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書的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書的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書的調研報告篇1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逐步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市場經濟自身無法解決的缺陷逐步暴露,需要國家採用立法規範、經濟調節、執法監管、協調仲裁經濟矛盾等方式適度干預,使之健康發展。行政執法是管理國家事務的主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部分,是實現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促進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爲國家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機關,通過對市場主體的准入行爲、市場交易和競爭行爲、市場退出行爲的監管,產業政策的執行,實現了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保證了經濟發展方向。但基層工商行政執法實踐中,仍存在着一些問題。

一、人員素質難以適應工商行政執法

政策一旦確定,幹部就是決定因素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廣泛性、綜合性以及很強的政策性,因此作爲一名工商幹部必須一專多能,既要熟知工商行政管理法規,又要熟悉法學基礎理論、民法、刑法等綜合性法律知識;既要掌握市場經濟規律,又要掌握新形勢、新知識,還要掌握先進的管理手段,但目前我們的幹部隊伍素質與上述要求尚有差距。

l、基層幹部學習條件差。現行工商行政管理體制雖是省以下垂直管理,但工作思路仍沒從塊塊管理中跳出來,尤其是經費保障仍是靠收費和罰沒收入,因此收費工作重於一切。一個基層工商所及其工作人員的業績主要取決於收費指標的完成情況,精力主要放在收費上,對法律、法規、新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本來就不高,交通、通訊、計算機等硬件配置又差,再加上許多非工商行政管理業務也落在工商所頭上,造成基層工商所人員沒時間也沒心思加強學習。

2、縣級局培訓條件差。由於經費緊張,縣級局主抓的工作是收費、罰沒,有利又好操作的就積極去抓,沒利、不好操作的就少抓或不抓,收入抓得硬,培訓抓得軟。基層所學習氣氛差,縣局機關也不太濃。即使組織了培訓也往往因爲師資、經費等原因,培訓方法簡單,內容單調,重形式,輕效果,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太理想。

3、知識和觀念得不到及時更新。管理分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三個階段,成熟的管理工作重事前的預防性監管。在新時期,工商行政管理隊伍迫切需要更新知識結構,擴大知識面,掌握網絡經濟規律等新時代產物,以期有超前的管理水平。但是這些東西與縣級局目前的收費這個中心工作有一定距離而遲遲不能得到落實。在當今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新生事物是無法以常規思路對待的,沒有充分準備,新事物一旦降臨就會措手不及,造成監管滯後、秩序混亂,給市場經濟發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4、工作中有畏難情緒。因爲學習不夠,財會、金融、法理等基本功不紮實,遇有複雜的案件往往不能勝任,大量精力放在易操作、標的額大的案件上,《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體現權威的大法的執行效果不佳,執法難以形成震懾力。

二、超脫性無法實現

工商行政管理職能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具有很強的超脫性才能保證嚴肅、公正執法,但現行工商行政管理體制和執法手段卻使工商機關難以超脫。

1、無法超脫地方利益。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心是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秩序,在此前提下兼顧地方利益,因而在執法中與地方利益發生矛盾在所難免。另一方面,工商機關駐在地方,許多事情要依靠地方。例如,工商部門執法手段所限,執法活動遇阻不能正常進行時,常常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協調,一般情況下不敢得罪地方,自然不易超脫地方而獨立執法。

2、執法時無法超脫公安、法院。工商部門執法一旦遇到拒絕、阻礙執行公務之類的事件,只有依靠公安,公安機關往往會因爲警力不足,部分幹警有特權思想,不能積極作爲的緣故致使拒絕、阻礙執行公務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司法是行政的後盾,人民法院雖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但現在對行政處罰的強制執行尚無可操作性很強的規定,工商部門的許多行政處罰因執法權限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法。這樣工商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協調公安和法院,有時就可能以犧牲我們維護的國家利益爲代價,日常工作中也不敢輕易得罪爲違反工商法規分子講情的的公安、法院人員。

書的調研報告篇2

土地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既是重要的資源,也是重要的資產,還是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槓桿。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隨着各級黨委政府對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斷加強,我國的土地市場建設獲得了較大發展,土地資本運營已成爲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課題。是一個較爲貧困落後的山區縣,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國有土地資本運營顯得尤爲重要。20xx年下半年實施縣鄉機構改革,新組建**縣國土資源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提高土地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爲目標,堅持資源保護與資產管理並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購儲備各項制度,加大國有土地儲備交易工作力度,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規定,土地市場的培育發展和規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土地市場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斷深化,如何盤活土地,抓好土地儲備交易工作成爲經營城市的一大課題。爲此,我們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舊城、開發新城工作中,爲實現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在完善土地儲備交易制度方面結合縣情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一)成立機構建章立制

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的產生是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調控土地二級市場的內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結果。由於我縣城鎮規模較小,佈局分散,城區基礎設施不完善,城市建設資金短缺,過去長期實行無償、無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國有土地以劃撥方式進行轉讓,非法入市現象嚴重,應徵土地出讓金隨意減免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大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政府難以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也爲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牀。針對這一情況,爲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國發[20xx]15號)和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第39號令)等文件精神,依法規範土地市場,確保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高度壟斷。20xx年8月,我縣成立了土地儲備交易中心,隸屬**縣國土資源局,定編5人,主要從事土地徵收徵用、土地收購、土地儲備、國有建設用地出讓等工作。

確定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是接受縣政府委託實施國有土地資本運營工作的法定機構,代表縣政府對城鎮國有土地實行統一徵收、儲備、經營和管理,做到“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同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縣國有土地收儲運營管理暫行辦法》、《**縣國有土地收儲運營程序》和《**縣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爲規範有序地實施土地儲備交易提供了保障。

(二)清理整治土地市場,優化土地儲備交易環境

20xx年2月20日,國土資源部召開土地市場秩序電視電話會議,下發相關通知,針對一些地方土地管理鬆馳,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場混亂問題,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爲優化土地儲備交易環境,我縣以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爲契機,抓好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促進土地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明確劃撥供地範圍,切實抓好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自20xx年以來,我縣就完善土地儲備交易機制,加大土地市場配置力度,連續推出了一系列舉措。結合我縣實際,下發了《**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的通知》,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出讓的土地管理“五統一”的原則;根據土地市場的變化,及時修改我縣的城鎮規劃區基準地價,並就土地儲備範圍、土地儲備工作程序、儲備土地的處置程序等內容進一步明細化、規範化;相繼出臺《關於加強城鎮規劃區內土地管理的通告》、《關於加強土地市場秩序管理、嚴禁非法買賣土地轉讓土地的通告》,堅決凍結縣城區內建設用地的供應和審批,查處非法買賣、轉讓土地。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爲搞好土地收購儲備和規範土地市場提供了法律法規支持。

(三)多形式並舉,廣泛宣傳國土資源法律法規

爲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我縣在宣傳力度上花了很大的力氣,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來,我們始終把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土地國情、國策的宣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採用書寫張貼懸掛標語、出動宣傳車、利用網絡、廣播電視、舉辦專欄板報、演講比賽、印發資料、召開座談會等貼近實際、貼近羣衆、貼近生活的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每年開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傳活動,使全縣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到我縣國土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現狀及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明白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以此增強土地憂患意識,全面提高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覺性。這樣,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更加深入人心,幹部、羣衆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也爲我縣推進土地儲備工交易工作和規範土地市場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認真履行職責,實施土地交易“陽光工程”

招拍掛出讓國有建設用地是《土地管理法》、《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第39號令)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公開土地出讓的方式。法律規定,經營性用地必須實行“招拍掛”。近年來,我縣不斷完善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着力於掛牌出讓精心打造土地交易“陽光工程”。全縣經營性用地掛牌出讓一律實行市場化運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採取招拍掛方式公開出讓。並通過《中國土地網》、廣播電視等媒體和張貼公告等形式對外發布公告,實施陽光交易。參加競買土地者有縣內、縣外,州內、州外,也有省內、省外的投資商、開發商。每宗地掛牌出讓公告期滿後,有兩家以上要求現場競價,均由縣政府牽頭組織新區建設指揮部、國土資源、建設、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聯合舉行現場競價會,在媒體上發佈交易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土地儲備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嚴格按照規定對國有土地實行統一徵用、儲備、經營和管理,依法按程序對全縣經營性用地實施了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自土地儲備交易成立至今的5、6年時間,**縣土地儲備交易中心在**縣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下,以盤活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合理流轉土地資源爲工作出發點,供應國有建設用地32.4840公頃,其中劃撥21.39公頃,出讓11.0940公頃,收取土地出讓金5054.2625萬元,爲**縣城新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保障,解決了72個黨政機關及社會團體單位的辦公用地問題,爲**縣城特別是縣城新區的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土地市場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的土地市場建設正處於發育起步階段,經過五年多的培育和規範,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出讓供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供地的比例還有待提高。由於行政行爲和部門利益驅動,在發展經濟、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等方面供地操作不夠規範,低價出讓、甚至減免出讓金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了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是土地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有待進一步落實,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還有待加強。土地市場發展的前提是政府控制土地供應總量,但社會上部分人員國土資源政策、法律意識淡薄,違法佔地、隨意佔用耕地的現象屢禁不止,少數開發商與鄉(鎮)、村違法私自簽訂用地協議圈佔土地搞建設,多頭分散供地久治不絕,影響了政府對土地供應宏觀調控的實施和耕地保護。

三是由於我縣是一個較爲貧困落後的山區縣,年供地量不大,競爭力不強,加上收購土地的資金無來源,財政提供不了專項週轉金,銀行貸款困難,造成收儲資金無着落,從客觀上給土地“招拍掛”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制約。

四是土地私下交易行爲比較突出,少數單位和個人爲逃避稅費,不依法申報辦理變更手續,部分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利用原劃撥土地直接非法入市或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開發,造成土地交易市場混亂。

上述問題的產生,既有國土部門內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外部的諸多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建設項目用地選址隨意性大,未能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選址,在項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往往實行規劃跟着項目走,隨意調整規劃。多數情況下,用地單位或個人忽視城市規劃,認爲只要獲得政府批准的土地,建設過程中隨意性較大,不嚴格執行供地過程中的規劃設計要求;部門間的相互協調不夠,宗地管理無法實現,違規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的職能不到位,政府不能集中統一供地,多頭供地現象依然存在,使“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原則得不到真正的落實。三是一些單位和個人對土地政策、法律法規意識不強,違法佔地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鄉鎮過分強調發展經濟,隨意提供工業用地,只顧當前利益,不顧長遠計劃。爲引進資金,興辦企業,一味遷就企業不合理要求,以犧牲土地和農民利益爲代價,不要求企業主嚴格地完善依法用地手續,造成農村土地市場混亂。四是缺乏土地儲備資金,從而對老城區企業改制、劃撥用地改變用途等國有土地管理的難度加大,無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五是利益分配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徵收的土地出讓金未按上級要求管理、分配使用,致使在應對上級檢查時捉襟見肘。

三、解決土地市場建設問題的對策措施

規範土地市場就是政府用市場的眼光看待國有土地,通過運用市場機制和市場規律,限度地優化配置土地資源、資產,實現土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行爲,它對於促進可持續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上述我縣土地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定能逐步加以解決。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從發展和規範土地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度,大力宣傳規範土地市場、實施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重要意義,爲深入推進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公開供應制度。建立土地市場集中統一供應制度,國有土地招標、拍賣制度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促進土地“招拍掛”工作公開、公正、公平。

三是要同相關協作部門共同研究解決土地招拍掛工作中的問題,完成供地前期規劃、供地後期管理的基礎工作和驗收工作;建立統一協作關係,共同促進和培育規範的土地市場。

四是要求縣財政部門提供一定的土地收儲週轉金,銀行提供相應的貸款,以保障土地收儲運營工作的正常運行。通過協調資金(政府出資或銀行借款等方式),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力度,確保土地儲備交易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儲及出讓管理規範化、合法化。

五是要加強同紀檢監察機關的密切配合,進一步加大土地違法案件查處力度,查處與土地有關的違紀違法案件,推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的實施。

書的調研報告篇3

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新時期加快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載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的基本途徑。建立農村合作服務組織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解決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農民機手向自我發展、自主管理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區加快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導農機大戶、農機戶、農機專業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取得了明顯效果。爲今後我區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提供了經驗。

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目前已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11家,總資產927萬元,,從業人員78人,擁有大型拖拉機76臺,小麥聯合收割機44臺,玉米聯合收割機22臺,免耕播種機15臺,其他配套農機具126臺,全年營業收入272萬元,純收入190萬元。

2、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主要類型和組建模式。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的建立 ,主要是對原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如農機作業隊、農機大戶等帶有股份合作性質的農機服務組織的改制、擴建、整合與規範,鼓勵和引導農機各類服務組織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建農機合作服務組織。

依據我區實際及實踐經驗,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主要類型爲:種植型,農機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統一耕作;維修型,農機專業合作社+維修網點+農機戶,統一維修服務等農機化專業合作社。

3、加強引導,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內部管理機構健全,成立了股東大會,選出董事會、監事會。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實行法人負責制,負責日常的經營服務工作。股東大會是合作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決定經營方向、經營決策、財產處置、利益分配等重大問題。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機械管理制度、職工獎罰制度、利益分配製度、安全生產製度科學規範的制度體系。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產權關係明晰,責任、權力、義務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內部運行機制科學有效,形成一套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經營體系。

二、農機專業合作社發揮的作用和效果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農機專業合作社在全區農機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發展數量少、影響帶動小,難以滿足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需求,影響力和帶動力明顯不足。

主體結構單一、服務領域不寬。農機合作社大都由清一色的農機大戶組成,主體結構單一,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專業的管理人員、專職的信息人員以及其他後勤保障方面的人員;合作社大都以糧食生產機械化作業爲主要服務內容,且以從事單一的機收服務居多,林牧漁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服務明顯不足。

管理制度有待規範、運作機制有待完善。對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許多農機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設置、工商登記、民主管理等方面還不夠完善;以農機大戶牽頭組建的合作社,往往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偏低;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扶持政策少。存放高性能、大型農機具的場庫棚建設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務性、經營性於一體的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等維修服務組織建設滯後;儘管相關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但一些地方的農機服務組織在享受工商登記、金融信貸、稅收減免、用地安排、用電用油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實。

三、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議

(一)積極爭取,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進一步規範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扶持農機合作社發展的長效激勵機制。二是建立部門互動機制,積極協調農業、財政、工商、國土等有關部門,爲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註冊登記、資金扶持、稅收優惠、庫房用地等便利。

(二)多措並舉,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一是強化宣傳,及時總結農機合作社典型經驗。二是強化培訓,對合作社負責人、社員以及農機大戶進行梯級培訓,不斷提高合作社從業人員的素質。三是加強與農機合作社的密切聯繫,不斷提高農機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四是發揮農機合作社裝備優勢和組織優勢,提高農機作業組織化、規模化程度。

(三)加大扶持,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對農機合作社購買先進適用農機具予以優先補貼,數量限制適當放寬,並對服務領域廣、服務規模大、管理模式好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給予一定的扶持。

書的調研報告篇4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精準扶貧的有關要求,近期,我就永昌縣焦家莊鄉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集中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南沿溝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2019年全村貧困面爲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戶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爲患病人羣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溝村主導產業爲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爲主業的約1000人,佔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2019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佔8.69%、養殖業收入佔13.88%、務工收入佔73.22%、其他收入佔4.21%。

二、調研過程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後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戶,之後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瞭解南沿溝村及9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於貧困戶的確認標準,對97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後確定,南沿溝村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36人,2019年脫貧64戶221人,現有貧困戶33戶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脫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現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於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於貧困戶個體的由聯戶幹部認領限期辦理,並張貼上牆,掛圖作戰。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溼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戶貧困戶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佔35.07%。

(二)因學致貧。受教育佈局調整影響,國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佔貧困戶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貧。一是南沿溝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爲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於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爲制約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於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着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四、精準扶貧計劃

(一)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溼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羣衆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三)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並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四)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爲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戶10戶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爲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戶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戶以上。

(六)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閒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並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七)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爲貧困羣衆提供金融支持。三是採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爲貧困戶提供貸款支持。

(八)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範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幾點體會思考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爲、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一)確保對象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是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範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把好羣衆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覈關五個關口,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戶、精確登記造冊、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四精確,建立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臺的動態數據庫,實現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五清,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戶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二)確保內容精準,解決好扶什麼的問題。千篇一律、萬面一孔是扶貧開發的常見現象,必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深入分析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易地搬遷、金融支持等扶貧措施,使建檔立卡工作與各項扶貧政策相銜接,扶貧措施與貧困現狀相對應,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羣衆、幫扶到羣衆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確保目標精準,解決好座標系的問題。緊緊圍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抓住突破基礎設施的短板、明確基準內容的對標、盯住完成時限的節點三件大事,對照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鞏固優勢指標、提高較好指標、攻堅弱項指標的要求,分層次推進,立體式幫扶,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四)確保措施精準,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緊緊抓住轉變方式、強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個關鍵,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戶量身定製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確保考評精準,解決好導向上的問題。嚴格落實幹部駐村、逢提必下等雙聯行動工作制度,把雙聯助推精準扶貧的成效作爲幹部年度業績考覈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督查考評制度,傳導壓力,強化擔當,引導幹部到扶貧攻堅主戰場錘鍊作風、增長才幹、建功立業。

書的調研報告篇5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小型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成長。雖然這些企業規模較小,但他們在支援國家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些企業也存在着許多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針對這一現象,我對雲天工貿有限公司展開調查分析,以求找到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問題,爲完善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借鑑和啓示。

雲天工貿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化工原料的銷售及加工,規模較小,財務部有3名會計人員由經理直接監管。

雲天工貿有限公司財務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不注重日常現金流量的管理,營運資金波動大。企業缺少資金使用的長、中、短期計劃,缺乏現金流量管理觀念,存在重銷售、輕理財的現象。特別是在經濟繁榮時,盲目擴大生產規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隱匿在盈利光環下。一旦企業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產品成本提高,經營現金流入量銳減,或是新上項目見效慢,原有業務資金告急,或是債務到期,財務風險加大等等情況出現時,問題與危機就充分暴露出來。

2、成本費用管理過死過嚴。由於公司出差比較的多,差旅費及出差管理上採用的是定額管理。按以往的出差地多在省內,定額的標準制定按的是建甌及福建省的特點制定的,當公司的業務發展到省外,原來的定額就不符合也不適應企業經營發展需要。

在成本覈算方面也十分粗放。企業把幾種甚至十幾種主要產品成本籠統地彙總覈算,一旦企業出現虧損或盈利,管理層卻不知道哪種產品盈利多,哪一種產品盈利少,這對安排產品品種、調整生產結構十分不利。

3、資金籌集和使用缺乏科學性。客觀上,很多企業籌資渠道狹窄,很難通過金融渠道融通資金,只能依靠個人家庭儲蓄或者高出國家法定利率許多的民間資本中拆借,其結果融資數量小、成本高。主觀上,企業籌資難的原因之一是財務管理上的隨意性。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提供財務報表虛假的成分居多。企業的領導及財務人員對內含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及現金淨流量等財務管理指標不甚瞭解,項目可行性報告大多請別人代寫。

在資金投放活動中,企業有盲目跟風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沒有做好前期的市場調查及對未來風險的預測及防範。

在資金的運用上,企業在盈利時,不注意資金的節約,過多將資金投入企業非生產性支出。一旦市場變化,生產資金緊缺時,資金卻無處可籌。

應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1、實現財務制度規範化和財務管理預算化

企業財務部門要按照現行法規制度的要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內部控制制度,使企業的生產營銷發展到哪裏,財務管理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裏。經理要按照財務預算目標加強管理,定期檢查,嚴格考覈,落實責任,兌現獎懲措施,形成以財務制度爲主對經濟行爲的定性約束,以財務預算爲主對經濟行爲進行定量約束的格局。

2、建立科學、嚴謹、實用的成本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經理應多多學習財務法律、法規。瞭解會計政策與方法、制度的相對固定性。財務部門要利用自身擁有大量有關成本覈算信息的有利條件,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企業最佳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量,進一步確定銷售價格,確定存貨最佳存量,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時,尋找適合企業產品特點的既能提高產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徑。在產品覈算方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則,對主要產品要詳細覈算其成本構成,併爲生產部門提出改進措施,對嚴重影響企業效益的產品要做橫向對比,把成本浪費消滅在產品生產的源頭,實現財務部門抓成本覈算管理的事前參與和超前控制。

拓展成本覈算考覈範圍,建立以成本、費用、利潤爲中心的成本考覈體系,將能夠量化的指標儘可能量化,通過考覈績效促進各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財務部門不能侷限於目前成本覈算內容,不僅要考覈產品製造成本覈算,而且要考覈產品的質量成本、責任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從側重於簡化成本覈算轉移到側重於成本控制。

3、構建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管理機制,在投資、籌資及分配活動中發揮財務管理的中心作用,提高資金營運效益。

在投資活動中,建立資金投入效益的保證機制。企業財務部門要改變目前僅限於對企業內部價值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業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動研究市場,自覺參與企業投資項目的測算、論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分析比較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把好項目的財務預算關。

在籌資活動中,建立活而不亂的資金循環機制。

(1)企業必須保持合理的籌資結構,適度負債經營,在充分考慮企業償債能力的前提下,設法籌足項目建設資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舉債,加大籌資風險。避免企業的效益過多地分流於資金利息,提高企業償債能力,逐步把企業從“高負債一低效益一高佔用’,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

(2)規範企業的融資行爲。財務部門務必保持良好的融資信譽,形成“借一還一借”的良性態勢,不僅要重視銀行信用,更要重視和講究商業信用。

在財務成果分配活動中,建立資金補償積累機制,抓好資金的後續管理。

(1)財務部門要監控企業資金的分流,防止過多地分流到工資福利、非生產性投資等方面。

(2)合理制定企業稅後利潤分配政策,儘可能增加留存收益,不斷增加企業積累,促進企業自我流動發展,同時,企業要妥善處理好個人消費與企業發展的問題。

(3)財務部門要認真實施資本保全制度,監督管理好資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