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淺析鄉村治理經驗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大和鄉界牌村地處通(江)巴(州)交界處,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1056人。幅員面積8.2平方公里,秦巴古道穿行其中10餘公里,自然,人文歷史豐厚,紅色文化豐厚,5000年前,巴人曾在這裏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蹟,有文字記載歷史2000餘年,曾經的界牌村作爲典型的三邊村,高山村,貧窮落後,現在的界牌村,作爲國家森林鄉村,四川省歷史文化名村,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界牌村的發展變化之大,令人驚歎,這其中離不開鄉村治理的功勞。那麼界牌村在鄉村治理中又有哪些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呢?

淺析鄉村治理經驗

一、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

積極完善黨領導鄉村治理的領導機制,積極加強自身基層黨組織作用,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黨建強村,黨建爲核的治理戰略,提升政治“領導力”。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建立黨員民主議事清單,村支部按照黨員討論,帶頭的原則組織黨員對支部建設,發展黨員等重大決策進行民主討論,做到決策民主。同時積極從本地鄉土人才中培養後備幹部,壯大黨員隊伍,先後發展4名村幹部、8名村級後備幹部、新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5名,進一步強化黨的戰鬥堡壘作用。

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堅持農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形式;完善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機制持續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等。鄉村治理似乎貫穿着界牌村的發展歷程,現存的明清及民國時期的鄉村治理契約,彰顯着界牌村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與發達,在法制體系不甚健全的鄉村治理時代,村民自治與道德約束始終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在這個法制體系系統完善,發達的時代,先民所倡導的以村民自治與道德約束爲主的鄉村治理體系似乎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故現在的鄉村治理更加倡導自治、法制、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界牌村在新時代的鄉村治理中積極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實施以自治爲本、法制爲綱、德治爲爲先的鄉村治理新方向,以自治增活力、法制強保障、德治揚正氣,持續推進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德治鄉村建設。

一是大力推行在黨組織領導下的“一約四會”。(即,制定村規民約,組建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村民自治制度,廢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水平。開展文明之星、最美家庭、最美兒媳(公婆)評選等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村民在濃郁的鄉村文化藝術薰陶中,拉近距離、增進感情、凝聚合力。同時積極發揮村規民約的作用,使村規民約真正成爲維護農村公序良俗,促進村民自治的“硬規範”和“硬約束”。

二是通過挖好素材、搭好平臺、辦好活動、講好故事等方式,加強民風建設,引導羣衆羣策羣力建設傳統民俗展陳館。邀請“身邊好人”,依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晏陽初大講堂”,開展“家風家教家訓”專題講座。在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期間,組織村民共擺壩壩宴,開展對山歌、舞龍獅等羣衆性文娛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抵制了歪風邪氣。

三是成立基層村民自治組織,明確農民的鄉村治理主體地位,使農民成爲鄉村治理的主力軍,全面提升農民的治理自主性。先後組織成立了維權隊、巾幗志願服務隊等自治組織,通過與律師事務所合作共建法制鄉村,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宣講,志願服務等活動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維護廣大村民的合法權益,積極帶動村民參與其中,深入其中。

三、實施市、區、鄉、村聯動的鄉村治理工作體系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積極實施市、區、鄉、村聯動的鄉村治理工作體系,實現多元主體共同參與鄉村建設、共同參與鄉村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先後與市、區法院及市、區、鄉婦聯開展合作聯建,合作共建。

四、界牌村鄉村治理髮展成效體現

一是村民凝聚力不斷增強。經過系統的鄉村治理,界牌村村民的凝聚力不斷增強,對於集體公益事的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在節日慶祝、防災應急等事務中體現的尤爲明顯,在每年的五大節慶祝活動之中自發提供物資,表演節目;在抗洪搶險等防災應急事務中自發報名,衝鋒在前;在2020年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協助村兩委工作,成立志願服務隊伍參與卡點值守,人員排查等工作之中。

二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通過積極的鄉村治理,界牌村先後涌現出區級十大孝星兩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人,巴中市道德模範1人,省文明家庭1戶,市區最美家庭3戶。

三是鄉村發展蒸蒸日上。在黨建強村、文旅興村、產業富村的戰略思想引領下,界牌村先後被評爲國家森林鄉村、四川省歷史文化名村、巴中市鄉村振興示範村。

充分利用自身厚重的歷史文化,開發自身優秀的文旅資源。建立了巴中市第一家村級博物館、區級愛國主義教學基地—界牌紅軍烈士陵園併成功申報殺牛坪戰役遺址爲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積極發展產業,回引大學生返鄉創業。先後吸引返鄉創業大學生5名,成立了“優土農”、“施小廚”兩個電商品牌,建立了核心產業園區用於發展果藥套作、羊肚菌種植產業,參與入股成立了巴中市沙迴坪家味食品有限公司。

啓動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工程。修建通村幹道、園區產業道、沙迴坪環線(聯社)路12.6公里。實施農網改造工程,通信網絡優化工程,病塘庫整治工程。屆時的界牌村將變成路、水、通信網絡、電四通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在發展的道路上愈走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