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小微企業園現狀及發展調研報告

小微企業園現狀及發展調研報告

小微企業園是我省推動小微企業集聚、規範、創新、綠色、安全發展的特色載體和重要抓手,新形勢下,推進小微企業入園,不僅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破解土地要素制約,打造畝均效益高地,而且有利於提升對小微企業的集成服務和集中管理,加強政策供給,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創業創新,是破解小微企業轉型升級難的有效路徑。

一、我縣小微企業園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2014年1月,科技孵化器小微企業園建成,成爲我縣首個重要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及培育孵化基地。經過五年的發展壯大,截至目前,我縣被省級認定的小微企業園共有19個。仍在運行中的8個小微企業園總佔地面積800畝,建築面積93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80家,擁有發明專利1000餘項,吸納就業人數6020人。按園區功能分爲兩類,生產製造類17個,生活服務類2個;按開發主體分爲三類,政府主導開發9個,龍頭企業開發9個,工業地產開發1個;從區域分佈看,主要集中在城區四個街道,共17個。根據實際走訪數據反饋,2022年,全縣19個小微企業園280家企業共實現產值約610246萬元,2023年預計產值648087萬元,增速約12%。從企業規模看,規上企業40家,企業數量佔比13%,產值貢獻率40%,其餘240家爲規模較小企業。

(二)相關政策

2018年8月30日,原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全省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暨“低散亂”整治推進大會上,強調要把小微企業園建設作爲高質量發展組合拳的重要一招,積極打造小微企業產業生態圈。近年來,我縣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比如每年出臺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彙編》中對民營資本投資開發建設、改造提升的小微企業園,當年新增認定爲省級小微園區的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評爲三星級及以上園區、數字化示範園區等獎補標準也作了詳細說明。園區內企業實現月度或者年度升規的可享受10萬、15萬元的一次性資金獎勵。

二、我縣小微企業園存在的問題

(一)省級認定園區少

雖然我縣小微企業發展在近年來取得很大進步,但與周邊區市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全市共有小微企業園300個,我縣19個,佔比6%,全市三星級小微企業園58個,我縣5個,佔比8%,四星級、五星級小微企業園均爲0。我縣小微企業園普遍存在規模小、佈局散、主導產業不突出的問題,生活設施、商業配套、產學研平臺等服務配套功能不夠完善,難以實現1+1大於2的聚合效應。

(二)產業佈局有待優化

衆多小微企業園中,只有4個小微企業園以智能科技爲主導產業,2個小微企業園以紡織業爲主導產業。40%的小微企業園還是以傳統行業爲主,比如製冷配件、機械製造等。入駐企業中60%以上從事軸承、紡機、冷配、汽配等傳統零部件加工,絕大多數爲大企業做代加工,自己沒有品牌、沒有專利,產能低下。該類企業的發展形勢往往跟着大企業走,加之同行之間競爭壓力大,極易被市場淘汰。

(三)園區服務內容單一

相關職能部門,鄉鎮、街道對小微園的報批、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的指導和服務還不夠全面、細緻。小微企業園對入園企業實行的管理比較單一,主要停留在收取物業,督促企業做好安全消防等面上工作,缺乏更深入、更專業的一站式服務,在幫助企業開展產業配套、提供科技支撐、引進人才等方面鮮有行動。入園企業在後勤保障上有很大需求,而目前19個園區中,尚有5個小微企業園未引入物業機構進行日常管理,軟環境與企業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三、我縣小微企業園發展建議

對於目前存在的小微企業園,我們要逐步調整內部產業佈局,完善管理服務水平,以規範化建設爲抓手,優化小微園發展環境;未建的小微企業園要以充分考慮空間佈局、主導產業、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爲主要任務,努力提高小微企業園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效性。

(一)鼓勵社會資本建園

經濟的發展,“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纔是長遠發展。一是政府主導佈局。由政府主管部門通盤考慮縣域工業發展規劃和新興產業戰略佈局,牽頭提出小微企業園產業規劃和分佈原則後,鼓勵龍頭、骨幹企業全額出資、自行管理的模式建設小微企業園。二是合作模式建園。採用“社會投資+政府管理”的建設模式,由民營企業或者個人出資建設,再由政府回租,後續的項目准入、項目招引、企業服務、物業管理等均由政府全程主導。三是考覈激勵優化。同時,建立激勵考覈機制,出臺更優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騰出閒置或存量低效廠房改造建設成小微企業園,努力提升我縣小微企業園量的同時,實現企業“騰籠換鳥”行動。

(二)加強園區內部管理

一是規範入園機制。結合不同行業低小散整治、產業集聚發展的要求,職能部門要謀早、謀深、謀準小微企業園招商工作。實施入園企業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杜絕安全隱患多、生產污染大、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入園,並以此爲標準,嚴格落實職能部門和屬地管理責任。同時完善退出機制,通過制度選優汰劣,真正吸引一批成長型、科技型的小微企業入園。二是建立安全臺賬。全面摸排承租單位數量,掌握出租面積、租賃區域總人數、企業規模、承租用途、承租單位主要風險點等基本信息,建立“園中園”專項臺賬。定期開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重點檢查是否擅自改變廠房(倉庫)使用性質、違章搭建等突出問題,對自查發現的問題,要責令相關企業立即整改,做到隱患整改“五落實”。三是加強動態監管。完善小微企業園評價考覈機制,每個季度收集整理各企業生產運行數據,包括季度產值、水電消耗、存在困難等,發現存在經營風險的企業及時介入,一旦發現“殭屍”企業及時清理出園,做到園內企業“小而不低、小而不散、小而不亂”。

(三)強化保障服務

一是預留土地指標。每年預留一定比例的土地用於小微企業園區建設,及時落實用地指標、規劃指標和項目供地,進一步優化產業用地政策。二是擴大資金補助面。對承擔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的企業、首次入駐小微企業園的小微企業都要給予適當資金支持。目前,我縣只針對首次被評爲省級小微企業園的園區有1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三是簡化辦事流程。涉及審批的部門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對小微企業園及入駐企業申報建設的項目,最大限度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四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以政府爲主導,建設小微園數字經濟運營平臺,逐步推進數字化園區信息共享。比如,將金融服務模塊嵌入園區數字運營平臺,充分依託平臺採集的入園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相關信息作爲企業金融授信基礎,增加入園優質企業信用貸款規模,推動建立完善數字化園區特色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