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點總結新版多篇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點總結新版多篇

學習歷史的竅門 篇一

需要一定的理解。很多時候,歷史知識點不是不需要記憶,而是需要去理解。我們能夠理解某個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往往並不是依靠硬記。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單獨閱讀書上的文字,還不足以真正理解了這些歷史內容。我們可以藉助地圖、表格、繪畫,以及改編的故事來理解。

歷史比較法的運用。比較分析法在很多學科得到廣泛應用。歷史比較分析法可以能夠更好的幫助你理解和分析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力。如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對比;英國、法國、美國、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地圖和圖表的使用。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歷史讀本都配有大量的地圖、表格和繪畫。這些設計有助於學習者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歷史。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出歷史的地理沿革、關隘位置、行政區劃。一般來說,歷史表格主要是對某些歷史事實的歸納和總結,有時候會採用經濟學和統計學的方法。

對人名、地名的記憶。很多歷史人物的名字不是很好記憶,或者記在後面,忘記前面了。我們可以把某一個歷史人物與相關的事件聯繫起來,這樣就好記憶了。如漢武帝,三次攻打匈奴;派遣張騫出西域;建立察舉制。單一記憶人名、地名難以牢固記憶,需要我們把人物、地名、事件聯繫起來。這樣記憶還比較全面些。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隋唐 篇二

1、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隋文帝實行了改革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制。

2、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分爲三點四段即以洛陽爲中心,北通涿郡,南到餘杭,分爲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熟記P2,隋運河圖)。隋、元兩朝大運河的南北起點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陽爲中心,元朝南糧北運比隋朝更有優勢的理由:新開了兩段運河,運河從杭州直達北京(大都),還開闢了暢通的海道。

3、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隋朝時李春主持修趙州橋,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

4、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出現“貞觀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時,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29年)。

6、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表明唐朝農業生產工具有了很大改進。史書記載:“水激輪轉,衆筒兜水,次第下傾於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這種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現於唐朝。

7、唐朝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南及南海。

8、唐太宗實行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擁護被北方各族稱爲“天可汗”。

9、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六詔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護送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成親。他們爲促進漢藏兩族的友好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拉薩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時,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進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關係。

11、中日交往歷史悠久,早在漢朝時就有往來。唐朝時,中日往來頻繁,日本先後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學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呂;唐朝時期東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鑑真和尚(他6次東渡日本,最後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遊天竺取經,爲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3、755年,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後來,其部將史思明繼續進行叛亂,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危害:使北方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14、隋唐時期,最傑出的醫藥學家是孫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對我國的醫藥學發展影響巨大。後人尊稱孫思邈爲“藥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稱爲“詩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難》和《望廬山瀑布》等;杜甫被後人稱爲“詩聖”,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別》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長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柳公權、顏真卿;著名的畫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其中的吳道子被後人尊爲“畫聖”,代表作爲《天王送子圖》

17、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在隋唐時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元謀人

北:P2 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遺存:(P3-P4)

生活時間:距今約70—20萬年

生活地點: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

三、瞭解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基本情況

(一 )河姆渡遺址:

北:P9 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裏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還用動物骨骼製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幹欄式的,幹欄式建築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

(二)半坡遺址:

北:P7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於陝西西安半坡村。

P8遺址四周建有許多圓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員的住處。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半坡居民飼養豬、狗等家畜,還打獵、捕魚。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P9陶器是那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爲紅色,上面多繪有人、動物和幾何花紋等圖案,稱爲彩陶。

四、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北:P12炎帝和黃帝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P14炎、黃二部族走向聯合,佔據了中原地區並不斷繁衍,形成後來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P15 禹是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堯年老後,部落聯盟推舉舜爲繼承人。後來,舜又以同樣的方式傳位給禹。這種通過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爲“禪讓”。

[考試說明]國家的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一、夏朝建立的史實

北:P22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定都陽城。

二、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

北:P22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定都陽城。禹死後,他的兒子啓繼承父位,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三、西周分封制

北:P28分封制的目的是爲了鞏固統治。

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個諸侯,稱爲“授民授疆土”,由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服從周王的命令,治理諸侯國,保衛周王,因此,他們必須定期到周室朝覲、納貢和服役。各諸侯國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抵禦“蠻”、“夷”、“戎”、“狄”等。

P29分封制的作用:通過逐級分封,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衆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繫。西周的影響不斷擴大,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四、商鞅變法

1.主要內容

北:P43 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內容:編制戶口,加強刑罰;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勞役。從事商業而貧窮的人,全家罰做奴隸。獎勵軍功;立了軍功的人,按照功勞的大小封爵。沒有軍功的貴族子弟,就沒有爵位。承認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護土地私有制;推行縣制,把鄉、邑、聚合併成縣,縣的長官稱爲縣令,由國君任命;統一度量衡,在秦國範圍內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

2.歷史作用或影響

北:P44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爲以後兼併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考試說明]統一國家的建立

一、陳勝、吳廣起義

北:P66 陳勝、吳廣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二、張騫通西域

北:P81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爲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P82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三、絲綢之路

北:P83 《絲綢之路示意圖》

P83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

P84沿着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毛皮、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成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

四、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

北:

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 P69—72,P71《秦統一文字表》和《秦統一貨幣示意圖》

政治上: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中央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把全國分爲分爲36郡,郡下設縣。

思想上:焚書坑儒(小字部分)

經濟、文化上:車同軌(統一車輛形制,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離是六尺),書同文(統一小篆爲標準文字,後推行隸書),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度量衡。

軍事上:修萬里長城

作用:以後歷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

五、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

北:P74—76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政治上: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

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在13個州部設刺史。

軍事上:出擊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脅。

與少數民族地區的交往: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對外交往:開拓了絲綢之路。

作用: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六、初步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及評價秦始皇、漢武帝

[考試說明]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一、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

北:

P102官渡之戰,P103赤壁之戰,P105《三國鼎立形勢圖》

魏、蜀、吳建立

220年,曹丕,魏,洛陽

221年,劉備,蜀,成都

222年,孫權,吳,建業

二、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北方人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南方比較安定。

三、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P115

改革內容:(1)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2)要求南遷的鮮卑人改穿漢服,學習漢語,採用漢姓,提倡與漢人通婚。

改革作用:使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逐漸與漢族趨同使中原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如胡食、胡服、胡牀、胡樂、胡舞等,逐漸融入漢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元朝 篇四

1、1206年,蒙古貴族推舉鐵木真爲大汗,尊稱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政權。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爲政治中心、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

2、我國古代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全國統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個是清朝。

3、爲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設宣政院管轄吐蕃(西藏地區),使西藏正式成爲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域。(圖)

4、元朝還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最早將臺灣納入其行政管轄範圍,表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並經常巡視各省或出使外國,元朝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火藥用於製造武器,始於唐朝末年;司南製成於戰國時期,指南針製成於唐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7、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了我國古代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8、詞是一種新的詩歌形式,興起了晚唐。宋朝時,詞的創作達到高峯,出現了許多著名詞人和詞作。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名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宋朝著名的女詞人是李清照,南宋詞人辛棄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9、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美術史上的傑作;元朝著名的書畫家是趙孟頫,其名畫有《秋郊飲馬圖》等。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總結_歷史知識點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歷史知識(五代、遼、宋、夏、金等政權 篇五

1、唐朝滅亡後的50多年裏,中原地區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總稱五代。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

3、916年,契丹國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在上京稱帝,建立契丹國後,契丹改國號爲遼;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國西北地區由党項族建立並定都興慶的政權);

4、1115,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會寧。1127年,金滅亡北宋;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5、訂立“澶淵之盟”的雙方是遼與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將有岳飛和韓世忠等,岳飛於1140年在郾城之戰中大敗金兵。

7、北宋時發明了插秧農具“秧馬”;還出現了牛轉翻車;政府把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廣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時,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太湖流域一帶的水稻產量很高,當時流傳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8、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有夜市、曉市,還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