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健身調研報告多篇

健身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狀況調研報告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狀況調研報告

爲了進一步瞭解我區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情況,促進我區全民健身運動的有序開展,區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聽取了區體育局和三甲、下陳街道相關情況彙報,並實地察看了區體育館的內部體育設施和三甲街道海明村、下陳街道下陳村的健身路徑鋪設情況。在此基礎上,現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一、基本情況

多年來,我區始終本着“以人爲本、科教興體”的發展戰略,按照健身運動大衆化、健身指導科學化、健身項目多樣化、健身場地簡易化的總體要求,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創新方式,使全區羣衆體育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

(一)健全組織,健身運動大衆化。近年來,通過區政府的重視領導和區體育局的周密組織,全區成立了30個體育社團,其中單項體育協會26個(不包括體育總會、老年體協、農民體協、殘疾人體協),300多個全民健身苑(點),230多個晨晚練點,形成了以全民健身領導小組爲主線,以健身苑(點)爲基礎,以學校、社區、街道(鎮)駐地和富裕村爲重點,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爲骨幹,以屬地管理自願參加爲原則的全民健身基本格局。區體育局在主抓全民健身體育這項工作中,着力兼顧農村這個難點,突出學校體育這個重點,鞏固城區這個熱點,認真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在全區上下形成了領導重視、社會支持、羣衆參與的全民健身大衆化良好氛圍。

(二)加強培訓,健身指導科學化。對羣衆體育健身進行科學指導是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的重要措施。區體育局認真貫徹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一是本着先發展後規範的原則,鼓勵一部分年富力強,熱心於羣衆體育工作的同志加入到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中來,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抓骨幹、促全面”的辦法,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力度,不斷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全區每年都舉辦1至3期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各單項體育協會每年都分頭組織裁判員或教練員培訓,培訓人員達300多人。二是建立健全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制度,及時調整了健身苑(點)的佈局。加強集成與合作,克服分散、封閉狀態,逐步建立了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機制。目前全區擁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0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00多名,每1000名體育鍛煉者中配備了3名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

(三)拓展內涵,健身項目多樣化。開展基層健身活動是推動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是吸引羣衆參與健身的重要途徑。在全民健身體育工作中,區體育局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羣衆,小型多樣,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健身月等活動,把健身送到社會、單位、企業、學校、農村。在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設體育課程,保證體育課時,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文明的職工體育健身活動;在農村廣泛開展一系列羣衆性體育活動,並積極發展社區體育和老年體育。目前,全區開展的體育健身項目已達30多項,體育人口比重達到42.35%(體育人口,是衡量大衆健身的一項重要指標,按照體育社會學的定義,只有每週運動三次以上,每次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次活動強度爲中等強度以上的人才可以稱爲體育人口)。

(四)強化措施,健身場地簡易化。健身場地設施是廣大人民羣衆從事健身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區體育局從我區實際出發,本着親民、愛民、利民和便民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採取整體規劃、分類建設的辦法,建設不同檔次的體育場地設施,優化健身環境,以滿足各類人羣的體育鍛煉需求,實現了羣衆就地參與體育健身的目的。近年來,區政府將區體育發展中心和全民健身工程列入爲民辦實事工程,投資1.2億元建起了總建築面積爲2.4萬平方米的體育綜合館、綜合訓練館及全民健身中心,大大提升了我區體育設施的檔次和水平,爲承辦國家、省、市、區高水平的羣衆體育比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突出重點場地建設的同時,還建設了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簡易場地。近幾年,各街道(鎮)堅持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村級辦公場所建設相結合,全區80%以上的行政村和100%的社區都鋪設了1條以上的健身路徑,這些場地設施的建成將對我區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截止目前,全區已有標準體育場地300餘處,人均體育場地佔有面積1.1平方米;健身路徑270多條,燈光籃球場22個,乒乓球室190個,塑膠跑道28個;此外,還建起了許多村級文化俱樂部、健身公園、健身廣場、健身房、羽毛球場等,每個街道(鎮)還建有一個標準的門球場或氣排球場,爲羣衆體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存在的主 要問題

調查反映,我區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我區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羣衆體育服務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羣衆體育的深入開展需要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作依託。現在我區街道(鎮)文體工作指導站只有海門、前所兩個街道明確配備了體育專幹,其他街道相應工作人員有的兼職,有的不確定。由於具體負責羣衆體育工作的人員不確定,往往出現一項工作多人經手、多人蔘與卻無人負責的局面,全民健身服務體系覆蓋不到廣大農村。

(二)中青年健身意識需進一步提高

羣衆體育總體呈上升勢頭,但職工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和體質狀況呈下降趨勢,積極主動鍛鍊的人羣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特點。也就是說,老年人和少年兒童熱衷於健身運動,有些中青年由於忙於事業和家庭而忽視了體育鍛煉,身體免疫力下降,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據中華醫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有26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中青年人竟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除了與年齡、飲食結構有關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鍛鍊。因此,中青年的體育鍛煉應進一步加強。

(三)羣衆體育工作的領域需進一步擴大

隨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從人民羣衆對全民健身運動的需求看,現有羣衆體育設施和場所、體育活動形式會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公共體育設施和居民區配套體育健身設施還不多,學校的體育健身設施雖然所佔比例較多,但因涉及教學秩序、校園安全以及體育健身活動中的人身安全責任等諸多因素,向社會開放有一定難度。全民健身工作在社區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很不平衡,特別是農村體育經費少、人員少、活動少、體育場地設施少的“四少”現象依然存在,嚴重製約我區農村體育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擴大羣衆體育工作領域,進一步挖掘可利用的體育資源,進一步創新體育健身形式,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健身娛樂需求。

三、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條例的學習宣傳,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羣衆對全民健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堅持羣衆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堅持主題活動與輿論宣傳並重,利用和創造各種契機,不斷改進和創新宣傳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通過報紙、刊物、電視、廣播、網絡、科普讀物以及健身場地周邊的宣傳欄等宣傳媒介和信息渠道,宣傳體育知識、健身知識、養生知識等,舉辦各種體育輔導班,吸引羣衆參加培訓,提高科學健身水平,真正營造“我運動我健身,我運動我快樂,我運動我時尚”的全民健身輿論氛圍,進一步促進羣衆體育社會化、科學化、法制化、生活化和普遍化。

(二)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各羣衆組織和社會團體在開展羣衆性體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業、系統體育協會和其他羣衆體育組織,形成政府領導、依託社會、覆蓋面廣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和隊伍體系。各街道(鎮)要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配備專兼職體育幹部,具體負責羣衆體育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力度,並充分發揮其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場地設施建設。我區的人均體育場地佔有面積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階段(20xx年—20xx年)的目標人均1.4平方米(日本等國家達到人均20多平方米),還有較大差距,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刻不容緩。要把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作爲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點環節來抓,在器材設施的添置和場館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特別是對一些缺少基本的公共體育設施的行政村,如健身路徑空白村,要予以重點幫扶,從而不斷加快我區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步伐。在器材設施的投放、維護上,要對健身器械註明如何使用、適合的年齡層次、不適合的人羣等,使羣衆在鍛鍊時有的放矢,也使健身器械發揮出最大效用。同時,要整合現有的公共體育設施資源,採取獎勵、專項資金補助、彩票公益金補助等措施,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的體育健身設施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四)豐富健身活動內容。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體育工作,經常開展一些農民喜聞樂見的大衆運動項目,挖掘和整理民間傳統體育,引導農民參加全民健身活動,增強農民體質,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同時,要進一步抓好社區體育、學校體育、企業體育和機關體育工作,進一步推行簡便易行和適合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特點與體質狀況的體育健身方法,使廣大居民、職工在參與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中增長體育知識,掌握健身技能、感受體育的魅力,享受健身的樂趣,養成經常鍛鍊的習慣,促進全區人民的總體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五)健全投入機制。羣衆體育經費現已納入政府預算,但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要逐年有所增長;體育彩票公益金應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範圍和比例用於全民健身事業,專款專用;各街道(鎮)在每年年初制定計劃時,要列出全民健身工作專項資金,爲本級政府和村委會組織開展活動、進行培訓、改善場地設施等提供財力支持。此外,要動員全社會支持和贊助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羣衆體育;大力發展羣衆體育產業,培育體育市場,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發展體育產業。

總之,全民健身工作作爲一項與全區人民健康大事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羣衆體育工作,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各級政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現爲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體育觀念,立足於提高廣大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按照全民健身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進而實現體育強區的戰略目標,穩步推進我區體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第2篇】2022關於我縣全民健身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爲保證《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在我縣的貫徹實施,進一步推進我縣全民健身工作。近期,縣人大教工委對我縣開展全民健身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對全民健身工作高度重視,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後,縣政府搶抓機遇,以此爲契機,不斷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體育活動,全民健身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0.86平方米。xx年、xx年分別建成了功能齊全的縣運動場、金龍體育館。今年,投資3000萬元,建成銅梁縣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全縣共有體育場地259處,其中標準田徑運動場4個(塑膠運動場3個),體育館4個,小運動場21個,室外網球場6個,籃球場235片,排球場10片,門球場20片,游泳池4個,室外燈光籃球場2個。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發展迅速,體育健身器材已安裝98個行政村,佔行政村總數的36.4%。配置全民健身路徑7套,光彩健身路徑35套。投資600萬元,全線長3.2公里的巴嶽山全民健身步道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資100萬元改建4個籃球場、鋪裝250米塑膠跑道的藕塘灣體育場改造工程正在實施。

(二)全民健身網絡體系不斷健全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建設“健康銅梁”的決定》和《銅梁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xx—xx年)的通知》,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指標考覈體系,將“健康銅梁”體育行動納入鄉鎮、街道和部門年度考覈,對縣全民健身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全縣體育健身輔導站(點)41個,老年人體育活動站(點、室) 236 個,社會體育指導員600名;成立了籃球、排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象棋、圍棋、釣魚等體育協會13個。全縣有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所,縣級22所,共有6個項目、29支代表隊,業餘受訓學生500餘人。去年向市運動隊輸送舉重、柔道後備人才4名,向高等院校輸送優秀體育人才30多名。

(三)全民健身體育活動方興未艾

今年以來,全縣開展1000人以上的羣衆體育活動3次,500人以上規模的體育活動10次,100人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動19次。舉行了“健康重慶”xx年全民健身運動會渝西賽區籃球賽、全縣女子健美操比賽、廣播體操比賽、重慶市渝西片區龍城杯區縣籃球賽、萬人長跑賽、中美籃球對抗賽等大型活動。組織開展了市政府主辦的“健康重慶”“新農村”乒乓球選拔賽、“業餘鐵人三項”選拔賽。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我縣舉辦了第二屆運動會。繼銅梁龍舞參加建國35週年和50週年慶典以後,去年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文藝表演,獲得巨大成功;今年圓滿完成了首都建國60週年國慶聯歡晚會演出任務。從去年秋期開始,全縣各中國小校將體育課從每週2節調整爲4節,每天保證學生在校期間鍛鍊不少於1小時,常年堅持學生課間操和眼保健操。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部分鄉鎮、街道在貫徹實施《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決定,引導羣衆參與健身、爲羣衆提供體育健身公共服務方面不到位;挖掘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不夠;一些體育協會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全民健身設施不能滿足羣衆的健身需求。一些新建小區沒有預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設施。社區健身場地普遍較小,健身器材數量、品種較少,缺乏管理和維護。一些健身設施損壞後不能及時維修和更換,影響使用。

(三)全民健身活動城鄉發展不平衡。由於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農民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健身設施的匱乏和分佈不均,在客觀上限制了農民健身。

(四)部分經營性的健身場所經營不規範。一些經營性健身場所收費較高、環境差,條件難以達標。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的重視、宣傳和指導。全民健身運動對於提高羣衆身體素質、調節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民健身是一項多元、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視和支持。縣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與城鄉建設規劃相協調。縣體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指導開展適合不同人羣需求的健身活動。新聞媒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宣傳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

(二)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體育法》以及《銅梁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xx—xx年)的通知》的要求,依法保障並逐步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支持全民健身活動。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人均用地的標準要求,在新建、改擴建居民小區時,預留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配建公共體育設施,確保公共體育用地面積落到實處。加大農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列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引導農民利用山、水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健身。

(三)實現各類健身場地設施資源全民共享。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提高現有場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爲全民健身服務,緩解健身場地不足的矛盾。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教學和安全的情況下,應向社會開放。要充分發揮各類體育協會、體育健身輔導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同時要做好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四)加強對經營性健身場所的管理力度。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管理,嚴格經營性健身場所的准入制度,規範收費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建立健全體育設施使用、維修、安全、衛生等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體育指導人員,向消費者提供健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經營具有危險性的體育健身項目,還應當配備必要的救護人員。

【第3篇】市委全民健身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體育事業發展迅速。xx年成功創建成爲省體育強市。爲了進一步瞭解我市實施《全民健身條例》的情況,促進我市全民健身運動的有序開展,我們中心對我市開展全民健身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民健身條例》於xx年9月頒佈後,各級政府千方百計地推進“全民健身”工程。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全民全運”的口號和理念,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正是該理念的具體體現,展示了政府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決心。

(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位於城區西南部的全民健身中心,佔地138畝,總建築面積15500平方米,由市財政全額投資1.25億元,所有工程於xx年7月竣工後全面向社會開放。中心分室內、室外兩部分,其中室外部分有:健身跑步道、運動場(含足球場及看臺)、4個籃球場、4個網球場、2個門球場、2個排球場和3個健身苑等;室內部分由綜合健身館和球類游泳館組成,綜合健身館內設有跑臺、動感單車、體操房、力量區等,綜合球類館內設有游泳池、籃球、排球和羽毛球綜合館、檯球館、乒乓球館等。據初步統計,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這個中心已接待健身市民近90萬人次。如今,到全民健身中心健身休閒已成爲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民們都親切地稱爲“全能型”健身中心,中心可同時容納5000多人進行各種體育健身活動,是省內縣級市中最大的一個開放式體育休閒場所。

(二)全民健身網絡體系不斷健全

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設,也帶動了城鄉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xx年12月底,市已基本實現了體育設施網絡的全覆蓋,市級建成了市體育館,21個鄉鎮(街道)都建有文體中心,263個建制村都有村落文化宮,811個自然村都有1個以上健身活動點,全市建成了籃球、門球場近400個,安裝健身路徑813條,普遍建成了15分鐘健身圈,基本滿足了全市城鄉羣衆就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

(三)全民健身體育活動方興未艾

市全民健身中心爲開展各類大型活動提供了平臺,自室外場地對外開放以來,已舉辦了市第十三屆運動會開幕式、市老年人門球比賽、市全民健身月啓動儀式暨首屆廣場健身舞蹈大賽、市公交新車投放儀式、市武術選拔賽、第22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參賽選手入城儀式、市政協運動會、塑料城游泳比賽、銀行支行首屆游泳比賽、首屆“動之韻”中秋之夜趣味運動會、“幸福、全民健身”主題活動啓動儀式暨市首屆風箏放飛大賽、民兵組織整頓集中點驗大會、春季相親大會、青年志願者走進全民健身中心、新愛嬰•寶貝e家趣味運動會、慶端午節社區文化活動、第三屆市青年交友聯誼活動、“唱響紅色旋律”市慶祝建黨九十週年大型廣場羣衆歌詠會、市第xx屆運動會拔河比賽等大小活動近50次,在舉辦各類羣衆體育活動中,堅持大型活動與小型活動相結合,與城鄉的實際結合。從而使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實現大型活動重在引導羣衆參與,小型活動重在羣衆自發參與的良好健身氛圍。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部分鄉鎮、街道在貫徹實施《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決定時,引導羣衆參與健身、爲羣衆提供體育健身公共服務方面不到位;挖掘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力度不夠;一些體育協會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等。

(二)全民健身設施不能滿足羣衆的健身需求。一些新建小區沒有預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設施。社區健身場地普遍較小,健身器材數量、品種較少,缺乏管理和維護。一些健身設施損壞後不能及時維修和更換,影響使用。

(三)全民健身活動城鄉發展不平衡。由於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環境的影響,鄉鎮羣衆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健身設施的匱乏和分佈不均,在客觀上限制了一些鄉鎮羣衆的健身活動。

(四)部分經營性的健身場所經營不規範。一些經營性健身場所收費較高、環境差,條件難以達標。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的重視、宣傳和指導。全民健身運動對於提高羣衆身體素質、調節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民健身是一項多元性、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視和支持。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與城鄉建設規劃相協調。市體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指導開展適合不同人羣需求的健身活動。新聞媒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宣傳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

(二)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按照《全民健身條例》和《體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並逐步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支持全民健身活動。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人均用地的標準要求,在新建、改擴建居民小區時,預留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配建公共體育設施,確保公共體育用地面積落到實處。加大農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列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引導農民利用山、水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健身。

(三)實現各類健身場地設施資源全民共享。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提高現有場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爲全民健身服務,緩解健身場地不足的矛盾。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教學和安全的情況下,應向社會免費開放。要充分發揮各體育協會、體育健身輔導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同時要做好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四)加強對經營性健身場所的管理力度。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管理,嚴格經營性健身場所的准入制度,規範收費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建立健全體育設施使用、維修、安全、衛生等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體育指導人員,向消費者提供健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經營具有危險性的體育健身項目,還應當配備必要的救護人員。

總之,全民健身工作是一項與民衆健康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羣衆體育工作,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體育觀念,立足於提高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穩步推進我市的體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第4篇】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

健身器材市場調研報告

近年來,社區、公園出現了越來越多色彩各異的健身器材,人們也越來越熱衷於各種健身活動。人們熱火朝天的鍛鍊場景,已成爲小區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健身器材還好嗎?爲此,我和媽媽一起對新橋花園內的健身器材進行了實地調查。

喜---健身器材充實生活

在我們小區的健身場地,我們正好碰到了住在樓上的劉奶奶,她一邊在蹬力訓練器上活動着身體,一邊告訴我們:“自從有了這些器材,這兒成了小區內最熱鬧的地方。老人早晨起來後到這兒鍛鍊,傍晚這裏則是孩子們的遊樂場。人們喜歡在這兒活動活動身體,嘮嘮家常,可高興了。”這裏的器材還真不少,有蹺蹺板、太空漫步機、太極推盤等,看來它們已經成了人們休閒生活的一種需求和嚮往,充實了生活,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質量。

憂---器材損壞觸目驚心

健身器材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居民的身體越來越好,但器材的損壞卻越來越嚴重。健身器材設置在公共場所,由於沒有專人看管,加上有些人愛護公共設施的意識差,於是使用器材時違反操作常規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時好端端的器材竟成了一些人發泄不滿的對象。我們有一次看到,幾個人喝多了,對着健身器材亂踢,其中的一個還要用磚頭砸,幸好被門衛及時制止了。我在想:這些器材雖然是“公家”的,但也不能這麼“敗家”啊!現在蹺蹺板一端的座蓋被人卸走,太極推盤因也已經變形、破損,太空漫步機的扶手被人踢得掉了漆,……看着這些破損的健身器材我們痛心不已……

難---損壞了的健身器材由誰負責維修

媽媽經過網上查詢得知:一般來說,正規健身器材生產廠家都有售後服務,他們有專門的維修部門,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器材損壞會及時焊接、更換零件。一年之內保修,超過期限,更換零件需要付零件費用。

那麼我們小區內的`破損器材該由誰修,費用又應該由誰來付呢?健身器材設置於社區,那就應該由社區物業公司拿出錢來保證維修,但事實上,可能是資金缺乏原因,也可能是對健身器材的後期維護缺少維修意識,所以一旦零件缺失或破損嚴重,健身器材就面臨使用不安全甚至無法再使用的尷尬境地。

問---健身器材如何“健康”

如何確保健身器材長期“健康”使用下去?這個問題已引起了我們的長久思考。大致來講,器材受損原因主要有三個:自然磨損、使用不當和人爲破壞。由於長期頻繁使用,健身器材出現損壞是正常的,但人爲破壞和健身器材的不正確使用不容忽視。因此,正確使用健身器材和愛護健身器材,對健身器材的“保健”是很重要的。

爲了讓健身器材“青春永駐”,我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每個人都要懷着一顆愛護公用設施的心,在健身的同時更要講文明。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的心理健康,讓健身器材也健康、快樂地陪伴我們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