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全市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現場會經驗交流材料

扎魯特旗位於通遼市西北部,總土地面積1.75萬平方公里,近通遼市總面積的1/3。轄7個鎮8個蘇木3個國有農牧場1個街道,206個嘎查村29個分場16個社區居委會(其中,農村牧區社區試點單位81個)。總人口30.6萬人,其中蒙古族15.6萬人,佔總人口的51%,是一個由蒙、漢、滿、回、朝鮮等13個民族組成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17人。近年來,扎魯特旗委、旗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鄉社區建設重要論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要求,堅持以黨建爲引領,探索創建了社區治理“3456”工作法,着力加強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形成了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的扎魯特答卷。

全市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現場會經驗交流材料

一、主要經驗做法

(一)注重提升自治能力,推進社區組織體系建設向小區延伸。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羣衆優勢,堅持治理關口前移,抓好抓實“三建”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社區黨組織體系。以強化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爲重點,建立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社區聯合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四級黨組織體系,推進黨的“神經末梢”向居民小區延伸,構建以網格黨支部爲核心,建立和完善黨員議事會、民情懇談會、重大事項通報等制度30餘項,形成“組織聯繫黨員、黨員聯繫羣衆”的黨羣議事、調解工作模式,將基層黨建工作與網格服務、社會治理、文化活動等在網底結合起來,構建起網格黨員、居民共同參與的服務管理新格局。目前,已建立社區網格黨支部29個,成立黨小組173個。二是建立健全社區自治組織體系。引導羣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以“民事、民議、民決”爲導向,在16個社區創立“由民做主”社區協商模式,實施“民事民提—說事,民事民議—議事,民事民決—理事,民事民辦—辦事,民事民評—評事”五步工作法,從而形成“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濃厚氛圍。

(二)注重提升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社區治理保障力。以夯實基礎、完善機制爲切入點,全力推進社區“三有一化”建設。一是加強社區幹部隊伍建設,實現“有人管事”。採取選調、考錄、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聘用社區社會工作者165人,實行月薪自然增長機制,繳納“五險”。結合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產生社區“兩委”班子82人,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達到100%。二是健全社區經費保障機制,實現“有錢辦事”。建立街道社區工作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機制。通過整合、協調、聯動、共建等方式不斷拓寬籌資渠道,籌集社區建設資金,激活社區內在動力。三是強化社區陣地建設,實現“有場所議事”。始終本着“高起點、高標準”原則規劃建設社區辦公活動場所。2014年以來,全旗新建住宅小區均需配套建設1處不少於1000平方米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居民超過1000戶的小區,每超過100戶,按比例增加50平方米。截至目前,全旗16個城市社區中辦公場所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8個、800平方米以上8個。

(三)注重提升共聯共建水平,不斷增強社區治理感召力。一是大力實施共聯共建,推進區域化黨建。以街道辦事處建立“聯合黨工委”、社區建立“聯合黨委”爲支點,制定完善了《區域黨建聯議制度》和《社區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配套制度和辦法,積極開展共駐共建、結對共建活動,共簽訂共建協議單位黨組織138個,承諾共建事項263件,捐資捐物摺合資金20餘萬元,救助貧困家庭340戶。二是積極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不斷擴大精細化服務覆蓋面。目前,已培育服務類、公益類、互助類、文化類社區社會組織30個、會員1200人。組織社區各類公益活動23次,捐助資金8萬元,走訪慰問貧困家庭42戶。魯北街道玉龍社區“特金罕”志願者服務隊榮獲通遼市首屆公益大賽二等獎;威林社區“燭光情”志願者服務隊負責人張金亮同志榮獲“全市最美志願者稱號”;威林社區“小紅帽志願服務隊”榮獲“內蒙古優秀巾幗志願者隊伍”榮譽稱號。魯北街道“社區黨建+三社聯動”典型做法被全國黨建研究會社區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社區黨建》刊發報道。

(四)注重激發自我服務能力,不斷凝聚社區治理合力。以“幸福社區+五民服務”模式,構建起普惠共享的社會化服務機制。一是實施“便民”服務。強化“一站式”服務大廳功能,推行首問負責制,運用社區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拓寬服務半徑和服務功能。累計爲居民解決各類問題3400餘件,服務代辦各類證件6000餘個。二是實施“惠民”服務。積極宣傳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紮實開展社會保障、貧困救助、勞動就業等與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惠及居民。三是實施“安民”服務。深入開展法律宣傳、社區矯正、社區禁毒、警務進社區、“掃黃打非”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一標三實”等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三年來未出現赴呼進京越級上訪和羣體上訪事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各社區網格員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累計入戶排查29794戶,發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入戶明白卡27434張。四是實施“樂民”服務。連續多年舉辦社區居民運動會、自行車邀請賽、社區足球賽和社區鄰里節等大型活動,年均開展各類主題文化活動累計200場次以上。五是實施“育民”服務,舉辦社區讀書節,開展傳承良好家規家訓家風主題活動,開展愛崗敬業、教子有方、創業就業等13類“最美家庭”評選活動,用實際事蹟教育身邊人、感化身邊人。

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和完善,我旗探索創建了社區治理“3456”工作法。“3”即“三會三活”,“三會”就是會說羣衆語言,把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到位;會寫民情日記,記下羣衆所求所想;會做羣衆工作,爲羣衆辦實事解難事。“三活”就是精確掌握所負責網格內人口、房屋所屬和人戶分離等基本信息成爲“活戶籍”;精準掌握網格內單位、樓宇、公共設施等情況成爲“活地圖”;精確掌握網格內各類人員和家庭基礎信息數據成爲“活檔案”。“4”即“四到四清”,就是腿要跑到,家庭情況清;心要想到,人員類別清;眼要看到,區域設施清;事要辦到,隱患矛盾清。5即“五百五心”,就是進百家門,聽取居民傾訴要耐心;知百家情,研究居民問題要專心;解百家難,爲民排擾解難要愛心;暖百家心,做居民思想工作要細心;和百家親,爲居民送服務要熱心。6即“六必訪六不讓”,“六必訪”就是每月對困難羣衆必訪、對獨居老人必訪、對殘疾家庭必訪、對流動人員必訪、對老黨員必訪、對幫扶對象必訪。“六不讓”就是不讓社區佈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誤,不讓正在辦理的事務在我這裏積壓,不讓居民反映的事情在我這裏擱淺,不讓我負責的事務因我而影響全局,不讓我的服務態度影響居民的情緒,不讓違紀行爲在我身上發生。

“三會三活”是社區服務的工作基礎,“四到四清”是社區服務的基本途徑,“五百五心”是社區服務的基本方法,“六必訪六不讓”是社區服務的基本要求。通過推行“3456”工作法,以社區網格爲單位,進一步完善了網格信息平臺建設,確保上級各項政策傳達和落實到社區、各項服務能覆蓋到社區、民情聯繫能細緻到社區,形成全面掌握實情、及時反映民情、有效化解矛盾、迅速解決問題的社區管理服務長效機制。經過3年多的實踐,已走訪羣衆3.8萬戶、9.5萬人次,化解矛盾糾紛760件,解決羣衆實際困難2670件,代理服務事項9800件。“3456”工作法真正做到了將服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戶,變“事後介入”爲“事前掌控”,實現了聯繫服務羣衆“零距離”。

二、經驗啓示

一是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健全組織體系是基礎。社區矛盾隱患的源頭大多在小區(網格)。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必須堅持關口前移,推進社區組織體系向小區延伸,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我們體會到,小區(網格)組織體系如不健全,一些事情就會出現沒人問沒人管的現象,必將導致矛盾問題囤積甚至發酵,直接影響着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是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提升民生福祉是目標。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認爲,城鄉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必須抓住社區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必須對接羣衆基本生活需求和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精準施策抓謀劃部署和推進落實。同時,又要把羣衆認不認可、滿不滿意作爲評判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

三是抓黨建促城鄉社區治理,堅持鍥而不捨是關鍵。我們感受到,城鄉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發揚工匠精神,一環緊扣一環謀劃部署,一任接續一任深化提升,持久發力,精益求精,久久爲功。當前,我旗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黨建引領 “一號通辦、街鎮(蘇木)統辦”羣衆工作會議精神,把“3456”工作法積極對接工作部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創新,力爭使之成爲符合扎魯特旗實際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有效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