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共3篇)

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由本站的會員“ylovey8”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共3篇)

第1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

這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原對你有參考作用。

課程的改革是教材的改革,文化的改革,更是觀念的改革,作爲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要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必須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新課程一起成長,以適應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爲此我做了很多努力。現總結如下:

一、以新課改理念爲先導走進新課程。

用新課改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專着,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修養,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培訓和學習,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向領導學,向同伴學,向書上學。保證理論學習的高質量的走進了新課程。

二、注重課堂教學實踐。

“把理論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中爲此,我力爭從以下幾方面改正:

1、備課。

認真的學習教材,熟悉教參,恰當處理好教材。現代課程論認爲:教師不應是被動的執行課程,而應成爲課程積極的開發者、決策者、創造者。所以創造的使用教材內容,當認爲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適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時,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價值的主題情景時,就更換主題情景。其中,教材內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更換後的主題情景更適合學生的認識特點,更有利於達成教學目標。這樣做以後充分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新理念。

2、上課。

注重情境化的教學。新課程的情境創設已不是課始、課終的“調味”品,而是貫穿課堂始終的“主味”。“主題圖”是數學實驗教材編寫情境創設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題圖”以“場景圖”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一定的“事件”爲載體來展開和演繹“主題圖”情境,生活化的教學。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我們的教學必須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例子現身說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建構知識奠定較好的基礎。算法多樣化。其實質是讓每個學生獨立思考,拿出體現自己個性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對學生個性的尊重。“算法多樣化不等於算法全面化”。優化是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

3、作業。注重活動式作業的設計。培養學生書寫習慣的作業。要求認真的做在作業本上。經常進行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反思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及時的記錄下來。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把現代教學理念轉化爲具體教學行爲,還有一段距離,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不斷研究、探索的過程。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經常梳理和小結教學,只有不斷總結交流,才能提升自己,形成一種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的局面。沒有總結就沒有進步,總結要實,總結要細。

第2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

給你一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它的格式與寫法,進行適當修改。

在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不斷地轉變思想,不斷地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幾年來,我積極參與崗位培訓,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課程培訓等。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勤練基本功,博.衆長,不斷涉獵新知識。

在學校,我積極營造課改氛圍,引領教師成長。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教學沙龍等活動形式,通過確定行之有效的課題,圍繞課題開展有針對性地活動等,使教研工作“主題化、課題化、精品化”,帶領教師在活動中領會課改精神,提高課改意識。

走進新課改以來,我感覺收穫頗豐。20xx年喜獲寧波市教壇新秀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曾兩次執教浙江省五市區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觀摩課,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及好評;多次擔任區級課改研討課任務,爲我區教師的課改培訓做好先鋒;多次隨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一起參加送教下鄉活動,給偏遠地區的老師帶去課改的春風。20xx年8月教師進修學校組織新教師培訓,我做了《新教師成長之我見》專題報告,受到領導的肯定和新教師的好評,參與教研室研究的《以教例研究爲平臺促進語文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課題獲寧波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課題評比一等獎;20xx年10月有幸被聘請爲鄞州區名師工作室研究員。

20xx年9月榮獲鄞州區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20xx年6月獲得區優質課比賽二等獎,20xx年3月獲區教壇新秀評比一等獎。20xx年8月榮獲區級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xx年有幸參加浙江省校級骨幹高級研修班脫產培訓,榮獲優秀學員稱號。近年來,基於對課改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我積極撰寫文章,取得一些成績。論文《讓語言實踐與情感薰陶同構共生》分獲浙江省20xx國小語文論文比賽、寧波市國小語文論文比賽二等獎;《走出尷尬演繹精彩》獲寧波市20xx國小語文優秀案例評比一等獎;《合.加工教材有效提升情感》等三篇文章入編寧波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新探索》一書;14篇案例刊發在《國小語文名師教例賞析》一書中;《“該出手時”還應“出手”》等論文分獲省市級論文比賽一、二等獎。

第3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

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在全國衆多的農村學校中,江蘇省的洋思中學、東廬中學和山東省的杜朗口中學脫穎而出,成爲課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開學時間,每一天都有幾十乃至幾百人到這三所學校參觀學習。這三所學校都是農村鄉鎮國中,他們原先的辦學條件在當地都是最差的,他們的改革始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前,但真正體現他們改革價值的是新課程改革。他們的辦學理念和課堂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特徵,成了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排頭兵,每一天都在吸引着全國各地的“朝聖者”前去參觀學習。那麼,他們究竟爲新課程貢獻了什麼從天津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教授的點評中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對傳統教學的一場革命,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

建國以來,我們中國小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後學,課後作業”,在課堂上教師以講爲主,每堂課都是假定學生對這些問題一無所知,教師要不厭其細地系統講授,唯恐哪個知識點講不透,學生不明白。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就練習鞏固,如果沒有時間就留到課後練習。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對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他們提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要做到“四明確”,即明確時間、明確資料、明確方法、明確要求。比如:“同學們,下邊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明確時間),大家自學教材的第23頁至24頁(明確資料),在自學的過程中可進行小組討論(明確方法),5分鐘後請回答下列問題(明確要求)”。僅有做到四明確,學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系統講授的意思,是“點撥”的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景進行點撥,或規範其不準確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問題,或糾正其錯誤的理解。由於學生經過自學已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知識,所以教師真正講解的東西不是很多。課堂上能夠省出很多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洋思中學規定:“每堂課教師講授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學生練習的時間不能低於20分鐘”。這些規定似乎有些機械,但改革的初期,給教師一些基本的規定和模式便於教師遵循,一旦教師理解了新的課堂模式的意義,就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景和教學的資料靈活變通。

在洋思中學改革之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提倡學生自學的實驗,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盧仲衡教師主持的“中學數學自學輔導實驗”,常州市邱學華教師的“嘗試教學實驗”,盤錦市魏書生教師的“中學語文教改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爲洋思中學的改革供給了理論基礎和經驗,但在整個學校、在各門學科都推行“先學後教”的做法,洋思中學在全國確屬首例。他們的做法體現了新課程所提倡的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轉變師生的教學方式。洋思中學的做法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稱爲“洋思現象”。

2“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大面積轉化“學困生”不是僅僅打出一條標語,而是有一系列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在全國的中國小,似乎每個班都有“學困生”。個別轉化“學困生”的經驗很多,但大面積轉化“學困生”卻往往難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學的教學樓上有一條醒目的標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是洋思中學的辦學理念,也是洋思中學的追求。“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似乎有些絕對,但它卻對教師、學生、家長產生了震撼心靈的作用。對於那些已經失去上進心的學生來說,看到這條標語會重新鼓起上進的勇氣——“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肯定也能變好!”他們在那裏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復了往日的朝氣和勇氣。對於那些職責心強的教師來說,看到這條標語會反覆地責問自我:“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如果我的班內出現了“學困生”,肯定是我的職責”,他會想方設法把學生教好。在洋思中學,我以往看到有的教師“懷着歉疚的心境”給學生補課,他們把學生的落後看成是自我的職責。對於那些已經對孩子失望的家長來說,看到這條標語,對孩子的前途又充滿了期望——“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的孩子也肯定會被教好”,所以他們不遠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這所偏僻的農村學校來。

當然,洋思中學不是僅僅打出一條標語,而是有一系列轉化“學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參觀的許多校長說:“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攔河大壩,截住了學生後退的道路”。所謂“堂堂清”是指:每堂課所學的知識,學生必須當堂鞏固,不留尾巴。每堂課的達標測試,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不能看書,不要討論,教師要當堂批改。在下課時,可能有3名學生沒有做完,4名學生沒有做對,這7名學生沒有做到“堂堂清”,就轉變成了“日日清”,教師在當天的課外和自習時間就要找這7個學生補課輔導,使他們對當天所學資料及時鞏固。每週星期五午時,班與班進行對調檢查,主要是對那些所謂“學困生”的數學和外語進行檢查和輔導,這是“週週清”。每個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們還有許多措施,如“從初始年級開始抓起”,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景採取不一樣的措施。如有的學生基礎知識差就要給他補課,有的學生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就要幫忙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不要等學生到了高年級才採取措施。另外,如把“學困生”按在前排,與好學生相伴而坐,減少他們的“求助”難度,採取“兵教兵”的戰術,等等。正因爲他們有許多具體而有效的措施,有職責心很強的教師羣體,所以他們纔敢向社會承諾: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3“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

“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這是洋思中學前任校長蔡林森經常說的一句話。乍一聽覺得有些極端:此刻學生負擔過重,每一天作業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點,如果課堂再像考試一樣緊張,學生還有簡便的時刻嗎學生的負擔不就更重了嗎但仔細一想也有道理:爲什麼此刻的學生負擔重固然與應試傾向和追求升學率有關係,但也與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有關係。有的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很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緊張起來,知識並沒有真正掌握,只能課上損失課下補,校內損失校外補。於是,作業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有的學生還要參加各種校外文化補習班,補的還是書本上的知識。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緊張起來,把應當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課下就能夠少佈置作業或不佈置作業,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我的愛好特長。

所謂“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考試的特點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完成規定的任務,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寫字的速度比平時都要快,人的潛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都是40分鐘或45分鐘,爲什麼有的教師不留課後作業或作業很少而學生學習成績很好而有的教師每一天都佈置很多課後作業而學生成績還不好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課堂教學效率是否高。課堂教學的辯證法就是如此,課上教師講得多了,學生自學和練習的時間就少;課上學生簡便了,課後作業就多,負擔就重。因爲時間是個常數,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識也是一個常數。

4“兩案合一”教與學不再兩張皮,師生共用“講學稿”,教師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

爲了上好一堂課,教師要認真備課,這是教學常識。但教師的教案往往是“講案”,只研究教師怎樣講,很少研究學生怎樣學,即使教案中設計了一些雙邊活動,也往往是自導自演、自問自答,如有的教師在教案中寫道:“師問:……生答:……”就像一個設計好的話劇腳本,上課時只要把它演出來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教師講得生動不生動,學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教師的`教案不允許學生看,因爲學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師在教案中設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課時教師就沒法施展教學藝術。

實際上,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與學還是兩張皮,教師講的東西不必須是學生想學的東西,也不必須是學生不會的東西。而江蘇省溧水縣東廬中學師生共用“講學稿”,教師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講學稿”以學生的自學爲主線,按照學生學習的全程來設計,充分體現了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繫,主要包括四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後拓展延伸。“講學稿”在課前就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學教材。實際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在課前就學會了,上課時教師按照“講學稿”檢查和點撥,以學定教。學生會了的教師就不再講,不會的進行點撥,教的就是學的,學生不會的東西正是教師要點撥的東西,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也是教師要補充的東西。沒有剩餘的廢話,沒有剩餘的活動,沒有故弄玄虛的東西,課堂效率高,真正實現了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學生學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們多年來苦苦探索的教與學的最佳結合點,在“講學稿”中得到了體現,在學生的自學和教師的點撥中得到了落實。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減輕學生負擔的奧妙所在。

啓示

這三所學校的改革,雖然具體做法不一樣,但有許多共同之處:

都是農村薄弱學校,不甘被淘汰,奮發圖強,從改革課堂教學入手找到了出路。這三所學校是中國農村最基層的學校。在改革初期,學校的校舍、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各方面條件都是當地最差的。他們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轉變了師生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逐步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成爲全國名校。他們能做到的,別的學校也應當能做到。

都是學校的主要領導帶頭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動課程改革,保證了新的教學模式在全校的推廣。一所學校,如果不是主要領導親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廣新的教學理念,單靠教師的自覺和自發搞改革,其力度和進展程度都不會很夢想。這三所學校的校長都是新教學模式的創立者,他們帶頭上課、評課,以身示範,他們既是改革的領導者,又是改革的實踐者。他們把課堂教學改革與學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保證了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這三所學校都限定教師在課堂講授的時間,都強調全校推行一種教學模式,這些做法看起來有些武斷,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沒有必須的力度,往往堅冰難破、陋習難改。一線教師們,既有改革的願望,又有傳統教學的慣性,異常是老教師,他們已經構成了一套較爲完整的教學體系,並已駕輕就熟。雖然我們不能說這些做法都是科學有效的,但的確花費了他們不少的心血,他們中的部分人不願意放棄已經熟悉的東西去探索新的東西。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當新的教學理念逐步成爲教師自覺的行爲,學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規定了,即使讓老教師們再回到老路上去他們也不願意回去了。

當然,三所學校的改革也不是盡善盡美,異常是在當前社會、家長重視升學率的情景下,這三所學校也不能免俗,他們改革的成功與否有時候還要靠升學的成績來說明問題。爲了學校的生存,爲了取得好的升學成績,他們還不能完全取消學生的課後負擔。這些問題僅有隨着整個國家、社會和教育改革的進展才能逐步得到解決。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3篇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課程改革的個人總結範文。

標籤: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