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第一學期實施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第一篇: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實施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第一學期實施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校漢語班一至六年級、民語班三至四年級實施課程改革工作,在各年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緊張而有緒的開展着。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好“以人爲本、以教育科研爲重點、以課程改革爲動力”這一指導思想,在教師中不斷強化課革基本理念的認識,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牢記這一指導思想,發揮好在課改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二、具體做法:

1、在開學初學校就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以保證課改工作取得實效。如《課改教師培訓計劃》、《骨幹教師培訓計劃》、《民漢合校雙語教學計劃》《控綴保學措施》等,通過計劃和措施的落實,加強了對課改工作的監督與管理。

2、加強理念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理論學習是課改實施中的重要一環。本學期,學校要求教師積極進行理論方面的自學,並做好學習筆記。教師們認真研讀了《新課程標準》,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寫出了認真的學習筆記。每位教師還結合學科特點,自費訂閱了專業理論書籍與雜誌,在校園中掀起了學習的高潮。

3、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本學期,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通過各級各類(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的培訓,極大的增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4、加強對教師的常規教學管理。我校在實施課改過程中,注重抓好教師的常規教學管理,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方面,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爲。以各教研組爲基礎,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通過集體備課,上觀摩課、研討課等,將好的教學模式向教師展示。同時加強評價改革,要求教師在積極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向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向做努力,如語文組開展的口語測試與期末測試相結合,數學組則增強了口算、解決問題等綜合成績測試等內容,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爲客觀的對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評價。

5、做好民漢合校工作,不斷提高民語學生的教學質量。本學期,我校爲全面落實民漢合校的工作,不再招收民語班,一年級民語學生一律納入漢語班的教學,其他年級的民語教學也要向漢語班的教學看齊。我校加強對民語教師的教學指導,要求每位民語教師要用漢語授課,要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凡是縣級教研培訓活動我校都要組織民語教師前去觀摩,不斷提高他們的民語教學水平。

6、本學期的收穫。通過集體的努力,本學期最大的收穫是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得到培養,教師的教研意識進一步提高。同時在縣州級的展示中我校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校本培訓的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研究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發展。

2、加強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得到發展。

3、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成果能在全校推廣。

第二篇: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改革學期工作總結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改革

學期工作總結

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堅持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努力落實省、市、縣課改工作要求,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積極實踐“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無論是在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方面,還是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所確立的目標的落實上,以及落實《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改進課堂教學等方面,作了大量紮實的工作,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的成效,課改實驗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課堂教學中我的教學觀念、行爲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共同成長的可喜局面。

半年來,語文課改活動滲透到我的教育教學中,既轟轟烈烈,又紮紮實實。特別是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初步的改變,課堂結構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得到了動腦動手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開放性、創造精神初步得到了發揚,打了一場艱難的漂亮仗。

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我的思想觀念和教學理念有了大的轉變,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自我發展能力

爲中心,從學生的終生可持續性發展着想,本着“以人爲本”的思想,來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

精心備課,巧設教案,力爭每節課都成爲課改優質課。

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主陣地,要想使我們的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中,體現新理念、新思路,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爲使每節課上得成功,在我校制定的備課、上課等教研製度引領下,倡導“沒有研究的課不備,沒有備好的課不上”,並建立每節課後寫教學反思制度,一週一總結,使我能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改正。同時,我校還要求教師之間積極聽課,每週兩節聽課任務,並用書面形式寫出聽後反思,真正使我從內心深處轉變觀念,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着想。

爲使課堂真正做到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在語文教研會上,探討了各類課型的教法。如對於新課型,初次接觸的文言文等,要“扶着學生走”,而對於一些講讀課,則需要“領着學生走”,對於自讀課及一些課外閱讀,力爭“讓學生自己走”。同時,倡導“個性化教學”、“沒有個性化的教師,教不出個性化

的學生”。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做了“綜合性學習實踐課”使學生深受感觸,在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組織語言、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許多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我在教學反思中這樣寫道:“半年多的教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師應不斷學習,接受新的知識技能與思想觀念,然後相機引入課程教學中,實現教育內容現代化,同時教師還應有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的業務水平。”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研究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尋找更加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愉快地接受語文並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第三篇: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我校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積極主動地認真貫徹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課程改革”精神,大膽嘗試,積極探索,主動學習“永威”模式。經過一學期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

一、 認真學習

學校根據縣教育局,鄉中心校的要求,及時組織教師學習“永威”的教學經驗,如蔡鼎森的《改到深入見成效》、《包出來的教學質量》,縣教管中心蔡三林的“關於永威教學模式和流程”,以及我縣部分先進學校校長的經驗交流材料。讓我校教師從理論上對永威成功經驗進行學習,有力提高了我校教師進行新課改的決心,爲我校推行新課改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 深入體驗

學校爲了讓我校教師能夠親身體驗“永威”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打緊開支,裝配了一個多媒體教室,每天下午放學後,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永威的課堂教學實錄,讓教師對永威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和“四清工作法”有了更直接的,零距離的接觸,來改變教師們的傳統的教學理念,爲教師積極推進新課改,創

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 大力推進

我校爲了讓新課改進一步落到實處,讓永威的教學模式能夠真正的在我校生根發芽,並開花,結果。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嘗試採用永威模式上課。並及時購進了一批小黑板,解決了一些老教師的後顧之憂。同時,我校要求青年教師每週在多媒體教室上一節課。然後每多在多媒體教室上一節課加在量化分上加二分。

四、 路漫漫其修遠兮

我校雖然強力推進永威模式的新課改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校老弱病殘的教師太多。所以對我校強力推進新課改造成了一定困難。但我相信我們王化本國小在縣教育局,鄉中心校和兩村委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課改工作一定會更加深入,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王化本國小

2014年2月

第四篇:第一學期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總結

第一學期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總結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會議之後,我市被確定爲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區之一,這既是對我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激勵,也是對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鞭策。本學期,我們認真貫徹了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精心組織教師培訓,明確了課程改革的目標,掌握了新課程的基本結構和課程標準,加大了教學改革的力度,有效地進行課程評價的改革。從整體上看,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進展比較順利,並取得了明顯的成

效,現將本學期的基本情況做如下概要總結:

一、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師資必先行

面對新出臺的音樂課程標準和新編的音樂教材,怎樣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最關鍵的就是要儘快更新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新觀念從哪裏來,主要來自於加強學習。針對我市音樂教師的情況,署假期間首先進行了集體培訓,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通過學習,教師們認識到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轉變觀念有了前提條件。通過聽專家的報告(看錄像),使教師明確了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懂得了課程改革必須從課程功能、結構、內容、評價、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樹立了課程意識,初步形成了新的課程觀,即對課程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不再把課程侷限於“知識”“學科”“教學科目”等狹隘的範疇。通過培訓學習,教師們還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是最重要的,是課程改革的重頭戲。要搞好教學,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明確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現、學生觀等。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主動、探究、合作。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教師們還明確了新課程倡導的教育評價是發展性評價,

必須以人爲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

通過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和參加教材培訓,使教師充分認識到,《音樂課程標準》的問世,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引起了全體音樂教師的普遍關注。《音樂課程標準》體現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貫穿着素質教育的思想,突出音樂課程的審美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根據音樂藝術的特徵和現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審美認識規律,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藝術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等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明確了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展示出一種新的設計思路,立足於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改變,關注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科學教育觀的突出體現。它的突出特點是: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把“過程與方法”設爲課程目標之一。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通過進行教材培訓,教師們瞭解了新教材的編寫特點,明確了

教材所體現的四個教學領域:即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二、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有觀念纔有行動。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爲。教師們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的基本屬性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因此,音樂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審美教育,從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把“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作爲第一個教學理念。但長期的

音樂教學存在着“重技輕藝”的傾向,即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藝術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許多音樂課理性有餘,情感不足,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在樂理知識、識譜和被分解後的音樂中找不到樂趣,不能進入音樂,哪裏還談得上審美。所以音樂課程標準中,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了第一個課程目標。針對當前的音樂教學情況,教師們首先改變了觀念,正確認識到了音樂教育的性質。經過重新審視,老師們共同提出了三個主要目標在教學中去努力達到,即強化以審美爲核心,加強基礎能力培養,拓寬音樂文化視野。強化以審美爲核心包括:情感的培養過程,以創造爲中心,音樂愉悅性特徵等;加強基礎能力培養包括: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鑑賞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拓寬音樂文化視野包括:弘揚民族民間音樂,學習世界優秀名作,瞭解時代氣息音樂文化等。三個目標針對性強,例如強化,首先是針對當前對“性質”的模糊而必須“強化”提高認識,其次是說明審美功能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要發揮其獨特作用。在音樂教育中強化情感、創造、愉悅的教學活動,

那麼審美教育必然能得到“強化”,其結果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在教學中,教師們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爲突破口,因爲興趣是學生學習行爲的動力,要強化以審美爲核心的音樂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突破口,學生有了興趣,一切都迎刃而解,有了興趣可以產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爲審美,審美可以積澱情操,情操可以昇華人格。例如,在有的音樂課上,學生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教師設計的音樂活動學生

非常有興趣,學生能全員參與。

在教學中,教師們還重視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很多課中可以看出,他們以即興創作爲抓手,以想像、聯想爲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三、加強教研

本學期結合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全市確立了幾個實驗點校。九月下旬,省教研室音樂教研員李東老師和市教科院領導到一實小、二實小等幾個實驗點校調研音樂教學實驗情況,進行了聽課評課,李東老師首先肯定了音樂老師的教學成績,然後給老師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只注重教,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要注意備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特別注意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應因人而異,注重個性培養,不能要求千篇一律,用一個模子來套。二是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不要被動地讓老師牽着走,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提出想幹什麼,自己設計。如用碟子敲節奏。不能讓學生只跟着老師敲碟子的一個位置,而應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可以變換着位置敲,敲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節奏,這樣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特別高,教學效果一定更好。三是教師不能用成人化的語言和學生交流,要用生活化的兒童語言,並且教師要用情感打動學生,使學生受到藝術的感染。通過李東老師的講評,給音樂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指導課。老師們受到了

很大鼓舞,更加明確了下一步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十月下旬,人教社領導來我市瞭解音樂新教材的使用情況,聽了幾節音樂課,讓老師們談談時使用新教材的看法。老師們一致認爲;新教材編寫得很好,特別以單元形式呈現,每個單元都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各個部分中都貫穿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選材範圍寬泛,編排形式新穎,總之,充分體現出了音樂課程標準的十個基本理念,內容標

準的四個領域: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總之,新教材具有開放性、科

學性、愉悅性、綜合性、藝術性等特點。

十月下旬,我市舉行了國小音樂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有十八位教師參加了優質課評選,通過評選活動,評出了四名優質課教師,他們的優質課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指導下的改革課,特別是12月中旬舉行的兩節國小音樂公開課,全市音樂教師都參加了聽課,聽後受到很大啓發。首先,公開課普遍體現出教師樹立了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視了情感體驗,重視了過程與方法,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等,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了以教師講授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全員參與實踐活動,體現了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相互交流,並給予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三是體現了以興趣愛好爲動力,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從多方面多角度體現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師生的平等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等等,總之,由於教師更新了教育觀念,所以課堂展示的是新理念指導下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改革課。兩位教師的課還錄製成

了錄像帶。

結合課堂教學實驗,部分音樂教師還寫下了教學經驗論文、課堂教學案例、教學感想、

教學體會等,對以後的課程改革將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總之,本學期的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已初見成效,但是就全市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整體上看,發展仍不夠平穩,表現在有的音樂教師認識不到位,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丟不下,新的教學理念沒有樹立起來,有的音樂教師在創新面前畏難發愁,不願吃苦,有的學校

在教學實驗上邁不出新步子,新教材老教法現象仍然存在。

今後的音樂課程實驗改革工作,如何使觀念到位仍是重要問題,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勇於大膽地去探索、創新、實踐,要持之以恆地去努力,去追求,去不斷完善、總結並上升

到理論高度,從而探索出高密市音樂教學改革的新路。

第五篇:2014-2014年第二學期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2014-2014年第二學期黃門中心國小國小

課程改革工作總結

我校按照縣教育局及中心校的統一部署,同鎮各校一樣,掀起了課改的新高潮,全體師生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置於課改的熱潮之中。在課改中,我們採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現將我校一年來課改實施情況向各位彙報於後:

一.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分層實施。學年初,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形成了“學校—教導處—教研組—教師”課程改革工作網絡,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證了課改工作順利進行。

a苦鑽、有責任感的骨幹教師擔任課改實驗科任教師。

3.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組織的課改培訓。

4.爲了使廣大家長充分了解、支持和參與課改工作,我校利用開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了課改的有關情況,同時也向家長們展示他們的孩子在課改中進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5.堅持以校本培訓爲主,教務處制定了有效持續的課改培訓計劃,從而實行了專題培訓和分科培訓。

6.抓點帶面,創設學校新課改的新格局。我們學校抓住一年級新課改這個龍頭,以點帶面來推動其他各年級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的改

革。現在其他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都呈現出了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一點課改氣氛。

7.圍繞課改計劃,認真組織落實。

(1)學校行政領導加強了對教師隨堂課、獻優課、嘗試課的視導工作。學校領導隨堂課的聽課從不事先通知,事後一起評價探討,這樣以來一可督促老師們上課時時認真,二來可促使教師自覺地事先備好每節課;對於公開課、優質課、學校領導親自參與,採用先聽再議,接着組織骨幹教師專題研討,之後嘗試,再研討,最後出爐的方法。

(2)本學年每學期都組織了各學科優質課評比活動,特別是今年下學期。上課的老師大膽拋棄了過去的傳統教法,用“新課標新觀念”武裝了自己,課堂上呈現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學生的所獲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心靈的感悟,而不是教師硬灌給學生的。

(3)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一年來主要領導每人聽課都有30多節,每位教師聽課都有10多節,大大超出規定要求。而且堅持客觀、公正的對所教者所上的課進行點評,形成了探索與爭鳴的良好局面

(4)注重課改教學過程和環節的指導。經常組織教師學習教材。比較新老教材的聯繫與區別,研究探討適合教材的各種方法。這裏,我們教導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終

(5)認真組織我校教師參觀中心校的課改研究課。

二、課改見成效,師生共發展。

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各項活動都取得了可喜成績。一年來,師生參加各級競賽獲縣級3人次,在課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高漲,學校的教學活動充滿了勃勃生機。

三、一年來,經過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課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見端祥,用老師的話說,已經有點課改的氣氛了,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反思和探討。

1、由於我校課改尚處於起步階段,新的教育觀念沒在真正的轉變,新課程理念不明確,全新的教育觀念尚未形成。特別是今後的考試製度,評價機制如何建立,如何評價不明確,用現在的改法能否適應今後的考試心存疑慮。

2、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有所轉變,但教學行爲卻大大滯後,他們邁不開大步,沒能跳出過去傳統教學的框架,還是老模式,舊方法。

3、教學模式還不能打破舊框框,舊方法的束縛,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師在教學中仍受教材的約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4、教師的引導作用與指導作用不夠:問題過於寬泛,學習目標不集中;對於偏題學習方向的課堂發言不能及時指導;對學生正確意見的肯定過於簡單;缺少歸納總結,缺少更深一層的認識。

5、討論的有效性不高:問題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當,發言散、偏、長;缺少評價與辯論,不能深化認識;學生主動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參與不夠;雖然輪流發言,但實際仍然是獨立學習,沒

能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合作、互動和交流。

6、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任務不適,沒有分工,時間不足;有的學生成爲“常駐代表”,組內外一言堂;後進生缺乏學習積極性;不能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分工合作的關係;目的與作用並不明確,爲方式而方式導致形式。

標籤:學期 改革 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