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生物大學聯考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生物大學聯考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答題策略總體規劃 篇一

從分發試卷到開考鈴響,中間一般有五分鐘的準備時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者五分鐘時間老總體規劃一下自己此次考試的答題時間,按照平時的答題時間或者充分的合理地安排時間。這樣以防止考生到最後手忙腳亂,會做的沒有最對,不會做的根本沒有做。

1、答題步驟

答題時,要認證答題,總體把握時間,不要寫一筆看一次時間,這樣首先會造成考生心理的慌亂,致使考生的思維不夠發散喝廣闊。其次是浪費了大學聯考場上爭分奪秒的時間,減少了考生答題和思維的時間。一定要先難後易,不要因爲一道題而耽誤了後面的答題時間。整體做的差不多的時候,再返回其查看自己還未做的問題,依據分值大小一次進行補充答題。

正確大於速度

答案准確是考試得分的關鍵。建議考生答題時想好概念,解題一步到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準確率,還可提高時間的效率。不要一問的爲了速度而忽略了答題的質量。速度是關鍵,但質量最關鍵。

2、卷面整潔

端正的字跡和整潔卷面讓人賞心悅目、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繁雜的卷面給人一種很煩躁的感覺,閱卷老師不回去細細研究你的套路,答題一定要要做到思維整潔,步驟清晰明瞭。

3、試題答不完怎麼辦?

好多同學反映說自己有些學科的試卷在規定的時間裏做不完,不知該怎麼辦?

其實在考試中有學科試卷在規定時間沒有做完,特別是數學、理綜這些理科試卷,這也是正常現象。因爲一般考試命題,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裏可以完成全卷。

那又爲什麼規定是中等程度以上考生可以答完呢?這和錄取率有關,就全國而言我們的平均錄取率是在50%,因此指標就設定在中等程度以上考生。

生物大學聯考知識點總結大全 篇二

細胞免疫過程

⑴、感應階段:抗原進入機體(類似體液免疫)

⑵、反應階段:T細胞受抗原刺激。

①、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後少數_化成爲記憶細胞(保持對抗原的記憶,這部分細胞長期保存。)。

②、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後多數_化成爲效應T細胞。

③、記憶細胞再遇同種抗原刺激後迅速_化爲大量效應T細胞。

⑶、效應階段: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激活靶細胞內溶酶體酶→靶細胞通透性改變,滲透壓變化→靶細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體殺滅抗原。

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⑴、病毒:HIV,RNA作遺傳物質。

⑵、病理:HIV病毒攻擊免疫系統,破壞T細胞,免疫功能完全喪失。

⑶、病症:初期:全身淋巴結腫大,不明原因的發熱,夜間盜汗,食慾不振,精神疲乏。後期:肝、脾腫大,併發惡性腫瘤,極度消瘦,腹瀉,便血,呼吸困難,心力衰竭,

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死亡。

⑷、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生物大學聯考知識點總結大全 篇三

發酵工程的概念和內容

發酵工程是指採用現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爲人類生產有用的產品,或直接把微生物應用於工業生產過程的一種新技術。發酵工程的內容包括菌種的選育、培養基的配製、滅菌、擴大培養和接種、發酵過程和產品的分離提純等方面。

(1)“發酵”有“微生物生理學嚴格定義的發酵”和“工業發酵”,詞條“發酵工程”中的“發酵”應該是“工業發酵”。

(2)工業生產上通過“工業發酵”來加工或製作產品,其對應的加工或製作工藝被稱爲“發酵工藝”。爲實現工業化生產,就必須解決實現這些工藝(發酵工藝)的工業生產環境、設備和過程控制的工程學的問題,因此,就有了“發酵工程”。

(3)發酵工程是用來解決按發酵工藝進行工業化生產的工程學問題的學科。發酵工程從工程學的角度把實現發酵工藝的發酵工業過程分爲菌種、發酵和提煉(包括廢水處理)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學問題,一般分別把它們稱爲發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發酵工程的靈魂。近年來,對於發酵工程的生物學屬性的認識愈益明朗化,發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學。

(5)發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發酵工程的生物學原理。

(6)發酵工程有三個發展階段。

現代意義上的發酵工程是一個由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技術性和應用性較強的開放性的學科。發酵工程經歷了“農產手工加工——近代發酵工程——現代發酵工程”三個發展階段。

發酵工程發源於家庭或作坊式的發酵製作(農產手工加工),後來借鑑於化學工程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近代發酵工程),最後返璞歸真以微生物生命活動爲中心研究、設計和指導工業發酵生產(現代發酵工程),跨入生物工程的行列。

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發酵製作憑藉祖先傳下來的技巧和經驗生產發酵產品,體力勞動繁重,生產規模受到限制,難以實現工業化的生產。於是,發酵界的前人首先求教於化學和化學工程,向農業化學和化學工程學習,對發酵生產工藝進行了規範,用泵和管道等輸送方式替代了肩挑手提的人力搬運,以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操作,把作坊式的發酵生產成功地推上了工業化生產的水平。發酵生產與化學和化學工程的結合促成了發酵生產的第一次飛躍。

通過發酵工業化生產的幾十年實踐,人們逐步認識到發酵工業過程是一個隨着時間變化的(時變的)、非線性的、多變量輸入和輸出的動態的生物學過程,按照化學工程的模式來處理髮酵工業生產(特別是大規模生產)的問題,往往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從化學工程的角度來看,發酵罐也就是生產原料發酵的反應器,發酵罐中培養的微生物細胞只是一種催化劑,按化學工程的正統思維,微生物當然難以發揮其生命特有的生產潛力。於是,追溯到作坊式的發酵生產技術的生物學內核(微生物),返璞歸真而對發酵工程的屬性有了新的認識。發酵工程的生物學屬性的認定,使發酵工程的發展有了明確的方向,發酵工程進入了生物工程的範疇。

發酵工程是指採用工程技術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離體酶的某些功能,爲人類生產有用的生物產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參與控制某些工業生產過程的一種技術。人們熟知的利用酵母菌發酵製造啤酒、果酒、工業酒精,乳酸菌發酵製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等都是這方面的例子。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發酵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已經進入能夠人爲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這些微生物爲人類生產產品的現代發酵工程階段。現代發酵工程作爲現代生物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種並且提高其產量;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藥品,如人的胰島素、干擾素和生長激素等。

已經從過去簡單的生產酒精類飲料、生產醋酸和發酵麪包發展到今天成爲生物工程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成爲一個包括了微生物學、化學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機械工程和計算機軟硬件工程的一個多學科工程。現代發酵工程不但生產酒精類飲料、醋酸和麪包,而且生產胰島素、干擾素、生長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種醫療保健藥物,生產天然殺蟲劑、細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劑等農用生產資料,在化學工業上生產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維生素和單細胞蛋白等。

從廣義上講,發酵工程由三部分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上游工程包括優良種株的選育,最適發酵條件(pH、溫度、溶氧和營養組成)的確定,營養物的準備等。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適發酵條件下,發酵罐中大量培養細胞和生產代謝產物的工藝技術。這裏要有嚴格的無菌生長環境,包括髮酵開始前採用高溫高壓對發酵原料和發酵罐以及各種連接管道進行滅菌的技術;在發酵過程中不斷向發酵罐中通入乾燥無菌空氣的空氣過濾技術;在發酵過程中根據細胞生長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計算機控制技術;還有種子培養和生產培養的不同的工藝技術。此外,根據不同的需要,發酵工藝上還分類批量發酵:即一次投料發酵;流加批量發酵:即在一次投料發酵的基礎上,流加一定量的營養,使細胞進一步的生長,或得到更多的代謝產物;連續發酵:不斷地流加營養,並不斷地取出發酵液。在進行任何大規模工業發酵前,必須在實驗室規模的小發酵罐進行大量的實驗,得到產物形成的動力學模型,並根據這個模型設計中試的發酵要求,最後從中試數據再設計更大規模生產的動力學模型。由於生物反應的複雜性,在從實驗室到中試,從中試到大規模生產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這就是發酵工程工藝放大問題。下游工程指從發酵液中分離和純化產品的技術:包括固液分離技術(離心分離,過濾分離,沉澱分離等工藝),細胞破壁技術(超聲、高壓剪切、滲透壓、表面活性劑和溶壁酶等),蛋白質純化技術(沉澱法、色譜分離法和超濾法等),最後還有產品的包裝處理技術(真空乾燥和冰凍幹事燥等)。此外,在生產藥物和食品的發酵工業中,需要嚴格遵守美國聯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所公佈的cGMPs的規定,並要定時接受有關_檢查監督。

發酵工程的發展簡史

20世紀20年代的酒精、甘油和丙酮等發酵工程,屬於厭氧發酵。從那時起,發酵工程又經歷了幾次重大的轉折,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

20世紀40年代初,隨着青黴素的發現,抗生素髮酵工業逐漸興起。由於青黴素產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學家就在厭氧發酵技術的基礎上,成功地引進了通氣攪拌和一整套無菌技術,建立了深層通氣發酵技術。它大大促進了發酵工業的發展,使有機酸、微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發酵法大規模生產。

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產穀氨酸成功,如今20種氨基酸都可以用發酵法生產。氨基酸發酵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代謝控制發酵新技術的基礎上的。科學家在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謝途徑的基礎上,通過對微生物進行人工誘變,先得到適合於生產某種產品的突變類型,再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培養,就大量產生人們所需要的物質。目前,代謝控制發酵技術已經與核苷酸、有機酸和部分抗生素等的生產中。

20世紀70年代以後,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使發酵工程進入了定向育種的新階段,新產品層出不窮。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學科之間的不斷交叉和滲透,微生物學家開始用數學、動力學、化工工程原理、計算機技術對發酵過程進行綜合研究,使得對發酵過程的控制更爲合理。在一些國家,已經能夠自動記錄和自動控制發酵過程的全部參數,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

生物大學聯考必背知識點總結 篇四

1、自養生物:可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如綠色植物,硝化細菌(化能合成)

異養生物:不能將CO2、H2O等無機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機物,只能利用環境中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如許多動物

2、細胞呼吸應用:包紮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後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花盆經常鬆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

3、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爲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4、葉綠素a和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葉中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含量不同,乙醇提取的葉綠素只要結構沒有被破壞,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

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O2的過程。

大學聯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篇五

1、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它是一種持久性變化,是生物體發育的基礎,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於提高各種生理功能效率。

2、細胞分化舉例:紅細胞與肌細胞具有完全相同遺傳信息,(同一受精卵有絲分裂形成);形態、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細胞中遺傳信息執行情況不同。

3、細胞全能性: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組織培養因爲細胞(細胞核)具有該生物

生長髮育所需的遺傳信息

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4、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速率減慢

細胞內酶活性降低

細胞衰老特徵細胞內色素積累

細胞內呼吸速度下降,細胞核體積增大

細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質運輸功能下降

5、細胞凋亡指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生理過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對於多細胞生物體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禦外界因素干擾具有非常關鍵作用。

6、癌細胞特徵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容易在體內擴散,轉移

7、癌症防治:遠離致癌因子,進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檢測;也可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

大學聯考生物必備知識點

1、Ca:人體缺之會患骨軟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會引起抽搐,過高則會引起肌無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檸檬酸鈉或草酸鈉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會發生凝固。屬於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2、Fe: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缺乏會患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中的Fe是二價鐵,三價鐵是不能利用的。屬於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組織會受到傷害。

3、Mg:葉綠體的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劑。植物缺鎂時老葉易出現葉脈失綠。

4、B: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缺乏植物會出現花而不實。

5、I:甲狀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兒會患呆小症,成人會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6、K:血鉀含量過低時,會出現心肌的自動節律異常,並導致心律失常。

7、N:N是構成葉綠素、ATP、蛋白質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體內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穩定的或易溶於水的,故N在植物體內可以自由移動,缺N時,幼葉可向老葉吸收N而導致老葉先黃。N是一種容易造成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的一種化學元素,在水域生態系統中,過多的N與P配合會造成富營養化,在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富營養化稱爲“水華”,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富營養化稱爲“赤潮”。動物體內缺N,實際就是缺少氨基酸,就會影響到動物體的生長髮育。

8、P:P是構成磷脂、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體內缺P,會影響到DNA的複製和RNA的轉錄,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髮育。P還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傳遞過程,因爲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的一種元素。植物缺P時老葉易出現莖葉暗綠或呈紫紅色,生育期延遲。

9、Zn:是某些酶的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如催化吲哚和絲氨酸合成色氨酸的酶中含有Zn,沒有Zn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所以缺Zn引起蘋果、桃等植物的小葉症和叢葉症,葉子變小,節間縮短。

高中生物重點內容總結 篇六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爲: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羣→羣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爲:有無核膜爲界限的細胞核

①原核細胞:無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乾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爲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爲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爲水,乾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爲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脂肪可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澱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鑑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爲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別在於r基的不同。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1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條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摺疊方式千差萬別。

1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17、蛋白質功能:

①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髮、蛛絲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④傳遞信息,如胰島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體

18、氨基酸結合方式是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如圖: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rna

全稱: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佈: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

染色劑:甲基綠、吡羅紅

鏈數:雙鏈、單鏈

鹼基:atcg、aucg

五碳糖:脫氧核糖、核糖

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體、hiv、sars病毒

2022大學聯考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七

專題一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場所?(生物體外)

2、基因工程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3、基因工程利用的技術?(基因重組和轉基因技術)

4、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重組)

5、基因工程的別名?(DNA重組技術)

6、基因工程的目的?(獲得人類需要的基因產物)

7、基因工程/DNA重組技術的基本工具?(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載體)工具酶?(限制酶,DNA連接酶)

8、限制酶的分佈?(主要分佈在原核生物中)

9、限制酶的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鍵)

10、限制酶的特異性?(限制酶只能識別特定的雙鏈DNA序列,並在特定的切割位點切割)

11、限制酶的專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識別不同的核苷酸序列)

12、限制酶作用的結果是?(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13、DNA連接酶的種類?(2類。來自大腸桿菌的DNA連接酶(只能催化連接黏性末端),來自T4噬菌體的T4DNA連接酶(既能催化連接黏性末端也能連接平末端))

14、DNA連接酶的作用位點?(磷酸二酯鍵)

15、DNA連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區別?(DNA連接酶催化連接DNA片段,不需要模板,DNA聚合酶催化連接單個脫氧核苷酸,需要模板)

16、載體的種類?(質粒(最常用),λ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

17、作爲載體必備的條件?(能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並自我複製,對受體細胞無害,有一個或多個酶切位點,具有標記基因)

18、質粒?(獨立於擬核以外的小型環狀雙鏈DNA分子)

19、標記基因的作用?常用的有?(供重組DNA的鑑定和選擇)(四環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黴素抗性基因)

20、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質粒是否是天然質粒?(不是,使用的是人工改造過的天然質粒)

2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步驟?(4個,獲取目的基因,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核心工程),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鑑定)

22、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化學方法人工合成)

23、基因文庫的分類?(基因組文庫和部分基因文庫(如cDNA文庫))

24、PCR(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的原理?(DNA複製)

25、PCR技術操作環境?(生物體外,在PCR擴增儀中)

26、PCR與DNA複製不同之處?(前者不需要解旋酶,高溫解旋,後者要用解旋酶解旋;前者的DNA聚合酶要求熱穩定性高,後者環境溫和不需要熱穩定性高的DNA聚合酶)(PCR技術中需要一種特殊的酶:Taq酶,又叫熱穩定性DNA聚合酶)

27、若基因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則可以通過DNA合成儀?(用化學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8、基因表達載體?(不同生物構建的表達載體有差別,但都需具備四部分:啓動子,終止子,目的基因,標記基因)(複製原點)

29、啓動子和起始密碼子,終止子和終止密碼子?(啓動子和終止子是DNA,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是RNA。啓動子和終止子是轉錄的起點和終點,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是翻譯的起點和終點)(啓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

30、轉化?(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並在其內穩定維持和表達的過程)

31、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農桿菌轉化法(最常用),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槍法)

32、農桿菌的特點?(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可轉移到受體細胞並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的DNA上)

33、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的方法?常用的受體細胞是?爲什麼?(顯微注射技術)(受精卵)(受精卵全能性高)

34、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方法?(Ca2+處理法,用Ca2+處理細胞獲得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態細胞)

35、目的基因的檢測?(分爲三個層次。首先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轉基因生物的DNA,其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相應的mRNA,這兩個採用分子雜交技術,最後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36、目的基因的鑑定?(個體水平的鑑定,如進行抗蟲(抗病)接種實驗鑑定轉基因抗蟲(抗病)植物是否出現抗蟲(抗病)性狀)

37、基因工程操作的四個步驟中沒有用到鹼基互補配對的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38、膀胱生物反應器與乳腺生物反應器(乳房生物反應器)的比較?(目的基因表達的細胞不同,膀胱生物反應器的外源基因在膀胱上皮細胞中表達。其優勢體現在轉基因動物既可以爲雌性,也可以爲雄性,且各個年齡段都能獲取目的產物)

39、蛋白質工程利用的手段?(基因修飾和基因合成)

40、蛋白質工程的目的?(獲得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蛋白質)

質工程與基因工程的區別?(蛋白質工程可以獲得新的蛋白質,基因工程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42、蛋白質工程流程圖(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合成DNA→表達出蛋白質

專題二 細胞工程

1、細胞工程的操作水平?(細胞水平或細胞器水平)

2、植物細胞工程有哪些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3、植物組織培養概念?(在無菌和人工控制下,將離體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在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培養條件,誘導其產生愈傷組織、叢芽,最終形成完整植株)

4、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理論基礎)?(細胞的全能性)(細胞最終獲得個體才能體現全能性)

5、全能性的概念?大小比較?(具有某種生物全部遺傳信息或全套遺傳物質的細胞都具有發育成完整生物體的潛能)(受精卵>生殖細胞>幹細胞>體細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6、細胞未均表現出全能性的原因?(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7、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 (脫分化) 愈傷組織(再分化) 胚狀體或根、芽→植物體)

8、脫分化概念?脫分化的結果?(已經分化的細胞經誘導後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化爲未分化細胞的過程。)(結果是形成愈傷組織)

9、什麼是愈傷組織?再分化?(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組織)(愈傷組織再分化出幼根和芽等)

10、脫分化,再分化過程的比較?(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但二者含量比例不同。另脫分化要嚴格避光,再分化過程需要光照

)11.植物組織培養的應用?(微型繁殖、作物脫毒、製造人工種子、單倍體育種、細胞產物(培養到愈傷組織)的工廠化生產。)

12、植物體細胞雜交的過程?意義?①:去壁。(酶解法)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②:原生質體的融合(利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兩兩融合可形成3種細胞,要進行篩選。)誘導融合方法:物理法包括離心、振動、電激等。化學法常用聚乙二醇(PEG)作爲誘導劑。③:融合的原生質體再生細胞壁,標誌着雜種細胞的形成。④: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⑤:再分化:愈傷組織再分化出幼根和芽等,進一步發育成雜種植株意義: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13、動物細胞工程包含哪些技術?(動物細胞培養(基礎),核移植技術,動物細胞融合,生產單克隆抗體)

14、動物細胞培養原理?(細胞增殖)

15、動物細胞培養過程?(取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或組織(分裂能力強)→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去掉組織間蛋白,分散成單個細胞)→製成細胞懸液→原代培養(特點: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貼滿瓶壁的細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繼續傳代培養。)

16、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稱爲細胞貼壁。細胞數目不斷增多,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象稱爲細胞的接觸抑制。)

17、細胞株?細胞系?(細胞株遺傳物質沒發生改變)(細胞系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18、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①無菌、無毒的環境:培養液應進行無菌處理。通常還要在培養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養過程中的污染。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液,防止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②營養:合成培養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成分。③溫度:適宜溫度:哺乳動物多是36.5℃±0.5℃;pH:7.2~7.4。④氣體環境:95%空氣+5%CO2。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

19、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的應用?(製備病毒疫苗、製備單克隆抗體、檢測有毒物質、培養醫學研究的各種細胞。)

20、動物核移植技術?(包括胚胎細胞核移植(比較容易)和體細胞核移植(比較難))(核移植獲得的動物稱爲克隆動物(無性生殖))

21、體細胞核移植過程?(如下圖)選用去核卵(母)細胞的原因:卵母細胞比較大,容易操作;卵母細胞細胞質多,營養豐富,含能促進全能性表達的物質。

22、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的應用?(①加速家畜遺傳改良進程,促進良畜羣繁育;②保護瀕危物種,增大存活數量;③生產珍貴的醫用蛋白;④作爲異種移植的供體;⑤用於組織器官的移植等。)存在的問題?(克隆動物存在着健康問題、表現出遺傳和生理缺陷等。)

23、動物細胞融合概念?(動物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是指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融合後形成的具有原來兩個或多個細胞遺傳信息的單核細胞,稱爲雜交細胞(具備雙親的遺傳性狀))

24、動物細胞融合原理?(細胞膜的流動性)

25、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離心、振動、電刺激等。化學法:聚乙二醇(PEG)。生物法:滅活的病毒)

26、動物細胞融合的意義?(克服了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成爲研究細胞遺傳、細胞免疫、腫瘤和生物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手段。)

28、單克隆抗體的製備?(1)抗體:一個B淋巴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從血清中分離出的抗體產量低、純度低、特異性差。(2)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產生專一的抗體。(3)單克隆抗體的優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並能大量製備。(4)單克隆抗體的作用:① 作爲診斷試劑:準確識別各種抗原物質的細微差異,並跟一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具有準確、高效、簡易、快速的優點。② 用於治療疾病和運載藥物:主要用於癌症治療,可製成“生物導彈”,也有少量用於治療其它疾病。

專題三 胚胎工程

1、胚胎工程?(胚胎工程是指對動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進行的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技術,如胚胎移植、體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幹細胞培養等技術。經過處理後獲得的胚胎,還需移植到雌性動物體內生產後代,以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

2、精子的發生部位?時間?(睾丸曲細精管中)(初情期開始到生殖機能衰退)

3、精子發生過程?(精原細胞 → 多個精原細胞 → 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精子

)4. 精細胞變形成精子?(細胞核變爲精子頭部的主要部分,高爾基體發育爲頭部的頂體,中心體演變爲精子的尾,線粒體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線粒體鞘,其他物質濃縮成原生質滴最後隨精子成熟脫落)

5、精子的形態大小?(形態似蝌蚪,分頭頸尾三部分,大小與動物體形大小無關)

6、卵子的發生部位?時間?(卵巢)(開始於胚胎性別分化後)

7、卵子發生過程?(卵原細胞→多個卵原細胞→初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第一極體→(受精)→ 卵細胞+第二極體)

8、卵泡?(初級卵母細胞形成時周圍被卵泡細胞包圍整體稱爲卵泡)

9、排卵?(指卵子(初級或次級卵母細胞)從卵泡中排出)

10、卵子受精的標誌?受精完成的標誌?(在透明帶和卵細胞膜之間觀察到兩個極體時)(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11、受精作用場所?(輸卵管)

12、受精作用過程?(準備階段:精子獲能,卵子發育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受精階段:頂體反應(精子頂體釋放頂體酶溶解卵丘細胞間物質,形成穿越放射冠通道。透明帶反應(精子穿過透明帶接觸卵細胞膜時透明帶發生生理反應)。卵細胞膜反應(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膜後卵細胞膜發生封閉作用),雌雄原核形成,發育成熟後融合形成受精卵)

13、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第一道屏障:透明帶反應、第二道屏障:卵細胞膜反應)

14、早期胚胎髮育場所?(輸卵管)

15、早期胚胎髮育過程?①受精卵:胚胎髮育的起點。②卵裂期:特點:細胞有絲分裂,細胞數量不斷增加,但胚胎的總體積並不增加,或略有縮小。 ③桑椹胚:特點:胚胎細胞數目達到32個左右時,胚胎形成緻密的細胞團,形似桑椹。是全能細胞。④囊胚:特點:細胞開始出現分化(該時期細胞的全能性仍比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個體較大的細胞稱爲內細胞團,將來發育成胎兒的各種組織。中間的空腔稱爲囊胚腔。出現了囊胚從透明帶中伸展出來的孵化過程。⑤原腸胚:出現胚層分化(外,中,內胚層),內胚層包圍着原腸腔,滋養層發育成胎兒的胎膜和胎盤。

16、體外受精?(模擬體內受精,包括卵母細胞的採集和培養、精子的採集和獲能、受精)

17、卵母細胞的採集和培養?(小型動物:用促性腺激素處理,從輸卵管中衝取卵子(不需要培養可直接用於受精);大型動物:從屠宰場已屠宰的母畜卵巢中獲取或直接從活體卵巢中採集(需培養至MⅡ中期後受精))

18、精子的採集方法與獲能?受精?(採集方法:手握法,假陰道法和電刺激法。獲能方法:培養法(放入獲能液中培養)和化學誘導法(放在一定濃度的肝素或鈣離子載體A23187溶液中誘導獲能))(要放入培養液中共同培養卵子精子完成受精)

19、早期胚胎培養培養液主要成分?(“兩鹽兩素兩酸一清”有機鹽,無機鹽,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血清)

20、試管苗,試管動物,克隆?(試管苗和克隆屬於無性生殖,試管動物屬於有性生殖)

21、胚胎移植?(指雌性動物體內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爲新個體的技術)

22、胚胎移植的意義?(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潛能,大大縮短了供體本身的繁殖週期等)

23、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1.供、受體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相同,爲胚胎提供相同的生理環境;2.早期胚胎沒有與母體子宮建立組織聯繫,爲胚胎收集提供可能3.受體對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爲胚胎的存活提供可能4.胚胎能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繫,但其遺傳特性不受影響)

24、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對供、受體的選擇和處理,配種或進行人工授精,對胚胎進行收集、檢查、培養或保存,對胚胎進行移植,以及移植後的檢查等)(如對供、受體母牛進行同期發情處理(注射孕激素),對供體母牛進行超數排卵處理(注射促性腺激素),配種或人工授精,收集胚胎(衝卵),對胚胎進行質量檢查,胚胎移植(手術法或非手術法)或保存(-196℃液氮中冷凍保存),對受體進行妊娠檢查,產下犢牛)

25、胚胎分割?(指採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4或8等份等,經移植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的技術)(屬於無性繁殖或克隆)

26、胚胎分割所用儀器?選取的胚胎?注意事項?分割針分割滋養層的目的?(實體顯微鏡和顯微操作儀)(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分割囊胚時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否則會影響分割後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育)(做DNA分析性別鑑定)

27、胚胎幹細胞?(哺乳動物的胚胎幹細胞簡稱ES或EK細胞,來源於早期胚胎或從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具有胚胎細胞的特性,在形態上表現爲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在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分化爲成年動物體內任何一種組織細胞。另外,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如在飼養層細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養液中),可以增殖而不發生分化,可進行冷凍保存,也可進行遺傳改造。)

28、胚胎幹細胞的主要用途?(①移植ES細胞修復壞死或退化部位,治癒糖尿病、肝(心)衰竭、成骨不良等病症;②ES細胞體外誘導分化,可培育人造組織器官,用於器官移植,解決供體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後免疫排斥的問題;③ES細胞在牛黃酸、丁酰環腺苷酸等誘導因子作用下可向不同類型組織細胞分化。)

生物大學聯考必背知識點總結 篇八

體液調節(激素調節)

人體內主要內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解惑] (1)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調節作用。

(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種消化酶;又有內分泌腺——胰島分泌調節血糖的激素。

(3)體液調節並非激素調節:在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的,如CO2、H+等對生命活動的調節也屬於體液調節。

易錯警示 動物激素化學本質的歸納

下丘腦:促激素釋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 多肽和蛋白質類激素?垂體:促激素、生長激素

??胰島: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3)固醇類激素:性激素。

7、激素調節的實例

(1) 血糖平衡的調節

?血糖的來源和去路?參與調節的主要激素有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3) 反饋調節: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爲信息調節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稱爲反饋調節。

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於機體維持穩態具重要意義!

8、體溫調節

(1)人體熱量的主要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放能。

(2)主要的產熱器官:骨骼肌和肝臟。

(3)炎熱環境中體溫調節的效應器:汗腺、毛細血管等。

大學聯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九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3、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6、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7、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8、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9、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0、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爲: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羣→羣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1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1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爲:有無核膜爲界限的細胞核

①原核細胞:無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1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RNA全稱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1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17、糖類:

①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

②二糖:麥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澱粉和纖維素(植物細胞)、糖原(動物細胞)

脂肪:儲能;保溫;緩衝;減壓

18、脂質: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膽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及生殖細胞形成

維生素D: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Ca和P的吸收

19、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組成單位依次爲:單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爲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提供液體環境

20、水存在形式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結合水(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