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

【概述】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心動_”爲你整理了這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

按照通知要求,現將今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做法

今年以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爲底線任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開局良好、推進有力。

(一)壓緊夯實責任,系統部署推進。堅持“三級書記”抓振興和“一辦十四組”推進機制,縣委、縣政府先後36次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和鞏固銜接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壓實縣級領導包鎮(街道)責任、部門行業主管責任、鎮(街道)主體責任、幫扶單位包抓村(社區)責任、幫扶幹部幫扶責任,形成“人人要擔責、人人必盡責”的責任落實體系。及時編制全縣鞏固銜接專項《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和行業部門《責任清單》,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突出“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在原110支駐村工作隊的基礎上增設8支駐村隊伍,做到科學選派、精準“安窩”,全縣調整選派118名駐村第一書記和257名駐村隊員,確保駐村幫扶力量只增不減。

(二)守牢底線任務,防止返貧致貧。制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實施方案》,強化監測預警響應,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以“清單制+責任制”方式推進問題整改,縣級行業部門每月開展一次數據集中比對,定期入戶覈實疑似風險點,逐一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實行銷號管理,推動問題有效解決。細化《防止因災因疫返貧致貧十六條政策措施》,積極應對災情疫情影響。截止12月19日,累計納入“三類人羣”1466戶4609人,佔脫貧人口5.32%。今年新識別納入“三類人羣”761戶2295人(脫貧不穩定戶241戶679人,邊緣易致貧戶117戶303人,突發嚴重困難戶403戶1313人)。

(三)狠抓產業就業,促進羣衆增收。一方面,不斷壯大特色產業。以有機產業爲引領,依託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全力打造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打好“朱䴉”“有機”牌,壯大“米、果、藥、畜、菌”五大主導產業,累計認證有機生產企業35戶、有機產品15大類85種14.42萬畝,有效帶動羣衆增收。堅持“應貸盡貸”,精準摸排投放,截至11月25日,全縣新投放小額信貸1648筆(戶)5408.5萬元。另一方面,持續抓好穩崗就業。圍繞“穩崗就業、提技賦能、返鄉創業”等重點任務,紮實做好脫貧人口就業跟蹤幫扶。截至10月底,累計實現脫貧勞動力就業46753人,其中: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就業5706人,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032人、創業培訓339人;今年新認定社區工廠9個、就業幫扶基地2個,累計建成社區工廠27個、就業幫扶基地19個,認定創業孵化基地4個。

(四)用好銜接政策,鞏固拓展成果。一是健康幫扶方面。嚴格實行脫貧人口先診療後付費、免收住院押金等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便民服務。落實落細醫保“三重”保障制度,實現“高糖結精”慢病隨訪率、大病救治率兩個100%。二是教育幫扶方面。實行網格化管理,明晰“七長”責任制,確保“零輟學”和精準資助不漏一人。2021年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1186人次1730.49萬元,其中資助“三類人羣”家庭學生812人次40.23萬元。三是安全住房方面。開展常態化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明確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全力推進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全縣唯一住房因災受損135戶(C級62戶,D級73戶),目前均已落實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飲水方面。把牢安全飲水達標四項標準,先後投入資金2631.8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全部竣工投用。積極應對汛情影響,投入資金660.7萬元,修復供水工程103處。五是兜底保障方面。全縣農村低保保障7371戶15381人,累計發放低保金6434.07萬元;特困供養1538人,發放資金1087.33萬元;臨時救助3839人次,發放資金489.11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6603人,發放資金1529.11萬元,築牢兜底根基。六是深化社會幫扶。加大消費幫扶力度,通過企業“線上線下”銷售、幹部職工採購等,累計銷售農產品金額達1.95億元。全力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全年實施中央定點扶貧項目13個,投入資金640萬元;實施蘇陝對口協作項目24個,資金5941萬元,已全部開工建設。

(五)建項目強管護,提高使用效益。一是強化資金保障。制定《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資金使用範圍、項目補助(獎勵)標準等。2021年計劃整合資金3.17億元,已整合到位2.92億元,佔計劃92.09%;完成支出2.34億元,支出進度達80%,其中財政銜接資金到位1.92億元,支出1.65億元,支出進度達85.7%。二是強化資產管理。穩妥推進扶貧項目資產確權登記和資產移交,建立扶貧資產臺賬,出臺產業項目資金管理《問題整改導引》,從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資產權屬、績效評估等方面進行詳細指導,目前共確權資產24.2億元。強化公益性資產維護,健全完善基礎設施管護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職責明確、管護到位。三是強化項目建設。進一步規範項目建設程序,制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及涉農整合資金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持續加大項目建設投入力度,2021年列入整合資金實施的1015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已完工894個。

(六)全面過細排查,提升工作質量。一是不厭其煩排查。制定《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回頭看”》《六查六問》《“六查六問十八核”》等方案,組織各級幹部對全縣所有農戶開展多輪次拉網排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二是腳步丈量民情。印發《持續做好三級書記遍訪工作的通知》,召開全縣遍訪工作推進會,壓實主體責任,從嚴從實開展遍訪,傾聽羣衆心聲訴求,實幹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三是舉一反三整改。出臺問題整改《工作導引》,按照“縣級領導牽頭抓總、鎮(街道)部門各負其責、鄉村振興局督查指導”的思路,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全力推進整改。今年以來,中省反饋問題認領120個,目前已整改到位102個,其餘18個需長期整改的問題正在按照相關要求整改落實。

(七)嚴肅督導問效,強化作風保障。一是持續改進作風。深入開展“幹部作風大整頓、明責踐諾創一流”作風整治活動,強化“三聚三查”,實現“五個過硬”,以最強決心、最實作風、最嚴紀律,確保鞏固銜接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小。二是紮實開展培訓。圍繞抓黨建促振興、防返貧動態監測、駐村幫扶等5個方面,逐鎮(街道)分層分批開展培訓,實現幹部培訓全覆蓋。印發《鞏固銜接政策彙編》“口袋書”、《應知應會》“明白卡”1萬份,隨機對鎮(街道)、部門幹部進行閉卷測試,以考促學,以學促幹,確保做到“一口清”。三是巡迴督導問效。由紀委監委、組織部、督查辦和鄉村振興局組建聯合督導組,按照“每天有問題、每週有通報”的要求,開展常態化督導暗訪,對工作不在狀態的及時提醒、督促糾正,發現問題現場交辦、限期整改、跟蹤問效。

二、經驗成效

我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總結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經驗亮點,得到了各級的一定認可。

(一)“三個結合”做實動態監測幫扶。一是排查和比對結合,摸清問題。暢通農戶申報渠道,在縣、鎮、村三級創新設置“防返貧風險申報窗口”。劃小網格單元,全縣選聘網格員3309名,實現所有農戶全覆蓋。抓實日常監測,網格員每週進行排查並上報結果。做細數據比對,建立18個部門監測預警聯動機制,每月進行比對分析,確保風險發現及時、準確。二是研判和核查結合,對症下藥。針對疑似風險點,實行“兩研判、兩覈查”機制,村級初步篩查研判,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鎮級對返貧致貧風險和幫扶措施進行綜合研判,反饋行業部門進行覈查,成立縣級工作組入戶覈實,確保納入精準、措施精準。三是交辦和回訪結合,確保成效。對納入對象實行問題、責任和措施“三張清單”管理,明確責任人和幫扶措施。鄉村振興局採取電話回訪或實地核查的方式跟蹤問效,確保風險及時消除、問題有效解決。

(二)“五措並舉”提升搬遷後扶成效。一是興產業增崗位。在全縣3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周邊創辦社區工廠27個,就近安置勞動力1977人;建設農業產業園28個,吸引附近羣衆就近務工增收。二是強指導促就業。由網格員精準摸排搬遷羣衆就業需求,建立就業信息動態管理臺賬,“點對點”精準推送務工信息,開展創業指導培訓,確保有勞動能力家庭至少一人就業,今年全縣搬遷羣衆就業5392人。三是強基礎補短板。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庫,儲備項目33個,計劃總投資1260萬元,逐步消除公共服務短板。改擴建磨子橋移民點中心國小,新增學位400個,滿足搬遷羣衆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四是暢渠道優服務。實行易地搬遷點駐村幫扶全覆蓋,在各安置點設立便民服務窗口或專崗,實現醫保繳費、創業就業補助、交通費補助等在安置點“一門受理、協同辦理”。五是細管理促融入。加快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縣級點實行社區化管理,鎮級點採用村組掛靠模式,配套超市、便民服務點,促進搬遷羣衆儘快融入城鎮生活。

(三)“多向融合”增強產業振興活力。堅持“綠”字爲先,有機引領、轉型升級,以“六區聯建”爲抓手,按照“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和“園區+合作社+基地+農戶”聯建的模式,大力實施黑米提升、果業擴展、食用菌提質、藥材突破工程,培育壯大特色支柱產業。累計發展黑谷種植5萬畝,獼猴桃、柑桔等果業12.5萬畝,食用菌20萬架850萬袋,中藥材13.1萬畝,稻漁綜合種養2050畝。龍亭田園綜合體“荷蛙魚”共生養殖項目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漢中市生態養蛙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洋縣召開。深度挖掘朱䴉生態和文化內涵,成立全球朱䴉保護聯盟,做強朱䴉文化IP,打造“農文旅融合”精品項目,開展朱䴉有機產品展銷活動,提升產業附加值。洋縣產業發展模式先後在光明日報、省市鄉村振興微信公衆號刊發。

三、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是全縣以有機產業爲引領的“1+5”扶貧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有機產業得到一定發展,但是有機產品缺少實力強勁的市場經營主體或龍頭企業實施深加工,產業鏈不長,產品附加值較低,市場拓展緩慢,“優質不優價”問題依然突出。二是部分羣衆對基礎設施建設意願強烈,尤其是對通組路、入戶路期盼較高,但縣級財力有限,只能逐年予以解決。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爲戰略目標,以建設國家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爲引領,以防止規模性返貧爲底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爲突破口,以‘三個過硬’爲保障(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總體思路,紮實做好謀規劃、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各項工作,推動鄉村振興高點起步、高位推動。

一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抓實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準化幫扶,確保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落細教育、醫療、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健全水電路訊等基層設施管護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成果。

二是進一步抓好產業就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落實消費幫扶、小額信貸、互助資金等政策,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深化“一套賬單明任務、六個平臺促落實、一套機制強推動”的“161”就業幫扶模式,抓實穩崗就業,促進更多羣衆持續穩定增收。

三是進一步加強鄉村建設。強化規劃引領,持續改善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十鎮創優、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爲抓手,深入開展村莊環境清潔美化活動,加快推進農村改廁工程,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和水平。

四是進一步強化基層治理。突出黨建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強戰鬥堡壘,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爲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加強平安洋縣建設,深入開展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讓羣衆的安全感更加充足。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爲載體,“洋州新風”建設爲抓手,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鄉風。

五是進一步強化機制保障。不斷健全完善“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一辦十四組”工作推進機制,夯實各級工作責任,強化統籌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嚴肅查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提供堅強保障。

洋縣鄉村振興局

202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