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民工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農民工調研報告(新版多篇)

農民工情況調查報告 篇一

按照總隊1—2月份市縣隊調查信息報送要點,我隊就“外出農民工務工情況”,於20xx年2月24日—25日對工程村、藺家河村、南井寨村和陳窯村部分外出農民工進行了電話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外出農民工以男性青壯年爲主。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以青壯年爲主,以男性較多。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男性8人,佔88.9%,女性1人,佔11.1%,;50歲以下的8人,佔88.9%,50歲以上的1人,佔11.1%。

二、外出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以國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國中以下文化程度8人,佔88.9%,只有1人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佔11.1%。

三、外出農民工獲取工作多以親朋好友介紹爲主。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農民工獲取工作多是依靠老鄉、親戚、朋友、同學等熟人介紹爲主,通過職業介紹所的較少。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獲取工作全部來自於親朋好友介紹。例如工程村一姓劉民工介紹,他年前到唐山市遷安縣某鋼鐵廠打工,就是通過熟人介紹,瞭解到務工信息後組織和自己交情不錯的老鄉出去打工的。

四、從事工作以建築業和製造業等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種類爲主。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務工農民工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勞動技能缺乏,就業渠道窄,以從事二、三產業爲主,以建築業、製造業等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種類居多。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在鋼鐵廠務工的就有7人,佔77.8%。

五、工資收入以3000元—4000元居多,收入和生活有一定保障。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的9個農民工中,月收入在3000元—4000元之間的有7人,4000元以上的有2人。工程村外出的6個農民工執行的是日工資,標準是130元/天。陳窯村外出的1個農民工工資是3000元/月加提成,這7人是按月發放工資,無拖欠、剋扣現象;藺家河村外出的1個農民工工資是3000元/月,工資無剋扣現象,但是延遲一月發放;南井寨村外出的1個農民工工資是6000元/月,每月只發1000元保底工資,其餘工資每年11月15日左右或者辭職不幹的時候一次性結清,無剋扣現象。例如工程村一姓劉民工表示,如果工資低於130元/天,他就不出去打工了。

六、居住和飲食有保障,但條件和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農民工的居住和飲食一般都有保障,但是居住條件和飲食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有8人是管吃管住,居住的是集體宿舍和工棚,飲食是集體食堂。

飲食方面。工程村一姓劉民工介紹,僱主每天給20元的生活費,由於工作強度和青壯年飯量較大,有些農民工每天20元的伙食補貼大部分都不夠吃,也有極個別經濟比較困難的、比較節儉的人略有剩餘。

居住方面。工程村一姓劉民工介紹,僱主給提供住宿,居住的是集體宿舍,每間12㎡的宿舍居住6個,比較擁擠,有時休息不好。

七、工作強度較大。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從業的農民工工作強度一般都比較大,特別是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工程村一姓劉民工介紹,他從事的鋼鐵廠維修工作每天需要工作10小時,上午7點—11點30分,下午1點—6點30分,並且是日工資,有些農民工爲了多掙錢,一般都不休息,即使有個小病小痛也就忍一忍、堅持去上班。

八、合同簽訂率較低,維權意識和觀念淡薄。

通過調查瞭解,由於農民工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絕大多數農民工通常與用工單位或僱主口頭協商工資待遇,與用人單位和僱主簽訂合同的農民工很少,要求繳納五險一金的更少,用工單位或僱主主動爲他們繳納五險一金的寥寥無幾。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部分人感到孤立無助,少數人不知道該怎麼辦。同時他們享受的工作待遇也較少,大部分農民工享受不到法定休息日,節假日也無雙倍工資。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有8人沒有簽定用工合同。被調查的9個外出農民工中只有2人簽訂了用工合同,只有3人用工單位或僱主給繳納了工傷保險。只有南井寨村一姓劉民工介紹,用人單位在每年國慶節和中秋節這兩個節日給100元過節費。

九、外出農民工精神生活匱乏。

通過調查瞭解,外出農民工最大的生活感受就是空虛寂寞。他們一般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上,閒暇時間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電視、喝酒,年輕人玩手機較多,學習充電的機會很少。例如南井寨村一位20多歲的姓劉民工介紹,他是長期在野外作業,閒暇時間就是看電視、玩手機,無所事事,精神上非常空虛。

十、多數人外出打工意願明確,但外出務工地點、工作種類尚不固定。

通過調查瞭解,由於多數農民工文化程度較低、勞動技能缺乏,造成就業面窄,就業渠道少,就業消息滯後;部分學歷較高人員對職位、工資、待遇要求較高,造成合適的工作崗位不好找。通過對9個農民工進行調查,瞭解到他們多數人明確表示仍然想外出務工,但是需要重新找工作,所以外出務工地點和從事工作種類尚不固定。例如陳窯村一女性民工原來在石家莊務工,每月工資是1000元加提成,嫌棄工資低下,通過同學去北京找工作了。

十一、希望和建議:

1、繼續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基本素質和職業技能,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

2、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實去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扶植他們去就業、創業,爲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創業條件。

3、出臺和完善相關政策,切實維護農民工利益,並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工的維權意識,使其知道如何用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確保用工管理規範化,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切身利益。

5、要繼續暢通就業渠道,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發佈工作,搭建就業服務平臺,支持創業、就業等公共服務。

6、由農民工輸入地政府負責,爲農民工提供更多的、有利於身心健康、促進學習和勞動技能提升的場所和環境,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2019年經典農民工調查報告 篇二

調查目標:近年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爲城市注入了活力,爲社會付出了廉價的勞動力,爲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處於“邊緣”狀態,他們乾的是工人的活,卻還是農民的身份,他們經常受人歧視,很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裏的生活狀態不容樂觀。我藉着暑假的空閒時間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進一步瞭解農民工在城市中爲何生存如此困難。

調查時間:2010年7月20日-30日 2010年8月5日-8月20日

調查對象:農民工的生存現狀

調查方式:走訪、交談、查看新聞,報紙、網上調查

調查地點:重慶市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

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建築工地農民工居住現

目前,已有大量農民工城市,他們乾的是城市人不願乾的最髒、最重、最險的活,他們爲社會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權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讓人堪憂,他們的生活現狀牽動大多數人的心。現在將此次實踐活動調查的結果報道如下:

一。大量農民積極入城

據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廣東省東莞市被喻爲“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萬,而外來人口就高達458萬,其實實際外來務工人員已超過600萬。大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主要是爲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長見識,提高技能等。據走訪綦江縣三角鎮樂生坪村農民工老家後統計,整個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帶務工經商,其原因大多是:樂生坪村地處山區,經濟條件較差,僅僅靠務農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學費用昂貴,農用費用支出大,很難支撐家裏的所有開支。再加上農村事務繁瑣,大多是體力活,家中除了靠賣糧食獲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飼養家禽,獲得經濟收入的途徑很少,所以多數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入城市。這樣一來家裏只剩下年老體邁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蕪。

二。農民工收入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八月啓動的調查數據顯示,儘管國家對農民減少了各項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但是大多農民依舊選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依然十分辛苦。據瞭解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的平均收入爲1000元,一半以上的農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過1500元,男性農民工收入爲1070元,女性農民工收入爲780元,農民工收入普遍沒有城市居民高,他們從事的多是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低的職業,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隨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明顯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質和能力使其大多在報酬較低的產業部門就業,如製造業,居民服務業,建築業等所需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於農民工受技術限制,工資水平偏低。②社會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農民工就業受到不公平待遇,從而阻礙個工資水平的提高。

在網上調查的12個行業中,採礦業的農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爲1400元,其次是建築業,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險係數極高。一半以上的農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一半左右的農民工將收入的一半寄回家。

三。農民工權益問題

農民工工作時間普遍較長:進城農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時,47%的每週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營、個體業主追求高產量,高效益,而工人也爲了掙更多錢主動拖長工作時間。

他們工作之餘的主要娛樂方式僅爲看電視,睡覺等,幾乎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然而農民工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文化財富的創造者。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政府應該積極營造一個適合農民工消費的文化娛樂環境。

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全國農民工的報酬總體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數企業任然存在剋扣或拖欠報酬的現象,近四成農民工未和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或協議,有一半農民工拿不到加班補貼,57%得不到工傷補償,80%的不能帶薪休假,90%沒有享受住房補貼或住房公積金。80%的女農民工無法享受帶薪休產假,12%的農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些農民工只要有活幹,有錢掙就行了,籤不籤合同在他們看來關係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全國政協委員呂傳贊和一批專家提出,要解決農民工屢遭侵權問題,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們建議:①加快勞動保障立法步伐。由於《勞動法》的規定比較宏觀,對涉及保護職工收入所得、社會保障、人身保護方面的規定不夠具體和完善,缺乏相應的配套法律法規,這給勞動執行部門的執法活動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使《勞動法》的很多規定難以落到實處。②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業拖欠工資情況申報制度。這項制度對於保障職工的合法工資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有很重要的作用。③充分發揮各項工會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各項工會在組織代表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進一步加對修改後的《勞動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充分發揮各線工會作用。

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多提供及時準確的務工信息,多提供務工崗位,減少農民工外出務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幹,並開辦一些技能培訓班,讓農民工接受正規專業的培訓,拓寬就業門路,

在維護農民工正當權益方面 ①農民工自謀職業中被各種稅收和費用所困,如工商稅、體驗稅、健康證及衛生許可費用等,這些相關費用農民工都希望能有所減免②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很受農民工關注,農民工願意積極參保,但是屬地原則制約了該項保險的落實。例如:農民工外務工經商,錯過了參保時間或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又無法到屬地指定參保醫院就醫,處在兩地爲難的境地。農民工生病大多能撐則撐,實在不行纔去買藥,2/3不上正規醫院看病。其原因有:①正規醫院費用太高。②他們沒有習慣上正規醫院就醫。③沒有錢,爲了節約。

部分人認爲:要改變農民工弱勢地位,改善其生存環境,最根本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城鄉戶籍限制,讓農民工與城市人享受一樣的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待遇。

四。農民工的居住問題

大量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成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在簡陋的宿舍裏,30℅在集體宿舍裏,21℅的農民工居住在缺乏廚衛設施的房間裏,8%在工作地點,7%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裏,13%在城市裏沒有住處。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間。

炎炎夏日,當我們走進建築工地的臨時工棚,想了解建築工地工人的居住環境時,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室內溫度甚至超過外面的溫度。工人介紹說:“由於工棚用簡易的材料臨時搭建起來的,隔熱性很差,又不通風,所以經過長時間的暴曬以後,室內溫度往往比室外還要高,他們的降溫設施除了電扇就是室內灑水,一位20多歲的湖北農民工告訴我們:有時熱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鋪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蟲太厲害,讓他們受不了,但總比中暑強。〃不僅他們居住條件差,大多數農民工爲省錢都選擇自己燒菜,一燒就是幾頓,有的甚至還擺到第二天再吃,沒有冰箱,剩菜飯都不捨倒掉,在高溫條件下極易變質,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爲省錢,圖方便,喝生水,私拉電線,板房明火燒菜,也是建築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隱患,除了電燈,電風扇,電磁爐,電水壺,充電器的電線拉得到處都是而且亂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電故障,甚至引起火災。同時用電器明火燒菜也讓我們心驚肉跳。由於板房低矮,又是木製結構,人員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後果不堪設想。當問起爲何不去集體食堂或外面的餐館時,他們表示:當然願意。只是外面太貴,長期下來消耗不起,只能自己“開火”,更方便,節省些。實地調查和麪對面訪問:近40%的農民工長期在工棚或集體宿舍,這些地方既狹窄又擁擠,室內東西又髒又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沒有其他娛樂用品。近年來由於城區拓展、改造,市區一般樓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電、暖氣費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農民工都住在城鄉結合處,有的幾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間裏,生活空間狹小,環境極差,交通不便,安全沒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再加上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爲何不由鄉里人轉變爲城裏人呢?據深入調查,要實現這種轉變有兩大必不可少的條件:①在城市裏有穩定的職業和工作。②在城市裏有固定的住所。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正在城裏務工的億萬農民工都希望實現這種轉變,然而實現這種轉變並不容易。衆所周知。,由於戶籍、崗位和技能等制約,進城農民從事的多是最髒、最重、最險、最累的活,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勞動報酬低,解決住房問題比城裏人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見農民工條件的惡劣既有他們經濟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當多政策不到位和資金不足的政府力不從心的原因。因而,農民工居住問題只能靠市場手段:靠租房或購房來解決。

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

據瞭解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在走訪樂生坪村的過程中還發現:有四成農民家庭的孩子成爲留守兒童,他們在鄉村國小上學,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家裏老人缺乏科學知識,缺乏法律知識以及教育現代孩子的正確方法,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兒童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裏上學一年需繳納學費近2300元,佔家庭總收入的20%還多,另外許多孩子上學需繳納一定的借讀費,贊助費。據報紙新聞資料報道:5000名隨行的農民工子女有2500名繳納借讀費,贊助費,每人平均交1230元,這筆支出對農民工來說無疑是一筆很大的負擔。

六。農民工給社會的巨大考驗

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給城市交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帶來嚴峻的考驗和巨大的衝擊。在廣東省東莞市調查過程中強烈感覺到:加強農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工,,讓其懂法,從而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自身權益的特別是人身方面的保護。由於農民大多數來源於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或邊遠地區,他們不懂國家現行交通法規,更沒有遵守法律的意識。如: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亂闖紅綠燈,車輛亂停亂放,行人跨越欄杆的事時有發生,結果農民工常常成爲生活中受害的對象。

農民工進入城市是不可逆轉的洪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只能採取措施對他們近一步培訓,規範,建設更利於他們生存的環境,使其儘快在城市裏落腳,讓他們與城市居民和諧共處才能爲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財富,才能更好地描繪未來城市的藍圖。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農民工這個重要而可愛的羣體吧!

農民工調研報告 篇三

近年來,**區總工會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積極探索服務好農民工的新方式,新途徑,堅持抓基礎、抓基層,突出重點,突破難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圍繞農民工,做好服務文章,在活動方式上做到新、活、靈,千方百計爲農民工做好事、解難事,助推脫貧攻堅,爲建設“荷美**”作出了新貢獻。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我區目前非公企業總數爲1634家,有農民工13821多人。我區農民工務工行業主要集中在建築業、製造業、板材行業、建材行業和服務業。多數農民工爲本地剩餘農民勞動力,少部分爲外地到本地務工人員。雖然目前經濟下行,但我區農民工並未大量失業,目前,這些農民工大多情緒穩定,生活安定,並未對社會形成不安定的因素。

二、當前農民工最需要工會幫助解決的問題

(一)就業和創業信息的提供問題。一是在家待業的農民工多數願重新外出務工,但由於信息不暢,苦於無招工信息,只好在家等待觀望。二是部分想在家創業的農民工雖然有良好的願望,想在種植業、養殖業上有所發展,但由於對市場需求不瞭解,創業項目難選擇,不敢去幹。因此工會應加強爲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信息。

(二)農民工技能培訓問題。農民工技能水平低,影響了農民工重新就業和創業。一是我區農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數爲國中以下文化,對科技知識接受能力不強,在外打工多數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體力勞動或在服務業從事簡單的勞動,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擇業競爭力不強,影響了農民工就業。二是部分想從事種植、養殖業農民工普遍缺乏相關的種植、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影響了農民工自主創業。因此工會應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

(三)農民工生產生活困難問題。部分農民工家庭增收困難。我區農民工收入中勞務收入佔了50%左右,農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賴打工的收入。農民工家庭一旦發生意外失業,家庭都會面臨較大生產和生活困難,需要幫扶。

(四)農民工維權幫扶問題。農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幹,二怕工資低掙不着錢,三怕幹了活領不到工資。其中最怕的就是幹了活卻領不到工資。因此工會應該加大對農民工維權幫扶。

三、工會服務農民工的平臺、載體以及方式手段和做法

(一)創新維權服務形式,爲農民工解憂。一是打造網式維權服務。在**街建立**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在**產業園建立工會工作站,在**區農業資料有限公司建立大型企業職工法律援助站和**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建立“農民工之家”,形成“一中心、三站點”服務模式,派駐律師在站點接受職工(農民工)的維權諮詢和法律援助。此外在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貼掛《農民工維權告示牌》50塊,告示牌上寫明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內容、法律援助中心電話號碼、律師聯繫方法,讓職工(農民工)維權有依據、有門進、有人幫、有收穫、增信心。

(二)轉變幹部作風,到一線去服務農民工。新形勢下,農民工已成爲產業的主體。工會工作重心必須下移。工會人員必須往一線安排,經費也重點往一線傾斜。我會從20xx年開始,在**產業園區工會工作站,安排了2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工會業務工作;在**城區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安排1名法學專業的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開展職工維權工作;在**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安排1名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常年駐守開展服務農民工工作。在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園區工會工作站和示範區工會“農民工之家”實行工作日誌登記、職工(農民工)來信來訪登記和具體開展服務職工(農民工)工作登記制度。每個站點的工會工作者每個月要向區總工會彙報開展工作的情況。

四、問題和困難

(一)企業建立工會積極性不高,甚至認爲建立工會增加麻煩和負擔。農民工“無家”可歸。

(二)農民工對入會意願不強,好似入會要交會費,增加負擔。

(三)農民工會員流動性大,有的會員不定時地到外地務工,管理難度大。

(四)大部分非公企業不重視工會建設,投入少,組織農民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更少,影響企業工會活力和戰鬥力發揮。

五、意見和建議

針對農民工目前狀況,建議:

一是加強企業主對建會好處的教育和動員工作,積極建立企業工會,讓農民工有“家”可歸;同時真正發揮企業基層工會爲農民工服務作用,增強企業工會吸引農民工入會能力。

二是加強農民工入會的好處宣傳,積極發動農民工入會。

三是各級工會高度重視農民工會員工作,在生產生活上多關心,積極解決農民工會員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合法權益的維護,讓農民工體會到工會組織是自己信賴之“家”,工會工作者是自己“孃家人”。

四是加強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和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提高農民工就業率和創業率,助推脫貧攻堅。

六、**區農業產業化合作企業(合作社)組建工會、發展農民會員情況

目前,我區農業產業化合作企業(合作社)組建工會的有**蓮藕產業核心示範區工會、黃練鎮科寶小蠶共育基地工會,其中核心示範區工會包括2家公司(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現代化農業合作社),2個村3個屯5個村民小組(即:**村**屯2個村民小組,**村內**屯1個村民小組和外**屯2個村民小組),擁有農民工576人,發展會員144名;黃練科寶小蠶共育基地工會有農民工33人,發展會員33名。這兩個典型的農業產業化合作社工會,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