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2023幹部調研報告多篇

2023幹部調研報告多篇

2023幹部調研報告篇1

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對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鄉鎮駐村幹部這支黨委政府在農村最前沿的幹部隊伍,身負着團結羣衆、組織羣衆、引導羣衆、服務羣衆的重要使命,在密切黨羣關係,執行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履行黨委政府職能等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充分發揮鄉鎮駐村幹部在農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風在一線得到轉變,幹部能力在一線得到提高,工作責任在一線得到落實,具體問題在一線得到解決,以此來鞏固和加強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一個亟需解決的難題。

一、駐村幹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現代農業步伐加快,農民持續增收的今天,大部分駐村幹部兢兢業業,主動進村入戶,爲羣衆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真正地融入了羣衆,在羣衆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在肯定鄉鎮駐村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同時,也要看到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遷,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從質到量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鄉鎮駐村幹部隊伍在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苗頭和問題。

(一)駐村幹部整體力量薄弱。由於行政村數量與幹部配備的不平衡,致使駐村幹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較大的反差。據統計,龍山鎮共有幹部106人,共有駐村幹部31人,其中一人駐1個村的9人,佔總人數的29%;由兩個人共同包一個村的有22人,佔總人數的71%。不駐村的鄉鎮幹部75人,與聯村幹部的比例爲75:31,其中黨政班子成員3人,黨政辦工作人員10人(包括離退休人員),鎮農財所2人,在外深造學習2人,其他爲計生服務所、市容市貌監察中隊和畜牧站工作人員。

(二)駐村幹部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現有的駐村幹部31中,45歲到60歲的達25.8%,駐村幹部高齡化的問題較明顯。在文化結構上,大學本科學歷的僅佔12.9%,專科學歷的佔81.4%,中專學歷的佔3.2%,高中及以下的佔3.2 %。,且大多數學歷爲函授所得,知識面層次不齊。駐村幹部的專業結構不合理,真正懂專業尤其是懂農業科技、經濟管理的幹部偏少,有其他專業特長的幹部也很少。

(三)一些駐村幹部工作作風不實。主要表現在:1、工作不深入,下村時間少。隨着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的改善,村幹部以及村民普遍反映現在的駐村幹部下村次數少了,時間短了。一部分駐村幹部把本應下村工作爲主變成坐鎮指揮,平時多數時間待在單位,無法掌握村級實際情況,在村民中缺乏威信,導致開展工作過於依賴村幹部,有些甚至由村幹部牽着鼻子走,駐村工作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村裏有要求時也等村幹部找上門來,很多時候是鎮里布置了工作任務,或是村裏出了事,纔到所駐的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書記或村主任作個交代,很少接觸羣衆。2、服務意識不強,爲民辦事不夠。少數幹部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層真正傾聽羣衆呼聲較少,關心羣衆疾苦不夠,作用僅僅停留在傳傳話、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個通信員、聯絡員。 3、發展意識淡薄,促進農民增收缺辦法。一些駐村幹部駐村工作僅停留在一些事務性工作上,對如何促進村民增收,如何推動村級經濟發展等考慮不多,缺少辦法。4、組織建設不重視,制度執行不到位。少數駐村幹部對村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佈置的任務、不出大事上,而對書記主任不團結、黨員不發展、後備幹部不培養、村務財務不公開、村民代表不開會等問題不聞不問、聽之任之。5、綜治信訪未盡責,矛盾糾紛調處不及時。駐村幹部處在農村第一線,本應在化解矛盾、促進農村穩定工作中起到急先鋒作用和緩衝作用,使一些矛盾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但是,由於駐村幹部主客觀上的原因,要麼信息掌握不靈、彙報不及時,要麼迴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斷激化升級。

二、原因分析

引發上述問題的原因,從客觀上看,由於受機構改革、編制控制、市場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從總體上看,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駐村幹部隊伍自身存在的原因。部分幹部自我要求不夠高,工作缺乏激情和責任心,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淡忘了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有部分同志存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無所作爲,貪圖安逸的思想,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從現有的鄉鎮駐村幹部構成分析,主要有四類人員:第一類是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高校畢業生。今年,龍山鎮共有駐村幹部31名,其中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高校畢業生有2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6.4%。這一羣體工作積極性很高,並有着做好農村工作的良好願望,但由於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往往工作成績平平,難以贏得村民的好評。第二類是50歲上下的老幹部。龍山鎮現有駐村幹部中,45歲以上的達8人,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25.8%。這一羣體農村工作經驗豐富,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滯後,創新精神缺乏,工作積極性不高,方式、方法單一,對農村工作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識不清,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層次思考。第三類是事業幹部。龍山鎮現有駐村幹部中事業編制的共有16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51.6%。這一羣體接受雙重領導,一部分因爲主管單位分派事務較重,工作往往無暇兼顧,力不從心;另一部分因爲編制問題,個人發展機會不大,往往會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不高,消極應對。第四類是大學生志願者、村官、一村一大。龍山鎮現有大學生村官1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3.2%。這一羣體往往工作變動性大,缺乏穩定性。一方面被鄉鎮機關常常借用或要應對複雜的工作事務,另一方面又要爲自己的前途奔波,二者相比自然是不能耽誤前程,工作只能放在第二位。

第二方面是駐村幹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一是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動力。一些埋頭苦幹的幹部受冷落,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嚴重影響了駐村的工作積極性。二是交流機制不完善,缺乏活力。由於駐村幹部大都是鄉鎮一般幹部,異地交流較少,在同一鄉鎮、同一崗位工作時間長了,一些幹部就滋長了惰性,不注重創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減退;形成了慣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習慣於按照老辦法解決問題;產生了彈性,或礙於面子或親疏有別,導致在羣衆中的威信降低,幹部隊伍缺乏生機活力。三是評價機制不完善,缺乏壓力。鄉鎮考覈工作缺乏必要的剛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幹部之間民主測評爲依據,而不是以實績論英雄。隨着時間的推移,民主測評的人爲因素不斷增強,人際關係的作用日益明顯,往往是隻要人際關係好,年終照樣得高分,測評結果的羣衆公認度越來越低,最終導致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狀況。有的藉口各村大小不同、工作基礎不同、駐村幹部工作量不同,駐村工作難考覈爲由,沒有認真進行考覈。而我們現在的考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僅僅只爲評出優秀,而在年度考覈中定爲基本稱職或者不稱職的少之又少,缺乏壓力。四是職責設定不明確,缺乏方向。鄉鎮對駐村幹部下村後到底做什麼怎麼做不夠明確,駐村幹部有哪些職權,該承擔哪些職責沒有設定,造成駐村幹部認爲只要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就算做好了駐村工作。一些鄉鎮就沒有把村級組織建設、村務財務公開、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落實到駐村幹部工作職責中去。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新形勢下駐村工作存在的問題,要做好駐村工作,必須要提高駐村幹部綜合素質,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提高其工作作風。

(一)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

在目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領導幹部受培訓的機會多,一般幹部受培訓的機會少,而專門面向駐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幾乎沒有。完善、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機制,培養鍛鍊其學習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依法辦事、駕馭經濟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協調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開拓創新、抓工作落實、拒腐防變的能力,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1、營造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氛圍。針對駐村幹部綜合素質不高的現狀,營造良好的教育培訓氛圍至關重要。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不學習就會停滯不前,農村在改變,村幹部在改變,農村工作也在改變,用一成不變的工作態度,一成不變的工作方法去應對變化發展的農村工作是行不通的。因此,參加適當適量科學的教育培訓對於駐村幹部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工作能力,更好地進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機制。一是創新培訓方式。駐村幹部的教育培訓應該要從實際出發,一方面可以組織駐村幹部參加集中教育培訓,邀請各級領導、專家授課,加強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電腦、法律、經濟以及實用技術、技能等等,另一方面鄉鎮機關可以組織村級幹部來講講村幹部所期望的駐村幹部所需要具備的各項素質,也可以邀請工作出色的駐村幹部來談談駐村心得,交流農村工作方法。二是更新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要充分體現按需施教原則,即駐村幹部最想學什麼,最缺什麼,如新農村建設相關信息,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現代科技知識、鄉鎮工作法律基礎知識、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知識、領導科學知識等等,然後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調研選題進行充分細緻的論證,使課程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可以增加駐村幹部教育培訓內容形式的自主選擇,根據自身的不同需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文化層次,由幹部自己來選擇修哪些課程,以怎樣的形式來修,最大限度地激發幹部培訓學習的積極性,

(二)健全駐村工作機制。

有收無收在於種,收多收少在於管。鄉鎮駐村幹部隊伍建設要想有成效、獲長效,必須要實行科學的管理,尤其要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在工作機制制度上推陳出新、切中要害。

1、強化激勵機制。駐村幹部多層次的結構構成及不平衡的工作能力,必然要求應該要根據其不同的特點來安排工作,人盡其才,揚長避短,以激勵其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對於工作出色的駐村幹部進行適當的表揚及物質獎勵,如開展十佳駐村幹部評選活動,而對工作相對落後的幹部進行談心交流,更好地形成能上能下、幹好幹壞不一樣的良好氛圍。

2、完善交流機制。駐村不等於下放,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鄉鎮一般幹部的流轉機制,對長期在同一鄉鎮、地域工作的駐村幹部實行異地交流或崗位交流。通過建立幹部交流制度,分化小團體,消除排外思想,激發工作活力,形成奮發向上,克難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鄉鎮幹部與縣級機關幹部進行交流,激活駐村幹部隊伍活力。

3、健全考覈制度。考覈要確保公正、公平,這一點在基層工作中至關重要。要制定出硬性的考覈內容,可以採用村民考鄉官的方式,從村民代表、鎮幹部和鎮領導三個層面加強對駐村幹部的考覈,並從新農村建設、村務財務黨務公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級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捆綁式考覈,以提高駐村幹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也可以採取集會考覈的方式進行,由各村將考覈材料統一上交鄉鎮黨委集會考覈,避免因各考覈組標準不一或個人感情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現象發生。

4、明確駐村幹部職責。把責任分到每個駐村幹部身上,使其切實挑起重擔,願抓、敢抓、會抓農村工作。駐村幹部從職責上來講,要求做到引導、監督、協調、幫扶。 一是引導。及時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涉及三農的法律法規,傳達上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和重要會議精神,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二是監督,監督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項民主制度的執行等等。三是協調,瞭解和掌握農民生產生活狀況和農村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上級黨委、政府反映農民羣衆的思想動態和社情民意。協調好村級組織之間的關係,增強村級班子的合力,摸清村裏的不穩定因素,協調好村幹部和羣衆之間的關係。四是幫扶。幫助村兩委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培育農民收入的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5、建立駐村幹部監督制度。鄉鎮建立有效的駐村幹部督查制度,設立駐村幹部監督考覈記錄,安排專人對駐村幹部下村情況進行督查。要推行駐村幹部佩證上崗和去向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羣衆監督。要在各村設立駐村幹部辦公室,公開駐村幹部的工作職責、去向安排及聯繫電話、照片等,便於羣衆進行監督。

6、建立駐村工作例會制度。以鄉鎮爲單位,定期(每週或每月)召開彙報會,由駐村幹部彙報所聯繫村的各項工作及農村工作指導員制度執行情況,由鄉鎮領導進行點評,並根據彙報進行督查。

(三)加強駐村幹部作風建設。

要使駐村幹部真正與所駐村同呼吸、共命運,體現黨委、政府的民本意圖,必須要重時間、重方法、重實效,從而改變以往存在的駐村不聯戶,駐村不聯心的狀況,轉變工作作風。

一要注重時間。在駐村時間上,除鄉鎮中心工作需要和縣上重要工作安排外,其餘工作日原則上都要駐村。應區別平原鄉鎮與山區鄉鎮,行政村多的鄉鎮和行政村少的鄉鎮,近郊鄉鎮和邊遠鄉鎮的實際,確定切合實際的駐村時間。對一人或多人駐一個行政村的,要每週不少於5天時間開展駐村工作;對一人聯繫多個行政村或縣上工作任務比較重的,要統籌安排駐村時間,確保每月不少於15天的駐村時間。駐村幹部在規定時間駐村的同時,還要做到五必到:即村召開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等重要會議必到,村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必到,鄉鎮安排重要工作必到,村舉行重要活動必到,村幹部要求解決重要問題必到,確保特殊情況得到及時處理。

二要注重方法。一是坐診。實行駐村工作日現場辦公,以村兩委會爲主體,協助村兩委爲村民解疑釋難,宣傳政策,接待羣衆,廣泛聽取羣衆意見,併爲羣衆提供諮詢服務。二是出診。村幹部每週要基本保證走訪農戶的戶數,每年要基本走遍聯繫村的所有農戶。通過走訪農戶,廣泛聽取村民反映的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爲制定解決方案提供依據。三是會診。用晚上等容易召集的時間,召開村兩委會,共同商議,研究解決羣衆反映的各類問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要注重實效。要通過建立幫扶聯戶制度和深化民情日記制度,力所能及爲村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斷增強駐村工作的實際效果。在幫扶聯戶方面,一是要明確幫扶對象,把農村黨員幹部戶、致富戶和特困戶作爲走訪的重點對象;二是要明確幫扶職責,把爲羣衆服務的相關職責具體化,並建立聯繫戶、重點戶幫扶臺帳,作爲工作考覈的重要依據。在深化民情日記方面,要加強督查和指導,真正體現一個實字,使其成爲駐村幹部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幫百家富、聚百家心、辦百家事有效載體,確保民情日記制度不流於形式。

2023幹部調研報告篇2

“追憶往昔,楊柳鬱郁繞溝渠,今歸來兮,雪花紛紛裹天地。”今年回東北老家過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時候凜冽刺骨的寒風,而是銀白色天地間和暖的冬陽。這也恰似老家的現狀,日子雖然還有些許不易,但是畢竟一天天好起來。回鄉幾天,漫步在倍感親切的雪景裏,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這方水土滋養出的質樸、善良、樂觀和希望,這一切始終在無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勵我。

[鄉村公路]

老家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喊了不知多少年,連村頭屋牆上的標語都已被歲月腐蝕得不再清晰,鄉親們始終望眼欲穿地期盼着。聽說到去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裏領導們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條寬闊敞亮的水泥路也終於姍姍來遲。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自從修了水泥路,村裏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了,貨物運輸也容易了,村裏超市的老闆再也不用自己開三輪車去鄉里縣裏進貨,公共汽車可以直接捎貨上門;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

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鄉村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親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春節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發現變化很大,修了新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在全國高校都緊鑼密鼓擴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們爲何在升學的路上停止了腳步呢?仔細想想,這與農村教育長期被定位爲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沒有立足鄉村生活與鄉村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係極大。除了爲升學做準備,農村教育並沒有發揮其他更多的功能。鄉村教育的發展該何去何從?我想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鄉村社會與鄉土文明,除了爲鄉村孩子提供現代性價值中必不可少的發展機會,更應該給他們提供鄉村社會的精神滋養,促進他們對鄉村文明與鄉土價值的內在理解,增進他們的鄉土認同,厚實他們的鄉土精神底氣,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使他們獲得一種在與現代化接軌的過程中又不失鄉土精神資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鄉村教育也可以爲浮躁的現代社會與現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鄉村大地的質樸與寧靜,爲置身現代化之中的每個人提供一份鄉土自然的清心與慰藉。

[鄉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過年最直接的體會是花費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盡其用的程度遠遠高於城市。不浪費似乎就是父母一輩子生活的.準則。拿拖布來說,他們還是不會去超市買現成的拖布,母親都是將廢棄衣物等剪成的布條兒釘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這樣自制的拖布雖然不及工廠製成品那麼精緻,卻是十分好用的。還有,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的“曬乾菜”。東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時候,自家菜園種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親爲了能讓這些自家產的好東西免受霜凍,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鮮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條狀、塊狀,曬乾,裝袋保存起來,待轉年春天自家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節約無疑是父母生活內容的最佳詮釋。比如用水,母親經常是洗過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後用來拖地,最後再用來沖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無法繼續使用爲止。春節期間,好些剩飯剩菜,母親捨不得扔掉,於是就仔細分類、裝袋,拎好遠送去給養豬的鄰居。

對於父母親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計無法理解,從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生活也並非如此拮据,還有必要這樣嗎?現在我懂了,父母這種傳統的、甚至說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摳門,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或者用時下時髦的話說,是低碳的。

[後 記]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場小雪,雪後的村落顯得格外清亮。再過些日子,氣溫慢慢回升,冰河漸漸融化,又是一年春來早,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了,鄉親們的臉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悅。候鳥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個個背起行囊準備出發了。其實,在外闖蕩的人們真的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遠,線的另一端還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塊土地上。讓更多的人知曉南嶽,瞭解南嶽,來嶽觀光許願,帶動南嶽旅遊經濟進一步發展。

2023幹部調研報告篇3

“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調研報告

政治生活待遇情況報告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村幹部和?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在新牧區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是促進各項工作開展的前提和保障。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和新牧區建設的日益推進,村幹部的待遇問題,特別是?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待遇問題成爲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江茸鄉黨委按縣委工作安排,對全鄉2個行政村的?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政治生活待遇問題進行了認真調查。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羣衆、電話等方式,廣泛聽取了解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基本現狀

(一)落實了生活補助待遇的人員

江茸鄉目前按照省、州關於?三老?人員的界定原則,共有?三老?人員5人,其中老村幹2人,老積極分子3人;根據省、州關於離任村幹部的認定標準,符合政策的離任村幹部5人,其中村支部書記1名,村委會主任2名,會計1名,婦聯主任1名。50—60歲的3人,60歲以上的2人。

(二)未落實生活補助待遇的人員

由於之前統計遺漏,我鄉還有部分離任村幹未能享受到國家生活補助,據統計共15人離職後未享受國家生活補助,其中累計任職年限達到12年以上的2人、6—12年的4人,6年以下的9人。這部分村幹由於沒有相關政策支持,離職後只能依靠子女或自已參加勞動來維持生活,鄉黨委政府只能對少數較貧困的,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在政策上和經濟上給予少量的傾斜,逢年過節時爲他們送去一點慰問品和慰問金。目前我鄉大部分離職村幹部生活都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他們大多數離任後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要參加勞動來獲取收入,維持最根本的生活。

二、待遇及生活水平狀況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國家、省、州、縣各項惠民政策的出臺,全縣農村?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改善。一是在生活補助方面。?三老?人員從20xx年起,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按180元/月/人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目前全鄉共有5人享受生活補助;離任村幹部從20xx年開始,由州財政按50元/月/人的標準解決生活補助;20xx年,我縣在全州率先將補助標準提高到150元/月/人,其中50元由州財政解決,100元由縣財政解決;到20xx年,全州統?

執行150元/月/人標準,州、縣兩級財政按4:6比例負擔,目前全鄉共有5名離任村幹部享受生活補助。二是在生活水平方面。目前,有1名離任村幹部納入大骨節病生活補助範圍,享受每月67元的生活補助金。

?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以居家養老爲主,其中完全靠子女供養、照顧的有10人,佔100%。同時,國家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後,10名?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中,符合條件領取每月55元的基礎農村養老保險金的有7人,佔70%。四是醫療保障狀況。在?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人羣中,健康和醫療保障重點突出在三個方面:一是健康方面。全縣農村?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普遍出生於上世紀三、四十以及五十年代,步入老齡階段後,大多身患各類老年疾病,其中大骨節病患者1人,健康狀況良好的有8人,佔80%。二是醫療保障方面。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10人,佔100%。三是醫療費用支付方面。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子女支付的佔10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養老問題較爲突出。主要表現在收入普遍偏低。10名?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中喪失勞動力或基本喪失勞動力的0人。除了享受生活補助、大骨節病生活補助以外,基本無收入來源,其人均純收入與全鄉年人均純收入比相差近3倍,與在職村?兩委?負責人年人均純收入比相差近6倍,生活大都比較困難。

(二)就醫問題較爲突出。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雖已全面啓動,但保障水平較低,仍不能完全解決貧困?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日常醫療費用問題。大病醫療救助額度(最高10萬)有限且對他們尚無特殊照顧政策,?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紅原特殊的地理環境,醫療網點少,覆蓋面低,從醫人員醫療水平不夠高的現象仍然存在。

(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目前還處於初步階段,政策、機制正在陸續實施中逐步完善和改進。困難?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五保供養、最低生活保障機制尚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高齡、病殘、貧困、孤寡等老年特殊羣體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四)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從藏區的民主改革,到改革開放以來,?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在不同時段爲黨和國家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時至今日,他們卻在羣衆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大多數羣衆不願與他們談心交流做朋友,使他們倍感孤獨;同時,因缺乏村級老年活動室,組織他們開展文娛活動不多,現有的文化體育健身設施尚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平時大多靠看電視、轉經等打發時間,精神生活比較貧乏、單調。

(五)在任村幹部由於考慮後顧之憂,積極性難調動。在任村幹部工資水平普遍較低,除大三職幹部外,支部副書記、副村長只有每月200元基本生活補助,小三職幹部也只有每月150元生活補助。根本無法解決生活問題,特別是他們離職後,養老沒有保障,如今不得不考慮他們以後的養老問題,大多數幹部只有趁年輕的時候多賺一點錢,自己退下來後生活纔有保證。加之,平時在開展工作時,由於村公務經費的短缺,部分開支還需要從家庭收入中拿出作爲工作補貼。因此,他們爲了生計,大多數在職幹部只是勉強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工作,維持着正常工作的開展,沒有創意,開拓性不強,積極性調動不起來。

(六)村幹部年齡老化,後備幹部不足、培養難度大。由於在職村幹部待遇較低,離職後生活沒有保障,大多數能力較強的農村黨員和年輕人均外出創業,不願意留在家鄉擔任村組幹部,給村級後備幹部的培養帶來很大的難度。

2023幹部調研報告篇4

在春節期間,我按照縣直屬工委《關於在全縣機關組織黨員幹部開展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利用回鄉走親訪友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瞭解和掌握了不少來自家鄉的第一手信息。現將回鄉調研成果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家瑤上村,位於小松鎮東南部,東與聳岡村隔河相望,南接琴江鎮湖下村,西接羅源村,北接石田村。村部駐瑤上,距鎮政府7.5公里。距縣城10公里。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6.9畝,山地6165畝,水域690畝,人平耕地0.77畝。2003年轄13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494人。該村農作物以水稻爲主,經濟作物以菸葉、白蓮爲主。該村貧困人口居多,爲我縣扶貧重點村。

二、發現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仍然不夠完善。

藉着蘇區振興發展的東風,我村基礎設施建設已有極大改觀,劉坑至石田通村公路、三吾至城江、羊角寨至交壩等通組水泥路相繼修通,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五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二)村民經濟收入來源單?

村民對集體活動參與度、積極性不高,村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教育重視不夠,就業、從業門路較窄,經濟來源主要靠農業收入,靠天吃飯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性轉變。

(三)農村建設主體實力不強,新農村建設後勁不足

農村農戶之間個體條件的差異,給新農村建設的項目實施帶來困難。農民對新農村建設認識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農民由於小農思想的影響,不願將自己的舊房拆除,進行新農村建設,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3幹部調研報告篇5

4月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督導組、工作組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大會、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動員大會、全省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服務導向、效果導向,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堅持服務企業、服務市場、服務工業,在適應新常態中,培育了新優勢、激發了新活力。下面,根據全省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領導小組安排,我代表“馬上就辦”辦公室,就兩個月以來入企服務工作通報如下:

一、政策落地,產業轉型,新形勢下入企服務活動顯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與支持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培育發展市場主體、保增穩產促發展“三結合”,將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貫徹於始終,做到責任到位、協調到位、落實到位,在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協調解決問題中錘鍊了幹部隊伍,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促進了工業逆勢而行。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由1—4月的6.7%上升爲1—5月的7%,二季度增速預計7%以上,初步遏制了工業增速下滑趨勢。

——解決問題效率高。各級工作組、督導組始終把解決企業難題作爲第一要務,做到幫忙不添亂,摸清問題“馬上就辦”,力破“中梗阻”。入企服務以來,全省共梳理問題2379條,涉及資金、土地、環保、稅收、市場等12個方面,其中:融資、土地、市場等方面問題佔比較大,分別爲34.22%、11.01%和12.95%。兩個月以來已解決和提出解決方案2229條,佔問題總數的93.69%,其中資金、土地、稅收、市場、交通等分別爲97.54%、89.31%、90.79%、93.83%和92.91%;需長期協調解決的問題有150條,佔總數的6.31%,主要涉及資金、土地、環保等方面,將陸續逐步解決。

——落實政策不打折。解決政策“只到膝蓋不落地”的問題是這次的活動的重點。各地區、各部門對號入座,細化分解落實。省財政整合和新增14.7億元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專項資金,已陸續下達發揮作用。稅務部門爲全省9萬餘戶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7400萬元,爲相關企業減免各類收費2275.6萬元。各級工作組、督導組爲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5.9億元,幫助企業實現融資94億元。省經信委、省金融辦會同相關部門先後組織2次銀企對接會,落實信貸資金314.2億元。各銀行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僅5月份投放123億元,創2015年當月信貸投放新高。

——提質增效見成果。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升級是入企活動的重要目的。通過入企幫扶,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產業分別增長25.9%、19.5%、18.7%,裝備製造業同比增長31.5%。此外,紅景天苷提取及純化技術研究、亞麻籽殼仁分離技術等取得突破,利用光伏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生產三氯氫硅方法等10項技術獲得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組件用玻璃吹掃裝置等2項技術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萌發。

——促進創業動力足。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不斷高漲。入企幫扶期間,全省開工建設工業項目16項,啓動76個技術創新研發項目,取得16項新授權發明專利,申報10項發明專利。上半年全省新註冊登記企業6051戶,其中僅5月就新增企業1516戶。新增城鎮就業1.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42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9.3%和9.7%。

——鍛鍊幹部轉作風。入企服務是鍛鍊幹部辦事能力的一種考驗。入企幹部在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中,真正將爲民服務和爲企服務落到了實處、幫到了點上,一些久拖不決的問題迅速解決,企業反映的項目申報、人才培訓、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問題短期內得到辦理。入企工作真正將爲民、爲企服務落到實處,拉近了政府與羣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距離。

入企服務活動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的關注,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青海組織萬名幹部入企服務,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推動政策措施落地,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具體體現。請國辦注意總結經驗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鑑。入企服務活動也得到了企業與羣衆的高度讚揚,萬佳家博園總經理王輝說:“幹部入企服務的好政策,讓我們知道了現在有問題找誰,提出的問題也都在積極溝通和協商中解決了,我們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參與活動的羣衆說:“希望政府把‘馬上就辦’的效率和效果保持下去,爲老百姓多辦好事、實事,讓‘馬上就辦’成爲一種促進社會發展的共識。”

在這次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中,根據活動組織的總體開展情況,從方案制定、人員到位、協調解決問題、信息反饋等方面看,許多市州、督導組、工作組和工作人員態度認真,工作積極,解決問題成效顯著,他們是:

地區有:西寧市、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

省級督導組有:西寧市督導組(組長: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張生傑);海南州督導組(組長:省財政廳副巡視員王永隆);黃南州督導組(組長:省工商局副巡視員劉廣慶);果洛州督導組(組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袁英敏)。

省級工作組有:第一工作組(組長:省發改委調研員沈明軍、省旅遊局副局長張巖、省地震局副局長王海功);第二工作組(組長:省經信委副主任周平、省審計廳副廳長竺向東);第三工作組(組長:省教育廳副廳長朱小杰);第七工作組(組長:省民政廳副巡視員蘇衛宏);第八工作組(組長:省依法治省辦專職副主任徐建鎖);第九工作組(組長:省財政廳調研員楊建設);第十工作組(組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研員房德信);第十一工作組(組長:省統計局副局長陳偉);第十二工作組(組長:省環境保護廳副處長張俊福);第十三工作組(組長: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巡視員王躍飛);第十四工作組(組長: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陶永利);第十六工作組(組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志平);第十八工作組(組長:省商務廳主任科員黃健);第十九工作組(組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副廳長張承偉);第二十二工作組(組長:省地稅局副局長侯濤);第二十五工作組(組長:省質監局副巡視員黨寧一);第二十九工作組(組長:省監獄局副局長張建青);第三十工作組(組長:省國稅局總會計師李興國);第三十三工作組(組長: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米登發);第三十六工作組(組長:青藏鐵路公司副總經理陳立民)。

二、精準幫扶,共同發力,新常態下探索了新路徑

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一次新的實踐,是適應新常態、增添新活力、打造新優勢的重大舉措,是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轉變幹部作風、構建新型黨羣幹羣關係的有益探索。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園區管委會,各級督導組、工作組以及各個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敢於擔當、主動進位,用新思路統一認識,用新舉措解決問題,用新辦法創造經驗,做到了幫扶有重點、措施有落點,成績有亮點,爲全省經濟持續穩定較快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是領導身體力行示範,新舉措轉變作風。兩個月裏,省級領導身體力行,深入一線推進活動開展。駱惠寧書記親自部署幹部入企服務工作,對各個階段和重點環節的工作作指示、提要求,並深入柴達木腹地,與青海油田一線幹部職工促膝交談、瞭解情況、解決問題。郝鵬省長多次到聯點企業幫助解決難題,研究部署工作,對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活動提出要求。駱玉林常務副省長親自起草文件、親自部署工作,親自協調重大問題,親自督導地區幫扶工作。省委、省政府10多位領導帶頭入企業、下礦山講政策、聽意見、解難題,企業反映的一批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領導多次督辦活動,嚴明工作紀律,參與解決問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與“馬上就辦辦公室”緊密配合,同步工作,同步協調,同步推進。各地區黨委、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青單位負責同志主動靠前指揮,專題研究問題,定責攻堅,爲企業發展創造優良環境。各級“馬上就辦辦公室”實行計劃倒排、圖表上牆、工作銷號、定期通報、巡迴督查等制度,有計劃、有重點、有效益地推進工作,對不作爲、行動遲緩的,責令限期改正,確保入企幹部“蹲的下、守得住、乾的實”。各級督導組、工作組制定精準幫扶工作方案,建立“先摸底、找問題、後幫扶、再總結”工作流程,完善“領導全面抓、組長親自管、成員負專責”的管理制度,一批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得到解決。

二是工作下沉瞭解實情,新招數解決問題。讓各級幹部“邁開腿、張開嘴”,幫助企業渡難關、拓市場、促轉型,是這次入企服務活動的重點。各工作組、督導組,實行分級負責、分片包乾、分戶幫扶、責任到底,各級“馬上就辦辦公室”,採取每日通報、會議部署、重點督辦、協調服務等方式,有力指導入企服務工作。10名省級領導聯點20多戶重點企業;8個省級督導組和37個省級工作組、511名幹部聯點84戶省級重點企業和8個市州,分級負責、分級工作;8個市州4215名抽調人員,深入1767戶企業幫扶,幫扶工作基本覆蓋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各工作組、督導組發揚實幹精神,解難題、辦實事、出實招,對企業提出的資金迴流難、融資成本高、人才招留難、項目落地難等問題,現場能辦的馬上辦,現場不能辦的問題,建立臺賬,跟蹤解決;對技術專業強、行業跨度大的問題,協調相關部門,限期答覆並協調解決。此外我們積極發揮來自“五湖四海”的組員特長,積極主動爲企業講解稅收優惠、項目建設、人力資源、產品出口、品牌創建等政策,並開展工作流程輔導等工作,撰寫企業發展“診斷書”、“建議書”,使企業進一步熟知了政策,辦事能夠“找到門”,發展能有“路線圖”,解困能夠“找到家”。

三是宣講政策聽取意見,新方法服務貼心。切實把政策“送下去、講明白”,讓企業“摸得透、得實惠”,把反映問題“解決好,見實效”是這次入企活動的重點之一。首先,我們對抽調的511名省直機關幹部進行培訓,印發《青海省培育發展市場主體政策彙編》、《青海培育發展市場主體365問》以及各類講話、文件等資料1.5萬餘冊。其次,通過搭建qq羣、微信羣、微門戶等政策諮詢平臺、省內主流媒體報道解讀、發放政策彙編、印發傳單以及製作展板等。第三,通過多次開展大範圍廣場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近3萬份,累計諮詢、講解政策5.4萬人次。各省級工作組“下一線、入車間、聽意見”,通過建立工作日記、走入企業一線、強化培訓指導等方式推進複雜問題的解決,如省廣電局牽頭的第23工作組梳理國家和我省扶持企業發展政策,幫助企業限度享受各項優惠政策;西寧海關製作工作流程、現場解疑答惑,指派人員跟蹤對接;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組織召開非公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全省市場主體發展大會精神推進會,爲全省非公企業講形勢、送政策、提信心。

四是着眼長遠綠色發展,新思路推進轉型。各級幹部在入企服務活動中,把穩增長與調結構相結合,求創新與破瓶頸相結合,攻難關與上高端相結合,圍繞實施鋰電產業擴能提升、裝備製造和生物產業發展、新材料產業鏈條延伸、關鍵技術突破、信息技術應用示範等五大工程,幫助企業解決資源配置、資金需求、要素保障等問題,推進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通過省領導帶頭深入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各級抽調幹部入企幫扶協調落實生產要素,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泰豐先行鋰電池材料月產能超600噸,11月份達到1300噸後將成爲世界。集鹽化工、煤化工、有色冶金、精細化工多產業融合發展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12個多聯產裝置即將試產。拓日新能源、中電投多晶硅切片等項目進展順利,有效改善光伏產業“啞鈴型”結構;電子箔、藍寶石晶體、鋁基合金、鎂基合金等產品促進了製造業向高端發展。青海中利光纖順利投產、金聯訊職能藍牙產品上市,代表了高端信息產業新水平。時代新能源、康普藥業沙棘籽油生產等項目持續擴大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全國首個藏區應用級數據中心建成運行。

五是精準服務催生動力,新理念優化環境。爲克服入企服務針對性不強、走馬觀花或者“只聽聲音不見人”的問題,“馬上就辦辦公室”建立工作動態“每日通報”、解決問題“銷號制度”,採取明察暗訪、電話督辦、專項檢查、跟蹤回訪等,利用新媒體、新媒介,減少文件傳遞流轉,以最簡潔、最便捷、效的手段傳遞省委、省政府和全省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領導小組部署要求。省經信委組織開展製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專場對接,省總工會創新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創建活動載體,省國稅局全面優化“網上申報系統”軟件功能,省科技廳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此外,財政、環保、農牧、工商、建設、人社、國土、金融、地稅等部門主動配合,注重把市場化改革與法治化建設相統一,“多設路標”,“少設路障”,放管結合,爲企業健康發展、穩定運行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六是強化責任增強推力,新要求提升水平。確保入企服務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是幹部。活動之初,省委組織部從各級各部門抽調業務精、能力強、肯吃苦、作風硬的幹部,對幹部們入企服務的基本準則、關注重點和工作紀律等提出要求。各級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命名爲“馬上就辦辦公室”,層層傳導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摒棄不利於新需要、新要求的方式方法。各級入企服務幹部以“三嚴三實”要求對照檢查言行,深入一線接地氣,在邊學習邊實踐中加深了對基層的瞭解,增強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督導組、工作組建立工作日記,分類梳理、分任務開展工作;有的督導組、工作組遠赴上千公里,在海拔4000多米的企業開展工作;一些抽調幹部一個多月駐紮企業,坐鎮指揮、帶病工作,直到解決問題。在這種面對面接觸、心貼心服務的過程中,使省委、省政府推進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錘鍊了幹部黨性,堅定了企業信心,密切了幹羣關係。

七是營造氛圍正面引導,新能量凝聚合力。在省委宣傳部的安排組織下,幹部入企服務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部領導多次對宣傳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宣傳工作有亮點、有典型、有特色。中央駐青和省垣主流媒體、知名網站高度關注,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高密度報道我省培育發展市場主體、開展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青海日報、西海都市報、西寧晚報以及人民網等開設了入企服務活動、幫扶日記等專欄,國內主要網絡媒體紛紛轉載。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派駐記者一線跟蹤報道活動情況,發表了“青海萬名幹部入企服務‘三嚴三實’是尺子”、“把問題解決在一線”、“青海巧做特色文章、綠爲產業導向”、“把政策送下去、讓企業得實惠”、“從背靠背到手拉手”、“工作組給我們帶來驚喜”等文章。截至6月30日,形成各類宣傳報道近190篇,專題新聞報道20餘次,推出了一批幫助企業解困解難的典型,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各地區也充分利用各類媒介,紮實開展宣傳活動。宣傳工作提振了信心,溫暖了人心,增加了幹勁,凝聚了合力。

三、盯住重點,總結經驗,新舉措構建幫扶新機制

通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全省萬名幹部入企服務活動即將階段性收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多年困擾企業的問題得到解決,國家和省裏的各項扶持政策陸續得到落實。在活動中,也涌現出了一些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善於協調、能辦實事的幹部。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入企服務工作,探索建立了一些培養市場主體、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在現階段,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扶持企業保增穩產、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需要市場引導、企業努力,更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扶持。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尤其是在我省市場發育不健全、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主體規模小的情況下,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必須通過政府“有進有退”,將企業扶上馬再送一程,還需各級政府、園區和部門繼續努力。

從目前情況看,雖然我們幫助企業解決了一大批問題,但一些關係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資金、土地、環保等方面問題,還仍困擾企業發展,企業存在的問題是動態的,尤其在當前複雜多變形勢下,企業在新常態下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企業問題的工作永遠在路上。因此,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將繼續重點關注並着力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攻堅解難題。對於入企服務活動發現的尚未解決的問題,各督導組、工作組牽頭的廳局或單位要通過完善機制和對口幫扶,繼續給予關注。積極主動與企業溝通銜接,屬於政策範圍的,要限期給予解決;不在權限範圍之內的,要與企業一道研究解決的路徑,積極幫助給予解決;對於國家政策明確規定不能解決的,要認真做好解釋疏導工作,確保事事有迴音,件件有着落。

二是主動建機制。在這次入企服務活動中,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本着特事特辦,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內解決一大批企業反映的突出的問題,在簡政放權、提高辦事效率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我們要認真總結相關經驗,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問題收集和協調反饋機制,爲今後建立各部門、各地區聯動解決企業問題的機制奠定基礎。

三是促政策落地。通過這次入企服務活動,感到的問題是政策信息獲取和關注的渠道不通暢,一方面企業對新政策不清楚、不熟知、不會用,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在細化政策和執行政策方面還存在不主動、不廣泛、不具體等問題。下一步要通過進一步提升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政策落地的法治化水平,真正讓黨和國家支持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的政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