。其次是操作程序更加規範。在換屆選舉過程中,各地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辦事。做到凡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嚴格遵照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堅持村民自治的原則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辦理。各地還對操作程序和操作辦法作出了嚴格具體的規定,儘可能地壓縮了操縱選舉的空間。三是民主程度不斷提高。

由原先的直接任命,到後來的間接選舉,再到目前的直接選舉,以及備受關注的不確定候選人選舉,選舉的民主程度一屆比一屆提高,運作程序也一屆比一屆規範,成功換屆選舉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2022年,全省應換屆的14433個村委會已有14379個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完成率爲99.6%,其中廈門、三明市100%完成選舉任務,福州、泉州、寧德、龍巖市完成率達99.8%以上。通過換屆選舉,各地村委會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得到提高,基層組織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有力地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爲推進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4、民主監督意識增強,村務公開日臻透明

我省農村民主監督工作,主要是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務公開等形式對村委會及其幹部的工作進行審議和評議來實現的。近幾年來,各級黨委、政府把村務公開作爲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做到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全省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各有關部門團結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全省100%村委會設立了村務督查小組或民主理財小組,所有的村委會均設立村務公開欄。南平市農村實行集體財務一月一公開,確保村集體財務公開情況讓村民看得見、看得懂、看得早,深受村民羣衆的歡迎。漳浦縣前亭鎮田中央村許多村民說:“村裏的事,以前公道不公道天知道,如今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

5、大膽探索改革創新,民主自治上新水平

【第2篇】2022年村民自治工作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崑山市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爲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採取多種方式規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有效促進了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1995年、1998年和連續三次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爲“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初被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命名爲“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市”。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強化領導,抓考覈。市委、市政府把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作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專門調整了村民自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和職責,黨政統一領導,民政部門組織協調,市紀委、市委組織部、農辦、婦聯、共青團、計生委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還把此項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綜合目標之中進行嚴格考覈,保障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深入開展。

二是培訓動員,抓基礎。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三農”工作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堅持對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其配套組織開展全面系統的培訓,緊緊圍繞《村委會組織法》、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四個重點內容組織脫產培訓,及時組織學習“四議兩公開”等基層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村級幹部的民主管理意識,在廣大村幹部中築牢了正確的自治觀念、理財觀念和民主管理觀念。同時,在全市各村,利用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和走家串戶方式向廣大村民廣泛宣傳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意義、方法和程序,提高羣衆參與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意識。同時,充分發揮市、鎮兩級機關幹部作用,開展“基石工程”活動,下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機關幹部脫產下村指導各項工作,爲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薄弱村”治理工作打牢了思想基礎,提供了人才支撐。

三是完善制度,抓落實。崑山市抓住村黨組織班子調整,村委會換屆選舉後的有利契機,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民主三是抓住村級重大事項

決策這個熱點,保障村民的“決策權”。近年來,在村級決策中,村級土地、發包、集體資產管理、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動遷等重大事項成爲村民關注的熱點和村級管理的難點。崑山市對農村這些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調研,在這些方面引入民主管理機制,有效推進“六步決策法”,強化了村民代表的職能,增加了民主性、科學性,減少了隨意性,深化了民主監督。同時,全市100%的村委會在村務決策中引入民主聽證制度。,全市各村共舉辦聽證會319場次,參加聽證的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9485人次,聽證工程項目設計金額達到8.79億元。

四是抓住村級

【第3篇】對村民自治問題的調研報告

對村民自治問題的調研報告

創新精神已成爲時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創新是報業獲得不竭動力的源泉。在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面前,地州黨報中誰敢於大膽創新、不斷創新,誰善於進行觀念和管理創新、知識和技術創新,誰善於把握機遇、控制風險,誰就有可能捷足先登,掌握報業發展主動權。因此,要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於報業發展的創新願望得到尊重、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新結果得到肯定。要以“不斷創新”爲目的,切實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擴大報紙影響力,增強報社競爭力,在確保黨報權威性的前提下,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的最大化。

一、創新報業文化和報業制度

報業是知識密集型行業,是以人力資源爲核心的文化產業。成功的報業必然得益於成功的文化。要創造出一個能夠使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使命感,一個能夠促進員工奮力向上的心理環境和能夠推動報業發展的報業文化,以提升報業整體品位,形成全體員工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

人才是能夠產生最高利潤的資源,善於經營人才的報業才能成爲最終的贏家,因而報業文化建設就必須立足於以人爲本。要以報業文化和報業制度的和諧爲前提,尋求報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建設時間文化。時間是一種可與資本、技術、產品質量甚至創新平起平坐的戰略武器,在時間反應上享有優勢,可以爲其它競爭差異提供基礎,從而構成報業整體上的競爭強勢。比如記者要“比警察更早到達新聞現場,取得同業採訪不到的最初訊息”,就得靠在時間上搶佔先機。

建設績效文化。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增強全體員工的創造活力。建立起一種績效爲重、任人唯賢的強大報業文化,以此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爲員工創造能夠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使他們從專業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使他們的事業和精神得到與其貢獻相稱的尊重,讓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人得到獎勵和擢升。如採編人員每天採編多少稿件就得多少績效量化分,嘗試實行“日結、周示、月獎”,實行“陽光操作”,讓員工體會“快樂勞動”理念。

建設學習文化。報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強化知識管理,更好地開發、利用和共享知識,而學習正是獲得知識的最佳途徑。要清醒地認識到“有地州級的報紙,沒有地州級的讀者”;有從一而終的編者,沒有從一而終的讀者。地州報社相當數量的採編人員,由於長年在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學習、工作、生活,眼界不夠寬廣,知識結構與創新能力有一定的侷限。因此,要以“建立學習型報社,培養全能型員工,提高核心競爭力”爲目標,適當調整學習內容,豐富學習形式,切實抓好全員政治理論學習和新聞業務及相關技能培訓。

建設環境文化。任何事物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環境影響事物的發展。對於報社來說,影響報業發展的環境主要有三個,即外部環境(亦即社會環境)、內部環境、員工心理環境。在環境的建設上,一要以創建報業文明爲着力點,強調思想方式,體現柔性管理,在繼續優化外部大環境、繼續以適當的投入優化內部硬環境的同時,重點抓好內部軟環境的建設,以“信任、團結、創新、出優、奉獻”爲主要內容,以增強員工的愛社情、同志情、友情爲主要目標,突出人本思想,體現人文關懷,抓好員工心理環境建設;二要以健全報業制度爲着力點,強調工作方式,體現剛性管理,以“廉潔從業,行風優良,獎罰得當,紀律嚴明”爲主要內容,抓好制度和法紀環境建設,爲報業健康發展提供法紀保證。

二、創新發行渠道和經營理念

競爭的終端在發行,發行的起點在頭腦。發行既是實現編採價值的一個終端,又是編採過程的一個新的起點,是擴大報紙覆蓋面和觸及率、增加廣告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報紙的發行和廣告市場不能自發形成,要主動進行建設,要在沒有市場的地方建市場,在有市場的地方建設發展市場。

建立社會發行網絡。網絡是社會財富,今後的報紙發行,誰贏得渠道誰就贏得未來的發行空間。有發行網絡纔會有競爭力,要嘗試建立一支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聯合各種社會力量、以城鎮爲中心向周邊輻射的、以發行報紙爲主、兼顧其它物資配送的發行網絡,以吸引穩定讀者,增加城市發行密度。

精確掌握訂戶情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報發行應該將行政措施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而這兩者的結合有個前提,那就是要把閱讀當地黨報的主要對象搞清楚,比如一個地區有多少黨委、黨總支和黨支部,廳、處、科級黨員幹部分別有多少,普通黨員有多少?相對獨立的經濟組織,尤其是每年新增的經濟組織有多少?平時自費訂閱黨報的讀者有多少?自費訂閱者的職業、年齡、文化、收入等如何?要對上述情況心中有數,宣傳發動、徵訂投遞才能準確無誤。

力爭雙贏銷售。媒體生產的是信息服務的特殊商品,而商品具有互換性。以企業訂戶爲例,報社要依據企業所訂報紙的數量分別給以不同形式的回報,如爲企業組織社會活動、營銷策劃、形 象設計、贈送廣告版面等,以實現“互惠互利”。亦可在地(州)、縣(市)領導機關所在城市(鎮),各篩選確定10家實力強、信譽好、服務水平高的旅館、酒店,給持有報社開具的訂報大戶證明的入住或就餐者在食宿方面提供10—20%的優惠,而報社則以廣告優惠或贈送一定廣告版位來酬報旅館、酒店。

做到滾動訂閱。改變每年下半年集中大收訂的做法,化整爲零,抓住每季度末一個月最後的15天左右時間,狠抓下一季度的徵訂,以此來積少成多,實行全年滾動訂報、售報。與交通、旅遊、石油等部門協商,請他們出資買黨報,並由投遞員每天將黨報送上飛機、客運汽車,送上餐廳,送進加油站,送入客房。這些類似零售的報紙,每天的實際發行量是不等的,加起來除以365天就等於報紙每天新增的發行量。

鞏固老訂戶,培養新訂戶。在“大報品位、大衆口味”上下功夫,增強黨報對讀者的親和力、影響力,是黨報擴大發行量、覆蓋面的先決條件。爲了在報業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鞏固老訂戶,擴大新訂戶。要通過向老客戶贈報,以及徵文評獎、旅遊抽獎、公益送報等途徑,擴大報紙的影響,使讀者深入瞭解黨報,喜愛、宣傳黨報,培養和發展黨報的新訂戶。

關愛訂戶,服務讀者。要把“一切爲了報紙,一切爲了讀者”作爲發行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點滴入手滿足讀者需求。要在報社從業人員中,主要是發行人員和記者中開展“十個一”活動,即:爲訂戶反映一個要求,爲訂戶撰寫稿件,向訂戶約各類稿件,爲訂戶免費做一個50元廣告,爲訂戶做一件以上的好事,爲訂戶代賣一次舊報紙並儘量換訂一份新報紙,在訂戶中收集一條辦報意見,爲訂戶提供一條有價值的經商或致富信息,每人新開發一批訂戶(30—50戶)。在遇到大面積的自然災害或疫情時,要印製“本報友情提示”公益宣傳單,隨報紙一同送給訂戶;要安排專人,用統一的電話用語,對私費訂戶特別是訂期將到的訂戶或重點訂戶進行“電話問候”,及時瞭解讀者對報紙質量、發行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報紙能否在廣告市場成功地實現與廣告商的交換,則取決於該報紙在一定區域內傳播效能的大小,而報紙的傳播效能則又完全取決於報紙區域影響力的強弱。報紙區域影響力的強弱是由報紙質量、出版週期、發行數量等因素控制的,其中起顯著作用的是發行量的空間配置,地州黨報離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腹地最近,處於本地新聞事件發生的源頭,有着其它報紙不可企及的接近性。它面向本地區發行,是本地區報紙中發行量最高的,具有更強的區域影響力,因而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擁有本地市場的廣告份額。商家往往立足於地方打廣告,尤其是消費廣告、求職招聘廣告以及分類廣告,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另外,隨着公用信息交流和各類人員流動力度加大,首府廣告客戶出於拓展市場的需要,也加大了對地州報廣告的投入,一些有實力的房地產商和化妝品公司也越來越看好地方傳媒。對地州報經營來說,前者是潛在優勢,後者是難得機遇。關鍵是要抓住當前市場熱點和強勢項目。如今的廣告投放已漸趨理性,精明的廣告商會選擇最合適的媒體在最合適的時機投放最合適的廣告。“拉廣告”的時代已經結束,媒介自身的吸引能力和吸納能力纔是根本。靠發行吸引廣告的觀念日趨完善,讀者結構的合理調整和有效開發顯得日益重要。根據目標讀者(包括核心讀者和延伸讀者)的需求層次設計內容,這樣打造出來的產品才讓廣告商青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誰善於“經營報紙”誰就能抓住商機,分享蛋糕。

要完善廣告經營內部控制制度,授權定責,制定嚴格的廣告和專刊、專版發稿程序,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採取靈活的管理和經營方式,除現金廣告外適當開展物流廣告、置換廣告和合作廣告,下大力做好分類廣告(亦稱“需求廣告”,這類廣告版面小、價格低,但總體數量大,潛在市場好。但分類廣告必須刊前付款),把分散的同類小廣告集納起來,分類推出“小方格廣告”、“一句話廣告”等,形成廣告的“集市效應”。要將區域型廣告市場向外向型廣告市場拓展,要抓好做大網絡廣告,要提高報紙廣告創意設計水平。每個專刊、專版都要鎖定一個行業領域,重點要鎖定消費者和業內廠商及相關政府部門兩大類目標讀者羣,使報紙形成在相應行業、領域和讀者羣中的影響力,凸顯媒體服務功能,優化經濟效益。

純文人辦報的時代已告結束。現在媒體所處的是管理的年代、經營的年代,懂媒體不懂管理,懂管理不懂經營就做不好媒體。管理者本身缺乏管理的弊端要儘快根除。因此報業從業人員要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報業管理和經營,形成整體合力,要變“報紙經營”爲“經營報紙”,用經營的觀念和方式來運作整張報紙,實現內容、發行、廣告之間的互動和整體運營,改變採編、發行、廣告三脫節的舊習,壯大自身發展實力,爲全面走向市場做好物質準備。要調整報業內部人員結構,提升經營人員比例。按國際慣例經營與採編人員的比例大致爲7:3,而_____各地州報則多爲3:7,這是不利於報業發展的。

要走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全方位拓展報業市場。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印刷前端設備,採取靈活機動的經營手段,在保證印好報紙的前提下,下大力開發社會印刷市場,提高規模經營效益。要爲報社開闢報業經濟“主業”之外新的“生財之道”,諸如利用報社攝影器材和攝影人才多的長處,開辦攝影擴印服務業;利用報社新聞採編人員的優勢,開辦新聞寫作培訓班;利用打字、複印設備開辦打字複印業;還可利用報社人員文化含量高、信息豐富的特點,開辦信息諮詢、圖書代銷、禮儀服務等。只要這些“邊緣”經營範圍搞好了,可望成爲報業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三、創新報業機制和隊伍建設

地州報不能再走自發演進的老路,不能走哪兒算哪兒,因爲地州報沒有巨大的財力承受自然演進的成本,也沒有自由進化的時間和空間。新聞事業是常幹常新的事業,創新是新聞事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新聞事業發展的內在本質。創新沒有止境,創新對地州黨報發展而言是“華山一條路”。

發展報業,關鍵在選用優秀人才;實施報業制度創新,重點是創新用人制度,核心是引入競爭激勵機制。

實行“優者進”。今後凡地州報新進人員,除符合學歷、年齡等基本條件外,一律要過“五關”:一是個人成果關,須在正式報刊上發表作品以上;二是專業考試關,參加報社舉行的專業統一考試;三是政治測試關,主要進行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敏感性方面的測試;四是電腦操作關,與報社內部採編全程電腦化要求接軌;五是見習試用關,對上述4關均已通過者,進行6個月以上的見習試用,同時實行德能勤績綜合量化考覈,對較優秀者才辦理聘用手續。聘用後採用底薪加獎金的原則,底薪可視報社實際,確定檔次,對初聘者一般可定爲500—800元三檔。

實行“劣者汰”。採用“搖大樹”管理法,對報社所有在職人員分“採編”、“非採編”兩類,按德能勤績4大類分若干小項進行綜合量化考覈,一月一小計,並按得分多少爲序一年一排名,最後的(最未位)爲不合格。全年考覈不合格的,第二年的獎金、福利等都降一個標準發放;連續兩年不合格的,第三年無條件地落聘。

實行“好者獎”。設立“社長獎勵基金”和“總編獎勵基金”。所需經費從廣告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並以差錯罰款等不斷補充。有關獎勵資金,可從基金中支付。“社長獎勵基金”主要用於獎勵年度考覈合格以上人員、優秀中層幹部、優秀黨政工團負責人及社會事務性工作成績突出者、業務考試考覈名列前茅者及資深員工等。報社工作人員德能勤績當年考覈爲稱職或稱職以上的,年底給予一次性獎勵;年度德能勤績綜合考覈連續兩年前兩名和業務知識、技能考試成績連續三次第一或四次平均第一者,獎省外免費旅遊一次,並給公假一週;德能勤績綜合考覈總分連續3年保持在前3名的,授予“優秀地州報人”稱號,每人一次性獎勵1000—20xx元。“總編獎勵基金”主要用於各類新聞業務獎勵,如獎勵參加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評獎活動的獲獎者、各類評報中成績優秀者及好策劃等。

平時根據工作業績由部門按月考覈,每人每月以200元工資加入考覈,當月完成全部工作任務才能拿全工資,對超額完成任務者根據量化考覈標準,按月發給量化獎(所需經費從量化獎中提取,不從獎勵基金中支付)。

將原來記者外出或下鄉採訪每天15元的補貼改爲採訪獎勵,以見報稿來確定獎額(不再另發補貼):簡訊兩條按一天補貼給獎;800—1500字的稿件按一天補貼給獎,如果一天寫兩篇見報稿,就加倍給獎,並按此類推;本報工作人員在本報發稿,付給50%稿費。

滿20週年社齡一次性補1000元,滿30週年社齡一次性補1500元,以此鼓勵報社適用人才能相對安心在本單位工作。對部分知識積累深厚,專業功底紮實,資歷較深但體力、精力今不如昔的老同志,要歷史地對待他們的貢獻,公平公正地給予較優厚的待遇,以此對年輕員工進行“期權激勵”,增強員工的忠誠感和歸屬感。要制定《資深員工聘任辦法》,以同時具備“任滿中層以上幹部三屆以上,或者任中層以上幹部、首席記者、首席編輯等9年以上”和“年齡50週歲以上”兩項爲基本條件,聘任“資深員工”,凡上一年度考覈合格的,從次年開始可享受每月30元的崗位津貼。

實行“差者降”。根據評聘分開有關規定,對那些被評爲中級以上職稱、享有相關職稱待遇卻因實際工作能力差、水平低、難以正常履職者,要高職低聘、降低待遇,可暫時不聘。

實行“庸者讓”。要果斷把那些經實踐證明基本素質差、綜合能力弱,不思進取、不在狀態,缺乏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工作打不開局面的中層幹部調整下來。

要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地州報社領導班子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和從宏觀上把握新聞、政治、經營工作的綜合能力。努力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掌握科學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求真務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要求,加強對業務幹部的磨練和培養,特別是把年輕幹部要放到任務繁重、矛盾突出、困難較多的崗位去鍛鍊,造就一支誠實公正、團結協作、嚴守法紀、清正廉潔、敬業奉獻的新聞工作隊伍。

總之,地州黨報要在將來獲得更大發展,就必須具備鄧小平同志敢闖敢試敢“冒”的創新精神,要敢闖陳規陋習,開創新局面;要敢闖僵化模式,創建新理念;敢闖未知領域,開拓新境界。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案,問題是要搞得比較穩妥一些,選擇的方式和時機要恰當。”“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當然,敢闖、敢試、敢冒不是魯莽蠻幹,而是穩步前進,穩紮穩打,是建立在實事求是基礎之上的。只有把敢闖、敢試、敢冒風險與慎重穩妥相結合,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地州黨報才能實現真正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