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縣政府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政府工作總結

縣政府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爲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是各級政府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必然選擇,也爲辦公室工作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下面,我借這次論壇的機會,從學習先進經驗,分析差距不足,提出改進措施等方面,就政府辦公室的工作向各位領導做以彙報:

一、各地辦公室工作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進入新世紀,國內各先進地區竟相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服務型、開放型、法治政府建設蓬勃興起。這種“政府功能再造”,無疑使辦公室工作面臨一場深刻的革命。上海市長寧區政府辦公室奉行“公開爲原則,不公開爲例外”,全力推進“陽光政府”建設;杭州市拱墅區政府辦公室從效率、效果、效益出發,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場 “效能革命”,爲我們如何在開放型、服務型政府建設中積極主動有所作爲樹立了樣板;

辦公自動化和電子政務的迅猛發展,使政府辦公部門原有的工作方式受到強烈衝擊。南京市玄武區政府網站開設政府信箱,實現政府與羣衆一對一的信息交互;廣州市天河區政府辦公室發佈信息、文件流轉、公文辦理等工作均採取無紙化傳輸,爲我們從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借鑑和啓發;

國際質量認證標準的引入,給政府辦公室工作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帶來了全新標準。一些發達國家和國內先進城區的政府已經實行或正在積極引進質量管理體系,爲我們創新管理、強化服務、實現政府辦公工作標準化引領了新方向。

二、我區政府辦公室工作的差距和優勢

對比先進城區的探索和發展趨勢,感到我們主要存在着這樣幾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眼界不夠開闊,思路比較狹窄。新的形勢要求辦公室工作必須具有世界眼光、變革精神和創新思維,而目前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着用舊的思維方式、舊的工作方法考慮問題,接受新思想、確立新觀念、打開新思路、開拓新局面的能力還不夠強。

二是忙於事務性工作多,站在全局角度當參謀不夠。在建設“大大連”、“新西崗”的過程中,辦公室應高速運轉,充分發揮服務、參謀等作用,但目前我們陷於事務性工作比較多,跟中心、想大事、站在更高層次思考問題不夠,爲領導提供前瞻性、全局性的建議方面還有欠缺。

三是滿足於完成眼前工作,創新意識不強。在現實工作中,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忙於眼前不求創新、安於現狀不願創新、怕擔風險不敢創新的現象,以新的觀念思考問題,以新的視角認識問題,以新的思路研究問題,以新的辦法解決問題做的不夠。

在清醒地分析自身差距的同時,也必須看到辦公室工作具備的優勢,這是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的潛力所在。

首先,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辦公室工作,爲我們開展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爲我們更好地履行職責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其次,我區高度重視培養和使用年輕幹部,爲辦公室建設提供了持續的人才支持。目前,辦公室祕書均爲本科以上學歷,學士以上學位,具有經濟、法律、政治、外語等多專業支撐,平均年齡24歲,現任科長平均年齡29歲,使辦公室工作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第三,我區“數字西崗”建設步伐加快,辦公條件和辦公方式不斷改進,極大提高了辦公室的工作效率。目前,發佈通知、文件流轉等工作已基本實現網上運作,無紙化辦公已初見成效。

第四,辦公室力求做到參謀、督查、協調、服務“四個到位”,堅持報實情、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四實作風”,努力實現上級領導、機關部門、基層羣衆“三個滿意”,爲工作邁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下一步辦公室建設的努力方向

(一)樹立超前意識,創新工作模式

辦公室將發揮綜合、協調及服務等職能,“搭建兩個平臺、扮好三種角色、採用四種手段”,積極創新工作。搭建兩個平臺:搭建一個汲取先進地區經驗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出訪、接待以及利用網絡、傳真等便捷手段實時交流工作經驗,不斷改進工作流程、管理規則和運行模式;搭建內部信息交流平臺,暢通政務信息渠道,不斷提高政務信息質量,爲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着力扮好三種角色:人民羣衆的服務員,政府各部門工作的協調員,政府開放、法治、服務等方面創新的聯絡員。採用四種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爲目標,配齊現代化辦公設備,管好專業化dns辦公系統,建立海量電子文檔數據庫,探索前沿性領導輔助決策系統,爲政府辦公模式的徹底變革做出我們的努力。

(二)深化服務意識,塑造窗口形象

作爲與社會接觸比較多的部門,辦公室要樹立好高效、務實、便民、開放的政府窗口形象。一是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樹立朝氣蓬勃的工作形象。二是要積極主動工作,樹立主動熱情的工作形象。凡事想在前頭,先行一步,科學周密地擬定會議、調研等工作計劃。強化“辦公室工作無小事”的責任意識,做到腦勤、眼勤、嘴勤、腿勤。三是培養五種精神,樹立敬業奉獻的工作形象。“雷厲風行、精益求精、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是辦公室多年以來一直提倡的工作精神,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發揚下去,滿腔熱情地做好服務工作。

(三)強化學習意識,提高工作水平

引導辦公室工作人員自覺積累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最新信息,形成學習與工作互動,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的良好風氣。變滿足現狀爲奮起直追。營造 “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鼓勵每個同志進行學歷再教育。目前,辦公室祕書有2人獲取碩士學位,3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今後將繼續鼓勵祕書學習上進,獲取更高學位,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變努力工作爲“用心工作”。善於思考,勤於動腦,把學歷轉化爲能力,把心智轉化成工作成果;變自我學習爲互學共進。開展內部學習交流,科室之間互通信息,祕書之間交流最新學習和工作體會,促進工作的整體協調和人員素質的全面提高。

(四)增強全局意識,建設“和諧機關”

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區委主要領導提出了率先建設“和諧機關”的要求,辦公室要立足自身職能,在“和諧機關”建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主動與上級有關部門搞好協調,以求獲取支持;主動與平行機關和部門搞好協調,以求形成合力;主動與基層和各種組織搞好協調,以求共謀發展;主動與外省市、外城區的同行們搞好協調,以求取長補短。

樹立“快樂工作”、“團結和諧”的理念,培養辦公室的團隊精神。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使辦公室的同志能夠自加壓力,快速成長,做到平時互相學習關心、關鍵時刻互相補位,在合作中出效率,在競爭中求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升整體工作水平(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和內部的凝聚力、戰鬥力。

爭取在軟環境建設、開放型政府建設、依法行政等工作中有所作爲。一是進一步完善和充實《政府工作規則》,並制定辦文、辦會、外事、信息、督查等方面的工作細則。二是努力創造優質的軟環境。以開放型政府建設爲龍頭,推進信息公開和決策透明。三是建設法治政府。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等行政法律、法規,規範行政執法行爲,完善服務承諾、監督檢查、過錯追究、執法公示等相關制度,促進政府各項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民主化。

古人云: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得其下下。我們將始終把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作爲工作目標,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努力開創辦公室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xx縣政府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xx縣人民政府

2014年月

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決策部署,縣政府領導班子全面履行自身職能,團結和帶領全縣廣大幹羣,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宏觀形勢變化,奮力開拓創新,狠抓工作落實,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保持持續攀升的強勁勢頭。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14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爲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縣政府領導班子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務實幹事,提速增效,全縣上下呈現出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良好局面,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績。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4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一產增加值35.5億元,二產增加值32.6億元,三產增加值2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30.6%、1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同比增長52%。財政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48%。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億元,同比增長19.5%。

——工業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強勁增長。緊緊抓住“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不斷完善工業發展政策,加大工業扶持力度,全年向上爭取工業項目資金1800萬元,爲企業實施各類補貼、補助5250萬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33家,年產值超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4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0億元,同比增長49%;完成工業增加值16.9億元,同比增長42%。工業固

定資產投資40億元,同比增長46%。富源電子、飛宇軸承等30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產,環球紡織、嵐島重工等40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不斷推進工業平臺建設,建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例會制度,投入資金1.1億元,完善了園區路網、電網、管網及綠化、亮化設施,提升了承載大項目、大企業的能力,兩個園區2014年底共入駐企業234家。

——農業經濟在穩步發展中加速推進。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工業迅速發展的前提保障。我縣糧食生產連續7年實現增產增收,榮獲省政府“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先進縣”和國家農業部“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稱號。發揮水資源優勢,不斷加強養殖業規模化發展,水產品產量進入全國200強,“沱湖螃蟹養殖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創建成功,金皖鵝業等6個市級養殖小區通過驗收,沱湖鄉被授予“中國河蟹之鄉”稱號。堅持產業化引領農業發展,德翔木業等7家企業進入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行列。實施名牌產品戰略,“粘龍”米麪粉等3件商標被認定爲安徽省著名商標。農田水利、鄉村道路、橋涵等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5548元,同比增長17.9%。

——招商引資在創新機制中提質增量。招商引資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抓手,已成爲政府領導班子和全縣幹羣的共識。一年來,我們一方面從機制入手,繼續嚴格執行“四掛鉤”“新五條”規定,把廣大幹部推向經濟建設第一線;一方面從軟環境入手,不斷完善招商政策,創新招商方式,細化項目入園程序,建立項目會商機制,全縣招商引資體系更加完善,形式更加豐富,流程更加順暢,服務更加規範。成功舉辦春節、清明節大型招商推介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招商氛圍。組建6個專業招商分局,在永康、

溫州、蒲田等地多次舉辦投資說明會,組織小分隊招商220次,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全年共簽約工業項目9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2個),累計到位縣外資金49.7億元,同比增長63.6%。賽遠薄鋼、華芳紡織、雨潤食品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xx。榮獲全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獎”、“招商引資總量目標獎”,是三縣六區唯一獲得招商引資兩個獎項的縣。

——城市建設在舊城改造中強力推進。全面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經營城市。全縣出讓經營性用地25宗,出讓土地面積1587.83畝,出讓合同價款13.69億元,有力地推動兩個工業園區及新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城市功能。加快棚戶區及舊住宅區綜合改造步伐,完成房屋拆遷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在拆遷中充分保障被拆遷戶利益,發放拆遷補償款、過渡性安置費3000萬元。投入資金4億元,在建安置房2100套、22萬平方米,建成1200套、11.29萬平方米,首批258套已交付使用。探索建立了城區查違拆違綜合管理長效機制,查處各類違章建築425戶,拆除違章建築1.6萬平方米。全縣在建擬建的城市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約100億元,水岸名都、城中嘉園、西城美墅等住宅小區基本建成,玉帶河河道清淤全面完成,漴河治理工程環城北路南段初見成效,北店橋加固提前通車,淮河路漴河橋基本建成。

——發展難題在改革實踐中不斷破解。一是努力破解用地難題。通過強力實施土地整治整村推進工作,不斷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力度,完成總投資3282.3萬元的19個市縣級土地開發復墾項目和1個省級項目,全縣新增耕地5368.5畝。實施10個行政村整村推進項目,完成拆遷面積149萬平方米,建成農民新居445

套。通過土地置換、增減掛鉤和重點項目點供,爭取土地供應指標14000多畝,位列全省縣級前列。二是全力破解環保難題。2014年5月,涉水項目被上級部門限批後,我們及時制定環保工作十條,加大人、財、物投入力度。加強污水管網建設,投資3545萬元,建成污水主管網20.85公里,老城區污水管網全部接通,新城區、城南新區污水接入主管網,基本實現新老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同時加強縣污水處理廠規範化建設,調高支付污水處理費標準,確保日污水處理量達到規定標準。9月份成功實現了全縣涉水項目解限,並得到省、市環保部門的充分肯定。三是着力破解融資難題。始終把推進銀企合作,實現銀企共贏作爲政府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不斷提高縣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擔保能力,註冊資金追加到1億元。進一步規範企業信用等級評審,企業評級、信用擔保、財政貼息、銀行貸款四位一體的“五河模式”在全省推廣,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建設試驗區有望獲批。各金融機構爲企業累計融資16.65億元。獲全市金融生態良好縣第一名。

——社會事業在統籌推進中全面進步。縣政府始終秉承求真務實、執政爲民的理念,不斷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總投資

3.98億元的33項民生工程圓滿完成,特困戶子女上高中上大學救助、重大意外事故及疾病死亡救助等爲羣衆承諾的十件實事基本實現,一批與羣衆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得到解決。教育質量明顯提升,城區教育佈局調整全面啓動,校舍安全工程重建61352平方米,加固78210平方米,教育發展態勢總體良好。城鎮新增就業5265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346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類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文化體育和民族宗教事業蓬勃發展,成功舉辦全省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運動會。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城南醫院開工建設,縣醫院、中醫院病房大樓主體竣工,鄉鎮衛生院擴建項目建成使用,建成村衛生室120個,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順利實施,藥品實現“零差率”銷售。高度關注弱勢羣體生存狀況,不斷加強五保供養機構建設與管理,開工建設社會兒童福利中心,順利通過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縣驗收。全面完成節能降耗、總量減排各項約束性指標任務。

二、黨風廉政建設情況

一年來,縣政府領導班子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原則,全力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擔負起推動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

——始終堅持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負責政府班子懲防體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的組織、協調、考覈和督查。各位班子成員嚴格按照廉政建設相關要求,強化自我檢查、自我糾偏、自我淨化意識,堅持標準更高一些、要求更嚴一些、措施更實一些,注重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不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爲特定關係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利用特殊身份拉關係、謀私利。

——始終堅持反腐教育警鐘長鳴。認真組織《廉政準則》學習活動,全縣400餘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參加了專題學習輔導,1262名黨員領導幹部參加了全市《廉政準則》知識測試,縣政府領導班子參加率100%。組織全縣2014年以來新提拔的107名科級領導幹部到市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

——始終堅持源頭治理腐敗爲主。全程監督羣衆關注的重

點、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和政府採購工作,研究出臺《五河縣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標後監督管理實施辦法》,加強對建設工程標後履約情況的監督,實行工程建築領域不良行爲計分制,完善了招投標制度體系。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對全縣18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進行了“小金庫”檢查清理,檢查覆蓋率100%。開展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專項工作。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要求的通知》,“四項指標”控制較好。

——始終堅持自身建設常抓不懈。打鐵先得自身硬,縣政府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職能,在抓好分管業務工作的同時,切實承擔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不斷健全重大事項決策程序,完善羣衆參與、專家諮詢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對職權範圍內的事項按照程序和時限積極辦理,對不符合規定的事項堅持原則不予辦理。凡涉及人事、資金安排、重大項目建設等事項的,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杜絕“一言堂”現象發生。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新的一年,我們信心滿懷。2014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決心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牢記服務宗旨,爲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不斷增強工作的使命感;進一步認清發展形勢,牢固樹立攀高爭先、跨越奮進的發展理念,不斷增強工作的緊迫感;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增強工作的責任感;進一步嚴格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羣衆監督,增強自我約束力,不斷增強工作的榮辱感。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羣,凝心聚力,同頻共振,奮勇爭先,爲實現五河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三篇:2014年縣政府工作總結

xx年初以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並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項目建設年”爲契機,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攻堅克難,埋頭苦幹,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發展保持了較快、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九月末,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0.6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5.2億元,同比增長10%;第二產業完成4.7億元,同比增長20.5%;第三產業完成10.8億元,同比增長18 %。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228萬元,同比增長9.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億元,同比增長8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070元,同比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億元,同比增長20.7%。

一、工作運行特點及主要做法

(一)以發展現代農業爲重點,着力提高農業效益

年初以來,我們努力克服春季持續低溫和嚴重乾旱等自然災害,穩步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確保了農業增效、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預計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9.2億斤,同比增長12.2%,實現了大災之年不減產的工作目標。

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抓住中央出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步伐,重點抓好柳河黑土地整理、水土保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白楊木水庫二道壩渠首改造,人畜飲水解困、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流域治理、扶貧開發、優質糧食產業化基地等農業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7361萬元的三個土地整理項目全部竣工;31項227.7公里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已全部完成;投資xx萬元的香磨山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四期和投資500萬元香磨山灌區末級渠系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全縣新打抗旱井426眼,新建抽水站12座;全縣共落實水稻大棚育苗小區62處,新增標準化水稻育苗大棚2235棟;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爭取水稻全程機械化工程項目,新增農機具 470臺,田間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加強生態綠化建設,綠化村屯40個,全民義務植樹72萬株,培育森林5萬畝,有林地面積增加1.5萬畝。今年7月,我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通過國家驗收。

二是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以增加投入爲重點,推進試點村建設,鞏固和提高試點村建設水平,實現試點村面貌有較大改觀,農村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加大了試點村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更多村主動參與開展新農村建設。目前,我縣共有13個試點村開展新一輪的新農村建設,已建設完成白色路面61公里,綠化植樹6.4萬棵,新建鐵柵欄2.4萬延長米。新建村辦公室5所70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動廣場6處8000平方米,組建了農機、畜牧、種植等32個專業合作社。重點實施7個鄉鎮15個貧困村道路、橋樑、飲水、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農民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三是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堅持一手抓抗災奪豐收,一手抓農民工轉移。建立健全勞務輸出機制,實現由無序輸出向有序輸出轉變。以與省、市農委,省、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聯手舉辦的“抗災害保增收,送崗位促就業”爲主題的勞務對接會爲依託,整合農村勞動力培訓資源,強化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實現由體力輸出向素質輸出轉變,增強就業能力;截止9月末,全縣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4.1萬人,落實用工崗位1800多個,實現勞務收入1.88億元。

四是以畜牧業發展帶動特色經濟開發。針對養殖業發展態勢,廣泛進行調研,在規模養殖上尋求突破點,在品種改良上做文章,在動物防疫、科學飼養上打基礎,以市場爲導向,穩牛增豬促家禽,不斷提高養殖業效益。大力加強畜牧專業村屯建設,全方位予以支持,調動廣大農民發展養殖的積極性。畜牧業收入大幅度提高,品種改良更上一層,規模養殖取得突破,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發展呈現強勁之勢。目前,已經建立各種專業養殖小區4個,新組建養殖業合作社4個。發展各類專業示範村 11個,專業屯42 個。全縣黃肉牛飼養量達到9.6萬頭,生豬飼養量達到12.7萬頭,禽類飼養量達到200萬隻。特色經濟不斷壯大。全縣共發展食用菌200萬袋、紅松果材兼用林4萬畝、五味子5000畝、刺五加3300畝、名優漁類養殖達到1萬畝。

(三)以環境優化改造爲重點,不斷提升城鎮品味

本着“城鄉統籌、服務發展,以人爲本、生態優先,節約用地、優化佈局”的原則,搞好城鎮總體規劃,科學定位城鎮發展方向,努力創造適宜人民羣衆創業發展和居住生活的城市環境。

一是精心規劃城鎮建設方向。緊緊圍繞木蘭縣城鎮總體規劃,以木蘭鎮爲中心,以一般建制鎮爲基礎,努力構建相互聯動、協調發展的城鎮建設新格局。保證一張藍圖繪到底,維護了規劃嚴肅性。在佈局上,要注重實效,突出特色,堅決杜絕私佔亂建等違章建設,努力改變當前農民建房無序的混亂狀態,確保城鎮建設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

二是努力建設宜居環境。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注重解決突出問題,全縣城鄉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切實改善。加大木蘭鎮改造力度,全力推進供水、道路、綠化美化、住宅開發等項工程。木蘭鎮東水源自來水工程建設已完成總量的70%,將於今年底投入使用;木蘭鎮污水處理廠爭取到位國家專項資金2014.5萬元,完成投資599.5萬元;木蘭鎮城市垃圾處理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正在進行工程招標,現到位資金500萬元;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拆遷各類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2.7萬平方米;開發住宅樓2.09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房2600戶;完成了木蘭大街、振興大街、中心路、建設路等主要幹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升級改造了振興大街、仿古街、人民路等主要街路路燈;實施了江畔公園、主要街路住宅樓立面燈飾亮化工程;抓好交通設施建設。新修木蘭鎮內巷道白色路面20條,總投資133萬元。建設農村公路16條82.6公里,完成了4條環路,總里程46.1公里,從而使我縣公路實現網絡化。投資80餘萬元,種植特色綠化樹木4.7萬株,特色花卉3萬餘株,城鎮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城市品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是加強行政綜合執法管理。以環境衛生管理和市容秩序管理爲重點,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按照“三建一創”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城鎮管理水平。重點開展治髒、治亂、治差戰役,解決城鎮衛生環境的突出問題。以“四歸”“三亂”爲重點,逐街逐路進行城市秩序整頓活動,強化監督和管理,尤其是解決佔道經營、門前四包、廣告牌匾、私搭濫建等問題。加大嚴懲酒後駕車違法行爲力度,對機動車違法、違規等不文明駕駛行爲予以嚴管嚴罰,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營運行爲。

(四)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爲重點,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充分利用國家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這一機遇,認真分析研究國家投資方向,搞好項目規劃,抓好招商引資。

一是全力抓好“項目建設年”工作。精心篩選、論證,建好項目庫,搞好項目儲備,做到建設一批,上報一批。加強與省、市部門的聯繫,提高項目的成功率。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縣領導分別包保大項目,專題研究,重點推進,確保成熟的項目全部爭取到位。黑龍江省哈哈木蘭農業發展公司今年投資2500萬元實施綠色水稻生產配套技術產業化開發,產品品質大幅提升。在深入推進滬哈農業合作的基礎上,又拓展了與深圳、中儲糧集團的合作,通過擴基地、引資金、拓市場、打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優質水稻產業化發展水平。達河柳製品工藝公司投資542萬元完成了5000畝特色柳條種植及3600平方米原材料、成品庫土建工程。繼續強化跟蹤聯繫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儘快引進落地。對正在洽談的核電、風電項目,主動聯繫,全力以赴爭取這兩個項目落戶我縣。注重資源型、高效型和異地轉產型項目,重點跟蹤哈藥集團異地建廠、萬寶山蘇打水和適宜東北地區的南方關停轉產項目。力爭全年落地項目投資突破5億元。

二是招商引資效果明顯。增強全民招商意識,動員社會各界人士招商,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招商,創新政策招商、項目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模式,延伸招商觸角,提高招商實效;加快項目落地與實施進程,努力提高招商引資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投產達產率。繼續強化與上海奉賢合作,搶抓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本外溢的有利契機,加快承接國內、市內產業梯度轉移。強化大項目謀劃和包裝,進一步提高商務洽談質量,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利用現有資源定向招商,瞄準農副產品深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礦產、風電、生物製藥、物流基地、旅遊、房地產及民生等行業和領域,大招商、招大商。推進已籤意向性協議的10萬千瓦風電開發、白楊木銅鉬礦產開發、十二萬噸乙烯化工等大項目,力爭全部落地投產。完成招商落地項目資金5億元。

三是興商活旅繁榮經濟。大力繁榮發展旅遊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深度開發旅遊資源,加快景點建設和改造,重點推進軒轅集團蒙古山駱駝峯旅遊開發項目, 進一步完善提高香磨山景區的建設水平,提高檔次和品位。加大旅遊資源開發的對外招商力度,積極主動爭取與省內外開發商聯繫,創造寬鬆的旅遊業開發投資環境,重點推介白楊木和雞冠山景區,完善規劃設計,博採衆長,建特色鮮明的江北旅遊度假聖地。同時通過政府引資、企業投資,啓動雞冠山景區建設,從景區規劃、道路建設等方面入手,逐步打造木蘭獨具特色的旅遊品牌。藉助木蘭境內環路開通和紅色旅遊資源,設計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開發旅遊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五)以培植財源和體制改革爲重點,紮實做好財稅金融工作。

根據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建立和完善了科學的財政管理體系。加快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

一是鞏固基礎稅源。扶持有利於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優勢產業和項目,培植新的財政增長點;大力引進能夠有效促進地方財政增收的大項目、好項目,幫助新建企業儘快投產達效,形成財政增收的支撐點;加大稽徵稽查力度,加強和完善非稅收入收繳和支出管理,規範財政收入分配秩序,挖掘增收潛力,促進稅收均衡增長;優化納稅服務,積極培養稅源,拓寬財政收入渠道。

二是加強稅收徵管。堅持依法治稅理財,嚴格稅收執法,堵塞稅收徵管漏洞。堅持綜合治稅,強化徵管措施,確保應收盡收,不斷提高財政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加強稅源調查,加強納稅戶籍動態管理和重點稅源監控,確保應收盡收。加強對重點稅源和納稅大戶的監控,尤其是加強企業增值稅和房地產開發各種稅費的徵管,嚴厲打擊各種偷稅、漏稅、抗稅、騙稅行爲。狠抓非稅收入、零散稅收和小稅徵管,確保納稅收入健康穩定增長。

三是深化財政改革。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積極應對財政職能的轉變,變徵收型財政爲服務型財政。爲農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切實搞好糧食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的發放工作。深化投資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市場引導、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範、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放寬投資准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性公益事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四是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支出管理,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徵收管理,完善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等定額管理辦法,切實增強財政調控能力。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在保障職工工資和機關運轉的基礎上,重點保證工業園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需要。

(六)以安全穩定爲重點,維護社會和諧大局

深入開展“平安木蘭”創建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保證一方和諧穩定。

一是把安全生產始終放在首位。積極開展了安全生產、防火、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等專項整治行動21次,特別針對道路交通、生產事故、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等重點領域,認真排查,強化監管,有效的遏制了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前三個季度,全縣未發生羣死羣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基層治安防控網絡建設和政法機關基層基礎建設明顯加強。組織開展了“打黑除惡”、“偵破命案”、打擊“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懲治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加大了對“xx”等xx組織的打擊力度,維護了地方政權穩定。1-9月份,我縣共立各類刑事案件173起,破獲102起,破案率爲59%。

三是信訪管理再登新臺階。堅持不懈地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對上訪羣衆的合理要求,積極協調解決,不激化矛盾、拖而不決、推卸責任。前三季度共接待羣衆來信來訪825件/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結案率達95%以上。

四是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高。針對重大事故隱患、重大危險源,認真建立健全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醫療救助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抓好應急人員配備、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演練等各項工作。加強重點企業環境風險三級防範措施和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性、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及防治。爲人民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七)以保障羣衆利益爲重點,着力推進民生工程

以科學發展爲統領,統籌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事業有力向前推進,改善民生。

一是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造和維修危房1萬平方米,推進示範性寄宿制國小建設,擴大了高中教育規模;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完成了縣體育場升級改造工程;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及醫療診療設備建設,提高了農村衛生服務整體水平;積極探索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切實減輕羣衆就醫負擔;完成3個鄉鎮中心計生服務站建設,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全縣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23‰,生育政策符合率達到97.3%;安置城鎮就業人員1200人,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進一步發展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和慈善事業。做好人事、監察、統計、審計、工商聯、保險、檔案、地方誌、氣象等各項工作。

二是有效落實社會保障措施。積極探索建立社會保險、救助、福利事業相銜接,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強化社保資金統籌,擴大事業單位、非公組織的社保覆蓋面,規範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抓好城鄉低保動態管理,逐步擴大保障範圍,嚴格執行低保標準,做到應保盡保。對全縣五保、低保對象進行了重新審覈,建設完成了第一所新型農村敬老服務中心。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採取多種形式和措施,認真做好睏難羣體的幫扶、救助工作,凡是上級出臺的政策,堅決落實到位,讓困難羣衆吃上飽飯、住上暖屋,享受到黨的溫暖。

三是全力抓好就業、再就業工程。想方設法開闢就業渠道,堅持市場就業方針和人本服務理念,全面落實就業目標責任制,大力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特別是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多種方式提供就業服務,截至9月末,全縣已增加就業崗位1500個。

總的來說,前三季度我縣大部分經濟指標保持高位運行,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可以用“速度較快、亮點較多”二句話來概括。以上成績的取得,是上級組織和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羣衆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奮鬥、真抓實幹的結果。

二、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部分經濟指標增幅較低,如第一產業增加值、進出口總值等指標在全市的排位靠後,這同“趕超”的要求相比有不小差距。二是項目工作進展不平衡,今年三個季度全縣項目進展情況看,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時間過去四分之三,沒有完成任務的鄉鎮和單位依然很多,有的項目基本屬於原地未動,這與我們年初提出的目標相差甚遠。三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的現實條件與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不協調。四是經濟外向度不高,招商引資規模、質量及區位環境與實現跨越發展的定位不同步;五是財政收入稅基窄、稅源少,財政收入結構不優化與當前急需解決的發展和穩定過程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配套;六是城鎮化水平低,城對鄉的拉動能力弱,城鄉發展的差距大與實現統籌城鎮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不匹配;七是職能部門仍有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的現象,與木蘭改善優化發展環境的現實不合拍。面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在今後的一段時期裏努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強化招商引資意識。強化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的意識,形成招商引資的共識,並在全縣上下形成“千軍萬馬攻招商、千辛萬苦跑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的濃厚氛圍。增強“不抓招商、項目是失職,抓不好招商、項目是失敗”的責任意識,集中主要力量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形成“萬衆一心抓招商、齊心協力上項目”的強大合力。二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集中精幹力量,有的放失地走出去招商。認真做好外來客商的服務工作,強化以商招商。積極引導外出務工有成就人員返鄉創業,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招商引資格局。三是加強項目謀劃。提高認識,認真研究上級對口部門的行業政策、工作重心、發展重點,專職謀劃項目,動用各方力量和優勢尋求有利的時機和有效的機遇,努力謀劃好明年的大項目和好項目,爲經濟社會發展積蓄後勁。

第二,突出抓好工業生產,增強工業對全縣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我縣作爲傳統農業縣份,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是強縣富民的助推器。一是加快推進優勢產業發展。通過各項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和壯大傳統優勢產業。藍藝地毯、海外化工、金橋啤酒、華豐酒業、哈哈木蘭、昊偉農業等優勢企業不斷加強自身研發和內部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擴大品牌知名度,克服各種內外部困難和影響,做大做強,推動企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二是繼續加大引資力度。藉助外力發展是實現經濟趕超跨越的最佳途徑。圍繞自身的產業、區域發展規劃和現有存量資源,採取委託招商、中介招商、媒體招商等方式,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和區域經濟捆綁式招商,着力引進資源精深加工和生產服務業項目,爲大發展、快發展、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三是開發園區建設。充分利用園區建設項目被省發改委列爲全省三個農業發展項目的有利機遇,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和產業佈局。加快推進園區2平方公里起步區的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區招商力度,重點做好近期洽談的金貢源米業、有機島食品公司入駐園區的一切準備工作,力爭早落地。深入調研,搞好協調,整合企業,研究組建柳編集團公司。加大與東北農業大學和市農科院的合作力度,實現院縣共建目標。同時以農業成果展示、新技術推廣、現代農民培訓和農業物資流通爲內容,謀劃成立現代農業研發中心。

第四篇:2014年縣政府工作總結

xx年初以來,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並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項目建設年”爲契機,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攻堅克難(來源說明好範 文網),埋頭苦幹,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發展保持了較快、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九月末,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0.6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5.2億元,同比增長10%;第二產業完成4.7億元,同比增長20.5%;第三產業完成10.8億元,同比增長18 %。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228萬元,同比增長9.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億元,同比增長8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070元,同比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億元,同比增長20.7%。一、工作運行特點及主要做法(一)以發展現代農業爲重點,着力提高農業效益年初以來,我們努力克服春季持續低溫和嚴重乾旱等自然災害,穩步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確保了農業增效、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預計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9.2億斤,同比增長12.2%,實現了大災之年不減產的工作目標。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抓住中央出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步伐,重點抓好柳河黑土地整理、水土保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白楊木水庫二道壩渠首改造,人畜飲水解困、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流域治理、扶貧開發、優質糧食產業化基地等農業重點項目建設。總投資7361萬元的三個土地整理項目全部竣工;31項227.7公里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已全部完成;投資xx萬元的香磨山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四期和投資500萬元香磨山灌區末級渠系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全縣新打抗旱井426眼,新建抽水站12座;全縣共落實水稻大棚育苗小區62處,新增標準化水稻育苗大棚2235棟;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爭取水稻全程機械化工程項目,新增農機具 470臺,田間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2%;加強生態綠化建設,綠化村屯40個,全民義務植樹72萬株,培育森林5萬畝,有林地面積增加1.5萬畝。今年7月,我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通過國家驗收。二是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以增加投入爲重點,推進試點村建設,鞏固和提高試點村建設水平,實現試點村面貌有較大改觀,農村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加大了試點村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更多村主動參與開展新農村建設。目前,我縣共有13個試點村開展新一輪的新農村建設,已建設完成白色路面61公里,綠化植樹6.4萬棵,新建鐵柵欄2.4萬延長米。新建村辦公室5所70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動廣場6處8000平方米,組建了農機、畜牧、種植等32個專業合作社。重點實施7個鄉鎮15個貧困村道路、橋樑、飲水、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農民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三是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堅持一手抓抗災奪豐收,一手抓農民工轉移。建立健全勞務輸出機制,實現由無序輸出向有序輸出轉變。以與省、市農委,省、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聯手舉辦的“抗災害保增收,送崗位促就業”爲主題的勞務對接會爲依託,整合農村勞動力培訓資源,強化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實現由體力輸出向素質輸出轉變,增強就業能力;截止9月末,全縣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4.1萬人,落實用工崗位1800多個,實現勞務收入1.88億元。四是以畜牧業發展帶動特色經濟開發。針對養殖業發展態勢,廣泛進行調研,在規模養殖上尋求突破點,在品種改良上做文章,在動物防疫、科學飼養上打基礎,以市場爲導向,穩牛增豬促家禽,不斷提高養殖業效益。大力加強畜牧專業村屯建設,全方位予以支持,調動廣大農民發展養殖的積極性。畜牧業收入大幅度提高,品種改良更上一層,規模養殖取得突破,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發展呈現強勁之勢。目前,已經建立各種專業養殖小區4個,新組建養殖業合作社4個。發展各類專業示範村 11個,專業屯42 個。全縣黃肉牛飼養量達到9.6萬頭,生豬飼養量達到12.7萬頭,禽類飼養量達到200萬隻。特色經濟不斷壯大。全縣共發展食用菌200萬袋、紅松果材兼用林4萬畝、五味子5000畝、刺五加3300畝、名優漁類養殖達到1萬畝。 (二)以產業提檔升級爲重點,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引導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對藍藝地毯、海外化工、哈哈木蘭、金橋啤酒等四大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工藝技術、市場壟斷、南北合作、專利產品等方面優勢。藉助外力,整合資源,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推動礦產開發、生物科技、綠色食品等三大優勢產業發展。通過打造核心企業,組建產業聯盟,加強專業分工,限制無序競爭等手段,逐步打造柳編、糧食加工兩大產業集羣。經過共同努力,上半年累計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 3.4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149萬元,同比增長40%;完成工業投資3.4億元,同比增長136%。一是積極調優企業結構。哈哈木蘭農業發展公司、金橋啤酒公司、綠華園蔬菜保鮮公司等食品工業加強資源整合,改良生產工藝,產品附加值快速提高;達河柳製品公司、興盛木製品廠等林木工業克服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影響,加強市場開拓,保持企業健康發展;先宇電器公司、金馬電器公司積極引進上馬數控設備,提升裝備水平和自動化程度,企業發展張力進一步增強;藍藝地毯集團數字集成管理系統推進,節能減排和信息化升級改造,海外化工公司乳膠及膨化硝銨炸藥生產線改造和信息自動控制集成系統安裝與使用,華豐酒業公司信息化改造,鵬翔熱電公司擴產改造和遠程監控、全面帶動我縣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不斷提升;龍生礦業公司鐵礦開發,長興公司茶條葉深加工,銀鶴化工廠、新民米業公司擴產改造,昊偉農業科技公司落戶園區啓動建設,滬哈生物科技發展公司順利投產,生物科技產業逐步形成拉動工業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二是園區建設再上臺階。積極探索園區基礎建設市場化的新路子,吸納企業入駐園區。按照“佈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服務集成”的要求,推進園區上規模、上等級、上水平。加快推進電力設施、給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園區功能,適應發展需要。園區規劃面積12.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2平方公里現已基本完成“五通一平”,達到了企業入駐標準。目前,入駐園區的有哈哈木蘭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昊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慶華油脂製藥有限公司3戶企業。正在洽談跟進的有蘭州桑田置業有限公司等4戶企業。爲提高園區技術服務能力,園區與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大學達成協議,準備在園區建設農業科技研發基地,爲園區提供人才、技術支持。三是推進骨幹企業產業升級。加速骨幹企業產業化進程,通過整合技術、品牌和市場,把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提高整體競爭力。藍藝地毯集團在受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情況下,迎難而上,堅持“穩定國外客戶、增加國內份額”的營銷戰略,調整產品結構,開展技術創新,實施精細管理和成本控制,目前,產品訂單已訂至12月份,預計年產值上億元。海外化工公司依靠行業優勢,裂變式發展,投資千萬元的成品庫已開始啓動建設。金橋啤酒公司依託咖啡啤酒專利優勢,在南方市場佔有率迅速擴大。華豐酒業公司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釀造大米酒已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產實踐。達河柳製品工藝公司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傳統的柳編樣式設計及訂單將逐步轉向電腦設計、網上營銷。(三)以環境優化改造爲重點,不斷提升城鎮品味本着“城鄉統籌、服務發展,以人爲本、生態優先,節約用地、優化佈局”的原則,搞好城鎮總體規劃,科學定位城鎮發展方向,努力創造適宜人民羣衆創業發展和居住生活的城市環境。一是精心規劃城鎮建設方向。緊緊圍繞木蘭縣城鎮總體規劃,以木蘭鎮爲中心,以一般建制鎮爲基礎,努力構建相互聯動、協調發展的城鎮建設新格局。保證一張藍圖繪到底,維護了規劃嚴肅性。在佈局上,要注重實效,突出特色,堅決杜絕私佔亂建等違章建設,努力改變當前農民建房無序的混亂狀態,確保城鎮建設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 二是努力建設宜居環境。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注重解決突出問題,全縣城鄉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切實改善。加大木蘭鎮改造力度,全力推進供水、道路、綠化美化、住宅開發等項工程。木蘭鎮東水源自來水工程建設已完成總量的70%,將於今年底投入使用;木蘭鎮污水處理廠爭取到位國家專項資金2014.5萬元,完成投資599.5萬元;木蘭鎮城市垃圾處理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正在進行工程招標,現到位資金500萬元;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拆遷各類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2.7萬平方米;開發住宅樓2.09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房2600戶;完成了木蘭大街、振興大街、中心路、建設路等主要幹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升級改造了振興大街、仿古街、人民路等主要街路路燈;實施了江畔公園、主要街路住宅樓立面燈飾亮化工程;抓好交通設施建設。新修木蘭鎮內巷道白色路面20條,總投資133萬元。建設農村公路16條82.6公里,完成了4條環路,總里程46.1公里,從而使我縣公路實現網絡化。投資80餘萬元,種植特色綠化樹木4.7萬株,特色花卉3萬餘株,城鎮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城市品味得到有效的提升。三是加強行政綜合執法管理。以環境衛生管理和市容秩序管理爲重點,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按照“三建一創”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城鎮管理水平。重點開展治髒、治亂、治差戰役,解決城鎮衛生環境的突出問題。以“四歸”“三亂”爲重點,逐街逐路進行城市秩序整頓活動,強化監督和管理,尤其是解決佔道經營、門前四包、廣告牌匾、私搭濫建等問題。加大嚴懲酒後駕車違法行爲力度,對機動車違法、違規等不文明駕駛行爲予以嚴管嚴罰,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營運行爲。(四)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爲重點,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充分利用國家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這一機遇,認真分析研究國家投資方向,搞好項目規劃,抓好招商引資。一是全力抓好“項目建設年”工作。精心篩選、論證,建好項目庫,搞好項目儲備,做到建設一批,上報一批。加強與省、市部門的聯繫,提高項目的成功率。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縣領導分別包保大項目,專題研究,重點推進,確保成熟的項目全部爭取到位。黑龍江省哈哈木蘭農業發展公司今年投資2500萬元實施綠色水稻生產配套技術產業化開發,產品品質大幅提升。在深入推進滬哈農業合作的基礎上,又拓展了與深圳、中儲糧集團的合作,通過擴基地、引資金、拓市場、打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優質水稻產業化發展水平。達河柳製品工藝公司投資542萬元完成了5000畝特色柳條種植及3600平方米原材料、成品庫土建工程。繼續強化跟蹤聯繫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儘快引進落地。對正在洽談的核電、風電項目,主動聯繫,全力以赴爭取這兩個項目落戶我縣。注重資源型、高效型和異地轉產型項目,重點跟蹤哈藥集團異地建廠、萬寶山蘇打水和適宜東北地區的南方關停轉產項目。力爭全年落地項目投資突破5億元。二是招商引資效果明顯。增強全民招商意識,動員社會各界人士招商,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招商,創新政策招商、項目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模式,延伸招商觸角,提高招商實效;加快項目落地與實施進程,努力提高招商引資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投產達產率。繼續強化與上海奉賢合作,搶抓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本外溢的有利契機,加快承接國內、市內產業梯度轉移。強化大項目謀劃和包裝,進一步提高商務洽談質量,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利用現有資源定向招商,瞄準農副產品深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礦產、風電、生物製藥、物流基地、旅遊、房地產及民生等行業和領域,大招商、招大商。推進已籤意向性協議的10萬千瓦風電開發、白楊木銅鉬礦產開發、十二萬噸乙烯化工等大項目,力爭全部落地投產。完成招商落地項目資金5億元。三是興商活旅繁榮經濟。大力繁榮發展旅遊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深度開發旅遊資源,加快景點建設和改造,重點推進軒轅集團蒙古山駱駝峯旅遊開發項目, 進一步完善提高香磨山景區的建設水平,提高檔次和品位。加大旅遊資源開發的對外招商力度,積極主動爭取與省內外開發商聯繫,創造寬鬆的旅遊業開發投資環境,重點推介白楊木和雞冠山景區,完善規劃設計,博採衆長,建特色鮮明的江北旅遊度假聖地。同時通過政府引資、企業投資,啓動雞冠山景區建設,從景區規劃、道路建設等方面入手,逐步打造木蘭獨具特色的旅遊品牌。藉助木蘭境內環路開通和紅色旅遊資源,設計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開發旅遊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五)以培植財源和體制改革爲重點,紮實做好財稅金融工作。根據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建立和完善了科學的財政管理體系。加快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一是鞏固基礎稅源。扶持有利於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優勢產業和項目,培植新的財政增長點;大力引進能夠有效促進地方財政增收的大項目、好項目,幫助新建企業儘快投產達效,形成財政增收的支撐點;加大稽徵稽查力度,加強和完善非稅收入收繳和支出管理,規範財政收入分配秩序,挖掘增收潛力,促進稅收均衡增長;優化納稅服務,積極培養稅源,拓寬財政收入渠道。二是加強稅收徵管。堅持依法治稅理財,嚴格稅收執法,堵塞稅收徵管漏洞。堅持綜合治稅,強化徵管措施,確保應收盡收,不斷提高財政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加強稅源調查,加強納稅戶籍動態管理和重點稅源監控,確保應收盡收。加強對重點稅源和納稅大戶的監控,尤其是加強企業增值稅和房地產開發各種稅費的徵管,嚴厲打擊各種偷稅、漏稅、抗稅、騙稅行爲。狠抓非稅收入、零散稅收和小稅徵管,確保納稅收入健康穩定增長。三是深化財政改革。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積極應對財政職能的轉變,變徵收型財政爲服務型財政。爲農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切實搞好糧食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的發放工作。深化投資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市場引導、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範、宏觀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放寬投資准入,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經營性公益事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四是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支出管理,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徵收管理,完善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等定額管理辦法,切實增強財政調控能力。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在保障職工工資和機關運轉的基礎上,重點保證工業園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需要。(六)以安全穩定爲重點,維護社會和諧大局 深入開展“平安木蘭”創建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保證一方和諧穩定。一是把安全生產始終放在首位。積極開展了安全生產、防火、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等專項整治行動21次,特別針對道路交通、生產事故、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等重點領域,認真排查,強化監管,有效的遏制了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前三個季度,全縣未發生羣死羣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二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基層治安防控網絡建設和政法機關基層基礎建設明顯加強。組織開展了“打黑除惡”、“偵破命案”、打擊“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懲治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加大了對“xx”等xx組織的打擊力度,維護了地方政權穩定。1-9月份,我縣共立各類刑事案件173起,破獲102起,破案率爲59%。三是信訪管理再登新臺階。堅持不懈地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對上訪羣衆的合理要求,積極協調解決,不激化矛盾、拖而不決、推卸責任。前三季度共接待羣衆來信來訪825件/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結案率達95%以上。四是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高。針對重大事故隱患、重大危險源,認真建立健全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醫療救助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抓好應急人員配備、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演練等各項工作。加強重點企業環境風險三級防範措施和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性、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及防治。爲人民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保障。(七)以保障羣衆利益爲重點,着力推進民生工程以科學發展爲統領,統籌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事業有力向前推進,改善民生。一是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造和維修危房1萬平方米,推進示範性寄宿制國小建設,擴大了高中教育規模;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完成了縣體育場升級改造工程;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及醫療診療設備建設,提高了農村衛生服務整體水平;積極探索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切實減輕羣衆就醫負擔;完成3個鄉鎮中心計生服務站建設,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全縣人口出生率控制在2.23‰,生育政策符合率達到97.3%;安置城鎮就業人員1200人,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進一步發展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和慈善事業。做好人事、監察、統計、審計、工商聯、保險、檔案、地方誌、氣象等各項工作。 二是有效落實社會保障措施。積極探索建立社會保險、救助、福利事業相銜接,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強化社保資金統籌,擴大事業單位、非公組織的社保覆蓋面,規範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抓好城鄉低保動態管理,逐步擴大保障範圍,嚴格執行低保標準,做到應保盡保。對全縣五保、低保對象進行了重新審覈,建設完成了第一所新型農村敬老服務中心。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採取多種形式和措施,認真做好睏難羣體的幫扶、救助工作,凡是上級出臺的政策,堅決落實到位,讓困難羣衆吃上飽飯、住上暖屋,享受到黨的溫暖。三是全力抓好就業、再就業工程。想方設法開闢就業渠道,堅持市場就業方針和人本服務理念,全面落實就業目標責任制,大力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特別是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多種方式提供就業服務,截至9月末,全縣已增加就業崗位1500個。總的來說,前三季度我縣大部分經濟指標保持高位運行,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可以用“速度較快、亮點較多”二句話來概括。以上成績的取得,是上級組織和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羣衆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奮鬥、真抓實幹的結果。二、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部分經濟指標增幅較低,如第一產業增加值、進出口總值等指標在全市的排位靠後,這同“趕超”的要求相比有不小差距。二是項目工作進展不平衡,今年三個季度全縣項目進展情況看,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時間過去四分之三,沒有完成任務的鄉鎮和單位依然很多,有的項目基本屬於原地未動,這與我們年初提出的目標相差甚遠。三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的現實條件與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不協調。四是經濟外向度不高,招商引資規模、質量及區位環境與實現跨越發展的定位不同步;五是財政收入稅基窄、稅源少,財政收入結構不優化與當前急需解決的發展和穩定過程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配套;六是城鎮化水平低,城對鄉的拉動能力弱,城鄉發展的差距大與實現統籌城鎮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不匹配;七是職能部門仍有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的現象,與木蘭改善優化發展環境的現實不合拍。面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在今後的一段時期裏努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強化招商引資意識。強化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的意識,形成招商引資的共識,並在全縣上下形成“千軍萬馬攻招商、千辛萬苦跑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的濃厚氛圍。增強“不抓招商、項目是失職,抓不好招商、項目是失敗”的責任意識,集中主要力量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形成“萬衆一心抓招商、齊心協力上項目”的強大合力。二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集中精幹力量,有的放失地走出去招商。認真做好外來客商的服務工作,強化以商招商。積極引導外出務工有成就人員返鄉創業,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招商引資格局。三是加強項目謀劃。提高認識,認真研究上級對口部門的行業政策、工作重心、發展重點,專職謀劃項目,動用各方力量和優勢尋求有利的時機和有效的機遇,努力謀劃好明年的大項目和好項目,爲經濟社會發展積蓄後勁。第二,突出抓好工業生產,增強工業對全縣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我縣作爲傳統農業縣份,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是強縣富民的助推器。一是加快推進優勢產業發展。通過各項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和壯大傳統優勢產業。藍藝地毯、海外化工、金橋啤酒、華豐酒業、哈哈木蘭、昊偉農業等優勢企業不斷加強自身研發和內部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擴大品牌知名度,克服各種內外部困難和影響,做大做強,推動企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二是繼續加大引資力度。藉助外力發展是實現經濟趕超跨越的最佳途徑。圍繞自身的產業、區域發展規劃和現有存量資源,採取委託招商、中介招商、媒體招商等方式,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和區域經濟捆綁式招商,着力引進資源精深加工和生產服務業項目,爲大發展、快發展、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三是開發園區建設。充分利用園區建設項目被省發改委列爲全省三個農業發展項目的有利機遇,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和產業佈局。加快推進園區2平方公里起步區的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園區招商力度,重點做好近期洽談的金貢源米業、有機島食品公司入駐園區的一切準備工作,力爭早落地。深入調研,搞好協調,整合企業,研究組建柳編集團公司。加大與東北農業大學和市農科院的合作力度,實現院縣共建目標。同時以農業成果展示、新技術推廣、現代農民培訓和農業物資流通爲內容,謀劃成立現代農業研發中心。 第三,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提質增效。立足我縣農業資源優勢,圍繞農民增收,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基地建設的文章。充分發揮我縣糧食、蔬菜、畜牧、林業的資源優勢,以“擴量、提質、創牌、增效”爲目標,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着力打造好農產品加工基地。二是做好龍頭帶動的文章。着力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發展深加工,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增強其輻射帶動功能。三是做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文章。加大農田水利和林業生產建設力度,健全和完善農田排灌系統,改造中低產田,建成田成方、渠成網、路通達、林茂盛的高標準農田。以農機購置補貼爲契機,着力提高農業機械化裝備能力。以農業科技進村入戶項目爲帶動,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提高農業技術服務能力。第四,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加快創建“三優”文明城市。按照“三建一創”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城鎮管理水平。一是改善市容衛生狀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三步走、三年大變樣”的思路,對城鎮衛生環境進行集中整治、規範管理、提檔升級。高度重視冬季清冰雪工作,完善工作預案,建立應急機制,實施網格化管理,重點做好商業中心、主要街路等部位的清冰雪工作。二是改善城鎮交通環境。繼續加強對木蘭大街、振興大街、十字路口等重要交通路段和節點的綜合治理,確保交通有序順暢。第五,深化財政改革,加強財源建設。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財政管理體系。根據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按照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的總體要求,廣泛調研,反覆論證,準確制定明年財政預算。二是切實加強稅收徵管。加大稽徵稽查力度,挖掘增收潛力,做到應收盡收,努力形成各級各部門共同協稅護稅的工作機制,促進財政收入增長。三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統籌安排好預算內外資金,特別是統籌年終到位的政策性專項資金,集中攻破一些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四是繼續優化支出結構。在保工資和保運轉的基礎上,減少各種彈性支出,重點保障社保、惠農補助、扶貧濟困等資金,切實維護羣衆利益。第六,精心營造和諧氛圍,統籌發展社會事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功能,宣傳我縣“三個文明”建設成果,充實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視體育活動場所建設,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體活動需求;繼續保持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着力改善農村衛生醫療條件,加快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夯實計生基礎,促進計生工作更上一個臺階。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關心支持徵兵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工商、技術監督、外事、旅遊、民族宗教、統計、審計、檔案、地震、氣象、消防、等工作都有新發展、新提高,打造祥和文明的社會環境。

第五篇:縣政府年終工作總結

2014年政府工作回顧

一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凝心聚力,苦拼實幹,奮力推進四大戰略,全力加快五項建設,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縣實現生產總值54.4億元,增長13.4%。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620元,

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61元,增長15%。除地方財政收入外,年初制定的主要經濟發展目標基本完成,年初承諾的各項民生工程切實兌現。

一、突出加快發展,推進結構調整,發展空間不斷拓展

——堅持園區承載,新型工業穩步發展。硒谷工業園基礎設施二期工程建設完工。富硒魔芋、綠安大蒜、天源食品、山東新稀寶、金星煙花爆竹等入園企業加快建設。新進入園企業5家,總數達15家,聚集效應逐步顯現。積極發展“飛地經濟”,計劃融資2億元,徵地1500畝,建設恆紫循環產業園。完成工業投資10億元,富硒礦泉水、鋯剛玉二期建成投產。新增規模企業7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3戶,規模企業達到30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2億元,增長30.2%。新增個體工商戶1516戶、企業106戶,總量分別達到10193戶和866戶,新增限上商貿企業8戶,非公經濟佔gdp比重達45.6%。

——堅持產業富民,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全國富硒茶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通過國家驗收,實現了西北地區國家級“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零的突破。11家茶葉企業成爲創建知名品牌骨幹企業。我縣榮獲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稱號。完成xxxx種育苗846畝,新建茶園5000畝,改造低產茶園1萬畝。技改紅茶生產線12條,建成陝青茶加工點35個。全年茶葉總產量達到4188噸,實現茶葉綜合收入11億元。建設現代農業園區15個,打造市級農業園區5個。發展魔芋3萬畝、厚朴3萬畝、烤煙7000畝、設施蔬菜2156畝、大水面養殖4700畝,建設萬頭養殖場3個、千頭養殖場5個、林下養殖場11個。完成農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5%。

——堅持文旅帶動,第三產業提速發展。拿出200萬元支持文化建設,民歌舞臺劇《茶山情》正式公演,羣衆文化活動蓬勃開展。xxxx民歌、富硒美食在中省媒體得到有效宣傳推介。真人誠信文化園、xxxx閣主體完工,成功創建文筆山aaa景區;北五省會館壁畫和川主館修復完成,富硒茶文化產業園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一江兩岸”景點加快打造,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9億元。建成商貿物流配送中心1個、“鎮超工程”6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50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億元,增長14.5%。

二、依託項目建設,加大投資力度,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項目爭取力度加大,爭取到位資金14.4億元。開工建設154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5億元,增長27.9%。文筆山公園二期工程、縣醫院綜合住院樓、縣城江南防洪工程竣工,西門河、xxxx港跨漢江大橋即將建成通車。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策劃包裝招商項目60個,簽訂投資5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12個,其中億元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29.8億元,全部落地建設,完成到位資金24.3億元,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引進道教養生谷和任河漂流旅遊綜合開發項目,爲生態旅遊發展增添了後勁。

三、推進城鄉統籌,拓展城鎮空間,發展面貌深刻變化

——縣城建設亮點紛呈,品位逐漸提升。啓動城鄉一體化規劃編制,完成《縣城總體規劃》、河堤路等8個片區專項規劃和20個集鎮總體規劃,實現城鎮規劃全覆蓋。西門河新區、仁和國際社區、尚都濱江商業街、江南防洪堤等縣城十大工程紮實推進,河堤路綜合改造完成東段拆遷。建設保障性住房4066套。啓動國家園林縣城創建,縣城規劃區綠化覆蓋率達36.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8.1㎡,城市更加整潔靚麗。

——集鎮建設統籌推進,骨架不斷拉大。實施移民搬遷3000戶11400人,建設集中安置小區28個,上樓安置2548戶,集中安置率達到84.9%。建設特困戶安置房305套,避災週轉房120套。有條件農民進城入鎮10808人。蒿坪、雙橋等10個重點鎮啓動建設,洞河、煥古庫區移民重點鎮建設加快推進。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4%。

——發展條件不斷改善,基礎逐步夯實。開工建設縣城後備水源工程,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1處,解決近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紫洄路二期改造和桑紅、蒿漢公路安保工程,建成通村示範路114公里、縣鄉示範路40公里、通村水泥路30公里、連戶路124公里。改造30個村電網403公里,完善30個移民小區供電網絡。實施整村連片開發25個村,全縣1.5萬絕對貧困人口脫貧。

——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態優勢凸顯。紮實推進省級生態縣創建,成功

創建省級生態鎮1個,市級生態鎮15個、生態村10個,縣級生態鎮18個、生態村69個。綠化造林7.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8.7%。治理水土流失41平方公里。縣城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新建7個集鎮垃圾堆放場,累計建成16個集鎮垃圾堆放場。漢江xxxx段污染綜合治理成效明顯,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

四、着力改善

民生,強化公共服務,發展成果普惠於民

——注重社會保障,民生工程深入實施。投資10.5億元的農村十件實事得到落實。投放創業小額貸款5168萬元,新增城鎮就業198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4萬人,務工收入9.2億元。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助2.18萬人1554萬元。城鄉低保覆蓋3.3萬人,農民參合26.4萬人,城鎮醫保參保3.18萬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07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8.6萬人,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注重統籌兼顧,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大學聯考成績再創新高,本科達線1326人,其中二本以上達線886人,比上年淨增99人,文理科二本以上達線率排全市第二;會考質量大幅提升,會考人均分、及格率居全市第一。建成鎮幼兒園9所、寄宿制學校12所、標準化學校20所,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整合資金570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796人。拿出300萬元獎勵教育先進。醫改工作深入推進,鎮衛生院“先診療、後結算”制度全面推行,院長實行公開聘任。新建2所鎮衛生院,縣醫院與5所鎮衛生院建成遠程會診系統。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殘疾人“十件實事”全面落實,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順利完成,其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注重管理創新,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深化聯繫服務羣衆“五個一”工作法,開展縣直機關幹部聯戶幫建,開通便民服務“4411111”熱線電話,辦結“縣長信箱”羣衆來信637件,便民渠道有效暢通。成立交通事故、校園安全、醫患糾紛、勞資糾紛4個行業專業調解委員會,調解109起事故糾紛,調解體系逐步完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成效明顯,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信訪維穩紮實有效,連續四年保持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六五”普法全面展開,“平安xxxx”深入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榮獲省級平安建設示範縣稱號。

五、加強自身建設,低調務實幹事,發展氛圍風清氣正

——堅持務實幹事,作風建設深入推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清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深入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年”活動,狠剎“五股歪風”,大力整治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等不正之風,幹部作風持續好轉,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堅持依法辦事,法治建設深入推進。認真落實縣委各項決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9件、政協委員提案122件,辦結率和反饋率100%、滿意率98%。完善了縣政府常務會議、縣長辦公會議制度,集體研究決策重大事項121項。堅持開展“萬人問卷調查”,舉辦公民代表走進縣政府活動10期,開展社情民意調查17輪,科學決策水平不斷提高。

——堅持陽光做事,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堅持厲行節約,杜絕鋪張浪費。嚴格項目資金“五級”審批,規範項目前期評審和設計變更,加強工程項目審計監督,實行國家投資項目全程監管。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強化財政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廉潔從政形象不斷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關心支持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鼎力相助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在各條戰線、各個崗位辛勤工作的全縣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xxxx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偏小,綜合實力仍然不強;環保壓力大,工業發展受限,三產發展滯後;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社會就業壓力大,貧困人口多,羣衆收入低,公共服務水平還需提升;政府自身建設有待加強,工作作風仍需改進。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4年是改革大幕全面開啓之年,也是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雖然我縣被劃定爲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受到嚴格限制,但縱觀總體形勢,各種有利因素疊加,挑戰與機遇並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的紅利將更多惠及欠發達地區,國家加大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民生工程、環境治理項目等方面投入,將爲重點生態功能區轉型發展、民生改善注入強勁動力。經過多年努力,我縣循環發展的比較優勢更加明顯,風清氣正的幹事氛圍更加濃厚,思變求進的美好願望更加強烈,只要我們認清自身優勢,把握髮展機遇,就一定能夠在循環發展中搶佔先機,在轉型發展中快速崛起!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縣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以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爲總基調,以全面深化改革爲主動力,以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旅遊興縣爲支撐,堅持走民生爲本的循環發展之路,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加快推進新型工業、特色農業、秀美城鎮、生態旅遊四大建設,全力推進美麗富裕和諧新xxxx建設進程。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建議爲:生產總值62.6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2億元,增長24%,財政總收入2.74億元,增長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億元,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00元,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0元,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增長1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3.3%,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市定指標範圍內,漢江出紫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標準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今年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加強項目建設,力促投資規模新增長

——千方百計強投入。立足我縣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緊跟上級投資方向,論證包裝項目150個以上。加強對上銜接溝通,力爭全年爭取項目資金16億元以上。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跟蹤服務,破解要素制約,加快推進23個續建項目,統籌推進82個新建項目,完成投資52億元。深入開展銀企對接,積極撬動金融資金。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和途徑,努力形成新的發展支撐。

——凝心聚力強招商。以恆紫循環產業園和蒿坪硒谷工業園爲平臺,圍繞富硒食品、文化旅遊、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論證包裝20個以上帶動能力強、吸納就業多、發展前景好、符合環保要求的招商項目。堅持外資內資民資齊招,積極引進服裝、電子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力爭招引5個以上投資過5000萬元項目,引進資金15億元,到位資金10億元以上。

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描繪美麗xxxx新畫卷

——推進六大生態工程。落實主體功能區發展規劃,加快省級生態縣創建步伐,繼續推進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生態家園、生態文化六大工程,力爭創建工作年底通過省級技術評估。嚴格環境監管和環評制度,嚴懲違法排污行爲,嚴禁高污染、高耗能項目落戶xxxx。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切實抓好瓦房溝、長灘溝、西門河等飲用水源區保護。

——全力保護漢江水質。加強縣城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運行管理,強化碼頭、船舶、河道採砂管理和沿江沿河排污口整治,狠抓漂浮物打撈,嚴防漢江污染。加快推進河堤路綜合改造,用3-5年完成河堤路拆遷建設,確保漢江水質不受影響。積極爭取中省項目資金,規劃建設縣城新區和沿江集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實施沿岸住戶沉澱池、化糞池建設,提高漢江污染治理能力。依託視頻監控系統,對漢江水質保護實行全線監控,嚴厲打擊破壞漢江水環境的違法行爲,維護漢江水質安全。

——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抓好50箇中心村村容村貌整治,重點加強農村雜物亂堆、垃圾亂丟、污水亂潑、房屋亂建等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圍繞江河兩岸,新建200個垃圾收集點、3000個三格式化糞池。推進地質災害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實施江河、紫溪河小流域治理。發展退耕還林後續產業1萬畝,飛播造林3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創建省級衛生村5個、市級衛生村5個,縣級以上生態村40個。

三、大力發展生態產業,開創循環發展新局面

——依託兩園承載,加快發展新型工業。把園區作爲聚集工業發展的平臺,全力打造富硒食飲品、新型材料、勞密加工三大工業支柱,加快產業聚集,提升質量效益。改造硒谷工業園10kv供電網絡,爭取污水處理項目落地。全力促使富硒魔芋、綠安大蒜、天源食品、紫龍科技、山東新稀寶、金星煙花爆竹等入園企業投產達效,力爭引進3家企業入園。做優恆紫循環產業園規劃,加快融資進度,啓動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力度,激活民營資本,力爭引進3家企業入駐園區,全力加快“飛地經濟”發展。培育壯大富硒茶、富硒礦泉水等富硒產業龍頭企業,重點支持鋯剛玉、湘貴錳業、恆佳板石、釩鈦磁鐵開發企業引進先進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市場份額。培育規模企業5戶,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6.5億元,增長25%。

——主攻五大產業,快速壯大特色農業。以加快富硒資源開發,做強富硒品牌爲核心,依託園區引領,發展集約經營,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10.8億元,增長4.8%。做強富硒茶產業。以“全國富硒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建設爲抓手,強化品牌保護,加快品種改良,優化產品結構,主攻市場營銷,提升產業效益。重點加快紅椿盤龍、雙橋四坪、高橋裴壩、蒿坪改革、煥古春堰5個茶業園區和煥古莊園茶葉深加工基地建設,新建xxxx茶樹良種繁育基地300畝,建設漢江渚河沿線山地觀光示範茶園5000畝,改良低產茶園1.5萬畝,壯大產業規模;做大盤龍、和平、閩秦三大標杆企業,壯大示範區11個骨幹企業;擴大紅茶、陝青茶生產規模,增加中、低檔茶產量,滿足不同羣體消費需求;擴大西安等地實體營銷網點,建立電子商務營銷平臺,拓展營銷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全年產茶4500噸,實現綜合收入12億元。做大富硒魔芋產業。堅持做強龍頭、做大基地、做精加工,依託永華魔芋龍頭企業,發展林下種植,搞好種芋繁育,新建標準化魔芋基地3萬畝、種芋繁育基地2014畝。加快魔芋產品開發,提升加工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富硒林果。把富硒林果作爲發展山林經濟的重點,啓動建設xxxx金錢橘、烏米核桃採穗園,梯次推進漢江沿岸茶桔間作,建設城關千畝茶桔間套、洞河千畝金錢橘、繞溪萬畝核桃三個特色林果示範帶。培育向陽、繞溪核桃和城關、洞河金錢橘4個專業合作社,促進林果業向產業化邁進。壯大畜禽養殖規模。以培育養殖大戶爲抓手,以發展林下養殖爲重點,強力推進畜牧產業發展。着力培育廣城、繞溪養雞,東木、聯合養羊4個林下養殖合作社,重點培育2個年出欄10萬羽的林下養雞示範合作社。擴建萬頭生豬養殖場1個,新建千頭生豬養殖場4個、規模養羊場5個。提升發展生態漁業。依託富硒漁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海天富硒生態漁業開發公司,加大水產品綜合開發,發展休閒觀光漁業,提升綜合產值。在主攻五大特色產業的同時,抓好中藥材發展,加快厚朴深度開發,發展設施蔬菜2500畝、烤煙7000畝,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依託富硒資源優勢,引進和培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開發多元化富硒農產品,建設集生產加工、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

——推進全民創業,不斷增加經濟總量。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制定獎補政策,撬動民間資本,抓好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務工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羣的創業促就業工作。把恆紫循環產業園作爲返鄉創業基地,全力支持在外創業能人入園興業。認真落實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本地能人帶頭創業,全年新增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300戶,培育小型企業10戶以上,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7%以上。開展產業培訓1500人,投放小額擔保貸款5000萬元以上,建立1個創業孵化園,扶持50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新增城鎮就業1700人。勞務輸出8萬人次以上,收入10億元以上。

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三產發展新引擎

——打造文化旅遊縣城。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堅持以規劃爲先導,項目建設爲抓手,修訂完善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打造“漢江畫廊、茶歌xxxx”旅遊品牌。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4億元。依託山城特色和文化優勢,把縣城建設與旅遊發展相結合、與漢江保護相統一,搬遷真人宮,加快真人誠信文化園、道教養生谷、濱江商業步行街、民歌文化展示中心建設,打造城水相依、文景交融、宜居宜遊的旅遊縣城。

——加快旅遊景點建設。以一江兩岸爲主線,加快漢江沿線特色集鎮建設,快速推進任河漂流綜合開發和富硒茶觀光園二期工程,實施鰱魚河休閒度假遊樂中心項目,啓動渚河水上游樂園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瓦房古鎮和渚河茶葉觀光帶建設,實施北五省會館安防、消防工程,啓動江西館修復。開發包裝旅遊線路,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旅遊村鎮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休閒度假勝地。

——繁榮發展特色文化。全面落實文化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安排200萬元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支持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民歌演藝人才100人。依託音樂創作基地、美術寫生基地,組建xxxx文化綜合服務中心。採取商業運作模式,宣傳推介民歌劇《茶山情》等文化產品。創新xxxx民歌展示方式,支持xxxx民歌文化傳播中心和羣衆社團走圍繞旅遊市場營銷和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相結合的新路,發展文娛演藝產業。加快xxxx富硒茶文化園建設,深入挖掘茶藝、茶歌、茶道等文化資源,積極開展茶藝表演、名茶品評等文化茶事活動,着力打造富硒茶文化品牌。依託真人誠信文化園、道教養生谷,開發道教養生品牌,打造集休閒養生、觀光娛樂於一體的道教養生文化區。發展壯大民間文藝社團,在鎮村、社區廣泛開展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活躍羣衆文化生活。

——積極發展服務產業。建設曹家壩建材綜合市場、縣城環城路農貿市場、毛壩農貿綜合市場、家佳福物流中心,完善商貿流通網絡,培育3家限上批發零售企業。通過招商,積極引進倉儲物流、電子影院、文體娛樂、商業地產、專業市場、社會養老、民營醫院等項目,着力打造縣城商業聚集區和漢江兩岸商業圈。

五、強力推進城鎮建設,展示秀美城鄉新面貌

——建好縣城十大項目。今年將投資12.36億元,實施縣城10大建設項目:一是投資4.9億元,實施保障住房建設項目;二是投資1.8億元,實施河堤路改造項目一期工程;三是投資2014萬元,實施漢江防洪工程;四是投資2600萬元,實施縣城交通建設項目;五是投資5000萬元,實施縣文體活動中心建設項目;六是投資4000萬元,實施縣中醫院綜合住院樓建設項目;七是投資5000萬元,實施縣城氣化工程;八是投資1億元,實施西門河新區綜合開發項目;九是投資1.8億元,實施仁和國際社區綜合開發項目;十是投資1億元,實施道教養生谷旅遊開發項目。

——推進重點集鎮建設。出臺《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按照“居住集中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社區化、設施配套化、產業一體化”的思路,紮實推進以人爲核心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堅持把避災移民搬遷作爲加快新型城鎮化的總抓手,集中打造漢王、高橋、向陽、東木、洞河、雙橋、斑桃、紅椿、麻柳、煥古10大集鎮安置社區,同步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整合項目資金,加快幼兒園、金融網點、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啓動蒿坪棚戶區改造,加快洞河、煥古集鎮改造,不斷提升重點鎮承載聚集能力,打造一批規劃佈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配套功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的新型集鎮,推進產業、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農業人口就地城鎮化。

——加強城鎮綜合管理。做好老城區改造和新區建設,科學制定施工方案,確保拆遷一處建成一處。合理選址建設保障房,優化設計方案,提升建設水平。規範城區施工工地管理,繼續保持和提高縣城精細化管理水平。以“雙創”爲抓手,集中開展城鎮綜合整治,力爭國家衛生縣城12月底通過省級技術評估,國家園林縣城9月底通過省級資格覈驗。強化集鎮規劃管理,集中整治集鎮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排亂倒等現象,實施城鎮周邊、公路沿線、江河兩岸、景區周圍等重點區域10個綠化工程,努力營造整潔優美、文明有序的人居環境。創建省級衛生鎮2個、市級衛生鎮3個、縣級衛生單位10個,省級生態鎮6個,市級生態鎮實現全覆蓋。

六、統籌發展社會事業,譜寫民生改善新篇章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今年將投資9.56億元,辦好農村10件民生實事:一是投資2500萬元,實施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投資6100萬元,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投資6億元,實施避災移民安置工程;四是投資2500萬元,實施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五是投資2350萬元,實施集鎮防洪保安工程;六是投資3000萬元,實施扶貧連片開發整村推進工程;七是投資5000萬元,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八是投資2014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九是投資1500萬元,實施農村衛生文化設施建設;十是投資1.07億元,實施農村社會保障工程。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紮實推進“雙高雙普”工作,積極創建省級教育強縣。以提升教育質量爲中心,建立健全科學考覈評價體系,確保高中、國中教育質量保持全市前列,國小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堅持推行校長聘任制、教師全員聘用制和末位移位制,建立常態化薄弱學校幫扶機制,教師職稱評定向偏遠學校傾斜。做好免費職業教育,擴大辦學規模。大力普及學前教育,力爭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0%以上。實行教師包聯留守兒童責任制,做好留守兒童關愛管理。加大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力度,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加快衛生事業發展。鞏固縣鎮醫改成果,全面推行醫技人員聘用制和績效工資管理制度。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逐步解決衛生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加快推進醫療服務縣鎮一體化改革,紮實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簡化新農合報銷程序,出臺大病醫療救助實施細則,提高大病醫保報銷比例,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優惠政策,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確保創“國優”達標驗收。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堅持抓工作就要抓信訪、抓發展就要抓穩定,暢通和拓寬信訪渠道,認真解決羣衆合理訴求,依法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嚴厲打擊纏訪鬧訪行爲。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創建省級食品安全放心縣,確保羣衆“舌尖上的安全”。強化安全生產“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加強民兵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應急指揮協調機制。強化虛擬社會管理,確保網絡和信息安全。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加快“法治xxxx”建設進程。深化“平安xxxx”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七、穩步推進四項改革,增強科學發展新活力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放掉該放的權,管好該管的事,最大限度地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加快政務服務中心改革,建立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新機制,將202項行政審批項目全部納入中心集中受理、辦理,建立網上行政審批系統,實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全程代理、限時辦結,讓羣衆只進一個門、辦成一件事。建立電子政務督查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重點工作落實、信訪件辦理等督辦力度,提高行政效能。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集體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確權頒證,成立以土地流轉、林權交易爲主的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發佈產權交易信息,進行產權交易鑑證、產權抵押貸款鑑證、農村資產評估等服務,促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有償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農村資源資本化、農民增收多元化,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縣城落戶限制,實行城鄉居民自由流動、自由落戶的居住證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完善進城農民就業、社保、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等社會服務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城鎮社區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創新農村社區管理,培育和扶持農村社區服務組織。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力推行綜合治稅改革,加強重點稅源管控,制定《礦山企業非稅徵管辦法》,探索實行駐礦徵收、視頻監控、費率綜合計取的徵收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預算改革,實行全口徑預算,推行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全公開,全面執行公務卡制度。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嚴厲查處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爲。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樹立爲民務實新形象

——堅持民生爲本,建設爲民政府。始終把羣衆滿意作爲工作的最高標準,深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活動,深化聯繫服務羣衆“五個一”工作法,推動服務重心下移。堅持有訪必接、有求必應、有難必幫,進一步暢通縣長信箱和“4411111”便民熱線,提高來信來電辦結率和滿意率,最大限度解決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持羣衆盼什麼、政府幹什麼,依託問卷調查、民調中心等渠道,廣泛尋計問策,把羣衆的建言作爲決策依據,千方百計把那些急需辦、又有能力辦的民生問題解決好,不搞短期行爲,不留髮展後患,努力追求沒有水分的增長、真金白銀的發展,讓廣大羣衆持續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

——堅持改進作風,建設務實政府。堅持工作程序簡化、召開會議簡短、文件文稿簡練、儀式活動簡單、深入基層簡從、生活作風簡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發展和爲民服務上。創新完善目標責任考覈體系,突出加強對生態環保、安全維穩、社會民生、作風建設的考覈。強化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推行行政效能電子監察,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堅決問責,形成人人高效率、事事快節奏、件件求實效的優良政風。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走進基層察民情,深入一線抓落實,立足現場解難題,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羣衆的“幸福指數”。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城鄉低保、移民搬遷、廉租房分配等規範管理,加大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公示和監查力度,嚴懲徇私舞弊、弄虛作假、優親厚友行爲;嚴格人事管理,堅持完善逢進必考、進城必考、公開招考、公開遴選制度,每年招錄一定數量的xxxx籍大學畢業生,逐步解決專業人才緊缺和幹部隊伍老齡化問題;嚴格國家投資項目招投標管理,嚴厲打擊圍標串標行爲;嚴格實行項目前期評審、審計監督和資金“五級”審批制度,嚴禁隨意變更設計增加投資,用制度管好權、管好錢、管好人,把權力規範在法律和制度的籠子裏。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衆監督,讓政府在監督中履職,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堅持倡儉治奢,建設清廉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狠剎“五股歪風”,反對奢侈浪費,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違規配備公車,禁止公車私用;嚴禁超標準佔用辦公用房,一律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嚴格控制“三公”經費,一律不參加沒有實質內容的招商引資和外出考察培訓活動;推行公務接待“自助餐”和“廉政竈”制度,一律不提供香菸和高檔酒水,嚴禁縣內單位相互宴請或下級宴請上級,嚴查公款吃喝;切實精簡會議,嚴禁以會議之名發放補貼和紀念品;嚴控辦公用品採購,嚴禁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和實物,節約財政資金。嚴禁國家公務人員參與任何形式的賭博活動,嚴禁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下硬茬狠剎賭博風、人情風、吃喝風。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推動發展和改善民生上,真正做到“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